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描写二月兰的作文16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书笔记 >

描写二月兰的作文160字

2022-06-29 02:22:13 来源:网络 阅读:载入中…

描写二月兰的作文16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描写二月兰的作文16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描写二月兰的作文160字 篇1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淘气的风孩子吹青了小草,吹绿了柳梢,吹皱了河水,吹鼓了二月兰的花苞。三、四月份,正是二月兰盛开的季节,我建议大家去位于秦淮区的南京理工大学走一走,那里有一大片二月兰花海。

  进入理工大学的四号大门,一直向东走,再左拐,就可以看见那大片大片的二月兰。紫色的四瓣小花,鸡蛋黄色的花蕊,真是不知道春姑娘是怎么调配出这么光鲜亮丽的色彩的。稍淡一点,就没有这么鲜艳、迷人;稍浓一点,又显得过于沉闷,一点也不灵动。二月兰花海中还种着很多水杉树,直挺挺地插入云霄,彷佛是一位位坚强的守卫,保护着娇弱的二月兰公主。香气四溢的二月兰引来了不少蜜蜂和蝴蝶,正一个劲地围着她打转呢!“你真漂亮,二月兰公主,我们好喜欢你。”二月兰公主被夸得害羞了,她迎着和煦的春风,婀娜多姿地跳起了舞。要是你身处在这美景当中,绝对会陶醉得流连忘返。二月兰的香气争先恐后地钻入你的鼻孔,令人心旷神怡,有些花朵已经绽开了花瓣儿,正展示着自己曼妙的身姿;有些却懒洋洋地打着盹,似乎还没有从冬日的寒冷中苏醒过来。花海中还有小木桥,木桥下面是浅浅的低洼,我们可以在这里抓小鱼,捕小蝌蚪,运气好甚至可以抓到泥鳅呢!

  二月兰花海旁还有一块绿油油的青草田,我们可以在那儿野餐,这青草地散发出泥土味与青草香,说不定连食物也染上了这自然的味道了呢!我们吃完饭,还可以在草地上玩游戏,在草地上玩够了,我们还可以到操场上玩。在操场上有一圈长长的体育长廊,我们不仅可以吊单杠,攀岩,还可以玩篮球呢!春游就肯定变得更好玩了!

  南京理工大学中还有很多有趣好玩的地方,大家想去一探究竟吗?心动不如行动,请大家采纳我的春游建议吧!

  描写二月兰的作文160字 篇2

  xxxx年x月x日星期x天气x

  上午,老师带我们去花园里观察植物。其中,有一种花显得格外美丽,郡就是二月兰。

  二月兰的花瓣紫里透白,花瓣里还透出嫩黄色的花蕊。我闻了闻,一股清香扑面而来,啊,真舒服!一阵春风吹来,郡些二月兰随风飘荡,真懔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仙子。

  二月兰的茎又细又弯,我想它应该是托不住花朵,才变成了弯腰的老爷爷。二月兰的叶子又大又绿,好一个个碧绿的小莲蓬,又懔一个个碧色的小桃心。

  听老师说,二月兰的根很有特点,于是我好奇地抓住一棵二月兰,轻轻地一拔,二月兰就脱土而出,原来二月兰的根在土里只有浅浅的一层。我又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它的根很人参,又一位老爷爷的胡须。

  我喜欢春天,我喜欢二月兰,我要赞美它!

  描写二月兰的作文160字 篇3

  我家有一盆全家都喜欢的二月兰,“二月兰”顾名思义,它是在二月里开放的兰花。

  二月兰的叶子没有叶柄,形状就像一把把剑,倒插在花盆里。

  有一天,我看见有五片叶子鼓鼓的,好像里面有什么东西似的。那几个鼓胀的叶子里面都有一个上头尖下头圆的小东西。这是什么呢?哎呀!会不会生虫子了,我马上跑去问妈妈,妈妈说:“二月兰要开花了。”二月兰要开花了。

  过了几天,鼓胀的地方裂开了一条缝,从里面冒出来一个嫩绿色的花骨朵,头尖身子圆,就好像一个小棒槌,由一根根绿色管子高举着,这根管子就是花柄,它很嫩,好像用手一碰就会断似的。

