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潘多拉的宝剑》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潘多拉的宝剑》观后感10篇

2018-06-05 21:4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潘多拉的宝剑》观后感10篇

  《潘多拉的宝剑》是一部由李克龙执导,欧弟 / 连晋 / 陈雅丽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潘多拉的宝剑》观后感(一):山寨喜剧揭秘拍戏潜规则

  或许导演拍电影时有自己生活体会,所以《潘多拉的宝剑》在恶搞《王的盛宴》的拍摄过程时,揭露了剧组规则黑幕,与及一群草台班影人的艰辛梦想故事浪漫,又荒诞,亦写实,况且场面美工一流,很有千万制作范儿。这是一部完全没抱任何期望的内地小片,就连名字起得都很不起眼,竟然拥有类似《与时尚同居》《决战刹马镇》式的惊喜质量,已属超常。

  一个怀揣电影梦的婚庆公司策划导演,一个从香港来内地寻梦的业余女星,一个走私文物却对“目标潜规则对象柔情万种的大哥,还是他们偶然相遇合作,在屡遭啼笑皆非、阴差阳错的乌龙失败后,最终他们的梦想开始现实说白了,这还是一部草根励志的恶搞喜剧,虽然它不可能创造疯狂石头》那么神奇的轰动性效应,但毕竟讲了草根电影人的梦想与奋斗,挺有黑马佳作味道

  著名主持人欧弟是《潘多拉》中的冷面笑匠,他演的业余导演高扬,文雅清高,不停说着“如果在好莱坞会如何如何”的内行台词,颇为抢镜。他本是个婚庆策划,却怀着电影梦想,但偶然成为《虞姬》剧组导演,依旧是外行人去正经干内行的事,闹出不少笑话。久未出镜的香港老牌影星郑浩南呢?还是那副黑帮大哥的气派,这个老板为了想走私文物,为了想潜业余女星,投资拍了古装大片,反惹来费力不讨好的尴尬,让人捧腹。

  我认为女主角陈雅丽是该片最大的惊喜,这个依仗着漂亮外表,不断卖萌耍嗲的香港嫩模,将那个充满人生梦想、重情重义的业余女星Allie,演得很惊艳。不说她那么多卖萌的表情,光凭这个平时看着很势利眼,关键时刻男友敢于放弃举动,就已够抢眼。还有她在“戏中戏”扮演虞姬死时的流泪,让我回想起当年《财神到》首次为徐静蕾感动,还有《全城热恋》angelababy泪别车站时的那种惊艳。在香港80后女星断层的时代,陈丽雅的惊艳登场,让咱看到一种希望。

  《潘多拉的宝剑》开始以欧弟和陈丽雅去面试失败起,就不断恶搞各类影视剧选秀活动。往后,当男主角看到导演费用说不合适时,制片主任立即把钱抽出一些吗,扔进自己腰包,然后问“这样合适吗?”;当胖子大款、肥妞、黑人老外残疾人都来《虞姬》剧组应聘;当那位老毕冒充韩国团队员工开口讲河南话;当郑浩南演的老板让男女主角在“拍完电影”与“情人分手”只能选择其一,你可以看到全片众多包袱。既揭露了电影老板拍戏时的各种暗箱操作,也讽刺山寨电影工作者不同嘴脸,让你觉得有生活的点滴,因此戏谑得很巧妙

  说实话,男女主角由于拍戏相恋,又由于老板威胁被迫分手,后来女方则在同伴的劝说下,跟心上人破镜重圆,这些桥段设置,早屡见不鲜。而郑浩南演的老板,被查出走私文物后,居然只是因为宝剑是假货,轻易脱离险境,也有些儿戏,谁都瞧得出。但本片属于商业励志喜剧,受资金巨大限制,画质居然精美得像千万级影片,尤其那个鸿门宴的室内景,美工、道具皆精美异常,绝看不出仅是400万投资,已是花小钱大事。许多人拍电影就是为一个梦,在如今华语大片多数粗制滥造的时代,《潘多拉的宝剑》这部精美制作的低成本喜剧,其内则蕴藏着众多草根导演们的辛酸电影梦,不含杂质

