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门》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生门》观后感10篇

2018-03-31 20: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门》观后感10篇

  《生门》是一部由陈为军执导,李家福 / 夏锦菊 / 陈小凤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门》观后感(一):回看《生门》:敌人不是顺产,而是你的心魔

  榆次孕妇因忍受不了产程中的剧痛跳楼自杀的事件,成了这些天最热的热搜。除了门户网站、高点击率的自媒体外,朋友圈刷屏不断,就连微信群,说着其他话题时不知不觉就讨论起产妇跳楼事件,“我姐姐孩子时候,我妈妈让剖腹产,说坚决不能让女儿疼痛”,这样的发言出现在我好几个微信群里,读过几遍后不禁想,如果去年12月公映的纪录片《生门》此刻重上院线,不知道会怎样?

  《生门》是纪录片导演陈为军的又一部作品。这部忠实记录中南医院妇产科4位产妇生孩子过程的电影,于去年12月静悄悄上映后,并未引起很大的关注。可凡是碰巧走进电影院看过这部电影的影迷们,无不为弥漫在影片里的那不适从而愈加伤感情绪所缠绕,念念不忘

  一、夏锦菊保卫子宫不是为了“完整女人

  4位产妇中,夏锦菊最好看话也最多,她为了保住子宫就算在手术台上心跳骤停2次也不轻言放弃画面上从夏锦菊身体里流出来的血仿佛要将我们淹没,幸运的是,这个温和的女人最后生下了一对双胞胎,还如愿保住了子宫。

  有人评论夏锦菊的选择,说她保住子宫是为了做“完整的女人”,于是妄下断言说持有这种“愚蠢想法的人,都是子宫至上主义者,并以安吉丽娜为降低乳腺癌风险割去乳腺一事加以反讽。

  我一看这样的评论,几乎能断定,评论者一定是在生活中没有见识过失去子宫的女性生活痛苦

  我的一个朋友,40岁时因为多发性巧克力囊肿,在医生强烈建议下切除了子宫。人人都以为完成了生育功能以后,子宫、卵巢就成了女人身体的附件,殊不知,这个所谓的附件一旦被切除,女人的身体就会发生重大变化简言之,就是更年期提早到了,莫名燥热、莫名大汗淋淋、莫名心悸、易感流行病等等原本50岁女人才会出现的更年期症状,就会在40岁女人身上一一出现。假如,她能够坦然接受以40岁的年龄进入到50岁的身体状态,倒也相安无事,无非就是兵来将挡的事情嘛。可谁又能保证自己能那么淡定呢?所以,夏锦菊式的选择,只要经过医生认可,她的坚持就有道理,与“完整的女人”无关,只与她想完美享受人生关系密切

  二、 陈小凤卧床保胎的担忧与生育无关

  为了肚子里的第三胎,陈小凤在床了躺了几个月,怕会大出血,尽量不侧身。这个在电影里对着摄影机没有表情,只会机械地用嗯、啊回答医生问候的女人,于是被一些观众误读成沦为了生育机器

  为了想生一个孩子宁愿躺在床上数月保胎,就是生育机器了?我一个同学,是她妈妈42岁时生的。她妈妈为什么成为高龄产妇?因为习惯性流产。为了生育我的同学,她妈妈听从医生的建议,几乎躺在床上度过了妊娠期,所以,卧床保胎,不能与生育机器之间画等号,只要孕妇身体允许,只要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卧床保胎,陈小凤们的选择就无可非议。陈小凤的担忧,与生育无关只与孩子出生以后怎么养育有关也就是说,电影《生门》让陈小凤出境,是在用貌似旁观的方式告诉社会,当陈小凤这样的生育困难户,在保胎过程中已经倾囊而出后,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什么样的保障

  三、曾宪春的三胎只与观念有关

  这是一例剖腹产。

  当影片关注到曾宪春的时候,我们已经看过三四个婴儿浑身血污地从妈妈的肚子里抱出或产道里娩出,再看到曾宪春被推进产房上了产床,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一句话可悲的生育机器。当避孕药还没有发明出来时,人类又没有找到有效的避孕措施,女人一度是像生育机器一样。今天,避孕已不是问题,《生门》在曾宪初出场前先给我们看几幅婴儿离开母体时刹那的凶残画面,是不那么善良地运用了蒙太奇,容易让人否定女人生育这一天然功能,继而不能理解曾宪春第三次上产床的选择。

  事实上,曾宪春生孩子这件事没有错,错的是她的家庭在已经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后何以非要生个儿子?电影希望通过曾宪春抹眼泪镜头,警醒没有儿子不罢休的观念,绝不是为了否定女人生孩子这件事。

  四、李双双的为难是意外造成的

  因为肚子里的婴儿发育迟缓,孕妇李双双变成了沉默的人,于是,有评论刻薄地将其说成是沉默的子宫。那是不能体会一个满怀希望等待新生命到来的母亲乍一听到这一消息悲伤欲绝心情

  我的一个同事,二胎政策放开后果断怀孕,6个月后孩子被诊断为染色体有问题。3天里,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她一天天委顿下去,6个月,它已经不是精子和卵子了,它已经是一个每天都用蠕动与妈妈互动的小生命,现在因为健康问题不得不跟它说再见,此刻的妈妈,怎么可能像身边人那样冷静地跟医生商量医疗方案?更不能因此判断,生育是对女人的戕害。李双双的为难,是意外,是小概率事件,不是生育本身的错。

