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青红》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青红》的观后感10篇

2018-02-13 21: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青红》的观后感10篇

  《青红》是一部由王小帅执导,高圆圆 / 李滨 / 姚安濂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红》观后感(一):一代人的时代烙印

  如果没有过相似经历,大概很难体会其中的感情。而我小时候恰巧就住在那样相似的红砖平房里,也同样走过雨后湿漉漉的青石板台阶,那朱红的木门那窗帘那缝纫机都能勾起我的童年回忆。我妈同样是城里被支到山沟,她应该同样也渴望过调到城里。所幸,我们的山沟离城里的外婆家不过一两小时车程,加上我妈一些英明决定,他们没有压抑到我青春期,我也没压抑到青春期,所以记忆中我实际上有一个超级快乐满足童年,还时不时想回去看看那个给我留下美好记忆的地方呢。

  而我知道有一个余叔叔,就是上海来的,然后他就在这边有了家庭留在这边,时代对一代人人性的压抑,让这代人也无形中把压抑释放在子女身上。

  最后那里,应该是赶上了83年严打吧。

  《青红》观后感(二):《青红》:美女青春日记

  《青红》:美女青春日记

  assionfly

  从《十七岁的单车》到十九岁的《青红》,我们的青春记忆随着王小帅的摄影机又长大了两岁。

  2005年6月刚刚上映的《青红》跟王小帅2000年的《十七岁的单车》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几乎是姊妹片。(1)同样单纯的青春主题牵连着复杂的社会背景人性与异化之间的巨大反差和张力产生了极富戏剧性的情节冲突,形成了对观众强烈心灵震撼。(2)同样的单线叙事为主,用故事本身的情节发展而非剪辑技巧制造悬念,而且都做到了“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让观众有会心得拍腿之感。(3)同样真实亲切生活场景、道具、语言和音效,虽然故事结局痛楚悲悯,然而笔调色彩鲜活明亮。(4)另外,在导演控制技术、叙事手法和节奏、长短远近透视镜头和画外音的运用上也一如既往的保持了王小帅的显著风格

  然而,虽然只隔两岁,但长大了毕竟是长大了,《青红》较之《单车》又有一些不同。(1)首先是视角从对准男孩到对准女孩,这对中年男性导演而言当然是一个跨越。在《单车》中的红琴(周迅饰)和潇潇(高圆圆饰)都是隐线,她们角色的塑造都是通过两个男主角视野客观瞥见的,没有贴近更没有主观解剖,所以显得单薄。对此,最简单解释当然是“导演是个男的,男人不懂女人心”。而长大两岁之后,王小帅用《青红》比较成功的刺入了女孩子秘密世界,青红(高圆圆饰)的演绎虽不一定完美,但被控制得恰到好处;小珍(王雪洋饰)对青红的关系影响丝丝入扣。相反,小根(李滨饰)和吕军(秦昊饰)两个男孩,却成了女孩客观视角中瞥见的角色。(2)其次是情节硬伤减少,更加自洽饱满、流畅自然。《单车》的很多批评来自其情节的偶然性,有为刻意达到戏剧效果矫揉造作出情节之嫌。比如民工小贵找到车后执拗地始终不报警;小坚再次找到小贵过于偶然;红琴半截断线跟主线没有交汇;小坚情杀被报复跟小贵毫无干系,强扭在一起挨打过于矫情……然而《青红》中这样的怪异情节几乎没有了,观众第一次观看这部电影一定对主人公命运揪心,而情节每进展一步都会觉得合情合理、仿如己出;而且也没有像《单车》中红琴那样为了电影主题的广泛代表性而硬塞进去的角色,《青红》中的人物全是与主线密不可分的,电影的笔墨和线索也就更为收敛。(3)内容人格(小贵)与自尊(小坚)以及伴随的青涩初恋心理活动,进一步深化到了性爱自由(小珍)与禁锢(青红),这是跨越成年人话题标志性转变,而对于后者,古往今来相关的人性与异化的话语浩如烟海,其对每个观众的伦理刺激也就更为敏感。(4)社会背景从当下的“农民工进城”的城乡问题,转换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中的“城里人下乡”中的城乡问题。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时代,其社会学意义透着深刻宿命感——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的沉重历史阵痛。而明显有别于当下“农民工进城”的理性行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城里人下乡”更多透出了上一代人激情元素——这种特殊性就又更深一层地回到了影片一贯的主题:“青春”的躁动及其自醒的过程

