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造梦者》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造梦者》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4-25 20:1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造梦者》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造梦者》是一部由姜文 / 姚晨 / 洪晃执导,真人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造梦者》观后感(一):花开几朵,各表一枝

  随着购买版权的《中国好声音》进入到中国之后,各类的综艺节目也就雨后春笋的冒了出来,有明星扎堆的诸如《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奔跑吧兄弟》之类的,也有草根励志型的节目如《中国好声音》《造梦者》《一站到底》。当然也有功能性的如《非你莫属》《非诚勿扰》之类的综艺节目。

  总体来讲,电视综艺说白了还真就是打发时间的节目,如同2014年金球奖主持人口中所讲:也许有一天电影离你而去,电视才是那个不嫌弃你,无论是在干什么的时候它都会一直在卖力表演的那个。

  所以——综艺节目还真就是那样的口味多样。

  暂时撇开那些功用性的综艺节目,我想大多怀揣梦想甚至怀揣绝技的人们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才艺展示给大家,这样的欲望充斥着每个艺术家和准艺术家的身体。他们的愿望可能不是一炮走红,之后走遍大江南北,出自己的专辑做自己的音乐潇洒任性的活着,毕竟这些机会对那些年轻人更有折腾前景的人们来说更有诱惑力。而他们的基本愿望可能就是展示下自己,让不认识自己的人听一下自己的故事

  我想这也就是《造梦者》所体现效果,有不少有梦想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被碾得支离破碎,但心中仍然怀揣着一些梦想和想法,但是他们又是那一类平均数值较高但又没有爆表数值的人们,他们也可以做出相当不错舞台效果,但是基于各式各样原因不能展现出来,所以就渐渐的泯然众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光芒就被生活慢慢打磨的黯淡无光。但《造梦者》给了他们这样一个展示综合才华的机会,让这些人重新回到舞台上面来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想法,于是在《造梦者》里你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才艺体现 ,而不仅仅就是某一种主题

  就现在综艺节目的导向来看,《造梦者》的意图好像并不是要把上节目的候选人们各个造成明星,这可能是这个节目最难能可贵的一点。从超女快男的时代到现在的好声音,各个民间的优质偶像纷纷封神,在取得荣誉之后声泪俱下一时间会让你感觉平常人都哪里去了。而我们中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兼容并收,有许多好的传统艺人和现代艺人藏身在民间,而鉴于我们现在的顶级综艺节目甄选的方式仍然集中在歌舞说这三种中,而作为推动艺术形态创意演化的综艺节目却相对稀少。《造梦者》的出现几乎是可以说提供了另外一种欣赏方式,去发掘散落在民间的一些遗珠。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现实,让人愈加的体验我们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你可能觉得他们长的不是最好看的,唱的不是最好听的,说的不是最可乐的。但他们确实是:

  我们身边的一个个真实存在的人。

  《造梦者》观后感(二):鹰派鸽派导师和教父的造梦之战

  文/田金双

  “梦在手,跟我走!”和姜文的贺岁电影《一步之遥》一样,2015年初,《造梦者》已然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推崇卓别林的造梦导师姜文说:“梦是造出来的!”相比其他节目,北京卫视梦想真人秀节目《造梦者》的意义在于:用一种创意表演真人秀的方式,让各个选手的梦想以最公开大众的方式得以舞台呈现。

  凭心而论,除了舞蹈设计灯光和选手的才艺展示外,《造梦者》各导师之争和各方表态亦是该节目一大看点。纵观目前姜文、姚晨、洪晃和刘嘉玲前两场表现来看,姜文堪称“教父”,只不过,这个教父除了好为人师喜欢教导一下孩子外,偶尔也会时下时充当一下报幕员的身份,玩得很任性。之于当年的女侠郭芙蓉今日之姚晨,此次一如既往地扮演“小清新”式的妹子,只不过,此次多了些“亲民”气质时尚味道,亦可称之为“鸽派”最佳代表

