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等候董建华发落》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等候董建华发落》影评精选10篇

2022-03-14 11:37: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等候董建华发落》影评精选10篇

  《等候董建华发落》是一部由邱礼涛执导,邓树荣 / 艾敬 / 李尚文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等候董建华发落》影评(一):董建华好在哪?

  别管是少年犯还是妓女,都是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导演将镜头对准他们,意图在于引起更广泛的社会关注,从而体现一种人文关怀(这种恶心的酸话平时的我是断然不会说的 - -)。然而,和妓女相比,少年犯显然不够好。

  妓女1很早之前看的,还是dvd,我心理的阴暗面啊……片子感觉还不错,有些半写实的味道,也有艺术上的修饰,而且朱茵演的还不错,给影片添了彩儿。通篇的妓女生活的最后是她们一心向往自由身的结局。看得有点久了,不知道脑子里的印象是不是已经有偏差了。少年犯其实和妓女1是一个意思,通篇的让观众看,他们是怎么怎么惨,如何如何背,最后给一个积极向上的结尾。这套路安妓女身上也许还能打动一些人,可安到剥夺了他人生命权利的罪犯身上,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

  导演一方面在渲染当年宝马山双尸案如何惨(说实话我真没觉得惨,虽然也玩了几个歪歪扭扭的镜头以及一闪而过的暴力场面,比人肉叉烧包什么的差远了,可惜导演的才华没能得到施展),一方面又在高呼那些少年犯成为了体制转换时期的政治牺牲品。通过讲述二十三名少年犯面临着把牢底坐穿的黑色未来来抨击两任政府法制不健全无视人权这种换汤不换药的丑恶行径。但可惜,对少年犯的惨表现的不够到位,我并没觉得他们有什么值得我去同情。他们为什么不能一直坐牢?他们是故意杀人犯,冷酷无情,手段残忍,属于有组织的团伙犯罪,因为年龄没枪毙了他们算他们走运,因此,我自然就会觉得不管等候谁发落都没什么不人道的。这样一来,导演的意图就会大打折扣。

  对议员的刻画还是比较成功的,一位敢说敢做,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直人士(导演认为的正直 - -)。但是每到关键时刻却偏软,比如临近末尾记者还问他为什么被赶出去的时候那么听话,他也是避而不谈。从开始的女工罢工失败到最后的为少年犯争取生存权的妥协,这都是一个看上去且他自己也以为自己牛掰的责任感强烈的社会人士,其实在家里一样的受老婆气怕孩子骂。写完这段我发现貌似对他的刻画又是不成功的 - -

  对艾敬,我不想多说什么了,她在自己的文艺小天地里活得挺好的,希望她以后还是老老实实的周游世界去吧 - -

  这个片子流于表面,不能打动人心,有些地方甚至起了反作用,比妓女差了很远,不是说沾了政治、社会边缘的边就一定值得看的,表演更不用说了,除了张有铭,其他几位都可以无视。也许导演是因为有了这片做底子积累经验妓女才拍的不错吧……

  最后这不是cult片,如果说cult,也许只有人肉叉烧包算。个人以为买凶拍人是经典的港cult,AV也许也可以算一部,彭浩翔是香港唯一一个cult片拍的好的,现在貌似也不拍了。

  开篇就爆出久违的Beyond的嗓音,让我对该片抱有了极大的期待。前面十几分钟的戏,充分展示邱礼涛导演的水平。两段故事交叉进行,同时又相互错落互相影响。可以说,无论是编剧还是剪辑,都是一流的。

  从叙事的第一个镜头开始,邱导就开始以一种悲悯的情怀介入这一过渡期的少年犯事件之中。黑白胶片,冷冷的特首背影,梁议员渴求的表情,将本片的基调基本定下来。随后,在多处镜头的设计上,开始出现一些标志性的物品,其中旗帜和徽标的运用是最多的,看出邱导对政治的不信任。

