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喜丧》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喜丧》影评10篇

2018-04-09 20:2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喜丧》影评10篇

  《喜丧》是一部由张涛执导,郁凤云 / 王士兰 / 李宝明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喜丧》影评(一):延续

  正如老人子女所言,老人一生都没有过过好日子,辛辛苦苦将几个孩子拉扯大,到老还要被扔进老人院。在等待空床的期间,她在几个儿女的家里辗转,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老屋。全片让我印象最深的几个点:1、老奶奶总是诚心拜佛,祈求菩萨保佑儿女平平安安,无论她到哪儿,都不忘带着那尊佛像,即使她的手变得僵硬,即使佛像被儿子一气之下摔碎;2、老奶奶女儿家生了病,时不时会控制不住自己傻笑,儿女们不理解,大儿媳甚至还因此将她赶回她早已荒废的老屋,可每次她发笑在我听来都是一种无力的悲泣。到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片名的含义;3、老奶奶的葬礼上,两个子女竟然只寄了钱,却没有到场,更为讽刺的是葬礼上的那场表演;4、影片的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此时无声胜有声,收尾收得十分深刻

  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只是半夜看到泪奔之后的产物

  《喜丧》影评(二):农村“老无所养”的伦理悲剧,这个锅“城市化”不背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青影”(ID:youthfilmcritic)

  《喜丧》的确是近几年国产电影的一股清流,它尖锐反应了当代农村“伦理崩坏”的现实,老人老无所养,生活比牲畜都不如。影片将镜头对准农村,体现导演张涛强烈社会责任感

  在影片中,农村的青年离开了农村,意味着农村年轻力量的流失和生命力的衰亡。影片结尾,老人的二儿媳也患上了疾病,似乎在预示着她也将重复自己婆婆林郭氏“老无所依”的宿命

  农村终将在轮回的宿命中消亡——这是观众从这部电影得出的结论

  王家卫和诸多影评人都对本片赞誉有加,主要集中在:对农村的关怀冷静的镜头,非职业演员演出。但是这部片子不足也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故事缺乏对农村“伦常不再”背后原因深入

  7月22日在西宁看完首映,我们走出电影院,我说这是一篇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导演张涛是中戏导演系硕士)。西读令狐冲却说:这连论文都不是,因为他并没有一个主题,没有论点,只是展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而这种这个现象本身没有什么意义

  首先,“农村衰亡”这种说法已经不是什么高明洞见了。

  再次,影片讨论的“老无所养”并不是农村独有的问题传统道德的衰败,就等同于农村的衰败吗?农村就是传统道德的代名词?影片所讨论的“老无所养”,在现实生活中不仅发生在农村,也发生在城市。难道说因为影片的故事背景是在农村,我们就说这体现了农村的凋亡?难道只有农村才要求孝敬父母赡养老人?

  从本片得出“农村衰亡”的推论真的是过度解读,从道德衰败到农村衰败这个推理逻辑是不成立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农村道德悲剧和景观凋零不是事实

  只是我更好奇的是,为什么农村会有《喜丧》这样的人伦悲剧。很遗憾,导演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我最初和许多人一样,得出的结论是“城市化”的冲击

  因为市场经济的侵入,使得人心不古。但是,在与西读令狐冲的交流中,我渐渐发现,将道德上的问题归结于“城市化”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一个显而易见道理:不赡养老人不尊重父母,这个问题既发生在现代社会,也发生在古代传统社会,如春秋时期的郑庄公、明朝正德年间辱骂父亲的周振。“老无所养”这个问题,不是当代独有的病症,更不是农村独有的污名,将道德问题简简单单归结于“城市化”,是一种刻板印象。

  为何我们会习惯把农村“道德危机”认为是“城市化”恶果?

