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领跑人》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领跑人》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1-14 21: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领跑人》经典观后感10篇

  《领跑人》是一部由金达钟执导,金明民 / 安圣基 / 高雅拉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领跑人》观后感(一):生命的广阔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

       马拉松是一项很讲技巧的极限赛事,平时的训练成果,比赛当天的身体状态,配速选择喝体能补给的分配都会决定最终成绩。业余爱好者参加比赛时所跟的配速员(俗称兔子)通常都有达到比目标时间更好成绩的能力,如果没有领跑任务,他们其实可以跑得更快。专业比赛不清楚,也许鉴于专业比赛竞争的激烈程度,配速员的最强实力在30公里就已经消耗殆尽了,残酷的是对于马拉松这项运动来说,30公里,比赛才刚刚开始。正常人类在连续奔跑30公里后身体会进入一种极限状态,疲惫感大量袭来,速度越来越慢,俗称“撞墙”,这时候比拼的就是平时的训练和个人的意志力。挺过这关,你就会发现马拉松完全不一样的另一个世界
       这部电影虽然拍的有欠真实,但着实非常感人。当弟弟在30公里处为哥哥撑起加速的红伞,哥哥看到后咬牙坚持继续前进的一刻,让我看到了亲情梦想的力量。没有人注定要当一辈子配角,没有人愿意永远为他人做嫁衣,即使拼劲全力付出一切,只要能实现理想,那就在所不惜,因为我不想随着自己慢慢老去,看到梦想渐渐褪色的样子。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
       励志的是,今年波马冠军是39岁老将Meb Keflezighi,2:08:37。在马拉松这项体能,技巧和意志力同等重要的极限赛事里,年龄不是问题,任何时候为理想奋斗都不算晚,重要的是要去努力
       最后,如果你看完本片对马拉松产生兴趣,可以关注下跑步圣经论坛里的训练板块,从基础开始逐步练习。极限赛事对身体的要求很高,训练程度不够不建议硬撑猛冲,否则可能对身体造成损伤。另外电影里的很多做法千万不要学,比如扎腿继续跑,跑完后马上躺倒,这些行为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还有片中的30公里后停了半天后继续猛冲,一路超掉所有人,当成励志桥段看看就好了。

  《领跑人》观后感(二):我谢谢你,但我也很累

其实我觉得韩国好多电影电视剧作品很是不错,情感刻画都比较细腻感人。这部电视剧都多条情感发展线略,兄弟亲情,友情爱情还有教练与成浩间半上下级半师徒关系,同时还有个人对梦想的追求,对喜欢做的事和擅长做的事的思索
当然,最后结局还是皆大欢喜式,因为了弟弟的鼓励,哥哥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大逆转,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让我们的励志有了落脚点,梦想亲情友情爱情都有了美好的结局。
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是谋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事业
主要想再下弟弟和哥哥之间的感情。哥哥这么多年为照顾弟弟付出了很多,甚至搁浅了自己的马拉松梦想,所以自己最后生活的不尽人意。而这些他都不在乎,弟弟是他甜蜜的负担,甚至连负担都不是,那是骄傲,他在弟弟面前甚至都小心翼翼。但是,他的付出并不被弟弟感恩,甚至他才成为了弟弟的负担,痛苦的想要躲掉的负担。一切皆因为他的付出和牺牲给了弟弟太大的压力,弟弟一直活在要对的起哥哥付出的压力之下,学习工作努力,成绩骄人,但是,他也失去了很多自由快乐!哥哥为他活,而他,也在为哥哥而活。只是,哥哥是心甘情愿甘之如饴,他却压力巨大,负重前行。
也许有人会说弟弟过的自私不知道感恩,但我却能理解,这是一种被情感绑架的感觉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为他能鲤鱼跳龙门父母乃至全家牺牲了太多,他只能出人头地才能对的起家人。也许这是鞭策他成功的动力,但也成为他的压力,甚至是自卑。同样的东西,对很多孩子是理所当然,他们却背上了很多情感债,一辈子都带上了枷锁。别人坐在这里喝杯咖啡就像喝杯水,而他们即使成功有能力喝,却会想到自己父母为此吃的苦,他们的节俭,都没舍得过,这难道不累吗?而这都是外界强加给他,也许有机会选他宁愿不要,即使吃糠咽菜,也好过背着情感债!而这种不痛快他还不能跟别人讲,别人会说你不懂感恩,太自私,太没良心……
所以,我佩服哥哥,也理解弟弟!好在最后哥哥实现梦想,这了却了他的遗憾,更多也成全了弟弟!

