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高斯福庄园》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高斯福庄园》观后感10篇

2017-12-23 20:3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高斯福庄园》观后感10篇

  《高斯福庄园》是一部由罗伯特·奥特曼执导,玛吉·史密斯 / 迈克尔·刚本 /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悬疑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斯福庄园》观后感(一):庄园里的肮脏秘密——影评《迷雾庄园》

  《迷雾庄园》首先是一部悬疑片,故事中死了一个人。死掉的是庄园的男主人,这个可以剧透。不能剧透的是,谁是凶手?又为什么要杀死他?

  电影开始得稀松平常,各位尊贵的客人乘坐自己的小轿车奔赴庄园主人的打猎聚会。主人在门口欢迎,客人一边抱怨天气恶劣,一边匆匆上楼去自己的客房安顿,仆人们——贴身男女仆人和庄园的仆人们——则在主人们看不到的楼下忙碌着,主人的聚会恰恰是他们最忙乱的时刻。大约是时间、地点近似,恍惚之间,你会错以为自己看的是热播英剧《唐顿庄园》。

  一切从一开始就露出端倪了,这是悬疑片,或者说侦探片的套路。有些人表现得很古怪,会不会是因为伪造的身份?或者说,他/她的背后藏着什么秘密?你猜对了。奇怪的氛围游离在看似毫无波澜的情节之中,你渐渐发现,所有人表现得都有点不寻常,似乎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客人们各自心怀鬼胎,他们都想从庄园主人和其他客人身上捞到点儿什么。这让本该以休闲娱乐为基调的聚会变得无趣而烦闷。一无所获、地位岌岌可危、不能见人的事情败露,聚会从无聊走向尴尬仇恨在不断积聚,越来越危险。然后,主人死了。

  庄园犹如剧院。庄园的主人和尊贵的客人住在楼上,在舞台上上演光鲜的剧情;佣人们住和工作在楼下,黑暗的布景背后的天地,才属于他们。错综复杂的楼梯将这两个世界连接起来,于是,植根于这两个世界里的两个阶层也注定不是没有联系的。电影告诉我们,这种联系是“性”,而“性”是复杂的,它的过程是美妙的,后果却是程度方式各不相同的痛苦

  电影当中最为奇怪的存在是两个来自好莱坞的电影人,一个是制片人,另一个是化装成制片人男仆的演员。他们仿佛是两个误入戏剧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一不小心掺和到复杂事件中的局外人。他们好奇,莽撞,代观众们解开了一半的心酸真相。真相的另一半则由另一个误入的局外人——伯爵夫人的女仆——为我们解开。

  在阶级板结的英国,世代为主子和世代为奴都已经是无需论证和用力反抗的公理。贵族老爷是权威,而反抗权威能有好下场吗?只能撞得头破血流。这是丑陋的事实,心酸却无法被改变。更加心酸的是,为奴的人生好过做苦工的人生,这是奴才乐意放弃做人而去做奴才的原动力。人生在于选择,选择源于...

  余下全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608ce20101b1r4.html

  《高斯福庄园》观后感(二):我们先来认认人(配图帮认人)

  第一遍是看的电视台译制版,画面清晰,吐字标准,谁杀的、杀了几次、为什么杀的,显而易见嘛,可是不禁怀疑,客似云来、奴仆成群就为了这个本不打算让你伤脑细胞的案情?显然更费精神的是谁是谁的谁、谁和谁有仇有求或者有一腿。这里我就把我三看的结果加上参考前面的珠玉,整理如下,让同好能辨清人头,哪怕初刷的通看无障碍。

  影片的主线是一帮人去william老爷的庄园参加狩猎聚会。

  第一辆车,司机和女仆在大雨中等着trentham夫人上车,这位伯爵夫人是庄园女主人sylvia的姨妈(扮演者是都认识的,而且楼上的老太太就一位,错不了),刻薄吝啬,依靠william老爷的津贴过活,可william有了取消这个终身津贴的打算。

  第二辆车,好莱坞三人组,高大的过气明星Novello,他的妈妈和william的妈妈是堂姐妹,两姐妹都是教师,车上还有矮个的眼镜导演Weissman以及英俊帅气的卷发小哥Henry Denton。他们在路上遇到伯爵夫人,客套一番,可显然伯爵夫人无论对女教师还是导演或者明星都毫无兴趣,当然女教师儿子开工厂挣的钱另当别论

