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上帝难为》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上帝难为》的观后感10篇

2018-01-24 20:5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上帝难为》的观后感10篇

  《上帝难为》是一部由阿列克谢·日尔曼执导,Leonid Yarmolnik主演的一部历史 / 科幻 / 奇幻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帝难为》观后感(一):异星球的长河遗作

  2014年,又一个甲午过去,就像再次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惯性狂热的影迷,今年最大遗憾便是:看片量骤降。但细想来,少看片多思考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也正是在今年,我才真正得遇苏俄禁片导演阿列克谢·日尔曼以及他最后的遗作《上帝难为》,传言本片从2000年开拍,整整历时六年才完成拍摄,但直到2013年导演去世,都没有最终剪辑成形,若非导演后代薪火相传,恐怕连2014年都将看不到这部电影。

  所幸,《上帝难为》低调诞生了,即便罗马电影节上无人问津,甚至遭遇大批观众纷纷离席,但它依然不失为一部珍稀杰作,因为恐怕再也没有人会像这样拍电影了。也因此,日尔曼一度被影史评价为“塔可夫斯基之后最重要的俄罗斯电影人”,尽管他一生政治悲剧屡屡被禁,至死只拍了六部长片,听起来真是莫大的讽刺。

  在我心目中,《上帝难为》是一部巫气弥漫的另类史诗电影,它改编自斯特鲁加茨基兄弟的同名科幻小说,讲述遥远外星球上惨遭统治者屠戮的艺术家们,就像一个旷世悲悯的巨大隐喻。在那里,整个星球潮湿而泥泞,仿佛襁褓褴褛、艰难跋涉的婴孩;日尔曼导演的主观镜头就像一架会呼吸的触探仪,时而松软如诗,时而促急如弦。我挚爱这脏兮兮的别具风格的上帝视角,所有人摸爬滚打苟延残喘,耳闻冷兵器砰嗙作响、血肉交融,仿佛整个星球都蒙着浓淡不均的迷雾,看不清真相,一切都混沌不安

  这便是阿列克谢·日尔曼的奇异美学,它注定了《上帝难为》的珍稀可贵,以及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就像有人说的,有些作品就是让其他导演的片子都称不上电影,或者没脸再拍电影。而我也惊奇的发现,这居然是我看过的第三部日尔曼电影了,在他仅有的六部长片中,我还看了另外两部《我的朋友伊万·拉布辛》和《哈鲁斯坦洛夫,开车!》。我唯有悔恨自己太后知后觉,直到大师去世才开始顶礼膜拜,我总是这样。

  《上帝难为》观后感(二):运动

  分:3.5

  看《电子云层下》片段,居然看出了塔老《乡愁》的赶脚,

  令人对日耳曼父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很容易想起类似索科洛夫《浮士德》,且更加散乱无绪无从整合体会