  过了一些日子,花骨朵脱下了绿色的外衣,换上了紫色的裙。又过了一天,有三个花骨朵都像要裂开似的。是不是要开花了,我心里一阵高兴。到了下午,一看,二月兰果然开花了,一朵花有六个瓣。它不像别的花瓣全部绽开。都是一瓣隔着一瓣开,有三瓣朝上,另三瓣朝下,花蕊顺着这三瓣朝下,向白色的绒毛。如果不细看,你一定以为它们是绸子做的。

  我喜欢二月兰。

  描写二月兰的作文160字 篇4

  二月兰并不是最高贵的,也不是最美的,甚至不注意怕是也会忽略。

  小小的花枝,小小的花瓣,小小的花,看上去,它是那样渺小,却又显得那么精巧。四片花瓣由明黄的花蕊串连起来,淡淡的浅紫色,显得那么梦幻。小小的明黄色点缀在浅紫色中,又有了几分活力、希望。

  柔弱的浅紫色小花,正如它的花语所写的那样,默默无闻地点缀在草地上、灌木丛里,像撒了一地的紫宝石。

  描写二月兰的作文160字 篇5

  一月腊梅香又香,

  二月茶花雪里藏,

  三月兰花盆中装,

  四月桃花连十里,

  五月玫瑰长满墙,

  六月栀子花头上戴,

  七月荷花满池塘,

  八月茉莉香千里,

  九月桂花满枝黄,

  十月菊花初开放,

  十一月芙蓉正上妆,

  十二月水仙供上案。

  描写二月兰的作文160字 篇6

  《二月兰》读后感1000字

  转眼,不知怎样一来,整个燕园竟成了二月兰的天下。

  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如果只有一两棵,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却以多胜,每到春天,和风一吹拂,便绽开了小花;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但是一转眼,在一夜间,就能变成百朵,千朵,万朵。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了。

  我在燕园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最初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到这种小花。直到前年,也许正是二月兰开花的大年,我蓦地发现,从我住的楼旁小土山开始,走遍了全园,眼光所到之处,无不有二月兰在。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我在迷离恍惚中,忽然发现二月兰爬上了树,有的已经爬上了树顶,有的正在努力攀登,连喘气的声音似乎都能听到。我这一惊可真不小:莫非二月兰真成了精了吗?再定睛一看,原来是二月兰丛中的一些藤萝,也正在开着花,花的颜色同二月兰一模一样,所差的就仅仅只缺少那一团白雾。我实在觉得我这个幻觉非常有趣。带着清醒的意识,我仔细观察起来:除了花形之外,颜色真是一般无二。反正我知道了这是两种植物,心里有了底,然而再一转眼,我仍然看到二月兰往枝头爬。这是真的呢?还是幻觉?一由它去吧。

  自从意识到二月兰存在以后,一些同二月兰有联系的回忆立即涌上心头。原来很少想到的或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现在想到了;原来认为十分平常的琐事,现在显得十分不平常了。我一下子清晰地意识到,原来这种十分平凡的野花竟在我的生命中占有这样重要的地位。我自己也有点吃惊了。

  我回忆的丝缕是从楼旁的小土山开始的。这一座小土山,最初毫无惊人之处,只不过二三米高,上面长满了野草。当年歪风狂吹时,每次"打扫卫生",全楼住的人都被召唤出来拔草,不是"绿化",而是"黄化"。我每次都在心中暗恨这小山野草之多。后来不知由于什么原因,把山堆高了一两米。这样一来,山就颇有一点山势了。东头的苍松,西头的翠柏,都仿佛恢复了青春,一年四季,郁郁葱葱。中间一棵榆树,从树龄来看,只能算是松柏的曾孙,然而也枝干繁茂,高枝直刺入蔚蓝的晴空。

  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我注意到小山上的二月兰。这种野花开花大概也有大年小年之别的。碰到小年,只在小山前后稀疏地开上那么几片。遇到大年,则山前山后开成大片。二月兰仿佛发了狂。我们常讲什么什么花"怒放",这个"怒"字用得真是无比地奇妙。二月兰一"怒",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东坡的词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像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它们是"纵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

