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杨梅洲》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杨梅洲》影评精选10篇

2022-03-22 03:02: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杨梅洲》影评精选10篇

  《杨梅洲》是一部由陈卓执导,李强 / 尹雅宁 / 吴冰滨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杨梅洲》影评(一):两个孕妇和一个男人

  女人永远没法让我们理解,从这个电影似乎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一个哑女,因为与外界的隔离,逐步远离世间,画家话裸体画,和那个船主舅舅发生不伦关系,最后这点让我震撼却没有出人意外。

  一个放荡不羁的小太妹式的人物,有个嗜赌如命的母亲,遇见一个想要儿子的警察,她的存在修复了警察和女儿的感情,那一刻我感觉她是心痛的,她还是她,打胎离开。

  一个警察,独居多年,找到一个女人爱,想要一个儿子。一直以为小梅是个孕妇,却一直不了解女儿也是一个孕妇。他爱这两个女人,似乎某些时候,他爱这两个女儿。一个可以生儿子的女儿。

  美妙总是短暂的,两个女人的欢乐很开心的短暂。男人也一样,一切都要回到那个本该的状态。

  电影整体感觉算是文艺吧,不过少了一些画面的质感和整体的张力,总是感觉还是欠火候,不过导演真的很真诚,我想某些时候,还是让我感动的。

  《杨梅洲》影评(二):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又出动了我们心灵!

  其实个人拙见,影片不管从故事构架,人物情感表达都很不错,完美中透漏着瑕疵,这才是生活!才是人生,才是艺术!

  导演主要是明着表达重男轻女的观念让很多的女孩饱受不应该承受的压力,和传统思想带给家庭的悲剧,以及女孩们的整个人生的改变,以及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与忧伤!

  内在我认为,他表达了很多不同人物角色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性观念,错的对的,丑陋的美好的,其实只是没有站在一个地方看风景,所以言不由衷,无可奈何。。。也许这就是生活。

  男主角定位警察,也表达了导演对中国社会透彻的理解,期是大家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要面对一样的社会带给我的窘迫,宽容,丑陋与美好,或许是无可奈何!

  第一次 处女影评!

  《杨梅洲》影评(三):《杨梅洲》的你我他

  在循环着《鸭子》来写这篇。

  里面主要的三个人:自闭且不会言语的小静,负责送小静上学、叛逆不安但独立的小梅、中年离异后又恋爱的张警官,其实都是我们自己。(关于普通却是小静唯一交流对象的舅舅,这里暂且不提)

  少年、青年、中年。平凡的、不堪的、挣扎的。

  家庭不和,父母离异,对于家庭的爱,其实是很多农村家庭小孩都没有,特别是父母多有争执的。从小静后来和张警官的相处,可也猜出父母在她挺小时就离婚了,或者说这个父亲很早就缺席了,你看他们相处得那么陌生。

  小梅,必定也家里不和,母亲老搓牌,不仅偷拿她钱,输了还让她来付钱“赎人”,离家后却在酒吧这种越显她落寞的地方唱歌,手下的小弟也是只懂得惹事就找她。毫无依靠的她,和张警官。

  张警官,第一幕是去看她的小女友在酒吧唱歌,那一脸的甜蜜,完全是一个落魄大叔重新恋爱后的小幸福之感,不得不感叹:演得好。对于小静,他是不懂得如何去负责,如何去表达。

  三个人,在不同的三段年龄段里经历着一样的不顺,人生总有不顺,很多时候就是这个模样,你在人间满是无助。不管是在哪个年龄段,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就是曾经的、现在的以及将来的无助的你。它是一个阶段的常态,就像这部电影以及这部电影以前。

  其实,这两个女孩,我都很喜欢,她们都在不同的环境里不安无助着,但又拥有自己的一个小世界。所以她们碰到一块时,我有些意外,甚至她们发生矛盾时,我觉得有些难受。其实她们都是善良的,但是现实却是她俩不得不互相伤害。因为张昊阳,她们处在了敌对的位置。所以后来,她们和好相处,在玻璃门上用口红画画时,我有些啼笑皆非。张昊阳的角色变了,这时候他都是她们生命里挺重要的一个人,她们对他都有一样的情感。但此前不是,此前她们更像情敌。另外口红这个用得很好,我想口红有时候很能体现一个女人的无奈。

