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4等》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4等》影评10篇

2018-04-21 20: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4等》影评10篇

  《4等》是一部由郑址宇执导,朴海俊 / 柳在相 / 李恒娜主演的一部剧情 / 运动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4等》影评(一):虽是韩国电影,却也影射出中国的痛点。

  电影入围了今年的韩国百想艺术大赏电影。

  虽然电影没什么热度,但在故事剧情上以及电影的立意上,我认为能打上4颗星。

  《4等》是体育题材的电影,但却完全不同于《飞鹰艾迪》,《极速风流》这样的电影,短暂的肾上腺激素狂飙后,还有鸡汤残留。

  《4等》想说的话题,更为沉重

  电影一开始,是一个20分钟的副线故事。

  很多年前,韩国的游泳队出了一个天才,金光秀。他在各项赛事中取得佳绩,还破了记录

  冠军加身后,金光秀却贪玩于牌局。归队后,被教练体罚。

  忍不下去,一气之下出走了。

  他给认识的一名记者电话,举报教练的体罚行为

  金光洙坐在长椅上,隐没在黑暗里,前途未卜。

  而下一个镜头直接跳到16年以后了,镜头里是金光洙颓丧的脸庞

  16年后,金光洙成了一个风光不再的游泳队教练。

  他碰到了一个喜欢游泳,比赛名次永远是第四名的俊浩。

  俊浩的妈妈千方百计,都希望这位前冠军可以给她儿子俊浩进行一对一私人陪练。

  运动题材的电影,背后包藏着对社会以及家庭教育的一番思考,相比去讲一个天道酬勤的故事,《4等》里更想讲述韩国大多数人,大多数家庭的故事。这也恰恰是导演最为擅长的。

  郑址宇的特点在于善于捕捉现代人感情波澜素材,对角色的细密刻画手法以及描绘日常生活现实人际关系沟通障碍方面

  两条主副线故事别有深意

  电影一开始,几个大人在聊天。

  “第四名算什么英雄。”

  无论什么时候,第四名都意味失败。这是电影的基调。

  每个人都是体罚教育受害者,但最后也成了施暴者。

  光洙对俊浩的教育方式也是体罚。

  俊浩也用同样的方式,教训了偷用自己泳裤的弟弟

  再者,个人的奋斗也永远和家庭,国家绑定。

  两个故事遥相呼应之处都是在暗示着压抑却让人无处可逃的成功价值观

  而电影唯一光明之处,便是导演让俊浩有机会为自己做出改变

  从电影的拍摄手法上就能窥得一二。

  金光秀的故事是黑白影像。电影很多地方,都是看不清演员的压抑和黑暗。

  而俊浩的世界则不一样。哪怕同样是遭到教练的体罚,母亲的责骂。在俊浩的心里,游泳依旧是一件梦幻,令人开心的事情。这种心情体现在电影的光影中。

  有俊浩的镜头,多半明亮

  而母亲,光洙的镜头,总是有意隐没。前一秒还可以看清面目

  后一秒就隐入黑暗。

  教练的体罚,畸形的家庭教育,都可称为俊浩童年不行。但成年人身上的性格缺陷,多少都能在童年找到根源,但是很难找到完美无缺的家庭吧,所谓成长,就是在或许消极境地里完成蜕变

  这或许是导演想要在俊浩身上所表达的。

  《4等》影评(二):虽然是体育励志片,但是宣扬了韩国人骨子里的棍棒底下出高徒的传统思想

  虽然是体育励志片,但是宣扬了韩国人骨子里的棍棒底下出高徒的传统思想!这个导演真的有点贱,而且是公开的告诉大家韩国体育贱?贱到教练就是被打大的,然后放弃游泳。然后再打自己的弟子

