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键判决》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关键判决》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7-12-14 21: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键判决》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关键判决》是一部由瑞克·法穆易瓦执导,凯丽·华盛顿 / 维德尔·皮尔斯 / 格雷戈·金尼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关键判决》影评(一):如果没有水滴何来大海

  不知为什么,看完这部电影,这句话就出现在脑海里面。Without water,where is the ocean?

  因为是在提名之前的性骚扰指控,所以整个事件显得极具戏剧性。这样的关键节点对于托马斯来说太重要了。美国的大法官是终身制的,那几乎是他职业生涯的顶点。且抛开那些阴谋论,譬如女主是受指派的政治宿敌的枪手,所有故事都是骗局之类。说到底,没有所谓的真相浮出水面。到最后,当年的真相是什么,恐怕也只有当事人才清楚。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当年的真相对于一个吃瓜观众来说真的那么重要么?不管真相是什么,也不过都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就算女主真的是个政客操纵的棋子,用于恶意中伤托马斯,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那又如何?当然影片更加倾向于托马斯说谎的判断,而以女主为真正的受害者为角度。其实,这件事在那样的节点出现就注定会成为一场利益博弈的闹剧。谁在乎真相,谁关心事实,既然明确的分属不同的政治阵营就得为自己和团体的利益而斗争,更何况这是一个没有中立位置的战场。所以,政客们不过各自不择手段而已。

  从对社会的影响来看,这是一件好事。任何的改变都要有第一人,自此以后,性骚扰更加被美国社会所关注和探讨。制度进一步健全,女性也更加有深刻地自我认知和清明的法律意识。这是一场关键的审判,因为每一个人都在其中,每一个关注的人都会重新思考性骚扰的问题。《云图》中那些投身改变的人大多数也和女主一样,被旧的社会现实击垮最终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并不代表那些结果不会来,因为有他们,那些在他们余生或许都是梦想的事情,终将变为踏踏实实的现实。

  作为一个成年人,习惯了用结果去判断一件事情的价值,和自己参与其中的意义。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该好好学学小孩子,从过程去明确意义。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即使无人认同。

  《关键判决》影评(二):性与种族

  在两党博弈中,其中有人找到托马斯 租看色情录像带的记录证据 ,可是工作人员一句话就说明白了。 上帝有和它相反的法律,我们不能被披露公民私人观片记录。 即便如此,也不能破坏公民隐私的权利。 这部片子,不仅仅折射出性骚扰的问题,女权发展的问题,还有种族歧视问题。 其中有太多的东西展示给我们看 。 本片的结尾最为惊艳,与 《聚焦》 一样,没有盖棺定论式的说教; 而是 展现了事件的历史性 , 注重这次事件对于美国女性发展的影响。 无数封给希尔的来信代表了全国各地女性的心声。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契机 。 这次事件后,美国女性维权事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反性骚扰的意识也得到了普及和增强。 这让鱼叔想起了今年夏天发生的一宗新闻—— 南方报社的记者涉嫌诱奸女实习生 。 听起来貌似比本片中的性骚扰事件 还严重 。 这个新闻一度成为话题热点,各大网站上尽是吸引眼球的标题和内容,人们也不断谈论,可是之后呢? 就这么结束了?

  《关键判决》影评(三):性、种族与倾向性

  2016年,《聚焦》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作为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聚焦》讲诉了2002年《波士顿环球报》的“聚焦”工作小组收集资料,对波士顿地区多起神父性侵儿童案件进行调查的过程。作为同样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关键判决》,在结尾上则同《聚焦》一样,导向了某种暧昧不清的,看似光明但却一定政治正确的结局。它们同影片主体部分的调查、听证过程所展示出的堪称“耻辱”的难堪场景形成对比,在演绎了法理力量与公众权利的同时,却也透露出某种难以言说的寂寥感与无力感。

