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事件》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大事件》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0-26 21:1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事件》经典观后感10篇

  《大事件》是一部由杜琪峰执导,陈慧琳 / 张家辉 / 任贤齐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 / 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事件》观后感(一):大事件

开头长达几分钟的枪战片,多角度的拍摄展现了强烈的真实感,长镜头的运用也是杜导的一大特色。影片以一名警员的投降为导火线,展开了一系列后续发生的故事。由此警方不能给市民带来绝对的安全保护,造成了对警方的不信任,为了舆论而采取作秀让市民重拾对警方的信任
方警司是一个想主宰游戏的人,一切规划按照自己所想像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张督察是一个不找到凶手誓不罢休的人,办事鲁莽但英勇执着。一场静心策划的游戏本来一切轨道行走,不巧元是一位玩心理战术的人现在是资讯爆炸的时代,谁运用好媒体谁就掌握了话语权。从传媒入手添加了新的元素,给影片增加不少色彩。方不惜用实习直播,公开透明的方式为市民带来信心。不料一些不可公开的照片被元公开到网路上,使得市民对此报以怀疑,不得不出面加以维护好警方的形象。元与其团伙为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加以上传网络,方紧随其后为警员乃至媒体记者送上丰盛的饭菜,这场较量真真过瘾。后续方猜想元几人想趁机逃脱,不料却中了调虎离山之际,此乃影片高潮。电梯里张元等三人的对话,更加渲染的整部影片。里面人质的儿子也是一大看点,小小年纪懂得是非好坏,有自己的原则。元逃脱后,方张二人追到公交车站牌,经典的站位呈现,大呼较好。影片充分运用的媒体的作用,不同于以往的警匪片,成为一大特色,配乐更加渲染剧情氛围,最后的ending也是一大亮点。

  《大事件》观后感(二):去年的作业

作业-2016-12-13 虽说颇觉自己的破鉴赏水平配不上写影评这么高大上的作业形式( ´▽` )ノ 看完这部杜琪峰导演的《大事件》,确实很佩服它的叙事手法,张弛有度,节奏感很强,再大的场面也拍得不吵闹,画面非常有感染力。其次就是它讲述的故事非常棒,是一个可以用来作商业片的警匪故事,同时融合时代元素,将舆论、媒体注视之下的政府部门感受到的压力转乘到作为警员、劫匪的个人身上,以至于劫匪的求生存、警察的履行义务和职责都变成一场秀。生死存亡悲欢离合,这些本该真实深沉的生命中的事件,却不得不用来作为宣传的素材,被制作,被送上媒体的传送带,在外人评价或是同情或是指摘中获得一点点价值。整个故事虽然有力,却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这只是一场秀,这一切无关紧要。 这个剧本塑造人物很棒,那个非常尽责对劫匪穷追猛打的警员(梁家辉 饰)在无数次被命令离开现场时依然坚持,冒着生命危险追击劫匪,一直到最后两度受伤仍不忘站到队友没有站到的角落配合形成包围。但这个人物在这部影片里最大的亮点不是他的英勇,而是最后我看到他成为众人口中尤其是媒体报道中的英雄时,烦躁不安的表情和面对镜头的无所适从,而此前也有警署的媒体负责人称会让他不要乱说。可见他成为英雄是必然的,因为他的英勇无畏恪尽职守,然而怎样成为英雄,成为英雄之后的一切都不由他作主。这里也体现出了一点电影想要表达的主旨。 影片开始,节奏是有点懒懒的,运用了几个长镜头,镜头中行走的众人穿梭在香港的街道,每一个人都很小,也没有人单独出现。在媒体的声音和时代的涡轮之下,每个人都显得那么渺小无力。就连始终要求主导权的那位女警官,最后也被劫匪挟持着,从劫匪(任贤齐 饰)口中道出那句“也由不得你作主了” 劫匪没有杀死女警员,自己死在枪战之中,然而他的死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媒体的焦点依然是对着警方。劫匪在与警方对峙时曾利用媒体来与警方打心理战,但那也不是为了出现在公众视野,只不过抓住了公众的猎奇心理而已。 影片节奏快的地方,运用了几组镜头的对比,虽然是为了衔接情节使影片更紧张刺激好看,但有一两处处理的有点草率,对比不鲜明,仿佛只是单纯为了表达同一时间发生的两件事。 中间作为人质的大叔阿叶丢下儿女逃跑、老警员和新警员的心态对比细节好评。虽说仍是觉得人质的恐惧演得不够好,两个小孩过于淡定了,添了几分娱乐性质,似乎是在讨观众的喜,顺便舒缓神经。可是这样的影片如果恐惧更真实更深刻,与媒体报道的世界对比或许更鲜明些,包括“叉烧鸡咸蛋盒饭”这样莫名喜感的东西,让人觉得影片在逗乐观众,看到了一些老港片戏谑的影子,私以为并不合适。