  老爷狩猎遇袭事件中,这三人完全排除嫌疑。

  《高斯福庄园》观后感(三):D

  贵族在这个片子里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一个壳子。打猎季请来的客人一共六组,只有一组是男主人William的血亲Novello和他的朋友美国制片人Weissman,仰制片鼻息,假扮仆人的演员Denton。两个乡邻贵族青年一组,女儿请来凑数的Freddie和他太太Mabel一组之外,女主人Silvia的血亲独占三组:姑妈Trentham夫人,姐姐Louisa和她丈夫Stockbridge勋爵,妹妹Lavinia和她丈夫 Anthony。男主人看来也是个大资本家,靠钱拿到了勋位,不懂礼仪也不在乎,逃兵役没有荣誉感,很被妻子瞧不起,嫌他乡气。全片所谓贵族气质全靠女主人这边的亲戚撑着,然而他们可怜地穷。

  Trentham夫人说话,毫无顾忌地刻薄,瞧不起电影演员Novello,让好莱坞制片Weissman下不了台,演员Denton被仆人作弄,一屋子人笑得还算收敛,只有她尖笑不住,背后说美国工厂主女儿Mabel粗俗,又当面讥讽她夜夜只穿一件礼服。但电影开场时看见她的宅邸,委实有些寒酸;女仆Mary在楼下进了主人家仆从的套,让人看了一眼首饰盒,就是一抹冷笑。老夫人除了看热闹,甩些冷言冷语慰藉无聊的晚年之外,核心关注是保住William给她的终身津贴。

  Louisa看来还能维持,然而勋爵丈夫空有贵族气派,也不是个用世的人。

  Lavinia最糟,丈夫Anthony身处破产边缘,她仍认为少了贴身女仆是自甘堕落。Anthony想做海外生意,也需要William的股本,拼命巴结,William却全不给他好脸色。两个姐妹都不肯施以援手,Louisa只给妹妹一句懒懒的“我试过了”。连自家的男仆都不忠心,笑话主人穷,在警察那做对Anthony不利的证言。

  如果贵族能固穷,也不失为贵族。但这一家人全无道德观念不说,连体面都不要。William和妻姐Louisa的私情毫不避人,和女仆Elsie亲昵也一样;Silvia在客厅里和姐夫Stockbridge调情,丈夫去世当晚和英俊却变质的Denton滚床单;Freddie最爱在大家面前羞辱自己的妻子,拿秘密当武器要挟主人家女儿Isobel更让人不齿;Anthony也情急得近乎纠缠。

  在这个片子里贵族阶层已经毁灭了,剩下的只有勉强撑起来的空壳。相比之下,还是仆人们能干、聪明、忠心、隐忍,守住了好些旧道德。Louisa的贴身女仆自恃女主人在这个家里地位特殊,在仆人桌上坐在主管右手边,却被主管拿男爵不如伯爵地位高做理由,硬生生请开。

  至于Louisa、Silvia、Lavinia三姐妹,漂亮的两位继承了女贵族的标准缺点。虚荣,无聊,不知餍足。Silvia嫌丈夫粗俗势利,总盯着Louisa颇具贵族美德的丈夫;Louisa嫌丈夫不能与世浮沉,忘不了自己牌运不佳,更忘不了Silvia财大气粗的丈夫。她们俩把姐妹间的妒忌和斗争提高了一个层次,互相吃醋,交错偷情。

  但导演还算手下留情,至少Lavinia这一对,夫妻间甚为融洽。初到高斯福庄园,Lavinia对丈夫的谈话技巧就做了点到即止的建议,看见William被害,担心丈夫被卷进去而晕倒。虽然着墨不多,也能看出她不像姑妈和姐姐那么势利凉薄,听见Trentham夫人挖苦可怜的Mabel,就指责她过分,客厅里Silvia和Louisa相对无聊,她和导演Weissman和Mabel还能言笑。Anthony也是深爱妻子,想来他濒临破产,大概也有要维持妻子体面的缘由在;郁闷得不愿见人,跑到楼下吃果酱,听了女仆的开导,就能回到楼上,给妻子一个深情的吻,妻子也能直接粲若桃花。虽说家产摇摇欲坠,好歹夫妻感情还是稳固得很。可能是因为Lavinia不如两个姐姐美貌,不被父亲当家资,没卷进那场结姻的笑话,比姐姐们也就多了些人情味吧。

