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知青》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知青》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22-03-13 12:55: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知青》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知青》是一部由张新建 / 王滨 / 高力强执导,傅晶 / 唐曾 / 苏茂洋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知青》影评(一):苦难中见温情

  《知青》的节奏很快,走马观花,转瞬即逝,整部剧看下来仿佛真的经历了主人公们的十余年光景。 其实是一场苦难的记忆吧,其实是一个沉痛的时代吧,但是,这部剧没有选择剖开苦难,而是审视苦难。光是展示苦难,有什么用,不过是赚得观众几声喟叹而已。而只有审视苦难,才能真正越过它、战胜它。这部剧也没有遮遮掩掩,有人性之美,自然也有人性之丑。当展示人性之美时,那份温情让人感动。当展示人性之丑时,那份拷问让人心寒。 《知青》的第一集,当知青们的火车来到北大荒,他们无比兴奋地跳下火车,即使淋雨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后来随着剧情缓缓推进,他们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他们都变了太多。当齐勇眼见现实的残酷的时候,当沈力被莫须有的罪名给逼疯的时候,当孙曼玲被取消高考资格的时候,当小地包发生意外的时候……如果他们再次回忆起自己从城里坐火车来到北大荒的那一天,是否会从自己那激动的心情里,品出一份对于未来的感叹? 直到最后一集,他们回城的火车悄然远去,只留下安静得可怕的轨道,仿佛那十余年,就这样一笔勾销了。他们的经历让我想到了食指的一首诗,《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当他们从家里坐上火车的那一天起,对于未来,他们什么都不确定,未来的遥遥无期和生命最真挚的热情包裹住了他们对于未来的隐忧和茫然。多少人,踏上那辆火车,从此和过往岁月再不相见。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食指 1968年12月20日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我的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就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知青》影评(二):热血灌溉的青春

  我不生活在那个时代,我也不敢对那个时代妄下定义。我只是感叹于能有这样这样一部优秀电视剧。

  网上的质疑声很多,说这部电视剧不能真实反应当时的知青生活,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当时的知青生活没有电视剧中表现的那样美好。

  针对质疑声我陈述下我的个人观点:

  首先剧中兵团那些知青,他们即是知青,又是战士,无论是那个时代还是现在作为一名共和国战士对于一个20左右岁的年轻人来说都是充满新奇与荣誉感的,尤其是在那个时代,他们是被层层选拨选出来的,都是根红苗正。能够参军更是对一个年轻人家庭成分、阶级成分的肯定和认可,所以兵团的这一批知青来到北大荒是带着荣誉感与自豪感来的。所以他们初到北大荒的惊喜和正式进入兵团之后的兴奋和积极表现都在情理之中。他们是战士和知青两个概念混合的群体,我想这也是编剧和导演进行如此艺术加工的切入点。

  而剧中对于其他知青点的表现,比如山东屯、坡地村的两个知青点,知青干活拿公分,还有接受继续教育,吃住条件都要差的远,当时的社会现状总体可能就是这样,这些我想已经表现出了当时知青下乡的情形。

  而对于剧中人物的塑造,人性化的东西是有点过多,包括老站长,团长,连长,指导员。在大家理解的范畴内,这些领导可能不会像杜忠诚那样满口革命口号,阶级斗争,但也不至于和蔼可亲到电视剧中这个程度。女排长,山东屯梁支书,陕西县城农资站站长,坡地村党支部三人组,这些参与到政治中的人,一个个表现的都特别开明民主并且极富正义感。电视剧终究是电视剧,也许这帮年轻人遇到的好人有点多,这就使得电视剧中的知青们日子过得没有那么苦,甚至让观众感到一种艳羡。当然,我相信当时好人确实还是在多数,因为都是知识分子,人心也不可能麻木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只是不会像电视剧那样明目张胆的维护正义而已。而当时,某些正义是不允许存在的,而剧中却使正义处处得以伸张。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虽然吴敏的行为、言语、做派让人感到令人发指,但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在她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吴敏就是混乱那个时代的那批人的缩影,而那批人正操控着当时的中国。陕西的县革委会主任杜忠诚以及他手下的整个革命团队,就是这样一批人的典型代表,他们忠诚于自己的革命信仰,放肆的对权力扭曲和对人性践踏,错不在他们,社会大气候就是如此。就像曙光在给张敢峰的信中所提到的中国病了。而导演也没有把杜忠诚这样的人表现的极端十恶不赦,在很多细节上,偶尔也掺杂了人情味在他的身上,这也表现了当时那个时代最最深层的内心。