  如果说,《聚焦》是典型的新闻自由对抗宗教权威的范例,那么,《关键判决》则是典型的女性对抗男权的的范例。其结尾处希尔教授收到的成堆书信和这场听证会改变了美国社会现状的数据,几乎和《聚焦》结尾纷乱响起的电话铃具有一样的功效,是整个影片中最为正面的时刻。它们在承担叙事尾声的同时,也给予了观者一种情绪高潮——某种执行正义的代入感。但相对于《聚焦》已然坐实的神父性侵而言,《关键判决》却是不一样的。无论是当事人的态度抑或当年的听证结果,都没能指向一个确定的结局。而角色的性别身份、种族身份乃至社会身份,也让《关键判决》的故事而变得混沌不堪,这使得影片所应当要表现的内容变得更加多元,但《关键判决》却并没能将这种多元呈现在观者面前,它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种简易便捷的、容易收获情绪认同的、女性受害论般的倾向性态度,以当年的控方安妮塔·希尔为叙事主体,从完全女性的视角来展现了这个尚未有定论的故事。

  《关键判决》以1991年的一场听证会为故事蓝本,影片开始于布什首次提名罗伯特·博克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意见被驳回的真实记录影像。此后,布什提名联邦法院中的保守派黑人法官克拉伦斯·托马斯接任瑟古德·马歇尔的最高法院大法官职位,以制衡民主党势力。作为继瑟古德·马歇尔后最有可能的第二位美国最高法院黑人大法官,托马斯的黑人身份、保守派立场以及优秀的法官履历都让他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然而,在10月6日,参议院即将表决的前两天,《今日新闻》和全国公共电台突然报道了一则新闻,35岁的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黑人法学女教授安妮塔·希尔指控托马斯于她在EEOC(就业机会平等委员会)工作期间对她进行性骚扰,托马斯则坚决否认此事。因此,参议院将对托马斯就职一事的表决推迟一周。性色彩,涉事人的种族、社会身份,双方同样坚决但各执一词的态度,让在10月11日召开的听证会成了继水门事件后,又一次席卷全美的国会听证会。

  与《聚焦》以大量篇幅来展现聚焦小组调查、采访、取证的繁琐工作所不同,《关键判决》用了很大篇幅来再现听证会过程,并在演员出演的场景与真实的新闻记录影像间来回切换。虽然插入了大量的记录影像,但《关键判决》依然是当当戏剧化的。在听证会段落,与传统的英美法系的法庭戏不同,《关键判决》并没有使用太多复杂的场面调度,也没有辩护律师走到当事人跟前进行压迫式的逼问。镜头抑或以缓慢的360度旋转运动环绕在陈述人陈述时环绕他,来铺陈传统法庭戏的审视过程;又或者以大量匹配视线剪辑的中近景固定镜头来回切换,来展演陈述双方或者审问方与陈述方之间的对抗。此外,听证会场景也在现场、收看听证会的不同社会场景中来回切换。剪辑在这里,除了为单一枯燥的听证会戏提供丰富的附加戏剧元素和情绪表意镜头外,也承担起了另一层审视的功能。收看着听证会的每一个人,和拍摄着听证会的摄影机一起,同时也和委员会的听证委员们一起,构成了对案件的多重审判和裁决。

  但与当事人的理性坚守态度所相背反的,影片并没有采取一种中立的态度,它以一种推定有罪的姿态,让种族凌驾于女权之上,也让弱者凌驾于真相之上。就像托马斯所陈述的,“作为美国黑人,就我而言,这是个高科技私刑”。托马斯的话揭示了一种偏见:当我们谈到性行为,我们依然会有潜在的种族态度,那种潜在的,关于黑人男性和他们对性的看法的成见。黑人男性会被更倾向认为习惯于滥交等非常规性行为,而这,正好与希尔在听证会上所描述的托马斯对她的言语性骚扰内容吻合。这种出发于女性主义,女性平权,但最后并没能回归到女性主义的视角,在绞合了种族偏见和政治身份后,不可避免的导向了另一种近乎压迫的不平等。

  在现实中,托马斯以52票赞成、48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了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提名听证会确认,影片也以真实的记录影像展现了这一刻,并没有采用搬演,但其女性视角和女性倾向并没能因此平衡。在平权运动发展的时间线中,更多考量女性或许是平权的第一步;但在托马斯这样的未定案件里,性别倾向的处理显然不是最好的方式。它浪费了讲述历史多元的可能,也悬置了讲述历史的时代。它来源于现实,却没能充分打开现实。它展示给我们不完整的过去,却凭借这非完整的过去用影像做出判决。不论是托马斯,还是希尔教授,在片中都没能获得一个独立的、饱满的形象。在没有真相,只有文本,没有历史,只有讲述的含混地带,《关键判决》应当做的是挖掘这种含混背后的原因,并把这种含混还原给观众,但它却把托马斯疑案背后复杂的政治影响、性别压迫乃至种族观念都压缩到女性对男权的简单斗争中。整个托马斯案件所给美国社会乃至性骚扰犯罪史带来的巨大改变,在这样的倾向性之下,也就只能沦为一种打着女性主义旗号的理想主义式结尾了,这对于《关键判决》所选取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而言,显然相当可惜。