  我喜欢王小帅的这两部电影,更多的还是在于其“青春”的主题。其魅力和震撼远远超越了“农民工权益保护”和“三线工人迁徙权”这样的政治性话题。因为人人都有青春,她青涩纯洁的美跨越空间被人人珍藏于心;因为青春纠结着生命,她成长痛苦跨越代际让人人感同身受。叙述青春的故事,会让所有人倾听;回忆青春的感动,会让所有人泪下;反思青春的痛苦,会让所有人警醒。

  《青红》最触动人的地方在哪里?在于对美少女的痛惜。为人父母痛惜女儿;为人手足痛惜姐妹;为人恋人痛惜心上人;即使是作为一般人,不论你承认或不承认,也会为美少女的命运揪心。她们是美丽纯洁的化身,是全世界的至宝与心宠,即使她受一点点伤害,也会令人扼腕痛惜。然而越是珍贵东西,越显得脆弱;因为人皆争宠,也就红颜薄命。这亘古不变的规律,写在每一本美女青春日记上——所有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在那段令世人倾羡的韶华时光,有几个没有故事的呢?——收到很多的情书?收到很多的礼物?出门或回家被人跟随?更漂亮一些的不断被人争抢引来情斗?被强吻拥抱?……在某个烂醉的聚会之后被人强奸?然后自杀?堕落?出走?私奔?或者烧掉日记石沉大海?或者为逃避熟人而流落他乡?而在那些日记中提及的男主角们呢?羞涩地远远欣赏?鼓起勇气表白过?受到冷遇而躲起?锲而不舍屡败屡战死缠烂打?为她打架?为她自暴自弃?为她努力奋斗出人头地?……对她施用暴力?然后恋爱结婚?或者为负责任恋爱一阵终于还是分手?或者自责离去不了了之?或者被女方父母或其他追求者们暴打致残、致死?或者被捕、被判刑?或者自杀?

  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美少女们旋转着的,除了老女人和丑女人以及少数老男人之外,当然他们也可能是美少女的父母。女人们争当美少女,男人们争着追求美少女,人类文明的历史围绕着美少女的青春日记,徐徐拉开了帷幕……只不过,故事真的走到男的被捕,女的自杀这一步的,毕竟是少数。但是,那么多那么多被卷入这类似故事的人们,虽然走入了上述很多的结局选择之一,即使王子公主真的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难道内心不都对这种最悲剧性的结局怀着某种恐惧和隐痛吗?

  《青红》最引人困惑思考的是什么?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你是青红的父母亲友,你该怎么办?”青年教育是一个永恒沉重的话题。因为面对“青春”,上一代人可能一样捉襟见肘焦虑不安的;而同一代人可能一样是体验试错、后知后觉的。教育过头了可能扼杀了青春;而毫无教育却可能让青春自杀。《青红》深入了一步在于,青红的成长影响不仅仅来自于父亲外在的“封建保守灌输”,还有她自己亲眼目睹小珍失身之后的痛苦而自己做出的警醒。外在教育与自然体验两者交织使得青春无知紧张焦虑惶恐更加放大,小珍影响的存在也就证明悲剧不能简单的归罪于父亲的教育方式。然而王小帅的处理至此出现了局限——小珍私奔归来的状况是好是坏,没有明确的立场也就是说,到底该放任自由还是该加强监管,得不出结论。第二个问题是:“小根到底是不是真的爱青红?”因为如前所述,小根的人格塑造出现了缺陷,只有隐含的侧面的反映,所以小根最后的强奸举动显得非常突兀。按照前面大量感人的追求言行推断,在青红的苦苦哀求中小根不该做出强奸的行为。这里王小帅可以做出的解释有几个:一是小根喝醉了。这明显没有在表演表现出来,李滨的表演是非清醒的;二是因为要回上海的青红家人对作为乡下人的小根长期歧视,导致他自尊心受伤害的积怨予以发泄。这个可以激励小根发奋图强倒是,也不至于因报复压倒爱情而导致强奸;三是长期追求不得,憋不住了。这个理由显得比较本真,但是也就推定了王小帅的前提假设是像小根这样年轻的爱都是完全冲动和毫无理智的,说重了是青春的人性中带着兽性,这很显然是一个极端悲观的结论。

