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实验者》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实验者》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2-26 21: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实验者》经典观后感10篇

  《实验者》是一部由米歇尔·阿米瑞亚德执导,彼得·萨斯加德 / 薇诺娜·瑞德 / 爱德华多·巴莱里尼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实验者》观后感(一):实验者

  门铃响了。门开了,你首先进入这个房间里。和陌生人对视。正在进行着一个问卷调查顺便为某件产品做做宣传对方发现你的一根笔,一张夹在塑料板上的纸张,或许还有一个挂在脖子上的证件。他们会猜的。你是推销员还是过来走访的。“砰”门关上了,他们选择在你还没开口的时候做出这个动作。是相信自己的揣测。因为,他们平时接到了太多的骚扰电话,看到了太多一些背着双肩包,拿着一沓宣传单的人。更有甚的,是他们从每一个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怕被受骗的老人家,买菜的大妈和低头看手机的人那里得到一种反馈——大家普遍地忽略这种行为。就像,你在一个网站底部看到的,人们对于一本书,一个人过激行为的评价一样事实是,你不会去花很大的时间成本眉头紧锁着,用食指捏着嘴唇,久坐在一张椅子或半躺在床上去了解抨击中心的那个观点

  让我们换一种方式,换一个场合穿着和背后啤酒墙一样亮色服装美女,拿着话筒在购物广场中心喊着:“机会难得,我们的抽奖活动即将举行,只要大家用手机扫一扫旁边的二维码添加关注我们,就能免费进行抽奖,兑换我们在APP上推出的礼品。”他们并不需要很蹩脚地游说人们。仅仅安排一些内部人员做为来往的路人。就会吸引跟风者。

  这期间,有人会开始摸一摸鼻子,抬一抬眉毛,看一看手表。他们中,在想着现在走还是过半个小时后再走,回家吃饭或者等下在商场吃饭。一旦,他们在这种“伺服机制”中卷进去,必然的会发生滚雪球的效应。半个小时过去。“何不再等一等呢?活动马上就开始了”他们在想。这里面,在损失递增的因素下,还有的是来自环境压力。它做为参考行为,不会拿着枪指着你,不会大声威逼你。但你往往敌不过。

  根本问题不是你能够预见到这件事情不好。相反的,你永远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就像《围城》里讲的,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只有在两个地方同时居住过的人,才有资格掌管话语权。

  这个环境,我们不要错误认识到,取决于数量。它在一两个人中也能得到效果关键坚持。比如现在,我在饭点写这篇影评的同时,我的另外一个同事问我要不要出去吃饭。我在不确定还要多久的情况下,坚持写完再出去。这之间,他可以自己出去,也可以等我。但在之前大多数下的模式中,他选择了后者。这个方式成为他自己的“代理”。考验的同时也是我,因为我也受到同等的压力。而我制胜的法则是在他问我确定还要多久写完时回答:“嗯,不确定耶!!!应该快了吧!!!马上就好了!!!”

  《实验者》观后感(二):既谈人性,也是人生

  在看电影之前,已对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耳熟能详,本以为是个类似《死亡实验》一般的加工剧情片,未曾想一开篇第一个镜头就是一台一模一样的电击发生器,之后连主试的同伙都和当年实验中的那位长得如出一辙,我明白了这是一部纪实风格的电影。而当导演用超级还原的笔触在前半个小时讲完了服从实验之后,我才真正明白,这其实是一部传记电影。《实验者》,重要的不是实验,而是人。

  永远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热衷于钻研人心挑战人们敏感神经,致力于破除似是而非的假象,不遗余力地揭开掩蔽在隐匿真相上的重重屏障,他们是社会科学研究者,人们叫他们疯狂科学家。他们承受着质疑和压力,对抗着圣母小清新,还要照顾人们不想直面人性阴暗面的玻璃心,着实辛苦。然而,真理科学之所以震撼人心,恰恰在于对习惯常识和各种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挑战,一如房间里的大象,沉默并不会让它消失,而提醒它的存在一定会遭人非议,所以多数人噤若寒蝉,但总有些人勇于坚守使命,一如这些可敬的学者

  米尔格拉姆的同胞及同行,另一位伟大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曾经说过:“每一位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都生活在社会的激流之中,他们醉心于研究每个人是如何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改变的,而他们本身也最为充分体现了这种影响和改变,这使得他们的人生对普通人充满了巨大吸引力,他们对人类行为的关注,使得他们本人的行为看起来尤为浓墨重彩特立独行。”《实验者》是对这段话的最好阐释。

  《实验者》观后感(三):对恶的服从,就是对善的背弃

  你参与了一项实验,掌握得有电击其他人的权力,而且电击量会越来越大。你会去电击吗?如果实验者告诉你,这种电击很安全,不会发生危险,那么即使对方已经痛苦不堪,连连求饶,希望你停止,你会继续进行实验吗?这是美国最新影片《实验者》所表述的内容,而此项实验真实地发生过。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的这项非常有名心理实验,这项实验引起轩然大波,围绕它的争议直到现在仍未平息。

  耶鲁大学募集了七百多名志愿者参与这项实验,令人遗憾更令人惊讶的是,竟然在这么多实验者中,只有一人坚决地中止了实验。他是个电气工程师,他说他非常清楚这种电压的电击,被电击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而其他七百多人尽管有着犹豫,尽管不时地希望实验方停下来,但在实验方的不容商量的要求之下,还都将实验进行了下去。尽管他们的良心饱受折磨,尽管他们形体上也表现挣扎,尽管他们中许多人眼里满是痛苦的泪水

  其实,作为一个电影观众,是站在上帝角度,能够看清楚实验中的一切。他们的心情很是放松,最初是把此剧当作喜剧来看待。看着电影中实验电击之人的各种表情与动作,确实让观众颇为兴奋,并且乐不可支。并非因为观众残忍,而是观众知道被电击的实验者根本不存在,只是实验方的一个人在

  隔壁房间放着痛苦哀求的录音。观众与实验方一样,都只是在观察着电击者的表现。而这,恰恰就是此项实验的目的。耶鲁大学的实验者们,即是想通过此实验来观察,看看有多少人会在制度的要求之下,因为执行命令而无视他人的痛苦,做出明显违反人性也违反本心的残忍之事。实验得出的数据恐怕颇为符合实验者的预设,当然也让旁观的观众感觉失望。数据公布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进而不断地受到质疑。

  质疑者针对的是其实验的程序,最大的问题即是向参与实验的人做了隐瞒,没有事先告知让其痛苦的对面实验者,其实并不存在。虽然在每次实验做完之后,实验方皆会向参与实验的人说明真相,大多数人亦给予了谅解,但在电影之中,仍有人表达了自己的愤怒。是啊,让别人来观看自己在逼迫之下的残忍,换谁都会愤怒。不过主持实验的米尔格拉姆博士,尽管谋得了哈佛大学的教职,但却因实验的争议太大,而未获终身教席,只得去了纽约城市大学做了系主任一生中还做过很多心理实验,但仍郁郁不得志而早逝。此片就是关于他的传记片。

  其实,大家都已明白,此项实验所探究的,就是人类的服从心理。表面上看,这种心理并无大碍,服从亦是人性的一个趋向,在一个社会之内也得有此一项。但像电影中所展现出的那种超高比例服从,面对残忍却依然执行命令的服从,却不得不让人深思。米尔格拉姆博士做此实验的目的,就在于在十几二十年前,所发生的令人震惊的事件,就与这样的服从心理密切相关。那就是发生于纳粹德国的大屠杀,六百万犹太人被屠杀,而执行这让人发指极其残忍命令的,就是千千万万普通的德国人

