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味道中国》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味道中国》观后感10篇

2018-04-21 21: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味道中国》观后感10篇

  《味道中国》是一部由黄瀛灏 / 张伟 / 王冰 / 金莹执导,仰振华 / 陈汉宗 / 陈君凡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味道中国》观后感(一):听过很多道理,依然吃不好一生

  《味道中国》上映之前,神评论已经零星出现。其中一条豆瓣一星短评这样写:“拍美食纪录片真好,既能让屁民忘了苏丹红和三聚氰胺,还能让屁民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关键完事还能弄成电影骗屁民的钱,既省了演员出场费还打了广告。洗脑作用真是堪比手撕鬼子。”

  不知这位网友和天朝什么仇什么怨,要拿“屁民”和纪录片撒气。后来公映,料想拒绝洗脑的人士未必会进影院。我等“屁民”没忍住,去喽了一眼。

  这一喽,出事了。

  兴许是受到《舌尖上的中国》大红的蛊惑,好好的食材不讲、烹饪难提,《味道中国》的起手式,就奔着催泪去了。

  立春时分,北地冰雪初融,南方的饮食生意如火如荼。第四代肉燕传人陈师傅才露了一手擀燕皮的功夫,形同尾巴遭踩七寸被捏的配音女声就亮嗓了。原来,上了年岁的陈师傅后继无人,女儿却醉心击鼓。可经过日复一日的濡染与感化,女儿终于“放下鼓槌,拿起燕槌”,成为肉燕第五代传人。这一段的结尾,画外音是一句话:有一种爱,来自于爱上同一种味道。

  这是《味道中国》的标准格式节气开头,故事铺陈,鸡汤收尾,如是往复。清明是江鲜欲上的时节,淮扬菜大厨老仰要为行将出国的外孙女露一手。去骨的江刀捏成鱼丸,本已拍出《饮食男女》开场的节奏,孰料老人家一开口,“鱼丸,弯就是家。”再配上影片食物永远表达爱的最好方式”的定调,瞬间又泄了气。

  或许是制片方太想强化“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急于剖白乡土巨变、后继乏人对中国饮食传统带来的冲击,所有故事的编排,都有着极尽鲜明的预设。仿佛观众定要对着食指大动的珍馐,看着看着就馋了,吃着吃着就哭了,才对得起主创的用心良苦

  于是,讲述义乌的豆皮师傅,到大城市“淘金”,因为水质问题,豆皮都做不成了。回到故园,又发现年轻人都做起了小商品生意。分明是扎扎实实的社会现象,硬是拧出了人心不古的慨叹和默然坚守情怀。“安静的味道需要一颗安静的心慢慢体会。”话是如此,一五一十说出来,少了留白,反倒成了变相的“只要998”。

  全片最打动我的是古法制酱的段落。酱缸成列,航拍的镜头扫过,几位酱工穿梭其间。晒要殷勤,雨要防备,可酱工师傅面对镜头却说:“古法制酱,一年才有一次。我做了30年,其实才做了30多次。”以事实带余韵,远好过旁白“做酱如同做人,有舍才能有得”的故作煽情

  最惊人是临近尾声,朝鲜族妈妈做辣酱迎除夕,打拼在外的儿女归来,最终却落得一句“有时候我们走得很远,只为有一天能尝到妈妈的味道。”为了触动心扉,连基本的逻辑都不要了,《味道中国》也是真的拼。

  愿意为了美食走进影院的观众,对生活热爱无需赘言。他们自然知道,味道背后有情意,有乡土,事关家和远方。但更多时候,食物只是食物本身,美食纪录片的本职,是如实呈现知识趣味。知道深井烧鹅多取清远乌鬃,明白北京烤鸭的皮肉分离得益于进炉前嘴对嘴的吹气,感佩人蜷菱桶采摘莼菜的艰难,便足以动人

