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舞者》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舞者》观后感10篇

2018-04-06 20:5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舞者》观后感10篇

  《舞者》是一部由Steven Cantor执导,瑟盖·普罗宁主演的一部传记 / 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舞者》观后感(一):一见宁宁误终身

  如果不是因为看了纪录片,我真的很难想象这样一个舞蹈天才,这样一个把舞蹈作为生命的舞者,心里竟然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那般热爱着舞蹈。这就很奇怪了,舞蹈已经成为了他的生命本身,但他却不爱它,同时他也不是因为出于对舞蹈的爱才把这一行做到了极致,更像是,被天赋绑架。片中最打动我的台词是Sergei的一段自白:“感觉是,为什么要强迫做任何事情,只是因为你做的很好。每次跳舞我都会感到很疲惫,为什么我要这么做,我一天都不能休息,因为太疼了,如果我休息一天,我的肩膀就僵住了,后背开始疼痛,感觉像个囚犯,自己身体和对舞蹈渴望的囚犯。”

  作为天才,可能真的很痛苦,我这种凡人永远不会懂的。

  我第一次看take me to church的舞就是在这个纪录片中看到的,了解了舞背后的故事来看这支舞实在震撼了,被感动泪流满面。从此就再也出不了宁宁的坑了。

  《舞者》观后感(二):优雅野兽-独自挣扎

  年仅十九岁就成为皇家芭蕾舞团首席舞者的赛吉尔,被众人爱慕的同时,却不得不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除却芭蕾,他没有自己的生活忧郁药物依赖,我想,他一直在深渊巅峰间徘徊。

  家人远在千里之外,无缘相见,所有痛苦都要自己承受。舞蹈室里,他永远都是最后离开学生。拼命练习,成为最优秀的那个人,就会有能力把家人接来伦敦,重新团聚。

  我们的家庭自动解体了。我们每个人都像是浮在海上的小船祖母的话如许平淡,可那背后隐藏着太多无言的辛酸:我觉得对不起自己。

  得知父母离婚消息,赛吉尔真的悲伤极了,长久以来支撑他跳下去的动力突然间被抽空,那么,我这样奋力地腾跃,又是为了什么?

  芭蕾是沉闷冗长的,你必须拥有强烈情感动力,才能承受如许完美折磨。我每次上台都在与内心搏斗,那些无法诉说的厌倦与愤怒,有时候,我真希望自己受伤,那样就不用跳舞了。我跳的最好,所以只能不停地跳,不停地跳,最后,我成了芭蕾的囚徒

  八处纹身,或许也不能舒解男孩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吧?媒体全然不顾赛吉尔感受,追问着他离开皇家芭蕾舞团的理由。他仅只是一个二十二岁的孩子啊!那些无法消化的折磨,有谁给他时间

  舞台上,赛吉尔扮演的角色被万箭刺杀,殉道般死去。那形象,仿佛就是他内心的渴望。杀掉这个毫无感情的跳舞机器吧!我想要的是另一个自我,有爱,有家人的陪伴

  带我去教堂,是赛吉尔的告别,亦是对芭蕾的挑战。坐在花园里,他说离开其实很简单。真的很简单吗?十年如一日,全部的生命倾注在芭蕾之上,放弃之后,又将从何处起航?

  终于,赛吉尔第一次邀请父母来看自己的表演。或许,直到这一刻,他才有能力原谅了父母,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同他们分享我的生活也是很好的,我想要那样做。

  我怎么能说自己不爱舞蹈呢?跃起空中,你知道那就是你,谁也替代不了的最可贵的自己。舞台上的你必须完美,为了这份完美,你必须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在舞蹈上,如此一来,你的生命必然会有所缺失

  我只想过一个普通人生活

  我们欣赏赛吉尔的舞姿,但是,又有几人真正愿意成为他呢?父母的牺牲,家庭的破裂,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