  与之相比,经历过无数大场面优雅骨子里的“女强人”刘嘉玲则是“鹰派”的代表,当然,这个代表除了具有理性一面,亦很懂得尊重和欣赏选手。相比之下,在四个导师中,似乎只有洪晃女士气场最弱,除了偶尔吐个泡泡“打个酱油”外,个性尚未得以发挥,个人表现亦乏善可陈,似乎没有太多的心理准备

  在《造梦者》第一期中,姜文睿智、刘嘉玲优雅、姚晨率真、洪晃直爽,导师各具亮点,众导师现场为杂技选手凌睿集体唱歌庆生充满人文关爱。姜文对蒙古歌手呼斯楞的评价像对《一步之遥》的解读,只可惜我们不知道呼期楞究竟是来做什么的,其人对“梦”的诉求华而不实”颇为令人费解,甚至给人凑份子的嫌疑。不过,可圈可点的是,打击乐手刘恒一个人演奏八九种乐器的“节奏表演”很有激情很有创意!在互动环节中,姜文玩得认真,洪晃“哇哇”得很爽,节目互动性还算不错。总体上,第一期姜文连胜几筹,人气爆棚,一人独揽全场气势太强,明显压制他人。

  相比《造梦者》第一期,第二期竞争升级,不但各位选手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各导师亦使出浑身解数拼命争抢学员。之所谓,选手很嗨,导师很任性。相比之下,各导师亦在节目中秀出了不同的气质。纵观姜文、姚晨和刘嘉玲,各有自家的经典“造梦语录”——“教父”姜文动不动就劝“孩子,不要纠结”;“鸽派”姚晨则将“小清新”式的幽默玩到极至,连呼“姚家园战队欢迎你,选手快到我的碗里来”;而“鹰派”刘嘉玲则绵里藏针地说“跟谁造梦很重要”。“梦在手,跟我走!“此句一出,锋芒毕露,看点十足。

  不得不承认,《造梦者》第二期较第一期有着太多精彩。两个草根男人将挖掘机开上舞台,挖掘机百变舞蹈信手拈来颇具创意,男女挖掘机在舞台上示爱跳舞亲吻的样子更是憨态可鞠。随之,一个可爱的台湾小魔女声音嗲嗲地大变魔术,亦让姜文惊得目瞪口呆。如果说第一期刘恒可以在乐器上打击好听音乐,可以用手指在自己的脸上弹奏音乐的话,在第二期节目中,同样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吴昊和刘梦将用锅碗瓢盆将小两口的日常拌嘴演绎惟妙惟肖,可谓情趣十足。从整体来说,《造梦者》第二期节目编排颇为符合“造梦者”的主题和宗旨

  不过,相比之下,由20多位准飞行员组成的“机长队”的踢踏舞表演并不添彩,但争议委实不小。在点评环节,姚晨一如所料地继续大走亲民路线惊喜口吻大赞“有种肃穆的美”,而霸气的姜文则有些不买账怀疑他们不务正业,而洪晃也按捺不住对姜文的观点则持反对意见。事情发展到最后,洪晃和姜文翻脸,矛盾升级,姜文则无法掩饰情绪站起来连声高呼“洪晃是对的!”可以说,历经《一步之遥》中“造神运动”之后,这也让人看到姜文爱较真、老可爱的另一面。不得不说,在骨子里,姜文的确是一个旗帜鲜明不喜欢妥协的男人。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马航事件频发,人命大于天的情况下,姜文此番表态亦从某种层面道出了公众的集体隐忧。不过,就目前导师的点评和传达的情绪来看,似乎距离以理服的情绪还有“一步之遥”。

  姜文说:“梦是造出来的!”电影如是,梦想亦如是。所以,当“枪在手,跟我走”的绿林义匪张牧之放下枪一本正经地跑到人群杂堆的地方开始造梦时,本身就很有情趣。更何况,在这场造梦运动中,张牧之并非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四个造梦者,三女一男在江湖混战中共同将《造梦者》推向精神高潮。“梦在手,跟我走!”——走着瞧