  看完这部片字很长一段时间我想不明白小梅为什么去堕胎,后来想到这里的两个家庭,我想我大概能明白了,这两个可以说是曾经都是很不幸福的家庭。也许,小梅想到一个不幸的家庭,譬如她的家庭、小静和张昊阳的家庭;以及不幸的家庭里的孩子,譬如她,譬如小静。还有以后的她和张昊阳的家庭和他肚里的孩子。也许,小梅还想到自己其实并不是爱张警官。电影里有一段,张警官大概洗澡出来,小梅跟着电视在唱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 :虽然我不曾有温暖的家,但是我依然渐渐地长大。张警官说:这里就是你的家呀,小梅一言不发地穿上鞋子走了。她真的想要有个家,这就是她的不安和无依靠。后来他们三个在玩积木,她看到张昊阳和小静的幸福,她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她开始觉得自己要去弥补、要去经营好自己的家,而不是躲到张昊阳那里;也许她还想到自己、小静和自己的母亲,她不确定自己能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幸福的家庭,她害怕自己的孩子将来也想自己一样。而关于后来她住进张昊阳家后,张昊阳的言行带给她的想法,实在难以猜测,因为没有感同身受。

  关于《鸭子》,忘了是什么情景之后,小梅和她朋友在卡拉OK里唱这首歌,瞬间想哭。这首歌其实和这部片子挺贴切。“要自己像只骄傲的鸭子,不要爱的鸭子”,不管是对于爱情还是生活,有时你想说什么都不要了,但是最后还是要回去,就像这片子。

  关于结局,其实结局挺好的,生活都在新篇章吧,虽然还在人生循环里。

  关于其中导演的拍摄技法和一些比较幻想的片段就不分析了,这大概得看多几遍才能看懂。只能说真的是一部好作品。

  《杨梅洲》影评(四):无声呐喊

  命运是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网罗了各种亲情、爱情、伦理与本性、现实与渴望之间的博弈,有人用无言的挣扎与之角力,有人奋力呐喊以证明自己未被现实的噪音淹没,但结果却总殊途同归。电影《杨梅洲》以一种冷静得近乎得压抑的语调讲述了两个命运不同却同样在命运中沉浮的女孩的故事。

  影片的英文名为“song of silence”,影片的基调也总体向静默靠拢。影片开头划破天空的火车鸣声与随后雨雾朦胧中无声的祭拜形成对比,更反衬出了影片清冷、孤独的意境。影片的前半小时仅出现过八次人物语声,时长不超过7分钟,故事在时断时续的简短对白与间或入镜的环境声中缓慢推进。影片遵循时间推进的线性方向进行铺展,画面充满朴实的现实感,外加无配乐的镜头流动,为影片营造了一种更为真实的纪实风格。

  故事的前半段呈两条线索交叉推进的平行结构,一条线索由聋哑女生小静主导,另一条线索则由酒吧驻场女歌手阿梅牵引。两人因命运不同所形成的生存方式与生存状态的反差是此片最大的冲突:前者在无声的反叛中将自我与环境隔离,后者则在放声高歌中寻找自我超脱的可能性。虽然表达的方式大异其趣,但生活的不如人意却在无形之中赋予了两人同样的身份:现实的反叛者。小静不满于现实的安排,在离经叛道中自我放逐,她是家人的负累,也是同学眼中的另类,她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走向人群的边缘,同时又渴望获得来自周遭的关注(为美术教师做裸体模特)。阿梅身处尴尬的家庭关系(与母亲不和)和社会关系(与朋友不冷不热的关系,为弟兄摆平纷争)中,却渴望在混乱的现实中看到“温暖的霞光”并保持自身的“雪白透亮”,回响在酒吧的高歌成了她寄托理想的常用方式。