  《领跑人》观后感(三):小人物成长

这是一部出色的马拉松题材电影,体现了不屈不挠、不断挑战自我极限的体育精神
周万浩是本片的绝对主角,不论是头戴“黄鸡”头盔跑步送外卖的他,还是被国家队选中参加训练的他;不论是街头,还是运动场;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只要出现迈开双脚急速向前奔跑的场面,你都会觉得:这个男人,真强!
万浩家里只有他和弟弟。小学时,他为了赢二等奖的奖品“一箱方便面”,和弟弟有了一个“红伞约定”,万浩如愿得了二等奖,从此,万浩走上了运动员之路,可是,他并没有“一飞冲天”,生命的启承开合才刚刚开始,脚伤让他选择了当“领跑人”,再然后,他当体育老师没成,做生意也没成,欠了高利贷的他,窝囊地寄居在朋友家里。
万浩的生命里只有马拉松。
万浩的弟弟,虽然从小家庭环境不好,但是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考上名牌大学,进入大公司工作,他的生命里把贫穷困难化作了自己的动力,但却不知如何把兄弟之情溶解开来。
相比,万浩具有了小人物的所有特性:内心单纯,容易上当受骗,没有社会地位......他的生命里,仿佛注定只能做好一件事情:跑马拉松。所以,他跑着,不屈不挠地跑着。
他的挣扎、纠结、彷徨,让我们看得如此辛酸。伦敦街头,在马拉松30km的“出发点”,缺席哥哥无数次比赛的弟弟,终于将内心的兄弟情化解开来,带着一把红伞来助威了。红伞在人群中悄然打开时,内心好感动。这是兄弟之间的暗号,是对彼此的信任。然后,这位万浩大叔,重新迈开步伐,抛下“跑完全程可能终生不能再跑步”的恐惧,大步向前冲。让我掉眼泪的场面在随后上演,腿抽筋后的万浩大叔,硬是拿观众的小旗帜在腿上猛扎,这时的“解说员”很给力,说明了这样做的理由“流血可以缓解肌肉的紧张”。在这个马拉松赛场上,流着血的他,俨然像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勇士。勇士最后不仅跑完全程,还拿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虽然,影片的故事情节都是虚构出来的,但是他想传达给我们的体育精神却如此真真切切;虽然,影片中出来个中国选手阳阳,貌似故意丑化中国人,但整体拍得真的很好!

  《领跑人》观后感(四):韩国的马拉松历史上也牛过的

有短评说这电影意淫过渡,其实也不尽然。历史上韩国马拉松出过好几个冠军,奥运会金牌也是拿过的,只是近年来韩国人民吃苦能力每况日下,马拉松选手的成绩也是大不如前,以至于被认为是马拉松弱国。
        早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韩国人就拿到了奥运金牌,但那时韩国/朝鲜都是日本的殖民地,选手只能用日本国籍参赛。孙基祯以2小时29分19秒的成绩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跑入2小时30分钟的人,以两分钟的优势夺得了冠军,这也是亚洲人首次夺取长跑项目的奥运会金牌,他的同胞南顺永获得了第三名。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里有一个桥段是小鲜肉送男主角运动鞋,这个也是一个历史典故,美国马拉松名将凯利曾向孙基祯讨要过运动鞋,凯利将这双鞋一直穿到不能穿为止。
        1992年巴塞罗纳奥运会上,黄永祚战胜日本选手,以2小时13分23秒的成绩夺得男子马拉松比赛的冠军。电影里以日本选手为最强假想敌,可能就是出自此战。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亚军李凤柱。李凤柱的时代来自东非的黑人选手已经崛起,作为亚洲人与黑人大长腿赛跑非常不容易。然而李凤柱仍然突出重围,在2001年赢得了波士顿马拉松的冠军。电影最后加上了主角参加波士顿马拉松的镜头,并以此结尾,可见韩国人对波马冠军这一荣誉的看重。李凤柱一直到39岁还在参赛,并且能取得较好的名次,可以看出对马拉松是真的热爱。观众很容易从电影主角身上看到李凤柱的影子。2007首尔国际马拉松赛,李凤柱在比赛中上演了奇迹般的大逆转,以2小时8分04秒的成绩第一个冲过了终点夺得冠军。电影最后的逆转剧情应该就是从这里取材的。
       这部电影整合了许多韩国马拉松名人的经典桥段,了解这些事情的观众肯定会心一笑,不知道这些也不影响观看。