  那些因为《生门》而否定电影在片尾花絮里那些母亲们感慨,亦即对新生命的礼赞,是不对的,就像因为榆次产妇坠亡事件而去否定顺产这件事一样。

  五、敌人不是顺产而是我们的心魔

  产妇的阵痛到底有多疼?每个人感受不同医学上有一个专业名词,叫痛阈值,说的就是每个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不一样,所以,说产妇连那一点痛都不能忍难道疼痛比死亡更难受说法,是无知

  我自己对疼痛就不敏感,生孩子的时候,因为感受宫缩能力弱,后来只好借助产钳生育,算是半顺产吧,但是,却体验到了顺产的优点,就是身体机能恢复得非常快,回到病房2个小时后就可以自如行动。况且,婴儿的脑袋经过产道挤压后至少他的平衡功能会好于剖腹产孩子,至于其他,我非专业人士不敢置喙。

  只是,为了免受医生判断下来完全可以容忍的疼痛,非要选择剖腹产,是对女性自带功能的蔑视,也是对胎儿的不尊重。如果我们不问青红皂白地因着榆次产妇坠楼事件而声讨顺产,这些年来有关部门大力倡导产妇顺产的努力,又要折损不少。

  致使榆次产妇坠楼的,绝不是顺产,而是一些人在自己心魔左右下做出了有问题的选择。这让我想起了一件往事

  那时,医院严格控制剖腹产的比例,黄小红这个高龄产妇被要求先自己努力。可怜她在产房里阵痛了三天三夜也无法娩出儿子,只好再行剖腹产,此时已经无法上麻药,黄小红是忍着剧痛接受了剖宫术,儿子抱出来的时候,小脑袋已经被产道夹出了个小瘤。这是真事,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黄小红就在我身边。我问她怎么看榆次产妇坠楼事件,她回忆起了30多年前的分娩之痛,皱着眉告诉我:那不是顺产的错,而是做选择的人没有尊重医学。

  《生门》观后感(二):我的妈妈是接生婆也是引产师

  可能是年纪略微上来了,开始喜欢看纪录片。一开始是美食纪录片,后来看到《生门》,这个纪录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的纪录片,觉得尤其熟悉

  为什么?

  第一,熟悉乡音,自己就是长江边上的长大的孩子。武汉人易燥易怒,小时候爸爸去武汉看病,夏日奔波在火炉城市的奔波劳累场景至今历历在目普通百姓进城看病如何艰辛不易。一边渴求好的医疗条件,一边资源太少,供不应求。当时在同济医院,除了排队等候的患者,满地随处坐着疲累不堪的看病者。毫不夸张,医生一票难求。

  第二,对产科医生熟悉,妈妈在镇医院妇产科工作,以前在乡下时,晚间经常由爸爸陪同出夜诊,负责偏远村庄的接生任务

  这个世界上,有人欢迎新生命的到来,那么事情就喜庆,就简单。但还有人没做好迎接新生命的准备,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被剥夺活下去的权利

  所以妈妈的工作除了接生之外,她还引产。

  顺产的情况是头先出来,医生把孩子头一拉,就顺利生产。难产的话就各有各的难,有的是屁股先出来,所以在肚子里胎位大概是横向,比如我,所以很难出生,我妈说痛得差点要命,就必须把下面的通道剪开,孩子出来后又缝好,其间操作不好肯定还会大出血。出生不易,辛苦妈妈。

  现在大部分的胎位不正,都会选择剖妇产。剖的话,原理就简单得多,等于医生做个外科手术,把肚皮横着切一口,把孩子拔出来后再把刀口缝好。接着是剪脐带,出生后就不需要母亲的羊水提供营养。然后是清洗工作。

  刚出生的小孩基本都像个小老头,皱巴巴的,灰蒙蒙的,眼睛也睁不全。营养条件好的孩子胎发也会长得又黑又亮。

  小时候不懂事,看着新生儿觉得特别奇怪,看他眼睛睁不开,我问我妈他眼睛瞎了吗?我妈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到现在不敢忘。

  孩子办满月酒的时候,村里人会请我妈妈去喝酒帮孩子洗澡,也可以说是中国孩子的洗礼吧。

  洗澡也有很多讲究。水要泡艾叶,给孩子洗澡的时候,洗不同身体部位都要讲吉祥话。客人们会吃长寿面,猪肉面条,因为猪油多所以特别香。我就很爱吃满月酒的面条。

  但是,也有不走寻常路的。

  记忆里有个黑色塑料袋,那个袋子就是装引产的死婴的。

  引产一般分人流和药流。我相信,哪种妇女都不好受。有的妇女家境情况不好,妈妈会帮着在家操作。那时候房门关闭,在床上铺好几层的纸。后来的事情就只知道妈妈从后窗扔出去了一个黑色塑料袋,有时候妈妈会让她们自己扔到厕所里去。

  引产的莫过于几种情况,孩子不被父亲承认抚养,或者检查出来是女婴,父母想舍弃。当时二胎并未开放,惨死多少无辜的女婴!