  无论如何,青春残酷的伤害如何避免?这个问题,无论是从小珍和父亲对女方青红的主观影响;还是从男方小根的主观感情和理智这两个角度而言,王小帅都没有给我们令人信服逻辑和明确的结论。似乎观众能得到的解释就是:“生活本身就是这样没有逻辑”。真的如此么?或许只是王小帅没有完全处理好最后的细节;也许真实的生活本该是更加“自然合理”的。而且显然,青红及小珍两个女孩子的青春爱情苦涩,也不都只是归因于“三线建设”和“户籍制度”导致的恋爱不自由。吕军的移情、小珍的投入、小根的执著和青红自发的自我意识这些青春期的普遍问题,显然都超出了特殊社会背景的意义。也就是说,社会背景不是悲剧的根源——即使她们没有现实桎梏,都能经过自由恋爱而自然结合,也不一定是喜剧收场——青春有她本身的问题和隐忧,这才是正题。枪毙和搬家当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这一点地球人都知道;但解除桎梏自由的社会制度就能解决根本问题吗?如果不能,那么更深一层的,如何回归生活本该有的“自然合理”?如何呵护青春的真诚和谐与纯美?如何坦然面对生命的阵痛,让青春沉着地从幼稚走向成熟?却是这部电影本应该更淋漓尽致地荡涤我们的心灵,应该更深刻地启发我们反思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青红》在9天之内通过了广电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的两次审查,顺利赶上了嘎纳电影节的评审;较之《单车》当年心虚,索性未经审查暗渡柏林电影节而言,《青红》的获奖和公映真是我国艺术电影创作者和观众们值得庆贺的一个进步。这也仿如是青春从17岁步入19岁的一项成熟吧。

  2005.6.16

  《青红》观后感(三):红色年代青色烙印

  没有看过王小帅导演的电影,对于高圆圆,我还是很喜欢哒。

  《青红》 05年上映,导演:王小帅 主演:高圆圆 ,该片获第5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20世纪 60年代,为支援三线,青红一家随内迁工厂繁华上海搬到僻远贵州,故事发生在80年代,20年后,父母老了,青红十九,20年的光阴雕磨了曾经热血青年的容颜,浇息了支援三线建设的热情,青红父母为了革命建设而到荒山僻野,国家升职称涨工资承诺如同开不尽荒山,不知何时能兑现,而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正地覆天翻。

  或许,当初没有来,结局就会不一样, 或许,现在回去,结局就会不一样。一代人的青春已如青灰,但是,下一代,青春定要如红似火,寻回阳光照耀,红日初升的故乡。就这样,父亲有了充足的理由,笃定的信念,不甘的心开始了欲动的不安分,然而,回家之路不只是距离......

  时代改变了父亲,父亲改变了青红,而青红,可以改变什么?默默地脆弱地承受着,用一个人的故事映射着一段历史,两代差异,终于有一天不堪重负,故事的始终,可曾问过你的主人公,她愿意吗?故事不是她来编写,不是她来导演,在来时的路上早已埋下了回时的眼泪,一去一返,跨过的不是可抵消的位移,故乡早已是返还不去的原点。在寻问我是谁,我在哪的时候,青红在迷茫,我不是父亲想要塑造的女儿,我也不是回恋上海的上海人,我的心该落向何处,扎根何处?

  我在寻根,我的根要深扎地下,安安稳稳,然后安安静静,枝繁叶茂,只有这样,我的枝桠才可以向高处伸展,伸向广阔,触碰温暖,可是世界广袤,我却无处落脚。 我想,或许寻根就是青红们和父辈们共同的梦想,可不同的是,他们的根不在同一个地方。

  被安排前程,被摆布的命运,影片的最后,青红的眼睛只是盈,却无泪落下,如果落,落向何处?她的欢乐,她的痛苦,她的身心都无处承载,不只是疲惫,还有无声无泪的控诉。青红在影片开头,在一群人中突显,让人的视线不舍转移,而在结尾,她的凸显有些孤伶单薄,让人不忍直视。

  影片中另一个悲剧人物小根,纵使他有错,他毁了青红的一生,但却让人无法恨起这个懦弱的人,在一声广播,一声枪响,宣告了他的消亡之后,让人没有惩恶的畅快,反而有一丝同情,小根的冲动与占有,造成了两个人的悲剧,这懵懂情愫,那么不合时宜,那么格格不入。爱恨交织,让小根负罪至死,也让青红纠结一生。