  《造梦者》观后感(三):《造梦者》每个梦想都值得付诸挑战

  梦想,通常是距离现实很遥远,很难实现目标,若是花个三天五天时间随随便便就能实现得了,也肯定不算梦想了。

  北京卫视《造梦者》以梦想为题,帮助一些怀着艺术梦的选手实现梦想,这个选题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挑战性。因为几位导师决断的可能不仅仅是选手们在这个舞台上的成功失败,更是对他们的梦想进行一次权威判决,继续还是结束,是一道烫手的难题。要成全一些梦想,必然要破灭一些梦想,这个尺度怎么把握,怎么执行责任重大。但是从前两期综合表现来看,导师和选手,正在向着一个激励人心方向前进,梦想正在向现实靠近。

  相信大多数人看这档节目都是奔着导师们去的,姜文、刘嘉玲、姚晨、洪晃,这个组合不仅大牌,而且鲜少出现在综艺节目中,看点十足,新意更足,特别是三大领军导师,都是明星中的明星,他们在台上的对话,点评,不仅睿智生动,也展现了自己真实的一面,特别是姜文,不再是那个在银幕上立马横刀的野性汉子,而是一个顽皮率真的老男孩,没有预想中的毒舌大炮,而是温和对待每一位选手,不仅耐心给女魔术师当搭档,就连对极不认可航空学员组团跳踢踏舞,也没有大拍惊堂木,而是据理力争,最后竟然没能在与洪晃的论战中胜出,一点也不像我们印象中那个脾气火爆说一不二的姜文。

  如果说第一期节目显得四平八稳的话,那么第二期节目就是渐入佳境了。每一组选手都有着平凡而又震撼的梦想。除了小胖少年肚皮舞是一种快乐童真,接下来出场的几组都让人为之一震。男版“杨丽萍”的舞蹈,在光影摇曳生命斗志;打击乐二人组,在寻常家居中信手拈来的乐器敲响出对音乐与生活的热爱;杂技少年利用两根钢管上演太空漫步,力与美的完美结合,用战胜引力的表演发出对亲人深情呼唤;台湾魔术妹妹影子中变幻出自己的童年梦幻工人师徒在工作中开启灵感,把普通的两辆笨重的铲车变成了轻灵的舞伴;航空学员、一群未来的机长,则用踢踏舞在仅有的业余时间里寻求着跳跃的快乐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系列节目,评委们也变得不淡定了,姜、刘、姚三大统帅展开抢人大战,有拉关系交情,有凿凿有词理性分析,有扮可爱提升亲和力。几位导师从上一期的一团和气一下变得火药味十足,姜文和洪晃关于机长该不该跳踢踏舞这个问题更是寸步不让各抒己见老朋友为什么较真?无非认真,各持己见,也是对选手,对梦想的尊重。

  综合《造梦者》已经播出的两期来看,风格已经成型,无论表面的每一个节目都有新意,有绝活,不是搭班凑数,还是内在的对梦想的诠释,每一位学员都有真实的梦想,不是为了成名来做秀,这台节目,因为这一群真实的追逐梦想的人,和其它真人秀拉开了区别

  在导师方面也是如此,每一位是很真实,很坦诚,绝少卖弄,没有毒舌和挖苦,也没有虚假赞美之词,喜欢就说喜欢,不喜欢就说不喜欢,对艺术,他们的点评诚恳有料,对梦想,他们有真知灼见鼓励或劝慰。

  看《造梦者》不由不想到的是,当下荧屏综艺,太多利益先行,太多贩卖快餐娱乐,真正扎下心来既有新颖形式又能凝结正能量的少之有少,《造梦者》置于众多综艺同行之中,可能制作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吸引眼球的,但就这份对梦想的尊重,对现实中无数追梦人的激励意义,显得犹为珍贵