  更多的意义乃至抒情,大可以听凭观众自行生发。优秀的纪录片绝不止于填鸭,更不会以催泪为己任。所有反馈,理当基于最全面的呈现和最直白的事实。不然,催不出泪,倒反了胃,就难免分寸尽失。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吃不好这一生。以此与全天下吃货,以及《味道中国》主创共勉。

  《味道中国》观后感(二):很难避免的和“舌尖”进行对比

  可能是院线对纪录片的不感冒,在我大三线城市除了万达一家影院进行了一天两场的小厅排,其他的院线品牌一概没有排期。真心为纪录片的票房内了一把汗。我跟老婆大人到达影院时候发现我们俩意料中的包场了,具院线工作人员介绍从23号上映后没有人来看,我跟我媳妇是第一个来看的。看来上映档期跟霍比特人撞车没好处啊。

  本来是怀着会让不爱纪录片的老婆大人能就此爱上纪录片,结果老人不负众望的在影院睡着了。那我就来评一下这部美食纪录片吧。

  画面制作精良,可见摄制组是继承了“舌尖”拍摄风格的,只不过有几个航拍画面可能是用的比较低端的Gopro拍的掉帧严重(画面闪烁的那个厉害啊),话说都进院线了能不能不要这么抠啊。但是整体来说摄影美术方面成为整个影片的唯一精髓了。配乐方面我只能呵呵呵了,竟然有一种穿越到“舌尖”的感觉,有几个背景音乐竟然是和舌尖一样的。解说这方面的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比较偏向男声的解说,所以这个女声的声音我感觉无爱。关于解说词,有点清淡,我只能这么评价。可能是由于影片篇幅有限导演又想多塞一些内容进来,结果就出现了平均10分钟不到就是一种美食,最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每一种美食都很仓促流水帐似的把十几种美食讲完了。关于美食的内涵文化底蕴没有充分的表达出来。

  我最总结一下吧,不管这个影片拍的怎么样,都希望国产纪录片更多的走入院线,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支持喜欢国产纪录片。

