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语花》的观后感10篇
《解语花》是一部由朴兴植执导,韩孝周 / 千禹熙 / 柳演锡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解语花》观后感(一):如花美靥,一声叹息
韩孝周太美了,眼光流转,低头阂目,都是一幅画。演技也可圈可点,女二来问男一下落时下意识的挑眉,男主出狱后对质时只用眼神表现的失落和绝望,都诠释得很到位。
总觉得导演也是任性的。家国道义、生死友情,女主哪边都不占理。可是导演又明明偏心女一,找了这么美好的人来演,男主和女二的背叛刻画得毫无歉意,连警务局长都设置成了一个隐忍内敛、颇有魅力的人。末了,还要把最后的认同还给他,足可见作为画外看者处处透着心疼。
见有人说格局小,其实也不见得,三个人本身代表的就是新旧社会和文化的碰撞,旧文化的驻守者,新文化的发起者,和被新文化唤起的人。艺妓院里大火里烧毁的如画笑靥,群众的扯着艺妓的头发厮打,让人听到了旧时美好摧枯拉朽倒下时的一声叹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以首尾呼应为借口,忍不住再说一句,韩孝周太美了。
都说爱没有对错,也没有先来后到,但对于一份曾经付出过的情感总该有责任所在,有最起码的恻隐之心。嘴上对素率说着“你是我唯一的朋友”的女二和”你是我目前唯一动过私心的“男主,且不论他们的感情有多深厚和真实,可两人在一起完全当女主没到,似乎郑素率这个人从来没在他们的世界里存在过一样。不仅爱情是谎言,友情更是荒谬,就所谓的友情而言,妍熙才是自卑且急于摆脱弱势的一方,至少影片中我本人是没feel到妍熙对素率有多厚的情意,反而觉得妍熙城府很深。不明白男主和女二有什么资格一味的觉得只有他们是受害者,自私地去斥责素率是自作自受,这点简直不可理喻,无论如何都让人无法接受。
素率是一个有执念的人,表现在对允宇的感情上,也体现在她之前努力自我消化对朋友的那分嫉妒情绪上,因为解语花,善解人意的花。嫉妒根本还远达不到让素率报复的程度,甚至在她有些尴尬地自语没有买一束花来送给妍熙,而后专门买花折回时都能感受到她对朋友的那份心意,可是等着她的却是亲眼目睹两个她最珍视的人对自己情感的背叛,这对本来就处在纠结心态中的素率来说才是最致命的。
如果说素率选择报复是迷失自我,甚至把自己搭进去很不值。那么报复是人之常情也没什么不合理。这都是见仁见智。就像你生生被捅了刀子难道还不能还手?更何况伤你的还是挚爱的人。做为妓生,获取报复条件的途径就只有一条,没什么好呲之以鼻。素率的报复某种程度上算手下留情了,报复的同时内心强烈的挣扎,爱情和友情上,素率才是真心实意付出过的一方。她才是真正存有恻隐之心的人!
《解语花》观后感(三):解语花
写字的时候,我总爱临摹。那看起来像副画,真不是写字。但我又是在写,一横一竖,一个转弯,一个停顿。实在笨拙得可以。对既有规则的复制,不够深刻吗?我就加粗它,翻到下一页。呀!!这不是成了一个钢印了吗?