  这与城市人对农村的想象密切相关。

  我们习惯上认为,80年代以前的农村是“世外桃源”,那里青山绿水,花鸟荟萃,父慈子孝,邻里和谐。80年代开始人口外流,工业入乡,农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村里的树被砍了,不种田了,河水黑了。历史反复出现的不肖子孙,在这个时候恰恰出现在一个生活奔小康的家庭里,于是大家都说这个“现代化的农村人”只想着钱,不要环境不要家。一个人只想着钱,自然思想腐败不孝敬父母了。

  这好像在说,“贫穷”的农村才会有孝子,发家致富之后农村就再无孝子了。写在纸上,就会发现这种逻辑很荒唐。但是仔细想一想,这种偏见深入人心

  其实,我们表面上是向往田园化的农村,心里上却认为农村一定是贫穷的。我们嘴上说向往,却永远不会去,相比呼吸雾霾,相比老无所依,我们更害怕贫穷。将贫穷与道德捆绑,事实上是为发生在城市中,做过种种不道德行为的自己,找一个貌似合理借口

  谁给了我们这种想法?从教育媒体,谁都脱不了干系。

  在这里,我只想说,将“道德危机”归结于“城市化”之所以很不负责任,事实上是因为这种数说法掩盖了社会资源,尤其是养老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状,农村缺乏完备的养老体系。《喜丧》中提到了老人不愿意去敬老院,这当然有传统观念影响,但同时,敬老院的恶劣条件糟糕环境也是重要原因。影片也到了敬老院床铺紧张的问题,简单的以“城市化”来一笔带过,并且以“宿命观”来看待农村的伦理悲剧,好像在告诉大家,城市化的不可逆,所以农村世风日下不可阻挡,诱导人得出“道德危机无解”的结论。

  为什么大家会接受这种看法呢?

  因为所有的“科学知识”告诉我们,农村的衰亡是一定的,等农村一完蛋,这个问题就随着农村的消失而消失了。那么,我们还需要担心这种危机吗?所以,我们也就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种看法。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城市人,你的养老就真的高枕无忧了吗?

  我们都需要静一静。

  《喜丧》影评(三):不是真實的就是好的

  我的疑惑在於,就拍攝、就表演,《喜喪》算得上一般大眾所認知的電影嗎?或者精確來說,算得上是劇情片嗎?

  新導演受限於資源而選擇素人來當演員、選擇在深山老林拍攝是普遍現象,但這種普遍現象往往造成一、演員本身無法傳遞太多東西,無法成為敘事載體;二、偏鄉的風土人情方言土話成了故事單薄、人物扁平的免死金牌,有時候還倒加分,好像你電影很原生態、很真實,就是好的,這跟超級英雄片就是要特效很炫很多一樣,都極端。

  回到《喜喪》,全片台詞極少,近乎紀錄片似地描繪一個老太太老來無依,在幾個子女家遭嫌地轉了一趟,最後自我了斷。「順便」帶出了父母外出打工,隔代教養的問題,帶出了城鄉差距,帶出年輕人嚮往都市而老一輩固守山村、帶出了養兒防老的盲點⋯⋯這都不稀奇,問題是,《喜喪》的喜跟喪在哪裡呢?看片名,我原本以為是像黑澤明《夢》的水車村,用一種達觀勘破的格局在看死亡與喪禮,我想多了,不過是最後老太太出殯當晚,喪家請來辣妹勁歌熱舞來個突兀點題,這種風俗早年台灣也有,如果想針砭的是紅白包場的流俗,前面何必牽拖那麼多呢?其實就是把同類型電影的各種元素不加揀擇地堆砌,模糊本來就很模糊的焦點。

  《喜丧》影评(四):人穷百事哀

  看完心里堵的慌,影片通过几个子女讨论要送自己的母亲去养老院而展开,故事一层层展开,赤裸裸的现实就一层层的击打你的心,人穷志短,贫贱夫妻百事哀,祸不单行就是他们这些底层人士常态,我们发现,人穷到一定的程度会陷入一种越来越悲哀循环里,没钱出去打工能被车撞死,出门捡个包能被人讹诈,老人中风后谁都不肯出钱,反而把担子推给日子不好过的女儿家,最后好不容易回到儿子家,儿子却把老人关进了牛圈里生活,当得知终于要送她去养老院的时候,她默默的服下安眠药自杀了。

  再仔细深思,这还是归结于教育与素质缺失,龙生一子定乾坤,猪生一窝拱墙根。老人辛苦养大了几个子女,希望老来能颐养天年结果适得其反,通过片中三代人的生活,我们可以预见未来这一家族的悲剧并不会因为老太太死而划上句号,这种悲剧还是会不断的循环上演,影片以儿媳倒在地上为结尾,似乎也预示着这一点.......

