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界大战》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世界大战》观后感10篇

2018-04-29 20:0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世界大战》观后感10篇

  《世界大战》是一部由John Ealer执导,唐·哈特曼 / 杰瑞米·雷纳 / Don Meehan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大战》观后感(一):两次大战

  二战是一个写不尽的题材。这部美国人的二战纪录片别开生面,至少有三个特点:一、突出人的作用,历史是人的历史,战争是由人导演的;二、突出两次大战的内在逻辑,凡尔赛和约并未解决和平问题,反而埋下了二次大战的火种;三、突出历史进程的枢纽点,对主要人物所起的作用给出鲜明的历史定位

  【一战】

  希特勒担任极其危险通讯兵,一次被炮火震昏后苏醒过来,发现一名英国士兵正举枪瞄准他,只要扣下扳机,世界历史就被改写了。但是,扳机没有扣下,这名英国士兵放了希特勒一条生路

  邱吉尔担任英国海军部长策划进军黑海开辟东线第二战场,以扭转僵持的西线形势,却遭受到加里波利战役的惨败。邱吉尔被免除了海军部长职务。于是,邱吉尔加入了作战部队到前线参战,经受了战火洗礼

  为解除东线的威胁,希特勒向俄国输送了秘密武器——列宁。

  一战是场大规模机械化战争,先进的武器把这场冲突转变成了一场血腥的杀戮,每小时就有230个人被杀,每15秒就有一条生命逝去。

  【二战】

  麦克阿瑟率领美军抵抗日本对菲律宾的进攻,因无法坚持到援军到达,罗斯福命令麦克阿瑟撤出菲律宾,退到安全的澳大利亚。

  中途岛之战,扭转了太平洋战场的形势。

  斯大林在斯大林格勒顽强地顶住了希特勒的进攻,希特勒第一次面对可能失败结局。罗斯福担心的是,如果斯大林单独战胜希特勒,欧洲将在送走一个恶魔之后招来一个同样邪恶的暴君。因此,美国必须尽快加入欧洲的作战。巴顿将军率领十二万美军进占意大利西西里岛,建立美国在欧洲进攻轴心国德国的基地

  巴顿仅用6周时间便占领了意大利,但也付出了6千人亡1万6千人伤的巨大代价,他急需伤愈士兵返回战场,却不懂得post-traumatic stress,把不愿再上战场的士兵一概视为懦夫,并打了一名士兵的耳光。(战场疲劳症shell-shocked)。

  为换取苏联斯大林在太平洋战争中给美国以协助,美英必须开辟西欧战场,并从法国进入德国作战。

  巴顿被派往英国多佛(Dover),好莱坞艺术家伪造了成千上万坦克装甲车战斗机等重武器塑料模型迷惑德国人。希特勒直到盟军已在诺曼底登陆,仍认为加莱才是盟军的主攻方向

  《世界大战》观后感(二):cast一览

  本片cast如下

  白莲花男主:美国

  好基友男二:英国

  可以追溯悲惨童年的反派:德国

  批着正派皮的比反派更反派的真反派:苏联

  猪队友反派:意大利

  作死的反派:日本

  路人甲&等待救援的受害者:其他国家

  该纪录片着眼于罗斯福、麦克阿瑟、巴顿、丘吉尔、希特勒、斯大林、墨里索尼等大人物从一战到二战的个人经历变化,用电影式的历史情境还原,讲述了被当作一个整体的一战和二战的全过程,片头亮眼,画面精美,强调大人物的所做所为如何影响千百万人的命运主张不仅战争的发动者要负责,应该阻止却没能阻止战争的高层人士也应当负责。

  一个让人印象深刻地方是本片对苏联仿佛恨不得踩穿地心的态度强烈得有时让人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在看一个主题为二战而不是冷战的纪录片。对苏德战争的描述像是狗咬狗。其他国家对德国的反击是领导人带领人民保家卫国,苏联的反击则是独裁专制领导人维护个人尊严权威要求。涉及苏联巨大牺牲的只有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演员傲慢自大的把伤亡人数政治筹码一句话。一个美国官员表示承认苏联帮助打败纳粹是不争的事实,紧接着马上强调“但是战后”云云。在本片最后的总结中,旁白“世界大战的时代不仅是一个无道暴君的时代”直接对应斯大林的画面,而希特勒的画面在更前面,并未直接对上,日本相关的画面在这里更是连个影儿都没有。若是个专门讲斯大林暴政的片子没啥问题,在一个讲一战二战的片子里这样搞也太偏题了吧……整个片子看下来,观感就是二战中美英完全没把苏联当作反法西斯同盟的盟友,而是为了打败正在肆虐的魔鬼而不得不放出另一个更加可怕的恶魔,忍辱负重与之合作,不断强调恶魔的真面目来划清界限以示清白翻译过来就是:“看!德国和日本够可怕吧!我偷偷告诉你,苏联比他们更可怕!你别不信!”