  全片给人“这么做人还算个贵族”感觉的,一个是勋爵,冷静有气场;一个是演员Novello,柔和、自知而有自尊。但他是个“演贵族为生”的人。从他的柔和,能听见导演的冷笑。Silvia一家堕落到只能守住礼仪、气派这些骸骨,再就是遗传到无能、冷漠、深险、了无避忌、自恃门户这些贵族的恶劣一面,不只让人见而生畏,还能让人见而生爱的那一面,只能靠演员流传下去。

  如果说他们还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对彼此的秘密心知肚明,却从不点破,也不肯利用,最多只用来开开无伤大雅的玩笑。而Freddie的纠缠和要挟,相比之下,已经堕落到市井无赖的地步了。

  如果说市场体系里有物化,贵族生活一样有非人化的功能。Freddie说仆人是“nobody”,警长来做调查,完全不把仆从群放在眼里,觉得他们和主人群就是没有交集,不可能犯案。他对各种显而易见的证据全不关心,手下的正确意见完全不听,还无意中湮没证据。但事实变成非人的,不是仆人,而是主人。这些主人并非无所用心骄奢淫逸享受生活,慢慢地被狡猾的仆人翻转,而是把他们的精力全都耗费在于己无益,于人有害的事情上了。

  片中对这些伪贵族的刻画有点漫画化,而且警长的段落笑剧得奇怪,导演的戏中戏也稍嫌刻意,不过,单从这个漫画化来说,它不是贵族的挽歌,没有感伤怜惜,只叫人觉得,这个阶层该当灭亡。

  《高斯福庄园》观后感(四):可能有必要做一些名词解释:

  我们都知道butler, Valet和Footman都是男仆的意思,但是这里面有职责和级别的区别:

  utler:男管家级别,原意是持酒瓶(法语比较拗口,简化为butler)的人,理论上管所有仆人,但女仆实际上有housekeeper直接管理,而valet则直接有主人定,客人的valet,lady's maid也需要向管家报到并分配任务(客人的lady's maid,由女管家分配任务),是所有男仆的头。主司主人起居时间,管理大厅、餐厅、酒窖和金银器、娱乐晚会筹划etc,butler在晚餐和酒会中需要出面,手中有各种帐簿和访问记录。

  Valet:贴身男仆,老爷的跟班。主司老爷的各种穿戴,私人物品,伺候老爷洗澡刮胡子。valet需要伺候晚餐桌子,是除去butler之外男仆中地位最高的,有时候可以有first valet, second valet之分

  footman:“礼仪”男仆,有runing footman和househood footman的差别。前者地位较低,是主人出门时候的跟班,需要跟着马车走或者跑,一般身体很健壮(其实这简直是把人当狗狗了XD);但是househood footman地位还是比较高的,first footman仅次于valet,一般负责为客人领路,给客人端酒送茶,需要良好的衣着和仪表(househood footman总是在大厅或者过道里“站岗”,一般是笔挺笔挺的)househood footman需要伺候晚餐。first footman和second footman还是valet的后备(老Carson第一集对老爷说过:valet有时候也要做为第3个footman使用),也就是说如果家里来了男性客人而客人没有带贴身男仆,他们就会被派去照顾客人穿戴洗衣刮胡,etc

  Housekeeper女管家:所有女仆的头,职责与男管家相对,主司主人和客人起居房间包括卧室的整洁、装饰等,似乎不一定要在晚餐喝酒会中出面;女管家还是整个庄园的人事主管。

  lady's maid:贴身女仆,女主人的跟班。主司女主人的各种穿戴,职责类似于男主人的Valet,但多一些零碎职责,例如英国已婚妇女在床上吃早饭,lady's maid需要送饭到床上,lady's maid 不需要伺候餐桌。

  head of maids:有时候叫first maid,首席女仆,总领普通女仆。通常兼任家中未婚小姐的贴身女仆职责,也就是说负责小姐们的衣着穿戴。女管家和Lady's maid 不需要穿制服,但从first maid以下下都需要穿制服并带白色帽子。first maid需要参与普通清洁劳动如铺床等,但不需要做重活, first maid 需要伺候餐桌。

  厨娘:独立于仆从体系,自己管理厨房,通常理解地位跟女管家一样高(厨房女佣不接受管家和女管家的命令,那是越级管理),但没有雇佣和解雇仆人的生杀大权。最有趣的是厨娘不直接听令于女主人。女主人想添私房菜,要拜托女管家或者lady's maid去知会厨娘。下厨房的女主人被认为是“不懂规矩”的。女主人在安排客人晚宴菜单时,需要和厨娘提前商议决定,无宴会时由厨娘自己决定,食才也自己采购,但预算由butler决定,所以她需要记账.(唐顿庄园为此还专门有过矛盾冲突)

  maid:普通杂役女仆,负责清洁工作,生火、打扫etc 有厨房杂役和仆从杂役之分,前者归厨娘管理,后者归女管家管理。

  《高斯福庄园》观后感(五):与所期望的不同

  冲着编剧Julian Fellowes跟Maggie Smith去看《高斯福庄园》,但这要让人看很多次来赞叹其细节之美的片子也... 太傲娇了吧?