  以开篇的这组镜头为例,镜头从黑白的梁议员的表情直接切黑场接特首府中远景,镜头正对国徽和香港区徽,说明梁议员即将面对的是整个政府,将这一事件充分放大。镜头摇下,梁议员从特首府走出来,镜头随其身影转拍,出现一个铁栅栏将镜头与医院的身影阻隔。栅栏的意向第二次说明,梁议员的力量的微小的,他其实也是在牢笼中的人,成功的可能微乎其微,最后也将以悲剧收场。随后镜头,梁议员走在路上,回望特首府,镜头随旗杆上摇,最后推到飘扬的红旗,并推成大特写,此处作者情绪表露无疑。开场戏就预示着这将是一部作者要控诉政治的电影。因此,做为一个影迷来说,观影情绪上首先就有了一个定势,基本上剧情走向和结局大致以猜出八成,所期待的就是作者是否能将这个故事讲好,将他要表达的观点很好的传达出来。

  随后,叙事节奏开始偏向典型港片的风格。女主角因偶然的原因与少年犯相识,义无反顾的相救,议员伸出援手,组织家庭人员静坐,案情几经波折最后被定案。观影下来,甚至没有开场的十几分钟亮点多。唯一让人记住的是议员的几场家庭戏,他与儿子的那次对话,让我觉得这个议员是有血有肉的,不过这样的亮点并不多。各个少年犯的表现都很生硬,让人同情不起来,反复闪回的犯罪时的报纸刊载照片,更加让人产生反向的心理暗示,“如此手段杀人之罪犯,此种待遇正是罪有应得”。少女的表现更差。艾敬还是去唱歌好了,整部片子除了开场坐汽车开窗外的镜头让人觉得真是,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做作的表演让少女这个线索人物成了全片的败笔。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也是让我有快进冲动的一场戏,就是少女与母亲和解的那场。此处导演完全不知如何用力,煽情的国语完全游离于全片之外。少女眼前这个母亲,怎么也让人联系不到是之前那个用剪刀撕衣服的人,不过联系不到没关系,导演将十几年前被撕坏的旧衣服挂在墙上,并且被少女一眼认出,并激动的说出感激的话语。本来一场人物心理冲突丰满的好戏,结果却成了演员的表演做作,导演与编剧手法的拙劣无比,让人不忍卒睹。

  不过综合整体来说,该片不算烂片,值得喜欢作者电影、政治电影的影迷观看。

  ——《影迷》jtl.2011.1.7

  《等候董建华发落》影评(三):比想象中要好

  艾敬演出确实麻麻,不过不是职业演员能演到这个份上过得去吧。

  邱礼涛能拍出这样的电影确实也不易

  未重犯求情减刑确实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办到的,珍视每个人应有的人权,特别是重刑犯,很值得佩服。不理会其他人的不公正看法,亦不求结果觉得是对的就去做,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勇气。

  邱礼涛自己说了要拍一部自己想拍的电影,他成功了,影片也相当不错。年少的张誉玲、监狱中的张有铭、其他“等候英女皇发落”的青少年犯及他们家属的故事都牵动着人心。年少的时候我们都犯过错,即使杀人的命案同样也有社会的责任。

  一幕幕的场景“家属探监”、“回归后确定刑期的通知”、“张有铭自杀”都在揭示“等候英女皇发落”所致的摧毁力。

  我最感动的就是:“梁忠勤责罚儿子的对话”,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家庭方面却出现问题,梁忠勤也担心自己两夫妇的工作对儿子将来的影响;而“张有铭自杀”监友虽然提出这个方法去逼政府重视而张有铭也一心想来个了断,但真正自杀的时候每个人都不希望这个一起生活了十多年的老死就此离去,张有铭最后也勇敢的放弃自杀念头希望重新投入社会。

  其实04年的时候真正宝马山双尸案的尹三龙已经正式放監,香港的一些媒体也作过相关的报道,最后董建华的发落就是这样了。

  《等候董建华发落》影评(四):法律不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汉谟拉比法典》里有个案例:一个人的新房的墙倒了,压死了他的儿子,于是房主把砌墙的工匠告到了汉谟拉比那,最后巴比伦伟大的王判工匠的儿子要去抵命。因为汉谟拉比认为是工匠的过失导致了房主儿子死,失去儿子的痛苦是由工匠造成的,所以应该让工匠也尝一尝失去儿子的痛苦。

  20世纪初,美国律师单诺用尽全力为一个杀人犯辩护,除了为证明他有精神病外,另外就是在讨论死刑的问题,到底死刑代不代表公正呢?如果一个人死了,我们让另一个人死是不是能够换回那个死去的人,他所失去的正义以及他的尊严呢?