  上世纪70年代之前出生的韩国人,几乎都有被体罚的经历,当时的韩国社会普遍认为,青少年可以从体罚中学会服从、尊重师长。由于韩国的男性必须服军役,在军队里,先入伍的军人可以随意新人进行体罚。而在学校里,高年级学生也可以任意体罚低年级的同学情况发生变化主要有以下原因: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韩国人普遍厌恶体罚,厌恶暴力给人带来的羞耻感;各级学校都在加强法制教育,受体罚者保护自己的法律意识也得到了加强;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体罚孩子成为令部分韩国人感到丢脸的事情。

  《4等》影评(三):被嫌弃的第四名的时光

  第四名,永远拿不了第一名。

  四等,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永远拿不了前三,只能是第四名的喜欢游泳的孩子,孩子并不以为意,这样的成绩却愁坏了母亲,于是送去给魔鬼教练培训,最终获得了成绩,可是仿佛又丢掉了乐趣的故事。

  影片开头,以黑白影像讲述了魔鬼游泳教练年轻桀骜不驯一面,可是却被上一任魔鬼教练狠狠地打。

  从打电话的年轻模样一下子转场到十几年后的衰老模样,黑白影像也变成了彩色。

  而故事才刚刚开始。

  妈妈和孩子的关系

  看完电影的第一感想就是,也许只有韩国人和中国人能够理解的了的妈妈,如果让外国人去理解的话,恐怕要是感觉一阵子了。

  孩子的乐趣,孩子喜欢游泳。

  妈妈却把自己的命运和孩子的前途寄托在游泳成绩上。

  等到孩子是在忍受不了要放弃的时候,又转借到小儿子的学英语身上。

  孩子的前途命运有多重要,妈妈就有多恨铁不成钢。

  记得一句话讲,长辈总是把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寄托于孩子的身上。这是一种批判语气,也是特别人心疼的话,如果你看完影片的时候,觉得孩子的乐趣,到了最后,又为了自己的乐趣和妈妈的希望,又重新在游泳上鏖战。

  另一方面来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努力苦难并不仅仅在孩子身上,妈妈的身心也受着巨大摧残,这是自己寄托命运的代价,却又是对孩子前途命运的爱。

  所以说,孩子和妈妈的羁绊仿佛如影随形,说不上谁对谁错,却始终拧巴着,也许将来有一天某个人放弃,或者某个人释怀,可是谁又说不准呢。

  徒弟师父的关系

  魔鬼教练反思究竟哪里出了错,却从来不反思自己,而是反思上一届教练的鞭打教育,只是自己没有忍受得了后悔自己应该忍受的,到现在,自己好好的苗子落得如此下场

  于是,他把鞭打教育用在了徒弟身上,尽管让徒弟摆脱了总是第四名的厄运,但是,同样也是在弥补曾经懊悔过的事情,然而,他也变成了他曾经憎恨过的那个人。

  有意思的是,徒弟后来放弃游泳之后,在弟弟学不好英语的时候,徒弟也开始对弟弟鞭打教育,究竟是什么在作怪,潜移默化

  有时候,真得是不自觉,就变成了自己曾经惧怕或者憎恨过的人的模样。

  乐趣和成绩的关系

  孩子喜欢游泳。

  却总是出不了成绩。

  总是向往泳池,却又不想被魔鬼训练

  在最后的最后,他还是选择了成绩,当弟弟问,得第一名的感觉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他会在想什么。

  也许在向成绩低头的时候,才能寻找泳池的灯光

  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很妥协。

  这部电影是体育类型,但是又不那么励志体育。

  每个人都不是完人,比如教练和记者爸爸曾经的恩怨。每一个点恰如其分简单的生活嘛,也会有很多解读。

  我很喜欢中间拍的孩子在泳池寻找光的画面,为了成绩而游泳,不是,是为了能够游泳而去拿金牌,那道光才能够热烈释放

  最后一段突然转为第一视角,面对着弟弟问第一名的感觉,他说不出来什么,到了最后,突然转成第三人的视角,主角看着我们,我们看着主角,未来开放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不清楚,他同样也不清楚。

  但,至少他还在游泳。

  而我们在这么慢这么美的电影里又能看到些什么呢?

