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钱学森》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钱学森》的观后感10篇

2018-01-04 21: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钱学森》的观后感10篇

  《钱学森》是一部由张建亚执导,陈坤 / 张雨绮 / 林永健主演的一部传记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钱学森》观后感(一):那些“钱学森”

  要是中国能多留下些“钱学森”,也不至于像现在那么落后了,大多数“钱学森”是不愿意留在中国的,待遇和体制完全比不上发达国家

  如果我们国家的栋梁之才都能像老钱这样,有爱国之心,估计美国佬现在看到我们中国人会懂得尊重。只是,我们的领导人让国民看到的只有失望,失望在各个行业、各个方面

  连我们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又如何得到别人的尊重?!

  也怪不得那些为谋生而出国的人。

  《钱学森》观后感(二):本可以拍得更好些的电影

  有幸成为这部影片较早的一批观影者之一,我确实充满了盼望和兴奋,因为钱学森本人确实是个传奇,无论家世、学识、经历成就,在同领域内鲜有人能出其右,包括他那才华洋溢且美貌端庄的妻子亦如此。如果将这样一位科学巨人和共和国功臣的事迹完整呈现,则无疑令人期待

  演员阵容也值得一提,作为当红小生的陈坤可塑性较强,而刚刚结束上映的《龙门飞甲》中,陈坤凭借对西厂督主和江湖混混风里刀这两个性格迥异人物成功塑造暴红,除了形象方面的可圈可点,陈坤也让人看到了演技的提升。张雨绮作为新生代女演员,虽没有过多的代表作,但清新的形象和气质也和著名音乐家蒋英有几分相似;此外,张铁林、林永健、尤勇等一大批知名演员甘做绿叶的加盟也给影片添了一分底气。

  人物传记不好拍,拍的太泛重点不突出,拍的太精无法显示出全貌,因此度的把握重要

  遗憾的是,这部影片再一次让我产生了和《建国大业》雷同的感觉,就是段落分得过多,使得影片本身流畅度欠缺,且着力点不明显,偏流水账性质。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个人认为大都是由剪辑造成的,一部影片的拍摄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把几个月的素材要糅合到短短90-120分钟的片子里,确实有难度。更何况这120分钟是要展示一个知名人物的传奇一生

  单纯从影片来看,每个部分分割过于清晰,而且屡屡出现时间地点等字幕介绍,硬生生地把故事划分成了一个个小片段。从36岁的钱学森向蒋英求婚到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两段故事几乎完全独立,除了人物一致外几乎全无交代,后面的内容也是如此。很多内容没有充分展开,基本通过演员的台词和无线电旁白直接地说了出来。

  钱回国的初衷和受到的阻挠,中美双方的博弈,篇幅并不是特别短,但展现手法实在不高明,如此直白的台词事实上压缩了演员的表演空间,也使得观影感受上是有脱节的。

  影片中有主席和总理谈论如何让钱老归国的方案,两人对话实在太白了,以至于造成了观众的笑场。这在以往类似题材的电影中并不多见,除了略显生涩的方言对白之外,我认为主要笑场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对话太突兀。林永健的出场也引起了全场爆笑,但随着剧情的演进,后面的故事里林出现时,就没在出现过集体笑场的情况。这说明了演员在剧中的表现是要有铺垫且符合逻辑的。

  在影片中,很难通过镜头语言看出时代背景,而展现方式通常是靠字幕或旁白,在我看来,在非快速切换背景的影片中,这样一种表现方式是很低级的。

  传记片不能脱离时代背景独立存在,而此影片在这里是明显的弱项。然而这个弱项是致命的。

  影片跳跃感太强,虽是希望事无巨细地展现细节,但整个影片看下来似乎是一个一个故事串联而成,没有行云流水的流畅;此外,在人物内心的刻画上明显不足

  影片在卫星升空等镜头的拍摄有点儿大片儿的意思,但这真不是影片的绝对重点所在

  太多情节是为了演而演(比如老美们的对话),也有很多情节是为了反衬而演(比如说那个在美的华人记者),还有很多情节是为了突出而演(比如在研制两弹中的每次矛盾争执),并非这些情节不重要,只是作为导演,须知,镜头语言的丰富程度远远多于这样的平铺直叙