  我喜欢这部电视剧,不是因为它有什么教育和讽刺意义,我只是感动于剧中年轻人的热血和太多体现人性之美的感动瞬间。友情,爱情,亲情,乡情,信任,理解,正义,民族情怀,爱国情怀,这些正能量的东西在剧中都得到了十分顺畅的表现。总之我很喜欢张新建导演的拍摄风格:大气,刚为主,柔并济。《闯关东》我喜欢,现在《知青》我喜欢。

  剧中所有的知青都表现的很有理想,或多或少都表现出了对现实的不满,而且很多细节表现出的是他们对青春是毫不顾忌的。不管这符不符合事实,至少年轻人的热血被表现的十分到位。

  我只看到了第十八集,我可能是在断章取义。但是我真的喜欢这部电视剧,我还是学生,也许很多东西还说不好,但是电视剧中很多瞬间已经令我热泪盈眶。

  一个弱不禁风的上海姑娘脚崴了之后拎着沉重的行李走在泥泞的路上让人心疼;

  赵勇周萍一批人在县里遇到上海的三名插队知青,知道她们日子过得不好,然后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三人的场景让我热泪盈眶,看着小地包向徐前进借钱的样子我忽然就笑了,笑了之后是感动;

  赵勇等人把面粉私自送人的事,老魏一番善意的责备令人欷歔;

  孙曼婷撕毁自己的被单为大家缠镰刀是一种大度;

  老支书为了能让赵曙光住院治疗,往医生手里塞鸡蛋抵扣医药费的样子让人心酸;

  王大爷在韩奶奶坟前唱信天游的场景让人感到一种悲愤;

  导演总是注重这些细节,演员也都表现的特别到位,性格特别鲜明。我还没有看完这部电视剧,总之就是很喜欢。

  《知青》影评(三):知青看不懂《知青》(五)

  三、试恋者——“搞对象干啥?”“不知道,别人都在搞我也不能干瞅着。”

  20来岁的知青不管男女对异性都有吸引力,今天才知道那时处在多巴胺生长旺盛期,可是刚下乡的知青大多数不会搞对象,见到女人就心里明白嘴打镖,不好意思求爱,只好心里有她,晚上睡觉前想到她,做梦梦到她,也就是说暗恋,用今天的话说:时间长了就是抑郁症。

  那时候的年青人为什么这样?因为我们十几岁时看了电影《千万不要忘记》以后就听说处处都有“阶级斗争”,总有人喊“狼来了!”提起女人,可没有90年代有一首歌叫“女人是老虎”那么幽默,而是说“女人是腐蚀剂”,,美人计里的阶级斗争最残酷,爱情是陷阱,谁要敢当众向所爱的女人说一声“亲爱的,我爱你!”那可就和地震了一样,下场会是啥样?我不知道,因为那个时代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那时候每个人的行动就像火车一样只能在规定的两股线上朝着指定的方向跑,“阶级斗争”这个“纲”套在每一个会喘气的中国人的脖子上,时刻在提醒你“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所以连说话放屁都得“以阶级斗争为纲”,男女结婚能产生合力“1+1=3”,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首先要政治挂帅,有人说今后每个人的婚姻问题取消自由恋爱,更不许父母瞎操心,由组织分配男女发票对号入座;有人说彻底的革命者两口子做爱时男的说,“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女的若是回答“纲举目张”才有戏。其实谁都心知肚明都怕被“阶级斗争”这张大网扣住,使多少年青人都不敢冲破男女之间的界限。

  2000年代初的一天,有一位长春市某大学的女教授给我打来电话,她说是我初中同学,可是我怎么也想不起来她是哪一个?后来他提醒我她是40年前我“同桌的你”,我才想起来,他和我说,“初中时咱俩同桌一年半,并肩坐了三个学期,可是咱俩没说过一句话。”

  我承认,“属实!”