  无比公平上帝,来不得半点妥协。

  优雅背后,野兽的迷人,全因挣扎。

  《舞者》观后感(三):被天赋囚禁的舞者

  影片开始,他喝药,说:这美国军方为士兵提供的药物,心里一沉,意识到一般美国军队为士兵提供的药物一般来说效果强大但是副作用也很大,那是什么事情能让一个舞者有如此大的压力去服用这种有伤人和的东西,影片先是描写他是多么的受大家欢迎人们都非常热爱他,他冷峻帅气面孔真的很有范儿,但背后好像还有些别的什么,影片慢慢讲述,他从小在母亲教导”下走上了跳舞的道路,家里为了他高额的学费父亲和祖母远赴他国工作,除了练习他没有太享受家人的陪伴只有练习。母亲说到了他的天赋,这点也许我不否认,但是不能享受父母陪伴早晚都在练舞的年纪尚小没有什么选择权的孩子,也只有“天赋”能形容他的童年生活了。在他回去看他舞蹈启蒙老师的时候,从他眼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和那孩童羞涩笑容,再对比影片最后第一次邀请父母、祖母来看他演出时的表情来看,他在老师面前是那么自然,在母亲的面前却是有距离的,平淡甚至有些冷漠,这种错位让人痛心。片中他表示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但是又离不开跳舞,也对,一个从小除了跳舞没有别的生活的舞者,能选择的其实真的不是很多,在痛苦的挣扎中,他也只有继续眼前的路。

  最喜欢小木屋里印象极深的那段舞,是他自己心中真实的映射,“孤独”、“无奈”,像是被撕掉了翅膀天使,想再次展翅飞向他渴望的地方,但是真的无能为力

  天赋?也许,但他不快乐

  《舞者》观后感(四):。

  一次又一次寻找答案,一次又一次寻找自己,极致的要求自己做到极致是为了缩短与家人分离的时间与距离,然而当为之努力目标突然破碎了,迷失了方向,为之努力的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在黑暗中希望抓住一个相似亮光让自己走下去,但到头来替代品终究抵不过真正需要的。即使奋力地到达了顶峰却没有了喜爱与享受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厌恶、是抑郁、是舍弃。只有一刀两断才可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拍摄最后一支舞,也是为了给自己做个了断,然而转折点有时也会在这样的事态下出现。当他把头发剃掉,重新站在舞台,邀请家人观看他的表演,内心深处或许是接受了自己,亦或是崭新自我的开始,有点顿悟之感。总之最后片尾的舞蹈与之前的舞蹈给人的感觉不一样了。追求的顶点达成之后确实会失去什么,失去了继续努力的方向,因为这个方向的目标已达到,此时往往会陷入困境,陷入迷茫,需要重新界定自我,重新来过~但是无论说结果是真的不再跳舞还是最后依旧站在舞台上,从小陪伴成长的就是舞蹈,即使你要与它分离,但你的身体你的肌肉你的神经细胞全部都早已习惯了舞蹈,到头来你会发现,只有舞蹈是从未离开的,它是永久的陪伴,忘我的陪伴~

  《舞者》观后感(五):Take me to the church

  版权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小心(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638440710/ 晚上本来打算看攻壳的,突然想起好久没看纪录片了,不知道B又更新了什么。点开纪录片一栏,第一列大概第三个吧,封面艺术诡异)的名字却相当普通的"dancer",想着不过点开看一下吧。 纪录片的开头就被镇住了,一个男人赤裸上身的跪在阳光里,随着音乐尘埃里微微摇晃着身体。 之后差不多就是纪录片的套路了,童年呀,家庭呀,连妈妈小孩的故事都跟古代帝王将相出生时天边飘来紫色祥云差不多。 Sergei Polunin 是故事主角,不世出的芭蕾天才,年少盛名,转而颓废。 bbc的视角算是公正客观, Sergei Polunin 离开英国时候恐怕多少带着些怨气。片中有一段他在家乡的录像, Sergei Polunin 脱掉鞋子,赤裸着双脚在雪地里奔跑,在路中央摆出芭蕾舞者展示的姿势(不知道是什么名称),脸上终于出现儿时跳舞时的笑容。 家庭分裂失去动力,自责,困于舞蹈,身心疲惫,想终了舞蹈事业,拍摄Take Me to Church,尽情演绎,当做告别。鼓舞众人,i want see you fly someday,也被他人激励,与家人和解,重回舞台。 Sergei Polunin 再次赤裸上身,光从背后和右侧打来,像是有一半融在了黑暗里。剃去了头发,与Take Me to Church中风流倜傥的长发相比,所有的情绪都是向内包含着,是纯粹以一个人在舞蹈。身上的纹身都在,没有像以前一样上台前都遮盖掉,大概是承认并接受自己,真正与自己和解了。 对有些人来说,就是要走比一般人更艰难的道路吧。他与瓦伦蒂诺相比浪费了很多时间而青春对芭蕾舞者是很珍贵的,但他又是天才,花费时间精力去走远路才能补完自己童年时候的亏欠,一个完整的 Sergei Polunin 才是芭蕾选中的那个人。 对于我这样普通的人,也会/需要跟天才一样绕远路去补完自己缺失的一部分,但却没有天赋成为超越常人之人,这样也没关系,起码算是活过,是以自己活过。