  《潘多拉的宝剑》观后感(二):《煎饼侠》的6.0分和票房,应该补给这部电影

  写这篇的时候,正是大鹏的《缝纫机乐队》上映的时候。而伴随着对票房和质量的谈论,常见的还有对《煎饼侠》堪称“鞭尸”的再恶评。 如果这样讲一个故事:一个大龄男青年,怀有个做一部巨制的电影梦,但有梦想没机会,早年的天赋和曾几何时如饥似渴求得的知识在现实中遭受消磨。一个有钱老板,为了追求一个演技其实还很烂的新参女演员决定为她量身打造一部大片。当这两人机缘巧合相遇,看似终于有了一次各取所需的合作机会,却又随着拍摄工作进展,导演和赞助者之间又发生艺术理念和商业利益的之间的冲突,剧组成员也因一个又一个能力先天不足而导致整个团队濒临瓦解,然后导演跟女演员这个过程中又“微妙”起来了…… 对于看过《煎饼侠》的人来说,这是不是很熟悉感觉是的,就是相似的故事模式和相似的中心思想

  豆瓣评分似乎有这样一种趋势,对于有“第一部”意义的相对宽容。于是《煎饼侠》居然也能得6分。 然而这《潘多拉》是一部2012年上映的电影。直到五年后的目前为止,也只有1250个豆瓣用户打出的5.2分。 先说说某十亿影片为什么让人笑不起来的点: 导演风光无限有钱卖宝石戒指女友时,靠在视频网站原创短视频换钱,一朝丑闻缠身被排挤出圈子了,反而才想拍一部他没足够的钱来完成的“儿时英雄梦”? 初时希望靠明星扎堆来支撑影片,却最后又才想起这是侵权行为。 试问不懂得多少钱能办多少事的,还算不算一个合格的导演? 一个能一掷多少千万元人民币来着的老闆,为了追一个三线以下的女演员投拍电影,偏偏要选一个身败名裂的小导演来执行? 能挣这么多钱又粗野不择手段的老闆是这么低智这么好糊弄的? 而从上述几点来对比,这部《潘多拉的宝剑》,哪一点都比《煎饼侠》称得上更“合情合理”。这一部才靠谱地道出了艺术工作者的各种无奈。 导演有钱有机会拍片了,就瞬间显得非常专业。他清楚他想要弄出个什么,又需要多大的付出(因此他毫不回避自己团队的不足)。这正表明这个导演过去曾经无数次想象过这一刻,胸有成竹。 而财主(郑浩南),也不是《煎饼侠》里追袁姗姗的那个光头那种钱多无上限人傻无下限的设定。他能给出的钱,在影视制作中谈不上是一笔巨款。一切都在于他认定了这个(或说这类)没背景资历甚至舆论中艺术水平不高的年轻女演员“容易对付”。在发现自己可能被利用了而得不偿失时,就打算收手了,甚至还对女演员也开始失去兴趣。这是不是更符合一个有本事(赚钱),有脾气傲慢),有手段(苛酷)的精明人的形象?是不是比大鹏的那部更堪称合情合理? 《夏洛特烦恼》之所以遭受强烈批评,是影片因为从头至尾都没有真正表明男主角夏洛为梦想(音乐家)的成功尝试着专注过,也没有为专注而舍弃什么,而后者,几乎是失败唯一令人惋惜原因。 大概是因为周星驰和冯小刚大获成功的示范,国人对“喜剧”的定义变得狭隘起来,似乎只有预告片里就表现得极尽疯癫的,或者能够把其中200字以内的内容单独摘出来当段子讲的,甚至能够拿到网络上当短评语用的(于是乎许多编剧反过来干),才叫喜剧。其实喜剧还有这样一种传统样式的,就是靠影视手法表现冲突,整部作品形成一个整体。我想这部《潘多拉的宝剑》就属于今天已经少见风格。 诚然,这部电影的瑕疵明显。 欧弟的娱乐主持人身份决定了他是一个很难让人不产生先入为主印象人物,我此前就不是他的粉,甚至有些讨嫌,尤其在这2012年。而在剧中两位主演都还显得僵,显然是演技不够纯熟。女主角虽然被设定为没演技的花瓶,但总体上要按剧情里说的能让老闆动情的,还有些距离。 但即使这样也可以见到一些亮点:男主角的面瘫,被巧妙地展现为一个志大力薄之人在经历了诸多无奈之后形成的气质,即表面上的麻木。这足以感受得到演员的某种努力。女主角,本来就明说了她演技不好。这些缺点都被巧妙地转化成了角色特质。 横店的“城乡结合部”的画风,这既让电影显得接地气,但或许也显得很拙,相比于大城市,很有距离感。最要命的是,人们在那几年很难将之与《疯狂的石头》以来流行一时的低成本山寨喜剧区分开来。 事实上这部电影的题材和内容大概不会讨好很多人。例如将影视投资人树立为剧中第一大反角的这种设计,大概决定了得不到大鹏那般众星捧月待遇。 