  原载《电影世界》2016年8月刊

  《关键判决》影评(四):程序还是实体正义是我们探讨的永恒话题

  司法实践中,到底是该程序优先还是实体优先,这个命题恐怕是我们永恒的话题。诚然美国的司法制度审判实践均不折不扣的推行它程序至上的英美法系理念。但反观大法官的提名过程,却无一不显露着美国政治的本质,那就是两党博弈,尽管看他们看上去严守程序,貌似完美无缺。可任然会发生如辛普森案这样让人匪夷所思的判决。就像今晚看的“关键判决”,卡拉伦斯托马斯大法官提名过程中的被指控性骚扰女下属一事,绝对是那个时代的重磅新闻。然而事件却令人惋惜的以四票微弱优势成功通过提名成为最高法院大法官作为结局,当然我这充满感情色彩的判断是先将其视为性骚扰的懦夫。但于托马斯大法官本人而言可能虽然如愿以偿却又名誉扫地,以致他多少年来在最高法院鲜有表态。

  有人常常羡慕美国的司法制度,但是在正义与程序面前我们到底该做怎样的选择。我要说,并不是别人的司法制度就一定适合我们,平心而论这件事如果发生在中国,他还会被提名吗?这就是我们内心的纠结。而实际上这些制度的设计并非偶然美国最高法院的九名大法官,因为秉持不同思想,或保守或自由,而使得很多判决是因为个人主张而做出,产生的赞成与反对数越接近,判决背离法律正义的结果就越模糊,往往造成关注判决中法官的态度比关注判决本身更加用力。

  影片中主持参院司法委员委员会的正式当今美国副总统拜登,无论出于什么样的政见,其对普通受侵害个体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政治界、法律界以及社会大众追求人性高贵与尊重程序正义相互间的纠葛和包容。正如那句名言,我反对你的意见,但我将誓死保卫你表达意见的权利。

  《关键判决》影评(五):女性呼声

  一部关于女权的伪纪录片,可是这个故事的真相其实在世界上仍然是不清的。一个即将成为国家大法官的人在最后时刻被控告骚扰女性。电影中女性的政府官员一直为希尔教授的经历倾尽全力,却被身处权利中心的男性政客排挤。辩护双方的言论被电视电台广播,一些不堪入耳的词汇就这样向大众宣传,最后希尔教授败诉,托马斯只以四票的微弱优势成为国家大法官。电影中对暗箱操作和运用卑鄙政治手段的政客有详细刻画,体现了女性对自身权利维护的困难和社会的不认同。就历史而言,因为真相的不清有太多可说的,选择时间的敏感和阴谋论可以说希尔教授的控诉是诬告甚至可以阴险理解为一种政治诉求,但是抛开事件本身。这一次对女性权利和对性骚扰的群体讨论为今后女性大胆的维和自身权利起了一个头,同时为饱受欺压的女性有了一次公开的呼喊机会。电影的最后也有不少女性政治家为女性征求权利,和对性骚扰的界定,女权的真正目的是平权是谋求say yeas or nays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不是所谓的女尊。这类电影抛开电影本身立场是十分有意义的。

  《关键判决》影评(六):多重文化视角下的《关键判决》

  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始终是影界长盛不衰的题材。千禧年来,奥斯卡最佳影片中有一半都为此类题材:2016《聚焦》;2014《为奴十二年》;2013《逃离德黑兰》;2011《国王的演讲》;2009年的《拆弹部队》;2008年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6年的《撞车》;2002年的《美丽心灵》。同样以纪实风取胜的《素媛》《杀人回忆》《熔炉》等优秀影片亦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韩国电影事业中的翘楚。反观国内,不论是较早期的《盲井》《盲山》,还是近年的《亲爱的》《解救吾先生》《湄公河行动》,都是泥沙俱下的国产电影领域不可多得的明珠。

