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芙蓉镇》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芙蓉镇》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3-11 12:26: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芙蓉镇》经典观后感10篇

  《芙蓉镇》是一部由谢晋执导,刘晓庆 / 姜文 / 郑在石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芙蓉镇》观后感(一):美丽有罪

  在边陲湘西的小镇里,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宁静安详,绵延的青石板路,来来往往的人们和清晨在路边冒着热气的米豆腐摊子。除了偶尔出现在石墙上的不那么和谐的政治运动标语,这里本只有再平凡不过的生活。

  在米豆腐摊子上,最亮眼的风景线就是勤劳的年轻少妇胡玉音,她美丽且善良,又因为做出的米豆腐受到大家的喜爱,因此成为了小镇上人人关注的对象。这其中也包括国营粮站经理李国香和游手好闲的流氓王秋赦。镜头随着王秋赦的目光若有若无的扫到胡玉音的胸部,一丝性暗示的意味也就不言而明了。

  胡玉音的美丽成了他受到众人关注的原因——正如《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因为美丽风情而受到万人关注的玛莲娜一样。胡玉音的美丽又成为了她被判有罪的原因——亦正如《西西里》中,玛莲娜成了整个小镇男人意淫和批判的对象。

  人性的丑就是这样淋漓的被展现在电影里——事实上,撕下伪道德的斯文面具也只需要一个“政治运动”的借口。文化革命的浪潮一旦席卷而来,湘西边陲的小镇人人自危,李国香和王秋赦成了呼风唤雨的得势者,而之前仅仅依靠勤劳善良就赢得了美满生活的胡玉音,在他们的手下也就自然而然成了有罪者。

  值得玩味的是,电影在开始不久,李国香就有提到芙蓉镇是个“政治运动的死角”,而在《西西里》中,美丽的小岛西西里也是二战大背景下躲过战乱的地方。这两个地方本来都是最有可能在战争浪潮下逃过一劫的世外桃源。然而,因为丑恶的人性的存在,这两个地方分别成为了美丽女人胡玉音和玛莲娜的人间地狱。我们会发现,在这两部电影里,人性丑就丑在,不论是加害者还是旁观者,他们都乐见于比自己美丽的东西走向毁灭。只需要一个“运动”的借口,外貌平庸的人们向美貌的人投石头;学历平平的红小兵向学术大师们投石头;处境贫穷的人们向家境优渥的人们扔石头——不仅仅美丽有罪,富贵也有罪,饱读诗书一样有罪,只因人们总是乐于见到比自己光芒闪耀的人走向毁灭,人们总是天然同情所谓的“弱者”而更乐于相信相对的“强者”带着原罪。事实上,在而今的新媒体时代,人们总是如此热衷于挖掘明星名人的“黑历史”、“黑料”,也是一样的道理。

  《西西里》中,守护玛莲娜的只有一个小男孩。《芙蓉镇》里从始至终守护胡玉音的也只有秦书田和谷燕山。在时代和集体的浪潮下,几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薄弱,观众的心也随着胡玉音和秦书田起起伏伏的命运而纠结不已。电影的最后,李国香去了省城当更高的官、打算结婚生子,湘西边陲的芙蓉小镇则似乎重归平静,米豆腐摊——换了一个男主人,又重新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前在胡玉音挺着大肚子扫街的时候,帮助过她的人只有谷燕山、黎满庚和她的妻子,而在运动浪潮卷过的几年以后,曾经冷漠以待胡玉音的镇民们又满满当当地坐在了胡玉音的米豆腐摊上。

  故事真的会就这样美好吗?我们看到近乎疯癫了的王秋赦敲着一口破锣,喃喃的重复一句“该运动了!”,他缓缓的走来,吃下胡玉音家送他的一碗米豆腐,又缓缓的敲着锣一步一步走远。

  “该运动了!”