  《喜丧》影评(五):《喜丧》:王家卫口中的中国版“东京物语”

  原载“文慧园路三号”

  first青年影展一直致力于挖掘国内青年新导演的作品,比如去年号称平顶山科恩兄弟的《心迷宫》,今年吓坏了影评人的低成本记录恐怖片《中邪》。都是非常优秀且有才气的作品。

  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另一部作品,《喜丧》。

  这部作品,虽然不如《中邪》那样有着抓人眼球的惊悚题材,但却拿下了今年first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两大奖项。还被称作是残酷版《东京物语》。因为王家卫特别喜欢这部片,称其“让我想到了《东京物语》”。

  《喜丧》之所以会让人想到《东京物语》,是因为都讲的是儿女各自成家,老人孤独无为的故事,但是整体看下来,《喜丧》却透露着比《东京物语》更加残忍的,更加现实主义的意味,这让《喜丧》的故事看起来与日本著名影片《楢山节考》更加相似

  《楢山节考》有着两个版本,分别是木下惠介执导的1958年版和今村昌平执导的1983年版。讲的都是同样的故事。在信州时代的日本,由于山中粮食短缺,老人一到了70岁,就要被子女背到山中,明着供奉山神,实则等死省粮。在木下惠介的版本中,老母亲由有“日本性格女演员的活字典”之称的田中绢代饰演。

  在《喜丧》中,80岁的老人郭林氏在丈夫早逝的情况下养育大了3对儿女,而当她摔伤腿时,这6个儿女非但不愿意照顾她,还想把她送进敬老院。但是敬老院床位紧张,郭林氏只能一边在儿女家轮流借住,一边等着敬老院中的老人死去腾出床位。而当敬老院空出床位时,老太却自杀去世了,儿女们便给她办了一场热闹的丧事。因为老太太在这个年纪去世,不仅自己少受罪,也给儿女减轻负担,是为喜丧。

  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喜丧》足足讲了128分钟,但其中固定镜头和长镜头的使用,不仅不让人觉得烦闷,反倒为人物带来一种凝聚情感力量的雕塑感。《喜丧》的故事主题,也从影片标题,到影片一开头的声画间的关系,一直贯穿影片始终直到结尾。

  那就是“对立“。

  就像影片的片名,“喜”和“丧”,本身就是字义上的对立。

  或者更确切的说,《喜丧》展现了多组对立的意义。这种对立既是“乡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对立。也是老一代与中年一代,中年一代与年轻一代之间的对立。它还是日渐式微的农耕文明,与迷失在现代化道路上的消费主义之间的对立。

  影片开头,伴随着破败的农村居所的画面图景的,是工地嘈杂的施工声。影像与画面在这里构成了一组对立元素,那几乎淹没画面的强大声场,是无可阻挡的现代化进程和消费文明。而那代表着传统的、守旧的、与破败的农村石屋构成衰败的意义共同体的农耕文明,则在影片一开始就被压制在现代化的力量之下。

  片中一直诚心拜佛的老太太郭林氏,总是念叨着“愿菩萨保儿女平平安安”,便是传统信念最外化的代表。

  导演王涛非常明显地将城市放置在了乡村的对立面。乡村是淳朴的、没有危险的;城市是混乱的、充满骗局的。乡村在某种程度上是敬老的,那出走到城市的子女却连葬礼都没有参加,只是不断的寄回为数不多的钱。城市既是乡村身处偏僻之地的富庶幻想,也是乡村那个充满了邪恶的想象。而乡村,也不由自主的,在城市消费主义和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攻势之下,发生着自我的移位。