  为何向来理性的德国人,却能做出如此兽性的事来?这确实引起了战后人们的思索,德国的浩劫,不仅是制度层面上的原因造成的,同时也与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因素,甚至与普通人的心理也有着极大的关系。耶鲁大学的此项实验,也是众多反思的一部分。巧合的是,与时同时,大屠杀的刽子手艾希曼落网,并在耶路撒冷受审。这个如机器一般执行着杀人命令的艾希曼,无可避免地与这个实验联系到了一起。

  艾希曼案件曾经轰动一时,这个犯下令人发指罪行的人,在个人道德方面却并非一个邪恶之人。他并不憎恨犹太人,他也并非屠杀犹太人的决策者。他喜欢古典音乐,有着良好品味。他有着一个堪称标准家庭,他爱他的太太爱他的孩子。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却经过他的手,将数百万的犹太人源源不断地送进了毒气室,送进了焚尸炉。没有一丝的犹豫,也没有一点的同情。直到他坐在审判席上,他仍无忏悔之意,认为自己只是服从着来自纳粹党的命令,只是在完成一项任务

  著名的犹太裔哲学家汉娜·阿伦特,为此写下了两篇文章,提出了平庸之恶的概念,在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这个概念与这场审判,永远地留存于历史之中。但阿伦特却并不同意米尔格拉姆博士的此项实验,她虽然认为艾希曼之流的罪恶并非个人之恶,但他们也得承担着责任。因为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思考,放弃了自己的价值判断,甚至其行为也有违于自己的良知,这是一种平庸之恶,这种恶在某种程度上说,其危害远远大于真正的邪恶。而实验本身却以人性的普遍缺陷也即服从的天性,将这种恶一带而过,从而让艾希曼之流得以逃脱。

  不过,无论如何,这种服从的心理,确实要对大屠杀负起责任,这种深藏于许多人内心的服从心态,正是极权主义得以存在的基础。阿伦特从哲学的角度予以剖析这种平庸之恶,米尔格拉姆则从心理实验的角度,证实了这种平庸之恶的存在。服从并无大错,但当我们所有的人面对着强权,既无独立的思考,也无反抗之心时,则就会纵容着罪恶的滋生与疯长,就会让平庸之恶演变成滔天大恶。

  米尔格拉姆尽管活得并不长,却做了很多类似的心理实验,更加深入地探究着人类的社会心理。电影中都有体现,很多的实验其实现在已成常识,但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他批评了一位教授的实验,认为他未有深究这个实验后面的原因。但这个实验本身,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六人个共同参与一项实验,其实五个人都属于实验方,只有一人是自愿的参与者,而他却并不知道。当前面五个人故意说出错误答案之时,这个自愿者虽然对于问题都有自己良好的判断,却放弃了自己的答案,而选择了与其他五人保持一致

  这是一种从众的心理,不愿跟从良知的指引,坚持自己的看法。从其本质上看,其实这也是一种服从心理。他面对着权威选择了服从,在这里,大众的行为及社会的舆论,充当了权威的角色。之所以如此,在于对于自己缺少自信,同时恐惧着如不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很多极权的社会中,不就是如此吗?不是不存在着反对者,而是在强大的大众压力之下,异见者为了自身安全,只能选择收声或者从众。因此,万马齐喑的社会也就来临了。

  我曾在看完此部影片之后,用一句话评论了影片:“人性其实无法深究,也经不起任何的试探:黑暗无边,让人失望。”人类的心理,犹如深藏于海水之下的冰山。然而正是如此,我们才需要去正视,才需要去思考。人性之黑暗,是人性中兽性的一面,也许会一直伴随着我们,但人毕竟不是野兽,人类文明过程,正是唤醒人性并放弃兽性的过程。米尔格拉姆的实验,能让我们见识到人类中的黑暗,也能让我们心生怵惕。

  《实验者》观后感(四):学术类电影就要像吃糠咽菜,爱吃不吃。

  搞学术是很无聊的,无趣的,平淡的,像吃一口馒头,就一口菜,没有什么的多余的新意和起伏。

  很多评论和媒体认为这部电影平淡,excuse me?搞得轰轰烈烈你觉得假,搞得平平淡淡你又觉得无聊?为了评论而评论,你不是喷子?

  科学是平淡的,我们要做的是感受到这份平淡里的力量。将学术和现在已经无比商业化的电影结合,到底谁应该占上风形式和内容是相辅相成的,但终究形式应该服务于内容,学术上的一份冷静和平淡不应该是这种自传类、包含学术元素的电影需要避讳的,相反正是需要表现的。观众应该从电影中能分辨搞学术和搞社会工作差别,从而对科学带有一分敬意和尊重,这是这类电影在现在社会需要传达的意义。如果这类电影和其他电影给观众造成的刺激点是一样的,那着实是可悲的,我也不会在热衷于此。

  《实验者》观后感(五):房间里的大象

  一、房间里的大象

  当米尔格拉姆教授从耶鲁大学灰蓝色走廊尽头缓缓走近,直面镜头说起大屠杀时,一头大象突然出现在他身后不远处。正在讲述的主人公没有做出任何回应,镜头也没有给予这头大象任何关注。这头庞然大物就好像不存在一样。

  显然导演想用看似荒诞的画面告诉观众,这就是The Elephant in the Room。社会学家伊维塔•泽鲁巴维尔于2006年出版过一本关注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的著作,书名就叫做《房间里的大象》。作者用房间里的大象比喻“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大屠杀就是一头房间里的大象。要说一个普通的德国人想不明白远处大烟囱冒出的滚滚黑烟和散发的恶臭是怎么回事,未免太不可信。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只是因为没有人站出来说“房间里有大象”,大象也就不存在了。

  大象再一次出现的场景与第一次十分类似,教授依然直面镜头,但他谈的不是大屠杀。而是服从实验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第二次出现的大象与第一次相互呼应,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关照。集体性沉默不仅发生在大屠杀的时代,在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当中以及成果出来之后仍然阴魂不散。二十世纪的人们不断地反思,批判,而这头大象如同梦魇一般时不时地从走廊镜头突然出现,考验所有人直面现实的勇气。米尔格拉姆的老师所罗门•阿希在听说他这个实验之后放下咖啡杯慢条斯理地说:“你怎么不看看人性光明的一面呢?”在米尔格拉姆告诉他,这个实验换了地点换了施测方式换了被试人群结果依然如故之后,阿希沉默。在学术评委会讨论米尔格拉姆的实验结果,质疑这个实验的目的时,米尔格拉姆拿出不容置疑的数据,回答他的依然是沉默。米尔格拉姆在学术界磕磕绊绊几十年,不管他愿不愿意,服从实验终究是他始终绕不过去的话题,正因如此,房间里的大象也像一个巨大的幽灵一般跟了他几十年。

  二、米尔格拉姆与所罗门•阿希

  米尔格拉姆在哈佛的第二年师从所罗门•阿希,这位导师对他确定未来研究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年哈佛教社会关系学的老师跑去剑桥度假了,就邀请阿希以客座讲师的身份来顶替他。当时阿希在心理学界已经广受赞誉。米尔格拉姆被派做阿希的助教。阿希觉得这小伙子很不错,当时还特意写信给系主任夸了他。