  《4等》影评(四):期待,有时是毒

  母亲没有自己,将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教练有天赋而自我放弃归因于小时候的教练不够严格,小孩背负于他人的期望,本来是一只鱼却变成了乌龟——请不要在他人身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尽管方式各异,鼓励批评、与他人比较,都是父母期待的表现之一,用这份满心的期待浇灌着小树苗,希望收获累累硕果。

  从心理学来讲,父母(或教师)的期待确实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就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了一个实验:他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完全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言对教师产生了暗示,坚信这部分学生就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而教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传给了学生,使他们强烈感受到来自教师发自内心热爱和期待,变得更加自尊自信,从而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图1

  《4等》影评(五):致那些为了成全父母而委屈求全的孩子们

  当你的爱好被迫成为满足父母虚荣工具,面对他们的软硬兼施,你会为了父母勉强自己吗?

  《第四名》作为一部文艺片,与《局内人》、《暗杀》、《东柱》、《老手》等高票房的韩国电影出现在2016年第52届百想奖最佳影片奖候选名单中,虽然最后没有赢得最佳影片奖,但是这样小众的一部电影能够出现在候奖名单中就是对这部电影很大的肯定

  那么这部电影究竟赢在哪里?小编觉得在自己的爱好和满足父母意愿这对矛盾之间,这部电影为我们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要快乐,还是要奖牌

  电影《第四名》中的小男孩俊浩因为爱好而选择了游泳,当妈妈意识到俊浩在游泳方面有天赋的时候,想让他参加游泳比赛获得名次增加大学的砝码,改变生活现状

  但是无论他怎么努力都难以逃脱位列第四名的命运。俊浩一次次得第四名,俊浩妈妈几乎崩溃的状态,因为妈妈认为第四名很丢脸,每次比赛都得第四名是更让她无法接受

  梦幻的韩剧,掩盖了韩国社会阶层固化现象,然而在这部电影里,俊浩妈妈对名次和奖牌近乎歇斯底里的渴求却映射了人们想要打破阶层固化的强烈欲望

  获得冠军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才能获得永生,所以为俊浩提高游泳成绩是妈妈的目标。为了让妈妈开心,俊浩必须获得奖牌。即使当初单纯的爱好已经在慢慢变质,但是为了妈妈开心,俊浩必须要更努力地训练,摆脱第四名的成绩。

  俊浩游泳的时候总会沉到水底追逐水中的那束光,似乎在暗示那束光就是俊浩的爱好,他只想追随自己的爱好。到底是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就像是到底是选择追逐水中的那束光还是选择奋力向前游一样。

  变了味的“爱”——暴力

  俊浩的妈妈极力想摆脱孩子第四名的“厄运”,找到了前游泳冠军金光洙,他用鞭打体罚等训练方式训练俊浩,俊浩的成绩得到了明显提高。

  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金光洙恰恰是因为忍受不了自己以前的教练的暴力,一气之下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而俊浩也开始体罚弟弟。金光洙和俊浩都恨自己被对待的方式,却不由自主地在用这种方式对待别人,他们的心里已经种下了暴力的种子,正在成为自己痛恨的那种人。

  当这些暴力的镜头赤裸裸地出现在影片里时,将这三个镜头对比来看,他们使用暴力的方式竟然惊人相似

  面对这种暴力,俊浩的妈妈是妥协的。当俊浩决定放弃游泳时,俊浩的妈妈苦苦哀求教练重新教俊浩,比起孩子被打,妈妈更害怕的是孩子得第四名。

  这戳中的不只是韩国教育的痛点,戳中的更是生活中很多“俊浩妈妈”的痛点,她们已经分不清,让孩子得第一名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