  《造梦者》观后感(四):敢于造梦,为勇者喝彩

  在春节期间喧闹鞭炮声中和亲朋好友川流不息拜年的间隙中,抽个空子陪父母看看电视上充满过年气息的各种节目,已经成了多年的习惯。在电视画面频繁的切换中,一个一闪即逝的镜头吸引了我,连忙让老妈换回刚才那个台。仔细一看,原来是北京卫视的一个叫“造梦者”的综艺节目。电视屏幕上三名戴着斗笠忍者打扮小伙子正在跳街舞,伴奏节奏感十足而且东方色彩浓厚。本人虽然不懂舞蹈,但在颇有文艺细胞的某朋友熏陶下略懂一二,这个就是普通的街舞,从技巧上说并无特别出众的地方,穿成这样跳街舞却独此一家,而且伴奏音乐俏皮轻快,将街舞和忍者文化结合起来居然毫无违和感,难怪导师也被逗的直乐,面部表情尤其丰富

  记住了“造梦者”这个名字,晚上就上网看了以前的几期,此后只要有空就一直追这个节目,春节期间倒也多了一个消磨时间的娱乐方式。因为时间有限以及个人口味的原因,平时只关注一些歌唱类的综艺节目,这种节目的选手主要是靠唱功和台风打动评委和观众,基本上也是文艺细胞过剩的普通人借电视节目这个舞台展示自己,通过歌声来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也算是一种对梦想的追求。在这里,我们不止听到了选手的歌声,而且也看到了一个个平淡却又不平凡人生,用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感受到了正能量。在“造梦者”舞台上,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这,还有无处不在的创意。造梦者的节目不走寻常路,常常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秦腔配摇滚,忍者配街舞、网络段子相声的组合、卓别林遇到穿校服的中国小孩……估计栏目组在选择选手时也有意考虑了这一点。当才艺和创意结合,再加上国际水准的声光舞台效果,以及专业级别的伴舞,足以催生出一台优秀的综艺节目。

  经常看综艺节目的人都知道,出色的导师往往是一部综艺节目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国内著名综艺节目通常都有一个或数个代表性的导师。节目给导师提供了一个全方位近距离展现个人风采的平台,反过来节目也因优秀导师的存在而内涵更加丰富,有时候导师的一句神来的妙语第二天就会成为网络流行语。“造梦者”的几位导师可谓都是娱乐圈重量级人物,而且风格各异。因为年龄和文化背景的原因,作为80后,本人可能对姚笛更有亲切感。比如有些大陆特有的网络流行语,姚笛听了往往是会心一笑,而来自香港的刘嘉玲则一脸茫然。

  “生的伟大,何不造梦?”这是“造梦者”节目网络版宣传口号。正如周星驰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所说,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人人都有梦想,但敢于坚持到底的并不多,走上“造梦者”舞台的人就是这样的一群勇敢者,即使我们做不到像他们那样,但我们仍然可以送给他们掌声。

  《造梦者》观后感(五):为每一位有梦想,并且努力着的人们喝彩!

  文:赵猪

  周星驰先生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没有梦想,那人跟咸鱼还有什么差别?”幸好这是一个物欲横流,但是也鼓励人勇敢寻找梦想的年代。拥有梦想,并且为之付出努力,坚持不懈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热烈鼓掌。而《造梦者》这样帮助人寻梦、圆梦,突破梦想极限的正能量节目,更是令人激赏!