  1959年阿希在普林斯顿研究院写一本关于从众的书,邀请米尔格拉姆协助他做编辑工作。收到邀请米尔格拉姆很纠结,他觉得自己在哈佛当了一年助教已经把阿希学得差不多了,这份工作在提升学术水平方面不大有用。但拒绝一位大牛前辈显然不好,况且这份工作又能挣钱,又能抵学分,以后写在简历上也漂亮。最后他还是选择接受了。

  结果现实很残酷,米尔格拉姆在研究院丝毫找不到归属感,用一张纸都要早请示晚汇报,研究院也没给他安排住处,他不得不独自租了一间小屋子。此外他在研究院就像一个隐形人,阿希和学院管理层之间的来往信件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编辑工作很繁重,几乎占用了他所有的时间,自己的博士论文只好挪到晚上和周末写。虽然论文和编辑工作最后都如期完成了,沉重压力和在研究院的憋屈日子也让他一年以来倍感压抑沮丧。

  最让他不能忍的是,自己一整年都在为阿希忙编辑的事,好不容易书出版了,阿希好歹也该在扉页上表示一下吧?结果人家阿希只在前言里面简单写了一句“感谢”。米尔格拉姆窝了一肚子火,在写给阿希的信里(这封信最终并没有寄出去,这一肚子火也始终没消掉)为阿希的书设计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封面:

  ------------------------

  反从众的独立性

  作者:所罗门•阿希

  尽管还有:

  .米尔格拉姆

  -----------------------------

  (S你简直是太傲娇了。)

  大概正是出于这一用意,电影里面只要是和阿希有关的场景,都使用了黑白布景和彩色人物结合的手法,个人觉得用这种风格表现米尔格拉姆与阿希的关系还挺搭。导演作为莎剧死忠粉,在营造舞台剧效果方面也是得心应手,师生夫妻四人组的下午茶谈话片段不失严肃又稍带俏皮,黑白背景配合米尔格拉姆的自说自话,很容易把观众带回青年时代的回忆,同时不忘黑一下普林斯顿的官僚主义

  三、米尔格拉姆与汉娜•阿伦特以及乔治•奥威尔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把他与两个二十世纪文化名人联系起来,一个是汉娜•阿伦特,一个是乔治•奥威尔。

  1960年,阿根廷政府特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阿道夫•艾希曼家中将其秘密逮捕,空运回以色列,并在耶路撒冷对其进行了漫长的审判。1961年12月15日,因为屠杀600万犹太人的滔天罪行,艾希曼被判处死刑。死刑执行日是1962年5月31日午夜前。就在四天前,5月27日星期日,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的最后一名被试走出实验室。第二年,汉娜•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发表。米尔格拉姆谈及这本书时表示:在服从实验中,数百名普通群众臣服于权威。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阿伦特的“平庸的恶”如此接近真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那些埋头分内工作、对自我角色毫无异议的普通人,会成为可怕的破坏性行为的媒介。而阿伦特在谈及米尔格拉姆时却表示出忧虑,她担心米尔格拉姆做的这类实验会把人们道德上的软弱正常化。在六十年代,关于阿伦特的争议绝不少于米尔格拉姆受到的质疑,有人嘲讽,有人辩护,真正静下来揣摩书中思想或实验结果的人却并不多。

  二十年后,1983年秋天,米尔格拉姆又和乔治•奥威尔一起被提及,成为公众热点。这时距离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1984》中描述的年份已经不远了。米尔格拉姆五十岁,这是他去世的前一年,心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他收到了雪片般的演讲邀请,主题多是探究服从研究和小说中的极权社会之间的关系。米尔格拉姆没有回避这一文化热点,在1983到1984的学年中,他在各大院校进行的演讲都以《1984》中虚构的国家为主题。电影中也多次出现和奥威尔有关的元素,在“熟悉的陌生人“实验里,车站里的女人手里拿着奥威尔的书,在独白段落,米尔格拉姆也阐述了自己的实验和《1984》的关系。

  四、传记煎饼,记录薄脆,科普酱

  点题《实验者》,电影在拍摄实验过程时有意使用各种手段避免长段落单一记录被试举动,将主要篇幅放在主试的细微心理变化以及主试、被试之间的情绪交替互动上。比如在实验结束后的主试提问阶段,利用实验室环境里有大量平面镜这一先天优势,让摄影机处在被试身后的位置,面向靠墙坐着的主试。主试左边是一面大的玻璃镜。被试坐在主试对面的椅子上,镜像呈现在玻璃镜中。这一中景镜头相比于常用的双人对切中景镜头来说更加简洁,又比一般的双人中景更容易表现人物面部及肢体动作的细微变化。在拍摄实验过程时也有意把主试和被试放入同一画框,主体位置的被试充满内疚、焦虑的表情和正后方背景里端坐在桌前的主试的扑克脸形成鲜明对比,比较有表现力。

  导演莎剧死忠粉的又一个证据是:主角又时不时地对着镜头唠嗑了。虽然这种打破第四道墙的手法早已经不算新奇,而且最近几年好像有格外流行的趋势,但不得不承认用在传记片上还是很讨巧的。对于不了解米尔格拉姆的观众来说,这些独白对于解释人物经历和剧情的前因后果,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及总结升华立意来说不失为一条捷径。在威廉•夏特纳主演CBS根据实验改编的电影《第十级》的拍摄现场的段落,戏中戏和人物独白两种手法的综合使用使主人公有机会跳脱出来面对观众进行自我审视,这一处理方式莎剧也早已出现过了,导演应该只能算是继承了躯壳吧。

  作为一部主人公是心理学家的人物传记片,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电影里出现的实验有很多,有些是直接搬出当时的实验视频,有些是剧组演员情景再现。总结一下大概有以下这些:

  1、 服从实验(电影中最核心的实验,包括四个变体实验,即四段距离系列)

  2、 阿希的群体压力实验

  3、 丢信实验

  4、 六度分隔理论

  5、 电梯从众

  6、 仰望天空从众

  7、 “熟悉的陌生人”

  总结可能不全,但已经俨然一部社会心理学从众专题经典实验科教片了是不是。

  五、服从毕竟是人性

  在为老师阿希《反从众的独立性》做编辑工作时,米尔格拉姆受到普林斯顿的冷遇,工作不顺,占用了大量写论文的时间,这样巨大的压力让他一度无法忍受。他曾写了一封辞职信,准备放在阿希的邮箱里,但在最后一刻改变了主意。

  在阿希拒绝在新书扉页上给他一个更具学术价值的名分时,他写了一封讽刺信,表示了自己强烈的不满,但最终也没有寄出去。

  在哈佛任教时,他从朋友手中购得一辆炫酷的白色捷豹,嘴里说着满不在乎院方会对他这个大学助理教授开捷豹有什么看法,但最终还是在评职称之前匆匆卖掉。

  CBS要把他的实验拍成电视电影,付了5000美元作为顾问费。米尔格拉姆认为这部电影只是一些杂乱无章的老掉牙影像,根本没有抓住实验骨子里的戏剧性,但是制作方并没有采纳他的修改意见。他感到愤怒,回到家中仍然情绪激动——这时的米尔格拉姆和他的服从实验里的被试似乎没有区别,他沮丧地抱怨自己无法改变现状。