  影片的缺憾还有一些,如张雨绮的英语,发音标准但明显生涩;张雨绮在影片中几乎就是一个花瓶的角色表情较单一;另外部分场景也过于简陋,某些看似浪漫气氛和场景也略显刻意。

  事实上,最真实永远是最打动人的,正如影片结尾加入的钱老逝世前的一句话和钱夫人蒋英与钱老遗体告别的真实镜头让很多观众实实在在落泪了。

  别埋怨观众太苛责,这样的故事远非虚构的故事好比,而观众并不希望看一个流水账似的高大全伟人,我们更希望看到一个实实在在的真实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故事。

  《钱学森》观后感(三):第一次写影评

  第一次写影评,一边感动着泪流满面,心中大恸,一边不情愿,不肯委屈于此片6.3分的评价。我也常常看电影,并在电影结束后给予自己心里的评价,这个片子我可以给到9分。

  建国初期想想中国是很难的,就像台词里说的,朝鲜战争把我们的底子打光了,我们不仅没有钱,没有物资,没有科学,我们甚至连真正的朋友都没有,这时候能够站出来,从美国回来,放弃锦衣玉食,放弃荣华富贵荣耀,放弃先进的科学实验室,回到中国来,从一无所有,到团结红军们的智慧造出两弹一星,这样的工作真的不是普通人能够完成的。即使是一部平铺直叙的片子,就算是一部普通的传记片,我也觉得足够感动人,尤其是对现在心浮气躁年轻人,更何况它是经过相当精彩的构思编排和史料影片的完美结合的。

  再想想它的评分,其实作为对陈坤并不感冒的普通观影者,我还是在一早宣传中期待这部片子,我觉得这样的片子很难得,这不是小资文艺片,不是爱情片,不是动作片,不是恐怖片,不是好莱坞大片,也不是这个导演那个导演的贺岁片,但是它值得我们尊敬,不是吗?我们从小就知道钱学森,从小就知道我们有导弹原子弹,没有哪个国家敢随便欺负我们,虽然有所困扰,我们还是衣食无缺地长大了,并且很安全地长大了。这样如雷贯耳名字不值得你将这部电影展现在你的眼界里吗?电影开始是有一点点乱,时间的交代有一点不明确,但是很快的就进入了正轨,并由各位敬业的演员展示给我们那时代微妙的情绪努力还有这些努力带给我们国家的财富。片子的台词非常精确,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居功自傲,没有偏离主题。钱老本身是一个浪漫主义的科学家,他有理由生活中关心自己的妻子,追求自己的妻子,并对自己未能经常陪伴左右而感到内疚,我觉得这一点都不影响片子的质量!为什么只给了那个分数?

  常常我想到制作一部片子要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要赢取观众必先想到付出了什么。我在看到1个小时多一点的时候其实对于能结合史料而给出尽可能真实的画面,已经很感动,因为想到周总理和毛主席还有聂帅,陈毅将军打下江山给我们安定生活就很感动,想想自己一介女流,也不能给别人什么帮助就很愧疚,看到最后看到年老的钱学森,还有钱老去世,年老的蒋英悲痛地步履蹒跚地来跟遗体道别的时候我觉得导演真的是很用心,这样我们太感动了啊。这样的爱情,带有奉献的爱情,带有委屈的爱情,难道不值得现在的人们思考吗?真正的爱情真的绝迹了吗?又是谁让它绝迹的呢?

  还有一点我觉得这个片子的意义并不仅仅于纪念钱学森。我不知道是我们现在的文艺产品太少呢,还是人们的趣味fell so far so fast,我不喜欢新闻里大篇幅地报导恶趣味,刚好今天看到一个视频,是某姐带其妹出道,与其母在某谈话节目里与现场观众发生冲突,此姐用非常侮辱性而狡猾的语言连珠炮地发向观众,其母更如撒泼的老虎,威猛拦不住。对于兼具智商和审美能力的媒体工作人员,我非常奇怪你们为什么能让这样的内容在媒介平台占据如此篇幅。没有其他更有意义的事可以报了吗?在你们的眼里像《钱学森》《孔子》这样的片子就是理应被抛弃的?或者是有什么样的受众市场催生了恶俗之花的开放,而碾碎了真实真理的追求?