  话说回来,本片表jia达dai观si点huo的手段还是挺an高cuo明cuo的,直接嚷出来的虽然有,但更主要的是通过画面的设计材料的剪裁和叙事的安排空气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比起史实本身,看这类片子的更大乐趣就在于这些不同视角观点立场及其表达所用的手法吧。

  《世界大战》观后感(三):无知编剧,大量的bug,错乱的史观

  首先声明,此片片头片尾、配乐大赞,里面请的名人点评也很认真。但是如果把此片当成一部平行世界的架空戏说历史剧也就罢了,如果拍的是纪录片,有人拿它做一战二战史扫盲,绝对误人子弟!此片编剧中学历史也不及格,里面充满了大量的YY和理所当然

  1、一战完全是麦克阿瑟和巴顿打赢的(二战也是),根本就没有英法什么事。1918年7月起的协约国反攻,英法美都有参与好不好,联军总司令是法国元帅福煦呀

  2、1937年日本进攻东北?!你不提918就罢了,1937年进攻华北呀。而且日军还都戴着解放军的军帽

  3、列宁推翻了沙皇?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编剧混为一谈了,列宁推翻的是临时政府

  4、太平洋战争就只有菲律宾呀!美国对日石油禁运是因为日本要进兵菲律宾(实际上是日本占领了印度支那),反攻也只提菲律宾,瓜岛呢?莱特湾海战呢?硫磺岛呢?冲绳呢?

  5、1943年盟军就占领意大利全境了,实际上德军一直在意大利北部坚守到1945年5月。

  6、本剧认为美国开辟第二战场只是因为害怕斯大林打败希特勒后,会征服整个欧洲。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苏联完全可以独自战胜第三帝国。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是苏联一直要求美英开辟第二战场,而美英拖到1944年6月才发动诺曼底登陆,为的是苏德两败俱伤。第二这种观点显然与全片“一战二战都是美国打赢的”的史观背离。如果突出美国,为何不提美国对英苏的援助,美国是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呀。

  7、本剧以为到了德黑兰会议,苏联才要求美国对其援助,实际上1941年美国就已经援助苏联。本片把德黑兰会议拍成了三个社团老大的会面,晕死

  8、本剧认为美国对日投原子弹只是为了防止苏联占领远东,至于美军对日登陆死100万是值得的。实际上投原子弹最主要还是为了减少美军的伤亡、尽快结束战争。

  9、巴顿打土匪坐的是道奇兄弟30-35型游览车不是军用吉普

  10、德军强攻马奇诺,元首和曼施坦因看到要气死

  如果想了解二战还是《希特勒启示录》、《二战启示录》靠谱得多。本剧编导也就适合拍《尼基塔》、《斯巴达克斯》之类的娱乐片,他恐怕驾驭不了这种宏大的历史剧。这片也就是横店抗日神剧的水平(当然纯拍摄水平远胜之,我只说历史),千万别拿它扫历史盲。

  《世界大战》观后感(四):看了ultra312同学评论,再补充几个明显的史实低级错误

  1.对苏德战争的描写完全是错误的,首先双方开战时间就搞错了,说成1941年9月,事实上巴巴罗萨行动开始于1941年6月22日;把莫斯科战役前希特勒分兵基辅说成分兵斯大林格勒,把远东西伯利亚部队大规模增援扭转战局从莫斯科战役嫁接到斯大林格勒战役;认为德黑兰会议之后英美与苏联才开始合作,说好的民主兵工厂呢?苏联作为租借物资第二大接收国,就这样华丽丽地被无视了......

  2.珍珠事件后日军的南下路线图,当出现上海的时候,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定睛一看,剧里1941年底中国还保持着整条东南部海岸线的完整,长江沿岸从南京到武汉也都没丢。编剧一定是超级果粉,嗯。

  3.比旁白更令人震惊的是各种武器疯狂穿越。一战时期美军坦克部队开着M3斯图亚特;苏联红军用M60坦克上面特么还涂着大红色的CCCP;德国步兵戴着苏联钢盔提着苏式转盘机枪征服波兰;更屌的是,中途岛海战里日本联合舰队派出了......神盾驱逐舰!我了个大槽,这是电影版次元舰队吗?这一艘舰够把美国整支太平洋舰队送进海底了吧。

  《世界大战》观后感(五):The world wars 观后感

  主要是从国家上层及领导人经历方面进行讲述,以希特勒等领导人的经过主线,各阶段的跳跃也很流畅。而且应该比较真实的还原了当时战场的场景,反映出了技术进步对于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本剧的特点在于将一战与二战联系到了一起,在几十年里,两者不可能是没有任何关系或影响的。所以,剧中的那句“这只是一个二十年的停战协议”真的令人印象很深刻。它既表明了当前政治家敏锐意识,又反映了一战与二战之间的影响:是一战的战后不平等瓜分导致了二战。

  不过,我觉得比较偏颇的就是既然提到了轴心国的日本,但是为什么没有提到中国呢?本片中提到中国的只有两处,一是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另一处是日本占据大陆地图标注。这是很难让人理解的。即使(假设)大陆地区不是主战场,但也不至于这么没存在感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