  片尾,因为二儿子家的孙子进城打工了,二孙媳妇也想进城打工,二儿媳由最开始的不同意,转变为“你进城打工要小心,咱们农村人可千万别被城里人骗了“。这句叮嘱,也更加直白地揭示了农村与城市间的对立。

  这种对比我们可以在影片的多处地方看到,在二女婿送老太去敬老院的路上,两个城市装扮的骗子,用公文包和捡钱这种富含城市意味和城市背景的骗局,抢走了二女婿身上的钱。在三儿媳妇眼中,外面的世界是充满混乱和危险的,她不允许自己的女儿去浙江打工。而女儿的执意出走,既是青年一代的逃离,也揭示了中年一代与青年一代的对立关系。而小孙子则数次提及“去到上海”的逃跑的妈妈,并要去上海找妈妈。上海作为现代化都市所代表的城市与外部,接纳着乡村的出逃者和摒弃者。

  片中,导演多次拍摄火车站,它是片中唯一通往外部的象征,而外部世界,却从未在影像中体现出来。这种外部世界的缺席,就像是乡村与城市间的对立,不可见但却切实存在

  在儿女的冷漠对待中,老人最终得了“笑病”,笑声取代语言成为了悲凉的讽刺,指向了老人最后“不得以”的死亡。在这个日常乡村的图景里,残酷并没有刻意展现,反而用一种生活化的必然展现出来。就像是影片结尾处那场闹剧般的大腿舞葬礼,并没有讽喻指向,只不过是乡村喜丧的最普遍不过的景观罢了。

  可惜的是,导演王涛在访谈中说,会对这个场景在最终的剪辑版中有所取舍,也不知到时候是否能再次在大银幕上见到。

  《喜丧》的整体呈现冷静而直白,老人最后临终梳头的镜头长达9分钟,而实际拍摄的镜头则比这个更长。非职业演员的出演、现实主义的布景、凝固的长镜头让《喜丧》在形式上看起来像一部纪录片,但在内在的构建中,《喜丧》却是非常剧情化的。对于这样的一部关照社会现实的影片而言,《喜丧》做了大胆的尝试,其结果也足够有力。这或许是在商业院线之外,我们所需要的一些微小的影像力量。

  《喜丧》影评(六):一直看游戏直播,最喜爱的主播喜爱打战地1

  1、想写的稍微长点又不想起名字

  2、今年一定要去趟first

  3、不会因为讲社会题材而且画面还行就给四星的

  一直看游戏直播,最喜爱的主播喜爱打战地1,看到读取画面上拿着手枪一只胳膊抬起的士兵,觉得他们真的英姿飒爽,虽然生命被浪费在毫无意义的战争里,但人仍是伟大的动物。返校里有个标语,叫时代铸就青年,青年改变时代,就觉得很奇特,在台湾白色恐怖的时候,人们还是隐隐相信时代能够改变。一战死掉的年轻人没有能改变了时代,但他们拿着史上未有的致命武器,在山丘沙漠近身搏斗,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之前一直以为喜丧类似恐怖片,下了之后才发现讲的养老题材。乡村里的老人,被孩子们无奈得送去养老院,在困窘和没有感情的生活中挣扎求生。我不懂为何会有人这样生活,又在设想自己老了之后会怎样生活。如果以后要这样,为什么不在年轻的时候就死在大马士革或者阿富汗的丘陵呢。人类面对未知和死亡两大恐惧的时候,总能展现作为高级物种的品格和勇气,但这种自然的个性,逐渐被论理和经济的个性取代掉了。

  只有在追求自己的时候,人才是一个人。之前和法院的小朋友聊天,他们说这个城市的优点是有一个很好的高中。我想说那是为了你的孩子,不是为了你自己。喜丧里老太太向菩萨祈祷儿女平安,却被儿女送进了养老院。这不仅给人要孝敬方面的启示,更是产生了疑惑,为什么老人会失去自己的生活。失去了生活,也就失去了尊严。

  《喜丧》影评(七):愿导演不会“沉默”

  人家之有丧,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于喜。而俗有所谓喜丧者,则以死者之福寿兼备为可喜也。