  在故事行进到一半时,两条线索开始交汇,交汇的节点是两人共同的依靠:小静的生父,同时也是阿梅的男友。两者对自我执着的固守在此时擦出了冲突的火花,不依不饶的相互排斥成了交汇初期的两人相处的常态。而在阿梅将内心积滞已久的愤懑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用力砸碎自己钟爱的吉他)在小静面前发泄出来之后,小静终于放下了内心的防守,开始主动接近阿梅,与阿梅达成和解,两颗属性相似的心灵开始走向相互认可。

  两者都在生命的征途上遭遇了亲情的搁浅。小静与父亲虽身处同一屋檐下,交流的方式却是“相顾无言”的漠然视之;阿梅母亲好赌成性的恶习与金钱上的不断纠缠,让阿梅与其分道扬镳,各自生活。然而在阿梅与小静的关系走向融合时,小静的父亲也表现出了对小静更多的关心与爱护。为了不干扰小静来之不易的家庭幸福,阿梅痛下决心打掉了自己身怀数月的孩子,并毅然决然地退出了父女俩的生活,选择了重返曾经不堪忍受的家。

  影片中出现了两处较为明显地隐喻。一个是在影片中重复出现的“鱼”,导演通过“鱼”这一意象隐射了聋哑女生小静受困的生存状态,而在父亲家中小静将浴缸中的金鱼弄死并捞出用晾衣架悬挂的一幕,则表现了小静内心的破坏欲和在破坏中解放自我的渴望。一个是影片即将结束时出现在小静睡梦中的三个梦境片段,前一个片段中小静走入阿梅曾经带她去过的夜店,人群随之围拢而来,而人群的外围却出现了母亲、父亲与外公冷漠围观的面孔。这一梦境揭示了小静内心对被关注被呵护的渴望和对亲人的冷漠的埋怨。后一个梦境中,小静看到舅舅在“波涛涌动”的小船上尽情舞蹈,在小静即将被浪涛淹没时,舅舅及时伸出了援手将其拉住。这一段梦境展现的是舅舅对小静的关怀,揭示的却是小静对舅舅的依赖。最后一个梦境片段中,纸船在水中燃起了熊熊大火,小静因不忍看到眼前的一幕而放声大哭。在这里,水中的纸船可以指代四面环水的杨梅洲,即小静生存的现实环境,也可以暗示舅舅的捕鱼船,船的燃烧则隐喻了过去仅有的美好生活的消逝。通过隐喻这一特殊的表现方式,影片对女主角小静的内心进行更为深刻地刻画,让观众能在细细品味中更好地理解影片的主题。

  影片的结尾停留在父女俩坐在船上雨中观看龙舟赛的背影,这样的结局设置虽然比较开放,但仍预示了生活中各种博弈的继续:生活本身就像一条不断涌流的江水,不会为谁而停留半刻,生活中各种关系的博弈就像江上你拼我抢如火如荼进行的龙舟赛,需要奋力拼搏才能冲出重围。

  《杨梅洲》影评(五):迟到的评论

  三月底在尖沙咀看了首映,相比电影节的其他几部,这真是一部很有诚意的作品。

  其实我是愿意给三星半的,好吧,四舍五入到四星。

  最喜欢的是画面。灰蓝色的调调弥漫整个剧情,压抑得恰到好处。

  然而故事的叙述有些乱。好些地方太过跳跃。也许这是许多中国导演的通病——故事讲得没有逻辑,或者,说不好故事。

  毕竟,我一直觉得电影最重要的是说故事,可视化的故事。这个片子的可视化做得特别好,可惜情节还是不够顺理成章。结束的时候才知道导演是来自中央美院的,难怪了那么好的画面。看得出导演的诚意,只是 希望以后能对剧本再把关,把故事说好。

  最后无关电影,很喜欢导演略带北京腔的声音:)

  《杨梅洲》影评(六):冷色调

  初见那一眼,是被杨梅洲三个字吸引。对于北方的小孩来说,这三个字真不是地名那么简单的,只三个字,温润之感立现,杨梅二字有带出酸涩。本以为这是将文艺贯彻到底的小片,结果却令我无话可说。