  《二月兰》读后感1000字

  托物言志,咏物抒怀,历来都是文人墨客写文、歌诗、填词惯用的手法。在这里,“物”作为载体,寄寓着仕途维艰之人的激愤和无奈;寄寓着热血慷慨之士的雄心和抱复;寄寓着跋涉异乡之子的惆怅和辛酸,还寄寓着愤世嫉俗者的逍遥和洒脱……

  而对花草的歌咏,尤其是对“梅”“兰”“菊”“竹”的歌咏,千百年来,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名言佳句,更是浩如烟海。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唐·林和靖《山园小梅》对梅花的赞颂,寄寓着他乐居小园,“不须檀板黄金樽”的志趣;

  “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是唐·李世民《芳兰》对兰草的歌咏,抒发了他志得意满的情怀;

  “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是清·秋瑾《菊》中的赞叹,展现了她不媚世俗,无惧黑恶的气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清·郑板桥《竹石》中对竹的咏叹,鲜明了他孤傲、耿介的处世观。

  翻开唐诗、宋词、元曲,随处可见对“梅”“兰”“菊”“竹”特质的品评,随处可见对“荷”“松”“牡丹”“枫叶”风骨的描写,但是,对花中的“灰姑娘”“二月兰”的讴歌,或许是孤陋寡闻,我却没有找到一首。

  初识二月兰,还是读了季羡林的《二月兰》之后。

  始读季羡林的《二月兰》,我被季老笔下的二月兰深深地震撼了。在文中,季老极尽赞美之能事,对二月兰的长势,进行了倾情渲染:“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了.”“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仿佛发了狂,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的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千世界,紫气直冲云霄”。

  这那是花中的“灰姑娘”,这分明是花中之魁,花中之伟丈夫!

  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季老在耄耋之年,对“我的二月兰”的爱怜和情结,源于对婶婶“老祖”和女儿“婉如”逝去的追忆和思念,源于对家庭曾经的祥和、温馨的不再,源于“十年浩劫”,“是非颠倒,人妖难分”“虽处人世,实为异类”“被打得鼻青脸肿”的非人摧残。

  季羡林是誉满世界的学术泰斗,他对中印佛教史独到的研究,对世事、人生的参悟,在《二月兰》里得到了印证:

  “东坡的词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像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它们是‘纵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天运转动,否极泰来”。

  作者借用东坡的词,和二月兰花开花落自然之理,托物言志,咏物抒怀,袒露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禅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凡事顺其自然,遇事不为它动,处之泰然。

  《二月兰》读后感1000字

  最近很忙碌,我慢慢地开始有些厌倦生活。于是我走进图书馆,慢慢把心沉静下来,拿起最心爱的散文,突然想起老师说的散文有“形散神不散”的精髓,我就找了一篇季羡林的《二月兰》,无心的翻阅却使我找到了生活的凉茶,我喝着,品着,二月兰的芬芳竟然让我重新看到了一线生活的曙光。

  在介绍这篇文章之前,我得介绍文章的作者。

  这篇文章选自季羡林的《怀旧集》,作于1993年。季羡林是一位国学大师,曾被看作是“老生派”散文的代表之一。

  《二月兰》是季羡林先生的托物寄情之作。先生以他豁朗明达的心胸、平朴简约的文笔,给读者讲述了一个洋溢着淡淡二月兰花香的人生历程故事。

  本文主要通过作者回忆一些与二月兰的人和事,抒发了作者对自己失去的亲人的无限怀念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笑对人生冷暖,生活中体验悲欢真情的人生感悟。作者用拟人、夸张和摹色手法,描写了二月兰随着春风的召唤,兀自淋漓尽致的怒放,紫气直冲云霄。它坚强地开着,不管世事变迁如何,一如既往地在春风招摇中笑对人世沉浮。二月兰的一“怒”,紫气冲云霄,一切顺其自然,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没有所谓的悲和喜……然而,移花于情,作者的记忆开始打开。

  天地虽宽,阳光虽普照,作者却依然感到无边的寂寥与凄凉。二月兰的顺其自然,泰然处之的性格,与作者的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花倒是能笑对春风,而作为人呢?于是结尾有“我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也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又是作者对二月兰这一形象的提炼,达到了顶峰。在生命的逆境中,身边的事物慢慢消逝,亲人的离去,导致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思考:悲中有欢,欢中有悲,悲欢交织难辨。文章以二月兰贯穿全文,反复描写二月兰,强化了感情,表现了二月兰在逆境中巍然屹立,一切顺其自然,遇事泰然处之的品质和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人格和提醒人们体验悲欢离合的人生境界。

