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成为沃伦·巴菲特》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成为沃伦·巴菲特》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3-24 21:5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成为沃伦·巴菲特》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成为沃伦·巴菲特》是一部由彼得·W·孔哈特 / 布瑞恩·奥克斯执导,沃伦·巴菲特 / 苏姗·巴菲特 / 比尔·盖茨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成为沃伦·巴菲特》观后感(一):人物笔记

  usan生前说道,她和Warren之间有个分歧。在他们家越来越有钱之后,起初Warren并不想把钱捐出去,因为Money对于Warren来说,是他的scoreboard,他也很重视复利。而Susan对于civil rights,对于帮助别人,对于艺术,对于色彩,有极大热情。所以即使他们非常相爱,互相尊重,Warren的事业也越来越成功;Susan还是觉得自己当时的关系中被困住了,失去了自己的identify, 遂选择离开了Omaha,搬去了San Francisco. Warren第一次来SF,四处走走的时候,就对Susan说,这是属于你的城市。在Susan去世后,Warren选择捐出了自己大部分钱去做慈善,去帮助妻子继续她生前的梦想,也重新反思自己的财富观。

  虽然纪录片里试图把他们之间的矛盾轻描淡写,虽然自传性质东西都有粉饰过去的嫌疑;但不妨碍还是好感动。但说不上具体原因可能感动有人竭尽全力认真地过一生?毕竟没有那么多人能活出自己;那么多没那么相爱、没那么互相尊重的人,最后却妥协于生活名利,还是走在一起。

  ====================以下是笔记===================

  Warren的特质

  1,很喜欢商业,还喜欢成为自己的boss:10几岁开始做小生意,其中最喜欢卖报纸。因为能决定自己的路线,早上5、6点也没人能打扰自己。

  2,很喜欢阅读小时候爸爸办公室,读完爸爸办公室里的所有书;后来因为喜欢的书的作者在哥大教书,以此陶瓷,并去读了business school。现在仍每天花5~6小时在阅读上。

  3,很喜欢思考。(这是优点,有时对家人也是苦恼。Stay close physically, but not means mentally close. Very connected when he was open to connecting.)

  4,很喜欢数字,对数字很敏感:现在还能背得出小时候看的书某个地区人口

  5,很重视复利:小例子是,读书或做生意时,都会在脑海计算how long it would take for the profit from that one to buy another one

  6,生活很有规律:近50年住在离办公室5分钟车距的地方,路经麦当劳买早饭。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多亏家人照顾

  7,很残酷的自省:identify misthinkings and avoid them in the future.

  8,很enjoy自己的工作,60年职业生涯,有50年不像是在工作,是在play

  9,FOCUS:如果对一个新topic感兴趣,会talk about it, read about it, meet people that are involved in it. 但如果是不感兴趣的,就是另一个极端了。

  10,很重视建立reputation。也曾用他的信誉挽救了很严重的商业危机

  投资思维&习惯

  1,早期起家:买足够便宜股票。只要便宜,再烂的管理层和公司没关系

  2,Look for something that does give them a moat around it.

  3,‘cigar-butt’ investment

  4,利用insurance float搞投资

  5,看清当下的经济形势

  6,define自己的圈子,忽略别人的怂恿,看准了再下手。

  7,价值投资。良师益友

  8,牢记两条原则。原则一是绝不亏钱;原则二是记住第一条。

  《成为沃伦·巴菲特》观后感(二):金鱼的记忆 - 笔记

  标题”成为巴菲特”,不是成为百万富翁,而是成为像他这样思考的人,因为难以复制(父亲是股票交易员出身,天生对数字敏感,不学习就能考高分等)。纪录片最后颇有点拔高高洗白成分。不过一些鸡汤Notes还是可以在这里记录一下。金鱼的记忆again(事实上看时一些spark的点,现在已经忘了很多了……)。 1. 品质/素质天才永远是lonely and isolated,从来不担心别人怎么看你。Have a moat around him. A loner in a sense. Even his wife. Stay close physically, but not means mentally close. Very connected when he was open to connecting. Focus: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共同写下的让他们成功的特质。Stay super focus: 如果对一个新topic感兴趣,会talk about it, read about it, meet people that are involved in it. 永远很镇定 每天早上醒来时都look forward to the day ahead 很残酷的自省:identify misthinkings and avoid them in the future. define自己的圈子,忽略别人的怂恿,看准了再下手 2. 习惯: 生活简朴,钱对他来说就是记分牌scoreboard 大量阅读:每天花四五个小时阅读(新闻、寻找价值投资之类) 永远保健你的头脑身体 3. 其它:投资、两性关系、三观 受到情绪影响的投资一定不是好投资 价值投资:良师格雷厄姆,价值投资概念的提出者,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学院读书时的老师, 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理论的提出者和早期实践者。巴菲特是该理论的完美实践者,并让价值投资名扬天下。 关于投资:一,避免亏损。二,永远记住第一条。

  复利(Compound interest) 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妻子是个独立的人,提倡回报社会,与他之前的观念相反。妻子的去世促使他捐款给比尔盖茨基金会。互相独立的两性关系值得学习。

  《成为沃伦·巴菲特》观后感(三):《成为沃伦·巴菲特》短评

  片段微博上。微剧透!