但这就是一个时代某个角度社会现实面貌:那些出身于许多同国之人其实最多能在地图上指出位置此外没有其他印象的地方的青年,大多有着超越父辈的知识和阅历,曾几何时都不甘沉沦平庸,在经历了一个新奇事物涌现和大城市化的21世纪第一个十年之后,在一切意义的怀疑、逆反、隐忍、体验积累之后,那些没能“挤上金字塔顶端”的,在主流媒体中没有存在感的,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没能遂愿的,时而装满幻想,时而显得丧气的,那些“沉默聪明人”(姑且承认他们是),对自身逐渐失去话语权和影响力境况感到不安,不甘,无奈和焦虑。 这些“沉默的聪明人”,无论是被断言即使给予机会也没有足够能力承担,还是嘲笑为受心灵鸡汤欺骗太甚,还是强调这个时代其实已经足够美好而不准辜负,至于21世纪第一个年代在大历史中的位置及其中人形成的特质,却总被刻意回避:在这个年代中成年一代人,他们少年时受的教育其实还是要求他们承传一个相对静态、许多事情被提前选择的岁月的生活方式,那时候完成学校功课计算机互联网没多大关系奢侈生活、华丽妆扮乃至追求财富被教说是一种有原罪的生活哲学,今日动动手指就能查到的文献和专著,也许找遍全城的书店都没有……然而他们即将成年时遇上的是一个前代未有的大变化格局,由此而生各种未知迷茫,这意思是各种意义的“权力”和“资源”依然掌握在先辈的手中时,先辈的旧有经验,却很可能是没有参考价值的。 于是我们看到了,在传统意义上的专业人士遭受“无名小辈”质疑和挑战同时,知识和文艺也都在互联网上由青年们重塑,不是历史学专业出身的人在大段地谈论古今(写成自己和以为跟自己一样的人更喜欢样子),身处异国青少年留学生和跨海劳动者们以最及时的效率用原创图文(2005年后方有视频)告诉人们他们的亲眼所见所闻,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在书写首先感动自己的故事,这些都是上一个年代网络社区生活的主流内容。结果他们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也造成了一些幻象,那就是仿佛人人都有机会,但其实机会只属于掌握着信息来源的人。 而我相信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戏中戏——一部刘项争霸历史剧,想要传递的某种感悟。 “戏中戏”的故事模式在电影史上已经有很多例子。但“戏中戏”归根结底是要为“戏外”演戏的故事主线和塑造人物服务的,《歌剧院幽灵》里的歌剧《汉尼拔》,《黑天鹅》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莫不如是。这在本质上是借助一个(预设为)观众已经耳熟能详的故事,通过展现本剧主角对经典人物的理解来完成对本剧人物形象的塑造。 项刘之争,这是一部成为传奇故事的历史。在文艺界,虽然没有衍生出《三国演义》这种级别的大名著,甚至迄今难说有哪部相关的小说、影视、acg作品能比说书的《隋唐》流传度更广,但这一时段的人,项籍,刘邦,吕雉,张良,韩信,樊哙,陈平,项伯,都在正史(《史记》、《汉书》)中就已经很有故事,所以我们看到从京剧霸王别姬》到本宮広志的集英社漫画《赤龙王》再到梁家仁主演(刘邦)的电影,艺术家不断地再创作。这也算得对上个年代热门一时但投资、票房和口碑不成正比中国古装伪大片的一种讽刺。 而欧弟的“剧”里夹带了一个很有趣观点,项羽被诠释为一个极度狂妄自利的人,女性物化的思想,把虞姬当成自己的禁脔,所以才干出了要虞姬为自己殉葬而不是让她好好活下去的事。就凭这一点,我相信创作者是加入了别的方面更大更远的问题思考而得出的结晶。这就不是“吃煎饼的超级英雄”这种至今思来莫名其妙的幻想能相比的。 那么一个身穿山寨超级英雄紧身战衣摆着一张自鸣得意面目(“我是煎~饼~侠~”)戴着不知道菌落总数是多少的手套吃煎饼吃手榴弹还要一个接一个破关的幻想英雄人物有什么意义呢?仅仅是想表达:瞧,我能碰上这么多的明星?或说,瞧,我就是这么不怕别人尴尬? 《煎饼侠》因为有当红明星扎堆显得没那么土气,事实上倒才充斥着浮夸的俗气。正如一些评论共同指出的,不过是导演兼主演以成功者姿态要演艺圈中好友们陪同完成的一次幼稚的自娱自乐而已,跟“屌丝”没有任何关系。 话到这里或许还需再次赘言一番的是,“屌丝”的英语原词是“deuce”,在竞技赛事里用来表示“平手”,所以用在人上是“庸材”、“平凡”、“平庸之人”之意,才不等同于“撸射(loser)”,当然更不是什么男性体毛。