  聋哑女孩儿得不到离婚父母的爱,向身边一切可能的人物寻求存在感。与舅舅乱伦,极端的自我保护。

  酒吧歌手,单亲家庭毫无温暖可言,街头游荡之时遇到聋哑女孩儿的父亲,两个女孩儿联系起来。

  一系列欢笑眼泪、温情矛盾,交织成一个冷色调的故事。

  看过之后,唏嘘感慨是免不了的,但我找不到这故事存在的意义,似乎单纯为了讲述这个故事而存在,又似乎有好多好多复杂的道理在其中。

  另外,方言创造出的距离感确实很有感觉,让你有旁观者的自觉和理性思考余地,但是我想说,听着真难受啊~~

  《杨梅洲》影评(七):禁忌之爱

  在moma看《杨梅洲》的时候导演就坐在我旁边,不过我在看完的时候他离开才发现这一点。然后他跑上前台,准备作映后交流,还准备了点儿吃吃喝喝给到场的记者和观众们,姿态很低。我真得佩服这位陈卓导演,他的长片处女作竟能如此动人。

  其实是一个相当重口味也饱含痛苦的故事,两位女主角一位是来自乡下的哑巴少女,父母离异孤单寂寞终于与自己的亲舅舅乱伦;另一位是个小破“山寨”酒吧驻唱女,起初是因为金钱关系成为了一位离异警察的女友(情妇?),而这位离异警察就是前一位哑巴少女小静的父亲。关于这位警察的身份导演有这样的说法,意思是警察是一个掌控了一部分权力的人,掌握权力的人在这个国家中的表现是他非常关心的话题。况且这个角色设定在后面产生了一个奇妙的化学反应,在描述父女关系时,起初女儿对父亲是抗拒的,于是在江边洲头女儿逃跑后父亲用手铐将两人铐在一起。而后来在酒吧女打掉自己的孩子后,父亲对女儿说你爱我吗,你不能说话你能说爱我吗,女儿却因为害怕分离而重新用手铐把自己和父亲拴在一块儿,也许这时她还不知道自己怀上了亲舅舅的孩子。父亲口口声声说要送女儿送聋哑学校,但是直到最后也没有成行,父亲显然还是关怀女儿的,不过他对得到一个儿子并且不聋不哑的愿望还是超过了对女儿的爱。这也是老调重弹的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

  酒吧女显然是爱着警察的,否则她不会在警察家里甜甜地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在面对警察要给她钱的时候又如此抗拒,她希望这不是一种金钱关系。然而在母亲打牌输钱没钱还,小兄弟也出事之后,她又只好在酒店开房等着找警察要钱。其实关于警察的这种行为能够过审拿到龙标也挺不容易的,虽然没有明说,不过这种类似包养的关系也是他对权力的一种滥用。这时这种关系仍是虚无的,直到酒吧女怀了警察的孩子,对得到一个儿子的热切盼望终于使两人的关系固定下来。酒吧女的表演在这里看来是相当合适的,尽管是非职业演员,并且她的表演一直有一种明显的做作,但是在由金钱关系产生的肉体关系的基础上来看,这又是合情合理的,在后来在警察家里遇到警察的女儿并与之长期相处的时候,表演就有了相当轻柔的改变。

  酒吧女成了警察的女友,女儿从乡下被接到城市准备去上聋哑学校,两个问题少女就在这里相遇了。作为两个悲观价值的主要角色,在最初的冲突之后,和解就成为了一个必然的结果。这里有一场拍得非常有想象力,女儿和情人隔着阳台的一层玻璃门用口红在上面涂写交流,两人画了房子,画了雪花,画了太阳,然后寥寥几笔找到了共同话题,是一幅非常滑稽的父亲(情人)光着身子弯腰在地上捡肥皂的场景。女儿会心地给父亲屁股上添上了一朵菊花,两人的情绪开始重合。酒吧女和哑巴女和解后的基调明亮了许多,但紧接着的是必然的危机的出现。情人和女儿达成共识,父亲也愉快地加入,三个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但是如果再有一个生命加入这个家庭会如何呢?尤其是,如果是一个男孩?于是警察的情人做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就是打掉孩子,让警察继续疼爱女儿,维持这段来之不易的父女关系。那一刻她的表情宛如圣母。