  《领跑人》观后感(五):喜欢是自己的事,擅长是和别人的比较,知音是咱两喜欢的一样哦!

烂片,怎么看!
一、影片中问选择喜欢的还是擅长的?触动了正在瓶颈期的美丽鸟,由此美丽鸟把自己擅长的和自己喜欢的合二为一,跳高不仅是为了别人的瞩目,更是自己的一种挑战,无所谓得失成败,放下负担微笑冲刺最终打破了记录。这正是男主角羡慕的原因所在。
二、影片最后两人一起冲线,一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一个是在做自己擅长的,你希望谁是冠军呢?教练最后放下手中的东西扶起男主角,但是男主角却卑微的鞠躬。是不是现实中,就像影片里一样,即便是最后一次马拉松也要先完成教练的安排才能在家人的鼓励下,做自己的真正想做的。等退休后孩子成人后,我可以······。先干擅长的,能维持生计后,再做喜欢得——这种答案很好!(还是自己没有找到真正喜欢的,只是有点喜欢的感觉没有确定是真爱呢?)
三、你是选择喜欢的还是擅长的?应该多几个选项吧,喜欢的、擅长的、无所谓的、讨厌的、无可奈何的······。喜欢的是自己的事,别人未必在意。擅长的是相对的,不是优秀,不是蹩脚,而是与别人相比,自己的那点优势。别人在意,所以可以交换——赚钱。
四、现实中大多数人,估计没有想,即便想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当今一些行业泰斗,其实并不喜欢自己的行业,也不是特别擅长,靠着入行早、行业门槛保护、论资排辈······,终于当上了泰斗权威专家。他们不是顶级人才,更不希望成为顶级人才(打破记录的人),这只是他们维持生计的营生。这本来也没有什么,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想打了鸡血一样的生活(男主角扎腿完成比赛)。但是他们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这就危害大了。他们不喜欢,所以不在乎,只是看作维持生计的事物,那么如何维持生计呢?设定行业保护圈,甚至打压有志青年,挑选庸才提拔(他们不是天才有怎会有能力挑选天才)。根源在于不喜欢,如果喜欢就会不计得失,不在乎成败。
五、人生苦短莫等闲。伯乐他知道你擅长什么?能否遇到伯乐靠机缘。只有自己做了,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是鸵鸟还是企鹅跑过才知道。

  《领跑人》观后感(六):喜欢的和擅长的

体育本身就会让人感动,因为它需要坚持,需要毅力,更需要动力,超越自己的极限,才可能超越对手!体育题材的电影真的不多,仅有得几部也没有把握好度,要么过度夸大不真实,要么过轻浮于表面不够深刻,而这部算是一部节奏把握的比较好的一部!

能够把体育作为爱好,甚至作为事业的人是值得敬佩的,因为沉浸在汗水和高负荷的运动量是他们的日常,他们需要不断的挑战身体和意志力的极限,才可能在竞技场上走的更远一些,而被超越或是超越别人都要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重压,这简直是常人的噩梦!这部电影从一项运动——马拉松展开,一项最需要持久力和耐力的运动,从一名运动员的坚持和努力展开,中间即使有迷茫,有困惑,但对体育的坚持还是会战胜各种杂念!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个问题,喜欢的擅长的你会选择哪一个?看完电影,我也开始思考,我会选择哪一个呢?如果喜欢的刚好是擅长的那该有多幸运,但应该很多人没那么幸运,我现在正做着擅长但不喜欢的,但是观念是可以转变的,学会去发现其中的乐趣,去喜欢上自己所做的,喜欢是主观的,我们可以去改变,去适应,擅长的也是可以进化的,我们可以去改造,去创新,去贴和我们喜欢的品味,一切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领跑人》观后感(七):《领跑人》随感