  《钱学森》观后感(四):亦恕与珂雪

  (一)

  留学海外,他第一次回国探亲,因名声在外,追求者甚众。两家世交,自小相识,自然有人求了她帮忙说亲。席间,他的眼神没在那两 个富家女身上,却一直停留在她身上。一来二去,他虽未言明,她也知道了他的心意。

  在爱情面前,他不善言语,但却早将她的眉目刻在心上。加之两家父母撮合,他父亲又极为上心,每逢周末就代他送水果,她看在眼 里,心里也起了波澜。转眼探亲时限已到,他自然要回返美国。一句“你跟我去美国吧”,唐突的将心思挑明。姑娘虽知他情意,却也觉得 毫无准备太过意外,以继续通信为由婉拒。谁知他却认定了她,只重复着:“不行,现在就走。”

  (二)

  她家中五姊妹,而他却是独子。小时候行三的她原本要过继到他们家,摆几桌宴酒,奶娘的缎袍子也都缝好,然而她到了他家却哭闹不 停。源于家中有姊妹相陪玩伴,到了这儿,这个家中的大哥哥却不愿同四岁的小妹妹玩。加上她母亲思女反悔,便不了了之。然而他父母却 不依不饶的要她做干女儿,还定了长大给他做媳妇的合同。

  不过是幼时的玩笑话,即使当真,两个孩子一个游学美国,一个远在欧洲,亲事渐渐也被淡忘。

  (三)

  新婚伊始,晚饭后他却独自泡壶茶躲进书房。只留下句回见给一脸错愕的她。然后岁月流转,半百年里,晚饭后他每每如此,她早习以 为常。他们相伴六十二年,经历过太多风雨。被软禁监视,被逮捕关押,他被折磨地消瘦下去,而她却不言不弃,守在他身边。在那段日子 里,莫扎特贝多芬和她的歌声是他最大的慰藉。

  之后辗转归国,沧桑变迁。他成了受人敬仰的两弹一星功勋,她是蜚声海外的声乐教育家歌唱家。她是站在他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他 也是她台下永恒微笑的听众。

  就好像许多年以前,在宴席上的他还是那个稚气未脱少年,她仍是那个奶声奶气的丫头,他们站在一起唱过的那首《燕双飞》。

  燕双飞,画栏人静晚风微。记得去年门巷,风景依稀。绿芜庭院,细雨湿苍苔。雕梁尘冷春如梦,且衔得芹泥,重筑新巢傍翠帏。栖香 稳,软语呢喃话夕晖。差池双剪,掠水穿帘去复回,魂萦杨柳弱,梦逗杏花肥,天涯草色正芳菲。

  他,是钱学森。她,是蒋英。

  看今天的晚间新闻,才知道蒋英先生逝世的消息。以前看过凤凰卫视做她的采访,觉得那一代人真像活在戏里一样。说是她年轻时候长 得像赵雅芝,在德国瑞士学过声乐,表弟金庸写的那段关于她歌声的文字更是常被人拿来引用。祖谱里随便一查,便拽出了几个名人。而钱 家当时在杭州也绝对算是大户,书香门第,再加上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物理力学和火箭专家这些标签,怎么都是个让人仰望的高度。

  爱国伉俪革命家都是别人贴上的,这故事和日子却是他们一天天走过来的。没什么波折悬念,这一辈子说见白头也就白头了。父母之 命,两情相悦,事业和爱情都完满的人,怎么不让人心生羡慕和嫉妒呢。

  上初中的时候看过痞子蔡的小说叫《亦恕与珂雪》,借以为题,他们才是真的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吧。