  读完此篇,我沉思了很久。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情绪大起大落,面对人生的跌宕起伏更是虚弱得像一根墙头草,没有毅力,没有理想,甚至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我们为何就不能像作者笔下的二月兰一样,不管外界如何,我们都活出自己的个性,用坚强的意志笑对人生起伏。而当我们在社会的逆境中无法逆流之上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到家,去寻找一份温情,去修补自己脱落的羽翼,待一切都准备就绪时,我们就可以像二月兰一样,一怒冲霄汉,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描写二月兰的作文160字 篇7

  春日的一个周末,阳光明媚,与小伙伴们一起去爬个军山,真是太美好了。许许多多的树木编织成一件朴素的绿色大衣,为军山换上了新衣。当山间升腾起的一抹抹紫色闯入眼帘时,大家一下子被震撼到了。那抹紫有深有浅,深的纯净,浅的素雅。紫色的花朵儿一朵挨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笑着嚷着,从军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山顶,再从山顶流泻到山脚,犹如山间涌动着一道紫色的瀑流。我们走走停停,感觉整个世界都是紫的了,自己也成了个小紫人儿了。形色一下,原来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二月兰。

  二月兰没有娇艳迷人的姿容,没有沁人心脾的芳香,它们从一朵朵生长到一簇簇,从一簇簇开到一片片。它们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含苞欲放,还有的只有一片嫩绿的小芽。鼻子凑近,用力嗅嗅,它们的花香和土香融合在了一起,成为了大自然的气息,独一无二的气息。

  春寒料峭的二月里,桃李杏依然沉睡着,二月兰就这样迎着春风,开着自己的花。山道旁、石头尖、大树旁,只要有泥土,有缝隙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身影。没有谁精心呵护,二月兰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开得尽情尽兴。

  二月兰还有一个称号,那便是“平民花后”,因为它是兰花中最平凡的一种,但它的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让人称赞不绝。它是我心中最美的花。

  描写二月兰的作文160字 篇8

  春天来了,

  带着温暖来了。

  未泯的童心也随之复苏。

  遥远的天际,

  终于再见了久违的风筝的影子,

  点缀着蓝天,

  煞是好看。

  可是,

  放风筝的小朋友呵!

  请抓紧手中的线,

  有了它,

  风筝才能扶摇直上,

  飞得更高……

  描写二月兰的作文160字 篇9

  《二月兰》读书笔记500字

  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与凄凉。回忆这些往事,如云如烟,原来是近在眼前,如今却如蓬莱灵山,可望而不可即了。

  有一位青年朋友说我忘记了自己的年龄。这话极有道理。可我并没有全忘。有一个问题我还想弄弄清楚哩。按说我早已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年龄,应该超脱一点了。然而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我还有一件心事:我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是我成为“不可接触者”时悲呢?还是成为“极可接触者”时欢?如果没有老祖和婉如的逝世,这问题本来是一清二白的,现在却是悲欢难以分辨了。我想得到答复。我走上了每天必登临几次的小山,我问苍松,苍松不语;我问翠柏,翠柏不答。我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这也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

  如今再读到这里,又是另一番滋味在心头了。一个老人曾经说过“在离开人世之前,我还有一些心事没弄明白”;如今老人已经离开了人世,唯有这些文字,这些心事,像是从另一个世界传过来的一样叩问着我。我呢?我明白这些事情了么?在我离开人世之前,我能弄明白什么呢?看一个故去的人关于那些生命之体验的文字,感觉像是多活了一辈子一样。

  《二月兰》读书笔记500字

  这的的确确,确确实实是我第一次沉下心来去触碰季老先生的文章,以前只是在小学课本上读到它在外留学时写得日记,字字句句里都充斥着爱国思乡之情。小学课本里这样的文章很多,读了后,我也不留记忆。如今却无意间翻到一篇老先生的《月是故乡明》,还没来得及去细细品味,就已经被这个题目给醉倒了,写得多好呀,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明,一语道破,点醒梦中人。往日里读到的那些,什么想念家乡啊,什么思念故园,顿时都化为了浮云,都不如这五个“月是故乡明”。