  还有几个小问题吧,电影可能还可以更完善。一个是警察情人酒吧女的手语问题,警察本人看不懂手语,却需要一个前面没有任何交代会这项技能的情人来帮助警察和女儿交流,似乎有点不大合理。还有女儿在流产前做梦的梦的剪辑问题,舞池和江上纸船焚烧的两个梦之间没有任何解释性的衔接,虽然都很有内容,但是叙事上似乎有间断。另外就是舅舅的线太弱,作为片中的两组禁忌之爱的涉事者之一,舅舅却总是游离在三个人之外的,戏份最少,背景也没有太多交代。而全片由女儿流产产生危机,以舅舅的赎罪式的死亡作为最后高潮,似乎不太平衡。

  关于本片的英文名“song of silence”,导演如是说:大意是这个题目包含了歌和哑两项内容,更主要的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有些话我们想说却不能说,只能被迫失语。能反映现代社会而不是很久以前或是什么黄金年代的价值矛盾,在当代中国导演中,相当不易。

  《杨梅洲》影评(八):角色与失语

  忘了是多久以前,看了预告片,就在期待《杨梅洲》了。颜色清淡的画面和舒缓的背景音让我觉得,这一定是一部有意思的电影。看完却只打了三星,也许是某些"残酷青春"式的元素,似乎落入窠臼了。

  在小静的梦里,小梅牵着她在草地上奔跑,这一瞬间我意识到,这是一部女性题材的电影。两个女孩,一个生活在寂静无声的世界,渐渐变得自闭,像只惊惧的小动物,另一个在酒吧唱歌,在“街头小混混”的群体里找到作为大姐大的存在感,看似对立的性格,却是互为镜像。Y字型的叙事,在她们发生交集以后,电影开始有了欢笑和亮色,“捡肥皂”的那一幕很好笑,可是在积木游戏之后,最终还是走向悲剧结局。作为女儿和作为情人,各有不幸。男人看似无辜,某种意义上确是始作俑者。

  电影让我思考两个词:“角色”和“失语”。众生皆苦,因为我们受困于自己的角色,又在困惑中渐渐失语。

  画面很美。这样阴雨连绵的临江小城,是应该有故事的,我们的倾诉欲望就应该有这样的天光水色作为载体。

  《杨梅洲》影评(九):杨梅洲上几人愁?

  昨晚观看的《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温情得让我略微有些不习惯,而今天的《杨梅洲》则回到了我熟悉的独立电影气质和风格上来,加上映后交流环节几位观众的提问和导演的回答都很有质量,使得我一整个下午都沉浸在对这部电影的回味之中。

  电影的中英文名字很好地概括了影片的主旨,中文名字采取类似娄烨《颐和园》式的地名命名方式。娄烨之所以用颐和园来命名电影,是因为全片中余虹最美好的回忆,就是大学时代跟周伟在颐和园里荡舟的时光;与此类似,陈卓的电影用杨梅洲来命名,应该也是指女主角小静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杨梅洲公园里跟舅舅荡舟湖上的场景。在舅舅翩翩起舞,小静含笑注视的镜头中,选用的背景音乐是歌剧《茶花女》中的歌曲,而这首歌讲述的则是恋人的分别,这样的音乐暗示着小静的欢乐只是昙花一现。而就在这次荡舟时,小静如同之前在画室里那样,褪去了衣服,向舅舅展露了自己少女的胴体。随后两人违背伦理的偷食禁果,给片尾小静的流产埋下了伏笔。