  父母的期望,孩子的紧箍咒

  俊浩放弃游泳,俊浩妈妈又抓住了俊浩弟弟这根“稻草”。“你是妈妈的希望”是父母对孩子说的最最直白的一句话,但是有时在孩子看来,是一个“紧箍咒”,常常让孩子不堪重负。还好俊浩还是选择回到游泳池,继续训练。而此时,他想继续游泳,就要继续承受夺奖牌,取得成绩的压力

  “俊浩妈妈”的心理也许只有韩国人和中国人才能理解。父母无法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在东方十分常见。分,分,家长的命根,这让孩子们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也过早地失去了本有的童年和童趣。

  影片最后,俊浩打破了记录,获得了第一,但是盯着墙角教练曾用来打他的清洁工具发呆,若有所思。电影的结尾是开放式的,给观众思考的空间,后劲十足。如果你是俊浩,你会怎样选择?

  守护好自己心中的那份爱好,尽力让外界判断标准干扰自己一点,不想当英雄的天才同样值得尊重。愿每个“俊浩”能够生活得更快乐,愿每个“俊浩妈妈”能多给孩子一点体谅。

  《4等》影评(六):电影《四等》——不是一无所有,只是谢谢参与

  比赛,总有人做第四名。

  不做,一是想不想,二是能不能;好开心本片的小主角从第四名冲刺到了第一名。

  你会说《四等》是家庭or励志or体育,但它更像是一部成长片。

  有望子成龙的妈妈,有不苛求儿子的记者老爸,有失意的教练光洙,更有喜欢游泳却未曾得到第一的俊浩。

  光洙教练:故事的起端

  天才的他十分傲娇,200米游泳训练成绩动不动就破个记录,于是乎觉得天神附体,不训练也无所谓,碰巧遇上了牌局,结果玩起来没完,就缺席了亚运大赛前的集训十几天,怒火中烧的教练一言不合就抄家伙,要抽他100下,还是年轻气盛,一气之下决定放弃游泳了,但吃亏的是他自己,错过了亚运会大赛,一切都已来不及,一晃眼16年过去了,他也变成了中年大叔。

  俊浩妈妈:充满斗志的女人

  一切希望放在孩子身上,大娃俊浩就是她的重点训练对象,让俊浩去学游泳,有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希望拿到金牌,靠游泳成绩进入好大学,可俊浩一直处在一个很尴尬的排名:第四名,大赛也拿不到奖牌,就需要找教练了,就这么鬼斧神差找到了光洙。

  俊浩:寄托了一切的男人

  阳光帅气的男孩,在妈妈的训导下,开始了游泳的学习与比赛,他开始慢慢喜欢上了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感觉,喜欢上了游泳,虽然渴望奖牌但没有拿下的第一的强烈欲望,但在妈妈的期许下,他开始跟着光秀学游泳,混了几天日子的他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一位比赛场上的冠军,一个自信、炫耀、强势的表情激发了他的上进心,游泳池里,光洙被俊浩的身姿和对水的热爱所吸引,开始了认真的训练。

  接下来就是本片的最大冲突点-暴力成功学

  暴力成功学,取得成绩,获得第一名也就成功了,没有获得成绩就失败了,至于对不对呢,看你想要什么了,我的一点看法是:人还是要对自己狠一点的,不然就是别人会对你狠一些了。

  光洙——不忍体罚,跑出奥运村,结果错过了获得大赛冠军的机会,他也深深记得教练体罚他的用意,并记住了这一训练方法。

  俊浩妈妈——明知道俊浩被教练打,却为了俊浩得第一名,仍送俊浩去训练,但也偷偷的看俊浩的伤势。

  俊浩爸爸——不想让俊浩受伤,告诉俊浩:“不打,也不挨打,拿到奖牌才真的是做得好,过程很重要“

  俊浩——从喜爱游泳,到渴望享受第一名的感觉,在光洙的暴力成功学引导下,忍受体罚也去训练,在收到爸爸思想的左右后,开始彻底抵触体罚,教练对他爸爸的侮辱,成了他放弃游泳的致命稻草,放弃之后,他慢慢发现自己真的喜欢游泳,而且有游泳的天赋,只有拿到第一名,他才能继续游泳,妈妈才能继续支持他去游泳,最终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向妈妈屈服,向教练屈服,十分暖心的是他最后在大赛中终于取得了第一名。

