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是 第一季》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如是 第一季》观后感10篇

2017-11-16 21:3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如是 第一季》观后感10篇

  《如是 第一季》是一部由沈星 / 朴树 / 白先勇执导,脱口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是 第一季》观后感(一):主持人换成阿雅都比沈星强

本来不想说,怕误伤了别人,但看到很多人都觉得沈星不适合做谈话类主持人,我就释然了。从以前凤凰台起就一直看不懂沈星,看不懂这样的主持人到底是靠什么留在凤凰留在主持界,因为着实没看到她比其他主持人优越的地方,没有吴小莉的专注也没有鲁豫的聪慧,明明是一线频道的主持人,但看上去总是没有特别值得关注的地方,要说美女私房菜不需要面对面跟嘉宾交流也就罢了,到现在跟嘉宾坐在一起一脸的害羞和尴尬是怎么回事?跟姚谦聊音乐,却总是会切断话题,人家说的正起劲,你来一句"你相信一念之间嘛?"坐在电脑这头的我都能感受到姚大当时尴尬,只能把话题转移到走过来的猫身上。我想这还是剪辑过的对话,没剪的不知道有多尴尬。

我想说一个合格的谈话类主持人,不是把自己手里的问题问完就完事了,而是怎么能让对面这个跟你不熟的人能够平复下心情,跟你说出他的故事,毕竟不是谁都能对着陌生人没心没肺的一吐为快,所以安置好自己的态度,帮助受访者说出他们真心想说的话,这比问一些不着四六的话强多了~

  《如是 第一季》观后感(二):人是不是只有在不如意的时候才会格外喜欢朴树?

我不知道点开这个视频的人里面有多少是朴树的粉丝、而他的粉丝当中又有多少是、现在世俗眼里的“成功者”、又或者、很多都是像我一样的、生活的失意者、试图想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答案或者关于答案的提示。

倘若一个人正处在生活的上升期,他是不会停下来想、我为什么会成功的、就像朴树说的:我们都是那个自命不凡的人!但、同时他又说到自己是一个不自信的人,我个人的理解是:他对音乐的高要求导致了自己的不自信。假使我们的目标就是一个月5k,我们不会对一个月6k的自己产生不自信。然而很多人现在的情况是相反的,所以我们就成了一个矛盾体、既自命不凡又极度不自信。

最让我有感触的还是他说的:我们要学会对生活竖中指,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一个人能做到这点、多多少少都要有点“隐世”了吧,贪恋着比较下带来的快乐、又要坚定自己内心的想法、这貌似真的得自带外星人属性才可以!

看完视频,生活依旧在失意,但,好歹,我没有那么浮躁了。

  《如是 第一季》观后感(三):如是,沈或朴。

如是。

朴树,十几年来他的改变就是从无灵魂世俗成长到有意识跳出世俗感受灵魂,再到渴望灵魂成长到破茧出世的过程。然而当下的他,仍在路上,渴望着蜕变与重生的路上。

这世上很多人是没有灵魂的,但并不妨碍拥有快乐幸福。还有一些人,灵魂通透,经历过破碎与重建,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游刃有余。这两种,都是幸运的人儿。最难过的是有灵魂意识却无能滋养它的那群人,意识到而达不到是最痛苦的状态吧,束缚的枷锁依然在折磨自己,仰不起,躺不下,想要呐喊,声音却无法喷薄而出。而凭自己的意识能力做不到啊,怎么办....一直纠结下去吗?不可以,会到达精神状态的极限,如张国荣般“不负责任”地陨落。于是乎,只好暂时小心翼翼地避开深核,蜉蝣在浅滩,偶尔触碰下岸上的沙,提醒自己勿沉沦于深海。

所以,如是的他,一切都,轻轻的。

然而他的内心依旧渴望成长,于是他敞开柔软的内心,在没人在乎他是谁的地方,渴望着,有人能拉他一把,帮助他的灵魂,被滋养。

衷心祝福,期待看见他真正超越自己,破茧重生的那一天!