对于书法我不是很了解。偶尔喜欢罢了!或者说有人喜欢唱歌吧!大多也是对很多人的翻唱,想要还原当时当下,歌声对周围空气产生的共鸣。某篇文章,简单的复制加粘贴,它就成为你的了。只要在此之前,别人没有看过它。拍照,就更不必说了,快门按下,不够清楚吗?再去买个好一点的设备过来,好山好水好人,全都可以框起来。但,这真的不一样。怦然心动是最难的复制了。那一刻之后,所有都不是最纯的。或多或少带了点嫉妒,挽回,强求的味道。只因你再也没能让时间倒流。就连那时候的记录,都会变质。它发霉了,随着时代的变迁。过了保质期,人们看它的样子,总是回头,总是看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的样子。
而这都无关宏旨。最要紧的是,你怎么看。哪怕你不了解,对艺术没有多大的造诣,都不要去想了。这是最重要的。你看它,听它,复制它。都不能想。过分的要求,是要在经典里找瑕疵,要超越经典,要你不断地寻求突破、变化。要你产生坏的念头,再想办法改变这种想法了。
集束灯跟着一位可人儿在走,是特意要这么做的。那位演员,她打了粉底,头发精致地烫成波浪,洒了些荧光粉,喷了香水,抹了口红,拍了腮红。观众躲在她身旁的黑暗里,为她让出一条甬道。他们自动地在光圈之外也跟着挪动,生怕进入这个圈子。倒不是他们害怕进去,有一部分是怕出丑吧!但更多的应该是,要怕毁坏、抵侮。他们的现实和内心里自己演练过上千万遍的角色冲动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矛盾。那演员呢!她不过是按部就班,根据先前的排练。对,也像临摹了,在公演上,拼命地想加重这份权重。仍算不上原汁原味。这么说来,即兴表演当是最好的了。
也不是。我说了,你真的无需多想。只管花心思在看,其间若是有什么念头冒出。那也不是你要它出现的。生住异灭,当不必执着。
我的女神是韩孝周,这点我毫不忌讳。但 解语花 的人物设定确实让我惊奇了一回。说好的主角光环怎么被自己的闺蜜抢了呢?允许我做一个悲伤的表情。看完后我没有即使写下影评,我想,让自己沉淀一下,毕竟,爱之不易。
从小一起长大,说好一辈子当妓生的患难姐妹,在一个男人面前也不过如此---狼狈斑斑。而对一个女人最大的侮辱,可能就是被别人抢走属于自己的东西吧,音乐,男人,友情。依附在另一个男人的体温上,只想得到权势,去报复,她知不知道,她也是在报复自己对正歌对友谊对爱情的坚持,到最后,还要成为别人去替她发光。何以,最后才能遇到知音去欣赏她。想必,她的知音肯定不知道,一词一句唱的都得肝肠寸断,那不是歌,是一个女人的绝望。她笑着说我从来只爱你,笑容却在男主关心另一个女人的身上瓦解。不是说好只有我能唱你的歌,要娶我么?男人的变心是对一个女人最大的伤害。能不能多点真诚,少点套路?什么狗屁虽然你失去了我,但希望你不要失去自己。我早已被你伤得体无完肤,怎能不迷失?
《解语花》观后感(五):只有我一人觉得男主和女二是真爱吗?
1.男主一开始就是以喜欢女主的身份登场的,按照推测两个人应该是青梅竹马,但是我觉得如果你有个青梅竹马又很有姿色和才华,你应该也会想要追求她,而不是一直做朋友吧,所以,男主欣赏女主,但是更多是因为女主本身就优秀的原因,这也是造成男主移情的最主要原因。
2.如果女二没有唱那首《春天之梦》的话,男主不会被她惊艳到,毕竟眼前还有这么完美的女主呢,而且男主对女二的不屑还有一个地方表现出来了,当女主留下女二和男主,独自一人离开的时候,男主和女二好尴尬的,然后男主似乎是想化解尴尬似的点了只烟,而且用那种在女主面前不会用的随意的语气扔出了一句话,可见在没有女主的情形下,他是不愿意与女二多说什么的,所以什么男人就是喜欢移情别恋这种言论真的很无语,在我看来男主不是这么随便的人。
3.从李兰影演唱会上的邀请词可以看出,那天女二给李兰影唱歌听的时候,男主并不在场陪同,而且从男主到李兰影叫女二上台唱歌为止都一直看着女主,觉得上台唱歌的应该是女主时,可见对女主很有信心,也并没有喜欢女二的意思。
4.当上台的女二一开口唱歌的时候,男主完全惊呆了,我可以用一见钟情两个字吗,因为这是一个全新改头换面的女二,从这个时候开始,男主开始在女二面前表现得很紧张,因为已经喜欢上了。如果女主是那种可以给男主增光的妻子,那女二就是与男主心灵契合的女人,男主之前也说了,他是新新人类,遇到女二,女主注定要炮灰,再美丽高雅都没用。
5.男主虽然一见钟情,但是真正让他明白自己内心的那场戏是:女主和女二在台上合唱,男主总是不自觉地把眼光落在女二身上,他回过头去,思索片刻,再回头把眼光望向女主,结果还是转移到女二身上,那个时候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爱上女二了,于是那天晚上,他抱起脚受伤的女二,情不自禁地吻她,估计也是发生了关系的。大家都说至少要告诉女主一声,来得及吗,当晚女主什么都看到了,而且很快有所行动!