  那么,在20世纪末的香港,在那个文明社会,法律正无人道地囚禁一群希望改过自新的年轻人。它们把看成垃圾的东西扔在一边,就以为能解决一切问题。可法律本义应该不是惩罚,而是让人与他们所处的世界更美好吧。

  《等候董建华发落》影评(五):每个明天都是希望,又都是绝望。

  “发落”这个词,很有皇帝权利的意思,不过也真差不多就是皇帝般的人物了。

  邱导的拍摄题材总是独特,这回又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非常轰动香港的宝马山双尸案,是一起童党杀人事件。童党是一个社会学名词,应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已经越来也少,但依旧还是有着不可小觑的存在数目(而且很难明确界定),成为社会学及犯罪学常常研究的课题,也是黑社会类型影视剧常用的人物背景。这些孩子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未成年,因家庭和社会原因,或是童年成长过程中留下的一些摆脱不去的阴影,导致性格反叛,成为社会犯罪的隐患。而当犯罪已成事实,在法律的裁定部分,又是一大难题。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不能等同于成年人,我还是不太认可的。犯罪还分年龄差别吗?这是法外情的部分?对于未成年人受侵害我们会更愤怒更心痛,但未成年人犯法同样应该更愤怒,仗着自己年纪小就能为所欲为吗,就应该得到更多层的保护吗,那低龄犯罪岂不成为一种优势了!低龄不是低能,他们其实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和成人无异,一样的犯罪结果就应该得到一样的判决。

  而电影中,这群未成年罪犯又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香港回归前后,于是他们的刑期从“等候英女皇发落”变成了后来的“等候董建华发落”,在等待中绝望的他们开始了另一段没有希望的等待……甚至最令人发疯的大概是,最终宣判的刑期远远低于自己已经服刑的岁月。如今的香港以法治令人生畏,不知在未成年人法这方面的相关法律完善到什么程度了。

  片子已经很老了,更有浓浓的港味,和时代特殊的气息。那些想要突破权法,为罪犯寻求生路的人,也都在经历着内心的剧烈挣扎,佩服他们的理性,因为大部分人的脑子里都只充斥着“他们该死!死无葬身之地!死一百次都不够!”正如整部片子的基调,也都是客观得如同一部纪录片,带我们了解相关政法的变化历程,以及囚牢内外的人们所受到的牵扯。

  不要纠结公平,总有人需要成为通往公平路上的一砖一瓦。

  《等候董建华发落》影评(六):邱禮濤沒再進步過

  邱禮濤2000年拍出《等候董建華發落》,將97問題再度搬上台面,題目直指上任特首董建華,在話題性上當然占據先機。但更可貴的是這部電影的整體質量在邱禮濤作品表中成績斐然,在技法與敘事上超越邱禮濤在眾人眼裡的”既有水平“太多,算是一部分水嶺式的作品。之前之後他的技法與熱誠都沒有增多過,社會性作品有增無減,但多是紙上談兵隔靴搔癢,看不到太多亮點。

  說邱禮濤是cult導,但《等候董建華發落》並不cult,甚至拍得認真,以2000年來說,連剪輯上閃回的應用都是煞費苦心的深思熟慮。邱禮濤原本只能在一些b級電影中擦邊球般玩些”反社會“元素,還得多虧黃秋生的表演助陣,有時候解讀出意義反而只是因為撞彩,意外的財富,實在也說不上有心栽花。

  而《等候董建華發落》不同,完全是邱禮濤本人第一次借片言志的”作者電影“。敢於挑戰電影的政治表達,宣洩樂與怒式的控訴,以及闡述人道主義的關愛,把早期他擅於做的商業類型電影經驗完全拋於腦後。無論立意或創作本身,都能看到邱禮濤身上所具備的勇氣。而用李尚文,艾敬等來做主演,更表明了他完全獨立化的立場,自主意識強而有力。除此之外,電影的細節處理也非常出色,前70分鍾都算是邱禮濤的封頂習作。鏡頭實驗性的伸縮,配搭記錄式畫面,多線敘事,在往後的邱禮濤電影中都多少能看到些,但從沒有第一次做得那樣自信認真,令人對他刮目相看!