  《味道中国》观后感(三):《味道中国》:这锅大杂烩的滋味不怎么

  《味道中国》是我在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纪录片,广州五月花的VIP厅。除了我跟朋友、一对老夫妇以外,还有一位在影片开始后不久才进场。VIP厅就是不一样,人少,不局促,也是目前为止最赞的一次观影经历了。本以为纪录片的排片情况会很糟糕,可单看手机上各大订票应用放出的低价观影活动,似乎依然能聚拢起第一批能形成先期口碑的观众,当然这也是订票应用拿补贴来吆喝的营销策略。美食类题材并不能引起我强烈兴趣,在第一印象里这不过是另一部《舌尖》。也不知是出品方有意无意,好多观众被文案宣传糊弄,真以为这跟《跑男》一样,出的是大电影。其实在官方放出的一系列水墨风格的预告海报上,蓝绿色真实传媒和旁边的尚世影业logo还是挺抢眼的,除了片中右一段的确来自《舌尖》的熟悉配乐,以及主题都是大江南北的美食以外,其余的跟《舌尖》还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观影前就已经抱定一颗舔屏的心,可惜观影时却舔不起来。并不是说片中给食物的特写不诱人、勾不起人的食欲,但单从前期推广上大肆抛售的噱头来说,我不觉得这第一部电影院上映的美食纪录片值回票价。首先片名《味道中国》就值得商榷,看完下来感觉更名为《味道南方》更为贴切,里头介绍的十多种地域特色的食物绝大半数来自于南方,尤其是广东,潮汕牛肉丸、广州烧猪、新会古井烧鹅、汕尾生蚝等“广货”出镜率奇高。作为广东人心生自豪之余,也不免狐疑,偌大中国广袤千里,食材丰饶是人所共知,单论菜系都够凑足一张八仙桌来,导演不至于不清楚;可把一部面向全国饕客的纪录片拍成“岭南特辑”,自称最懂吃的广东人也许会收了这份礼,可其他美食大省未必服膺吧。 也许在一部时长不足90分钟的纪录片里把所有口味都包含进来,的确有难度、也不现实面面俱到只会成为一种粗暴陈列的报菜单。导演也清楚,所以端上来的相信已经是按某种标准筛选出来的菜色;可问题是,单凭观众这双凡眼,似乎挺难看出导演作为主厨给这席飨宴如何定性。上菜讲究次序,相信纪录片中的素材也得经过安排,以一种内在有序的逻辑串联起来,让观众看时不至于囫囵接受。于是我们看到了一条刻意标注着“四季节气”的线索,这是我觉得本片跟《舌尖》差距最为明显地方。 以我粗浅的见解,《味道中国》跟《舌尖》在处理素材上就已立判高下。两季《舌尖》,每一集都是以主题来带动素材,譬如第二季第四集《家常》中展现的是中国家庭的日常饮食和大众生活的酸甜苦辣,前者为表、后者为里,对于导演的用意观众也乐意买单(虽然被批刻意与煽情);《味道中国》则呈现出另一种“景象”,菜品与食材无序地出现(譬如烧鹅、莼菜、辣酱的出场都让人感觉很突兀),以“节气”作主题但存在感极低、类属感不强(像双皮奶这种一年四季均可制作的小吃,就没有很明显的时令特征),于是片子给人的感觉,所有素材无论是在地域还是时序上的分类都很凌乱,牵强地共冶一炉,就像一锅南北食材大杂烩,看着不差但吃不出味道。本想着在大屏幕上呈现美食,一定会让人口涎不止,可导演上的只是一桌流水席,而我们也只能一箸走马,随便吃吃罢。 片中还有一处让我鸡皮疙瘩大起的部分,就是广州烧猪父子那段声泪俱下的访谈。同样煽情,《舌尖》并不高明得多,主要是文案起了关键作用。而在《味道中国》中能感受到导演在努力地不事刻意,无奈旁白并不出彩,也没能做到跟观众对话一般自然。感觉这又回归到当时《舌尖》第二季播出以后引发的讨论:美食纪录片到底要如何处理和记录食物与人的关系,才不致陷于单纯地罗列或刻意地讲故事这两种极端之中。陈晓卿明言会拍《舌尖》第三季,并说将会回归食物本身;作为吃螃蟹的《味道中国》如果票房不太难看,拍续集也就不会让人吃惊。看着屏幕里吃香喝辣、而自己却在啃爆米花,这心理落差还蛮大的。究竟是去看别人吃、还是自己拿去吃掉,就看观众觉得这张电影票值不值这个价了。

  《味道中国》观后感(四):小吃货小感悟

  看过之后觉得就是和舌尖上的中国一种风格的,只是搬上了大荧幕上面,大家一起去电影院看的感觉比较特别,但是对于这样子的影片,相信会去电影院看的人真的只是占很小一部分,第一次大家可能还会想去看看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接下来可能就觉得这种还是适合自己在家里看看就行吧。我觉得如果能将关于美食的东西拍成故事型,这样的故事可以是虚构的,也可以是以生活中真实的故事为背景,这样的方式来讲美食可能更适合大屏幕,将电影拍得更加有趣味性或者有感情,就像《小当家》或者像《深夜食堂》这样子的美食故事,但是又比这些更具真实性的。当然这只是自己的想法,我还是个小吃货,很喜欢关于美食的电影和电视剧。关于这方面的电影和电视剧,日本比较多,但是我又想看关于中国的美食,中国美食还是特别多,更适合讲故事的耶。。。