6.唱片被烧毁之后,男主抱着女主告诉她,一定会找到他们在一起的办法。那段时间,双方都是没有联系的,究竟女主知不知道他们之间的事,好像彼此都知道只是没捅破,又好像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这是影片的漏洞所在。
7.最后说男主和女二的爱情,很多人说,一旦变心,有一便有二,但女二和男主都证明了,他们对彼此的感情不是这样的。体现在:男主在监狱里,一直牵挂的是女二的安危,而不是自己;男主出狱后,和女主的会面的激烈;女二去找女主,找寻男主的下落,神情十分失魂落魄;男主知道女二死后,选择自杀,自杀前,他眼前出现女二向他灿烂微笑的场景,自己也露出满足的微笑,然后一步步像女二走去,那时候我觉得女二美极了,不是那种和女主比较的美。
8.艺术家的情感会偏感性一些,但是这个故事看下来,男主没有把女二当玩物,而是真的爱她,以后的事不好说,但至少现在愿意和她一起去了,可见爱的很深,这种爱和对女主的爱不一样,他对女主敬佩多一点,对女二却很怜爱,有心灵上的契合,况且女二也不丑!
9.女主是个很善良的人,但是为什么当你亲眼看到自己最好的朋友和自己最爱的男人拥吻的时候,不歇斯底里或者找个时间摊牌,能说清楚说清楚,能断的断掉,自己好好理清楚,她一个人不声不响把头发剪掉,还和总督上了床,为的就是报复他们的背叛,值得吗?还是那个知书达礼的她吗?没有一点魄力和理性,也是造成自己悲剧的原因。如果是我男朋友变心了,我就让他走,走的越远越好,谁还离不开谁,自己好好过好人生就好了。
10.,总之我能理解女二和男主的感情,也觉得不是无端端就爱上的,很多细节有揭示的 ,毕竟是电影时间有限,重要的点都有了,可以串连上。
《解语花》观后感(六):《解语花》再也找不回来的自己
第一次看韩孝珠的电影。
这是一部挺平凡的故事,简单述来,就是男主劈腿闺蜜,女主投身恶势力报复的故事。
但是打动我的仅仅是女主素律的两个瞬间。
素律和闺蜜是最后的妓生,她们从小练习传统歌艺,舞艺,举手投足都被教以古典优雅。可是,她们生活于新旧文化冲突的年代,新与旧,就像水与火,互相不能包容。
《解语花》观后感(七):闺蜜抢男友,必由血来偿
而韩国也经常被认为是情爱题材的个中好手。
如果在历史还原上考究一些,故事剧情与年代的碰撞感强一些,这两个元素无疑相得益彰的。
我今天想要说的这部《解语花》就是这样子的作品。
“解语花”不仅仅是西府海棠的别称,更是《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的唐明皇对杨贵妃的爱称。
指的就是那种善解人意的美女,后来还被用来形容崔莺莺之类的美女。
但在韩国,“解语花”却是妓生这个职业的代称。
妓生指的是古代朝鲜的名妓,大都受过很严格的文艺礼仪训练,艺术造诣很高,有些甚至称得上是文学家、艺术家。
不过这却掩盖不了妓生的贱民身份和奉客侍人的工作。
无论是卖艺、卖笑还是卖身,都得摸清楚男人的心思,这也就是为什么被称为解语花了。
影片讲的就是两名妓生与一位作曲家的爱情纠葛。
背景是在上世纪40年代日据时期的朝鲜首都汉城(日据时期被改为京城)。
女主角郑昭瑮由于母亲名妓生的名气和自己卓越的容貌和才艺名满京城,而女二号徐妍熙既是昭瑮从小的好友,也是在她的帮助下才从一个杂役女工变成妓生。
作曲家金允宇对昭瑮很小就认识,情愫早生,从日本归国后见到成为正式妓生美得不可方物的昭瑮忍不住热烈表白并许诺要娶她。
此后又向她表明了自己的作曲家身份,并邀请演唱古典歌曲的昭瑮来唱他写作的流行歌曲。
但是机缘巧合之下,男主听到了妍熙的歌声,觉得她的声音更优美更适合自己的歌曲。
于是抛开女主替妍熙制作了唱片,两人也因为艺术的合作而产生感情。
但是不止如此,发现自己失去闺蜜、失去男友甚至连歌都失去的昭瑮放下了自己之前“解语花是不能被摘下”的不愿意出卖肉体的想法。
她为了唱歌将自己的肉体出卖给觊觎自己已久的日本驻京城的总督府警务局长,因为她得以让妍熙和金允宇合作的唱片《朝鲜的心声》禁止发行,自己也能够唱歌了。
初入歌坛的她成绩很不理想,于是找来前男友来帮自己作曲,但前男友与日本军官起了冲突身陷囹圄。