  《大事件》观后感(三):一场淋漓尽致的“Great Show”

对《大事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直为人称道的长达6'47"的长镜头了,来豆瓣却发现很多人对这部电影评价不高,大都将关注点放在开场,吐槽它剧情的不靠谱。但是通篇看下来,我却觉得这部电影拍的颇有意味。
所有的剧情都是围绕着一场“great show”来进行。最开场那一连串流畅的长镜头以最真实最直白的手法将警匪大战中警察的窘态表达的淋漓尽致,而这也是后面那场长达一天的警匪针锋对峙的“show”的开场曲。
情节的走向线索交错进行,环环相扣。因为张家辉饰演的警察的鲁莽,才会上演后面一出的警匪对峙的大戏;而在这场show里面,警匪你来我往的心理战,拆台与救场,真正印证了这是一场表演给大众看的“show”。期间不乏犀利的讽刺了作为传媒对事件走向的影响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警察也成为屈从于这种影响的“表演者”,甚至采用片面的利己的报道来达到修补完善自我公众形象的地步。这大概才是杜琪峰真正要隐喻的“大事件”吧。
在影片里,杜琪峰更大程度上弱化了他特有的风格与模式,除却开场的那场短兵相接的对战,后面大量篇幅都是文戏,而这些又带有银河映像特有的那种对人物性格立体的塑造和把握,警察有警察的勾心斗角,匪也有匪的温情和仁义。而杜琪峰警匪片中多次提及的“义”,那种惺惺相惜的情义,依旧存在。而少有的几场交火,短促而迅速,但是仍能够发现杜sir常用的慢速镜头,以静制动的表现张力的手法,烙有大大的“杜琪峰”的印记。
对于最后的结尾,我倒是觉得颇为精彩。虽然交代的稍有欠缺,但是确实对这个“show”的一个极大地讽刺。最后大盗的伏法,为警察口中完美的歼灭战画上了一个看似“完美”的句号。然而紧接而至的杀手的灭亡,却被媒体报道有相同作案手法的大盗伏法,这不正是给精心布置这一场“show”的警方脸上来了一记最响亮的耳光么。在这场媒体与警方的暗战中,最后落败的,真是不言而喻了。

  《大事件》观后感(四):观后感

    影片一开始时以枪战为开端,看的是激动人心,打的很炫。但是有些疑问,悍匪是不是也太光明正大了吧,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既然想抢劫,不是低调些成功率更高吗?弄得是全城轰动,引来了记者报道,警队也出动很多人去逮捕。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悍匪能逃走,这影片恐怕在中国也看不到了。还有在张家辉和许绍雄追踪任贤齐的时候,许绍雄说作为警察肯定是想能碰到一起大案子,我想作为警察能说这句话吗?大案子意味着危险性高,危害也大,牺牲的可能性也高。最后结尾中任贤齐说想陈慧琳做他的女主角,感觉莫名其妙了,都没觉得他会对她有好感啊。倒是有一点,在绑架她时,并没有真心想伤害她,不然她也不会没受伤。
       这部影片算是我看的任贤齐演的最好的了,陈慧琳在里面表现的很显眼,一切指挥都听她的。最后就是影片开始的长镜头太厉害了