  于是秦书田说到:“世道不变,要是不防着点,他说的兴许是道理。”

  整部电影由此在这里升华,没有许下人们一个“动乱过后美好时代到来”的空头愿景,而是残酷的告诉我们现实就是如此。

  我也相信,再给“李国香”、“王秋赦”之流一个机会,再给垂涎美丽的东西的人一个机会,历史还是会毫不犹豫的又重演一次。

  《芙蓉镇》观后感(二):不是怀旧,而是寓言

  周日一早七点钟爬起来,先公交后地铁的只为赶这场胶片放映的芙蓉镇。终于又看到了闪着雪花、光斑的银幕,听到了放映机的吱吱嘎嘎与胶片的哔哔剥剥,再加上中间两次意外的断片跟座无虚席的影厅,恍然间找回小学时候组织集体看电影的感觉...怀旧,不需要理由。

  然而影片看完,却怎么都不觉得是怀旧——好多对白搁到现在,简直有了一种寓言的味道。尤其,在宣判大会上,秦书田对胡玉音说,“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难道这种忍、挨、受真的是我们的性格特征?似乎它在我们的血液里头沉淀的太久,酿出一股子腐朽绝望的奴性。

  片子里那些野蛮残酷的“跟老百姓过不去的事儿”,究竟是被荡涤干净了,还是改头换面、偷偷隐藏甚至愈演愈烈了,我真的判别不清楚。

  于是片尾王秋赦敲着破锣不住喊着“运动了,运动了”,看起来也不是那么疯癫了。

  不过归根结蒂,以上都是牢骚。

  《芙蓉镇》观后感(三):活着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这话大概是全片中最震撼人心的部分。

  在那个荒唐的年代,善者被打成牛鬼蛇神,恶人却被捧上神坛。

  最触动我的是胡玉音的三段爱情:懦弱如满庚,深情如桂桂,无畏如书田。胡玉音是一个漂亮能干的女子,在我看来,她值得被温柔对待。但世俗是容不下太过美好的事物的,在那样缺乏正常秩序的年代,她的命运一次又一次地被踩在所谓人民的脚底。在桂桂被害后的无数个日日夜夜,不知她是如何入睡的。书田进入她的世界,大概是她人生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新起点。书田大概就是我心目当中的理想伴侣吧,有才华有主义,既然选择了不去死,那就坚韧地活下去,即使被贴了白对联,他依旧开心地劝慰玉音那是他人对他们婚姻的另一种认可方式。新生命的出现意味着新的希望,军军的出生应该让玉音对世界有了更多的眷恋。1979年了,当上级问胡玉音除了房子和钱,还有什么要求没满足的。胡玉音那几句声嘶力竭的“你们还我男人”真的令人痛心。我的爱情呢?我的青春呢?我的人生呢?难道追求财富、追求一个温暖的家、追求幸福不是生而为人最基本的人权吗?为何我本该美好的短暂一生一次次被这个可怕的国家机器所打碎?

  可怕的年代一去不复返,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如此痛彻心扉的经历。看完这部电影很容易想起《活着》和《霸王别姬》,我无法确信自己在面对所谓革命小兵的侮辱时是否也会抛弃所爱,放弃尊严,像个牲口一样地苟活,我不愿去面对这样的人格考验。