本来有意于给局长吹枕边风放前男友出来的昭瑮,得知了前男友出狱后就将和妍熙前往外国学习音乐。
嫉妒进一步加深的她,一边请求局长延长对前男友的关押,一边以唱歌的由头将妍熙引入了淫乱的总督府。
妍熙在对意图强暴她的日本军官的反抗中误杀了他,最后自己也死在日军枪下。
而昭瑮继续要求前男友为自己写歌,金允宇也确实写了一首,随后殉情。
多年以后,《朝鲜的心声》出土,昭瑮冒充妍熙上台唱歌,电视台的制作人告诉她当年金允宇为郑昭瑮写的那首歌也是无与伦比的杰作。
由于嫉妒和不被理解的女主化身恶魔,亲手葬送了自己和至亲至爱的两位友人。
在家国大义上她选择和日本人同流,朋友之情上又坑害了自己的朋友。
而她的两位友人却是致力于写出朝鲜人民心声的有抱负的艺术家。
但我相信大部分观众的同情只会给女主这个恶人,而不是她那身为好人的闺蜜和前男友。
与女主山盟海誓的前男友虽然不是专好移情别恋的花花公子,最后甚至殉情而死。
女主的闺蜜也不是心机超人工于算计的女子。
但闺蜜从始至终都没有表达出一丝一毫的对女主的歉疚,男主也是死前,男主忘了曾经的山盟海誓,以真爱的名义对女主不闻不问。
闺蜜自小和女主一起长大,肯定明白女主对男主的情意,却毅然和男主在一起,最后不管饱受女主恩惠的事实说出了从来不曾亏欠女主的话。
恶人之所以为恶,是不是也有所谓好人的不作为呢?
哪怕要有一半句的道歉与愧疚,曾经无比善良的女主也不至于变成恶魔。
这样的悲情故事没有下降为一个男渣女怨的爱情故事,不仅得益于充满人物性格转变的剧情,还有导演隐藏的主题。
男主在为女主写的歌背面留言说“即使被背叛,也不能放弃自我”。
这样的主题是适宜用这个故事来展现的,但是导演对男主和女二的性格展现上都出了不小的问题,以致于整个剧情都表现地佷异化。
尽管剧本和人物上的瑕疵较大,但是演员们精湛的演技进行了绝佳的补足。
出演女主角的韩孝周极具美感,13年就在青龙奖上凭借《绝密跟踪》获得了影后,这部影片中又将演技发挥地淋漓尽致,不管是背叛之前的纯真善良,还是被背叛后的疯狂,均有出色到位的演绎,完成可以替她再赢一次影后。
而闺蜜徐妍熙的扮演者千玗嬉是紧跟在韩孝周之后在14年的青龙奖上凭借《韩公主》中韩恭珠的角色获得影后的演员,也有不俗的表现。
两届影后同台飙戏的精彩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除了演员在演技上的补救之外,本片的布景陈设贴合历史,画面也显得极为精美。
很多细节都是比照历史还原的,比如妓生毕业仪式上兰姨一只脚踏在椅子上,另一只脚踩在地上的坐姿就是流传下来的妓生画像中很典型的坐姿。
细节考究到这个地步,也是着实能让人眼前一亮的。
还有一些对于传统歌曲和流行歌曲的讨论,以及爱国和抒发人民意愿的元素,结合以上的几点,都是能看出导演满满的野心的。
但是啊,这些都排在一个好故事后面。
不过呢,作为一部极具美感的影片,也完全值得一看。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李小军的电影日常」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吼~
《解语花》观后感(八):我太生气所以忍不住吐槽了。
前几天,颜如晶写了一封信给肖骁,说,“谢谢你,在我被淘汰而你进入决赛之后短短的准备时间里,还频频回头看我;谢谢你,在你获得了奇葩王之后,却不敢表现的太开心,照顾我的心情怕我太难过……”我看到这个的时候真的好感动,觉得真正的朋友就是这样相互照顾吧。我会为你的成功开心,而你会也为我的失败而稍稍收敛你的光芒。可是,当女二理直气壮的说出“我没偷走你的东西,这一切都是你自作自受”的时候,我真的怀疑了自己的三观。女二说,“我是她最好的朋友。”可是这个最好的朋友,和女主的未婚夫谈恋爱,唱着女主梦寐以求的歌,还要求女主为她救人,为她找唱歌的地方。她一直说,我要做什么什么。可她从没有问女主一句,“你还好吗?”她似乎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女主的好,却又在女主失落的时候转身离开。最后她居然说“你变成这样和我没关系”。哪怕她可以说一句“你变成这个样子,一定很难过吧。”我也不觉得她狼心狗肺。最好的朋友?最好的爱心提款机吧。