  改编自现实题材的电影之所以能同时受到业界和观众的欢迎,一方面是因为其免去了创作者对故事逻辑性和真实感的再创造;另一方面是因为此类电影虽源于现实,但却又高于现实。当观众能够以上帝视角从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新认知事件、了解真实时,“电影记录时代”的纪录作用也得以充分发挥。

  本文所论述的《关键判决》(港版译为《证供》)便是此类题材。影片改编自震动美国社会的1991年最高法院听证会事件:35岁的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黑人法学女教授安妮塔·希尔指控即将提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黑人法官克拉伦斯·托马斯在十年前共事期间对其进行口头性骚扰,托马斯法官则坚决否认并称这是对“中上层黑人男性的高技术私刑,是种族主义攻击”。尽管此事至今尚无定论,但它永远的改变了美国大众对性骚扰和男女平权的认知范式:不仅当年性侵投诉数翻了一番,驱使时任总统布什签署法案保障女性和少数族裔在工作者免受性骚扰;当年女性当选国会议员总数更是达到历史峰值。

  本片公映于2016年,创作者之所以将镜头对准这一近三十年前的事件,不仅是为了回顾历史,更是为了自省当下。本文将着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片中所涉种族、女权以及性骚扰问题,并联系当下中国时事问题展开讨论。

  一,黑蛇白蛇,都会咬人——种族是问题还是借口?

  影片以几段当年的新闻纪录影像为开端,其中对托马斯的前任黑人大法官Marshell关于继任者种族选择的采访十分耐人寻味。

  当记者问道:“Should the person be black?”

  Marshell大法官却回答:“You cannot use race. There is no different between a black snake and a white snake. They both bite.”

  事实上,影片一开始便点明此案本身无关种族歧视。性骚扰案双方博弈的因素涉及政治势力以及性别压迫,却唯独没有种族问题,因为双方都是黑人。但是此片中是否涉及种族问题呢?是的。而且种族问题拉锯双方分别是性侵案两位当事人以及整个美国社会。

  所谓民族(狭义)或种族的现代概念发端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诚如霍尔所言:种族并非天然存在,乃是社会与政治权力斗争过程中所形塑而成的。对劳工的大量诉求使黑人奴隶贸易得以扩张,而对其人身自由权以及受教育权的全面剥夺,又使得作为贱民阶级的黑人群体成为事实上的“聋哑人”,他们被动地接受西方世界内部的“东方主义”规训,接受由传媒话语实践所建构的想象的共同体以及白人至上主义——因为他们无法通过知识感知其所在的不公平待遇,更遑论为自己发声维护权益,如此,白人对黑人的威权通过知识剥夺得以实现。

  美国种族歧视历史深远,事实上,直到1965年黑人民权运动成功后,美国黑人才在法律层面获得了同白人一样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及人身自由权等权利。随着美国内部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美国社会开始陷入谈歧色变、人人追求“政治正确”的另一怪圈,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矫枉过正。

  影片中托马斯法官自辩整场指控是针对其“黑人身份的高技术私刑,是种族攻击”,暂且搁置真相不议,法官此言无异为自己铸造了一个极好的金钟罩,黑人身份对于此刻的他来说不仅不是劣势,反而成功令所有质疑者自动禁言——以避免被扣上种族歧视的帽子。

  2016年7月,一家由甘肃回民开设的“阿里兰牛肉面”自开业便多次受到了附近青海回民打砸威吓,而其法理依据仅是所谓回族内部牛肉面行业共识的陕甘宁法则(400米以内不设两店),打着民族团结、民族传统的旗号以黑社会组织形式欺行霸市,警方多次劝阻无效。而此事件的结果竟是被打砸的店主撤下牌面上的“牛肉”二字才终于平息了此风波。所谓民族主义已凌驾于律法之上成为金钱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代称。

  种族从来就不是问题,而是借口,是利益至上主义的遮羞罩。百年来的所谓种族划分其实从未消失,但以此为借口维护利益的主体却变了。

  二,女权——机会平等还是结果平等?