  (片段1)2017年HBO出品的首部有关世界金融界投资奇才巴菲特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在我看来,制作得不令我满意。如果这部纪录片的名称叫《How to Become Warren Buffet 如何成为沃伦•巴菲特》,我连看都不会看,因为没有人能成为一模一样的另一个人,取那样的名字只是华而不实的噱头罢了。但是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Becoming巴菲特,就暗示了这是一部有关巴菲特个人成长经历的纪录片。

  如果你希望从这部纪录片中了解巴菲特的生财之道或具体的投资细则,那我觉得你不必忍受一个半小时的煎熬了,还是去拿CFA或CFP的课本自学吧。如果你想知道巴菲特日常的生活和成长的经历,那我认为相比其他传奇人物的经历,这部纪录片中展示出来的巴菲特是非常无趣也平实(平淡朴实)的。纪录片采访介绍了他的家人(父母兄妹子女,妻子),同事、他本人,简单地介绍了他所并购并投资的公司,以及他个人的一些转变挫折、和理念前妻对他的影响非常深远,甚至改变了他的政治立场

  如果你打算偶遇巴菲特,不要去纽约等大城市,去美国的大乡村奥马哈Omaha吧,他时不时地会去高中高中生对话。你看,世上那么多的有钱人竞相拍卖和他吃一顿两个小时的饭,他却会自主义务地去他生长小镇的高中免费并零距离给予高中生人生建议

  我对这部纪录片不满意,是因为:1. 拍摄手法枯燥乏味内容编排让人只想快进。2. 对巴菲特公司的扩张和具体的投资技巧等没有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展开(这是商业机密,也可以理解)。3. 今年美国Wells Fargo银行曝露出一系列由来已久的违法操作腐败问题,巴菲特的公司作为Wells Fargo的最大投资人之一,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一向是受人敬重和仰赖,不会有人质疑他品格和决定的投资奇才,居然未能发现Wells Fargo的违规操作,这背后无疑让人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

  如果你问我看完这部纪录片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1. 我不用和其他有钱人竞拍就可以了解到巴菲特的一些童年经历,即使是和他共处多年的同事或和他吃过饭的大佬,都未必能知道这些吧。

  2. 他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本身的天赋后天运气自然重要,但是最关键的是他从很小的时候就找到了让他真正感兴趣的、可以让他不休不眠去从事的深爱的事业。他喜欢安静地阅读、对数字异常得敏感、擅长从普通常见媒体新闻中解析信息、并挖掘出别人连想都不会想到的宝藏。这和他父亲的藏书、熏陶、自由开放教育、他父母本身的努力与品格,有着很大的关联。他说过:“The world is a great movie to watch, but you don't want to sleepwalk throughout life. The important thing to do is to look for the job you would take if you didn't need a job.” 他说他在过去的60年中,每天清晨起床后他都是可以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的,因为他非常非常热爱他的工作。这是他生存的动力,每天起床后的热爱,让他精神充沛的理由,即使身心疲惫会快乐坚持下去的力量源泉。他给学生们的建议就是 —— 假设你不需要一份工作去谋生,你会做什么?那个『什么』就是你应该从事的职业。当然,这样的幸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被眷顾的。所以这就是极为成功的精英群和碌碌无为的平凡人之间最大的区分。前者工作的理由是热爱,后者工作的理由是无奈。前者的工作是个人的成长途径,后者的工作只是谋生的必要手段。前者工作的时候在思考更广阔的世界,后者工作的时候只能局限在狭小空间

  所以这部纪录片对于父母和老师来说是重要的,或许这对你们在对子女的引导方向启蒙方式、教育方法人生规划上是值得借鉴的。

  (片段2)他有很多的财富,是真正的亿万富豪,但是他的房子不是加州的海景豪宅、也不是纽约的高级别墅。他住在生养他的小镇,房子住了几十年,每天的早餐仅是麦当劳一个3美元以内的汉堡。一间并不宽敞、也没有风景的办公室,装潢也有些老旧。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阅读6个小时的各类金融报纸,他认为世上没有比这个更加公平的挖宝游戏了。他的求知欲、进取心、竞争力都很强盛,受父母的影响颇深;但是他的前妻却让他改变了从小到大的政治信仰。他很爱他的工作,这是他唯一的兴趣、擅长、和梦想。

  世上大多数人都可以读到的信息,你真正地读懂了吗?