  1962年到1965年,三年初中我一直是班长,班长和同桌的女生一年半,3个学期却连一句话都没说,今天听起来很奇怪,是变态,可是在那个时候却是自觉为一种高尚的行为,当班长应该做榜样,可见在那个时期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就是井水不犯河水,“男女授受不亲”,男女同学之间是沙漠。

  到了高中,我仍然是班长,高中上了一年课,1966年5月22日正式停课,一直到1966年12月22日在长春气象仪器厂学工结束,吉林省体校造大、公安联总等发革命组织头头被抓,社会上武斗公开化,我就成了逍遥派整天呆在“48号大院”里。几乎一年多见不到同学,直到1968年10月老师挨家通知让我们下乡后同学们才陆陆续续的聚在一起。我记得那时在被大火熏陶过的学校里仿佛就是战后的景象,大家你瞅瞅我,我看看你都觉得目光呆滞,可是都长高了,快成大人了,说实在的我第一次觉得同学都是可亲可爱的,却没有一丁点儿要和哪个女同学搞对象的想法。

  我说的这些话现在的年青人肯定听不进去,可是中国确实有一段时间是这样的,就像以前大多数中国人都横着刷牙,把牙根都刷出沟来,要是谁不相信中国人会这么傻,这事儿不是真的,那你就看看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那几颗还没完全掉净的上下门牙就明白了,今天一个人若是横着刷牙,立马最少有3个人来制止。接着往下说,现在别说中学生,就是小学5、6年级的小学生在班上若是一个异性朋友都没有,父母马上就会当回事儿发现孩子的情商有问题,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也可能指导孩子“怎样在同学门前表现自己?”

  1968年我们到了农村,在集体户的小天地里没有阶级敌人,男女同学吃一锅饭,低头不见抬头见,擦胳膊蹭腿“触电”的事儿时有发生,有了解女人的机会,有谈情说爱的条件了,可是多数知青因为没有基础知识和常识却都成了“爱盲”,只能遭遇浪漫,或者被爱情了。

  其实我们是渐渐被女人、情感和爱情所侵蚀,包围和俘虏;

  1968年11月13日长春市的雪下得没膝盖深,可是在长春火车站一些同学就公开了自己的恋爱关系,我头一次看到有高三的同学一对一对的站在人群中;

  那次我们学校下乡近千名同学,第一次享受有10节车厢的专列待遇,火车一开,有的同学还在流眼泪,可有的同学却唱起了歌,唱的不是什么“广阔天地,我们来了!”而是唱的反动歌曲——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三套车》,这些歌曲我都是第一次听着的,到了集体户我也学唱,一次我在半掩着门的男生房间里正学唱“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时一个女同学开门进来了,羞得她满脸通红,我还记得我没咋的,我当时还挺高兴的,我还看清了那个同学的脸涨得通红。

  至今还使我们记忆犹新的就是农民们那些打诨的笑话,农民的艺术和聪明。我们那个村的居民基本都是被汉化的蒙族人,仅有几个老人不会说普通话,却能听懂,所以凡是有我们知青在时他们都说普通话,开会的时候更是如此,他们喜欢说笑话,更喜欢荤笑话,只要聚集在一起,不管规模大小,时间场合都要“哨”上几句,那时候斗批改运动上面精神多,斗争的对象千变万化,所以,会就多,从另一方面说农民需要交流,所以他们非常愿意开会,喜欢聚堆,热衷张扬自己。

  我们来那天吃完饭我们在外面转悠看见一个车老板扛着大鞭往家走,一个农民问他“长春学生来了多少(人)?”车老板说,“多少人没数,反都一对一对来的,有个十来对吧。”农民仿佛故意问,“都是一家一家来的?”车老板说,“没看见带孩子的,谁跟谁是一家的不知道。”