  电影就是一种符号系统,其能指和所指表现为画面和声音构成的不同体系,电影的含义主要通过他们的组合来表达。本片采用连续式蒙太奇手法,运用双线叙事结构,通过出彩的人物群像完成叙事,而影片中加入的几处真实新闻录像以及片尾对真实庭审现场的引用更增添了此片的真实感和代入感。

  2016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亦是纪实类影片,如果说《聚焦》是传媒对抗天主教继而推动当代新宗教改革,那么本片则是性侵案主诉人希尔教授一人对抗男权社会而推动女性平权运动。

  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为女性奠定了在学术、工作和家庭岗位上争取权益的基础。通过不断争取女性受教育权的普及化,女性逐渐将自己从不能发声的庶民阶层中解救出来,利用知识在社会上赢得了一定的话语权,并成功争取到后续一系列权利。

  然而横亘在女权主义者内部一个至今没有定论的问题是:维护女权,究竟是追求结果平等还是机会平等?

  本片中有几个小细节值得探究:片头借女主之口提及的俄克拉荷马州男女共学事件;调查启动后托马斯法官所在团队找来了一群女性主义者为其背书;案件结束后当年针对职场女性骚扰的投诉案件翻了一番且当年女性议员人数达到历史峰值。

  奥康纳说电影是历史留下的视觉证据。那么以上四点则分别提供了女权主义运动在教育、政治、性平等、就业领域的努力证据。

  然而,当女权运动发展势头愈发迅猛,当男权社会逐渐动摇,女性不再委曲求全或敢怒不敢言,我不禁开始好奇,这些成果除了是女权主义者不懈抗争的成果,有没有一部分来自男权社会推动的“补偿式”发展?这又是不是一种倒退式的发展?

  影片最后讲道:虽此性骚扰案并无定论,但大量职场男士开始反思以往的玩笑话会不会不经意间构成口头性骚扰而受到指控且开始严格规范与女职员交往的话语行为。这种行为固然使得可以大大减少职场性骚扰,但凭借这种“禁言”“隔离”的方法好比将女性装入玻璃瓶子中保护起来;又或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而骤增的女性议员;再或是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后来设置的女学生特别保护处……如此种种,岂不是以尊重为名的变相歧视么?

  女性平权运动,应该争取的是与男性平等的权利而非优待。所谓平等,是相信在均等机会条件下,女性能够同男性一般创造社会价值推动时代进步,而非承认女性先天弱于男性,并要求优待条件以期达成自辱辱人的结果平等。

  回顾本片,在各方政治利益的倾轧之下,真相虽永不为人所知,但文明却最终得以崎岖前行。事件发生时,新闻媒体全程记录了此事件并作为参与者事实上共同形塑了这段历史。25年后,这一部电影又一次再现了这段历史,并向观众展现了更多曾在浮云遮蔽下不为人知的真实抗争与感动。

  如果说电影的意义在于打破生活的镜子,那么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则是将碎片重新粘贴,拼接为另一面镜子,映射现实。

  《关键判决》影评(七):与女权、与性骚扰、与种族歧视无关的问题

  通过电影了解到这个案件,是女权也好,是种族问题也好;是名誉的诋毁也好,是政治的暗箱操作也好……一个问题,一个事件,一旦暴露在大众的视线底下,基本都会变味。多余的争辩、急于表明立场的站队都不是这些受害者所想要的。互联网的到来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发声权利,我们都以为一旦我们的人权遭到侵害的时候,通过社交媒体,通过轰轰烈烈的社会舆论,通过过万甚至过亿的转发量就能为我们讨伐这些恶人的罪恶。这一切争论得出结论之后呢?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不曾有过陷入这样的泥泞之中的经历,所以也不会知道这些热门事件的真正受害者得到了什么?他们的生活在这之后会是什么样子的?同样的罪恶真的就彻底地被消除了吗?参与“辩论会”的我们并不是真正的参与者,我以为我在为这些受害者发声,我以为我也在用我的“行动”来支持、来帮助他们,其实回头想想,我是在意这场“辩论会”的结论是否代表了我的声音呢,还是满足于这种所谓的“正义”的使命感?