  只愿我爱的这个国家越变越好。

  《芙蓉镇》观后感(四):芙蓉镇

  电影《芙蓉镇》是根据同名小说《芙蓉镇》改编的,讲述了在南方社会受左倾思想迫害的农民生活。故事发生在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芙蓉镇,本部影片主人公是一个叫胡玉音的女子,她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胡玉音美丽大方、待客热情,她的丈夫黎桂桂老实敦厚,在两人的起早贪黑任劳任怨的经营下,小摊子生意兴隆,再加上她与丈夫省吃俭用,勤俭持家很快二人便盖起了新楼,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可这一切却被国营女干部李国香看在眼里嫉妒在心里,再加上她自己本身一直得不到爱情,而胡玉音已经有家室了但周围人缘极好,许多男人都围着她转,这让李国香心里很不是滋味。不久,浩浩荡荡的“四清运动”开始了,李国香成了工作组组长,她和一直垂涎胡玉音美色的王秋赦一起狼狈为奸以怀疑胡玉音财产来历不明为由,查封了她家的新房,也逼得黎桂桂自杀,黎满庚因为自幼与胡玉音青梅竹马,早年为服从组织要求而与胡玉音分手,这时被认定为阶级界线不清而降职。而谷燕山的问题则是因为曾卖给胡玉音无用的碎米,因而被撤职了。胡玉音被划成了富农阶级,一切来的那么快,街头再没有了人们欢乐的笑声,和芙蓉嫂开朗的叫卖声,看不到尽头的黑暗又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继续加深,这一次“二流子”王秋赦又成了运动骨干当上了镇党支部书记,而李国香却被赶下台,昔日以打击别人为乐的她脖子上挂了破鞋游街,也尝到了受侮辱的滋味。芙蓉镇笼罩在恐怖当中。

  这边胡玉音被罚和右派分子秦书田给她以真诚的关怀和帮助,两人逐渐产生感情,并不顾一切地相爱了。此时李国香的问题忽然得到解决,她身兼数职,威风显赫。不久后胡玉音发现自己怀孕后,于是秦书田请求王秋赦批准他们登记结婚,不料因此惹怒了心仪胡玉音的王秋赦,二人大祸临头,秦书田被判十年徒刑,胡玉音被判三年徒刑,因怀孕在身,监外执行。

  这部电影被视作谢晋的“巅峰之作”,也可视作他的集大成之作。影片围绕芙蓉镇上几个普通人物在“文革”前后十几年命运的升沉变迁,探讨极左思想的渊源,反思民族的历史。它以一个狭小的农村空间为背景,对文革的荒谬黑暗、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以及人心叵测、人性尽失等历史真实作出了极为深刻的揭示。

  该片故事情节连续,演员演技生动,配以不同阶段对芙蓉镇景象不同的意象镜头,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叹不已。

  《芙蓉镇》观后感(五):人心不死 欲壑难填

  《芙蓉镇》观后感(六):关于删减版与完整版的一些个人看法。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2304194/answer/105017679 移驾知乎,看了爱奇艺和图解电影两个片源,发现了一些不同,感觉爱奇艺的电影有一些删减。感觉删减版是有意为之。……………………………………………………………………………………………………………………………………………………………………图片来自图解电影截图,爱奇艺电影截图,侵删。

  《芙蓉镇》观后感(七):谢晋和他的《芙蓉镇》

  第四代在中国母亲温暖的阳光下一起成长,他们的童年是玫瑰色的,他们的少年是金灿灿的,他们在新中国的无私哺育下接受教育,这种“新中国情节”使他们的价值观稳定成型,这种美好的希冀,勇敢的追求,温情的目光是文革也难以泯灭的,于是他们影片中文革的面目过于模糊。第五代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阐释文化大革命的成因与动机,高屋建瓴的追思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弊端,延续了五四后文人的另一次文化反思,使文革成为承载和传播自己反思结果的符码,他们笔下的文革是一种存在的缺失,是一种能指的所指。而以谢晋为首的第三代电影人则写出了自己的经历,文革是他们的文革,影片是他们的影片。

  谢晋的《芙蓉镇》严丝合缝的将芙蓉镇上的生活和文革的前后期做了组接,或者说谢晋延续了中国几十年来的影戏传统,将人物命运生活镶嵌在文革历史背景中达到高度统一,从而在电影叙事发展中以人物的命运写实性折射社会中其他人民群众的命运,以传统的家庭悲欢反映了反传统的情感悲欢,直指文革给广大各族人民所带来的巨大的悲痛和难以愈合的创伤。

  电影的寻唤功能是以中心人物的感知来渗透叙事信息,以主人公的视角感染观众以达到认同的目的,谢晋深谙这一点,他给大家讲了个真实的曲折的吸引人的好故事。但不饱满的人物形象和缺乏深度的剖析是他的弊端,从而引起轰轰烈烈的谢晋模式讨论。这种将道德与政治互换的把戏遭到批判,但是,每个人都有他的时代,谢晋是他那个时代的人,他的芙蓉镇与其说是他自己的不如说是他那个时代的,我们今天看到的是记录了那个年代的影片,超越时代是天才的责任,而谢晋只是兢兢业业的反应了时代,但也绝对配的上大师这个称号。