  影片最后,青红是不愿清醒还是不再清醒,没有交代,或许这样更好,她还可以寻求一丝保护,一丝怜悯。

  这样的文艺片,将2个小时蔓延至20个小时,甚至2天......没有大喜,没有大悲,情绪淡淡的,却让人不能忘却,不能走出,印象沉沉的。

  《青红》观后感(四):十九岁的故事:《青红》观后

  又是一部获奖的国产电影,有了《孔雀》的前车之鉴,总会心存疑虑地在看与不看中斗争许久,结果无疑还是会选择前者的,好在,总的说来没让我失望。

  一个企盼迁回上海的父亲和一个留恋乡村生活的女儿贯穿始终,时而父亲的威严占优,时而女儿的小诡计得逞,他们之间的故事就在这样你来我往之间娓娓道出。

  整部电影的情节,都在一个极其郁闷的氛围当中。父亲的郁闷在于急于回上海却不被批准,女儿又总违背他的意思;青红的郁闷在于父亲管教和影影绰绰却注定会到来的离去的一天;母亲的郁闷在于父女两人拉锯的敌对;青红男友小根的郁闷则在于青红的疏远……

  但灰色的基调下偶尔会有闪亮之处。小珍的谎话让苛刻的老爸硬把女儿哄去舞会,不免让人会心一笑。我认为,《青红》正是因为这些对细节的精彩处理,使原本平淡的故事增色不少。比如,小珍私奔复回,一个谎言淡淡带过,她和青红还是一如既往的亲密,没有人追究细问,因为一切都已心领神会;再比如,青红一家驱车启程回上海,正赶上小根被判决,前前后后的判决听得都很清楚,唯有到小根时含混不清,这也应该是导演的细心之处吧。

  总之,这部影片值得一看。

  《青红》观后感(五):爱情是个屁,谁也别装逼

  韩寒说文坛是个屁,谁也别装逼。

  看《青红》的时候,我脑子怎就一直冒出这句话。我想王小帅是不是也想告诉我们,爱情是个屁,谁也别装逼。如果非要说这部片在谈爱情的话,那这就是我对这部戏里爱情的见解。

  王小帅的作品,我看了《十七岁的单车》和《青红》,仅此而已,觉得一样没瘾,《十七岁的单车》让我想起《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看了《莉莉周》再去看《十七岁》就觉得,有时候并不是扮高深就显得文艺的,一样说青春残酷,《十七岁》看起来就空洞许多,假许多。至于《青红》,一直到青红被强奸那部分之前,我都觉得异常无聊,原谅我无法理解那个年代,原谅我的肤浅。

  影片最后父亲看着自己的女儿自杀被抬出来的时候,是唯一打动我的情节。爱情和父亲的感情比,确实连屁也不是,尽管父亲的爱是多么专制多么难以承担和多么霸道。但这并不是我们用来伤害他们的借口。

  还有青红疯了,我想,有些人确实是只有疯了才会比较快乐,这结局也未尝就是悲剧。

  《青红》观后感(六):不寒而栗的,灰蒙蒙的岁月

  不寒而栗的,灰蒙蒙的岁月。

  《青红》和《十七岁的单车》讲述的都是充满苦涩的、反抗无力的青春。第一次看《青红》是高中的时候,看完后同学说我像电影里的小根,而我暗恋的女生像青红,我记得我听完后哆嗦了一下。同学怎么知道我暗恋女生的故事?尽管我也隐隐地觉得自己和小根有相像之处,但同学是怎么知道的?暗恋的结局就一定和电影里的一样吗?二十岁以前,真是一片灰暗的记忆。

  大体上同学是有道理的,我和小根有相似的气质。具体是什么气质?我说不出,也害怕说。那是一种压抑的、沉闷的、扭曲的感觉。二十岁以前,沉闷的空气让我无法呼吸。

  然而现在时代变了,08年以前和08年以后完全是两个时代。自由主义早已让位于享乐主义。人们在集体主义的关照下像猪一样吃食享乐。除了专业书籍,我几乎不能读书了。可笑吗?我竟然有点怀念那段不寒而栗的,灰蒙蒙的岁月。

  让时光倒流,回到灰蒙蒙的高中,我会像小根一样扑到青红身上去吗?

  还是不会,扑上去之后呢?被枪毙吗。

  但像猪一样吃食享乐就是更好的归宿?