  还有一种孕妈,她只身从外地来到妈妈所在的小乡镇卫生所。肚子已经很大,住了也快大半个月,最后产下孩子,却并不想要。听说是个女儿,村里儿子多的妇人,刚好想要收养了下来。

  生门,妈妈的肚子就是生门。

  母亲孕育生命,感恩母亲遭受生门之苦。

  《生门》观后感(三):这就是生活

  看的纪录片实在不算多,对于拍摄手法影像技术之类的也不甚了解,所以这里也只能谈些观片感受了。元旦那天和学护理的朋友一起去看的,本来还想会不会观影人数连10都超不过,结果人比想象的要多。只不过,男生寥寥无几,自己是其中一个。

  说实话,看到孩子出生的画面并没有什么所谓新生带来的感动,反倒觉得还带着血水和粘液、蜷缩着的肉身有些可怕…毕竟自己不是父母,无法体会那种耗费时间精力金钱,越过许多不可知风险后,终于获得和相爱的人的结晶时那种复杂的情感。不过,第一次清楚地看到脐带长什么样,第一次知道刚生下的宝宝若是没出声要朝ta的屁屁打几下(还挺重的)来刺激其发声,看着看着觉得生而为人真是奇妙啊。

  有时候,不只是因为世间险恶,孕育→出生→成长→死去这一过程自身就有无数的风险伴随着我们。如今在中国的老人间有这样一句话耳熟能详:活到八十岁以后就是赚的了。而我却越来越觉得每多活一天就是在赚的。有时候走在马路上就会想旁边的这个车会不会突然失控撞到自己身上,还有雾霾天隔着公交车窗看到外面铺天盖地灰色,纵使自己戴着口罩,也挡不住高污染指数对心情对未来的侵袭。每每这时便越发理解“世事无常”这一词的包容万象。更别说生孩子的风险,病痛折磨,金钱的烦恼情感纠葛了,这些都会在每个人的人生舞台上交替上演,让人应接不暇,甚至手忙脚乱天翻地覆

  而这里面,没钱是绝大多数人都面临着的一大难题。想起了片中那位云南农村出身,因为怕早产大出血在病床上待产很多天的双胞胎孕妇,可以说她是许多农村妇女的真实写照:没有文化,不善言语胆小听话,唯夫是从…当医生问道要母亲还是要孩子,她丈夫回答说两个都要,摆明经济条件后必须二选一时丈夫便说不出话来,开始抹眼泪。此处固然心疼,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钱不是万能的,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朋友在一旁叹气说为什么会这么穷呢?我听了鼻子更酸了,是啊,为什么会这么穷呢。一句无力又悲怆的诘问,不知道该对谁发出,自己在那时却看到了千千万农村贫苦人民绝望无助的眼睛。

  还有一些情节,难免让自己有些生气。比如那位二胎孕妇明知有生命危险却还执意保留子宫,不知死活地对医生说“我再努力一下”;那位小姑子在电梯里哭诉着自己一家为要一个男孩儿吃了多少苦,最后还放下一句“不计代价”;那位几乎一直在嚼口香糖的青年准爸爸一家被计生站洗脑,全程成本几率来考虑是否要妻子腹中胎儿…然而生气之余,又忽然觉得自己毫无立场来进行道德评判。因为自己从未经历过以上的一切,我无法明确子宫对一个女人意味着什么,也无法体会在农村养一堆女娃儿而无一儿子来自周遭的孤立,更无法断言自己在面临类似的风险决策时会作何想法。只是社会在进步,观念也需要更新,试想仅性别歧视状况得到改善,妇产科里就可以少好多出悲剧了吧。

  最后说一个泪点吧,出现在影片的最后:云南产妇出院的那天,邻床的老奶奶特地又来了(她的孙媳妇?已经顺利生产出院),摩挲着薄薄的一个红包递给了云南产妇,说了大意是这样的一段话:邻床这么久是缘分呐,这里面的钱很少,对你们来说我知道是无济于事,但这就只是我的一点儿心意。看到这里,自己的眼泪悄悄地就流了出来。记得之前镜头转到他们两家共用的病房里,讲述云南产妇一家困难处境之余,提到邻床生完孩子准备出院,最后还给了这位老奶奶的脸部几秒特写,那时从老奶奶的神情中流露出一种悲悯,我猜她的家人大概都没有注意到。不敢去妄自揣测老奶奶具体是出于怎样的心理去表心意,不过影片里的这一处呼应已经将我深深打动。即使艰难的生活里,也还是有这般真诚的善良,还有前面医生设身处地为病患着想压缩费用,兄弟有难哥哥奔走四方低头借钱…希望这些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真善美,能时常给予我们一些感动与信心去继续努力地活下去。

  今天又看了看这部片子的海报,上面写着一句话:我们可能不知道怎么离开,但应该知道从何而来。

  是啊,原来单是生命的开始就已如此不容易。而生活呢,我想就是在生与生之间跨过一道又一道的“鬼门关”吧。

  “THIS IS LIFE”,这就是生活。

  感谢母亲,生命万岁。

  《生门》观后感(四):生育究竟是谁的权利和义务?