至于沈,我只能说她尽力了,我理解她后半段意识到与朴树交谈,为了让他自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少一双眼睛,少一道射去的光。

如是的她,因为喜欢交谈而不断被滋养,没有那么深刻,但至少好过鲁豫。

  《如是 第一季》观后感(四):很喜欢这样的节目

打5分是因为这种类型的节目太少了,几乎没有。

是的访谈节目很多,但是大多是演播厅里的,大多是采访明星的。采访文化人、知识人、音乐人、作家——并且以贴近生命关切而真实不矫饰的方式——的节目太少了。

我们的好奇心——对于那些心里敬仰的喜爱的名字,他们在镜头面前是如何应答的,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态度是怎样的——其实是很足的。

这样的节目是在这浮躁的时代的一种反抗和呼唤,重新激起你我灵魂生活的涟漪。

很多人吐槽主持人,我觉得还好啦没有特别差。只是再自然一点,提问少带一些成见就更好了。

我想吐槽的其实是片头,有隐约的说不出的蜜汁尴尬0-0 又不是被访者都是禅者都与自然万物相容了。。。

期许:朴树、杨照、西川都非常喜欢呀,要多多采访那些可爱的平常不太见得到的「君子」与「士」呀。

  《如是 第一季》观后感(五):愿你半生行走,归来仍是少年。

我是一个听歌不看歌手,电影不知导演,甚至往往一本书读完还不知作者的人。

好像每次旅行陪伴的歌都专属朴树,在新疆天山山脉一直单曲循环平凡之路,那句“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刚好契合了那个时候的孤寂。

看如是,我第一次知道朴树原来是长这样的,与听到的他刚好一样。

他才是真正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吧,他才没有于是隔绝。

这个世界就算瞬息万变光怪陆离,总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我一直觉得人来到世间就是应该快乐的,去体验,去经验,睁开眼睛看到美好

最近经常看到一句话“不是我太少年,而是这个国家的人过早的老去了”,然后被许多的人拿来勉励或者讽刺?才知道,哦,原来出自朴树。

你看他多会说话。没有矫饰,深得人心。如他的音乐一般,说不出来哪里好,但就是不同的心境里都能听出不同的味道。

我一直觉得他更像个孩子,从未长大。在这个世界玩耍,歌唱。遇到不满意的事情便吵闹任性,在喜欢的事情里笑的纯粹。

这个世界太多讲逻辑的人,而逻辑本来就是人为了合群、统治而发明的一种东西。

就像许多人喜欢他,但是不明所以。我们喜欢的,应该就是他身上的那个自己。如此真实如此单纯如此美好

许多人说他穷,有些计算了他专辑的销量核算每月收入,不过几千,说这就是一个音乐人的坚守。好像所有一切都需要有个标价一样,而忘了快乐本来就是没有价码的。

音乐是有能量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管世界如何,没什么能挡得住一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仅仅沉迷于挚爱,此生不负。

  《如是 第一季》观后感(六):与世界相处的很好,不过与自己较了个劲

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在外人看来的灰暗其实是一种多余的担忧,我没有怎么样,我没有跟这个世界闹别扭,我很好,只不过我需要一个小空间,或者说这就是我跟世界相处的一种方式。

他说:他不喜欢写歌词,在进入写歌词的状态之前是整个人一本正经的端起架子,自己正在历经这种感受,写一点儿东西,其实就是想写出来,但写出来好像就要对着谁说,说,怕说错了,怕说不好,多可怕,而有些人天生大胆。

这种生活,对待生命的方式,也许就为自己活得更彻底一些,因为自己的性格,不自信,纠结,然后放纵、探索,回归与出发或者休憩,应该都是一路修行。

除去如此,我相信他身边有足够的人群,托起他的其他,而使他专注。

  《如是 第一季》观后感(七):对如是的一些小小建议

先来说说第一期朴树这个短短的二十多分钟。 我其实更希望采访者的共情力和理解力高一点,在他人讲述故事的时候不要打断人家,等别人一件事讲完了再问问题或者问一些质量水平高的问题,要不然像朴树这种性格的人,被打断后很容易会忘记当时那个点的感受甚至是想说的话都忘了。 还有,希望剪辑的时候在他人回答完问题到采访者问下一个问题之间停顿一两秒钟。要不然主持人的语速和抢话头那个劲儿很突兀。把朴树那种沉静感觉都扰乱了。每次问一个问题,可以感受到朴树都愣了一秒,如果能把语速语调都放到一个和被采访者差不多的频率上,我觉得采访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接着希望每个问题之间多少有点有浅入深的联系,而不是跳跃性非常大。