  《大事件》观后感(五):装逼有余,发力不够

杜琪峰这电影装B的太多,耐人寻味的实质却少了点。
先说,开场那老长的长镜头拍的着实牛逼,但除了拍的牛逼以外,嚼不出再多的东西。我觉得用这个长镜表现的枪战场面有点过于单薄。
比如,任贤齐那帮土匪火力彪悍、枪械技能专业、团队配合娴熟、战术经验丰富,这些都没有;张家辉那帮警察因为武器差距,被火力压制得惨烈、却又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大无畏牺牲的革命精神,这些也没有表现出来。
当然,港片的枪战戏都比较平平,甚至有时显得不够专业、稍显幼稚,比如这电影中那些警车的门、引擎盖上模拟被枪击的弹痕、却又好似曝开的油漆点,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再者,剧情整体架构很不错,可惜推进时的矛盾点戳的不够深,都是点到为止。比如陈慧琳和任贤齐那个不知何踪的微妙的情感,来的莫名其妙、去又清风飘过,最终无法把陈慧琳内心的阴暗点和任贤齐内心的光明点剖析出来。还有,陈慧琳和张家辉代表警队体制的矛盾点也没表达清楚,陈慧琳代表的是公关、政绩、屁股指挥脑袋、盲目的自信自负、只会享受权力不会善用权利、将大事件视作刷经验的机会,而张家辉就是实干、盲目的实干、为了正义实干、为了责任实干、为了警察职业去干、不知大事件为何物,最后却救了陈慧琳的小命;可是最后,击毙了任贤齐后,张家辉竟然没有叛逆、没有暴走,唉。
还有就是结尾,任贤齐揽着陈慧琳去暗杀,没有成功,可见女人就是碍事;尤勇莫名其妙的在电梯井里没有死,却一个人去抢运钞车,结果起了。这个结尾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我智力有限实在无法看懂。我觉得,导演是不是想说任贤齐和尤勇通过在电梯井里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之后,彼此有了认同度,所以决定去完成各自的任务。好吧,如果是完成任务,帮尤勇去暗杀可以,因为那是行走江湖必须要完成的信誉和荣耀,那么抢运钞车算什么意思,任贤齐不知自己都说了运钞车天天可以枪,尤勇你还这么着急干嘛,而且任贤齐也没有教过你怎么枪呀,新闻报道说抢劫手法和以前一伙人一样的孤单枪手,也太假了吧。而且,我觉得他们是对彼此的职业有了认同感,急着去尝试对方从事的活,那么也太捉急了吧,真不懂怎么能活到现在。其实,我觉得导演想表达任贤齐和尤勇通过大事件的生死,把自己的生命看淡了,通过彼此的认同感去替对方完成各自想做的事情,那么这里要说和这个设定也太肤浅了,他两自己都说了抢劫和暗杀都是赚钱和生活的手段,他们都是有梦想的人,可是梦想呢?梦想不是去抢去杀,梦想应该简单而淳朴的,这样电影才能显得高大上!