  芙蓉镇中很明显的有两组人物——好和坏,这种简单的二元对立其实也最能显示出影片的戏剧冲突。以李国香和王秋贺为主的坏人团队和以胡玉音,古燕山,黎满更和秦书田为一体的好人团队。谢晋模式主要以好人蒙难,价值发现,道德感化,善必胜恶为叙事情节结构影片,因此好人集体的受难史则突出反应了中国不间断,反复变更立场的政治运动给人带来的灾难。黎满更与芙蓉姐胡玉音关系极好,但是在党组织的不断逼迫下和家人孩子的责任下,他违背了自己的良心出卖了胡玉音还将她的1500元钱上交给组织,从此这位无辜的党员坚守着党的阵地但同时受到良心的谴责和良知的煎熬,有清醒意识但又无能为力的矛盾使他濒临崩溃,而这种双向情感的冲突性使他成为了一个另类,一个边缘者,如果说好人蒙难里最有力度的表达者其实应该是他。当革命披红挂彩粉墨登场的时候带给人的除了痛苦挣扎扭曲之外,又毫无招架和还手之力,被阉割的人的主体性带来的痛苦只有在酒醉后才得以暂时的解脱,但这种解脱是虚无的也是表面化而不切实际的。他苦苦哀求古燕山不要再提及芙蓉姐以想方设法的单纯逃避而去规避错误,这种无力感是人民在巨大的背景下感同身受的,世界上最痛苦的恐怕就是看到了绝望并身在绝望中却无力自拔,好似流沙,死亡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并完全脱离了自己的主宰权。而古燕山则是从抗日战争一路走来经历了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痛苦。抗日战争给他带来的难以抹去的阴影除了身体上的不健全之外则是看着自己参与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反倒给自己一击,他保持着最后的良心,在醉酒后人格分裂为两者,一个高呼完了完了一个大喊没完没完,最后在冥想中中枪倒地,嘴里默默念到完了,这是一种坚强的信念与力量,这位不健全的男人其实有着健全的思想与人格,他不同流合污不出卖他人以求自保,就让皑皑白雪涤荡他的屈辱吧,丧失生育能力的他最后也以饱满的人格得到了香火甚至是信念的延续——古军。这个孩子的新生代表着他形象的完整,孩子跟了他的姓,这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代表的子孙的传宗接代,当他在战场上留下的血与新生儿的血叠化在一起后这种精神便有了永垂不朽的魅力。而主人公胡玉音则延续了谢晋模式中美好化身的女性形象,围绕她展开的故事是一个多副线的,她作为一个连接者和推动者更多的是剧情发展的标志,我想这种原因也是引发朱大可锐利批判的一个重要原因吧。而其中最有意思的设置我觉得就是秦书田了,这位知识分子被强行划到右派参加改造,最后由于命运的折磨又服了十年刑,归来后物是人非。但是这位自称是半人半鬼的人其实是文革中最坚强的胜利者,不像古燕山的边缘化好分裂化而获得永生,也不像胡玉音从善良勤劳的米豆腐西施到人人避而远之的小富婆阶级,更不同于黎满更的挣扎与痛苦,这位知识分子从一开始就在巨大的历史背景里卷进政治的漩涡,但是他却是在苦难的历史中活的最自在的一个,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胡玉音的米豆腐生意红红火火,连吃饭的人物基本都得到了复现,只是在经历巨大的变革后人物的面貌有了不同的改变,但最大的改变则是芙蓉姐身边的男人变了,从胆小怕事毫无主见的桂桂到半人半鬼切换自如的秦书田,谢晋以一种环线式的结构将自己的想法渗透到秦书田的意识中从而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个人物的设置是与众不同和出彩的关键。影片中秦书田在白天点头哈腰唯唯诺诺,面对不公平的对待他不以头抢地不痛哭流涕,他卑微的像一个真正在改造自己的人一样,甚至在得到两个狗男女一对黑夫妻这样的泯灭人性压抑自由的白色对联后还呵呵傻笑,这种处事观是随机应变的,是带有自我开导性的,也是最符合于那个时代的,人总要在社会政治经济等一系列外部条件下生存,当生存形势变得严峻复杂而难以忍受时,弱者选择了死亡,结束是获得最后唯一快感的方式,而强者选择了坚持,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但秦书田显然又高了一个层次,他在影片的最后得到了平反,在船上遇到了李国香,李国香说你的归来是我签的字,此时秦书田不卑不亢的说那是自然,这是程序。李国香又继续说到如果有什么可以帮的上忙的都可以来找我。秦书田淡定的回答到你还是先找人结婚吧,然后试着去过普通人的生活,不要总难为别人。这一来一往的对话彰显了秦书田的另一种性格,他表面的人和内里的鬼,在风云突变的政治环境下他保持着自己的个性,不怨念不悲欢不随波逐流,甚至在最后得知自己可以调去当文化馆馆长恢复原职时也只是自己嘲笑了一番,当落魄的敲锣人嘶哑的说出该运动了的时候也是他说出如果不小心,或许这真是事实,表现出一种高度清晰的意识。这个人物的设置凸显了谢晋的家国忧愁和人文关怀,表现了一个好导演的良知与责任。