  影片尾声里男主角去追女主角的场面,背景音乐中女主角遗憾落寞神情特写和男主角奋不顾身地奔跑的画面交替,这令许多人都感到似曾相识的画面,当然也令我感受到了疲劳。不得不承认这显得俗套。与其说俗套,不如说是观众都会深感这样的安排已经完全不符合当时至今的社会现实。 而出乎意料的是,接下来的戏,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明示接下来两人就一定有个童话式的长久结局。这样处理,创作者想必也是意识到这可能受到的批评,经过一番思虑的。 青年才俊佳人的爱情童话,这就是古往今来的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故事类型。有些美好的事物,就是只属于年青的美好。求青睐,并求祝福,也是为了自己变得更好,这既是创作这类故事的动机,是人类最朴素的一种美好愿望,更何况前提是相互尊重和欣赏。《夏洛特烦恼》之所以遭到指责,是因为夏洛被论断为骨子里不尊重任何人,包括他梦寐以求的美女同学。 诚然,这样的剧情是“小概率事件”。在个人生活岔路口上选择的结果(生活),如愿、开心或是舒服,幸福与否,无关选择本身的对错,也不该质疑赋予个人选择权利的正当性。或者反过来,因为没有遂愿、开心和舒服,那当初另一条路(在这个故事中给女主角的安排是接受老板的好意)就是更好的选项,是吗? 身在一个圈子里,如果无论如何“努力试图理解和谦让”,都感觉自己是在“隐忍”或“忍受”着别人的习惯性傲慢,那些脾气大本事小却得志一时的人带给自己的不快,那么别怀疑,你从来不会真正磨合并变得喜欢这个圈子,迟早会有不能忍的时候。离开了那个环境,若依然想起某些人就讨厌,乃至憎恨,我想,这才是真实的想法,符合人性的想法。 问题在于,如何离开(摆脱)。“别人会羡慕的生活”,“自己和旁人都认为好的生活”,“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生活”有时候是三回事。“鸡汤”、“毒鸡汤”、“反鸡汤”都一样,畅销书为了引起尽量多的读者的共鸣而会无意识地模糊了具体案例的具体情况的差异。但也不能把任何因为舍弃而显得失去了某种可能(实现前途的机会)都视为受“欺骗”的结果。女演员始终对老板爱不起来,这就说明这只是他人(包括老板自己)以为的好事,但不是个人自己的意愿。既然不是意愿,也就谈不上选项和选没选好。这依然是高于《煎饼侠》里大鹏追不到采洁还有柳岩的跟他暧昧这种结局的设计。 任何故事作品本质上都不是为了纪录而出现的。但任何作品哪怕是《小时代》这样随着时间褪色的,也自动成为文化史上一个时段的精神面貌(意淫)的记录。 所以,四星(=8)当然太高,但止三星(=6)也不足够。应该是把十亿的6.0分拿走一分补到这里来。那部票房十亿不值这么高分。或者,把《乐队》目前的分数作为这部的分数。 曾经见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被拍坏的好电影”,既然存在“被拍坏的好电影”,某十亿大骗则就该被立为“拍好了的坏电影”的例子(在我看来《夏洛特烦恼》也当在此列)。 而说回这部《潘多拉的宝剑》,如果这还不能叫做“被拍坏的好电影”,也该称为没拍成“优秀”、“经典”的好电影,因为这至少还是一部电影,而那部票房十亿的,甚至不算。