生气,好生气。女二男主太厉害。一个两个掐着女主的脖子说,“我才不关心你”“我恨你”。女主对他们的好简直就像是喂了狗。低眉顺眼的说我们是最好的朋友,转身就投入好朋友的未婚夫怀中;信誓旦旦的说两年以后我娶你,两年没到就亲了未婚妻的好朋友。
后来女主对好朋友说,“不要太相信欧巴啊。”,一半真心一半赌气,但也有道理,毕竟“变过一次心就有可能变第二次”。毕竟女主是个因为自己嫉妒了好朋友都会有负罪感的人。可是好朋友眉毛一挑,“我相信他,我相信他正在为我们在一起而努力。”是是是,她当然相信他。毕竟她面前这个,一腔真心向着她的女主,才是被欺骗的那个。这个后来被女二形容成“可恨”的女孩,在女二没有朋友的时候成为她的朋友,发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就给女二买唱片,本来说好要一起守护传统歌曲,后来女二走了,她也是强忍自己的失落,为女二成为歌手的事情忙前忙后。一个细节,女主本来是传统歌曲唱得最好的那个,可是她的偶像却认为女二的嗓音更好。女主当时的表情真的太令人心疼了,她失落,又掩饰失落,又为女二开心。明明像她这种被捧着长大的女孩,按道理来说应该有很多次是要发脾气的。可是她每一次都是,失落,难过,掩饰失落和难过,责怪自己的失落和难过,为女二开心,为男主开心。可是又有谁来问问她的心情好不好。她是善解人意的解语花,所以活该要被最爱的两个人践踏是吗?
关于男主,他就是个神经病。我已经无力吐槽了。只说一个细节,女主后来见到他的时候,他一直问女二在哪里,女主哭着说,“你难道不应该问问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日本人的府邸)”,可是男主说,“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就算是一个普通朋友,也不会说出这么无情的话吧。更何况,他说过他要娶她。他读了这么多书,明白这么多道理,最后却成了一个不负责任不守承诺的混蛋,他甚至还对女主说,“我原谅你了”。原来他到死都没意识到,他们欠女主的一句道歉。
最可怜的是女主,前半生在背叛,因为背叛而产生的痛苦和因为痛苦而产生的恶毒心理中度过,后半生却要在后悔害死朋友爱人的遗憾中度过,最后还要以给她伤害最多的那个人的名义活下去。而关于她的音乐造诣,那声迟来的称赞,似乎有些晚了。
《解语花》观后感(九):不要忘记自己
总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但谁又能以上帝的视角来看自己呢,自我的定位难免来自于环境的认可,来自于与他人的比较。于是就这样渐渐的失去了初心。在纷纷杂杂的大背景下,在爱恨情仇的纠纷中,这种失去似乎有了种种掩盖之后的借口和理由。但剖去一切,就是一个本该是至尊中的至尊的人,为了别人,失掉了自我,失掉了真心的故事呀。
一直羡慕那些坚定的知道自己要怎么走的人,那些只和自己纵向比较能有坚定的自我的人。因为,只有这些人,才不会迷失,不会迷失在别人的看法评价里、不会迷失在对爱的人的迎合里。内心不坚定的人,如素律如你我如凡凡众生,难免要看际遇。幸运的人,身边会遇到一直爱着他们、不断肯定他们的人。那么原本的动摇、原本的不成熟都会慢慢成长慢慢坚定。而素律最信任的人恰恰是否定她最狠的人。所以,彻底的自我否定后,一个桃花样灿烂的人就这样凋零。虽然女二和男主在爱情和友情处理上的方式特别渣,但他们真的有才华有自己的真心所在。而这才是活生生的人,有缺陷,同样有着自己的闪光点。有才华的人,他们的早早离世,不管为何总是让人惋惜。
人心,真的是特别神奇的东西。能有那么多的坚韧、顽强,同时又有那么多的脆弱;能有那么多的真诚、美好,同时又有那么多的谎言、阴暗。我们懂得那么多的道理,我们懂得那么多的好和坏的准则,但是仍要多么多么的认真、多么多么的努力和多么多么的幸运才能背负着所有的不完美来圆满的、幸福的度过一生呢?