  真好。

  《钱学森》观后感(五):一个科学家的追求

  陈坤演的还行,但似乎还是有点嫩。更希望是陈道明演。

  那一辈人真是爱国有胆量有雄心。现在社会再浮躁。如果某人说为了祖国怎么怎么样,不管是说者还是听者都觉得假,不真实。但在当时,那真是一腔热血道出的是心声。

  小时候,非常希望自己能生在一个乱世,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做出点什么。比如去抗日,比如参加新中国建设。还记得高中时候在班上做演讲,题目是爱国,说得自己磨拳擦掌恨不能马上跑去把自己献给国家。

  如今在三十的年纪踏出校门,我却没有了年轻时候那份纯纯的心。茫然的踏近社会,做选择的时候,铜臭和私心霸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我一直抱怨环境不好,其实最根本问题还是自己的信念不够。为祖国我能做点什么?如果回国,是不是就一定能为这个国家做出点事情呢?我总能找到借口,说自己渺小如斯,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就是对祖国的贡献了。

  钱老回国,其实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妻子的事业。但正如他妻子蒋英老师说的那样,中国可以没有一个歌唱家,但不能没有钱老。她给了新中国一个钱老,这就是巨大的贡献。一个家庭,总要有一方做出点牺牲。我特别敬佩蒋英老师,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

  悄悄mark一下,我也要支持zzy,不拖他后腿(如果他在做有益于社会的大事的话)。

  《钱学森》观后感(六):单从钱老的人格魅力来说

  印象较深的:

  一,在美国大学执教的钱学森,黑板满满的公式,下面的同学完全不明白他讲的什么,钱说,这种问题没有必要向你们再解释,潜台词的意思是,来上我的课应该对这些公式问题应了然于胸,要研究我研究的领域这些公式问题必然是要懂的,即使我们不是站在同一个秤上对话,怎么你那也不能缺太多两。下面的另一位中国学生记住了这个场景。回国作为院长为大家引领讲解导弹装置图,钱看出同事们并非真懂但为面子及对钱院长的尊重崇拜却依然说懂,钱意图讲解大家未解的问题,每次想到大家却说所有的都不懂。看着又是满满的图和公式,时间的两条平行线在此交织,回想到了在美国的那堂课。钱放下天才般的傲气和自尊,不怕费事重新讲解,当年的中国学生现在的中国同事会心一笑。

  二,钱为祖国和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罗布泊默默耕耘时,吸引来了新来一批的年轻工作人员,他们带着仰慕好奇的心情来看望钱,只要看一眼就对他们是莫大的鼓舞,钱走出小泥房,鼓舞大家,几句轻声的鼓舞和恳亲的眼神,对仰望自己的人就是巨大动力和鼓舞,时间再一次倒回,想起自己年轻时美国求学在自己仰慕的世界级科学家手下读书,回国前,只说老师对我的鼓励就是我最大的财富和动力。(谁不是啊?自己喜欢尊敬的老师如果对自己轻轻鼓励那都是巨大财富和动力啊!所以好老师的影响非常重要)

  三,结尾处钱问妻子会不会后悔嫁给自己,辛苦一生,蒋英说,记者问丘吉尔的母亲一生有没有什么遗憾,其母答,我没有任何遗憾,因为我为英国生了丘吉尔,也许这个比喻不是那么恰当,但是中国可以没有一个歌唱家,但不能没有钱学森你这个科学家。感动...

  四,现实纪录蒋英教授走到钱老的灵柩前,脸贴着脸,动情。什么事是相濡以沫什么是执子之手,谁能不动容。

  五,在讨论会上,那位原来的院长虚心学习不断努力在会上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钱没有因为从前他的顶撞和不服气就忽略或埋没他的想法,而是鼓励发现别人的进步,不计前嫌。

  作为爱国片还是很全面的,坤儿的演技进一步提升。演聂帅的一出场就有点笑感,但是人家是四川人,没办法。配乐有时让我有好莱坞战争大片或阿凡达的感觉,还是很贴切。

  感慨这样一位科学巨人如此高寿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内心的艺术细胞及妻子的音乐熏陶分不开,才子还不偏科。因地制宜,不钻牛角尖,回国在国内没有相应的技术和工厂条件下,因地制宜而不是直只拍桌子喊没有基础相应材料怎么可能做出来,利用现有的条件不等待美国的数据也不仅仅依赖俄罗斯老大哥,自己自力更生创新。时时保有一个乐观的心态,在如此的压力下,能够把它转化成动力,调节能力是多么的厉害,这和之前经历过大风大浪分不开,善于积累经验,把过往的失利不利化成以后前进的动力和家底。值得学习!!!!!!感动!!!!