  《大事件》观后感(六):电影《大事件》中的危机公关

电影《大事件》的开端是警方在抓捕一帮银行劫匪时,发生街头枪战,当时正好有电视台的摄影组在附件报道一起交通事故,无意中拍到了警方被几名悍匪强大火力压制,伤亡惨重的场面,特别是一名巡警被匪徒用枪指着头时竟然高举双手下跪求饶。结果在电视上播出后,全港市民哗然,纷纷指责警方的无能,质疑在香港还有没有安全感可言。这时,香港警方遭遇危机,港警的形象大损,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在随即开始的高层会议中,一名年轻的女警司提出:因为警方形象是通过媒体损毁的,所以必须用一场媒体直播的show来挽回形象。长官接受了这个想法,并且让她掌控局面。香港警方在面临危机时,可以抛开等级限制和传统思维,充分发挥媒体的力量,确立对媒体全面公开的策略,选择用危机管理来化险为夷。并且可以做出快速反应,在承认危机的基础上,充分使用媒体,做好充足准备,为接下来成功挽回警队形象打好了基础。
从始至终,方警司就一直围绕“重塑警队形象,恢复警员信心”的目标,选择从多个方面来展现香港警方的正面形象,在不断变化的环境里随机应变。从show开始的那刻,她就用录像向媒体报道现状,并且还就调来专业的公共关系科协助。说明她做足准备,严正以待,所以才可以广泛的开展公关行动。
针对办案警察效率低,不协调的负面形象,公共关系科便“拍摄”了警队的神勇出击送到电视台。到达劫匪窝点,现场的工作人员也是井然有序,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媒体的直播之下。同时,方警司事先写好了新闻稿,让公共关系科调整后向媒体进行通告,并且每过30分钟就进行一次新闻发布会,体现了实时性频繁性的公关要求,并且可控性也很强。当然,这也一定程度上也给劫匪提供了运用媒体反击的机会。
为了全面反映警民良好关系,当警察搀着老人下楼时,不知是否有意安排,记者采访到的居民无一例外都是说警方好话的。然而,事故总是发生的那么突然,在警方强行突破,产生火拼时,歹徒引爆了手榴弹,造成爆炸。由于之前不实的夸大警方形象,加上匪徒通过互联网上传警方节节败退的的图片,媒体瞬时倒戈,抨击警方不诚信。有一个细节:警方发言人说楼上发生了轻微爆炸,到了记者口中变成了严重爆炸。说明媒体还是有一种对警方敌的对立场。这反映了方警司公关策略的一个败笔:掩盖事实真相,自以为能够骗过媒体。结果反被歹徒乘机摆了一道。说明我们在处理危机时,前后要一致,口径要相同,与媒体真诚的沟通。
当然,警方也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便想要转移媒体视线。然后,就出来了一位大哥级人物,声援警方,怒斥歹徒,有效的减轻刚才爆炸的负面影响。
在匪徒又通过互联网展示他们吃饭的一幕,来表现优待人质时,警方随即也采取相关行动。她让公共关系科的人准备最好的午餐,发放给每一位警员,还要让记者们也有份,并且让记者去拍摄,反映仁爱关怀的精神。其中比较好的一点是,方警司考虑到要展现警察“人”的一面,为之后彻底转变“求饶警察”的形象,埋下了伏笔。这反映了危机公关的连续性。
前面记者只是关注了“警察投降”,却忽视了另一位警察的牺牲。为了挽回警察形象,方警司打了一次很好的“人道主义牌”。借用媒体和大众同情弱者,愿意给弱者提供舆论支持的特点,接着之前“警察也是人”的铺垫,进一步转化那位投降者的形象。注意这一过程:先是出现殉职警察家属痛哭流涕的视频片段;然后是一位被流弹击中的警察,要被截肢的不幸遭遇;最后才是特意安排的,采访求饶警察的片段,同时还请他的太太以及他们襁褓中的孩子共同在电视中露面。采访中,这名警察动情地道出心声:警察也是人,也会害怕。在生死关头他首先想到的是有家人需要他照顾,不能白白送死,并理直气壮地说出:“我没有错。我没有触犯哪条条例。我们从来都不主张冒险,我还要照顾好妻子跟刚满月的儿子,若要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那样做。”这一番饱含亲情的话,立即扭转了市民对这个贪生怕死的警察,乃至整个香港警队的看法。懦夫变英雄,就看媒体如何表现出来。用方警司的话说:“谁会利用media,谁就是英雄”。
最后,虽然总结任务成功的话说的太早,被随即的爆炸给破坏了。但在方警司被劫持时的临危不惧,以及张志恒督察的穷追不舍的表现下,媒体还是站在了港警的一方,为港警说了好话,基本扭转了香港警方的形象。不得不说,方警司那种大局观念是本次危机公关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体来说,警方的这次show还是比较成功的,基本扭转了警方形象。但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善。比如:(1)应该切断歹徒与外界交流的渠道,因为警方的报道必然不可能是事实的全部,很可能被歹徒利用,造成舆论的不信任(2)上下级警员的关系更应该处理好,并且面临危机时能够及时形成“非常领导小组”,节约时间(3)与民众形成良好关系,不能粗鲁(4)应该及时选派游说小组,让记者站在警方角度,至少应该客观报道,而不能站在对立面上。
小结:我们应该学习香港警方那种全面、冷静和敏捷反应地处理问题的做法,辩证的吸取经验,弥补不足,为以后顺利进行危机管理做好准备。

  《大事件》观后感(七):警察和贼也是要吃饭的呀

首先看完之后觉得挺好的,但一查影评才6.5分,觉得有点意外,至少可以7.5以上的感觉啊
开场的长镜头转换让人觉得很大制作,也很震撼,其实我不太懂比较专业的内容,就是觉得看着好就是好了
观众因为看到警察投降就开始群起而攻之,质疑香港的治安,警局弄了一场秀就又都夸警察负责,劫匪上传了视频群众就又开始质问,陈慧琳在里面说那个投降的警察能利用好媒体他就是英雄,还有其他的一些话都很讽刺,讽刺政府的粉饰太平也讽刺吃瓜群众的听风就是雨。有时候眼见都不一定为实,脑子是个好东西可不是所有人都有,而且群众想做到真正的明辨是非其实也不容易,因为政府有时候也希望群众傻一点。所以还是觉得香港导演真敢拍啊,可以把作秀那么明目张胆的字眼拍出来,但可能就是太直白了又觉得讽刺的有些太明显,所以少了点留白能带给人的意味深长
另外中间任贤齐和尤勇做饭的戏是最喜欢的,那么紧张又险恶的环境两个被警察围攻的人在人家里做饭,而且做的还不错,竟然让人感觉有种莫名的可爱和温馨,贼要吃饭警察也要吃饭,其实都是没什么了不起的普通人,也都想求个现世安稳吧
最后他俩都干了对方要去办的事,想想也挺有意思
最后,我爱杜琪峰