  如果我们不去改变,我们所面对的这些现实问题它永远会在那里。

  最后说一句跟这部电影无关的话,女权主义不等于女尊,女性为何不能享有和男性一样的平等的权利?和男性相等的机遇?Emma Watson在联合国做女权主义演讲的时候说了一句让我感触很深的话:If not me,who? If not now,when?

  《关键判决》影评(八):真相也许并不重要!

  听证会看似无疾而终,导演也并未明确指明真相,但就像《聚焦》最后投诉电话铃声的爆炸式来袭一样,希尔教授最后收到满屋子的信件也一样是种无声的警示!个人在强大的司法制度和社会结构中是否真的能够发出声音,并能让众人随声附和,也许谁也不确定吧,anyway,只要有人站出来,像希尔教授一样,像《妇女参政论者》里的女主们一样,一些事情总是会慢慢的发酵,慢慢的改变,慢慢的改写历史,慢慢的推动社会进步吧!也许,真想怎样并不重要,因为即使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立场不同,价值观不同,看待同样事件时所投射的眼光和思考不同,结果也许就迥然不同。然而,重大事件的意义也正是在于此,不是靠真相来搅动人心,而是靠事件过后引发的各种意外的,不意外的后果,讨论,反思,叩问……来让人们重新思考过去,现在和将来!

  《关键判决》影评(九):托马斯大法官之悲哀

  本片以当年托马斯大法官被提名时爆出的性骚扰事件拍摄,托马斯被提名担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时,曾经的下属希尔教授指控其曾经对她进行言语上的性骚扰,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对此进行了公开的听证会,最后参议院还是通过了托马斯大法官的提名。

  从影片来说,因为是真实故事改编,所以不太可能有戏剧性的变化,但很巧妙的把当年的新闻素材夹杂在影片中,使人感到影片十分真实。这种手法也会使很多观众感到过于平铺直叙而令人乏味。但是两位主演的精彩表演给影片大大增色,特别是在听证会上的大段发言,情绪饱满,神态自如,很好的诠释了两人的心态和应对。

  当年的这一事件到目前为止可能还是罗生门,双方各执一词,也缺乏明确的证据,而且当事双方都还在世,托马斯大法官还是现任的大法官,所以影片没有给出自己的结论。然而,影片的视点是以希尔教授为主,表现的篇幅也远远多于托马斯大法官,隐含的倾向是十分明显的。

  其实托马斯大法官虽然通过了参议院的提名,但他的人格和尊严遭到了严重的影响,说名誉扫地也不为过,也造成了托马斯大法官在就任后长期不在法院审判时发言,被自由派大力攻击不能胜任大法官的职务。然而我们从托马斯大法官的履历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名有着丰富经验和法律素养的美国法律人。但是作为一名黑人,他却持有强烈的保守主义立场,这在美国黑人中是比较少见的。他被提名时所经历的事情又更进一步影响了他的立场和心态,所以在最高法院中,他的影响力一直没有彰显,同时屡屡被外界质疑他的素养和学识。

  所以说,托马斯大法官的被提名和进入最高法院,就其个人来说既是成功,也是一种悲哀。

  《关键判决》影评(十):女性之路漫漫其修远兮

  作为一部电影的话,因为是根据现实去拍摄,也用了大量的真实素材,所以观赏性肯定会受一点影响的,不过整部电影的衔接都非常自然,并没有很突兀的感觉,我想这就是素材组织的魅力吧,看这部电影更多是以一种观看历史的心情去看,所以也蛮耐得下来看。这真是一个在今天中国也非常现实的问题。撇下电影连带的政治问题吧,我觉得女性被性骚扰的问题应该是被重视的。也许过去我们觉得必须有实际动作才能说是性骚扰,那么今天有了这样的概念,言语上的骚扰也是骚扰。其实今天很多喜欢开黄腔当幽默的人不知不觉也在消费着女性,也可以是一种性骚扰了。生活中的女人,更愿意默默忍受这一切,为了保住工作、名誉、身边人的安全,站起来对自己一点益处也没有,这就是这部电影最感动的我的地方,尤其是最后读信的时候。

  法律意识是不断进步的,法律制约人,但必须是为了适应人的生活人们的规范而制定的,因此法律跟随人的进步而进步。女性fight for their rights for so many years,我们有权为自己站起来,我们为自己说话的同时更是保持着这个社会的平衡,现象已经发生,难以视若无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