  当你拥有了财富之后,你会造福这个世界吗?你会用什么方式去回馈呢?

  人生中对你造成重大影响的人是谁?你是否成为过积极影响别人的人?

  你在从事你真正热爱的工作吗?你每天都会微笑兴奋地满是动力和干劲地起床吗?

  《成为沃伦·巴菲特》观后感(四):他的成就对得起这份幸运

  如果你是想通过此片一探成功投资的秘诀,恐怕你要失望

  全片是巴菲特完整的一生,与其说是教你怎么赚钱,不如说是在教你怎么拥有正确的财富观

  人的一生当然要努力,巴菲特当然足够努力,但也请别忽视了每个成功背后的幸运。

  我想从三个方面说说他的一生,或者说他成功的因素

  自身、环境、幸运

  一、巴菲特身上的特质

  1、极度热爱阅读。从小就喜欢看各种书,报纸,年鉴等。李嘉诚说每天睡前都要坚持看半个小时书,巴菲特86岁了,依然每天阅读四五个小时。他说过:我看的书都是别人能够看到的书。

  2、专注。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这对忘年交,在他们认识的时候,比尔的父亲,给他们一人一张小卡片,请两人用一个词概括自己成功的要诀,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写下同一个单词:Focus,就是专注。他们认识的经历也很有意思,认识巴菲特之前,比尔是瞧不上这么一个商人的,认识后相见恨晚

  3、对数字极为敏感,86岁了,依然记得1930年奥马哈人口的准确数字,按他的话说就是:有些数字就是会印在你脑海中,你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见其对数字的痴迷与敏感。

  4、极度追求精神世界,他不买什么名画,办公室和家都很普通,见不着各种金碧辉煌浮夸的装饰,倒是放了不少有纪念意义的物件,比如1930年股票崩盘时的报纸,比如他为了克服羞于当众演讲而去参见的课程培训毕业证书。他极度热爱吃麦当劳喝可口可乐,对于物质没有特殊的要求。

  5、正直,芒格评价他说巴菲特耻于用欺骗的手段来赚钱。他在收购所罗门兄弟之后,所罗门爆出丑闻,最后接受电视闻讯时说到:他对员工这么讲:公司赔钱我可以理解,但是坏了公司的名誉,我不能姑息。

  二、生命中的贵人:

  1、父亲,霍华德巴菲特,他父亲是股票交易员出身,后来又创建公司,做到共和党国会议员。童年时期,巴菲特在父亲的书房第一次看了投资学的书,很快又看完了书架上所有的书。虽然后期,巴菲特因为妻子苏茜的影响,在政治上偏向于民主党,但一直保持着对父亲本人的崇拜,他办公室的墙上一直挂着父亲的照片。

  做金融的父亲,给了他从小接触商业,投资,金融,这些天然的土壤。

  2、母亲,她的母亲很擅长数学,巴菲特对数字敏感的特质应该源于母亲的基因。

  3、妻子,苏茜,非常得善解人意,照顾孩子和家庭,让他可以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投资事业。

  但是苏茜和他其实一直存在一个分歧,就是在巴菲特开始赚很多钱的时候,怎么支配这笔钱。巴菲特是一个极度信仰"复利"概念的人,他认为赚的钱应该投入到新的投资中,这样才能产生新的收益。而妻子苏茜,一直认为应该拿出这些钱去做慈善。所以早年,由于赚了很多钱缺没有捐款,巴菲特背负了很多舆论的压力。在妻子去世后,巴菲特决定捐出自己绝大部分财产,大部分给比尔梅林基金会,小部分给以她妻子名字命名的基金会,由他们的三个孩子搭理,这真是最好的选择。妻子创立基金会到后期的死亡,对巴菲特的财富观影响深远。

  4、良师:格雷厄姆,价值投资概念的提出者,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读书时的老师, 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理论的提出者和早期实践者。巴菲特是该理论的完美实践者,并让价值投资名扬天下

  5、益友:芒格和比尔盖茨。

  巴菲特认为他见过最聪明的人就是芒格,

  早期的巴菲特投资策略是只买便宜的股票,而芒格的出现影响并改变了他的选择,会去选择有价值的股票,就是只要股票的价格低于公司实际的价值,就可以买入。芒格和巴菲特一样极度热爱阅读,脑袋里装满了各种厉害的思维模式。芒格也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的思维模式和书都影响了很多人。