  俄国诗电影共同特征:叙事效率缓慢,镜头语言丰富摄影好处也是坏处,构图精细,光影也美。但过于雕琢摄影,文本的出彩点或许都被摄影机拉走了。

  原著科幻小说的创作意图即是模拟没有文艺复兴的当今欧洲。氛围创造的是极好的。

  高亮处还是在很有意思的拍法,是很难得的体验

  观者全程“游客模式”跟随镜头探索,

  导演也不用优美的造型构图去单一表意,而是通过创建画面的互动关系去打动人

  在一幅画面中完成情绪的悄然转移,十分迷人

  可以说,运动给电影画面注入了画面之外的生命力

  给人的感觉像是由运动中的线条和立方体构成的一种组合,随意滑动反传统

  声音文字平行于画面,互相注解与彼此依托,严格共振。

  通过相互集合,声音与画面轮流碰撞,取舍后的连串动作环环相扣,在信息传递的内力绷紧并达到和谐状态后,画面自然而然释放出光影的魅力

  其中应该也有挖掘视觉本质个人风格理念

  日尔曼电影这是第一部,是否是他一贯的风格不得而知

  但文本显然是被作为辅助的存在,观者的目光很容易被整个吸入到导演精心制造的画面锁链中。

  其中架空历史和场景手段也有意加强整部电影的仪式感,还是很能表意的,

  像是一场“上帝只救自救之人”的神圣宗教仪式,

  用最精炼的理念,

  用流动与随性代替复杂与尖锐,从而达成了某种写意式的美学共识。

  《上帝难为》观后感(三):记录化叙事的登峰造极之作

  曾听过一个故事,达内兄弟在拍摄一诺千金以前决定如果这部电影依旧是碌碌无为他们将会转行,而达内兄弟在这部电影里面融入了一定的纪录化的方式使得这部影片获得了不小的成就。那么,阿列克谢日耳曼的上帝难为便是将纪录化达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顶峰,这是我近两年看过的不上五部的神作之一。开放式构图的运用往往多用在特写一类的紧景别中,这样一来开放式构图所主要表现的是一种压抑焦躁的情绪,而在这部电影中则反其道而行之,开放式的构图多用于中景中,且开放的人物往往是不主要的人物,位于前景,这样一来一种强烈的纪录化便应运而来,甚至于在运动长镜头中复杂的场面调度被这种随意的开放给人一种粗燥的感觉,甚至会感觉影片中的演员走位根本没有编排过一般,而这样的感觉恰恰又与影片中坑脏,血腥的画面所相吻合。所谓纪录,影片中多次片中人物看向镜头的好奇表情,可见日耳曼或多或少想营造一种这部电影便像是来自外星球的纪录片影像一般的感觉。正是这多重的老日耳曼的风格导致这部2013年上映的黑白电影在贝拉塔尔,拉夫达兹,或是盖马丁以外呈现了另一种极其另类的极端。这是老日耳曼的遗作,不禁要感慨一下,老日耳曼被誉为继塔可夫斯基以后苏联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一生仅拍摄六部电影,三部被禁,而老日耳曼强烈的风格似乎又是在1984年第四部作品我的朋友伊万拉布辛时才有雏形,真的想让日耳曼再多活几十年,却又懊悔自己是在日耳曼走的时候才知道他的伟大

  《上帝难为》观后感(四):日尔曼,导演难为

  比起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或者谢尔盖•帕拉杰诺夫,阿列克谢•日尔曼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但他同样遭受着作为一个苏联电影艺术家的悲剧命运。他一生只导演了六部长片,苏联解体之前,由于政治原因,大多数时间是无片可导,而政治环境有所改观之后,却由于俄罗斯经济下滑,而找不到投资。《上帝难为》从2000年便在捷克开拍,历时六年才拍摄完成,此后,日尔曼则一直进行剪辑和声音处理,直到他于2013年逝世,电影也没有最终完成。影片最终由其子完成,并于2013年10月首映于罗马电影节,却由于其强烈的去叙事手法,并没能引起足够的关注,但这并不能影响影片优秀品质,好的作品不应该被掩埋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影片改编自斯特鲁加茨基兄弟的同名科幻小说,通过一个遥远的外星球映射苏联恐怖的政治氛围下知识分子可悲遭遇。小说中don Rumata来自于地球,在一个正处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星球上,做一个观察者,关注历史文明的进程。本应该做一个旁观者的他,无法接受统治者don Reba对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残酷迫害,而致力于拯救最为博学的Budah。最终don Rumata手刃了don Reba,血洗了整个王国,并离开了这个星球。然而,日尔曼却刻意删掉了故事中所有的戏剧点,从而弱化了故事背景,弱化了人物塑造,甚至是叙事逻辑。“上帝难为”本应是一个don Rumata与Budah讨论的一个命题“如果上帝能够完成你一个心愿,你将如何选择?”然而每个愿望都有相应的代价,而最好的选择就是上帝做一个旁观者,而旁观者却无法忍受残暴苦难。而影片中,这种难为却成为了一个人性道德困境,作为上帝如何残暴的结束另一种残暴。同样,日尔曼的去逻辑去叙事去框架的叙述方式,让人物角色行为缺少明确而清晰的动机,让一切都显得模糊而缺乏意义。这种缺乏意义缺乏目的性的历史发展,将社会进化置于一种纯偶然的进程。don Rumata的强势介入,为了保存星球最后的文明,而本应”复兴文化“的关键时期,却最终变为一场灭绝的屠杀。

  除了日尔曼奇特的叙事结构完美映衬了影片的主旨,日尔曼奇特的镜头语言也给予观众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在如今讲究镜头运动的流畅性和镜头内部和谐性,《上帝难为》则是反其道而行,日尔曼试图还原一个充满抽象意味的泥泞而破败的中世纪景象拥挤而无规则的画面,人物随意的出入镜头,将叙事上的散漫更加深化。日尔曼一反叙事电影中强调的镜头叙事性,他不会通过剪辑来加快叙事节奏或者扩展人物视点,也不会通过运作长镜头来渲染情绪和诗性。他的长镜头更加接近一种纪录性,试图模拟上帝的视角来观测发生在人物身边的各种事件,与此同时,他又通过时常出现的杂耍一样的人物入镜,再一次反掉镜头的纪录性。由此,日尔曼通过反叙事达到第一层违反传统逻辑的尝试,通过反画面达到第二层违反传统美学的尝试,而通过反纪录达到第三层违反传统记录的尝试。在达到反叙事,反记录,反美学,这电影的三大重要因素之后,日尔曼却缔造了一种更加奇特的美学体验。