  几乎是怀着随时可以嚎啕大哭的情绪看完了《生门》,可能很少有人意识到,即使科技都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了,生孩子仍然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生门》的一切从四个难产故事开始讲起。

  第二个故事的女主角夏锦菊,因为胚胎长在了第一次剖腹产缝合的疤痕上,最终造成手术期间出血17000毫升相当于全身的血换了四次,中途有两度停止呼吸。

  这个故事中有个细节,在夏女士术前检查时医生说孕6产2,也就是说在这次生育之前,曾经打过4次胎,而医生在检查时也一再强调,他的子宫璧已经非常的薄,想来应该是反复刮宫的结果。

  这也就是说无论胚胎长在子宫的哪里,都有可能难产大出血,最终为了挽救夏女士的生命,医生迫不得己切掉了子宫。虽然夏女士在手术清醒时一再强调自己只有32岁,子宫对自己非常的有用,但子宫的大出血差点让她丢掉了性命。

  第三个故事的女主角,是和夏锦菊一样的症状,胚胎长在疤痕上,因此在就诊过程中遭到许多医院的拒绝。经过长达24个小时的转院,最终只有片中拍摄的中南医院肯接收。

  片中产妇的小姑子在电梯里一边哭一边说,钱不是问题一定要全力救治,为了生这个男孩我们全家努力了很久。而产妇在接受采访时也一再强调,因为自己生了两个女孩,而被村里的人瞧不起,所以这个男孩对自己很重要。

  女主角的丈夫面对着镜头哽咽着说,早知道生这个孩子这么危险,就不应该让她生。在手术前的例行检查时,医生报到“孕5产3”,也就是说这位女士为了要这个男孩也曾堕胎两次。

  最后一位故事主角李双双,出场的时候因为妊高症和子痫要求引产,尽管妇科医生一再强调过了30周没有重大的畸形是不允许堕胎的。但李女士的丈夫一再重复“优生科的大夫说孩子不能要”,虽然医生拿出大排畸的检查单来说明孩子很有可能十分健康,但李女士的全家人依旧表示不想要这个孩子。

  看到这里的时候,非常想冲进屏幕里给那个眼镜男一巴掌,头胎妊高症、子痫,第二胎也是有很大几率发病的。当大S的婆婆张兰在微博里晒孙子的生殖器时,汪小菲连发两条微博说,大S为了生这个儿子鬼门关里走两遭,恩,大S也是子痫。

  前段时间上了热搜榜的“北医三院医闹”事件,女主角第一次因为妊高症、子痫产下来一个女婴最终夭折,本来那位女士的身体已经非常不适合再生孩子了,但她还是再次怀孕了。最终的结果是因为在住院临产过程中,主动脉夹层破裂不治身亡,家属大闹医院。明明身体不适合受孕还要拼死生孩子,这根本不是什么母爱伟大,这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第四个故事的最终结果,李双双的孩子剖腹早产生出来后,孩子的父亲想立刻放弃,经过医生再三的劝说,才勉强答应先花1万块救治试试。救治的几天里,孩子的父亲不断的打电话表达对孩子大脑发育的担忧,故事最后以一行“孩子不幸夭折”的字幕仓促终结。

  孩子的父亲担心人财两空是有道理的,担心孩子以后会脑瘫会变傻也能理解,可是看到李双双躺在床上流泪的时候,我忽然想上去问她是否知道再次怀孕生产依旧有可能还要承担风险,万一她二胎比现在的症状还严重她会不后悔,毕竟她还那么年轻。

  与第四个故事相对应的是陈小凤女士的故事。陈女士从云南远嫁至大别山山区,还未办理新农合就发现怀孕,双胞胎且妊娠糖尿病。当医生一遍遍的问丈夫是保大人还是保小孩的时候,陈女士的丈夫一遍遍的坚定的说两个都要,于是缺钱成为这个故事最大主题。

  从村里借的五千块钱对于救治肯定是杯水车薪,这个老实的汉子数次一脸愁容的蹲在地上,这种无奈也一次次让人动容。他对妻子的细心照顾,也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细腻,只是妊娠糖尿病很可能会在数年之后转变为慢性糖尿病,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如何还能承担得起养育孩子和妻子漫长治疗费用。

  最终整个记录片的结尾是一对女双胞胎并排躺在病房里的镜头。陈小凤的大伯子挨家挨户借钱、挪用朋友儿子结婚钱、借高利贷,用尽所有方法凑齐了几万块的治疗费用。医护人员也用尽一切办法帮患者省钱,最终母女平安。影片结束后有观众问导演有没有帮拍摄者凑钱,导演回答从来没有,因为不想人为干涉故事的走向。

  纪录片结束后有问卷调查观看本片的感受,有一个选项是“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说实话我没有。我知道我的这些话在知乎上可能会被称为何不食肉糜,但如果打算为自己的生育负责,至少需要在备孕或者怀孕时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和产检,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可以去当地计生部门领免费的安全套,至少可以让自己不那么仓促怀孕和频繁流产。

  而要想让中国女性获得更安全的生育方式,恐怕只有提高中国女性的地位。只有这样夏锦菊这样的普通人女性才不会频繁堕胎只为生一个儿子;而大S这样的女明星也不会因为生男孩两次下病危通知书;“千亿媳妇”徐子淇也不会8年连剖4胎只为多生儿子在豪门有地位。

  只有越来越多的人给女性更多的尊重,女性才能真正掌控生育权。而悲观如我的人,看到单身男性可以随时冷冻精子,单身女性冷冻卵子违法;单身女性生育孩子要交社会抚养费;已婚未育未生二胎妇女不利于求职这些事上。