  《钱学森》观后感(七):商业化的主旋律——钱学森

  主旋律电影在九十年代就已经走进了困境中,近年来虽然诞生了《建国大业》这种票房高的离谱的主旋律电影,可是主旋律的进步还是太小,建国大业成功后,很多人以为用商业明星就可以吸引票房,之后的建党伟业没有取得预期的票房成绩,证明电影的质量还是取决票房高低的第一元素,《钱学森》更是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长期以来,中国的传记类电影一直被主旋律占据着,这就不太可能复制外国的传记类电影的佳作迭出了,近期来开始真正关注作为一个人的基本感情,不在过于将他们伟岸化,这种趋势在《钱学森》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不过他将这一些个人感情是强行加入到主旋律之中,而且加的很不得当,是一段段的电影变得一些莫名奇妙,这是商业化入侵的后果,主创们迫切想在高额的票房之中证明主旋律也可以赚钱,可是却在电影的本质上正在渐渐远离主旋律。

  首先说剧本,钱学森先生本身的故事是很传奇的,只要把握好几大主要人物,比如他的夫人与他的好友,就可以成为一个好剧本,可惜电影主要想讲的是他爱国的这方面,不过这样也可以变得很好,可以讲钱学森他为什么要爱国,使得整个人的行动变得驱动力十分有力,这一线索,若可以放在片头就可以变成顽强的个人史诗,放在片尾就是一部悬念电影,可是电影却用大把大把的时间放在他怎么爱国上,而且相当的支离破碎,其中插入的不少情节与整体格格不入,就说他在夫人的启发下找到一条造导弹的可行之路,这真的比他自己想出来好吗?这部电影的后半程,不断地在重复钱学森先生怎么怎么突破重重困难的爱国行动,是可以让爱国愤青看的热血澎湃,充其量不过是当年文革时期红卫兵们雄赳赳气昂昂的喊口号,问他为什么,却说不出个门道来。

  然后是剪辑与光线,如果电影前半段光线调的偏暗是为了暗示此时他的处境危险重重的话,那后半段全部在室内拍摄那么暗的气氛是为了什么,唯有在黄沙地里的实验,那么昏黄还可以忍受。剪辑更是将电影的节奏彻底打乱,上半段过多的闪回与并行让演员的演技根本无法表现出来,虽然增加了一些危险性,但是是在牺牲电影的整体质量的前提下完成的。后半段是减少了闪回,不过有些显得莫名其妙,比如钱学森问问朋友的那句话,下文到后半段才出现,但是对剧情毫无帮助,之前早就说他会回来了;还有他教授课的那段也显得莫名其妙。这些都是导演的掌控力不足,电影失控的现象。

  然后就是演员问题了,最大的败笔就在张雨绮这里,在别扭的剧本中,她毫无疑问的成为电影中一道亮丽的花瓶风景线,她一贯的表演就是这样,对此我也并不意外。陈坤的演技倒是可圈可点,只是前半段剪辑过乱,把本来坚定地戏反应的并不明显,后半段的表演趋向阴柔,跨度很大,几乎完成了张国荣才能完成的戏份,的确不错,可是仅仅也只做到了合格而已。另外电影放弃了很多钱学森先生很多特点,比如爱好音乐(钱老对吉他与钢琴很擅长),这对钱学森先生的立体形象有很大帮助。唯一可成为亮点的是哪位美国将军,他的行为十分合理,这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阴狠的变化,让人印象深刻,可惜是个反面人物,戏份也不是太多。