  北京卫视《造梦者》节目自1月9日开播以来,就因为姜文、刘嘉玲、姚晨三大导师以及洪晃这位观察员的豪华阵容,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在新的一周里,节目本身造梦、圆梦的机制,以及众多选手坚持不懈,执着寻梦,勇敢挑战极限的精神更是令人赞叹不已。节目的看点终于从导师团转向选手和节目本身,更具有生命力。

  本期节目一开场,圆嘟嘟的新疆小舞王苏来提年仅10岁,就一身好舞艺,征服了见惯了各种大场面的三位梦想导师。除了高超的舞艺之外,小舞王的天真无邪,童言无忌更是逗得导师和观众开心不已。作为一个00后代表,孩子大胆直言自己的梦想就是成为冠军,赢取百万奖金,但是对于奖金的分配,他却非常有分享精神,只想把这笔钱分给教会他舞蹈的哥哥姐姐们。看到他的表现,让人对00后刮目相看。梦想正如孩子眼里的世界,充满童趣,天马行空,却又简单直接。

  来自山东的男孔雀舞者,完全依靠自学,成功获得杨丽萍的青睐,进入她的舞团圆梦,为了父母,抱憾放弃视为生命的舞蹈事业,在三位导师的鼓励下,决定继续坚持舞蹈的梦想。对于他而言,梦想大概就是一辈子都能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情,永不放弃。

  当然,还有来自北京航空大学飞行学院的飞官踢踏舞队。尽管姜文一再强调本职工作,安全第一,但是谁说人不能同时兼顾好工作与爱好呢?并且工作时认真负责,闲暇时放松自己,尽情追梦,又有什么不好呢?与他们形成有趣对比的是,开着挖掘机舞蹈的工人兄弟,艺高人胆大,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开发出全新的表演形式。他们已经挑战吉尼斯记录成功,却还继续追梦,在平凡的岗位上,把一个枯燥的工作开发出全新的表演形式,创意无限。他们的梦想同样令人钦佩。

  其实,梦想无所谓大小,也无所谓高低,它只关乎每一个有梦想的人的坚持与努力。《造梦者》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展示各种梦想成就的节目,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记录每一个有梦想的人,勇敢逐梦的艰辛过程和成功的喜悦。再通过这些梦想的力量,给观众以更多的启发与鼓励,让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梦想,并且永不放弃,坚持不懈地努力逐梦,这恐怕才是这个节目对于当下社会,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最大的意义!

  《造梦者》观后感(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造梦者”

  生活犹如驾舟飘摇在广阔的海洋之上,随时面临着暴风雨的考验,生活是艰难的。可是,如果我们全身心投入到奔波生活中,就只能将理想放空,那么我们人生的意义何在?北京卫视的一档节目《造梦者》让我更加坚定了梦想的力量,追逐梦想的人是勇敢的,坚持梦想的人是可敬的,《造梦者》这个节目令我们看到无数这样勇敢而可敬的人,点燃了我们隐藏在匆匆生活中的灿烂梦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造梦者。

  如今很多真人秀选秀类型节目充斥在各大卫视,作为观众的我们可能眼花缭乱,当我们出现类似审美疲劳的视觉麻木时,一档中国首档顶尖创意表演者真人秀节目《造梦者》横空出世,瞬间夺人眼球。

  三大“顶尖”是节目的亮点,也是备受观众们推崇的地方。首先,顶尖导师专业幽默配合默契点评到位,他们是造梦者,是帮助别人造梦的人。导师对于这种类型的电视节目非常重要,一方面,导师的选择要合理,来自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性格,擅长不同的方面,要有名气要有号召力要有亲和力。另一方面,导师既然称为“师”就要本身有所成就,够专业够靠谱,能给选手建设性意见一针见血的点评。于是,完全符合条件的三位导师强势加盟《造梦者》,实在是令人有着无限期待,这三位分别是大师级导演姜文,影后级演员刘嘉玲和最具影响力的大陆女演员姚晨。

  其次,顶尖的表演者令观众叹服。看电视节目首先讲究的是放松身心,娱乐心情。这档《造梦者》汇集了众多才艺表演,这些才艺表演不同寻常,因为观众不仅可以看到顶尖的表演技艺,还有想象不到的顶尖创意。表演是精彩,创意就是惊喜。对于广告来说,创意就是金钱,对于节目来说,创意就是诚意,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疑问和期待是节目的看点也是《造梦者》区别于其他电视节目的地方。