  不知道英语母语的观众能否在开场时搞清楚谁打谁,反正我面对那些繁多的名字和人脸凌乱了。

  还有画质、摄影、运镜、收音等的不同,相比之下《唐顿庄园》易入口太多。

  有些角色这片子里有,《唐顿》里也有,非常相似。比如Maggie Smith饰演的老太太,跟《唐顿》里的老太太几乎如出一辙,而发现真相的小女仆Marie让我想起《唐顿》的Daisy。

  意大利Medusa公司也有参与制片。

  《高斯福庄园》观后感(六):We all have something to hide.

  第74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另外还提名了奥斯卡、金球奖和BAFTA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

  名不见经传的英国编剧Julian Fellowes有一天突然接到了美国大导演Robert Altman的越洋电话,让他撰写一个“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英国某庄园里的谋杀案”的剧本。导演说,谋杀和破案只是躯壳,影片的真正目的在于审视英国的等级制度、展示行将没落的老派庄园生活方式、以及管中窥豹于当时的人际关系和文化。此前从未为电影写过剧本的Fellowes接到这个命题作文后受宠若惊,干劲十足的他花了6周时间就交了初稿,而最终的版本将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

  人物众多是本片的一大特色。比如光楼上就四对夫妻,除了男女主人比较好认,其它三对我到最后也没搞清楚谁是谁老公。大量的人物关系和幕后故事在闲言碎语和一闪而过的镜头中带出,如此信息量让人以为是厚重的名著改编。在这样的一个狩猎聚会中,衣着光鲜的贵族们逢场作戏,觥筹交错间却剑拔弩张各怀目的;忙里偷闲的仆人们也非等闲之辈,各司其职各为其主却也各藏秘密。男主人的遇害让影片后半段有些Agatha Christie的味道,一时间封闭空间内的很多人都有嫌疑;但导演安排了个糊涂侦探,真正的明眼人则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至此,本片已经给“楼上阶层”足够的讽刺和轻蔑,那里有太多的虚伪和冷漠;“楼下阶层”的几位主角则有血有肉敢爱敢恨,即使是两位凶手也被赋予同情。影片多次刻画和质疑两个阶层的对立,表现仆人们比主人们更加聪明能干,暗示了这样的社会结构将不会长久。类似的主题在十年后热播的英国电视连续剧《唐顿庄园》中有着进一步阐释。事实上本片正是《唐顿》的灵感来源,只不过《唐顿》中阴暗面更少,主人们也更讨人喜欢。古稀之年的Maggie Smith在《唐顿》中再次出演了一个唠唠叨叨爱挑毛病妙语连珠的老太太,有趣的是那里叫Grantham,本片叫Trentham。

  本片在各大颁奖礼上提名无数,但中奖率颇低。奥斯卡7项提名中1项,即上面提到的最佳原创剧本,其余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等都输给了《美丽心灵》;金球奖的命运也类似,5项提名中1项,这次是名人堂导演Robert Altman个人最后一个重要的非荣誉类奖项——金球奖最佳导演;回到老家英国,本片虽然斩获当年的最佳英国影片,但9项提名仅中2项的成绩恐难令人满意(另一项是最佳服饰设计)。值得一提的是Helen Mirren和Maggie Smith两位老牌影后都凭此片横扫了三大奖项的最佳女配角提名,但一起眼睁睁看着而立之年的Jennifer Connelly问鼎,只能感叹在这样一部全明星阵容的电影里,每个人的戏份都太少了。