  有一次队里开大会,一个农民看见凳子脏没坐起身要走,一个大队干部麻溜问他,“XX,你怎么不坐那儿”,农民说,“埋汰”,干部说,“你媳妇那儿埋汰,你咋还天天往那儿凑乎呢?”引起周围的人哈哈大笑,当时我就没听明白干部说的这句话怎么这么给力?农民怎么这么喜欢听?我没法问别人,因此,他的这句话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直到很长时间以后我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有一次,几个农民在一起“扯大膘”,过后,我也幽默的说,“毛主席让我们接受你们的再教育,结果你们就用这些不堪入耳的骚话教育我们,把我们都教坏啦,我们怕将来进了监狱没人给送饭,我们不学了,明天赶车把我们送回长春去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集体户里,不长时间我们男生在晚上睡觉前就都要议论一阵女人了,通常议论同户女同学的速度最快,也就是所见所闻一两句话,因为,她们就住在对面,说话声大了她们都能听见,另外男女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都怕那句话得罪了谁。而议论村里“沾点腥”的农民却是一个长久的话题,我们对他们的“档案”很感兴趣,每个人的出身历史和故事、经典常常把我们弄得捧腹大笑。

  村里有个蒙医和他小姨子发生了关系,结果不但被取消了行医资格,而且还被定位“坏分子”,每天晚上都要去刨粪堆。一天,一个同学说,他发现那个医生的小姨子长得像猪八戒一样,可是他老婆却是标准的蒙族美女,他咋么就得意猪八戒呢?大伙得出个结论“王八瞅绿豆,对眼了”,第二天早晨有一个男同学半真半假地说,“昨晚,你们说得像真事儿似的,弄得我都‘跑马’了。”原来医生和我们知青关系很好,他家就住在集体户房后,他两口子的容貌大伙都很熟悉。

  村里有一个初中毕业的蒙族女干部,因为几年前在柴火垛被人抓住了,从此,一落千丈,被打入冷宫,但是,我们集体户的女同学都和她很好,说她有文化,和她有共同语言,对她的处境很同情,说他说自由恋爱,应该受《婚姻法》保护,这个女干部也是我们男生经常议论的话题。

  笑话和议论都是精神软件,如果是碰上了动正格的硬件,就容易发生质的变化。1969年元旦后,一件事使我茅塞顿开——知道自己是大人了,每天看见的、听到的事情很可能就发生在自己身上。

  村里有一个对佛教非常笃诚的蒙族老农民,他老伴瘫痪,我们常看见他赶着毛驴车拉着老伴在山上走,一次,他对我说,明年他要用毛驴车拉老伴去五台山上香,因此,我很尊敬他。一天,他女婿找我上他家喝酒,酒桌上老人说找我有事儿,他说,他看我善根很深,想把在内蒙的一个外甥女嫁给我,我要娶她娘家会陪送一匹好马。我一听他说得这么严重,当时把我都吓死了,我坚决推辞,一再对他说,我有对象在长春呢。

  打那以后,就就有了“我应该找个对象了”的想法,这时我想起了几年前我妈说的一句话,她对我说,“你们班那些女生多好,你找一个领回家给我当儿媳妇我就十足了”,于是,我就想到高中时“同桌的你”。春节后,我回长春要给我姥爷买个羊皮袄,想向她借了15元钱,我通过另一个男生和她说了以后她很痛快的就把钱借给了我,以后,我就有意接触她,可是她好像全然不知,我想向她求爱又不敢说,结果一拖关系就发生了变化。1969年夏天通榆县知青代表会请来了很多家长,其中我们户一个学习好的女生妈妈来了,在会后的交谈中这位母亲表示很喜欢我。回去不长时间“同桌的你”要转走,要我还债,我囊中羞涩可急坏了,谁知晚上我赶着毛驴车去拉水,“学习好女生”来了,意外的是她给了我15元钱,并且一再告诉我“不用还”,使我解了围还天上送给我一个林妹妹,接着我俩就处上了,到了1970年春节恋爱关系就向同学公开了。后来我去了吉林油田,联系了扶余县附近的一个公社想把她调来,然后再进油田,因为,那时吉林油田大批招人,可是,她不同意,因为她要回长春就调到了长春外五县。

  那时油田几万年青人的头等大事就是找对象、谈恋爱、年龄大的找房子结婚、南方来的转业兵回家接婆娘,不长时间我就当了小头头,出头露面的机会多了,就有没对象的女知青来试探我,也有老工人给我提媒,一时间,我被“月老风”冲昏了头脑,就和她吹了,很快就和扶余县的一个返乡招工的女知青处了对象,一年多也吹了。