  我悲观的觉得女性在生育上所要承受的母职惩罚和不必要的身体、精神上的伤害,还要很久才能改变。

  ————————————————————

  :并不是妇科专业人士,有错误的地方欢迎指正,以上所有内容诠释来自协和妇产科医生张羽《只有医生知道!》如有理解错误或者常识性错误,以最科学的那个为准。

  《生门》观后感(五):心寒

  期待了很久终于看了,看的很心寒。

  李双双丈夫不想救孩子坐在楼梯口嚼口香糖,医生好说歹说可他就是不愿意拿一万块出来多等几天,他试都不想试,只是坐在那里不说话嚼口香糖,像个闹脾气的孩子。他父亲说“不想人财两空”,口气好像在和医生做生意似的,一定要医生“给个准话”。

  他们怕孩子畸形,怕以后“有问题”,所以不想冒险,希望做引产,用医生的话说就是“把孩子打死在肚子里”。

  医生过来查房说“所有人都对孩子抱有不欢迎的态度是不对的”当妈的不吭声,当爹的也只是看着窗外。最后孩子夭折俩人往外走的背影在我看来很是“洒脱”。孩子如果没夭折,长大之后会怎么想呢?

  这种人配不配有孩子道德高尚不高尚轮不到我来评判,我只是看到这有点无语。

  夏锦菊不要命也要保子宫,大出血还在要求医生们“再努力一下”。后来她说“怎么都没想到会发生在我身上,以为都是别人怎么都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原来这么危险”。她重复了两次没想到,那种“后怕”和“幸好”的表情。她自己都没了解到风险是什么,之前听医生说情况也只是笑笑,丈夫也远在广州做生意。

  这种人对自己负不负责对孩子负不负责也轮不到我来评判,就是不知道说什么。

  陈小凤丈夫一直在强调大人孩子都要保,医生说需要钱的时候他哭了。一个大男人他真的拿不出钱真的发愁,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泪水并没有触动我。医生建议他转院他不愿意,钱又拿不出。哥哥到处去借钱,拆东墙补西墙。医生问他说生孩子都花这么多那养孩子怎么办?他说“还能怎么办,我父母那时候日子更苦,四个孩子不也都过来了,到时候再说吧”。医院里每天住院,药,输血都是钱。以后呢,养不要钱吗?只能“到时候再说”。对,先生了再说。

  产后丈夫也只是说了句“没钱,农村人哪里有钱”,然后用那种眼神望向镜头。那种,给我的感觉像是理所当然,更像是“都这样说了还不帮帮我吗”。可能我内心阴暗吧,再次流出的泪水在我看来更像是镜头前的逢场作戏。

  穷人有没有资格生孩子自然轮不到我说三道四,只是无言以对。

  曾宪春之前已经有两个女儿了,第三胎终于是个儿子。她说农村就是有这个习俗,一定要有个儿子,不然人家骂你。所以她拼了命也要生个儿子。

  这是不是重男轻女呢,我算老几凭什么说人家,只能闭嘴。

  片尾在我看来很是“突兀”,这突如其来的“歌颂母爱”让我觉得很是莫名其妙。母爱伟大吗,答案肯定是毋庸置疑的。陈小凤从头到尾都不怎么说话,只是在听到孩子平安出生的时候笑了。片尾每个女人都说着类似的话“只要孩子好就好”。

  所以这部片子只是为了歌颂母爱吗?只是为表明女人生孩子有多不容易吗?

  生孩子,这件事根本是为了什么呢?

  这些人真的有资格生孩子吗?是真的想要孩子吗?真的是因为爱这个孩子才想生的吗?还是单纯的因为,是时候了,该生一个了,或者自己想要个儿子就生了呢?我是真的没资格评判他人。

  “爱的结晶”这个词在这里就是个屁吧,真的什么也不是。虽有点崇洋媚外的意思,可是西方那种“孩子是我想生就生” “生是因为我想要,不管别人怎么说”。养也是独立的个体养大,家庭成员之间那种“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那种观念,国内真的少,大部分人真的很难做到。

  有人说制度落后,说不管怎样应该先救人,说政策矛盾可是我也没办法,说没钱可是我就是要住在这里 不转院。最后李主任说要是有一天国家看病生孩子都不要钱就好了。这样真的就好了,吗?会不会出现更大的问题,会不会有“反正不要钱你给老子治”或者更坏的情况发生?我想象不到。能一味地的怪制度吗?制度下面人与人生活之间的影响导致的整个社会现象呢?人的想法呢,观念呢,信念呢,那些所谓的“习俗”呢?我不知道。

  深吸一口气,最后。

  没有最后了。

  《生门》观后感(六):强行安利《生门》,要人性不要饕餮

  2016年很快就人过去了,这一年里看了很多电影,起码有三百多部吧,每天看一部电影是起码的坚持,而在这么多电影里,比较喜欢的并不多,前几天有朋友问你的华语年度五佳有哪些,我毫不犹豫的说出了四个,都是大家都知道的高分电影,第五个在几部差不多的电影里斟酌再三,才报了出来:《生门》。

  这并不是一部大家都知道的电影,纪录片本身娱乐性不强,也没什么大场面和画面效果,所以排片少,票房也低,很多观众都会忽略它,认为看不看无所谓。但其实,这不仅是年度最佳的华语纪录片,甚至也是年度最好的华语片之一。

  影片讲述的故事每天都在现实中发生,看上去有点血,有点污,有点惊险,讲的是妇产科的故事,镜头没有任何遮掩的对着产床上等待分娩后手术的孕妇,以及床边的丈夫、父亲,情节是的生儿育女的过程,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事,给下一代推开生命的大门。