  《味道中国》观后感(五):《味道中国》:“后舌尖时代”的味觉表达

  《味道中国》:“后舌尖时代”的味觉表达

  文/Vincent.J

  2012年CCTV电视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引发了中国大陆暌违多年的现象级电视纪录片观影热潮——上次这种轰动效应,似乎还是80年代,彼时网络并未普及,知识的传播更多依靠出版开放书籍,以及产量与覆盖率突飞猛进的电视,那些纪录片有些属于国内电视纪录片的里程碑式作品,如《话说长江》影响了之后的人文地理类纪录片,《舌尖》也同样改变了其后一段时间内以介绍风土人情为主纪录片的生态

  《味道中国》上映前夕被不少网友唱衰,称是《舌尖上的中国》团队做电影版出来圈钱。实际上两片并无关系。其实看前想想,《舌尖》不是卖惨找爹飙高音的娱乐节目,高出至少两个段位,犯不着干那一路的事儿;看时也能明显看到大多手法根本就不是一个路数;看完回味,不仅路数不同,《味道》水平也确实稍逊一筹——不是说《味道》差了,而是《舌尖》第二季确实拖了点儿后腿,第三季改回来吧干巴爹干巴爹。

  话说回来,《味道》差哪儿了呢?

  首先,纪录片是要讲故事的。在结构上,《舌尖》的手法类似故事片的多线平行叙事,一集当中往往由同主题的多个有人物主线的故事组成,将不同时空中的故事穿插叙述。这一手法让纪录片用了电影的特殊叙事手法讲故事,提升了可看性与技(bi)巧(ge)性,同时适应了电视系列片分集创作,每集小主题各自不同的特性

  而《味道》为了适应作为院线上映的纪录片的规律,也为了规避《舌尖》的特色,走出其影子,显然不能运用同样的结构了。但是能看出主创们也没再怎么用心组织结构全片的叙事,简单地挑了十几个节气,按农历一年的时序排列就算故事线了,显得有些偷懒。这一形式对内容并没有太大帮助,反而导致全片成为了一笔“熬时间”的流水账,形式的乏味,导致作为内容的美食也“乏味”了,让观众不动舌头只动指头——数节气数菜式呢。

  其次,讲述的视角方面也有些不对劲。以往的美食类纪录片视角多样,一种类似电视综艺节目,如蔡澜主持的一系列美食节目,那威主持的《那小嘴》,以及一部分人文地理类纪录片(《走遍中国》等),以主创的路线为主线,节目内容便是主持人对一系列美食的品尝评价与介绍探究,全程都在以主创的视角叙述;也有以《舌尖》为代表的,全程以影像记录与旁白加以叙述,创作者极少或基本不介入叙事,较为清晰客观。

  《味道》则不幸笨拙地卡在了两者中间。影片确实有旁白(不知道是谁,没来得及看完花絮和演职员表就不得不出了放映厅),但旁白在叙事中的面目实在是模糊。开始时并没有对作为一个人物的旁边做任何介绍,然后突然以一句“我最喜欢吃的潮州牛肉丸”跳进来介入了叙事,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第一人称讲述的旁白,也就是说影片后面的内容将以这个不露面的人物的视角叙述。但仅仅在这一句之后,她作为故事中人物的属性顿时消失了,又开始与叙事内容刻意保持着第三人称般的距离,直到后面又跳出过一次,并没有一贯地参与或脱离叙事,让人摸不着头脑。还有就是每一段节气的结尾,旁白总会来句点题的总结,作为阐明主题的手法,不仅俗套,而且多余。这一手法之乏味程度,在全片结尾旁白对观众略显笨拙冗余的感谢与“食物是人生的意义”这一简单粗暴强行说教的煽情结束语中达到高潮。

  至于选材,能看出主创们为了保证片长,或增或删地保留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十几个,表现不同节气期间中国不同地方特产的不同美食。篇幅与形势所限,有的表现比较丰富,讲满了,有的则是点到即止;有的属于这一节气的特有物产,有的则是一年四季皆可制作,只是放在这一节气填充,有凑数之嫌。说白了还是上文提到的流水账线性叙事结构所决定的。