  在制定片单的时候,“喜丧”这个名字很有吸引力,因此直接加入观影片单。片名无疑给这个片子增添了魅力,使观影指数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升,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喜丧”,在于这个片子里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本意:全福(生前自家人丁兴旺,乃家族之长)、全寿(亡人八九十岁)、全终(生前积德行善,无疾而终)。第二层是反语:林郭氏四世同堂,老伴去世早,一手养大四五个孩子;八十三岁突发疾病,子女相互推搡责任,更有甚者虐待老人;然而在林郭氏住进养老院的前夜,服药与世长辞。子女由于“某些”原因为林郭氏举办“喜丧”,旁人看着儿女孝顺,尽善尽责。其中的丑恶有谁不知呢!

  演员绝对是本片的一大亮点,非常平常的老百姓,竟然可以表演的那么入戏。(这也印证了,现实就是如此。)虽然演员有很明显在等待“开始”的指令,不过“开始”后,真的会有很大的惊喜,没有怯场、没有尴尬。导演十分大胆的运用长镜头来表述,这无疑给演员增添了很大的困难,效果的确很棒。

  片中多处出现配乐,林郭氏收音机里的歌曲,孙女看电视里的演唱会(没有电视演唱会画面)等等,不过其中在处理音乐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时,有些并不适宜,会感觉到是因为要满足导演的需求,而不是人物的需求,会有点刻意。

  赡养老人一直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而它更多是道德层面的。林郭氏面对眼前的现实,无奈的忍受着一切,她不想接受儿女的安排,默默的使用自己的方式安排着自己最后的故事直到生命的终结。

  《喜丧》影评(八):出生在上世纪20年代农村老人的暮年时光

  对影片名字的理解:

  丧事从字面上大多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毕竟我们长对失去亲人的人说,节哀顺变。但对于本影片,反映了我(1993年)奶奶(上世纪20年代)农村那一代人普遍存在的现象,膝下子女众多,可几乎没有一个真正心存孝心不顾一切去回报老人的。这里的不顾一切个人利益占了很大一部分,兄弟姐妹各顾各的利益,撕破脸,如仇人一般。老人一辈子想着自己的儿女,心存愧疚觉得自己是个累赘,给儿女带来了麻烦,借用影片中的一句话,还不如死去。死去对老人来说,反倒是一件“喜事”,对她的儿女,更是如此。

  影片开头是二儿子跟镇上敬老院负责人沟通,要将自己的母亲送到那里,可惜床位已满,要等——早前有一位被家人送来的老人命不久矣。二儿子付了定金,几个兄弟姐妹在老人家中等候她多时。老人不愿意去敬老院,为什么不去?我们后面再讲。几个兄弟你一言我一语相劝,最后二儿子说活,老人必须去,等到敬老院有空床位,就立即过去,显然已由不得老人。

  在等敬老院床位,老人轮流着到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家中吃住。先是去了二儿子家中,二儿媳妇觊觎老人的院子,在她儿媳妇对话中在诉说自己养儿子的苦,当然这一切老人都听得到。期间自己的孙子(四儿子的孩子,四儿子多年未回家,四儿媳离家出走去了上海)偷东西换钱想去找妈妈被抓到,二儿媳教育他,老人虽没说任何话,但可以看出心里为自己的孙子叫苦,她能为孙子做什么呢,什么也做不了,连她自己都需要人照顾。

  接着到三儿子家,三儿子家住镇上,在这个大家庭里经济条件属于不错的,三儿媳是镇上的人,十分嫌弃老人的一切,第一次吃饭,老人好像没吃任何东西。有很多细节,比如三儿媳在刷老人的碗随意冲了一下就放下,而之前刷丈夫和女儿的碗时特别讲究。老人没在三儿子家中久住,要求到二女儿家中。