  其實《等候董建華發落》並不是單純地要反對一個制度或當權政府,而是在反對迂腐的規條和官僚墮落的現實社會。鄧樹榮扮演的梁議員對白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充分代表了邱禮濤的立場與看法,有讀邱禮濤文字的一種快感,那種為不公發聲的勇氣以及對社會的密切關注正是邱禮濤的進一步出版社所出書籍熱衷的表達方向。

  不如看看幾部邱禮濤的社會性作品,《性工作者十日談》反響不錯,不過還是有炫技過火之嫌,第二部亦添加不少喜劇元素,沖淡現實意味;《反收數特遣隊》與《陰陽路3升棺發財》則是商業經驗內的有限發揮,不能冠上一個純粹”獨立“的姿態。只有《等候董建華發落》是個例外,電影改編自邱禮濤進一步出版社的書籍,沒有一份必須要做的熱情與沖動,也很難最終拍成。

  不過這部電影後30分鍾”過火癲狂“,回復邱禮濤無法控制全局的”cult“味,粗糙感迎面而至。幾個感情點難逃做作的嫌疑,自殺未遂的結局不禁讓人啞然失笑。但或許是真實案例如此,不過戲劇性上看似是高潮缺失,虎頭蛇尾,有點可惜。

  邱禮濤現在樂於用”cult“和”反社會“等標簽來包裝自己,在我看來,與十年前那股純粹有些許差別。他北上也拍片,本地制作照樣長拍長有,甚至持續幫羅守耀做攝影師,底線跌落谷底,在制作上也流於用粗糙技法迎合自己的定位,感覺上走向了另一種極端。

  懷念2000年。陳果同年亦有《榴蓮飄飄》。2000年前的港產類型片更是大放異彩,像是沒落前的某種回光返照。

  時代一去不復返。

  《等候董建华发落》影评(七):等候法理与人性的对决

  电影影像极少带有切肤之痛地反映青少年犯罪和社会人权等问题,因而该领域的作品默认为社会的隐晦,长久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导演邱礼涛不肯随波逐流,将思考、情感、价值观诉诸于《等候董建华发落》这样一个电影平台,坦言自己对青少年犯乃至底层群众的关注,更重要的是明确地表达对久久忽略的人性与法理孰轻孰重的再探讨。

  编剧抛弃了剧情耍花枪式的闪传腾挪,或冷静或严肃地将姿态俯至底层,与现实进行当面对质:香港法院秉承人权精神,体谅张有铭(男主角)等青少年犯心智不成熟,判处“等候英女皇发落”,实际操作中青少年犯没有确定刑期,羁押时间远超刑期;议员梁忠勤,女孩誉玲的口号仍然是人权之名,帮助他们确定刑期;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最后还是遗憾失败。

  真相往往看守在弥漫的层层雾气之后,并被打上诡谲的标签。社会主义的马克思命令我们要用矛盾的辩证法观察世事——这绝对又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故事。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层出不穷,折射出的香港底层群众孑孓的生存困境,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也曾经讨论过底层群众的生存问题,这样冰冷刺痛的现实问题即便发展如今天依旧无法根治,不甚唏嘘;等候英女皇发落转为特首发落,在主权易帜的大背景下法律该是如何衔接,民众在历史过渡阵痛期表现出的惶恐不安与怅然若失是真实的写照,像是陈果导演《去年烟花特别多》中五个军人的何去何从,不自觉成为九七的一个注脚;梁议员像是堂吉诃德大战风车,孤立无援、倔强坚持地为青少年犯找回人权,这样的“异类”与奔波于现实利益的政府官员形态的对立永远难以弥合,面对这样的官僚阶层的反思何等必要;这个日渐腐败堕落的社会环境与埋怨一代不如一代的双重标准,是一个巨大的反讽嘲笑着称之为“文明”“进步”“发展”的东西,像是黄秋生在《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拿着的那一把锐利的切肉刀,邱礼涛亲手拿手术刀一点点地撕开着整个社会的面目,浓丽的血痂、浓郁的血液正欲喷薄而出。