  事实上,米尔格拉姆的实验就是他的生命。他的实验阐明了特殊环境下个体行为的变化,当他自己处于特殊环境中时,他自己的行为也成为他实验结果的最好注脚。在这个意义上,他早已不是纯粹的“实验者”,现实生活使他必须从单向玻璃后面走出来,成为被观察的对象。这位研究权威服从的实验者也会服从权威,同样地,他也喜欢成为课堂、实验室和研究院里无可争议的权威,他享受这种感觉。电影毫不避讳地表现了这一点,在米尔格拉姆的内心深处,估计早把自己的职业和他本人合而为一了。这也并不奇怪,毕竟人家研究的就是人性。

  六、看见提线的木偶

  耶鲁大学的蓝灰色走廊在电影中不断复现,正如米尔格拉姆的一生从未成功走出服从研究的影子。他一生参加过约140场演讲和研讨会,超过三分之一都与服从实验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1976年他写信给友人说:“我1960年开始研究服从,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应该继续前进……但是职业生涯将我带进了一个蜗牛壳,我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围着一个点绕圈,蜗牛壳绕得越来越大,怎么也走不出去。”听到人们把服从实验称为“米尔格拉姆实验”,他会很生气地反驳道:“你说的是我的哪一个实验?”但不管他自己怎么想,服从实验都已经成为了他学术生涯中的核心,正如他在家里和同样是少数族裔的朋友聊天,说起自己准备进行新的实验,朋友说,相信我,你总会回到服从实验的问题上来。大概这是米尔格拉姆和阿伦特这样被贴上标签的二十世纪犹太学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看到自己新书的德文版封面上狰狞的铁丝网时,米尔格拉姆能做的,也只是苦笑一下罢了。

  正如电影里同样反复出现的克尔凯郭尔的名言:“只有向后才能理解生活;但要生活好,则必须向前看。”这句话正是米尔格拉姆在服从实验之后希望做到的。米尔格拉姆一生都在为他的服从实验带来的伦理质疑进行强有力的辩护,而服从实验的余波从未离他远去。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经历过种种争议和攻击的服从研究终于得到了冷静的看待和客观公正的评价,米尔格拉姆的众多社会心理学研究也成为了社会心理学的必修专题。我们可以说这个实验非常冷酷,根本不应该进行;我们可以质疑这种复杂的欺骗到底可以得出多少真相,但是实验结果就摆在那里,真实地摆在那里,并且被不断地重复着。其撼动人心的意义是我们无法回避的。

  最后,电影不忘给观众留一个光明的尾巴。米尔格拉姆对着镜头缓缓诉说:这些实验结果,以及所谓的“代理状态”,可能让我们觉得自己只是木偶,但是不要忘记,我们看得见上方的牵线,我们意识到这些线的存在,并且有能力去抵抗。

  但愿如此。

  -------------------------正文结束,以下纯吐槽----------------------------

  心理学家有多么艰辛你们造么!你们造么!

  我有一个搞心理的同事,在自己家里吃着麦片,吃得好好的心脏病突发,死!掉!啦!

  我整天熬夜赶paper,经常服用致幻剂,51岁就因为心脏病死!掉!啦!本来可以再战30年paper的啊!学术界多大的损失啊!

  不管说什么,不管做什么,大家都以为你又在拿人做实验哪!你一定是在逗我们哪!人大总统肯尼迪遇刺对吧,多么悲伤的故事对吧,你一脸严肃告诉班里学生,结果怎么说人都不信哪!收音机都拿出来了,新闻都播出来了,多么有诚意啊,结果这帮熊孩子非说是你串通好的哪!说白了,大家都觉得你这个搞心理的就是个大!骗!砸!

  筹经费拉赞助多困难你们造么!我是搞学术哒不是卖安利哒!我好哥们津巴多搞一个监狱实验居然拉到美国海军官方赞助,这么粗壮的大腿你借我抱一抱啦!

  不说了,心脏病好像又犯了,去找速效救心丸了……

  《实验者》观后感(六):每个人都是被实验者,每一天都是在实验中

  看完影片突然给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找到了答案,你为什么到了某个年龄就要结婚?为什么结了婚就要生孩子?为什么要努力工作?为什么要听老师的话?为什么要遵守规则?其实这些统统就像是电梯上那个见到别人面朝墙而自己也转向过去的实验者一样,和那个线条实验者附和大众,回答错误答案一样。很多人明明不想结婚,可是为什么我们就是要遵从大众在某个年龄去选择结婚呢?尤其在中国你已经很少听到”我是因为爱他才选择跟他结婚的“这种言论了,更多的是“大家都结婚了,所以我也就结了吧“;”这个相亲对象感觉还不错,所以就结了吧“;”老大不小了也是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等等,所以什么是到了合适的年龄了?什么是应该结婚了?甚至为什么是男人和女人结婚?又甚至到底为什么要结婚呢?以此类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很多大事亦或小事都是仅仅因为要服从这个社会规则而已,我们每天都活在这种实验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被实验者,而这就是影片中重点讨论的人性中的服从性,无论是服从大众亦或权威。细细思量这其实不算复杂的实验,其结论却如此震撼与恐怖,这不仅仅止于心理学,实已直达哲学范畴。

  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改变,改变。实验中的数据其实是65%的人选择了服从,并没有到达99%,这说明这服从性并不是完全不可改变的基因带来的天性,而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是有自己完全的独立思考能力的,正如影片最后那句话,而且我认为那句话就是整部影片的精髓所在:“你可以说我们都是木偶,但是我认为,我们是具有思考能力和意识的木偶,我们既然意识到自己是受控制,那么或许独立思考能力才是我们走向自由的第一步。”——斯坦利.米格拉姆,对,独立思考能力是我们走向自己和自由的第一步。所以这部电影不是只给你灌输鸡汤而没有方法论的无营养快餐,而是能让你真正可以从了解到深知到最后付诸行动的完整的一套理论加方法论。至于你会不会自己深入思考加付诸实践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了,选择做木偶或是自我也是你自己的选择。

  其实我还挺佩服看完了这部电影还能从专业角度去评鉴的人的,因为我完全被电影内容吸引了,因为我不是学心理的,以前都这个实验一无所知,而通过这部电影的讲述我第一次知道了这个实验,知道了这个结论,而这些对我的震撼远远超过了电影本身,什么镜头,什么打光,什么剧本,什么剪接,什么摄影,WHAT!??在这么伟大的实验面前who care???难道你看完不是应该想想怎样能在现实生活中不做提线木偶,不做杀人机器,不做代理程序,找到真正的自己吗?

  好吧,讲到电影,我觉得能将纪录片似的传记同传统电影结合的如此微妙与讨好也算是另辟蹊径了,这给影片带来了更大的可观赏性,虽然依然有人吵着枯燥无聊,但是它本身就是论文实验题材+个人传记的电影,你可以拍的更生动你去拍啊!你怎么不上天呢!

  OK。bye。上天的你们。

  《实验者》观后感(七):在没下结论之前

  电影里面伦理委员会争论的那些,我觉得没什么意义。

  但是我觉得有一点,博士应该算是欺骗了被实验者。

  他告诉“老师”,这些电击完全不会对“学生”的肌体造成任何损害。

  那么如果“老师”信以为真,认为即使450伏的电压也电不死人,认为即使“学生”痛苦地喊叫,电击也不会实质上对他造成什么伤害的话,“老师”的罪名,可否洗脱一些?