  如果说格雷厄姆教会了巴菲特价值投资,那么芒格帮巴菲特进一步完善了价值投资。

  比尔盖茨,比尔说巴菲特是他见过这世上最聪明的人,也是他与妻子梅林最好的朋友。

  巴菲特教他投资,比尔和梅林教巴菲特慈善。这句话其实在影片中没有,只是我的猜测,其实用"教"这个词不太准确,可能用探讨更准确些。巴菲特将大部分财产都捐给比尔梅林基金会,两人互相成全。

  以上这些人,都是巴菲特生命中的贵人,他们成全了如今的巴菲特。这些都是肥沃的土壤,而巴菲特就是那颗参天的树。

  三、幸运

  但你觉得,拥有这些就够了吗,让我欣喜的是,巴菲特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成功者说自己幸运,你可以理解为一种谦逊,但其实也是一部分事实

  他说,自己在1930年能够出生在美国就已经是很幸运的事了,这在当时是1/40的概率,同时他又是男生,这已经是1/80的概率了(他很早就意识到,即便是在美国,当时妇女的权利也很少,地位很低,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他的一生真的很幸运,而他的成就也对得起这份幸运。所以最后被问到是否害怕死亡时,他很坦然,表示自己的一生过得像电影,很满足。

  最后、大智慧

  巴菲特说自己想当个老师,影片中很重要的一组镜头,就是巴菲特坐在教室里,给几十个学生讲自己一生的故事,并解答他们的提问。

  他精彩的开场:

  你可以选一辆车,任何颜色,任何牌子,任何车型,选定就你就可以得到这辆车,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一生只能用这一辆车,那你一定会非常爱惜,非常好的包养它,对不对。

  我们这辈子,当然不会只有一辆车,但是我们这辈子,只有一个身体,一副头脑,现在身体和头脑都感觉良好,但是它们要陪伴你一生。

  不是每个幸运的人都能成就一番事业,但是每一个有所成就的人,在追寻成功的原因时,不要一味强调自己的努力,而忽略了容易被忽视的幸运成分。

  以上。

  《成为沃伦·巴菲特》观后感(五):印象深的一些话:思考商业和投资很容易。思考人类的问题才困难,人类的问题有时没有什么合适的答案

  在看巴菲特的纪录片,他说到:对于商业宇宙,我倒是了解得非常清楚。我喜欢思考商业或投资的问题。思考这些很容易。思考人类的问题才困难,人类的问题有时没有什么合适的答案。But the business universe, i think i understand really really well. I enjoy to think about business or investment problems. Sometimes there arenot any good answers with human problems. there is almost always a good answer with money

  《成为沃伦·巴菲特》观后感(六):愿你选择的都是你最爱

  我觉得给9分不算低吧。因为讲的故事很好,所以基本忽略拍摄手法和影片本身。给我最大的感触有三。一,他天才的经商头脑,有目共睹,我就不细说。二,天才都是孤独的,我们去想想历史上的很多天才,贝多芬、爱因斯坦…我觉得因为周围人很少有人能懂他们的思想,与其花费力气告诉别人自己是怎么想的不如专注做自己的事情——就算说了世人未必能懂。于是天才习惯了独处,独自思考占据了他们生命很大部分时间。三,爱。就连她妻子都坦言只有她是最懂沃伦的,却随后她也说他们是两条平行线,偶然走进彼此内心,但更多时候沃伦都是独处的。很感动她这么无私的爱丈夫和家庭,因为一般女人的话早离婚了。也正因为她的不离不弃才成就了涡轮巴菲特的商业神话,他们很早就结婚,而且婚姻生活一直很稳定。可见稳定的家庭对男人事业的作用之大。曾经不善于和人打交道(他说人是最复杂的,商业就简单的多,和我一样的观点…)未曾想过做慈善,因为妻子的离世,他看开了很多事,于是继承了妻子的慈善事业并且越发发扬光大,爱的力量是人世间最有力的信仰。通过这部纪录片我看到了一个简单的亿万富翁——简单的生活,简单的一生只做一份工作,简单的人生追求。正因为简单,专注,所以成就巨大。如果说他的人生还有遗憾的话,我想可能是没有和最爱的人交心。又或许他习惯了理性,习惯了将感情深藏。不善于表达。

  《成为沃伦·巴菲特》观后感(七):成功背后

  就如很多人所说,成功不能复制,因为经历独一无二的,你做出的选择也独一无二。沃伦巴菲特无疑是一个天才,他注定不会平凡,但是他的生活态度更重要。

  他的目标够坚定,一旦有喜欢的事就会坚持下去,有句话我很喜欢“you'll jump out of bed in the morning ,because you're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the day”沃伦对于现在的生活乐在其中,他有生活的激情和动力,这大概是大多数人所缺乏的。