  《大事件》观后感(八):大事件中了解媒体

     这里只是讨论电影的主题,不会从电影的镜头,剪辑,构图等进行分析。
     首先《大事件》这个标题就充满了新闻传媒的意味,直接就点明了电影的主题。
   杜琪峰想通过这部电影表达自己对现代媒体的看法。生活中我们通过媒体认识了这个世界,但这样我们就真的看清它了吗?电影中陈慧琳负责的危机公关小组为了挽回警队的声誉决定做一场秀,通过媒体实时传达警队英勇压制匪徒的信息,但她并不是如实的传达了信息,她对信息做了筛选、剪辑,市民看到的并不是事实的真相。
   我们的生活中难道不就是这样吗?任何的信息都有那么一个把关人,筛选着信息,控制着我们的视界。我们无法看到事情的全貌,了解事件的真相,只能看到媒体想要我们看到的。
   杜导那个时候就看到了媒体这样的一面,真是令人敬佩。而现在我们生活中,媒体这样的一个问题更是凸显,而这样的一个问题将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问题,这是我们现在的媒体特别要注意的,需要规范的。
   第一次写长影评,写得不好希望大家见谅。

  《大事件》观后感(九):不一样的警匪片

终于看到传说中很厉害的长镜头,不过作为一个电影小白,还不是很会欣赏这种技术,所以只想单纯谈谈剧情。
这部片和杜琪峰其他的警匪片有点不同,它不是单纯地枪战拼火,而是加入了媒体。其实整个行动就是警方做的一场戏,只是想在香港群众面前挣回点面子。然后却又不是一场真的戏,因为里面有真实的匪徒,也有不是做戏的警察(张家辉等人)。张家辉等人执着地想捉到匪徒,匪徒又聪明地挟持了人质,然后又设计逃跑,所以导致这场戏不能像陈慧琳等人希望的那么顺利。
戏剧化就是,任贤齐和其他匪徒在人质家中一起吃饭,而警察竟然也在外面吃饭。但不觉得这更是在愚弄群众吗?在这么危急的时候,匪徒在吃饭,警察也跟着吃饭?难道不是应该趁他们放下防备去抓住他们?
不过看到任贤齐和尤勇对两个小孩不错,和他们在厨房切菜是的对话,觉得其实人性本善吧,他们也并没有那么坏。
最后任贤齐中枪之后对陈慧琳说“如果是我我会选你做女主角”,看到觉得有点于心不忍。
陈慧琳的角色很酷,不过觉得演技真的一般,太生硬。

  《大事件》观后感(十):让我们粗浅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看这部电影(严重剧透)