  《高斯福庄园》观后感(七):有默可幽自然幽

  迷恋英国电影,始于金发碧眼的娜塔莎•金斯基的《苔丝》。那部片子是八十年代初看的录像带,从此对英国阶级经纬、缛节繁复、礼仪教条、静中取乱的庄园生活充满想象,整天tess,tess地挂在嘴边,弄得我的红色老妈很是闹心,觉得我生错了年代和空间,怎么会对资产阶级糟粕生活腐朽态势如此动容。的确是彻骨吸引无法言说。专事搜罗各个时期英国庄园题材的书和电影,逮到一部,会一遍遍地看。《红与黑》、《简爱》、《新傲慢与偏见》、《钢琴别恋》、《理智与情感》、《呼啸山庄》、《爱玛》、《霍华德庄园》,还有刚刚看完第三遍的这部《高斯福庄园》。

  我对自己万忙之中,断断续续花好几天,一会一暂停,一部电影看三遍的做派很是哀其失控,怒其虚掷。但我在豆瓣上看了个帖子:《高斯福庄园》看到第四遍的时候,渐入佳境。人物关系弄清楚了,细节看懂了,于是眼睛腾出来了,耳朵腾出来了,心歇下来了,真是在看电影了。这才吁了口气,世上本无聊,吾道毫不孤,这还差一遍没看呢。

  英国电影最大的魅力就是打仗虎兄弟,上阵父子兵,动辄可以看到半部《哈利•波特》里名角的前世今生。尤其《高斯福庄园》更加是史上最明星云集的一部,随便一个女仆随从都不白给,像庄园里水晶吊灯鲜花蜡烛红唇美酒的晚餐,奢靡到底。庄园男主人是《哈里•波特》里的邓不列多,女主人是《英国病人》克里斯蒂•斯科特•托马斯,姑妈是《哈里•波特》里的女教授玛吉•史密斯。和老爷有染性格女仆是艾米丽•沃森,是《她比烟花寂寞》里的大提琴手,完美女管家海伦•米勒不用说了,女王。这样的豪华阵容,演职员菜单上,被出人意料地按楼上楼下分类,而不是名气和主配角。在高斯福庄园,楼上是主人,楼下是仆人,各有各的通道。主人和仆人在卧室上的安排也完全是对应的,主人的地位高,仆人也住得好点。包括吃饭,仆人同样有严格座位安排,同样根据主人地位爵位。教条到家、一丝不苟的规整礼仪背后,是男盗女娼,私生乱伦,有英版红楼梦的感觉,但是画面都在彬彬有礼意会言传辗转腾挪之间,绝不肉蒲团,虚伪得深得我心,乱也乱得有里有面。据说导演在拍摄的时候根本没有给演员分镜,所有人不知道镜头什么时候会给到自己,于是观众就看到了一个完整又真实的彻骨荒淫的英国上层社会横截面。

  戏中比较好玩的是三个好莱坞来的家伙,在“阶级不匹配,婚姻行不通”,“每个人心中都有秘密”,视好莱坞代表的通俗文化为耻的英国上层社会横冲直撞,他们三个互相问,你怎么受得了这些装蒜的家伙,明星杰瑞米诺森说,我不是靠扮演他们赚钱吗。还有导演,潜规则着带在手边的小生,来体验生活的,要拍的电影情节和现实完全吻合,所以当庄园凶杀发生后,他就马上打电话到片场,众人乱成一团,他絮絮叨叨地占着电话安排镜头,完全置身事外。在他眼里,你们英国人真没有幽默感。但是女仆都会冲撞他说,有默可幽的时候自然幽。

  《高斯福庄园》观后感(八):罪恶轮回崩溃之前夜

  03年有幸看观影,旖旎的画面,颇具异域风情的伦敦腔/苏格兰腔令头一次观看仅仅了解了故事梗概,之后连看两遍方才略得要领。

  不愧是唐顿庄园的编剧,两小时间塑造了三十多个人物的群像,又将大量信息草蛇灰线般的隐藏在浩如烟海的对白当中,令人叹服。

  故事一直藏着一把锁和一把钥匙的关系。所有当年的答案都可以用当下的钥匙打开。今昔对照人物可以分组:好色的老爷与浪荡的少爷,女管事姐妹与艾尔西(唐顿中爱犬的名字,哈哈),厨娘;空剩封号的姑母与破落的妻妹,很是整齐。

  令人吃惊的是英国的贵族制度竟然可以苟延残喘至今,或许诚如他们所认为的,近千年来,英王王冠上尚未有丝毫失败之玷污吧?