最近爱上跑步,看了这部电影,深有感触。
       哥哥万浩早早挑起家里的重担,呵护弟弟成浩成长。他喜欢跑步,依靠跑步赚钱养家,弟弟也为他骄傲。直到读大学前,他的脚出现问题,教练决定放弃他。为了照顾弟弟,万浩妥协做了领跑人,放弃了首尔大学的机会,也放弃了奥运会马拉松全程的梦想。教练的魔鬼训练方式被运动员们排斥,最终破产。而科学“温柔”的训练方式根本难见成效,不可能染指奥运金牌。于是教练再次被启用,而教练这次迫切地想再树威望,于是他想再利用一次万浩。
       让万浩参加奥运会?这不过是一个阴谋,实际上万浩的脚伤不轻,教练根本没打算让他圆他的马拉松梦,只是利用他,即使让他有终生废掉(不能再跑)的危险也在所不惜。而万浩知道真相后选择退出。他擅长领跑,但他喜欢的是马拉松,他不想葬送跑步生涯。
 
       当年为了弟弟,他已经舍弃了太多。
       哥哥为了照顾弟弟,放弃了首尔大学的机会。弟弟以为哥哥是为了专注于跑步,还说希望看到哥哥参加奥运会马拉松。而实际上,哥哥却为了不被教练抛弃,继续跑马拉松,继续赚钱,而妥协做了领跑人。弟弟原本觉得哥哥所做的一切选择都是自己喜欢的,直到哥哥做了领跑员,残酷的真想摆在他面前,哥哥的巨大牺牲成了他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从此弟弟一直生活在哥哥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愧疚之中,和哥哥逐渐疏远,心理上有了隔阂。
       而万浩对此还没有察觉,此时他想的是自己的马拉松梦想。
       万浩做了一辈子的领跑人,也做了弟弟人生的领跑人。这次,他要为自己跑次全程马拉松。
 