  《舞者》观后感(六):舞者

  从苏州火车站开始看,一路高铁大巴学校好看完,回看了两遍take me to church一段。我对芭蕾无甚了解,只凭着直觉和仅有的知识去感受。可能因为这首歌本身对我来说,就太过震颤,以至于我很难全神贯注的体会舞蹈本身。可即使如此,缭绕而纯净烟雾明亮光线中,看着他跳跃,旋转,轻盈落地,痛苦挣扎,还是会被强烈的感染到,这是他本身的力量

  但他本身,确如仙子下凡。对美的通感,提升人的气质。可世界上那些脆弱的,美丽的,而骄傲的生命,从来都好比透明蝴蝶,似北冰洋的海水,恰是富士山顶上最难得的一撮雪。

  谁能凭爱意要富士山私有。

  eigei从小镇到大城市基辅,再到英国皇家芭蕾,整顿后回到俄罗斯莫斯科。从为了喜爱跳舞,到为家庭团聚而跳,到父母离婚而感到绝望失去动力,文身,drug,party,成就一个天使路西法般的首席。从短暂的纪录片里,大概可以感受到从小坚韧,承受巨大压力并且与父母分离的他,自我意识和想法非常强。他是叛变的首席还是可能生来就不该禁锢于此。二十七岁的传记看来,并不准确。达芬奇只精于绘画吗?天才也有很多种吧。为此生,为此死可能只是其中一种。可能他生来就不是西西弗斯。可能芭蕾首席这样对他人可望而不可即位置,对他来说也只有实现过后,觉得不过尔尔的腻烦(猜测)。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替他惋惜和不值,早早地做定论。

  eople don't change, they just become who they really are. 井原西鹤的放荡才成就了好色一代男,人生经历的几次波折也抑制不住他本身天性释放放浪形骸才华横溢从某种程度来说,都类似人性的溢出。怎么可能有人在做到完全循规蹈矩的同时,实现非凡的创作。因而,有才华的人,从时间长轴来说,无论如何都是值得被人们纵容和溺爱的。

  “我是一只玻璃杯,一只干净的、空的玻璃杯……没有一种姿势能够触碰到我。我从另一个世界被丢进这所有的一切里,我再也不能用你们的语言说话……我感到自己像一扇窗,也许是一扇破碎的窗。我是一个玻璃人。我是一个消失在雨里的玻璃人。我站在你们所有人中间,挥舞着我看不见的胳膊双手。我叫喊着我不能被听见的话语……我在消失。我在消失,却还消失得不够快。” ——大卫·沃纳洛维奇

  烂泥中的生活真的很舒服,暖烘烘,柔软湿润日子,让人永远昏昏欲睡。可回到有许多树的地方,才发现人可以心情愉悦神清气爽。这周看了五本完整的纪录片,三到四部零散的纪录片。觉得很充实

  《舞者》观后感(七):Sergei的小小安利

  ergei Polunin 十九岁成为英皇最年轻首席 poto25th的时候还作为领舞当了个小主角 12年左右因年少轻狂 从英皇辞职 接着在莫斯科重新一步步发展 又当上莫大和马林斯基剧院的首席 再后来 他因为讨厌大多芭蕾演员自私而想退出舞蹈界 却因告别舞take me to church(即为此纪录片拍摄的现代芭蕾)太inspiring被网友劝留下来 在没有跳舞的时候他跑去东方快车谋杀案(对就是有德普啊朱迪丹琪啊诺兰啊一堆大牌的那部)演公爵 明后年大概还会分别和拉尔夫费因斯(!)还有诺兰(!!!)合作另外两部电影 他去年创办了个ProjectPolunin【划重点】在世界范围内巡演(四月去过日本 但用膝盖想想都知道我们天朝不会让这人进来的)旨在改变芭蕾甚至整个舞蹈界的严重弊病 (如舞者为了拿到好角色尔虞我诈和剧院的不重视舞者个人创造力只把舞者当工具etc) 顺便帮助一些没钱但是有能力跳舞的人 这个计划虽然还没有非常成功但就凭Sergei的想法和抱负 它会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舞者》观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