  “我按下这个按钮,只是让他痛一下而已,并不会真正伤害到他,他是安全的,实验结束他仍将健康地生活着。”

  “老师”如果始终相信博士的无害保证,抱着这样想法的话,是否就与真正意义上执行伤害命令的屠杀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为什么电气工程师会站起来拒绝,因为他知道450伏绝对会电死人,所以他不相信博士说的无害论,他不想伤害别人,他很坚决的走了,离开了这个实验。

  而其他人不一定有这个专业知识,再加上博士的保证,即使听到撕心裂肺的喊声他们也在犹豫,犹豫自己是否伤害了别人。我相信,一定有坚信着电击无害,因而才能坚持到最后的人。

  这里博士搞了个玩笑。他的电击因为没有实际执行,所以的确是对“学生”没有任何伤害。因此你没法说他欺骗。但这是一个我认为可以左右实验结果的很重要的点。当时的情形现在已无从知晓,电影当然也是选择性呈现,我只是觉得,结论是人下的,用结论去检验过程肯定没问题,但我们可以再想一想,在没下结论之前。

  《实验者》观后感(八):服从

  不知为何就想起了《服从》( Compliance)。

  有时我们无从解释人性中这些软弱、阴暗的部分,即便很多人之后会陷入自责和悔恨之中,但在当时,他们都是待宰的羔羊。

  或者会奇怪,为何只有那个电气工程师会say no?就如我们对被无比低劣骗术诈骗的受害者嗤之以鼻一样,我不知道实验最终是在追求些什么,这一切周而复始的争论、探讨、发现,最终都无法改变或许我们基因中隐藏的一些东西,就如在片中电梯里莫名跟着所有人站立的方向不自觉的调节一样,只是有时我们盲从做了琐碎无聊的举动,有时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创伤,一如将数百万犹太人送入毒气室的艾希曼。

  回到电影的本身,沉闷、枯燥、欠缺高潮与冲击,也没有纪录片的写实感,导演竭力想制造冷静客观的视角去描绘当时轰动一时的实验,却反倒剥削了人物应有的灵气、挣扎甚至疯狂, 薇诺娜·瑞德除了不断显示老去的红颜,连微笑都如此格格不入,或许电影里,所有演员都在展示自己是如何不“服从”导演。电击与惨叫令人如坐针毡,明日过后,或许我们依旧无法改变自身的弱点。

  《实验者》观后感(九):实验发现人性

  《实验者》

  说实在,电影是比较失败的,大量的实验介绍,看起来是纪录片。为了让我们不至于太烦,又插入了大量的生活琐事,甚至包括主人公对老师的抱怨。而主人公的恋爱婚姻史有整得像是流水账,所以整部片子有点不伦不类。但是,我还是耐心看完了,还花时间写这篇文章,就因为作为科学片来看,这部电影的价值还是非常大的。

  标题《实验者》非常贴切。因为讲的就是科学实验,而且是社会科学实验。社会科学,之所以能够和自然科学一样,并称科学,就是因为现代社会科学引入了“实验”的方法。而片中应该说相当详细地完整地展现了“实验”法的运用。

  电影的主人公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老师,教社会关系的。他还跟女友(未来的妻子)这样介绍:社会关系,一种组合。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你知道,基本能覆盖一切。而后面,他的女儿,迈克尔,她常常会对学校的小朋友们说:“我爸爸是心理学家,但不是那种让人们躺下的人。他是一个实验性的心理学家,他会做实验。”他在哈佛拿的博士学位(哲学),后来担任纽约市立大学社会心理学院的院长,所以在媒体的表述中,他是个社会心理学家。所以,以下我们了解的实验都是这个领域内的研究。

  一、从众实验。

  尽管斯坦利抱怨自己的导师阿希(所罗门•E•阿希Solomon E. Asch,他看过我在哈佛时候的论文,我为他工作过。当时是在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学院),但是很明显他的实验方法和思路受到阿希的影响。

  片中详细地为我们展示了阿希的“线条的试验”。他们对试验对象说:你们今天要参与的研究涉及到了线条长度的知觉。如你所见,这有不少卡片,每张卡片上有几条线,你的试验很简单。你要看着左边的线条,然后说出右边的三条线中哪一条和左边的线一样长。但其实,他们的实验目的根本不是这个,而且如斯坦利拍的纪录短片中所示:受试者中六人中有五人是一伙的(意思是他们实现接受了实验室的安排),真正的试验对象是穿着白衬衣的人。他在回答之前听到了其他五人的答案……开始的几轮,那些一伙的人选择了错误的答案,试验对象对其进行了否认,最后选择了随波逐流。根据社会科学的说法,这个试验被称为“群体压力致使判断扭曲”(The Effect of Group Pressure Upon the Modification and Distortion of Judgments 原译:群体压力可用于修正判断结果)。

  很明显这个实验是相当有意思的,而且因为设计巧妙,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人类隐藏的本性”。正如斯坦利所言:这让阿希出名了,当然是在社会科学家之间。让我感到烦恼的是那个关于线条的试验,我想做一些更加有轰动性的事情。斯坦利很明显深受阿希的影响,尽管斯坦利的确是做出了更出色的实验,但是我们从斯坦利后面谈到的一些实验中,都可以看到这个实验的影子,甚至是非常直接的。

  比如“电梯实验”:正在电梯里的先生,是个坦诚的人。这些随后进去的人,是我们的员工,包括穿着白衬衣的先生以及穿着风衣的女士。进去后他们一个个都背对着镜头站着。你会看到这个穿着风衣的男人很难继续保持他的个性,他一点一点的……他看着自己的手表,但他这么做只是为了替自己转身面对墙找借口。事实上,这是真的。

  比如“望天实验”:我的另一项实验,纽约大学的研究生汉克站在人群中抬头盯着天空看,其实天上什么也没有。我们找了很多人,一起盯着天空看,停下来看天空的路人也越来越多。

  很明显,说白了,这些实验非常相似:这方法上隐藏真实目的,使得参与测试的人无法进行规避或伪装;而且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这测试时,渗入了“同伙”;并且最终都展示了人类的“从众心理”。阿希的实验名堂很玄乎,其实本质上也是从众心理。换言之,斯坦利不过是用其他的方式继续检验结论而已。

  正如斯坦利的关键结论:人类的天性可以研究,但是永远无法逃脱,尤其是你自己的天性。斯坦利自己这现实生活中,实践中也难免于此。我称之为“捷豹实践”。斯坦利夫妻刚刚申请了助学金,学校院长就住在路对面。可是这时斯坦利从一个研究生那里买了一辆豪车——捷豹牌的汽车。因为那个研究生不能把车带回伦敦金打折卖给了斯坦利,价格超乎意料便宜,而且最后车其实是有毛病的,会发出一种怪声。尽管夫妻俩理性的观点是“不过是一辆捷豹而已,他(院长)能怎么想?”“他们不会因为一辆车,就不让你转正的”,但是最终斯坦利还是放弃了那辆捷豹。不是因为斯坦利不喜欢,而是斯坦利内心也同意妻子的观点“我还从来没见过哪个哈佛的终身教授开捷豹”。作为博士生,未来希望成为一名终身教授的科学家,你就得遵守终身教授们的“群体传统”,不开什么捷豹。