    电影《大事件》故事由一帮抢匪与香港警察街头枪战开始,本身应该只是一次治安事件,但是从记者拍到劫匪把抢指向巡警,而巡警选择举手投降开始,这一次治安事件便开始走向另一条轨道了,逐渐演变为一场社会事件。
    如同电影中所说:现在是一个media年代。Media,就是指媒介、传媒、资讯,巡警举手投降的画面通过传媒暴露在了公众视野,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人们开始怀疑香港警察的能力,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警察的形象在这次大量媒体的发酵中毫无疑问受到了严重的毁坏,所以警队必须要重新挽回声誉。
    陈慧琳饰演的女警司代表了一个全新的警察形象,她不像传统警察那样在公众视野外抓匪徒,而是要走到屏幕上,主动走到公众视野中去抓匪徒,目的是要通过媒体重新挽回并宣传警队的形象。在她出场时,便说了一句台词:“栽在传媒手上,就要从媒体手上赢回来”。根据这句台词以及接下来警队和匪徒的一系列行动,我们可以站在传播学的角度说:这不是一场警匪大战,而是一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大战。
    以陈慧琳为代表的警方是传统媒体一派,他们联合公共关系科与各大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社、外国通讯社等传统媒体合作,掌握了信息传播的咽喉,可以说是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而以任贤齐为代表的匪徒则与人质一起,代表原来被动接收传统媒体讯息的普通受众,通过互联网,打破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样也将意见传达到了公众那里,并引起了激烈的反响。而影片还有一个第三方,就是以张家辉为代表的传统意义上的警察,他们没有认识到或者感知到媒介的发展变化,不会利用媒介宣传自己,也屏蔽外界信息,一心只想抓匪徒,尽警察的本职(后面警局为作秀而派饭时我家辉哥还饿着肚子找“混蛋”呢)。
    这里主要分析以陈慧琳为代表的新警察与以任贤齐为首的警匪人质之间的双方在媒介信息传播中的博弈。
    首先,警方主动出击,在每个指挥官身上装上镜头,警队从流动指挥车进入现场的那一刻开始,已经开始录影,而画面会在第一时间传送给全港市民。警方扮演着传统媒体的角色,他们掌握着大众信息传播的通道,可以说兼具着“把关人”这一重要角色。把关人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卢因认为,在研究群体传播时,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在实际的信息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不可避免地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即守门),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它的实质是:
     1、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而进行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2、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尽管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
    3、媒介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虽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是“把关”的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这一角色在影片中所表现的行为就是,从警方将匪徒包围在一栋居民楼开始,警方在实际上是处于被动中的,匪徒四处扔炸弹,警察屡次被炸。然而警方作为“把关人”通过信息筛选,只选择警察开枪追捕疑犯的画面,并挑选所谓“又帅又酷”的警察,并且还要用电脑修饰照片,将警方出发的片段请电影导演重新剪辑,并且加上配乐,这样一来,观众只会看到英勇的警察开枪追捕疑匪,把他们逼进一个单位里面,其他什么都看不到。
    通过即时播报的市民采访片段可以看到,受众通过传统媒体接收到了经过筛选重新编排的信息,并且很快有了反馈:“有警察陪着,不怕”、“警察十五分钟就到了,行动很快”、“香港还是一个安全的城市”……
    然而匪徒也是很聪明的,面对警方的传媒攻势,他们作为普通受众的代表,感知到了媒介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很快以互联网为自己的阵地,通过互联网为自己发声,向传统媒体发起反攻:将实际行动中警察被炸得四处逃窜的画面用手机拍下,并且将自己与人质一起吃饭的画面录下,通过人质家的网络发表,向公众传递了警察在撒谎,自己善待人质的信息以攻击警方、博取同情。这一信息很快传播到了公众视野,并引起了传统媒体的关注,事件开始持续发酵。市民开始指责警方撒谎欺骗市民,外界不满的声音逐渐增加。匪徒成功通过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警方“把关人”的角色被弱化。
    面对这一突然反击,警方很快采取了行动,开始通过大众媒介转移视线。找来“成龙大哥”作为警察之星作为意见领袖,公开声援警方,同时警方也将自己派饭的画面拍下,并且拉拢记者,与记者一起吃饭,以此告诉市民:不只匪徒和人质要吃饭,警察也是人,也会饿,也要吃饭。还访问了殉职同事的家属,让其父母、女友声泪俱下发声,并拍摄受伤警员面临截肢的画面,也博取同情。最重要的是,还找到了最开始举手投降的巡警,让其发声,声明自己没有错,他没有犯任何警例,警队不鼓励冒任何不必要的危险,当警察不等于送死;并且又展现了自己作为父亲与老公的责任,要照顾妻子和孩子,自己是一个家庭的支柱。这样,就如同电影中所说:“会利用传媒,他就是英雄”。
    于是从中还可以看到一个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媒介议程设置理论产生的效果。“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这篇论文是他们在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调查研究的总结。1968年,麦克姆斯和肖对总统大选进行了调查,看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有多大的影响。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其主要观点是:
    1) 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2) 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3) 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4)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
    通过议程设置,警方让受众的视线转移,不再聚焦到警察撒谎这一行为上,而是关注警察背后的艰辛与警察职业道德的广泛讨论(有关举手投降的巡警)。
    影片最后警察也抓到了匪徒,行动大获成功。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传统媒体面对现代互联网媒体的强烈冲击,其传统的“把关人”地位受到挑战,媒介议程设置功能也被削弱。而媒介的更加多样化,使本来只能被动接收信息的“受众”变为了主动传播信息的“传者”,传播者的角色也发声了巨大变化,这些都展示了现代媒介发展带来的信息传播渠道的改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