  其实仔细想想,无论是妈妈/光洙/爸爸都是从他们角度为俊浩着想的,妈妈看清了社会的现实,希望俊浩能有一技之长,可以靠游泳考上好大学,光洙看到了俊浩有游泳的天赋,却没有求胜的欲望和坚强的意志力,想通过体罚让他快速提高,爸爸不想让孩子受苦挨打,希望他又不挨打,又能享受过程来拿到奖牌,但什么才是对俊浩好的呢?俊浩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至此,对本片记忆深刻的是:有一句话神一样的被三个人说过“你做了该打的事情,就该打“-俊浩他爸对光洙说的,光洙对俊浩说的,俊浩又对他弟弟说的。

  最后,让我们读着普希金的话感受下俊浩的水中世界吧。

  如果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愤怒也不要伤心

  忍过了绝望的日子

  快乐的日子就一定会到来

  心住在未来,而现实往往是可悲的

  所有的一切都会瞬间消失

  但是过去的还是会留恋的

  来源-微信公共账号:彼此的学者

  《4等》影评(七):《快樂第四名》:歌頌英雄時,沒有人能成為自己

  入圍2016年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影片的《快樂第四名》是鄭智宇執導的最新作品,他曾以描述婚外戀的《快樂到死》(Happy End,1999)廣獲好評,這次卻將創作觸角轉至過去從未嘗試過的運動題材上。故事的主角是小學生金俊昊,他雖然喜歡游泳,但每次比賽都只拿第四名的成績,讓望子成龍的母親既氣惱又心急,只好找來前游泳國手金光洙(朴海俊飾)擔任教練,對俊昊進行嚴格的魔鬼訓練。最終,俊昊的成績大為突破,奪冠的目標近在眼前,教練鐵腕式的教學風格卻開始使他退卻,甚至萌生放棄游泳的念頭……

  無論是故事選材或內容簡介,很容易以為這是一部發散著正能量的溫馨勵志電影,但就像《快樂到死》名為「快樂」卻使人悵然,《快樂第四名》同樣很難讓人感到快樂。鄭智宇犀利地揭開各種美好之下的假象,包括社會、家庭、教育、夢想與人生,而這些都是心靈雞湯似的勵志故事亟欲包裝美化的對象。

  首先,《快樂第四名》是一部反英雄主義的電影。故事開始,電視上正報導著高爾夫選手朴世莉獲得雙冠軍的新聞,記者興奮的語氣和全民歡騰的氣氛將她高捧為英雄,全國上下頓時沉浸在高昂的情緒中。其中,有女性受訪者表示:「同樣身為女人,我以她為榮。」於是朴世莉不再只是朴世莉,而是背負著全民的期望、屬於整個社會的英雄。這彷彿是所有體育選手共同的宿命,年輕時的金光洙亦是如此。天資聰穎的他,是游泳隊奪冠的希望,故而就算他的態度吊兒郎當、不把練習當一回事,教練們還是對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直到光洙為了賭博而遲遲不歸隊參加集訓,才讓總教練大為光火,怒斥:「這麼多人努力只為了讓你拿金牌。」暗指光洙辜負了眾人的期盼。原來英雄從來不孤單,因為有許多人注視著他。只是作為英雄,必須拋開自己,為他人而活,卻沒有人問過他是否真的想成為眾人的「英雄」。

