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云上太阳》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云上太阳》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1-22 21: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云上太阳》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云上太阳》是一部由丑丑执导,菩翎男 / 龚璇 / 樊晓洋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云上太阳》观后感(一):所谓东西文化的诗性对话

  法国女画家波琳患上一种现代科技无法治愈的怪病后,彻底对人生失去了希望。在她四处漂游的途中,无意走进了中国贵州东南部,大山深处的神秘苗寨。在这里,一家善良淳朴的苗家山民走进了波琳的世界。山民用古老的苗家医术精心为这个异国之客治病调养,终于在克服了重重困难的长期治疗后,波琳的病情渐渐有了好转,并最终完全康复。而此时的她也早已把心扎根在了这片土地上,把自己牢牢地与这些淳朴苗族村民们拴在了一起。《云上太阳》的叙事,将写实与浪漫相交融,娓娓道来,如歌如诉,张扬着一种温暖的人文情怀。波琳原本是来自西方的一个他者,在苗寨这一片“天人合一”的奇妙境界里,她的心灵经受了一场洗礼。丑丑导演艺术把握上很智慧地透过叙事的陌生化,突破了施爱与被爱、拯救与被拯救的刻板套路,呈现在银幕上的则是东西方文化之间一次令人心灵震颤的诗性对话。人们看到,波琳在苗寨梯田遇救后,受到苗族麻鸟一家人真情的款待和挽留,他们淳朴的民俗是好客迎客而从不拒客送客;但是,波琳作为西方人却坚持要付钱才肯留下,或者投入他们造纸的劳动,“以工代金”作为偿付。恰恰在全剧这一关键性的情节轴线上,该片将苗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老的造纸工艺,朴素地融入了叙事。波琳发现,这种苗家人用古老技艺造出的纸富有韧性、吸水性强,甚至还带有花草的自然纹路与本色(并永不褪色),恰好是作画的上佳材料。她兴致勃勃地跟随着耳环、摆泥姐弟俩一同上山砍树枝、削树皮、踩树泥,继而又在造纸的工艺流程中跟着他们的父亲麻鸟一起劳作,边干边学,由此促使她重新找回了生命信念与心灵的宁静,更使她绘画的灵感再度油然而生实践了在精神上的一次自我救赎。其后,当寨老们以古朴的民主投票方式作出郑重的表决,要奉献上他们所崇拜的图腾神鸟——即用锦鸡的鲜血作为药引子来给她治疗绝症时,波琳竟断然拒绝、誓死不从,大声喊出:“我不能吃你们的神,你们的上帝!”由此呈现出她做人道德底线人性尊严。在苗族这一古老仪式的现场,寨老们无不为之动容热泪盈眶。这里,由东西方文化的互为冲撞乃飞扬起灿烂夺目的火花,何其真挚感人肺腑。作为高潮和结局,当波琳换上苗家女子美丽民族盛装,并佩戴上银饰而汇入载歌载舞人群时,合着芦笙舞的优美舞步,她不禁满心欢喜,很自然地融入了苗家民族欢庆的盛典。孰料喜极而悲,她终因体力难支而再度犯病晕倒。此时此刻,苗家人用担架抬起她,不舍昼夜、登山涉水、历尽艰辛将她送进省城的大医院。继而是全寨民众为募集治疗费用扶老携幼慷慨解囊,奉献出苗家人一片赤诚的爱心。其后,一架飞机将波琳载回了巴黎,病愈后她重回苗寨,着一身清爽的苗家便装,神采焕然地站立于讲台上,带着孩子们诵读课文,成了落户中国苗寨的一名外籍小学教师,给人留下清新美好印象。这部新片给我们带来了可贵启迪:它在文化上独标一格,着力于苗族人文原生态的发掘,清纯感人弥足珍贵。如此纯净故事,又有俯拾即是独特而丰沛的人性细节

  《云上太阳》观后感(二):朴素的自然主义

  《云上太阳》这部电影如果要评比,绝对垃圾电影。它所采用的是一种朴素的自然主义形式,展示贵州丹寨少数民族纯朴善良、互帮互助的精神风貌。

  画面很美,画质也不错。但还算不上真正的好电影。

  希望我们贵州多利用本地有利的自然资源,拍摄更多电影,好电影。但是不能只是单一自然风景以及人文风景的表达,还要主要电影的表现形式、台词、趣味性、震撼性等。

  《云上太阳》观后感(三):欣赏此片,需要与导演一样纯洁美好的内心

  在百讲看的,看完影片,我丝毫不怀疑导演对自己家乡美丽景色与乡亲们美丽心灵的热爱,但作为影片而言,具有种种问题具体曾经详细讨论过,这里不说了。

  现场一位女生对片中的美好提出了质疑,认为没有反映出真实的侗族生存状态,然后就淹没在老艺术家们如潮水般的一片赞扬声中了。

  获奖是好事,但不能表明其没有问题,也不见得像老艺术家们赞誉的那样“扛起了大旗,弘扬了民族文化,中国电影未来的希望”,相反,其暴露出来的恰恰是中国电影的典型问题。然而,其原生态的本性,犹如张艺谋当年镜头下陕北的翻版,对西方眼球具有足够刺激性,又能以唯美的方式让他们重温香格里拉的旧梦。