  宝马山双尸案是引子,镜头聚焦的是诱导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张有铭在监狱里痛哭流涕地向誉玲倾诉自己的爸爸经常打他虐待他,一直找不到亲生妈妈,少年犯的头逼他拿棍子下手,否则他吃不了兜着走,这符合芥川龙之介在《罗生门》中揭示的人世真相以恶凌恶。受恶到凌恶,这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张有铭走上犯罪的道路。张有铭被抓住了,他是不幸的,誉玲没被抓住,她是幸运的,但犯罪的本质是不会变的,两人心中对犯罪的畏惧感和愧疚感是不会变的,这或许也是誉玲迅速和张有铭产生互动沟通,誉玲选择帮张有铭确定刑期的一个原因。倘若照弗洛伊德理论的话,誉玲的行为不是内发的而是外来的,是所谓的“强迫重复原则”,那是什么?是她在反思自己的过去?是在为自己的过去赎罪?归根到底是人性的驱使。

  电影核心部分是关于等候英女皇发落的判决讨论。这是大英帝国民主法律的产物,基于青少年心智和判别力的年龄缺陷,这样的处决自是法外开恩。改过自新,宽大处理,这是法律之外的人性伦理的胜利,理应鼓掌。事情的结局是莫测的,当漫长的等待变相为无休止的监禁时,当主权交接法律蓝本的延续与否时,结果演化成了对人权的束缚与践踏。 这是一个有关政治的命题,等候是英国民主的产物,而在大陆等候×××判决是永远不可能出现的。电影有一个细节是一个青少年犯在知道自己被判无期徒刑时,嘴里说道宁愿香港变成大陆一样,这样枪毙就一了百了。这恰好说明香港人在一直受益于民主与法制的同时,也深受民主与法制之困,当民主与法治成为累赘时反而不想再要。

  政府议员由三百万选民由民主选举产生,为选民服务,对选民负责;梁议员小到煤气水电大到基本法修订,扮演着九七前夕港区的公仆。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有人居然抱怨没有行使过选举之大权,不可谓不“可笑至极”。这两者有差别吗,是没有吗?有的话又在什么地方呢?

  梁忠勤议员称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应该做的事,值得做的事,在外人看来是在以一种勇敢到近乎莽撞的行为为青少年犯请命。尽管在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眼里这都是一个“异类”的举动,可正是有这些“异类”举动,才有把社会陈腐与压抑的气息驱散的可能,这个社会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和进步。相比于他的同事,即其他的官僚阶层,更倾向于讨论安己身立己命诸如此类的命题,梁忠勤是大哲柏拉图洞穴比喻中看见外面世界的自由者,其他人是永远只能看见自己影子带着镣铐的囚犯。

  若有若无的关注使底层群众游离于社会的逼仄空间久久得不到释放,恶劣的社会大环境日趋成了青少年犯罪滋生的温床。《等候董建华发落》是一部有关于法理与人性的电影,关注的视点是底层群众。等候英女皇发落到等候董建华发落,法律的基石有了绝对的变化,判决的最后结果反不如前,这只能说明是无法撼动的旧法律体系,旧人情观念,旧官僚阶层,而无法实现在所谓新社会里的对三旧全面系统的改制,也就始终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与法制文明。