最后一点,主持人的眼里为何常常含有泪水,并且那个疑惑的目光让人感觉画风突变。

在认知水平和理解水平都是对等的情况下,我觉得也许会有更多深层次的东西显露出来。但是奈何谈话频率经常不在一起。

关于采访者所问的“与世界的距离”,其实朴树和世界是没有距离的,真正的距离在于和人群的距离,他有一种和世界深层次的连接,而主持人一开口就尴尬了,之后也没有改变与世界的距离那个说法,这就更尴尬了。

看过柴静的《看见》,关于采访的套路多少还是了解那么一丢丢,其实采访者是个好的采访者,但是朴树真的不适合被采访,静静的聊天也许是更好的一种方式。

  《如是 第一季》观后感(八):你寄过的很多包裹其实都叫“一厢情愿

很喜欢访谈中主持人和嘉宾自然的状态,不像正式访谈般正襟危坐,而如两位老友,娓娓道来

林奕华在举手投足间都侧露出一种文艺,不争的气质,他提到的“情感的博物馆”让我想起蒋勋在意外艺术中谈到的关于审美的“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自己的净土,至于它是否足够“净”,就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享受和自己独处的时光,能接受“孤独”的人更具有美的感知力。

他是第一个提到“同志”的的同志,我很佩服他的敢爱,敢放手。喜欢很简单,就像嚼口香糖一样,味道没了,对它的需求也就消散了;爱很难,尤其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爱,当你看过我的千般不好还能接纳我,看着我说“爱我”的时候,那就是真的爱了。而比爱上更难的,是放手。

我们都在用自己的生命去打造一个能够陪伴自己共度意义人生伴侣,想要遇见怎样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那样的另一半,也就是“吸引力法则”的力量。

“当一本书爱上一本杂志的时候,书就失恋了。”谁敢承认自己爱的不是皮表?谁又敢承认细水长流的背后看穿了多少细思极恐的人性阴暗,花耗了多少勇气去接纳和理解?

林奕华说最理想的情感关系是“同学”。我爱这个定义。我以为他指的只是学生时期那种懵懂,青涩的感情萌芽阶段,并非如此。“同学”更多指的是一种状态,“在学中找到爱,在爱中学”。在余生能够遇见一个愿意和自己“同学”的人是多么奢侈的期许,但我相信一定存在,正如钱钟书和杨绛,王小波和李银河。

“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办法尝到的一些味道,以至他们否认这些味道是存在的”,这是林奕华眼中的“代沟”。于是他发出对当今时代的反思与拷问,“情感的博物馆跟美术馆在哪里?”

历史需要追溯,情感更需要一个“窗口”来宣泄、被看见,然后透过这个清澈的窗口让人们共鸣那份存藏已久的感情,让情感的博物馆在人心流动。

“你寄过很多邮包其实都叫一厢情愿。”

——林奕华

  《如是 第一季》观后感(九):我不可能有特别轻易的生活,因为我想要的那种满足感,很难

1

晚上,窗外下着大雨,我吃过晚饭,打开豆瓣,看到豆瓣《如是》第一期|朴树:奄奄一息过,才是真正的我。

我看了沈星对朴树的采访,我很想说,他说的每一个字,我都理解。

但似乎有太狂妄。语言这东西,本就不可靠,而我怎么能全部懂得。

一开始,沈星问他:是回归还是重新出发?朴树说,不知道,不知道该怎么说。

24分钟的视频,他有多次说:不知道,不知道。我们都急于表现自己知道,而他总是回答不知道。也不解释。只是说“不知道”。

朴树说:我会选择一条不轻松的路。“我不可能有特别轻易的生活,因为我想要的那种满足感,很难(获得)……”

有些人,他们的人生注定会比较坎坷,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而且他们也清楚自己选择的道路是艰难的,即使艰难,依然义无反顾。就像朴树的《No Fear In My Heart》写的:就让我 来次透彻心扉的痛,都拿走 让我再次两手空空,奄奄一息过,那个真正的我,他才能够诞生。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我总是选择那条更艰难的路》,但没有发出来。所以看到这段文字时,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也许是机缘巧合吧,早上我也在写类似的文字。这是我今早写下的文字:我终究觉得他们缺乏勇气。如果是我,我必然会给自己更高的要求,而他们终究只是安于现状。他们的生活条件,他们的享受的关爱,比我多多了,但终究只是在温柔乡里,没有勇气自己去闯下一片天地。所以,我要感谢过去的经历。真的,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我过去所受的苦,真的成为了照亮我前进的灯。