  二女儿在外卖煎饼,丈夫在家里开小商店,二女儿的儿媳为了给丈夫买货车在外跑长途运输,把房子卖掉带着女儿和她们住在一起。期间老人嘴歪得了笑病,二女婿带老人看病回来因贪小便宜被勒索了千把块钱,老不停笑,这里看似在笑实则是伤心,老人可能是自责,如果不去看病,也就不会出现二女婿被勒索的事。看医生二女儿花去了不少钱,几个兄弟姐妹再次聚在一起,商量看病事宜,二儿媳不愿意出钱,三儿媳也不肯,最后吵闹起来,不了了之。祸不单行,二女儿的儿子酒后驾驶出了车祸去世了,一家人几乎陷入绝望,老人再一次笑个不停,时间特别长,看到这里,我想老人也几乎绝望。老人要求回老家,期间老人将镯子送给外孙媳妇(刚失去丈夫),并说日子还长,劝她改嫁。外孙媳妇反问道,姥爷去世的也早,为什么老人不改嫁。老人回答:6个孩子最大13,最小才9个月,她走了,留下孩子们多可怜。我想这强烈反衬了子女们的不孝。这里老人留下了她可能再见不到女儿的暗示。

  孙子(四儿子的孩子)送老人回到老家,老人哭着对这个苦孩子说好好做人,不能偷窃。老人知道,自己再也见不到这个苦孩子了。二儿媳对老人相当粗鲁,细节不必多说。最后老人要求住回自己的院子,不多长时间,敬老院那位老人去世,有了空床位。老人将玉镯送给二儿媳,心里再无牵挂,洗头看镜子,抱着全家福看了很久,喝下药片。讽刺的是,敬老院的车子开到老人院子门口,老人已与世长辞。

  生活还在继续,二女儿艰难的蹬着三轮车,二女婿开着小商店,二儿媳艰难的站起来,端着烙好的饼缓慢移动,最后饼落地,人也摔在地上,人终将老去。。。。。。和老人相似的故事也一直在发生。

  《喜丧》影评(九):农村人的电影梦

  电影有几个阶段,掌握在精英阶层的时期,如陈凯歌、田壮壮,艺术世家,知识分子,文学化;

  另一阶段,掌握在民间精英手里,如贾樟柯、张元;文艺青年、电影学院、DV时代;

  现阶段,混杂以上的,继续艺术世家的,文艺青年的,电影学院的,其它的高校的,农村子弟,如郝杰、张涛。他们更懂农民,喜丧里对非职业演员的控制完全令人刮目想看,他们是天生的戏子,演绎真实,之前被震撼的还是刘杰的《碧罗雪山》,非职业的魅力一旦被调动,完全惊艳,那是任何演员演绎都比不了的生性。

  若不是演员和导演的意识,这部片子很像一部乡民自导自演的网络电影,导演明显是有电影意识的,从调度到语言的运用,使他避开了录像的嫌疑。

  这是当下农村的日常,邻里间谈论的是孝顺和死亡,出外打工和赚钱生子,中国的农村完全摆脱不了这种再本能不过的生活刚需。看着冰冷,确不得不,这才是可怕之处

  《喜丧》影评(十):《东京物语》与《喜丧》

  《东京物语》的价值,不只在于发现了家庭的秘密:老无所依

  这超越了东方与西方文化与情感上的区隔,乃是一种普遍状况

  更在于家庭成员间对抚养责任的推诿(绝非自私),唯有媳妇

  对两位老人表现出了真情,可以说:法律关系超越了血缘关系

  如果仅止于此,这部电影便只是对现实困境的陈述,断然取不

  得如今的地位。最后父母对此表示出理解:每个儿女已有自己

  的家庭需要照顾——原本的悲凉被理解浸透,转变为人性洞悉

  如此看来,《喜丧》只是在表面构成了对《东京物语》的相似:

  以老妇人在各位子女家庭间 “巡游” 的不同方式带出各自的困境

  但内核完全不同:老妇人可怜的状况是以一悲到底的调子降下

  生活幽暗的底色上不曾显现出一抹亮色来调和可悲可叹的命运

  这也是为何日本电影伟大的地方:我们总能从他们面容上见出

  某种安然适宜的神色,这来自于对周身环境、自我困境的知悉

  无论生活以多么困顿的形态呈现,都有一种无功利的审美姿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喜丧》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