  当然,相信主创们并非是选了十几个物产丰富的节气,而是将素材加以取舍以适应片长。毕竟老祖宗们创造二十四节气就是为了指导农事的,再加上不同地方把节气当民俗节日过,有着不同的节庆方式(也就是吃),所以从原则上来讲,我国境内每半个月都会粗线大批好吃哒。

  然而有些部分从选材到叙事手法都让人感觉确实像凑数,比如大连渔民父子的部分,开始时的主题是海蜇,但随后当故事展开,开始表现真正的主题——捕海蜇的人时,影片开始讲述子承父业的船老大甘苦交加的首航,险象环生有惊无险一如真人秀节目环节。讲到最后,收尾,海蜇本身,除了母亲炒菜的两个镜头,也差不多消失了。

  拍摄手法上,存在全片最致命的问题:没有跳出以往美食纪录片“食以载道”的说教窠臼,并且存在大量的刻意摆拍,过于注重表现导演自认为的“仪式感”,将其强加于观众。如开头潮州厨师打牛肉丸,以及随后福州肉燕的制作过程,还有厨师女儿的鼓……仪式感往往不能通过矫揉造作的方式产生,导演自以为的“声光影的交响”,说难听了属于鼻饲观众。一碗乒乓球般的手打肉丸,一张猪肉化来的肉燕皮,于被机器制品喂饱的我们,制作过程乃至其存在的本身便是神奇,何须添足雌黄?同时刻意加入的厨师女儿继承肉燕手艺这一事件显得非常之假,放弃音乐梦想生日公布决定之类的桥段,目前已经是三线以下选秀节目使用的了。只有关于腊鱼与火腿等几个部分看起来更如人意,原因有三:对烂俗表现手法的适当克制;台词叙事的比重多于视觉;短——短到导演没有时间跳出叙事陶醉起来。

  以上,黑完了。以下,是别的话。

  感谢影片的所有主创以及工作人员,因为能在院线看到一部纪录片太难,你们做到了,让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寥寥四五家影院上映,一日两场——听说有的地方,也只这一日。

  这部片子及时记录了中国美食经过浩劫沧桑的部分所余。我还是感谢这部片子,因为“恩承翡翠双绝味,不许人间再品尝”的悲情仍不绝于这片土地。

  同时感谢片中片外所有坚持着老手艺,坚信“久等必有善”的厨师们。他们无数次开拓了人们的味觉,似乎食物有多少种味道,世界也可以有多少个侧面,人生也就有了多少路径。失意的人,似乎吃到一种味道,就多了一颗心。

  吃货总有种矛盾:吃到了好吃的,总希望它一直是珍馐——如果它一直“珍”下去,哪怕消失了,自己也还保存着对完美味道的记忆,可若不“珍”了,食物似乎就会变味,变形,甚至于失魂。就这样一直在独享的欣喜与共享的热忱间纠结着。

  就像我看着福州父女的肉燕,又眼馋又后怕:多想吃到,却又没有飞机票。可又怕如果真有一天肉燕铺子开到每条街,就算没人拿它当馄饨做,也会有人将它当馄饨吃。

  《味道中国》观后感(六):观影笔记

  20150130新衡山电影院3号厅观影笔记

  潮州牛肉丸

  福州肉燕,一块肉(肉泥?)变一块皮,同利肉燕老铺(鸡汤 广告)