  本人对于钱学森先生个人十分尊敬,只是电影并没有把他让人尊敬的前因后果表现出来,最多只不过是用教育小学生的方法来构建剧本,现在的主旋律大多集中在做什么上,但是没有想到为什么,或许斗争对象没有了主旋律也转不动了,当初的《红色娘子军》,不但说出了为什么,还将主人公慢慢变成了革命战士,这才是真正好的电影。每个人不是因为爱国而爱国,是因为国家在自己心目中的巨大地位而爱国的。商业化的主旋律并不是不可以,因为想最大化主旋律的作业用,必须要有很多人看,商业化当然不过分,只是这样也要做的合理才可以,电影之中有一些不错的地方,但整体上是偏差的。这是用一个商业的壳子,穿起来的一大堆主旋律的糖葫芦。

  无论从哪方面说这部电影是一部失败之作

  《钱学森》观后感(八):民族与爱情撑起的共和国

  “手上没有剑,和有剑不用,不是一回事!”

  ---------------------《钱学森》

  当斯梅塔纳《我的祖国》第二乐章在电话听筒里面微弱地响起;当钢墙铁壁里面心力交瘁的那句“我爱你”;当“我们能不能造出导弹?当然能!”。我已经没有理由再去怀疑是什么造就了今日中国火箭领域的突飞猛进,是什么撑起了共和国广袤无垠的蓝天!没错,是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不离不弃、相互扶持的美好爱情。

  钱学森,1911年出生,浙江杭州人,最先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就读,后留学美国,在加州理工学院从事火箭研究,并主持建造了美国第一家喷气式飞机。后由于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无法回国报效民族。在中国政府以及其朋友的艰辛努力下,终于回到了建国不久,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他向主席和总理保证:八年之内,两弹结合成功。

  当片头中国远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成功的那一刻,钱学森只是摘下了眼镜,露出了久违的欣慰的笑容。的确,他已经69岁的高龄不会在允许他和同事一样跳起来,欢呼雀跃了,但他内心的激动心情何尝会亚于任何一个人。刚刚经历过日军侵华的新中国,工业水平连最起码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无法很好的满足,更不要提完成世界尖端领域的两弹研发了,但是,钱学森并不放弃,他知道,只有当自己的祖国拥有了导弹和原子弹,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傲立于世界的东方。他提出在现有的工业条件下,不求单个设计的完美,但求总体设计的合理性。在团队人员培训上,他一改之前的脾气,对待不懂的人一遍又一遍地潜心教授,他说:“在我们创造奇迹的事业上,虽然没有那么一大批名牌大学毕业的科学家,但是我们真的有着一批信仰坚定、愿意为共和国国防事业付出终身的理想主义者,我很有信心。”是啊,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没有一个人提出要放弃,没有一个人畏惧牺牲生命,他们只是简单地想着,要为共和国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生。这何尝不昭示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管在面对如何巨大的困难,都需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仰,这信仰不正是自己的祖国与民族吗?试想,当我们都怀揣着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当我们坚定地愿意为祖国事业奋斗终身,还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还有什么导弹是造不出来的呢?

  说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了片中这样的剧情:当蒋英探望被迫害至监狱关押的钱学森时,面对狱卒必须说英语的强硬要求,蒋英坚毅地回击“We are both Chinese,is it so hard to see?”;当钱学森准备登上回国轮船的时候,一位中国记者提出为什么不回台湾的时候,钱学森正色回答“你是中国人,当你问另一个中国人的时候,你应该说中文而不是英语!”正是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与民族自豪感,激励着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英才,撑起共和国坚强的脊梁。