  二、服从权威实验

  这个实验,应该说是成就斯坦利大名的实验,也是最富有争议的实验。当然,借助这个影片展示了清晰的流程和很多具体细节,我们可以借此全面研究社会科学实验本身。

  首先是实验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斯坦利是很明确的:我1933年,出生于布朗克斯。我父亲来自匈牙利,我母亲是罗马尼亚人,犹太移民,这关乎他们在孩提时代抵达美国,在纽约成家立业,而不是在东欧的某个集中营,像成千上万的他们被纳粹分子消灭的几率。这才是服从实验背后的目的,我所追寻的迹象和令我困扰的事,被教化的人类是如何参与到破坏性的非人性的活动中去的?种族灭绝是如何如此有系统地,如此有效地被实施的?以及这些凶手的施暴者是如何忍受自己的?也就是说,斯坦利父母幸亏这孩提时代就到美国,否则因为犹太人身份,他们也很有可能在东欧遭到纳粹的杀害。虽然父母幸免,但是对于这样惨绝人寰的悲剧,斯坦利还是很想知道原因。所以他才构思了这个实验。但是,因为这是揭露人性“丑陋”(虽然不能用褒贬来定性“人性”,但是我们还是难免用这样的词语去评价,从试验后来受到的指责我们就可以知道)。

  当然,正如前面我们所看到的,社会科学实验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能暴露真实的目的,否则参与实验的实验对象很可能有“规避或者抵制”行为。所以,斯坦利是这样跟实验对象介绍自己的实验目的的:惩罚对于学习的影响。这样实验对象就把注意力集中到“惩罚如何影响学习”上,忽略了“服从与否”的真正问题。不至于影响到实验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其次是实验的过程和步骤。

  第一步是清扫实验对象的“心理干扰”,确保实验真实有效。因为实验目的就是要测试实验对象对权威的服从,所以实验要让实验对象充当施罚者——老师。正如前面的实验中,实验对象一早就被定位为“施罚者”,但是每个接受实验的人都可能会有其他的想法,比如“作为一个受罚者,可能更清楚体罚对学习的影响”,每个人都有好奇心,何况是参加科学实验,如果一早就让他充当施罚者,他可能会提出自己愿意当受罚者的。所以,一开始就让自己人和实验对象,混在一起参与实验,而且还让他们抓阄决定“老师”(施罚者)和“学生”(受罚者)的角色。很明显他们早就设计好,让真正的对象参与实验(两张纸团里写的都是“老师”,所以先由实验对象抽,肯定是让他当老师。另一个就不用看了)。为了清除实验对象的“心理干扰”,斯坦利一开始就“先付款”:在做别的事情之前,请允许我把钱给你们,从现在开始,无论发生什么,钱都是你们的。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实验对象自然更加听话了。而且这也和现实中纳粹都是一早吃着希特勒的皇粮有相同之处。而且在介绍完实验的只要流程(现在你们中的一个人要扮演学习者的角色,如果错误的回答一系列问题,他将会受到温和的惩罚,惩罚将由一位老师进行)时,斯坦利强调的是“温和的惩罚”,虽然电击可能非常疼痛,但不会产生永久性的组织损伤。而且还让施罚者先自己感受一下“惩罚”:现在为了让作为老师的你了解,学生会接受的电击有多呛,我们觉得唯一合理的方法,就是你自己尝试接受一次电击,那样可以吗?感受“惩罚”其实是要老师放下戒心。如果不清楚电击到底会不会痛,他们要么觉得实验就是开玩笑,很轻微的电没有问题,这样后面的“服从与否”就不真实了;要么觉得电击很严重,一开始就不敢施加,放弃实验,那么也浪费时间了。

  第二步就是让实验对象严格遵循程序操作。斯坦利交代实验对象(其中一个是自己人):老师会首先读词组,比如“强壮的手臂”,然后他只会念第一个词。“强壮”,后面会给出一系列词语选择:背,手臂,树枝,推。你(学生)的工作就是这些词中的哪一个,是原本跟“强壮的”配对的……如果回答错误,你会遭遇电击。斯坦利的助手还对老师说:记住每次他给出错误答案,你就打开脉冲发生器的一个开关,你完全按照程序来是非常重要的。最后这一句强调是很重要的,就像希特勒跟手下灌输“服从是军人的天职”一样。

  一开始,学生总是答对问题,这样老师渐渐就熟悉了技巧。不过学生开始答错了,老师也自然开始施加电击。问题是,这个时候老师才知道电击的读数是递增的,也就是说第二次犯错得到的惩罚会比第一次强(我仔细反复看了这段实验,之前斯坦利的助手只是告诉老师一个个按,虽然下面有标识电压,但是没有用言语说明这一点,只是强调要按照程序。很明显,当学生一再出错时,老师增加电压之后,也会回头望后面的助理,会试图放松领带,但是还是坚持下去,因为服从,参与实验的人,实验室对于他而言就是权威。结果,从90伏特,一直到450伏特,整个过程中虚假的实验对象,那个充当学生的“自己人”,会不断地做出一些反应来(尽管他压根没有被电到)。从开始的一点叫喊,到165伏特是打退堂鼓:“啊,让我出去,我说了我心脏不好,我不参与这个实验了。”再到,180伏特时候高喊:“该死的,让我出去,让我出去。”一直到最后,故意不发出一点声响,装死。而实验对象虽然出现了“疑虑”甚至是“恐惧”,但是当他转头向助理一再提出质疑时(从“他说他不继续了”,到“那你承担所有责任?”“现在呢?我已经按到450了”“他可能死在里面了。他的健康就不重要吗?”“对不起,听着,我不想没礼貌,但我觉得你应该进去看看他。你只要看看他,看看那门里面。这里一点声音都没有,完全没动静”),但是助理总是“请继续”“不管学生愿不愿意他都必须继续,请继续,老师,直到正确学习所有配对”“是的,责任我承担。请继续”“再用一次最后的开关,请继续,试验需要你继续”“我们必须继续”)。

  很明显,实验结果是实验对象,尽管明明知道受罚者被电得很惨,甚至可能被电死,但是还是遵从助理的要求,坚持到最后。中间虽然有质疑,但是助理没有采用任何逼迫性行为,只是说“请继续”“必须继续”,他就继续下去了。这清楚地展现了人性“服从权威”的一面。这是作为“实验测试”客观“看到”的事实。但是,斯坦利还是要从实验对象的角度进行了解,完成实验后,他访问了实验对象,而且整个过程是非常冷峻的“质问”:为什么你不停下。因为近乎逼问,所以实验对象自然开始为自己的行为找各种借口:你看到了,我也想停……因为他(助理)叫我继续。因为我觉得这个实验有赖于我继续下去,而且没人让我停止。甚至当斯坦利问:这个人被点击的责任由谁承担?