周冲,剽悍一只猫,V先生,他们都曾抑郁,艰难走出。古人语: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看到他们三位现在的发展,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经历过极度的绝望,触底反弹,人生犹如开挂。这种经历不是谁都会有,他们的成就也不是谁能模仿地来的。

就像剑圣喵大师的那段话:“开始我想飞,却没有风;于是我想逃,却没有路;之后我想哭,却没有泪。最后我不顾一切冲向前,却有了光。”

这段话真的是直击人心。我就写不出这么直击人心的句子。

我们都想逃,却发现没有路。唯有一路向前,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2

朴树说,他不相信语言,从想法到语言说出来的时候就变了,从说出来的语言到交谈者那里,也许本意就被曲解了。所以,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很难。所以,他更相信音乐,在音乐中,他更相信旋律。他说: “歌词也可以骗人,但是旋律骗不了人,相对于歌词来说,我宁愿去相信你唱歌时的语气、你的咬字,我觉得那个比歌词更真实。”

写作过程中,这种体验最深刻。大脑中想的,与最终呈现出来的文字,有时差别蛮大的。更多时候,找不到准确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还有些时候,思想上觉得自己发生了改变了,但从外观上却什么也看不出来。也许每天做的事情还是一样的,但内心里觉得自己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这种感觉很微妙,很难与另一个人讲述清楚。

3

朴树说:“我就想成为一个放松的人……”他提到与几位英国人一起玩音乐,他比他们有才华,但他没有他们那么放松。

他觉得我们这个国家的年轻人提前老掉了:“我是觉得不是因为我过于少年,我是觉得这个国家的人提前就老掉了”。

年初去美国时,我有一些乐不思蜀。下了飞机,就能感受到那种轻松的感觉,仿佛身上一个重担消失了,整个身体都轻飘起来。这种感觉不是我一个人有,其他同事也有讲起过这样的感觉。

同事去墨西哥出差,她说到了墨西哥,整个人轻松了很多,即使飞行了二十多个小时一直没有睡觉,一下飞机看到蓝天白云,像打了鸡血似的兴奋。墨西哥人赚的钱不多,可人家天生热情,快乐。他们五点钟准时下班,下了班就去参加各种活动,去酒吧,去参加party等等。下班后,他们还有另一种生命的力量。

回国之后,身上无形的重担立马回到了身体里,整个身体变得非常沉重,心情也跟着沉重。又开始生活在重压之下。我们的经济情况比墨西哥好多了,可我们的快乐程度,不一定比得上墨西哥。

也许是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痛苦之身太重了。痛苦之身的能量也附着在每个人的身上。一些年轻的国家,反而没有这样的负担。

有时候回想起那段出国的日子,像做梦一般,甚至怀疑,那到底有没有发生过。

在离开亚利桑那州时,老板带我在凤凰城逛了一圈。我们来到一处……地貌。人烟稀少,只见红色的山和一些仙人掌。

在半山腰,有一群人在演奏。他们一行人,大约有五六人吧,带着两只狗,每个人拿着各自的乐器。我在山脚下,听着缥缈的琴声。

我们爬到了半山腰,恰好有一个类似山洞的地貌,而他们就在下面演奏。我坐在洞口,看着他们自由自在地弹奏。他们的穿着打扮很随意。那片山里,只有寥寥几人,他们是弹给山听,给仙人掌听,给狗狗听,也是弹给自己听。我想,这就是朴树说的“放松”的状态吧。

  《如是 第一季》观后感(十):挺好的

5星给受访者们,然后-2星给主持人。虽是主持人相当走过场不走心的采访,仍然能接收到朴树、杨照、林奕华的情感讯号。没看完,目前蛮喜欢杨照老师的,思路清晰表达明确。可能是主持人1、准备不充分,2、随机应变能力太差脑子转的太慢,3、无法做到共情,4、确实没有独立意识,无法和思维开阔、个性独立的受访者进行交流,5、太拘束了

(豆瓣ipad版太可怕了,刚编辑着突然强制退出,都没了,55555555……)

受访者烟火气其实很强烈的,但是制作刻意拔高了。比如开头的画外音,喝茶,还有旗袍什么的。感觉酸酸的。

总体还是值得看一看的,感受下不一样的心灵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