  我还记得在农村,一次,我们上洮南送公粮,晚上住在一个经常到我们村捡粮食的孤寡老头的两间漏风的土房里,半夜车老板喂牲口回来,看见我没睡着,就把马鞍子搬来让我枕着,一会儿,他突然问我,“你们集体户的这些城市人在这儿找对象干啥?”一个只读过一年书的农民这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竟把我问蒙了,我仿佛大梦初醒,情急之下,我突然冒出一句“不知道”,谁知他步步紧逼,又问我,“我们(农民)找对象结婚生孩子,你们找对象又不能结婚,又不能在这儿生孩子,我没去过长春,真不知道你们大城市的小青年在农村将来肯定得回去,在这儿急着找对象干啥?”我觉得这句话他是经过好长时间思考的,于是我就随便说了一句“真是不知道,别人都在搞,我也不能干瞅着。”

  我们集体户在农村组成了四对,成功率44%,回城后结婚了两对,成功率22%,后来到了80年代初两个在我们集体户毫无恋爱迹象的同学结婚成家,这样就有了三对,成功率33%。后一对男同学有残疾,后来根据政策回城后在一个大集体企业读了业大,得到了工程师证书,女同学进城后是某市级局的干部,热情、健谈,很早就皈依了佛教。一次我问她,你俩是怎么鼓捣到一块的?她笑着说,“他老上我家去,赖上我了,那我就嫁给他吧。”她虽然说得轻松,但是就有我们这样的知青才知道这句话的内容比山还重,因为,我们一起告别课堂,一起下乡,一起笑过,一起哭过、、、、、、、、、

  《知青》影评(四):傅晶小清新逆袭大时代

  一个好的角色,起于故事,成于演员,周萍的成功离不开傅晶的出色表演。以前对傅晶的关注并不多,只是知道曾在《大爱无声》中饰演聋哑少女是一次难度颇高的全手语表演,以及和孙红雷合演过《落地请开手机》,看了《知青》才发现,傅晶并非只是青春貌美的玉女派明星,是一个很有灵感,可塑性极强而且能担重任的演员。

  毫无疑问,《知青》是2012年主题最丰满的一场青春史诗,傅晶塑造的周萍,就是这场史诗中最闪亮的一颗星。

  《知青》影评(五):知青不足,偶像有余

  不过当然,也正是因为这部片子的偶像气质,得以让年轻一辈愿意去接受和观看此片,去了解和思考这段历史,也算是片子的一大成功之处。很多人评论此片过于温婉,没体现出那个时代的现实情况。但大家忽略了这只是一部电视剧作品,并不是写实纪录片。文艺作品重在表达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思想是依赖于当前社会大环境,如果拍得像当年抗战题材的老革命电影,大家又会吐糟搞英雄主义。相比《抗日奇侠》、《新乌龙山剿匪记》这类雷人偶像抗战剧,央视的这种《知青》过渡比较自然,年轻和老一辈都比较容易接受,算是比较接地气的一部“偶像剧”。

  《知青》影评(六):人从来就不应该是驯服工具

  知青的上山下乡运动,虽然结束三十多年了,然而至今未得到足够的讨论。人从来就不应该是驯服工具,这是马克思的思想,但却不是后马克思时代的革命者的交叠共识。特别是在漫长的20世纪,革命时代上上下下认可人是驯服工具,于是被标上各种符号性标签的人群,就被动的失去个性,而进入人生的单行道——至少越来越少变化,被压制到扁平导致的平等,也有足够的爆裂反弹。对于历史,我们无法真正逼近真相,所有的文字叙述、艺术创造和无数记忆,都是某种想象,既建立在叙述者的客观——也就是他以为发生的往事,伴随着一定的随想。梁晓声编剧的《知青》,由山东影视集团出品,纵横捭阖着那段特殊岁月的青春。