  《等候董建华发落》影评(八):邱礼涛也能拍出这么写实的电影啊

  《等候董建华发落》影评(九):等候董建華發落

  作為局外人,要說一句寬恕太容易,但對於身受著傷痛的人,要與仇恨斷裂是一件很難的事。

  在寶馬生雙屍案發生的時候,譽玲跟有銘也還年輕。譽玲心不甘情不願地來到香港,母親用著譽玲不能理解的方式關心她。譽玲不覺得母親是在著緊她,只覺得母親賴不講理,連穿一件像樣的衣服也不允許,買一瓶醬油也得穿著校服。譽玲覺得母親不疼愛自己,就只有表姨丈會對自己好,帶自己出去玩,然而表姨丈只是貪慕少女童稚的身體,把譽玲當作洩慾的對像。年輕的譽玲並不明白,覺得只要有人對自己好就行,直到被母親揭發才離開了這個家,結束了這一段色慾的關係。譽玲恨著自己的母親,一個人回到國內,當上了工廠女工,再被另一個年長的男人包養,供書教學,成了現在的自己。譽玲曾企圖謀殺表姨丈的妻子金姨,卻沒有被人發現,這成了她心中的一個秘密,在見到沒有確實刑期的有銘後,譽玲決定幫有銘爭取刑期,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有銘,但更大程度是為了原諒自己。我曾經做錯過,與你不同的,只是你被抓到了,我卻逍遙法外。譽玲在街上遇到因被自己推出馬路而失去行動能力的金姨,自己跟有銘其實同樣是手上沾了鮮血的人,憑甚麼叫人受苦,而我自己卻置身事外?譽玲幫有銘及其他同樣被判了「等待英女皇發落」的少年犯爭取確切的刑期。有銘說他最大的願望是見見自己的生母,這令譽玲想起多年不見的母親。你渴望見自己的母親,卻不知她在茫茫人海的哪一處;我有著一個伸手即及的母親,卻選擇背她而去,一別多年。譽玲回到自己成長的地方,見到了已經老去的母親。母親曾經因為女兒勾引表姨丈而恨得把她趕出家門,然而再恨都好,只要女兒肯再來看看自己,怎麼樣的恨都可以洗清。母親沒有再用惡恨恨的語氣跟女兒說話,只是煮了一頓飯,叫女兒多吃一點。譽玲在牆上看到自己小時候的裙,那個時候自己偷偷把裙拋出家外,打算母親應承讓自己出外跟同學看電影後,再偷偷地把衣服拿走,在外面換掉,卻被母親發現,把裙子剪成碎片。譽玲看見裙子,說這麼破了,怎麼還留著,母親說這是你喜歡的裙子,我怎可以丟掉?裙子一留就是這麼多年,當年母親趕譽玲出去是真正的恨,看見女兒裸身與親人躺在同一床上怎能不生氣?然而再氣也都及不上你能回來重要,把裙子留著,就是希望有一天你回來了,能把裙子還給你,雖然別了這麼多年,裙子都不合穿了,還是一直留著,掛在最當眼的地方,好教我望見的時候,也能想起你。譽玲肯回來探望母親,已意味著原諒母親。看見掛起來的裙子,譽玲終於知道不是母親不肯原諒自己,而是自己不肯給自己機會去原諒那個早已變得和氣,懂得說一句「你想說的,你自會對我說」的明理母親。最後,譽玲跟母親說「我們一起住吧」,正式完結了兩個人之間的恨。

  有銘從小就被丟到孤兒院去,父親為了申請一間較大的公屋才把他接回家裡去,卻又對他不好。後來,有銘跟了老大,在同夥脅迫下殺死了一對外藉男女。外藉男女的父母聞得子女葬生,傷心得高叫殺死他們的人應當判處死刑。譽玲為有銘請求判決刑期,找來了當日的報導,竟見那對男女不獨失去了生命,在死前更遭受殘虐。面對這這兩個被虐者的照片,震撼得信念動搖,「到底我在幫一個怎麼樣的人?」。與死者沒有關連的人看見照片後尚且驚惶得不敢再去見殺人者,對死者的父母而言,那種傷痛又怎能輕易地化得掉?然而,死者的父親卻在多年之後原諒了殺人兇手,更為當年只有十六歲的有銘求情。這樣的寬恕要多大的勇氣才做得到?