  《青红》观后感(七):《青红》与电影的历史感

  其实我对于中国电影里的第五代,第六代的导演及其电影并那样了然于胸。虽然是看过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但对于他们电影的风格并未思考太多,只是印象会和各种革命连载一起,和所谓共和国成长历史相连。今天看完王小帅的《青红》,突然觉得这种所谓代的区分似乎不由自主地在这些导演身上烙下痕迹,他们也许也因为这些称呼平添了几分不该有的重量——历史感。第六代似乎也延续了第五代对历史叙事的偏爱,又或许他们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拍电影,他们似乎要拍的是中国的电影而不是自己的电影。

  就像是小学上语文课时概括中心思想那样,某某文章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看了《青红》我就想到这个电影通过一个年轻女孩子在山区不自由的生活反应了第三线工人及其子女因为时代的原因不能自主选择命运。可是自始自终我都觉得电影像是在做一次总结,对那个时代的总结,对历史上这样一个人群做总结;相对而言,人物却并没有给我太大的震撼,青红只是太多中的一个,她的面部并没有从那些群像中凸现。淹没,是的,那的确是一个时代的特征,可是我还是更欣赏王安忆处理淹没的方式,她仍在淹没中寻找到了蕾丝花边,寻找到了情感和个体精神的生命力,她似乎更能在历史的黑巷里走得更深些,更能走近那个曾经活过的生命,看清他们每个人的脸。我猜想主演青红越来越少的台词,越来越多的静默是为了让她父亲的声音更强大,导演希望用无声对有声的冲突来表现从反抗到顺从到放弃,可是她父亲的声音太大了,像是那个时代的传声筒,而青红的静默并没有调动观者更多内心的声音。看完了电影,我似乎也就能贴标签似的感叹一下,那个时代的人真可怜无奈,至于青红,就像是散开了的涟漪,她只是个十九的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女孩,她除了和所有女孩一样爱美,萌动却没有更多的性格,我无法通过更多的描述来形容她。

  如果说那个时代经历淹没了生活在那里面的人,那么时代这只大手又在电影里再次淹没了他们。我觉得一个好导演应该能还那些人以面孔而不只是轮廓。

  《青红》观后感(八):哪里才是“家”?

  看了《青红》。莫名的伤感。

  片中有几句话我印象十分深刻。一个是青红站在山上对小珍说“这里是我们的家呀。”一个是珍珍说:“可那女的是农村来的。”……

  个人觉得这个电影讨论了一部分关于“根”的问题。上海人的后代生于贵州长于贵州,他们就算是贵州人。如果老是追溯父母的户籍的话,我们现在谁也弄不清自己是哪里人了。新一代的“上海人”,她们对上海一无所知而对他们成长的土地怀有感情。他们在那里爱过、快乐过,他们留恋那片土地。而对于他们的父母,送孩子回上海是他们挽回“自尊”的唯一希望。他们疯狂的想要找回昔日的脸面。从人类进入奴隶制开始,我们就不曾停止过对豪华和荣耀的追求,和对自己留下深情的土地的割舍。也是如此,上海才诞生。它寄托了一切有关人类本性的“梦”。由此又可以看出小珍的那句话的心理来源,和“SHANGHAI DREAM”也是极其相似的——无非也是那个“梦”。这是我们几十年都没有摆平的思想,也是我们一直延续至今的“梦”,为了它,我们奔波在异乡,经商,考学,打工,漂泊……因为它,中国呈现出了现在的样子。

  影片的最后,让我哽咽的是小根的结局。为什么判刑的是他?上海人走了,留下那个纯洁的贵州青年,死活不名。我虽未亲身体验过我父母的年代,但也可以感觉到小根和青红纯净的爱情。小根的结局更象是对当时扭曲的封建爱情观和家庭观的斥责。最后的三声枪响震慑人心,望着青红一家车子远去……我无言……

  (另外,小小的批评一下~~这个片子的人物设置上缺少特色。青红的家庭状况很难让人看出那是一家上海人。更象一个典型的东北家庭~,相比之下,小珍的家庭显然“上海化”一些。)

  《青红》观后感(九):《青红》淡色

  王小帅对伤痕的触摸。这个时代的寂寞在上个岁月的出口。这种体裁才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面目,直白。如同西方人热爱吕燕因为她符合他们对于东方的定义,这才是兵马俑的孙女。所以嘎纳接受了它。那心理就像我们喜欢听别人的故事,可以最大的安置自己的想象的遥远的记忆。却不知是不是属于自己的记忆。

  王小帅说:“我把这部影片献给我的父母和‘支援三线建设’的人们。这个电影带有我儿时生活的那个地方的许多印记,父母当年支援‘三线建设’,从上海远赴内地。为回上海,当年我的小学老师联合厂里另外4家人舍弃工作、放弃户口密谋‘逃跑’,凌晨三时坐上大卡车一路狂奔回上海……他们给了我太多的震撼。”如果说,那这他童年意象的浮现,更多的感觉他于片中以弟弟的身份存在,是一种观看的视角。孩子的立场淹没在成长的朦胧之中,淡化在父母之辈的留还是走的矛盾之中,消失在美丽的姐姐的快乐、忧伤和惨淡的经历之中。