  英国著名学者科林伍德曾经指出:“没有艺术的历史,只有人的历史。”文化大革命首先是大革文化命,对于这点赞成者反对者都肯定这一说法。《知青》没有正面涉及中共中央对于“上山下乡”的顶层设计,那绝对是用世之巅峰,一二人谋之,天下莫敢不从,是20世纪执行力最强悍的社会运动之一。观众更多关注具体知青们在各地的表现,我们也试图去理解他们。然而,“同情的洞见”和“想象的理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们后辈对于过去历史的随想式体验,不过也被科林伍德批评为缺乏真正的立场。也许,我们应该回到鲁迅的看法。鲁迅当然不能亲见文革和知青,但是假如他能够活到1960年代,且是超然物外的观察者,会如何去评说呢?自然,大家心里都有数。

  知青的历史,其实并不算久远,我们应该多去和具体的参与者聊天,尽可能做各种形式的口述实录。也要有更多的图书和影视、话剧的呈现,我们可以通过亲历者们觉得他们的往事曾经如何发生来收集信息,也要冷静的审视、观察,并非盲目的去接受他们的说辞,这当然非常难。作为著名作家和编剧,梁晓声过去的作品,一再触及文革,值得表扬。

  知青与各地农民、基层官员、军人和工人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有着各种各样复杂的结果,《知青》表现了其中很多种。当然本剧不是全景式纪录片,但有剧烈的爱、理想、冲动和奉献,奉献与风险经常呼唤,变形和变性交相呼应,视界又与世界往往不同,路线图中的锻炼,与时间线的断裂,忽而配合默契,转瞬又面目狰狞,毕竟上面一句最高语录甚至一个标点,都能够影响平凡或特殊知青的命运。《知青》有反思,有回味,也有正面冲锋,也有迂回陈述,整体而言,无论是年长者还是青年人,戴着眼镜,无论是温情的、犀利的,还是坦荡的、反感的,多多少少都会有收获。

  《知青》影评(七):《知青》:属于50后的“那些年”

  《知青》:属于50后的“那些年”

  文/慕容天涯

  目前,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知青》这部作品,引起了身边父辈的强烈反响,用他们的话评价“这部剧集反应了特殊年代所造就的一群人的生活故事”。当然,对于我们而言,触动有之,猎奇有之,思索有之。

  作家梁晓声是笔者自中学时代便开始熟读作品的写作者之一,故事在陕北和北大荒之间切换。比起大部分作家对于特殊时代的描述。显然梁晓声要更上层楼。只因为,在他的笔下往往会写出个体的喜怒哀乐。这部描写特殊年代的作品也是如此。故事从一开始,就把矛盾植入到了个体与整个时代的对抗之中。以北大荒插队的一队知青为例。人物被塑造得真实可信又极富代表性。其中不仅包含了上海女知青,周萍这种因为出身被人为区分三六九等的现象。也包含了吴敏这样紧跟时代洪流,但是却又找不到自我方向的人物。当然,因为知青这个群体都是血气方的年轻人。更少不了小地包与齐勇之间因为斗争造成家庭间悲剧,进而引发恩怨的死对头了。好在对这些个体的处理,编导们并没有过于脸谱化。甚至从第一集开始,就注重了细节的铺垫。让矛盾逐步显现,对于一向较为正统的国内影视作品而言,是较为少见的,也即是我们常说的,它具有一种对于老中青通杀的吸引力。

  当然。也不可忽略这部影视作品双线作战的好处。实际上这种手法是有一定风险的。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大大的丰富作品的深度与广度。但如果过于机械,却虚弱了作品的可看性。好在,陕北的苦,比起北大荒的累毫不逊色。如果说北大荒,是普通的知青人生。那么,陕北的坡底村,便燃起着经济体制下的星星燎原之火。曙光一派人的做法比起北大荒的传统路线,不论是为了改善村里生活,秘密与县农资站达成的协议,还是文学名著引发的所谓“禁书风波”,他们这些青年人的行为都很像是是反体制和不动声色的对抗,这是一种对于时代的醒悟和启示,这也是文学作品的最大意义之一。

  由此可以看来,相对于传统描写文革作品和知青作品,例如《血色浪漫》等作品对于这个时代的刀光剑影,这部剧集更多的是将目光投射于还原之上。对于青年男女的懵懂爱情一笔带过,而大部分这种类型剧钟爱的大规模武斗和暴力场景更是消失殆尽。这种处理虽说削弱了整部剧的娱乐效果,但却增添了真实性,并且可以将观众的注意力更多集中于角色塑造和时代反思之上,真实之外,又有厚重。