另外,音乐真的很好听,女一演技赞。
《解语花》观后感(十):内心的指南针在女主。
这是一部主旨不是很明确,画面精美,心疼女主的影片。
中午看完,琢磨许久,写下这篇逻辑不是很清晰的影评。
我从一开始就是站在韩孝珠这边的。
一开始我以为这回是一部讲述在战争年代绽放的美丽的鲜花的故事。女主在战火中追求着自己的音乐梦想最终大放异彩……
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把一个一般是女二被夺爱而后黑化的故事套在了女主身上,直接弱化了女主作为女主应有的身份和光环。
而至于男二和女二,我一开始真的以为男主能够按他承诺的那样,不会变心,结果呢?我不知道编剧是不是有意这样设定的,男主跟女二两个人不是不能在一起,而是他们在一起了,都不愿意跟女主坦白一下。没有人去关心女主,关心她的感受,这种情况下,把爱情友情当一切的女主如何不伤心呢。对,没错,女主是有自己的选择,她可以继续选择做一朵善良温柔的解语花。但男一女二的错为什么要女主来承担,凭什么她就该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此时不黑化,更待何时啊!
男一跟女二给我的感觉很奇怪,有种正义凛然与厚颜无耻并存的感觉,是,他们的爱情是因为被彼此的才华吸引,男主都殉情了,那就是真爱啊,真爱不应该被质疑啊,女主仿佛成了那个破坏他们纯洁爱情的第三者。但是,他们两个,真的是一点都不关心女主啊,说什么都是女主自己的选择,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得多大的心才能包容下最好的朋友和最爱的男人的背叛啊~没人帮女主疏解,女主自己憋着不憋出病来才怪呢。
至于女主的黑化,我觉得处理的也不够好。黑化也要看怎么个黑法不是。女主这样的黑化,让我有种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感觉,要不是女主是韩孝珠演的,我对女主的理解与偏爱也会少一点的。
至于本剧的亮点,一个是美,一个是歌,还有一个是警察局长,可惜是日寇的身份。其实我感觉局长对女主,谈不上爱,也是极喜欢的,大概是珍惜艺术的缘故,前面说了,他的艺术造诣很高。我觉得全剧中最理解最珍惜女主的反而是这位局长。他从来没有强迫女主什么,女主不愿意就不愿意,甚至也说过,不会任由女二让女主哭泣这样的话。我觉得局长对女主的感情可以描绘的更浓一点,而局长不是日寇而是本土的权贵就更好了。投靠日寇侵略者搞得女主很下不来台诶。
编剧把故事背景选在战时,估计是想表现一点家国大义,却又纠结于儿女情长,两面都不讨好,主旨也没能讲清楚。虽然还是赚了我不少眼泪,本人泪点是低的,特心疼女主。
最后还要说的是,这个男主哦,一开始山盟海誓,嘴上说爱女主,却从来没有去发掘女主的优点,他觉得女二更适合他的歌,觉得女主只能唱正歌,却从来没想过创造一首适合女主唱法的流行歌,虽然最后写了,但他也没能听到。而事实是,女主的歌也可以很好。再次心疼女主,那么好为什么没有发现呢,那么好为什么没有发现呢?
三星给演员与场景,孝珠欧尼的演技最为突出,眼神很有戏。可惜故事缺乏主旨与意义。
好啦,说编剧写得乱,我自己也写得很乱啦,话很多,不知从何说,该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