  接著,男孩俊昊承接了光洙的宿命。每次都拿第四名的俊昊,雖然不像光洙那樣耀眼,也沒有那麼顯著的天分,但在母親眼裡他仍是英雄,而且必須是英雄。每次比賽,都可以看見母親在場邊激動地歡呼加油,然而俊昊的成績卻一次又一次使她失望:「你想一輩子輸別人嗎?」在母親眼裡,輸與贏不只是競賽的成績,更徹底將人生的結果二分開來,沒有中間值,猶如楚河漢界般明確。「除了第一,其餘都是輸家」的價值觀映照出菁英主義當道的韓國社會現況,於是在眾人紛紛歌頌英雄的氛圍下,每個人都爭相成為那唯一的英雄。

  對於愈發扭曲的社會現象,鄭智宇並沒有直接提出批判,而是藉著英雄們的脫逃來襯托荒謬。當教練到釜山要求光洙趕緊歸隊時,光洙還是一副不在乎的樣子,直說自己賭博贏了太多不方便離開。無計可施之下,教練竟自願下場替光洙打牌,好讓他可以即刻動身前往首爾參加集訓。教練的行為固然是為了塑造英雄,卻也在無意間讓「英雄」光環變得可笑。至於俊昊,對於奪冠更加沒有野心,他喜歡的單純就是游泳這件事。練習時,他曾數度橫過泳池,在水中翻轉優游、舒展肢體,沒有依照水道標線向前方游去,因為他在乎的不是追求勝負的競賽。俊昊享受游泳的一切,甚至會在水底追逐光線,並嘗試伸手抓住其蘊藏的能量。如同電影呈現的畫面,相較於母親與教練存在的日常世界,水底世界對俊昊而言,正是那般美麗多彩又光亮溫暖。

  可是別忘了,俊昊仍舊是母親眼中的英雄,而且他活在一個信奉英雄主義的社會裡。游泳之於他,不會是興趣,而是成為人生贏家的工具。於是俊昊飽受煎熬,掙扎過、也放棄過,最後他認清奪取第一名是自己不得不的宿命。「我現在想拿第一,這樣才能繼續游泳,」原本沒有野心的俊昊向光洙說道。俊昊的轉變在一般的運動勵志電影裡可看作成長,但在這裡,只顯得極為殘忍。這意味著,自此之後俊昊無法單純享受游泳,而必須加入競爭,追求勝負。

  當社會歌頌英雄時,反過來說,其他人注定只能成為在場邊高聲歡呼的人。俊昊的母親是典型的慈母,為了讓俊昊奪得金牌、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她幾乎是鞠躬盡瘁。俊昊的母親一下上教堂禱告,一下又進寺廟拜佛,祈求俊昊拿第一、小兒子起昊能考上好大學、丈夫身體健康,求來求去都是為了別人。是的,俊昊的母親不僅沒有信仰,甚至沒有「自己」。對她來說,兒子的成功就是自己唯一的希望,「只要他拿金牌,我就好像被救贖,」母親如是說。俊昊的母親把俊昊當成自己,她的生命、她的未來、她的希望全都寄託在俊昊身上,俊昊如同她的光;說得更直接一些,俊昊是她邁向成功的工具。因此當她聽見俊昊想要放棄游泳時,十分惱怒,大吼:「你有什麼資格放棄?媽媽比你還要努力!」原來在英雄迷思底下,沒有人能真正的做自己,不管是誰都一樣。

  片中,起昊朗誦了俄國詩人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1799-1837)的詩作〈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憤慨!憂鬱的日子裡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到來。」可是在《快樂第四名》裡卻看不見快樂,只有沉重。拿第一的感覺是什麼?電影最後轉為俊昊的主觀視角,讓觀眾從鏡子裡看見俊昊。俊昊終於看見自己、成為自己了嗎?或者在不久的將來,俊昊就像光洙一樣,又成了另一個墮落的英雄?鄭智宇沒有把俊昊的故事說完,留下一個耐人尋味的想像空間。