  生育是幸福的,可又未必全是幸福的,《生门》通过几组家庭不一样的生育过程,展现了生门前后不一样的人生百态,这里,有欣喜和期盼,有焦急与失落,忐忑,担心,焦急和抉择,苦痛,怯懦,自私和无奈,还有平凡,卑微或伟大。

  几乎涵盖了老百姓生孩子的每一种状况,夏锦菊,已经预料到难产的状况,随时都可能血崩,在切除子宫和保住生育权的生死关门,她对医生说,你再给我试一下,我要子宫。还有李双双孕龄28周,优生科表示婴儿可能是不健全的,而产科的医生一遍一遍告诉她和她的丈夫,把宝宝想成不健全是不对的,你要尊重这个生命。

  还有陈小凤,比身体不好还怀了双胞胎更糟的是家境不好,丈夫借不到五万块手术费,大伯哥在老家奔走,几十几百的借,与时间竞赛,就是要保住大人和孩子,而最终生下来的孩子只能放在隔离室里,每个孩子十几万的医疗费,当爸的看似狠心,说谁能出钱保住小孩子,就把小孩子领走,以后再无关联,但转眼间就奔泪了。

  或许并不是每一个生命的到来,带给人间的都是欢乐、温暖和幸福,还有很多很多,贫困、偏见、压力,像绳子一样束缚着他们,驱赶着他在人生的路上,必须在很简单的人生路口上面临生离死别,而我们却经常的忽略真实的故事,却去看那些庸俗无聊的把假大空包装成得有思想的战争片或者类型片,或许,我们的人生也正在面临一道人性的生门,过得去,我们还是文明的,善良的,过不去,我们的文明就会倒退。

  从这,又要说起一个老话题,电影应该像《罗曼蒂克肖亡史》那样有追求,背对观众托起艺术,还是像《长城》那样唯利是图,以堆彻话题与卡司为能事,观众更需要一碗有营养的鸡汤,还是一桶甜腻的爆米花,或者是两者都需要呢。

  公和婆都有道理,有人会说,爆米花随便吃吃无所谓,但是我想说,架不住聚沙成塔,滴水穿石,好的电影可以流传,坏的电影却是会泛滥的,当我们不珍惜手中的电影票,每次都投给那些无聊的商业片,那么这些文化垃圾就会被纵容,凶猛的繁殖,现在是每年几百部烂片,十年后可能就是每年几千部烂片,就像饕餮一样吞食文明,让我们的孩子都生活在垃圾场里,所以,为了给下一点少留一点垃圾,请珍重手中的电影票。

  想想人类的发展速度或许是太快了,远远超出了主的想象,短短几百十万年不到,从掌握了火种的野人,飞跃着跳过了石器和青铜时代,并在蒸汽时代利用核动力疯狂加速,在最近一百年里做出了飞出太阳系的飞行器,曾经像神话一样的AI遍布家家户户,我们现在什么都不缺,但有些不好的东西是时候清理一下了。

  说回《生门》,趁着电影还有一点点排片,强行安利一下。没有什么值得赞扬的技术,也不是特别的题材和故事,无非是一群普通妇女生孩子的故事,但是在观看的时候,你会觉得有意义,会五味杂陈,会百感交集,就好像看到了自己初生时的蠢蠢欲动,也仿佛听见了那一声既陌生又熟悉的啼哭。

  《生门》观后感(七):如果有一天看病都不要钱了

  昨天在讲堂看了陈导的《生门》的超前点映,看完之后感慨颇多,一时涌在胸口理不清头绪。影片就像导演所说的,没有固定的要告诉观众的某个意思,只是用给观众呈现出来,希望观众去发掘去探索,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今天早上被“罗一笑父亲的罗生门”给刷了屏,现在就从纪录片《生门》和“罗一笑父亲”这两个方面来发表下感慨。

  首先还是从影片说起吧,由于影片中包含的内容很多,现在先从影片的名字说起吧。“生门”这两个中国普通的汉字组合在一起却显得异常的孤僻。在乍一看到片面的时候,我以为是一部不知道怎么样才能矫情到死的高大上的文艺片,看了简介之后才知道是纪录片。现场主创和专家也对名字做了解释和赞赏,专家说这个名字很有哲学味道,而且英文名“this is life”取的很贴切。也学这个玄而又玄的名字正符合了陈导让观众去挖掘的意图。我觉得去掉这些大高手的东西,如果单从内容上来说可以称为《贫困家庭的不幸以及他们的早产儿》。

  影片的摄影很生猛,开头就是产房生孩子的撕心裂肺,但是导演并不想先用着猛烈的镜头吸引眼球,因为这生命的镜头只是表象,生孩子背后生活的现实却更加的生猛。“菊小姐”在产房两次停止了心跳,“双小姐”的老公因为孩子发育不全要判孩子死刑,“凤小姐”家人为了孩子和她跑偏了全村几十户人家终于筹到了五万块钱,还有一位小姐忘记了名字,是因为受不了农村的闲言碎语定要生一个儿子。影片选区的四个故事都是早产儿,情况都比较特殊,如果单从英文名字来看,这个影片名取得不恰当。但是影片中有太多的平穷与富贵、医生与患者、非要生个孩子和不想要这个孩子等等的对比。所以影片要表达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影片的叙述手法是我们文学中惯用的叙事手法“欲扬先抑”。影片开头的患者家属像个“无奈”,医生也冷血到极点,随着叙述的展开,这些“无奈”和“冷血”都进行了很好的解释。作为一个农村出生没有知识的高龄爸爸,即想保护妻子,又想保护孩子,还没有钱,那真得是没有办法;作为整天接触生死的医生,对付欠费不交的病人,生死关头犹豫不决的家属,那真是得理智再理智。

  看完影片之后觉得,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千万不要做手术室的医生,还没有把病人救活就已经把自己折磨死了。这个世界没有钱真的不行!!!