  最后,顶尖的节目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千篇一律的节目模式,相似度极高的节目安排多会让观众觉得索然无味,换台屏蔽是自然的结果。《造梦者》就避免了这一点,创新了节目模式,其他节目无法比拟的模式吸引观众,获得众多好评。

  看《造梦者》,更可贵的是获得了意义。身怀绝艺,拥有才华的他们,在舞台上上展现自己,离梦想更进一步的他们,让我们感动,见证他们造梦的时刻也在审视自己将梦想丢在了何处。功成名就,已经实现梦想的他们,甄别、引导、指导,他们是梦想的导游,是帮助别人造梦的人。《造梦者》点燃实现梦想的激情,有梦想就要造起来,这是值得认真观看的节目,这是值得倍加关注的节目,观看节目,也在寻找内心的自己。

  《造梦者》观后感(七):造梦者为梦想而来

  2月6号的造梦者牛人层出不穷,真是应了那句话,高手在民间。一开始觉得钢管孔雀舞已经挺不错了,没想到后面的节目更精彩。孔雀钢管舞说白了只是一个创意,造梦者向来不缺创意,从忍者街舞到老腔(秦腔?)摇滚,只要有个好点子就可以来秀一秀,就算违和也没关系,下次改正就是。创新就是不断的尝试各种奇葩组合,直到让人眼泪一亮为止。不过光靠创新是不够的,很难在高手如云的综艺节目中走到最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牛人之后有牛人。既有创意又有实力的选手还在后面,那个姜少峰就比前面的孔雀钢管舞更胜一筹,别的不说,光那个九年的练习踢踏舞的经历就不是一般群众。据他自己说在台上的表演是即兴起舞,一般人对踢踏舞的印象就是很多人站一排的那种爱尔兰式踢踏舞,能把踢踏舞跳出百老汇的味道我也是醉了。后来这哥们说爱尔兰式踢踏舞不正宗,百老汇本来就有踢踏舞,也不是他的原创,真是孤陋寡闻了,敢情看了那么多次的踢踏舞还不是正宗的。不过这个表演也还算不错,就冲他的九年舞龄也得点个赞。

  姜少峰后面的那个秀口技的台湾小伙就更厉害了,在我眼中,会口技的人都是很牛逼的,不服?你试试看。模仿动物什么的都弱爆了,这哥们可以同时发出三种以上的声音,而且互不干扰非常和谐,如果不做说明我真以为是电子配乐。他的正式表演是给一段类似于皮影戏的短片配音,在创意方面也做的非常好。别的不说,就看评委席上的导师的表现就知道了,热度非凡啊,这在以前的节目中可不多见。这个台湾小伙表演刚结束,就被刘嘉玲推杆了。然后就是台湾小伙的ShowTime,又是个有十一年专业经验的牛人,而且这哥们台风非常好,他有句话说的很棒,“我还是喜欢听掌声”这句话很坦诚,看来这货就是天生爱现的那种,果然是见过大场面的主啊。

  正式抢人时几个导师那简直是斗智斗勇,姜文再次慢半拍,不知道是反应慢还是风格高。洪晃直接没敢抢,有的选手一上来就惨遭淘汰,这福利分配未免太不平均了。姜文纠结半天最后还是放弃了,不过一直在帮刘嘉玲和姚晨抢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因为嘉玲是以前合作过的,典型的帮里不帮亲啊。以前的节目中,姜文总是和洪晃斗嘴,今天又挖姚晨的墙角。这个在综艺节目中也很常见,比如某某好声音中的汪某某。有竞争就有矛盾嘛,谁叫游戏规则就是这个来着?看几个大腕抢人时互黑也是个乐子,虽然知道这个可能是事先编排,不过还是很有意思,其实这也是综艺节目看点之一。后面还有一些杂技类的节目也不错,在技巧上也做的非常好,不过在我看来还是比不上前面的那个口技表演,可能是个人口味不同吧,我更希望多看到一些文艺气息浓厚的节目,最好是不同文化糅合在一起又不显得违和的,就是所谓的反差萌吧。