       他不为自己的处境和牺牲感到惋惜,只是希望弟弟能来看自己完成马拉松赛。
       而当他找到弟弟的时候,弟弟终于向他吐露了自己的心事,发泄多年来积攒下来的压力。
       弟弟说:“每当看着哥哥跑,你知道我是什么心情吗?哥哥每次都可以跑,可我能为你做什么?因为哥哥对我的期待,我连考虑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间都没有。只是拼命学习,谋取好的工作。结果又怎样?”
        “每次看到哥哥这样,就感觉心里有块石头堵着。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内心压抑得都快要崩溃了。就像嚼着沙子,无比难受”。
       亲人的牺牲,真的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当年哥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时候,弟弟是很为他高兴的,因为他也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跑马拉松)。但当他(因伤)而转成领跑人的时候,弟弟就知道了哥哥的一切辛苦都是为了自己,跑30km并不是哥哥喜欢的。所以弟弟感受到了哥哥的牺牲带来的压力,他不再去看哥哥的比赛了:原来他给哥哥加油是因为哥哥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现在呢?他给哥哥加油做什么,是为了让哥哥多赚钱供养自己吗?这样的愧疚和压力使他对看哥哥的比赛产生排斥,时间长了就成了一种隔阂。照片的前后对比也明显反应了这一点。小的时候,哥哥跑马拉松,哥哥很辛苦,弟弟很骄傲,合影时弟弟很开心;后来当领跑人的时候,哥哥跟弟弟见得少了,哥哥为弟弟的成就很骄傲,弟弟却满心都是哥哥牺牲带来的压力,合影时哥哥很开心,弟弟却满心悲伤写在脸上。
       当弟弟说出自己这些年的压力时,说出想要摆脱哥哥的话时,哥哥的心大概像被刀扎了一样,这么多年这么大的牺牲,就换来弟弟这样残酷的回应?然而自己又该怎么办,真的是自己拖累了弟弟?如何才能自己照顾好自己,不再让弟弟承担压力,自己不愿接受弟弟生活上的帮助,又如何做到经济独立呢?自己的生活不改善起来,即使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不感到贫穷困顿,但弟弟却时时刻刻心理上承受着压力和谴责。于是哥哥又回到了田径队,为了钱,为了经济独立。
       最终的结局被导演安排的非常完美,在30公里处,弟弟成浩出现为哥哥加油。哥哥又受到了亲情的鼓舞,感受到了弟弟对他的爱。于是他意识到自己不光可以摆脱经济困境,不再“拖累”弟弟,还可以和弟弟“重修旧好”,还可以继续奔跑追寻所爱呀!于是他最终坚持完赛,取得了好成绩,圆了自己的全马梦。兄弟间的隔阂从此也就消失了吧。
       对教练而言,他强硬训练的风格被运动员排斥,一事无成被迫退休,他急需成功来证明自己。“这次奥运会是我最后的机会,我不想给人留下一个失败教练的印象”。而万浩最后马拉松的成果帮助他功成名就。实际上,教练内心这么多年对万浩肯定也怀有愧疚,只是声名之前他决定牺牲万浩。万浩圆了自己的马拉松梦,实际上也是对教练内心罪孽感的救赎,如果教练有罪孽感的话。
       这世界上总要有人做出牺牲,万浩对弟弟是一种主动的牺牲,对教练是被动牺牲(或者说教练对他是一种压榨),成浩长大懂事后也为哥哥做着牺牲,开快餐店的同学好友为万浩做着牺牲。如果牺牲者之后过得很好,被帮助的人就不会有罪恶感,否者人生就容易陷入无穷的拧巴。万浩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凭一己之力挣脱泥潭,也使弟弟和教练获得救赎。
       还有两个配角,大概说的就是没能突破自己的普通人。 庆順:“我会的只有跑步,后辈们凭实力超越我.....”庆順开始时对命运的不公满是仇视,对别人的所得满是嫉妒。我们也总是如此,陷在无法超越自己的痛苦之中,却对别人的处境充满艳羡。最后比赛时,庆順故意和中国选手相撞摔倒,是为韩国队顾全大局牺牲小我吧。而黑人运动员每每临阵脱逃,只是远远地为别人的运动精神而感染、加油喝彩,多少有些让人不屑。但想想自己,有时候有何尝不是如此?
      这样的配角,这样的普通人的刻画,就是提醒我们那句:人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领跑人》观后感(八):马拉松跑者的观后感

喜欢领跑人这个词——pacemaker!为的不是自己,而是让身边的人跑出更好的成绩,这特别像一个园丁,像一个老师的角色。
因为本身也是一个跑者,所以对这部影片特别有感受,虽然这部电影有不足的地方和情节,部分甚至不值得推敲,但它让我感动了,那么就值得给一个五星。
对于以下几个片段特别有感触:
1、是企鹅是鸵鸟,跑了就知道。
人天生的本能就是跑步,关于跑步的种种,跑步的感受,别人说了给你听没用,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只有自己跑过才知道。
2、你现在是在做自己喜欢的还是擅长的事情?
这是真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选择,但事实上现实的大家大多数都选择后擅长的事情,因为这件事情可以带来收入,而渐渐地远离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然只要自己足够喜欢就能把这件事情变成擅长。但是我们又会面临各种瓶颈,无论是喜欢的还是擅长的。如果一开始就选择擅长,那么在偶尔做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就会一旦遇到挫折就止步不前。反而是一直坚定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不断向前。
所以就如有人所说的那样——关键并不是我们走了多远,而是我们一直都在坚持走着。
3、跑者脚就是光线背后别人看不到的丑陋。
看到这部分特别心酸,表面看到人家的好成绩都是很羡慕,但是有多少人愿意这背后所承受的痛苦。
4、痛苦但依然想尽一切办法跑着。
虽然马拉松不建议这样,还是以自己的健康为本,但是看着这一幕还是感动了,真的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想尽了一切办法,甚至不顾后果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跑,只是为了跑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