  对于家庭,沃伦拥有一个相敬如宾的妻子,三个孩子的关系也非常和睦,家和万事兴,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财富,沃伦对钱的态度让我非常欣赏,“钱乃身外之物”这句中国古语在一个美国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尽管沃伦如此富有,但还是住在老房子里,开着普通的凯迪拉克去上班,每天早饭最多三美元的金拱门,并且捐出自己百分之87以上的资产用于慈善,这几点,中国的富豪没有人做的到,并不是说非要富豪捐出大部分资产,但中国的慈善确实举步维艰。

  《成为沃伦·巴菲特》观后感(八):读书与专注

  影评受益

  (1)我很喜欢读书,喜好安静。

  (2)你只有一个身体和一个大脑,那是你仅有的。

  (3)基金——复利

  (4)我很早就进入商业领域了,我喜欢这项游戏,但我更喜欢做自己的老板。

  (5)伯克希尔是一家多元化控股公司,它拥有大量不同的业务,很大程度上是,与它的母公司伯克希尔 分开运营。

  我们可能有七八十项业务,它们是独立运营的。

  (6)我要在30岁前成为一名百万富翁

  (7)申请哈佛,进了哥伦比亚大学,导师,格雷。

  (8)人生中的转折点——妻子

  (9)演讲能力——戴尔· 卡内基

  (10)投资技巧,坐在那里观察市场。

  (11)35岁控制11亿美元基金

  (12)投资指标:寻找有护城河的公司

  (13)道德标准做事:不欺骗,我构造适合我的企业。

  (14)我喜欢安静,每天用5~6个小时读书。

  (15)专注,与比尔盖茨一样,他不懂艺术物理等,专注于商业宇宙。

  (16)巴菲特的妻子:寻找着有自己的生活,人格独立,精神独立。

  (17)购买一些企业,使自己公司能成长的公司(蓝筹股)

  (18)浮款

  (19)寻找估值偏低、有价值的公司,进行控股、坐等成长、市值

  (20)例如,PE公司,6个月运作上市,控股成长公司,市值持续成长。

  (21)上市基金公司控股成长公司,市值套市值——复利游戏

  巴菲特两条投资规则:

  规则一:不要赔钱

  规则二:不要忘记规则一

  价值投资理念:如果你购买了价值,就会有好的结果

  穆迪手册:寻找估值偏低的股票

  《成为沃伦·巴菲特》观后感(九):与金钱共舞的巴菲特

  前期巴菲特的经历滚雪球里面都有描述,而且更加细致。后来2005以后开始就有新东西了。

  巴菲特一生与金钱共舞,以积累财富为乐趣,我一直以为巴菲特是极致理性的。

  但是他父亲霍华德的去世。他在那个时候情绪有些失控而买下了伯克希尔哈撒韦,那个被他称之为糟糕的投资的那家公司。还有苏珊的去世。苏珊生前一直致力于慈善,生前想让巴菲特捐钱,而巴菲特一直是吝啬的,结果巴菲特在消沉一段日子之后,捐出了他的大部分财富,一个视金钱为生命的男人捐出了大部分的财富。

  这两件事情,我看到了巴菲特感性的一面。

  纪录片也描述了巴菲特对于生活节俭的态度,他的价值观太令我痴迷了。

  他一个令人敬佩的富人。

  《成为沃伦·巴菲特》观后感(十):真实的巴菲特 (资源在里面)

  阅读原文点我 纪录片资源在里面

  A儿时巴菲特,会念生意经

  巴菲特生于因炒股炒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期间,即1930年8月30日。他很小的时候就满脑子生意经,走家串户卖口香糖、可口可乐,还当报童、贩卖高尔夫球等。

  巴菲特在11岁时买了他人生的第一只股票,那是6股市政服务优先股,他把其中的3股送给了姐姐。

  巴菲特14岁时用自己做生意赚的1200美元买了40英亩农场。就这样,他小学到大学,边上学,边打工,边做点小买卖,到1950年赚了9800美元。

  巴菲特年轻时畏惧在公众面前讲话,但他认为,口才是一个人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于是,在他21岁的时候参加了卡纳基公共演讲培训课程,之后在内布拉斯加大学奥马哈夜校教授投资原理,他的学生的平均年龄是他的两倍。他在教学期间还买了一个加油站,但他并没有从这个加油站上赚到钱。