  《造梦者》观后感(八):《造梦者》:下接地气,上载梦想

  《造梦者》:下接地气,上载梦想

  文/明憨

  《造梦者》作为首档顶尖创意表演者真人秀节目,它不仅奉献了开年最精彩的荧屏秀,同时为草根的梦想输出搭建了一个舞台,作为一个下接地气,上载梦想的平台,它与选手一同为观众呈现了这一个造梦的过程。

  在节目中,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里面所传递出的浓浓正能量,无论是选手的节目本身,还是他们身上所传递出的精神状态,又或者导师的那种积极引导,都让节目跳脱出单纯炫技的名头,而是脚踏实地地去激励人去为自己得梦想去奋斗,你可以看到一个个你生活中常见的人,他们身上所蕴藏的巨大能量。《造梦者》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同时也极大的践行着“脚踏实地才是真”这种健康的梦想观。

  与《中国达人秀》、《中国梦想秀》所不同的是,《造梦者》除了呈现出选手的精彩表演之外,它更大层面在于导师通过教导让选手突破原有的能量,从而突破自我,走出一个新的表演高度。可以说,这个舞台是一个成长的舞台,你无法预料到选手的极限究竟在哪里,因为可能就在下一个瞬间,你会被他瞬间的力量爆发所震撼。对于《造梦者》来讲,它是这样子一个良师益友的舞台,在一期期的节目中,你可以可以窥见选手的完美蜕变。

  第一期节目中,就已经有太多过目不忘的选手,无论是壮声人声乐队的阿卡贝拉表演,还是内蒙古乌拉特草原的呼斯楞的歌声,都给观众留下了太深太深的印象。而第二期节目中,则在节目形态有了进一步的阵容升级。装载机上台跳舞、小男孩挑好玩儿肚皮舞等,都相较于以前比拼才艺歌喉的形态来讲,有着耳目一新之感,而山东男孩跳孔雀舞更是相当让人惊讶,这种挑战个人极限的表演无疑打破了自我的桎梏,同时,第二期节目中还有诸多亮点的小创意,用影子来实现舞台上的表演就非常新奇独到,观众仿佛置身于梦境与魔术的双重洗礼,可谓是非常深入人心。

  导师方面,第二期相较于前一期,无疑在抢人大战上开始火热起来,相比前面的轻松愉快唠嗑,这一期中开始有了对抗的看点在。尽管导师在台下“互掐”,但这其实是一个良性的竞赛过程,正如台上选手比拼才艺一样,台下的导师同样需要担当起责任为各自选手负责,当然,他们的互掐是同样妙语连珠的方式是实现的,这无形中增加了节目的看点。

  《造梦者》作为北京卫视的开年大作,不仅在导师阵容上做到了强强联手,在选手选拔上更是精益求精,可以说,每一个选手都有非常打动人的地方,但在这个梦想的舞台上,同样有失败的呈现,但对于他们来讲,这并不是舞台的结束,而是人生舞台的新开始,《造梦者》让他们重新认识了自我,这也是一个重塑的过程。