  平淡和个人化,是它的特质,不过要让它上升成为群体的感情,则需要故事线索以外的功夫。影片历史背景的营造还是非常现象学的。影片中充满了具有符号性的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常生活场景。第六套广播体操、靡靡之音邓丽君的歌、地下的舞会、手工蜂窝煤、花格喇叭裤、卷发和发带、偷听敌台的老式收音机等。最大可能的还原了当时的物质面貌,由此而形似。

  神似的承载,被安排成要“回家”的迫切,没有属于自己的地方,因为非自己的所愿。这种内核解构和反讽了时代。青红的沉默是一种失语的表达;青红的遭遇是一群被凌辱的人的投影。不同于小珍因自己的意志而出走,青红是乖孩子,粗暴父亲的没有方式方法的管教,纠缠迷恋自己的男子的强迫,面对这些,她选择的是安静,安静的蒸发,安静的控诉,只有死亡是可以自己做主的事情。

  影片里,拍摄的角度很明显,在窗户的玻璃里,在铁栏杆里,在门框里…… 总之,是一种框架和禁锢的抽取。被束缚了的灵魂,出逃也只是逃向一个更大的笼子而已。

  《青红》观后感(十):没有正确答案的选择题

  《青红》的故事源于三线建设。青红的父亲饱尽了屈身“三线”的苦闷,宁愿冒险返乡也不想继续等待。在是否返乡的问题上,青红和弟弟这两个孩子断然不愿回上海,母亲是一贯的中性态度,只有他最迫切期待返乡。他有权定夺全家人的未来,但在家人的表态面前,他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未免自私。于是他巧妙地借助了身为一家之长的责任和使命,将自己的选择上升到“为了孩子”的高度——我无所谓,但我不能让我的孩子重复我的不幸(事实上青红和弟弟把贵阳当作自己唯一的家,他们并不认为自己不幸)。由此,自私的选择变成了为孩子摆脱不幸命运的磊落选择。

  在青红父亲的强势下,青红母亲的中立看起来是一种别无选择的态度。挡在固执的丈夫与年少的女儿之间平息冲突、缓和矛盾,这是她在家庭中的责任,或许也是那个时代的女人普遍承担的家庭职责。在开假条的事情上她也曾拥有选择的权利,但最终依旧是被丈夫说服。直到女儿被逼疯,她对丈夫终于忍无可忍,才终于作出了一次自主的选择——离婚。但同样身为女人的小珍母亲不会理解她:“这个时候啊,你们可不能闹了,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孩子”。为了孩子,这一不可辩驳的理由再次说服了她。为了使自己摆脱不幸而作出的选择,最终被认定为自私的选择。

  与青红的父亲相反,小珍的父亲是随和的,对小珍是“不管教”的。这成全了小珍果敢无畏的处事态度。不幸的是,她在桃李年华的欲念驱使下失去理性,轻信了吕军的誓言。吕军结婚后,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痛苦地延续“三线”生活,或是与吕军私奔。这注定是两条没有幸福可言的道路。事实上,在吕军与农家女结婚之时,小珍的青春和对吕军的幻想已然断裂。当她站在山坡上对青红说“我们为什么不能更好地生活,也许那种生活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时,她的眼里毫无对私奔后未知生活的憧憬,只有落寞和空洞。

  青红的父亲是顽固的,他用尽各种手段迫使女儿远离小根,使得青红始终没有选择余地。然而他没有料到,在返乡前夕,青红怀着善意告知小跟自己将要离开(以避免不辞而别),却被绝望的小根强奸,这彻底摧毁了他处心积虑谋划的一家人的未来。

  小珍父亲的随和并未帮助小珍获得梦想中的爱情,反而使小珍的青春戛然而止。青红父亲的强势确实使女儿免于重复他的不幸,却带给了女儿真正的不幸。《青红》向人们展示了文革时代里两个家庭的两种截然对立的处事方式,然而两个家庭却最终遭遇了相同的悲哀结局(唯一的区别是青红的家庭比小珍的家庭更为凄凉)。这就是那个时代最大的悲哀——人们煞费苦心地在有限的选择空间里左右权衡,却不晓得无论自己作出何种选择,都注定无法逃脱时代的厄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