  再结合今天“罗一笑父亲的罗生门”事件,更加的觉得,在这个社会上没有知识真是太可怕。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直接导致了你的生活。影片中“凤小姐”的家里是农村的,为了凑集五万块手术费哥哥跑了几十户人家,一点一点的接过皱巴巴的零钱,为了生命低声下气的去乞求。再看看今天的“罗炒作”事件。真是有的人勤勤恳恳地活着,但活着那么的艰难,有的人轻轻松松欺骗大众,昧着良心骗取钱财。人生就是这么讽刺。

  希望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好,就像影片中的医生主任说的:如果有一天看病都不要钱了,那就好了!

  《生门》观后感(八):生命下的私欲之门

  文/梦里诗书

  作为一部将镜头聚焦产妇的纪录片,《生门》用4个不同家庭背景的产妇故事,为人所见的并非仅只是母爱的伟大,而是在新生命诞生这个本该充满喜悦的生之门面前,中国现实社会的残酷与普世价值的愚昧下人性的私欲,真实的力度使电影犹如一面镜子,审视着我们的生活。

  就电影来说,《生门》可谓比很多剧情片都要来的更为有张力,4个不同产妇故事的交织,有人命悬一线,有人捉襟见肘,有人取舍两难,有人执于生男,这部记录片虽然也对母爱有着动人的记录,但爱让人不经感概早已不再是这部电影的主旨,它更深层次让人洞察的是不同背景不同层次在这个本该写满爱的新生中人性的私欲,如若不是在危急时刻执于保留子宫,那么夏锦菊不会命悬一线,如若能正确客观面对生活的境况,而不是在极端贫穷下还要执于生孩子,又怎么会有这样陈小凤这样悲惨的境遇,如若不是因那非要男孩不可的重压,亦不会有曾宪春的赌命怀胎,而李双双的故事则更是显而易见的将金钱与生命,至于了人性私欲的拷问之下。

  就观感来说,这是一部让人看后心态尤为复杂的作品,它既有着生命的动容,但也有着如鲠在喉的深痛,其实每个人谁又敢说自己没有着已自我为核心的私欲?只是这个聚焦于医院产房的这四段故事把这种私欲最大程度的呈现了出来,其所写照的是处于时代变革下,传统的生之欲与现代理性文明间激烈的对撞,而在一个尚无法实现免费医保,甚还不能将生命高于一切的口号在医院变为有法可依的中国现实制度中,这种对撞亦形成了电影深刻的内在纵深。

  可惜于也正是这种深刻的内在其实反成为了这部作品个人认为最大的败笔,这在于结局处那尤为明显的将电影止步于刻意拔高的母爱,而并没有用更为出色的角度,赋予这部意蕴深远的电影能与之内在想媲的收尾,而当我们能抛开那个刻意去着点的价值观,《生门》真正的价值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个人的私欲,如何不让这种悲剧的覆辙在自己和自己所爱之人的身上重演。

  个人的力量或许无法改变这个社会的问题,一部电影至少在中国也不可能去改变何般制度的缺陷,但至少我们能以爱之名,真正的去珍视生命的诞生,去珍惜我们的所爱之人,而不是将生命沦为自我的私欲之门。

  《生门》观后感(九):纪录片《生门》随谈

  我的语言组织可能并不是很流畅,可能东一句西一句。但是希望看过的人能够觉得获得了一点信息,让你觉得想去看这个片子,让你想去好好疼爱自己的家人。

  我觉得应该多拍一些这种有意义的纪录片,鼓励电视台和各种网站多推广一些这种有意义的东西。他会让年轻人更懂得尊重自己的生命,疼爱自己的妻子和家人。这个社会不欠任何人的,虽然生而就注定有很多的不平等,但是这就是社会。希望所有的宝宝都能健康平安。

  我们是否改改变我们对医护人员的态度?是否该对他们多一些尊重和谅解?

  看纪录片里很多骂医生和护士态度不好,抱怨牢骚的,其实大家是不是应该对他们多一些体谅?!毕竟她们也是人,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有来自家庭的压力,上级的压力,他们更需要慎重的还有医疗事故,而他们所面对的最大的压力是来自不间断的患者和患者家属,形形色色的人太多了,早就把她们的耐心和热情磨没了,但是他们至少还依然负责任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即使态度不好又怎样?相信医生和护士不管是什么样的态度,他们都希望患者健康出院,早日康复。

  很抱歉我词穷了。因为这个片子带给我的更多的是正能量和感动。但是我的语言太匮乏了。

  《生门》观后感(十):我们可能不知道怎么离开,但应该知道从何而来。

  文丨她影编辑部

  一个多月前,榆林产妇跳楼身亡事件再次把人们的视线拉回到产房,事件不断发酵。

  “医院家属谁该负责”“签字手术谁来做主”“无痛分娩如何推广”“产妇抑郁”“媒体报道事故采取何种态度”等等话题都被被推上风口浪尖。

  其实,热烈讨论背后反映出的是人们对于“生产”这件事的认知空白。

  哪怕是许多进入婚姻有生孩子打算的夫妻自己,也仅仅只是抱着美好的期待。

  却并不真的了解“怀孕前后产妇的身体及生理变化如何;产痛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生产方式”等实际问题。