  清明,江阴刀鱼,老仰,大厨,肉清蒸,骨油炸,小毛刀烧成鱼泥,与火腿鸡汤同炖,刀鱼面,出骨刀鱼,刀背敲,刺立鱼皮上,鱼泥做鱼丸,勺子靠一下,屋檐状弯的

  谷雨,广东水牛奶,双皮奶,广东牛乳片,顺德,欢姨,欢记,醋加盐做牛乳片,温度关键,金榜村,知道自己不凡的人才能真正甘于平凡

  立夏,义乌朱店村,小毛夫妇,豆腐衣,上海的水漂白粉太多,做不了,三分之一报废,请老年人吃饭

  大暑,厦门,酱油(广告),日晒夜露,古法酿造,最担心下雨。豆子的发之旅,泡软,加酱曲,豆胚发酵,下缸,从黄色变黑色

  立秋,渤海湾仙人岛,老费,海蜇立秋开始丰收,二个月,靠马车送货上岸,一晚上四万斤,好的时候一次七万斤

  白露?古井烧鹅,广东新会,90天7斤嫩鹅,填肚,上糖水,荔枝木最好,焖炉中焖一小时,似深井,故名,明火直接烹制,叫烧,利群烤鸭店,口吹气充气法,充气后皮肉分离。五溪村,5斤以上腊鱼,后背切,让烟熏到各部位,二周腌后再熏制,火中加橘子皮。广东烤乳猪,中秋节应节食物,冯师傅,儿子,厨师苦,哭,店叫什么兴

  秋分,大闸蟹,江苏东山,中秋宴,莼菜豆腐汤,少女心的比喻。。。

  立冬,自贡,井盐,川菜的根,鸡豆花,牛肉煎饼,青城山,道长做泡菜,井盐加豆浆,蛋白质能吸附杂质,几次后水变清,这段电视上看过类似的,久等必有善(鸡汤)

  冬至,潮汕,生蚝,生食叫蚝白,熟食叫蛎黄,油清煎之,汕尾海丰,15厘米大蚝,12月,冬至到清明,采生蚝的时间,也是金华火腿的制作时间,从抹盐开始,金华东阳上蒋,冬至到立春做火腿,台湾老田火腿店,台湾亚热带,不适合做,用冷库,万有全金华火腿,眷村

  大寒,江西弋阳打年糕,三合米山泉水泡七天,三蒸两百锤,晒干,放泉水中,油炸年糕片,弋阳腔,十八道江,朝鲜人元妈妈,豆胚加辣椒,青阳辣椒加豆胚粉,最后一个朝鲜家庭什么意思?

  《味道中国》观后感(七):除了人与情?还能从哪些视角探中国味?

  既然是《味道中国》,那么,中国的味道是什么?似乎,影片也并未给出答案,也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

  中华饮食讲究时令性、地域性、文化的传承性,影片根据这些特性展开叙述,章节式地展现,这样的叙事方式,使得内容叙述很全面,却让情感上出现断片,影片在每个章节之后,刻意渲染情感,拔高立意,未免有“滥情”之嫌,叙述视角的混乱也令观者出戏。

  看到这部影片,不禁会与《舌尖上的中国》作比较,舌尖系列一般从食材、采集、烹饪、人的思路展开叙述。除此之外借食物的变化来侧面展现一些社会变化,对于人与食物,人的部分,导演几乎用同样的镜头来呈现和食物有关的人,使用中近景正面固定镜头拍摄人物朴素真诚的笑容。相比《味道中国》,在食物背后的人、情感和文化上,《舌尖上的中国》刻画得更为不着痕迹但深入人心。

  我们把视野放到远一些的日本,日本同样作为东方国家,在食物影像上的探索,选材类型上更为丰富,比如,着重文化历史的《舌尖上的日本》、人类学视角《真实纪录72小时》,展示食物职人面貌的《寿司之神》等,也有各种剧情设置下的各种剧集和美食动漫。往往展现日本的匠人精神、对食物的尊重和日本饮食文化。

  而欧美国家做的食物纪录片,更多以科学的角度去发现研究食物,从而令大家关注食物领域存在的问题,甚至帮助相关团体解决某些问题,比如《Food Inc.》,当然也有展现食物之美和食物工作者的影片,比如《Chef's Table》。

  无论是《味道中国》还是《舌尖上的中国》,我们可以发现近几年中国食物类的纪录片大多以人文、情感和社会学视角去探索人与食物的关系,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挖掘中华饮食文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