  眾人在知道死者家屬為有銘求情時都開心得奔奔跳跳,但有銘卻坐在花灑之下,一臉感傷。要寬恕自己並不見得比寬恕別人來得易。有銘跟譽玲說自己當時是被迫的,同夥說苦他不打兩棍的話,他便要成為當日的第三個死者,有銘在這樣的協迫下才加入殺人。然而,一句被迫就能置身事外嗎?殺了人就是殺了人,殺人者終生受折磨,死者掙扎的樣子殘留在有銘的腦海中,成了夜夜的夢魘。家屬的原諒反而成了更大的壓力,面對著長期的囚牢生涯,以及無了期的心靈折磨,有銘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然到了最後一刻,有銘卻放棄了,死亡沒法子贖回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如果真的後悔,就用活著的生命去還吧。囚並不是想令人變得絕望,而是希望犯過錯的人明白自己失去自由雖然痛苦,但相對於那個生命被自己剝削掉的人來說,自己的痛又如何比得上他/她?有銘放棄死亡,一心等待那個沒有見過臉面的母親。

  一個恕字說得輕易,放在自己身上,又要多少的寬容才能做得到?

  http://www.chinakolau.com/wordpress/?p=134

  《等候董建华发落》影评(十):理性的非理性

  我冇自由,失自由,伤心痛心,眼泪流。《等候特首董建华发落》没有了港片一贯的癫狂鬼马特性,收敛中暗含着一股力道。但是关于过去罪恶与如今悔过的矛盾冲突与思考还是少了点,整体来说叙事性上还是不错的。

  影片讨论的其实是件很矛盾的事情,一个人犯下那么残酷的罪行,如何去悔过补救重新做人?他的人生, 是否就该为一次一念之差与思想的不成熟买单?他毕竟是个重罪犯,可是他又是个少年犯,所谓可怜之人,亦必有可恨之处。

  可能这个电影对个人本身的思考不多,毕竟反人类和暴力倾向的人还是少数的,但至少可以告诫些青少年。对于社会大众如何去看待青少年犯和这种悲剧还是有正面价值的,像药家鑫那种案子,看问题是不是只有单独一面的声音。

  药家鑫不能悔过么?

  死刑或者其他刑罚与惩戒是不是也应该理性化?或许理性的社会应该兼顾这些人性的拯救,就像电影里面说的,惩戒不应该是种摧毁。很多的西方国家的法律条例里面基本上是没有死刑和终身监禁的,特别对于青少年犯,法律的刑罚更多是一种教育和惩戒与警示的作用,大多的刑罚期限在30年左右,特别严重的判刑是100多年的监禁,这种也很少见,而且往往实际刑期远远少于处罚期限,不存在死刑和终身监禁。一方面是出于人性考虑,另一方面是处于天主教国家的宗教传统的考虑。

  理性应该兼顾人性的,有时候这两点或许是没冲突的。理性首先应该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思考,是属于合乎逻辑的,而不是完全的按例办事。不人性的理性的存在可能是种非理性。这个影片更多的给我们带来的是对我们以往道德观念中强调的杀人偿命的理性的另一种声音,这种理性是否也存在不合理,是非理性的?

  好像药家鑫案子,一些人站在人性的角度要求判药家鑫死刑,其实可能是不人性的,就像站在道德的角度去杀掉不道德的人,本身就不道德,是种伪善。影片带来的思考是,对于青少年和大学生,年轻人的判刑应该是惩戒大过刑罚本身,刑罚不应该具备摧毁性。至于这个观念是否合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吧。但道德本身或许并不正义,亦或许并不合理。

  附上:“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 “电车难题”,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解读:电车难题最早是由哲学家Philippa Foot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提出的观点是,大部分道德决策都是根据“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原则做出的。从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明显的选择应该是拉拉杆,拯救五个人只杀死一个人。但是功利主义的批判者认为,一旦拉了拉杆,你就成为一个不道德行为的同谋——你要为另一条轨道上单独的一个人的死负部分责任。然而,其他人认为,你身处这种状况下就要求你要有所作为,你的不作为将会是同等的不道德。总之,不存在完全的道德行为,这就是重点所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