  到1956年,巴菲特的积蓄达到了17.4万美元,他用这些钱在奥马哈开办了巴菲特合伙有限公司。

  1957年,巴菲特用3.15万美元在奥马哈买了一处三居室房子,他现在仍住在这所房子里。

  1962年,巴菲特合伙公司的资产超过了718万美元,其中103万美元属于他的权益,32岁的巴菲特成了百万富翁。

  巴菲特婚姻很奇特。1952年他与苏珊结婚,育有3个孩子。苏珊酷爱歌唱,想离开奥马哈到外地发展。

  1977年,便把阿斯特丽德·曼克 斯小姐介绍给丈夫,从此巴菲特与妻子长期分居,但一直没办离婚手续,巴菲特则与阿斯特丽德一起生活。2004年苏珊去世。2006年,巴菲特在自己76岁生日与60岁的长期非婚伴侣阿斯特丽德结婚。

  巴菲特的财富帝国源于一次不成功的收购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原本是1839年创建的一家纺织公司,后来纺织企业不景气,公司卖掉了一个又一个工厂。当时,该公司在亏损的情况下仍坚持分红,1961年每股亏损0.24美元,但分红0.75美元;1962年每股亏损1.34美元,但分红0.1美元。公司经营连年亏损,加之公司用卖工厂的钱溢价50%回购股票,公司净资产从1955年的5500万美元减少到1964年的2200万美元。

  从1962年12月开始,巴菲特大量收购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当时的市场价格是每股7.5美元,而每股账面资产是20美元,巴菲特认为这只股票太便宜了,就像在大街上捡烟头。

  1964年,伯克希尔公司总经理西伯里·斯坦顿与巴菲特口头约定,以每股11.5美元的价格回购巴菲特手里的225000股股票,可巴菲特在5月6日收到的正式收购要约上,价格成了每股11.375美元!这让巴菲特颇为恼火,认为斯坦顿在捉弄自己,便取消了这笔交易,转而加仓吃进这只股票,到1965年4月,巴菲特共购得伯克希尔公司392633股股票,占1017547股流通股的38.6%,占公司总股本的25%,取得了该公司的相对控股权。1965年5月初,巴菲特在董事会上辞掉了斯坦顿,一解心头之恨。

  巴菲特控股伯克希尔公司开始的两年,公司的业绩有所好转,但从1966年开始,公司业绩一路滑坡,巴菲特不得不在1985年关闭了所有纺织厂。

  巴菲特常说,收购伯克希尔公司是他投资生涯的第一次严重失误,如果当时不收购这家拖累了他20年的纺织公司,而是直接投资保险业,他的投资收益会增加2000亿美元。

  1967年,伯克希尔公司斥资860万美元收购了国民保险公司。巴菲特后来仍称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投资失误,并对这次失误追悔莫及。

  不是因为他买了一家不好的公司,而是因为这个公司太好了,不该让伯克希尔公司购买,而是他自己掏腰包购买。保险业是巴菲特的投资最爱,他本该自己独吞这块肥肉获得1000亿美元的投资回报,他现在必须与伯克希尔公司的陌生股东分享这些投资收益。

  C巴菲特执掌的公司竟是只“铁公鸡”

  目前,伯克希尔公司是多样化企业集团,包括保险和再保险(对保险的保险,巴菲特为美国70%的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能源、制造、服务、零售、传媒等,公司拥有53家子公司(含7家控股公司),并在世界范围购买优质公司股票,股权超过7%的公司就有:美国石膏公司(26.83%)、DaVita(17.87%)、美国运通公司(14.88%)、穆迪 (12.21%)、威瑞信(11.15%)、芝加哥桥梁钢铁公司(9.85%)、可口可乐(9.16%)、富国银行(9.01%)、IBM(7.82%)。

  虽然伯克希尔公司的业绩举世瞩目,在1965-2014年期间平均年增长率为21.6%,跑赢了标准普尔500指数(这期间平均年增长率为9.9%),但其股票市值也出现过多次大跌,如1974年大跌49%,1990年大跌23%,1999年大跌20%,2008年大跌32%。

  伯克希尔公司2015年5月1日发布的2014年年报显示,该公司2014年总资产5262亿美元,营业收入1947亿美元,税后净利润199亿美元,股东权益为2402亿美元,伯克希尔公司的A股每股净资产146186美元,A股每股收益12092美元。公司共交纳公司所得税79.35亿美元,其中美国联邦政府所得税64.47亿美元,州所得税5.6亿美元,外国政府所得税9.28亿美元。

  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分A股和B股,一股A股可以转成1500股B股,但B股不可以转成A股。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A股1642909股,B股32.25亿股。B股的经济权益是A股的一千五百分之一,B股的投票权是A股的一万分之一。

  2014年第四季度,A股股票每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最高价为229374美元,最低价为198000美元;B股最高价为152.94美元,最低价为132.03美元。