  也许一个中规中矩的纪录片拍到了这里,就已经把需要表达的精神和意义阐述完整了,但是《钱学森》这一部片子另一个成功之处在于,它不仅拍出了两弹元勋的果敢刚毅的一面,同时兼顾了他温馨浪漫的爱情和家庭生活。我们可以看见在片中,当蒋英开演唱会的时候,钱学森从美国赶到现场,向其求婚,蒋欣然答应。在蒋英探视狱中憔悴的钱学森时,学森什么都没有说,临走时候说出一句“我爱你”。1950年8月,正当钱学森一家正准备离开美国之际,美国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扣留了他们,长达5年之久。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钱学森吹竹笛,蒋英弹吉他,两人共同以音乐来排解内心的寂寞与烦闷。在蒋英和他共患难的时候,她说:“你的决定是正确的,我永远伴随在你的身边!”所以,导演希望表达的其实还有这样一个层面,大科学家也有人之常情,也有浪漫的内心。当钱学森得到美国军方的联合表彰,他坚定而喜悦地望向台下端庄的蒋英;当他受到了污蔑性的怀疑的时候,他依偎在夫人温暖的怀抱。是啊,我们可以说钱学森这样的战士撑起了共和国的蓝天,那么是什么撑起了钱学森呢?除了对祖国绵长的眷念,我想还有曾经沧海,相互欣赏的夫人给予他的美好爱情吧。 这也佐证了中国传统美德中相濡以沫的爱情能够给人以强大的精神力量之说。也许有人会说,将爱情这样一种细腻的感情放在共和国事业中会不会有些唐突,我觉得不会,而且愈加成功。因为伟大的人也有爱情,或者说,正是这种浪漫温馨的令人向往的美好爱情催生了人类不断向前探索的信念,催生了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中国文化传统,催生了中华民族一代代才情双绝的英豪吧。

  让我们再一次回到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当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时候,钱学森摘下了眼镜,双眼饱含着泪水,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一幕幕场景:蒋英答应了他的求婚;蒋英诞下了他们第一个孩子,他欣喜地亲吻她的额头;在他们回国的船上,蒋英幸福地依偎在他的肩头;蒋英…蒋英…

  “也许,也许我该给你道个歉。如果你不是嫁给我,你会成为我们国家最好的女高音歌唱家。”

  “真的是这么想的吗?”

  “是的,你有着非凡的天赋,勤奋又聪明,你应该成为大家啊…可是啊,在你心里,一定会很遗憾吧。”

  “我想说,这个国家可以没有像蒋英那样的女歌唱家,但是不能缺少像钱学森那样的科学家,我愿意为此,做出牺牲,这不是遗憾,这叫光荣。”最后,钱学森老先生生前的影像中,他说:“我认为,人不仅要有科学、技术,而且要文化、艺术还有音乐。”

  看到了这里,我再也禁锢不住我的感动和满眼的泪水,我想说,我们的共和国,有着太多这样的愿意为了祖国事业牺牲自己的优秀公民,正是这些满怀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并且对美好事物向往且坚定追求的人,撑起了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钱学森》观后感(九):相比其它历史题材影片看,比较真实了

  有些电影是不能参考大众评价的,就像投资一样。本片已经做到体制内尽可能还原历史了。至于缺少人物内心刻画大概也是出于尊重吧(而不是瞎编),孤傲低调而深邃的钱老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想看艺术性的or爱情电影的朋友,最好莫看此片。本片缺少对钱老求学(中学和加州理工)过程的刻画,此为最大硬伤!

  电影跨越度很大,起点直接选择钱老向蒋英求婚,演的两人一见钟情,很浪漫,但不太符合事实(虽然结果相同)。

  影片里对钱老师弟郭永怀院士的描写是一个亮点,比如烧资料和起初拒绝参加核弹研究。至今在国外有些学者仍坚持“学者参与军事项目就是堕落”的观点,此中对错难分。

  影片中提及钱老的名著《工程控制论》(美国颁奖那段),实际上是钱老的远见,看似搞的与飞机导弹特别远(因而FBI之流就放心了),实则为总师之路作了提前铺垫,这样钱老集气动、结构与控制大师于一体。

  钱老的性格是孤傲又低调的,我有这种感觉。尽管名声在外,大名鼎鼎,可每个80 后可以问问自己,是否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钱老参加XX 会议,发表XX 讲话,接受XX 采访?是否常看见钱老发表XX 文章?你会发现几乎是空白……

  缺少内心刻画是影片是一大瑕疵,不过因为钱老孤傲、低调而深邃的特点,与其瞎编,还不如不刻画。很多名人流行写回忆录为后人留下什么,钱老自己不愿意写,据说钱老曾说过:一个人在世的时候最好不要写《自传》,免得活着后悔。

  影片缺少对钱老求学生涯之刻画,实为影片之最大败笔(我本想减去两星,后放宽为减去一星)。钱老求学之路历经中学、交大、清华、MIT和加州理工,其中钱老认为中学和加州理工是其生涯转折点。钱老的“钱学森之问”无形中反问,当年的中学和加州理工风格为何不能在天朝生根发芽!?