  《4等》影评(八):比起挨打更害怕得第4名

  《4等》釜山影展作品,上影节受邀点映。没有大牌演员,内容却是出乎意料,有点惊喜!导演之前比较有名的作品是《银娇》,除了光影的质感,其它基本找不到共通点。郑导之前一直很青睐朴海日,只是这次反选朴海俊也很成功,韩国那些男配偶尔逆袭男主基本都不会失望,这真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强]。影片直戳教育痛点…印象最深的词是“迫切感”,这是教育上的不可攻克的难题,孩子本身对学习并没有那种不成功便成仁的迫切感,鞭打速成的拔苗助长只能催化抗拒和逆反,当家长和老师声嘶力竭地挥舞教鞭指向终点时,孩子却是向着光影悠闲游荡。水中的那束光影…是自由,是本性,是挣脱束缚的向往,是欲求不满的无奈。总有些人,肆意挥霍着青春与天赋,而这些可能恰恰是别人穷尽一生都无法企及的,到头来就是把这种悔恨强行移植到下一代身上,可能是自己的子女,也可能是自己的学生。何时开始成功就与奖牌和名次划上等号,“比起挨打更害怕得第4名”。做不到给别人鼓掌,也无法做到让别人给自己鼓掌,这可能就是教育里最大的悖论。

  《4等》影评(九):我他妈就要得第四名

  讲讲我自己。

  我现在大一,马上大二,会在闲暇时刻回想起高中的日子。卷子,吹牛逼,暗恋,不抽烟不喝酒不叛逆。

  班级是普通班级。

  换句话讲,我们班里除了前几名都基本与稍微好一点的大学无缘。而我总是七八名,好一点能上到三四名。

  老师自然对我很关注,父母自然对我很关注,班级前几名自然对我很关注,我自然而然对自己很关注。

  但是现在回想起来,那时能一直是班级的七八名是真他妈幸运啊,我只要努力做自己就好。不用和别人比分,不用勾心斗角的偷偷学习,不用假装很早睡觉然后熬夜学习。

  我就是我,你们看到的我就是我。

  老师不止一次找我谈话,让我上点儿心。

  没用。

  老子就他妈一直想做第四名。

  《4等》影评(十):续《Fourth place》观影记

  昨天发了一篇《Fourth place》的影评,看了 ,觉得还有一些没能写进去的内容,就再续写一点吧

  对于导演在影片结尾的处理,看过的人会说,不过瘾,摸不着头脑,没有更清楚的交代,没有高潮,没有主题提升……等等,可我觉得,导演是有他的视角的,而且是很开放式的结尾,不是说少年通过努力,终于取得了胜利,就要可歌可泣大书一笔,那样就俗套了,就摸不着百想的门口了

  导演之所以,用像自拍一样的手法,实录比赛的过程,是用少年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看他自己选择的道路和方向,在忍受了小小年纪其他人不能忍受的辛苦"每天早上4点钟就响起的闹铃",其他人不愿意忍受的"虐待",自己决定要的世界,是要他自己去审视的,比起总是屈居第四的他,也终于拿了第一,这个过程是有值得讨论和思考的,所以,破了记录这样的片段,仅仅是给了几行字,给观众一个数据而已,俊浩的前方是些什么,给了所有人最大想象空间,光洙,曾经在压力下辜负了自己和所有人,另一个光洙的俊浩会怎样?

  影片中还嵌了一条暗线,那就是传承,对于自己反抗过的,甚至是痛恨的"不当行为"的自愿传承:当年光洙是被粗暴的打跑了,其实主要是被压力逼走了,现在光洙没有丝毫怀疑的痛打俊浩,说,这是他做了不该做的事,最微妙的是,弟弟也被俊浩打,那动作,姿态和他的教练一模一样!

  what to think?导演其实很有想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4等》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