  伯克希尔公司1965年被巴菲特收购后,除1967年每股派息0.1美元外,再也没分过红,是只名副其实的“铁公鸡”。公司2014年盈利分配方案股东投票表决结果是:A股反对分红与赞成分红的比例是89比1;B股反对分红与赞成分红的比例是47比1。当然,巴菲特等几个公司高管手里握着多数投票权,他们几个人就能代表所有股东作出决定。巴菲特是公司第一大股东,拥有32.4%的投票权和23.3%的经济权益,盖茨是公司第二大股东。

  D作为5000亿美元资产的公司总裁,他的年薪只有10万美元

  2014年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14的伯克希尔公司有数万名职工,但总部只有12名职员(近年才增加到24人),办公室总面积只有325平方米,这让中国读者难以置信。更难以置信的是,巴菲特在前几年前的一次演讲时称,他从未去过公司总部。

  还难以置信的是,这个世界最能赚钱的公司董事长兼CEO巴菲特年薪只有10万美元,公司董事年薪只有900美元,均没有股票期权奖励。

  还有,巴菲特的办公室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老样子,办公桌还是父亲70多年前用过的,办公室唯一现代点的东西就是办公桌上的一部电话。

  巴菲特这个管理着拥有5262亿美元资产的巨型公司的人,就是在这看上去像是19世纪普通家庭书房的地方阅读成吨的文件资料,搜寻着各种投资机会,进行思考决策。

  巴菲特虽然年龄比较大,但没有退休的意思,他说自己“要到去世后的第五天才退休”。巴菲特就是公司的摇钱树,他就是公司的品牌,人们给伯克希尔公司投资,主要是冲着巴菲特的名气与智慧,如果巴菲特退休,相信其公司及股票价值会有一定的折扣。

  现在,只要与巴菲特有联系的事情,就奇贵无比。

  巴菲特公司的股票世界最贵,与巴菲特一起吃顿午餐也要几百万美元。2012年,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座位拍到346万美元,2014年也拍到217万美元。

  作为慈善家的巴菲特早就向全世界承诺,把他自己和整个家庭全部财产的99%以上拿出来回报社会,用于慈善事业。他认为,剩下1%就足够用了,如果多花一点钱,既不会给他增添快乐,也不会改善生活;相反,把99%的钱捐出来,可以大大改善其他人的健康和福利。他说:“我之所以有今天,要归功于我所在的好社会对我的恩赐。我只是个幸运儿,如果我生在一个偏僻的国家,如果我不是出生在美国,我就会一文不值。”

  2006年,巴菲特宣布将自己持有的伯克希尔公司1000万股B股股票捐赠给盖茨慈善基金会,按2006年6月23日的股价计算,这一捐赠价值为307亿美元,是历史上最大的单笔捐赠。

  巴菲特在2001年与120名美国富豪联名在《纽约时报》发表声明,呼吁政府不要取消遗产赠与税,称取消这种税将使美国富翁的孩子们不劳而获,使富人永远富有,穷人永远贫穷,这将会伤害穷人家庭。

  E买股票只看股价涨跌,太愚蠢了

  现在读者应该对巴菲特有新的认识了,他不是炒股的,不是靠投机股票套利,而是投资家,而他收购和投资的企业基本上都属于传统产业。

  巴菲特在一所商学院演讲时对学生说,在座的任何人谁愿意把未来收入的10%给他,他就给谁开出一张10万美元的支票。这就是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买公司股票,买的是公司未来的盈利分成,如果他认为公司未来不能给他带来现金分红,他是不会买这只股票的。

  这似乎有点滑稽,巴菲特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看重分红,他自己的公司却一毛不拔。他对此解释称,把这些盈利留在公司由他替股东滚动投资,会比股东自己投资到别的地方回报率更高。

  2015年5月5日晚上,天桥资本在拉斯维加斯召开的投资说明会上,对冲基金巨头丹恩·勒布就公开批评巴菲特“言行不一”。

  在2015年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再次强调:“要把购买股票视为自己拥有企业的一小部分所有权。”他说,炒股的人们今天买了股票,明天早晨就迫不及待地看股价是涨了还是跌了。以验证自己购买这只股票的决定是否正确,这太愚蠢了。

  他们不是购买企业,而是购买企业的价格。他经常形容说,你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就要与这个公司结婚,而不是一夜情,随便找个人派对,厌烦了就换新的。

  巴菲特偶尔也出售短期购买的股票,但那不是投机套利,而是优化投资组合,多数情况下是为收购一家大企业而筹措资金。

  F一直没买微软的股票,因为他只投资熟悉的行业

  巴菲特喜欢购买与大市关联度低、市盈率低、能长期分红的股票,只买自己熟悉的行业、熟悉的公司的股票,对科技股不感兴趣,因为他不熟悉科技行业。

  他在2012年5月明确表示,他不会购买脸谱和谷歌的股票,因为这类企业的未来价值很难评估。虽然他与盖茨是好朋友,但他一直没买微软的股票,相反,盖茨是伯克希尔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巴菲特也拒绝购买首次发行的股票,他认为,公司首次公募圈钱,公司圈钱后干什么不好判断。