  影片的英文名字叫做“Song of Silence ”,而根据影片里的内容来看,似乎叫做“Song and Silence ”更为贴切。无论是小静的沉默,还是小梅的歌唱,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而内底里却是彻骨的孤独感。小梅每每用酒吧卖唱的微薄收入给母亲还赌债,却很难感受到母亲的关爱;小静因父母离异,长期跟外公和舅舅生活在一起,受尽白眼和脸色。这样两位女性的内心都非常孤独,而由于长期的孤独也变得非常的敏感,而当她们把摆脱孤独的希望寄托在同一个人——张昊阳身上时,两人之间的冲突变得不可避免。

  在描绘两人冲突的过程中,导演使用了极具象征意义的金鱼和小纸船作为道具。金鱼既是群居的小动物,与小静的孤单形成对立,又可以是小静本身随波逐流的象征。小静将水池里的金鱼一一电死,然后再在水池上画出金鱼再试图擦去,既可以看作是对群居有伴的小动物的嫉妒,又可以是一种生活无望下自我毁灭的象征。而在另一边,小梅的反击策略同样诉诸于自我毁灭,将自己的象征物——木吉他愤怒砸碎。在看到两人之间孤独和自我毁灭的相似之处后,小静与小梅非常自然地拉近了距离。然而这种心理距离的靠近却是一种非常脆弱的关系:当小梅看到自己的情人张昊阳与女人小静欢笑一片,隔阂减轻的时候,深有局外人之感的她选择了打掉孩子,默默离开。故事的终结是,张昊阳的子、孙两个孩子的生命都悄然消逝。在整场压抑的气氛刚刚得到一点缓解,希望黯然滋生的时候,导演又将这一丝希望扼杀,这样一种曲折性的安排使得影片的张力更强,悲剧色彩也更加浓烈。

  全片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刻画上,在关系的微妙转变的描述上都非常合情合理。作为一位年轻导演,其处女长片作品就能有这样的水准和功力,实在让人赞叹。当然不得不说,影片还是有一些小小的遗憾:比如镜头衔接不够自然;有限容量里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以至于影片零碎感比较强烈;音乐的使用有过多之嫌,多少让人有些审美疲劳,对剧情自然推进也有一定影响。这些问题相信会在导演以后的作品里得到更好的修正和改进。

  虽然是一部沉重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但是片尾关于小静梦境的超现实主义镜头还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极具想象力的场景,配上蒙太奇的切换效果,成为了影片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记忆。随着小纸船一声轰响,在烈火中化为灰烬,小静的青春梦破碎了,而我们这些台下的观众被勾起的孤寂和伤感却仍然难以抑止,久久无法平歇……

  《杨梅洲》影评(十):纠结的世界 彰显人性劣根与爱的混杂

  一个问题女孩不算什么,两个问题女孩也不算什么,两个问题女孩互相印射,显示出两极,既有水火不容,又有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融乐,那就有意思了。

  小梅开始时只觉得小静闹,闹得她烦,烦得她想砸东西,到后来发现,原本属于她的爱,被抢走了,她不能忍受一对二,只喜欢一对一,积木的倒塌开始了她的恶梦,她输了,她在无意中帮小静,把自己的一切都输了,所以她打胎,她出走。她的爱是一对一的,她不接受别人一对二的爱,哪怕不是矛盾的爱。

  小静有离婚的爸妈,有外公外婆,有舅舅,她被世界抛弃了,亲人没有人喜欢她,没人与她真正沟通,她只是一个哑巴、聋子。只有舅舅让她快乐,所以她很无知地觉得应该回报,用她的身体。其实舅舅,也是一个被世界抛弃的人。且不谈乱伦,她给予舅舅的并不是男女之爱,因为舅舅一直在等她,她没回去,她只是想要一个家,可以一对二,没关系,她只是想要一个快乐的家,有人爱她,有人懂她,有人跟她交流。

  她们都需要爱,都想有一个家,可怎么都得不到,这是生活对他们的背判。结局是好的,但又是不完美的,小静被爸爸接受了,但爸爸并不快乐,小静更希望一对二,一对多的爱,她不介意,她只是想要一个家。小梅回到了老家,但是是孤单的,她的爱人呢,她只是回到起点,原本就有的一个家。 http://lightman.taobao.com (城市百货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