  而反面人物中李国香和王秋贺的一进一退一起一伏则表现出了文革这场浩大运动的荒诞,他是嫉妒的利用者,他是权利的附庸品,在整个时代走向下文革都以滑稽的面孔示人,在芙蓉镇他是被错误运用的,李国香可以随便将资产阶级的帽子扣在一个勤劳善良的女性身上就会得到被骂破鞋的报应,王秋贺可以批斗李国香以得到一定地位满足一己私利就会有历史的轮回使他精神疯癫。这种交叉性的起伏命运可以看作是坏人坏报的传统道德意识,但是更明显的突出了文革的错误性和矛盾性。文革以亘古未有的滑稽悲剧面目粉墨登场,只有表现这种运动的荒诞才能证明他的错误,而谢晋做到了,虽然他的批判不够有力度,也只是以人物的悲剧弥合了政治的错误和领导人的短见,但是他完全阐释了那个年代主流文化的话语权,所以说芙蓉镇是谢晋的芙蓉镇,是他那个年代的芙蓉镇。

  《芙蓉镇》观后感(八):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一个人到底要遭遇多少沉痛才能才能直面惨淡的人生。一个人到底要流过多少血泪才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秦书田那种不卑不亢,笑对生活的精神试问如今有谁能够做到。难道面对强权普通人只能像牲口一样的活着?他们可曾体味到劳苦大众的心酸与苦涩。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世事变幻无常,他们又可曾为自己想到过退路。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芙蓉镇》观后感(九):运动,就是把原本的缺乏变成充实,把原本的充实剥夺为一无所有

  电影里最美的一段,莫过于秦癞子教玉音扫大街那一段,两人在大街上挥着扫把,仿佛跳起了舞,把奴役变成了舞台,在窒息中找到缝隙,得以畅怀。运动!运动!在几个性饥渴的人物手中,似乎被玩成了游戏,但秦癞子却似乎是个最明白的人。时而是人,时而是鬼。姿态最卑微,却在高处笑。

  老谷在战争中已经被阉割了,所以他变成了最无所畏惧之人,那种底层的恐惧已荡然无存,当然不惧鬼神,不畏强权去势。“完了?没完。”老谷的质疑更像是肯定,一种痛苦的却不得不做出的肯定。