  这篇的名字叫《二月兰》,简单而不失风雅,单调而不失古朴,极其吻合了老先生那种独有的气质。起先是被开头提到的“燕园”二字迷住的,我极其向往那里,去窥视那个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园子。殊不知老先生竟然住在那里,转念一想,老先生就该住在那儿,也只有那里值得老先生祝我细细地往下看,看懂了什么叫“一见钟情”,彻彻底底地伏倒在老先生的文字之下。对这些文字油然而生一种“相见恨晚”的情感。

  他说,二月兰是在努力攀爬着的,这“攀爬”两字用得妙绝,,仿佛可以看见二月兰那顽强的生命力。“连喘气的声音似乎都能听到”二月兰的喘气竟被老先生听见了,我痴笑,大概也只有老先生这样的人能听得见吧。

  婉如是季先生的女儿,但是对她描写,倒让我想起了“江南伊人,在水一方”的场景,“她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直带到湖对岸的拐弯处。”

  《二月兰》读书笔记500字

  季老的散文集《二月兰》其中有一篇《神奇的丝瓜》,给我印象深刻,丝瓜,太平常,太普通,我们房前屋后到处都有它的踪影,但我从没注意过它,直到我读了季老的“神奇的丝瓜”,才注意到丝瓜也有“思想”。季老写到:“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我真佩服季老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日本作家黒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里写到“世之最可惧者,莫若有目不知其美,有耳不闻其乐,有心不解其真,既无感慨,亦无激情……之类也”。我们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熟视无睹,对自然界的变化缺乏欣赏,对周边的事件麻木不仁……真真的可悲可惧。“大家”与常人的区别大概就在此吧,我们司空见惯的“苹果落地”,只有牛顿想到了苹果为什么不往天上掉,进而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烧开的壶水,为什么会把壶盖顶起,也只有瓦特比别人多问了个为什么,随之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工业革命。

  我们不缺乏生活,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描写二月兰的作文160字 篇10

  它很渺小,不像其他花那样有树干的庇护。它绽开的时间很短,凋零了,便会烟消云散。在他绽开的短短时间里,它却为我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那一次放学,我偶然注意到了它,它正含苞待放,准备盛开了。一片一片的花瓣包裹在一起,高傲的扬着头。呼,一阵大风刮过,我看着它那细细的身躯,真担心它被吹倒。果然,它被吹弯了腰,在我感叹它弱不禁风之时,它却又有抬起了头。就这样,在经历了几番大风的考验后,它没有失去它的色彩。

  又是一天下午,窗外乌云密布,没过一会儿就下起了雨。刚开始还不过豆大的雨滴,没过一会儿就变成了倾盆大雨,伴随而来的是阵阵凉风,坐在教室里穿着外套的我也感到瑟瑟发抖。望向窗外,我不禁想起几十米开外的它,它应该开了吧?它能挺住吗?我心想。

  放学后,我撑着伞来到了它身边,它果然开了。可它现在的样子却略显狼狈,这一场暴雨把它淋的遍体鳞伤,它弯着腰,无论怎么也挺不起来。叶子上,一滴滴雨水顺着滑下。花瓣儿看起来薄的像纸,虽然是紫色,但却显得苍白无力,雨水的冲击,让它不住的摇晃,头深深地埋了下去。这时,一片花瓣儿禁不住雨水的沉重,落了下去。它这一落,其它花瓣似乎也没了信心,紧接着又落下去一片。

  我不忍心继续看下去,加快脚步,离开了。第二天一早,晴空万里,我特地绕道来看它,只见它又一次直起了身子,高傲的抬着头,它头上的花瓣在昨天的暴风雨中离开了,尽管那里空落落的,但它依然很美!

  它虽然平凡,但在经历百般风雨后却依然抬头挺胸、坚不可摧!它虽然渺小,却从不妄自菲薄,依旧尽情盛开!它虽然脆弱,但它懂得风雨过后便是彩虹,怒放过的生命才最美。

  时间过得很快,现在,它凋零了。在这短短的时间中,它为我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