  实验对象也答:我不知道。当完成问题后,明显实验对象出现了愧疚和悔恨。逼问完了,斯坦利还让对方完成一份更完整的问卷,因为口头询问和填写问卷效果不同,可以得到的答案可以互为补充。

  第三步是消除对实验对象的心理负面影响。这点我们可能忽略了,但是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实验对象很可能因为这次经历,而心怀内疚,或者从伤害他人又无须承担责任中获取某种快感,这些都会影响他们后面的生活。所以,这个步骤也相当重要。

  在这个步骤中,斯坦利主要做了三件事:其一向实验对象解释清楚“电击装置”,这个电击装置事实上是用于实验室的小动物的,小白鼠,老鼠等等。眼睛看到的(指电击伏特数提示)其实让大家产生了误解。并且让“自己人”,那个学生,向实验对象说:我没事,你知道不用觉得尴尬,换做是我 我可能也会这样。让实验对象和“受罚者”取得和解。很明显这样会消除实验对象的愧疚感负罪感。其二向实验对象说明真相:另一个房间里的那个人,没有被电击。真正的电击是你初期感受到的。我们对研究你对陌生人造成痛苦后的反应很有兴趣,这个实验是关于服从命令,另一个房间里的那个人,是我们团队的自己人。为什么这样做还需要前一步?因为心理恢复是一个过程,必须软着陆,如果完成实验马上说明真相,只会让对方产生“被耍了的反感”。其三是让实验对象理解实验的方式以及意义,让他保密。让他明白实验采用这种“欺骗方式”,是因为我们想要从人们身上获取真实的反应。为了让实验者保密,斯坦利还告诉他:等实验结束后,你会收到报告的副本,在那之前,我们希望你不要说出去。你可能会影响到某个潜在的参与者。

  因为有这个步骤,所以即便实验受到各方面的指责,但是斯坦利还可以拿出反驳证据:实验结束后,所有实验对象都收到了一份问卷调查,你们自己看看,84%的人都说很开心参与实验,近15%的人表示中立,只有1.3%的人表示难过,只有1.3%啊。4/5的人认为应该多做这种实验,74%的人说从实验里,学到了个体重要性,还懂得了环境是如何塑造人类行为的。一年之后,为了确保实验对象没有受到心理伤害,还雇佣保罗•艾拉拉教授和他们进行谈话。

  完成这个步骤,用斯坦利的话说:每个对象都和学生自愿和解,我们让实验对象保密,这样未来的新人就不会被透露,我们就能得到更多客观的结果。

  当然,在其他的实验中,这些过程和步骤都必须根据需要有增删,有修改,有调整。但是每个步骤所要完成的任务却是不可或缺的。

  再次是实验的拓展和验证。用严谨的话来说,上面的实验过程最多只是证明了“一个实验对象”对权威的服从。自然,接受斯坦利实验的不只是一个人。根据片中斯坦利所说的:在780名对象中,没有一人起身走去门边看看那些叫喊的人是否没事,一个也没有。说明斯坦利尽其所能,拥有足够的实验样本。

  不仅如此,按斯坦利的说法,他还变换了实验的方式和对象:我设计了一系列变序。总共25个,并在接下来的2个学期,继续了实验。我们调节了剧本,让学生敲墙什么都不说……我们让老师用手按压学生在铜板上的手,强迫他接受电流(很明显,这样更接近真实的纳粹迫害)……我们把实验转移到了布里奇波特的一间破旧的办公室,来避开常春藤联盟声望的潜在威胁,在耶鲁大学,我们的实验对象还包括了女性。

  一方面因为已经得到了结论:人性具有很强的塑造性,人性本来不是邪恶的,也不是好斗的,而是具有一定服从性的。65%的实验对象服从了指令,剩下的35%认为电击是不人道的,他们坚决反对,不愿继续实验(片中有一个具体的拒绝继续实验的案例,实验对象是一个和电打过交道的人,他知道那样高的伏特是致命的)。另一方面实验也受到了各方面的指责,所以斯坦利没有继续这一实验。但是其他科学家和领域也开展了相似的实验,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这充分检验了实验的“可复制性”,证明了斯坦利的实验结论。斯坦利指出:2008年,圣克拉拉大学的一名教授重新做了我的服从实验,得出的结果一样,超过60%的人用最大瓦特数电击别人。2010年一个法国真人秀,也做了同样的实验,《死亡游戏》节目录制现场的观众告诉实验对象,实验必须继续,超过80%的人选择继续电击。

  实验不仅得到了相似的验证,很明显这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印证:在1962年5月 26日和27日的试验四天后,阿道夫•艾克曼在耶路撒冷伏诛。艾克曼,参与大屠杀的建筑师,将数百万的犹太人驱逐和屠杀……以色列摩萨德特工,在1960年将其抓获,并将他送上法庭。艾克曼没有否认他的罪行,完全没有任何后悔的迹象,说他仅仅是替人办事的:“我没有做任何上方命令之外的事情。”米尔格拉姆博士指出从1933年到1945年数以百万的人被有组织地屠杀,毒气室和集中营里那些死去的人都是因为同样的原理。当然,我们还是应该明白,这个实验虽然揭示了人类服从权威的问题,但是也并不能说这个实验真正解释了纳粹罪行的根源。斯坦利也没有这样强调,解释纳粹行为只是动因,不是结论。因为尽管相似,相关,但是时代不同,行为程度也不同,还是无法等同起来的。用科学的强调说:两者不能划上等号。不过也正如斯坦利所言:我的方法和理论仍然在不断受到挑战,被蔑视,被辱骂。但是每当世界上又发生了暴乱,有组织有体系的暴力行动,人们总是会重新提起服从性试验,它带来了新的观点、新的启发。

  最后是实验的总结和分析。

  斯坦利的实验是在美国完成的,所以他们指出在美国社会产生的那种性格不能指望使其公民能够杜绝暴虐行为,反对独裁统治。(苏译。They suggest that the kind of character produced in American society can't be counted on to insulate its citizens from brutality and inhumane treatment in response to a malevolent authority.原译:他们建议美国社会生产出来的人不能指望将它的公民与残忍隔离和把非人性的对待作为对恶毒权威的回应)。

  但是,奇怪的是,正如片中采访斯坦利的记者所言:实验是在60年代早期做的,对吗?现在已经是1974年了,而你的书才刚刚出版(《有关权威服从性的实验观点》由哈珀&罗出版公司出版)。

  很明显,因为这样的结论与科学家、公众的固有信仰深有冲突,大家更多地相信“人性本善”。用斯坦利的话说:我咨询过的所有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都确信我们找不到一个会一路按到底的人。甚至斯坦利自己一开始也认为人性有差别,制造屠杀的德国人会比美国人更凶残:我原本的计划是先在纽黑文市做这个实验,实验结果应该是服从性很低;然后再去柏林做一次,服从性应该会高很多,至少把机票钱省了,不是吗?