  《上帝难为》观后感(五):《上帝难为》:2014年度最高逼格之作

  星级:★★★★

  阿列克谢·日尔曼让人大开眼界,从来没有这样的观影感受,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位俄罗斯导演,这年头竟然有人能拍出这样的电影。两天之内看了两遍,感受却完全不一样,第一遍的时候大部分时间不清楚这到底在干什么,感受到的是片中那个黑暗中世纪的残酷。第二遍看却是完成相反的感受,是造物主的爱,一种大爱,它就像一种积极引导人类文明前进的意识,它就在那里引导在人类,就像片名一样,上帝也好当啊。一直觉得欧洲文艺复兴的概率非常小,简直就是造物主的奇迹

  这是一部另类的科幻电影,像片头的旁白的那样,这里不是地球,而是某个类似地球的星球,那里的文明进化到了类似于地球上的欧洲中世纪。故事改编自Strugatsky兄弟的小说,这个科幻的创意就是如果当年没有文艺复兴,现在的欧洲文明又会是什么样子?这个故事里,一群来自地球的科学研究人员被送往到那个星球,去引导那个社会的文明发展进程,他们不得使用暴力,不得强行干预,只能引导,男主角像一位先知,也只是整部电影里行为举止唯一正常的人,他在社会底层不断的行走,去开化人们,电影就像纪录片一样跟着他的脚步由此展开。

  它在某种程度上像伪纪录片,就像有一位额头上装了摄像头的家伙毫无目的的边走边拍,这家伙一定是来自那个蛮荒的星球,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前额的那玩意能拍电影。你可以看到大量看似漫无目的的跟拍长镜头,镜头就像一个围观者,还总有人从镜头的前景划过,或者看向镜头,就像是在研究镜头究竟是个什么玩意,也常用渐入黑暗和白色的烟雾来转场。这片子确实就像从外星球传回来供人类研究的素材,我从来想象不到中世纪会是这个样子,如此的真实,肮脏,泥泞,蛮荒,人们像是大脑还未开化的原始动物,你很难了解片中人物的行为举止,他们没有一个是正常人的逻辑,是不知道残酷、文明和羞耻的野蛮生物。他们像地球上中世纪的人们一样,杀死能读书识字的知识分子,杀死那些红头发的人。

  这是一部乍看之下又黑又长又脏又乱的电影,它甚至没有叙事,叙事的效率就像那个世界的文明进程一样缓慢,男主角在片中像一位先知,他感觉自己像上帝,但他的能力依旧很小,最后我们看着人们被屠杀,世界被宗教秩序占领,这部电影之前的名字也叫《阿卡纳大屠杀的历史》。整部电影里的旁白都神叨叨说个不停,但你根本就理不清他们的逻辑,就像无用功,这也始终无法让观众进入故事,始终让观众像个游客。导演的野心在于多方位的展示那个蛮荒的世界,和人类的暴力、野蛮和无知,而人类身处其中却根本不会知道,只有他们有一天能像我们这些观众一样,从中跳出来,才能感觉到这一切的荒谬和让人崩溃,那个世界的一切简直不可理喻,让人难以忍受

  这应该也是日耳曼导演将这片子做的像伪纪录片风格的原因,导演计划了一辈子的电影,2000年秋天在捷克共和国开拍,一直拍到2006年8月,加上后期制造的时间,历经十多年,直到2013年2月21日在家乡圣彼得堡去世。他一辈子拍了五部长片,以展现生活的真实著称,《上帝难为》在风格上也和他的前作《哈鲁斯坦洛夫,开车!》相似,至于这种风格像谁,却很难定义,我只能说很少看到这么直接的电影。这本另类的科幻小说也不是第一次被改编成电影了,1989年德国导演彼得·弗莱希曼也拍了一部,中文名叫《成神不易》,也更偏向于原著的故事和叙事,主演有著名的“德国疯子”导演沃纳·赫尔佐格,感兴趣的话可以顺便找来看看。

  禁止转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