  所以说,回到开篇,既然50年代出生的这批人对于作品有着极大的反响,对于眼下的80.90甚至是00后而言,这部《知青》更有着熟悉且陌生的奇妙感觉。那些年的十八、九岁,大家不同时空却同样热血,只不过比起我们的爱与小情调,他们因大环境的被动上阵后又主动投入,更是令人思索着付出的意义和交织着不同时代的价值观撞击。

  那些年,大家同样热情投入:肩膀稚嫩,负担沉重。我们有厚厚的书本和考卷,他们有一眼望不到边的茫茫麦田;那些年大家同样伤痕累累:小挫于个人,大败于时代,我们有频频失恋和错失的高校,他们有满手血泡和被出身所累的命运。那些年,大家同样值得回忆:有得有失却难忘,一切不能重来但值得。我们有如今坚强隐忍的父辈,他们有膝下颐养天年的子孙。

  《知青》影评(八):新世纪的样板剧

  我以巨大的耐心,看完了<<知青>>全剧。心情难以平息,梁晓声笔下的知青,是一部美化文革,掩盖真相,歪曲事实的电视剧。因为那场给千百万家庭和青年带来深重苦难的运动,最后是以4个不满意,即国家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收场的。梁晓声笔下的几个人物,就像文革中革命样板戏中的角色:高大全。全然不见当年实际知青的身境,贫苦的生活,渺茫的前途。以至孩子问我你们那时是这样的嘛,而我却不知如何回答。(不禁想起某一次在医院时,某位病友嫁到日本的侄女所说的一番话:她的日本丈夫对侵华战争毫不知情,还认为当年是帮助了中国。)影视剧的结尾是,此片献给一千七百万知青,他们在那个年代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得到了锻炼,做出了贡献……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希望类似这种水平的作者好自为之,如果自己经历过那个岁月,所出的作品扪心自问,对得起历史和千百万知青即可;如若凭空臆想,不免有哗众取宠,贻笑大方之嫌。

  《知青》影评(九):理想中的人文环境

  45集的电视剧,在YouTube 上,用 iPad 看的,质量真心不好,邪恶的苹果在 iOS6 运行环境下,取消了 YouTube 的 iPad 版本,用 iPhone 版的 YouTube,图像和字幕一般模模糊糊。条件如此恶劣,居然吸引我无间断的看了下去。原因嘛,用剧中的台词说:

  青春万岁,爱情万岁,友谊万岁,快乐万岁!

  这几个名词似乎和文革距离遥远,格格不入。其实文革如何,我毫无概念。但和每个人一样,心中充满了对那个时代的负面感觉。我甚至是愤怒的,妈妈就是知青,去的是条件非常艰苦的北大荒兵团。她很少提起那时候的事情,我知道的并亲身体会的,是那艰苦的回北京的路。当然这所谓的后续不是电视剧描述的重点,我也不愿节外生枝的讲我家的故事细节,但有一件小事可以很说明一些问题,就是从小到大,我家没有做过豆腐,直到和LG结婚我才发觉豆腐非常好吃。姥姥告诉我,因为妈妈当年在北大荒,吃黄豆制品吃得太伤,所以家里从来不做豆制品。于是我对那个时代所能相信的是,每个知青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且大多数,并不明快。

  在这灰色的背景下,我不愿多了解这段时光。毕竟,没有人愿意费力揭开一层一层故意的遮掩去发掘丑陋。不能怨大多数的中国人不愿反省,因为脆弱,是天性。坚强,太难得。

  而这部连续剧,光荣的成为是我主动观看的以文革为背景的第一部作品。因为它所想表达的,不是丑陋。

  网上的评论很多,都说这部电视剧大大美化了文革。我深有同感。其实,这部作品何止美化了那一个时代,它大大美化了中国人的生存环境,尤其是人文环境。电视剧里面的男女知青们的家长,师长,同学,战友,绝大多数都是非常正面的形象,好到我希望穿越到那个年代,仅仅为了遇到他们。里面的连长指导员,村支书党代表,都是充满了同情心有精准理解力甚至是高尚人格的长辈,他们口口声声说,这些知青孩子如何如何,要向知青的父母交代怎样怎样。其实,即使在我成长的年代,也几乎没有被当作孩子的记忆。我们这个民族,一个启蒙书籍是 “人之初,性本善” 的民族,是从来没有对“孩子” 的特殊待遇的—— 确切的说,物质上有,精神上从来没有。教育我们的体系是像成人一样被灌输各种概念,而不是从触摸各种色彩开始的感性的教育。