  作为投资购买一个公司的股票,必须了解这个公司,能确保这个公司在未来10年里有好的价值表现。

  1972年,巴菲特用2500万美元买下喜诗糖果公司,因为他认为这个品牌的认知率高,还有价格上调空间。

  巴菲特买下喜诗,每年12月26日都要提价,逼迫人们在圣诞节涨价前抢购。还有情人节,巴菲特认为,在情人节拿着一盒价格是6美元的巧克力送给心爱的人会觉得拿不出手,价格低反而滞销。

  于是,他就在情人节涨价一倍,并在数家广播电台投入广告,人们开车时打开收音机,都是喜诗的情人节巧克力广告。

  这就是巴菲特的智慧,他的这一营销策略让价格翻番的巧克力在情人节反遭疯抢。

  巴菲特也持有可口可乐公司的大量股票,同样看重的是可口可乐的市场认知率和涨价空间。

  可口可乐每天销售十多亿瓶,每瓶涨价1美分,每天就多赚1000万美元,伯克希尔公司拥有可口可乐公司9.16%的股权,这就意味着每天有92万美元流进了伯克希尔公司的账户。

  巴菲特对甜品业情有独钟,他还投资箭牌、番茄酱霸主、亨氏、奶品皇后等甜品企业,所以,有人称巴菲特热衷“甜蜜投资”。

  G反对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去赚钱

  由于不少股东拿一半的家产买了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公司在投资和收购上出现重大失误就有可能让数个家庭倾家荡产,所以,巴菲特说:“有时候我太过谨慎,但是我宁可有一百倍的谨慎,也不想有1%的不小心。”

  巴菲特不赞成炒股,反对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去赚钱。他对这种投机套利行为批评说:“我才不在乎你的成功概率是百分之一还是千分之一。如果你给我一支手枪,里面有1000个或100万个弹仓,可只有一个弹仓里有子弹,你对我说:‘你把枪对着自己的太阳穴,每扣动一次扳机你要多少钱?’我不会扣动扳机,不管你给我什么东西。如果我赢了,这些钱对我来说毫无意义;如果我输了,后果显而易见。我对这类赌博游戏不感兴趣。然而,总有人不动脑子,把它当作金融工具豪赌。”

  他也不赞成使用高杠杆借钱投资,他说:“用别人的钱投资失败了,这不但损失了你和朋友的钱,还会让你失去尊严,脸上蒙羞,还要面对向你提供资金的朋友的指责。”

  H他希望未来是熊市,因为熊市才更有投资价值

  巴菲特一生购买了这么多公司,投资这么多企业,有的一笔收购就几亿甚至几十亿、几百亿美元,这些投资决策完全凭借他的独立判断,他从未聘请过咨询师,他更不相信这专家那教授对市场的预测分析,也从不看有关宏观经济报道。

  投资咨询组织的典型做法就是,带着他们的经济学家到处召开什么投资咨询会,把经济学家赶上台,给人们描述一番宏观经济前景,然后,他们一切就从此开始。他认为,这些市场上的老生常谈毫无价值。他常说,如果公司雇用了一个经济学家,公司要裁员,第一个应该裁掉的就是这个经济学家。

  巴菲特从不预测股市走向,自己对后市一无所知,但他希望未来是熊市,熊市时,他会更用心研究该买哪只股票,因为一定有一些股票会更有效率地使用自己的资金。熊市购买股票便宜,这样可以让他的投资回报率更高,只有傻瓜才喜欢高价买。

  他打比方说,纽约证券交易所就如同一个大超市,你去那里买股票,你希望什么呢?你当然希望股票降价,一路下滑,因为这样可以让你买到便宜货。

  I巴菲特不但不是“股神”,投资也有血本无归的时候

  上文提到了巴菲特自认为在自己的投资生涯中最大的两个失误。其实,巴菲特不但不是“股神”,也不是“投资神”,他之所以取得了今天辉煌的成就,除了他善于独立思考外,还有运气使他的投资成功率比别人高些罢了。

  1993年,伯克希尔公司斥资4.33亿美元买下了Dexter制鞋公司,这家制鞋企业无法与外国企业竞争,很快倒闭了,4.33亿美元的投资打了水漂。

  1989年巴菲特用3.58亿美元购买了美国航空公司的优先股,该公司于2011年11月29日申请破产,当日中午,美国航空公司股票价格跌去82%,仅剩0.3美元,巴菲特的3.58亿美元投资血本无归。

  相关书籍: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巴菲特传》

  后台回复: 巴菲特 ,获取纪录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