  玉音是欲望的中心。她是女人的嫉妒,男人的欲望,时代的发泄,一个新生难产的源头。起初,一个芙蓉镇,似乎在围绕着一个米豆腐摊子在转,男人挑眉嬉笑,殷勤百般,女人横眉冷对,暗蓄敌意。芙蓉镇玉音仿佛就是西西里美丽传说中的马连娜,一个蕴藏着破坏世界秩序的欲望的化身。所有臣服于秩序的、吸取秩序的乳汁长大的人,都视其为异己。一个男人为了党弃她而去,一个男人为了救她舍身走险,一个男人在世界的万般敌意中教其隐忍,相依为命。

  李国香是一种缺乏的象征。似乎不是运动造就了她,而是一个个李国香汇成了运动。运动就是把原本缺乏的变为充盈的,而把原本充盈丰满的剥夺为一无所有。虽然这种充盈,实际宛若泡沫,吹弹即破,内里虚空。所以,她首先做的,就是挖空欲望,灭掉玉音,而就此,她就挖空了所有人。听话的,可以拥有一种虚假的充实,而不听话的,和那些曾经富足不缺乏的,折腾到几近肝脑涂地,五肝具裂。

  这种缺乏是人的嫉妒,是人的贪婪,是人的饥渴。但是片中的秦癞子是导演安插的希望,理想的“小强”。虽然形式上肝脑涂地,常以动物、残疾自比,但是精神上却看破了这世界。他保全了自己的富足,一种知识分子的坚持,保留了自己的欲望,这让他最终给了玉音一个归宿。他是片中唯一一个健全的人。

  影片末尾,李国香说一切都过去了。但是真的就会这样过去吗?缺乏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就像最后疯了的二流子王秋赦所说的“该运动了,该运动了。”似乎,“运动”就在一个不远的地方潜伏着,等着人们的召唤。一旦醒来,就会让世界天翻地覆。

  《芙蓉镇》观后感(十):私心

  李国香或许不善经营米油杂货,但整人功夫了得,在今日也是个行政小霸王。她的刻薄寡恩熟悉得像茶水间那些久经沙场的大婶,只是脂粉拉皮不如后者厉害。绝对说不上毒辣,她的行事只在组织授意下的框架范围内,一不通敌二不反党,路线上不犯错,道德上自然不受质疑。她的咄咄逼人更多只是种语句上的刨根问底,谷燕山脱了裤子表明清白她也便罢手,这种罢手更多出自惊讶后的呆滞与退却,而非得意的注目。政治生涯暂时的低谷里,慌张失措与心急辩白证明其是个到达绝境的正常人,而没有政治老手所需要的变态隐忍与城府。封人家宅,碍人婚姻,在她一类人看来只是工作份内,即使掺杂了嫉妒的私心也于心无愧,因为专政的意义已经与私仇的快慰合为一体。私密的卧房里,王秋赦一表人才面目大新,政治合作发生在饭案床头不免为作者有所讥讽。默契递过来的洗脚布,两人渐渐亲密到可以相拥动情的地步,“这一切财物权力都为你置备,这是片安全的港湾”。小圈子里的同样熟悉那套官方话语的两口子,反映的是政敌或盟友的惺惺相惜,暗中感觉到对方与自己如镜像契合。在影片后面,王秋赦被踢出权力圈,毕竟大老粗只知道整运动,已经不适合政权的基层运作需要。李国香继续在官场如鱼得水,明显比二流子老练的嗅觉造就她能在以后姓资姓社上站对右边。然而,她在祥和的江面上那个恻隐,将是她走向巅峰前最后的人性,还只是直到死亡过程中间某刻软弱的心虚。

  秦书田与桂桂谁成功站到最后,也许应了血统优势家族荫护树大根深。秦的多才多艺不仅救了自己更给死难的小镇带来亮色,如同明灯。得益于好的家庭底子,油滑与苟全怎样拿捏已经成竹在他的胸中,那点政治玩意也不会阻碍住求生的光辉动力。私心犹存,爱我恒心,秦与雨音从苦难里爬出,怀着新希望的胎儿。他们重建家园,即使秋赦的幽魂破锣还在作响,我也不相信会再次敲到他俩头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