  所以,这部电视剧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一个可以包容孩子成长的社会,即使是文革的背景下,是多么的令人向往。再稍微推广一小步,如果周围绝大多数人可以正确的分辨出好人坏人,即使被叫做“文革”,大多数人的生活还是可以保持正常的。可是,天知道这个状态离真实有多远!三个世纪之后的中国,大批的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人主宰的社会,还在探讨是否应该当街扶起摔倒的老人,这个社会的主体,真的有独立的判断力么,真的有宽厚的仁慈心么?!还是说,经济发展以前,还是可以托付人心的?

  其实,这部电视剧从来是旗帜鲜明的表达了“文革期间是病态”这样一个主题的,类似的台词,被剧中很多人物直接说起过,甚至反面人物——从来没有出场的吴敏的爹,也在信里说,这样的现象不会长久。那大家为啥都觉得电视剧把文革表达的太温情脉脉了呢?一来,满嘴说“阶级斗争”的人物很少,只有吴敏,县革委会的杜主任,公社革委会的牛主任,还有一个火车上打酱油的角色,剩下的所有人,兵团的领导战士,村里的支书村民,个顶个的是知恩图报的“正常人”。

  二来,主要人物被精心爱护,没有被人为的惨剧折磨得怎么着了。知青里头遭遇最惨的是蹲了监狱的武红兵,精神失常一段时间的沈力,被隔离写检查的赵曙光,和失去了上大学资格的孙曼玲。他们也无一例外的被照顾的很好。即使泪点超低如我,也实在不觉得这些是多么“惨痛”的结果,反而是村里的韩奶奶和王支书——都是很不起眼的配角——因病去世,赚足了我一大票的眼泪。

  三来,不但坏人少,好人超多,那些重要的负面的重大事件被远远的拖到镜头之外,虚而又虚,比如经济崩盘人民生活极度贫困——虽然直接描述了陕北农村很穷,好像还是够吃够喝的;比如因为卫生条件差很多不足为患的疾病夺走人的生命——小地包儿因工伤壮烈牺牲的事件勉强触碰了类似的观点,毕竟,用双手绣地球,而不是大力发展工业发展经济,是令人痛心的错误抉择。

  最重要的,知青的风潮的直接起因应该是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一千七百万的知青离开城市,圆满的解决了这个命题;可惜这个办法带来了更严重的社会问题,那就是后来的返城。诚然,电视剧开始就说了,只关注68-79这十来年的事,但是对于“知青”这个沉重的话题,逃避这最令人神伤的后果,已然大大的削弱了这种关注的力量。

  借用红眉姐姐的评分系统,1-5分,我给《知青》4分,算是和甄缳传一样好看的电视剧。戏拍得算精致,背景道具都下了工夫,主要人物青春蓬勃,性格算鲜明,节奏算紧凑,情节也没有明显的漏洞。最值得说道的硬伤是结局太仓促,很多条线索戛然而止,喜欢的人物都没有交代清楚,而且因为在结局所以印象深刻,非常遗憾。

  《知青》影评(十):温和的知青剧

  刚才写了一大段,竟然没了。好吧。我就是喜欢这部剧。这次再简单说两句吧。

  因为王凯,才看这一题材电视剧,看了cut,觉得很赞,就立马搜了全集来看,果然不负所望!

  本剧比较温和,没有特别尖锐的批评和狂热的讴歌。通过一群知青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来尽量客观地还原当时。

  剧中每个知青,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正派还是反派,形象都特别鲜明生动。各角色都有血有肉,不会让人觉得脸谱化,也没有哪些角色的行为让人不能理解。当然,剧中人物有些确实奇葩,但根据他们的出生背景和经历,很容易让观众明白为啥他们会那么奇葩。

  建议喜欢王凯的影迷朋友,都可以来看全集,不只是王凯,其他每一个角色都很精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