  斯坦利的研究恰似揭开了人性的疮疤,而人本来就很难接受自己的疮疤,尽管那就是事实。科学本来就是打破我们固有的认知,揭示真理。当然,斯坦利的实验并不是指出“人性本恶”,如他所言:人性具有很强的塑造性,人性本来不是邪恶的,也不是好斗的,而是具有一定服从性的。而且他在片末还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思考:你可以说我们都是木偶。但是我认为我们是具有思考能力和意识的木偶。我们既然意识到自己是受控制的,那么或许独立思考能力才是我们走向自由的第一步。换言之,我们知道了人性的缺陷,就可以积极主动地去改变它,这才是人类的伟大之处。

  尤其我们再现实中,虽然幸运地不会活在毁灭人性的战争年代,但是我们也会陷入斯坦利实验中展示的“代理状态”(劳动力是分配好的,人们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和专业。没有上面的指令,我们就无法工作,我把这叫做代理状态,个人服从权威,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可以把自己和自己的行为分开。代理状态相当于“公司制度”,我只是在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已,那不关我事。我们选择进入代理状态,而你一旦进入了状态就很难出来了。斯坦利自己也会陷入这样的“代理状态”,斯坦利心脏病第五次发作了,斯坦利去见海森巴特尔医生,上次也是他给斯坦利进行治疗的。所以斯坦利会绝对服从医生,进入代理状态。所以,斯坦利说:没人知道自己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会做什么,或是不会做什么)。所以,我们清醒理解这些观念,就可以做一个更积极也更自由的人。

  三、社会关系实验

  片中还有斯坦利做的其他实验,这些实验应该说与前面的实验这本质上有明显区别。之前的实验是探讨内在“人性”的,而这些实验更多的是探讨“人与人”关系的实验。这些实验我们也可以看出斯坦利的“想象力”。当然,这些实验中不乏对现实世界影响深远的“实验”,这不仅证明社会科学利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摆脱“臆测”,真正进入科学的殿堂,而且还证明了社会科学的成果也能够指导现实,具有实践意义。

  1社交网络实验(也被称为“小世界”实验)

  实验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我们要堪萨斯和奥马哈的一群人把一个包裹寄到麻省的雪伦市,流程很简单,包裹的最终收件人是住在雪伦市的股票经纪人雅各布,寄包裹的人并不认识雅各布,而他们只需要把包裹寄给他们认为可能认识雅各布的人,可以是他们的朋友、亲戚或者熟人,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们必须要认识那个人,他们要在表格上登记,然后把明信片寄回哈佛,用来追踪物流。

  如斯坦利所言,开始他们也不知道结果如何(实验结果会怎样?我们也不知道),本身一些科学实验是先有假设的,有一些只是创造性的尝试。当然,结果真的非常富有启发性:一位女士把文件寄给了住在爱荷华州康瑟尔布拉夫斯的一名银行职员,她然后寄给了住在麻省贝尔蒙市的出版商,出版商又寄给了住在雪伦市的制革工人,工人寄给他同样住在雪伦市的姐夫——一个铁皮工,他寄给了一个牙医,牙医寄给了印刷工,印刷工最终寄给了雅各布先生,总共经过了七个人之手。调查结果平均是5.5个。也就是说,在你和数百万的陌生人之间只相隔了六个人。当了解这点后,我们对社交网络有了更深的认识。那就是,人们平时抱怨自己孤单无助,而这并不具有科学性。

  很明显这个富有创意的实验,找到了一个非常富有启发性,指导意义的成果。不仅可以运用于各个领域,还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社会关系。

  2“社会态度”实验。

  这个实验相对比较狭隘,得出的是美国人对纳粹和共产党的态度。但是也提供了一种“民意调查”的思路。

  你可以看出字面上没有的东西,这就是我在耶鲁和哈佛采用的办法,留下一封盖章封印,但是没有贴邮票的信件,故意让人发现。放在人行道,商店或者电话亭里,在停在路边汽车的挡风玻璃雨刷下面,留下一张写着“找到附近汽车”的字条,所有信件的收信地址,都写同样的邮政信箱。但是要平均分给四个不同的收信人:共产党的朋友、纳粹党的朋友、医学研究者和沃尔特•卡纳普先生,都是虚构的名字,信件的内容无关紧要,如果有人好奇打开看,会发现只有简单的一句“马克斯问候沃尔特”,信中提到要见面。在两周内那各100封故意弄丢的信件,72封被送到了医学研究学会,71封被送到了沃尔特•卡纳普先生处,但只有25封送到了署名是共党朋友的地方,送到纳粹党人地方的也是25封。我们据此可以推断美国的民众对纳粹和共党是讨厌的,这结果是符合情理的。

  接着,斯坦利他们还尝试了一些“变化”:另一名学生村田开车去夏洛特,北卡罗来纳的罗利处理新的一批信件,当结果出来后,证明我们之前的结果是一样的。白色信封的信件,在白人社区被寄出的几率更大;更深色信封的信件,在黑人社区的寄出率更高。接下来是变异,我雇佣了直升机从低空飞行,经过马塞诸赛的伍斯特,扔下那些信件,它们散落在不同的地方。

  3“熟悉的陌生人”实验

  这也是一个富有启发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我们在火车站台拍照片(拍下等车人们的群体照),照片中每个人都有一个对应的号码,照片被复制出很多份,一周后由学生进行试验。他们逐一访问了那些照片上的人,询问他们是否认识照片上的其他人。因为在一个地方候车的人,每天基本都是那些人。结果,大多数人平均可以认出4个人,他们每天都会看到彼此,但是从没说过话。在这些人里面还有“大众情人”(Sociometric stars,原译“交际花”。但是很明显不是这个意思,指的是我们经常会遇见的然后注目的美女、帅哥)这些人不仅被认出了,而且很受欢迎,人们对这些“大众情人”的生活很感兴趣,他们做的是什么工作?如果他们在另外一个地方相遇,或者遇到了意外情况被捆在一起,他们或许会聊天,从而认识彼此。但是很明显我们一般人不会,因为社会似乎总是让我们与陌生人之间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和“心理空间”。所以,这个实验也是有意思又有启发性的,至少我们以后可以尝试去跟美女帅哥搭讪,毕竟别人都这样想,只是没有行动。

  4“公众场合唱歌”实验

  这个实验,这片中并没有谈到结果。但是至少也是富有创意和趣味的。斯坦利交给学生这样的作业:坐公交车的时候,大声地唱一首你最喜欢的歌曲。要确保车上的人可以听到。唱你记得歌词的歌,要清晰响亮地唱出来。三人一组,不唱歌的人把乘客的反应记录下来,然后交换角色。

  如果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自己试一试。相信斯坦利这些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社会科学的实验,更了解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的社会。而且还得到很多乐趣,尽管这部电影拍得还是比较乏味。16.10.10

  欢迎搜藏 微信 :绝对理性

  《实验者》观后感(十):实验者

  这部片与其去关注电影,不如去关注电影背后的故事。包含隐喻的表现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体会。电影像是科学实验的的日记,用尽量平稳,克制的语言。但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的、却没有人愿承认的人性。

  从电击实验、到仰望天空和邮件试验。

  电影里有一句话说得好。你怕什么,你就想成为什么。

  从这句话里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电击实验。

  服从亦是人类的一部分,服从于权利、权威、金钱等等。甚至可以说它创造了我们现在的世界。

  而最有效的服从或许是服从于你自己的恐惧。可以理解因为畏惧、无知而服从,但人不能因为服从抹杀自身的良知。因为当服从成为一种可以抛弃自身良知和责任的习惯,造成的后果是血腥、暴力的。

  因为恐惧,多数人站在“恐惧”这边以保护自己。因为这样他就可以让自己处于强者的地位。从被害者变成施暴者或是旁观者。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历史上才有如此多的屠杀。

  能理解恐惧,但并不原谅服从。

  但扪心自问当面对重演的历史时,我又真的能够有勇气反抗吗?

  我想影片揭示的是人性,我们的世界并没有道德沦丧。当遇到威胁时保护自己是正常的,并不是弱点。但我们要理性的思考是否要服从于恐惧,有时恐惧、服从、逃避也许可以让你的肉体得以保存,但有时勇敢的反抗却让你的精神永存。

  而在我看来大多数人之所以选择第一个是因为他们是“大多数人”,而世界的前进往往是少数人先意识到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