  注:缺少求学之路的刻画,无形中也少了很多学生粉丝。

  影片中也没提钱老自认为最大的贡献“系统论”(虽然影片稍微提及了一点总体设计思想),系统论应用范围绝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和工程,已经扩展到社会与经济领域。

  回应两大争议:

  1.有人质疑钱老归国是在美国混不下去了。对此,我不想批评双方任何观点,只想说:纵观天朝历史,历来开国不久少不了大清洗和文字狱之类的混乱。且钱老夫人蒋英,父母是国民党将军和日本人。新中国政治尚且不稳,社会经济一片混乱,归之一切难保。生命不存,空谈报国何用?况且十年浩劫,不少名人大师殒命。钱老算是幸运的了。同样姓钱,核弹第一功臣钱三强就相对倒霉了,核弹刚刚爆炸成功的第二天就被下放了。

  2.最后说说钱老的亩产万斤的争议。钱老从能量守恒出发推出此结论,论证其可能性是有的。虽然在逻辑上尚不能否定其实现可能性,但确实脱离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加之被宣传工具之御用马屁文人加以宣传,后果确实不好。但把三年自然灾害等人祸原因归结于此,实属牵强,推脱责任。

  《钱学森》观后感(十):因陈坤而值得一看

  看完钱学森归来,有几句话不得不说!

  这部影片确实拍的有点仓促,之所以说仓促是因为太短,很多情节还没有展开就结束了。

  陈坤的表演不得不让人赞他一声“戏精”,在每个镜头前,他都将角色从内到外刻画的丝丝入扣。眼神、肢体动作、语速、表情无不入木三分。整部影片让我十数次禁不住流泪。

  一是被软禁时;二是蒋英到监狱探监,他默默无语望着妻子时;三是归国之前拒绝恩师婉留所回答的那翻话;四是受到毛主度重托那种系国家安危于一身的重负;五是俄罗斯专家撤走后他焦急而永不言败;六是给中国专家讲课面对大家的迷芒,他痛心、耐心、坚强、执着;七是灌注燃料时他坚定的表现,那句“这个字我来签”何等有气概;八是在导弹试射失败后他在残片现场表现出来的举重若轻的气概;九是动员好友加入研究原子弹时的明智;十是战士们来看这位大科学家,他的回忆;十一是他和朋友坐在走廊里说的那番话;十二是蒋英与钱老的忠贞和爱情;还有原子弹试射那一幕明知结果,可是看到实验成功依然让我激动流泪。可见这部影片拍摄的确实是可圈可点。陈坤在片中演绎的钱学森完全再现了钱老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完全再现了钱老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人生态度。他将这位英雄科学家传奇的一生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张美女将蒋英对钱老的爱情也演绎到让人落泪。崇拜钱老的同时,不禁也羡慕钱老有一个终生相守不离不弃的爱人。我自问若是换我也许不会像蒋英那样无怨无悔毫不怀疑地跟在钱老身边一起经历起起落落风风雨雨。本有摆脱监视恢复自由的机会却被蒋英毫不犹豫地拒绝,这该是缘自多么深切的爱情!在钱老坐牢时她没有丝毫迟疑,始终坚定地守护在他身边,在钱老为祖国国防事业日夜操劳时,她放弃自己大有前途的事业无怨无悔地照料他的家人,最后当他问她是否有遗憾时,她的回答是如此感人。再一次验证了那句话: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还没有看过这部影片的童鞋,走进影院看看吧!我可以负责任的说,钱学森比厂花更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