  以创意动人,以真诚服人,这是《造梦者》自始至终贯穿的理念,它不仅接地气,也足够阳春白雪,加上导师间的火花四溅,它迸发了开年最耀眼的荧屏风景。

  《造梦者》观后感(九):《造梦者》:吸睛是必然,感动是真谛

  作者:温翔

  最近各大卫视的真人秀节目络绎不绝,选择看什么很是纠结。上周偶然看到北京卫视的大型综艺真人秀节目《造梦者》,居然给上瘾了。也不是说看到接地气的任性姜文被释怀了,当然也不是被微博女王姚晨爽朗直率的点评击中了,还是被女王范儿的刘嘉玲老师以及学识渊博的洪晃老师闪亮表现给吸引了,其实这只是节目的其中几个亮点而已。节目能不能吸引观众,还是在于参赛者们五花八门的技艺表现,能不能真正地惊爆眼球。导师就是伯乐,他们的任务和目的比较明显,能够在他们火眼金星的扫描下,造梦者们真正凭借自己的表演能够晋级“造梦者”方舟,如何成功历练一步步接近和实现梦想,拿到100万梦想基金,可能这才是这台节目的旨意。梦想需要伯乐的协助,更需要资金的扶持,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说上周《造梦者》只是小试牛刀,那这第二期的节目就完全让人无法坐怀不乱了,因为选手们的表现实在太令人预想不到。成功晋级的选手们的节目表演并不是直奔主题,而是很能养眼走心。比如新疆来的小男孩表演的舞蹈就是设定在一个睡懒觉让老妈操心不已的背景下,其实天真可爱活泼的小男孩并不是睡懒觉,他有自己的舞蹈梦想,当然他的表演谐趣中透露着稚嫩可爱,让人很容易被这个乐观天真的男孩打动。还有民族打击乐选手,他们的节目居然是设置在热恋中爱人斗嘴耍狠的争斗中,结果这样的一番折腾释然了前嫌,打击乐敲得精彩,真爱火花四溅。来自台湾的女孩其魔术表演也是让人遐想无边,居然这样的魔术表演动力来自于派遣孤独的细微观察之中。最为感动人心的还是杂技表演的男孩,节目配乐超级棒,一首如泣如诉的《哥哥》,再加上杂技者精彩的演绎,这分明是一个完美有爱的舞蹈表演,选手如此的用心良苦,让场内不少观众潸然泪下。

  曾经有人问什么叫创意,创意就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其实本来有些表演者的节目就已经足够精彩,但他们将单一的技艺表演设置在一个比较有情怀的氛围中,将观众的眼球牢牢地拴住,这种强烈的带入感是无法拒绝的,没有谁会真正去欺骗自己的眼见为实和心灵的感悟。像很多节目中少见的来自河南和陕西的俩师兄弟的挖掘机表演,让人大开眼界,平时可能在其他综艺节目中看到外国人达人的玩法,但这俩师兄弟却展示了这项安全系数极高的表演,难怪姚晨认为就犹如看到两个变形金刚在谈恋爱。参赛者来自各行各业,真乃是行行出状元,可谓是最具创意和吸引眼球的表演。

  首期节目四大导师们的表现似乎还有些拘泥,但这周的导师互掐和碰撞也是波涛涌动。一直不发声的洪晃老师在与姜文巧辩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生该不该组团实现踢踏舞梦想与做好本分开飞机的激辩中,姜文和洪晃两个高手险些剑拔弩张,其实一个是理性辩解,一个是从乘客心态来考虑,冲突的关键就是飞机失事的现实惨痛教训让导师们这些高飞人群产生不小的刺激,选手们的表现声情并茂技艺娴熟,显然导师们的点评也是在理性和情感中博弈。最活跃的导师姚晨和刘嘉玲收获颇丰,上周姜文老师收到不少慕名者的加入,此周他有些小小的伤怀,不过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导师哪家最强?

  这台节目没有哗众取宠的疯癫秀,更没有蓄意取悦观众的逗乐,脱胎《中国梦想秀》和《中国达人秀》的模式,更在乎的是导师如何倾力帮助选手突破自我,挑战极限的一个艰辛孕育的过程。《造梦者》不是一场生死搏斗的比赛,更是一场奢华顶级的艺术饕餮盛宴,让人深深的被陶醉其中。它就是一场帮助追梦人实现最高梦想的正能量大行动。导师们的想法就是通过自己确实可行的规划,如何帮助选手们脚踏实地的突破自己的天花板,让梦想距离现实更近。你离梦想,不再一步之遥。整台节目,古罗马式的斗兽场舞台设计很有气势,而选手们的节目异彩纷呈,总的说来吸睛是目标,感动是真谛。老少咸宜,很是适合合家欢观看的节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