  于是我们通过朋友圈联系到4位三十几岁的年轻妈妈,和她们聊了聊“生孩子”的那些事。

  以下文字为受访者口述整理,人名均为化名

  【一号受访者:Sunny】

  “如果把痛分成十级,最痛是分娩痛”

  “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在生小孩之前。但是这个描述太抽象了,生之前我的预设是10分,但生了之后,我的打分是10++。

  后来我也问了我朋友。有的人痛得轻一点,说是和痛经的程度差不多,但也有的人痛得很严重,感觉就像是车子碾过一样,痛不欲生。

  其实,疼痛如果不是自己亲身经历是很难想像的,因为真实经历和期望值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在生娃的前一天,我问医生和护士‘我会疼死吗?,你们之前见过有人疼死的吗?’他们说不会的,我才继续靠意志撑过来的。

  你过一部叫《异形》的电影吗?我当时生的时候就是这种感受,有一个东西要从你身体里破壳而出的感觉,一浪一浪的疼,间隔时间也越来越短,越来越强烈。

  那时候我心想,如果过了这一关,我以后什么都不怕了。后来就不停地使劲,突然感觉噗的一下,一坨热乎乎的就生下来了。

  现在如果你让我选择跳楼还是生娃,我会高高兴兴地去跳楼,因为跳楼可比生娃的时候带来的疼痛轻松多了。”

  【二号受访者:能能】

  “大家只关注产后抑郁,那产前呢? ”

  “刚看到榆林产妇那件事,我就想起了自己之前的经历。我当时在病房里,肚子实在是痛得受不了了,只好叫医生和护士过来帮忙,护士却一直让我等。

  那天刚好是二月二龙抬头,值班医生过来看我,一脸大惊小怪的样子。

  然后,非常讽刺地说:‘你不要再叫了,那么远都听见了。你凑什么热闹啊?一定要今天出生吗?生出来也不是龙抬头啊’!

  之后还说了很多不好的话,但我都忍下来了。但是说真的,怀孕以后,因为激素的影响,孕妇的情绪波动变大。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家属不了解情况不配合自己,再遇上像我一样不好的医生,情绪真的很崩溃啊!

  所以大家都在讨论产后抑郁的事情,但是产前抑郁有没有考虑过呢?”

  【三号受访者:西西】

  “我们是一个团队”

  “生小孩的时候,我是队友全程陪伴的,直到最后上产房。但我打了麻药后睡了一觉,打之前还吃了水果,反而是我队友全程睁眼,所以我并不觉得他比我更轻松的感觉。

  队友的意识是一切以产妇舒服为准,所以我也没有想过其他的可能性。

  什么?你问队友是谁?当然是我老公啦!

  因为养育孩子是夫妻共同责任,当然是一个团队的了。生孩子就像是完成一个房子的组建,家人的配合可是在这组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现在知道榆林那件事后,我倒要好好考虑是谁签字的问题了。”

  【四号受访者:丽丽】

  “产检、怀孕知识的普及从领证开始”

  “在生之前,我读了之很多文献,查阅资料后,我就找了可以无痛分娩的医院,决定以无痛分娩的顺产方式生小孩。所以生的时候,我不算遭罪。

  现在生完之后,有时候跟一些朋友聊回之前怀孕的事情,我发现,其实很多孕妇和家属对生孩子的孕期知识的了解都是非常贫乏的。

  所以,我觉得,每一对新人从民政局出来就应该领一本避孕、怀孕和产检知识的普及书。

  产检、怀孕知识的普及要从领证开始做起。只有自己深入了解这些知识,才能更清楚哪一种是更适合自己身体的生产方式。

  还有,真的应该大力宣传无痛分娩啊!”

  妈妈们的故事读完了,我们来聊一聊《生门》这部纪录片,片子去年12月上映,但网络上还没有获得正版资源的渠道。

  全片记录了4位产妇及其家庭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筹钱缴费、大出血、引产与否”等等需要强大决断力的困难时刻。

  豆瓣网友AsuraHu的影评点赞数最高,她写道:“有人看出母亲伟大,有人看出制度落后,但我的感动和愤慨都很淡,更多是恐惧,是生为女性的恐惧。”

  还有一位叫鲸书的网友表示“跟孕期近12周的朋友一起看,她出门就研究起了生育险,明年想生孩子的我,像被打了一拳,几个镜头几乎看吐了,但还是要生......”。

  桃桃淘电影也评论说“整部片子看得非常揪心,因为你知道这些都是真的。生活二字,生与活都很难”。

  所以说,这真的是一部“直面惨淡人生”的片子,但也因此值得我们在全国发起专场放映,因为我们可能不知道怎么离开,但应该知道从何而来。

  这一次的专场放映会去到全国各地,包括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武汉、宁波、合肥、温州、苏州、云南、西安、济南、重庆、长沙”等。

  我们特意将活动时间安排在一个周日:9月24日,统一在各城市开展专场放映,活动现场的海报均由她影和大象点映合作提供。

  我们还会联系各城市当地的妇产科的医务工作者等作为嘉宾出席活动,在观影结束后和大家开展讨论。

  (本次活动已于09.24举办)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生门》观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