  历史不容假设,但清室若非连战连败,中国恐怕也难逃此劫。

  哈哈,一切坚不可摧的都烟消云散了,甚好,甚好。

  《高斯福庄园》观后感(九):你不必了解所有细节去理解世界

  罗伯特奥特曼的这部电影是大场面,群星云集人物众多。奥导标志性的多线程剧情发展、多人物重叠对话,再配以旧时英伦庄园复杂严密的主仆结构和细致分工,不看晕是不可能的。

  建议先去看完一季唐顿庄园,对一百年前英伦庄园生活“流程”有些认识,会轻松很多。我甚至认定唐顿庄园全面模仿了这部高斯福庄园,或者说是致敬。

  本片设定在一个复杂的生活场景,并采用更加复杂、快速的手法讲述不同人物之间的故事。貌离神离的庄园主夫妇和他们各自的寻欢;庄园主女儿无法挣脱的夫妻问题;沉迷于自我事业的好莱坞制片人;假扮仆人体验生活的电影明星。

  仆人的故事更加精彩。也有勾引男人为乐的胖女佣;有深爱庄园主甚至为此冒犯夫人而被迫离职的女佣(我认为她是本片中最具时代代表性的人物,脱离了旧世界的束缚);电影的高潮是,庄园主私生子“潜伏”成男佣杀父报仇,但他也不知道谁先下了毒以及为什么;唯一预料到他动机的是他的母亲,一位老女佣,为了保护儿子先下手毒害死庄园主。

  赶来办案的警察打打哈哈,走走过场,甚至阻止手下的深入调查,他深知这些人都得罪不了。而看起来众多的亲人情人仆人们对庄园主的谋杀都很麻木,大家很快回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烦恼中去。而敏感好奇的女佣Mary像真正的侦探一样找齐了全部答案。听完所有的“供词”之后,她的选择是let it go。

  导演讲述这个庞大复杂的故事时,甚至连不同人物的对话都是重叠着的,细节也许不是最重要的。片头大家来庄园时的瓢泼大雨与片尾的阳光形成鲜明对比,观众突然忘记了谋杀案,一切看起来没有变化。庄园是旧世界的代表,经管从外表还看不出任何不同,但时代正在剧烈的变化,挣脱旧世界,庄园代表的贵族权势正在被打破而无能为力。

  毒死庄园主的女佣关于怎么样才是一个优秀仆人的描述精彩之极,“优秀的仆人要预见到主人的需求,甚至在主人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做好”。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时过境迁,只不过庄园主变成了现代企业的老板/经理。原来我们还生活在旧世界。

  《高斯福庄园》观后感(十):雾霭下的哀伤

  一战后欧洲庄园不被战火侵袭,依旧维持恬静安逸的生活气息,大片绿盈盈的草地,和煦的落日,溜着猎犬在乡间小道悠然散步,旁边几位贵族亲友相陪,背后偌大一幢私家庄园(哥特式?或者是维多利亚式)那画面太美,直追世外桃源……

  是先看了英剧《唐顿庄园》,之后才看的这电影,雾中,雨中,乡村大庄园,这几个关键词组成的画面依旧足够引人遐想,如诗如画。可是,假如没有了解和深一步思考,我们难以发现,平静的庄园聚会,日常生活,竟有隐藏着的种种矛盾,每个人都是“面具侠”,每个人都各有所图,他们聚在一起,貌似平静祥和,实则汹涌万分,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互相利用,着这才是导演所要描绘的。电影里面每个人的性格特征都惟妙惟肖,不拘一格又带着好莱坞狂妄特点的亨利,一言不发实则静静行动的白罗拔,外表柔弱没主见的麦玛丽,个性坚强维护老爷的艾诗,与其说那些熙熙攘攘的宾客给我带来这么一出电影,不如说这些仆人异乎冷静的态度令我们好奇,究竟是怎么样的经历才能把他们锻炼成如此的人。那些无聊到死的宴会以及装腔作调的应酬,让戏里的美国导演韦先生以及戏外的观众都觉得乏味可陈。

  庄园平静下的喧嚣,迷雾中的不安,笑语晏晏背后的冷漠血液,一片歌舞升平之中,总会有那么一声黎明前的枪声——划破夜空的宁静。当那一声尖叫响起,威廉老爷的尸体被发现,终于把一切矛盾推向高潮,然而,正如那个年代的其他任何事情,一切又波澜不惊的过去了,虽然这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庄园终将恢复它的平静,每一位主人,也不过是这种生活的过客而已。一如窗外那一抹绿意盎然的美景让人安宁,再多的丑恶也如此轻描淡写地过去了,细雨飞丝,让我忽然有种感觉,就像那静静的顿河,与时光同步,见证这偌大庄园的隐埋的哀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