  《云上太阳》观后感(四):好的电影需要好的演员

  也只是偶然发现这部电影的。在豆瓣看到才三颗星?也许你们太专业,也许你们不懂乡村生活。里面的演员说话都太木讷(我不知道是不是那里的人们说都这样),演技更不行。我说过一部好的电影最不需要的就是什么专业的演员。电影需要真诚,一切都需要真诚。明日贵阳迷笛开幕,一起期待吧。这是我看过最美的电影。

  你看那里的人们多淳朴善良,这样的人们也正在灭绝。可悲的世界里,当我们看到这样一群人,在世外桃源的世界里无所欲望的生活着。你不向往吗?也许这是大多数人的理想生活。我想理想生活不是我们无法做到的,而是我们有太多的牵绊不能去做。

  西南一直是我所神往的地方,终于有一天我会踏上那片土地。但也只是踏上,我多想在那里度过余生呀。

  《云上太阳》观后感(五):故事太弱,就当风光片和民俗片看吧。

  典型的小众文艺片,与成年人相比,更适合孩子观看,但需耐心观赏。

  故事平淡的犹如一碗白开水,苗寨纯真的犹如世外桃源。看到片中的每一个人都不计报酬甚至卖地卖牛地帮助救治法国患病姑娘,让山寨外的我们看得目瞪口呆难以置信,仿佛身在童话中一般。

  片子画面清新自然唯美,节奏舒缓平淡,苗寨民俗独特,民风淳朴,给人以心灵的洗涤,尤其是对于喧嚣物质社会中的我们。但故事实在是太弱了,就当风光片和民俗片看吧。

  片中苗民老者投石(投票)决定是否抓捕锦鸡的桥段非常通俗形象地阐述了民主的基本概念——少数服从多数,不失为一个小亮点。可惜,现实中这样的民主太少了。

  很想问问编剧和导演,这个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还是纯粹杜撰臆造的?因为的确让我感到难以相信。最起码,作为一名法国公民,发现其重病需要住院治疗时,在通讯发达的今天为什么不首先通过外事机构联系法国领事馆和她的家人寻求帮助呢?还有,片尾普通话非常糟糕的法国姑娘竟然在小学里当起了语文教师,这不是误人子弟吗?不需要政府机构审批吗?整体感觉故事太假,也就没法真正打动我的内心。

  不知其他观众朋友的感觉如何?

  《云上太阳》观后感(六):最简单感谢,最真实的感动

  “我们这里的人,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

  开阔的山区风光,色彩斑斓的民族歌舞,制作精美的银质饰品,毫不造作的人文画卷,就这样在观者眼前铺陈开来。

  这是中国影坛年轻女导演丑丑的作品,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一名法国女画家波琳得了一种查不出原因的怪病,她对人生失去了希望,想寻找到一个纯净的地方,了断生命。波琳四处漂游,无意中她走进了中国贵州东南部大山深处神秘美丽的苗寨,她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灵魂归宿。当波琳决定就在这个地方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她的生死却已经跟苗族的太阳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这是一部看后不会心里沉重的影片,故事也的确是好结局,波琳没有因怪病而死去,而是在小学里当了一名教师。但这也是一部看后仍旧会让人产生思考的片子,里面的孩子淳朴而认真求学的样子让我们感动,却只能得到普通话不标准教育

  好的故事就如清水,乍品无味,细尝之下却留有甘甜。《云上太阳》便是如此,无论是梯田的高处拍摄,还是对于苗族人聚会的特写,整个画面从色彩层次到搭配技巧华丽,却清新到你的心肺里,都是丑丑独特视觉的体现。还有片中穿插的民族音乐,与人民在劳动时的场景相融成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篇章。影片虽说没有做到完美无瑕,但却也体现她的匠心独运。

  片尾,波琳依旧做着那些往日里习惯事物。在教授语文时,她的发音生硬,却没有让我觉得做作或是反感。

  “如果说法国是我的故乡,这里是我的家。”

  这是最简单的感谢,也是最温柔的感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