  《潘多拉的宝剑》观后感(三):《潘多拉的宝剑》:有知识量的趣味电影

  历来国产片给人的印象都是过于呆板,哪怕是喜剧,耍宝也耍得一本正经。此次李克龙执导的《潘多拉的宝剑》倒是不辜负“妙趣横生”四个字,既有隐晦的讽刺,鲜明的恶搞,也有刻意山寨的桥段,将电影做成“拼盘”。

  综艺节目主持起家的欧弟此次终于扶正,以“冷面笑匠”的形象出镜搞笑,与新秀陈雅丽来了一场“片场奇缘”。我们可以见识到里边各种“大片”的影子,从《虞姬》能嗅出《鸿门宴》、《夜宴》、《赵氏孤儿》及《王的盛宴》等一系列历史片的气味来,为的就是拿荒唐作秀,向拍历史大片成灾的中国电影人扮一次鬼脸。至于戏中取之不尽的“潜规则”元素,更是大家眼中心照不宣的亮点,以喜剧的形式为当今国产电影的炮制流程“揭密”,也算得上气势非凡。同时,也令这部低成本喜剧有了励志以外的黑色幽默气质。

  据欧弟自己讲,戏中高扬的角色与他本人很像,其实并不搞笑。他显然讲的并非事实,因为谐星气质是永远改不掉的,更何况欧弟与美女陈雅丽擦出的火花确实惊人。对于一部揭娱乐圈老底的电影来讲,它尖锐之余也因有了欧弟的存在而有了暖意。除此之外,香港资深艺人郑浩南的表现也相当不俗,他与欧弟一热一冷,也将屌丝导演高扬与高富帅华哥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刻画得淋漓尽致,剧本并未用直白的方式讲述故事,却是把人物关系搞得更加复杂。这段“三角关系”按陈雅丽的说法就是:“高扬和华哥都是好男人,不过高扬更令我感动,因为他竟然可以为了我的梦想隐藏自己的感情,虽然这点其实还蛮让我生气的。”

  因此,这部情节既犀利又复杂,笑点很多,亮点更多,也坚持了自己个性,又以“四两拨千斤”之势HOLD住大银幕的《潘多拉的宝剑》,才是真拍到了我们心里。

  《潘多拉的宝剑》观后感(四):揭露电影圈之怪现状

  《潘多拉的宝剑》是一部戏中戏电影,片中欧弟饰演的主人公也在拍一部古剑题材的电影。戏中戏,或者电影之中有电影不新鲜,前不久的《黄金大劫案》与其模仿对象《无耻混蛋》,情人节时上的《高海拔之恋2》都是,连今年奥斯卡大赢家《艺术家》和《雨果》也是,所以,电影人关于自己这个行当是十分钟爱用本门手艺来表现的。

  不过《潘多拉的宝剑》与上述电影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一部关于当下中国电影圈乱象的电影,是一部电影人自己揭短的作品,镜头对准十数年来中国电影的怪现象之一——古装大片。中国电影因为各种原因,缺乏对当下生存状态的关注,反而只会拍王朔所谓的“一帮古人打架”,古装片之泛滥令人倒胃口,所以《潘多拉的宝剑》里对这一现象的恶搞和嘲讽就令人会心开怀,而中国电影工业的种种落后造成的档期乱撞、拖延等等,也令人疲惫甚至厌烦,对于此,导演李克龙也进行了戏谑化处理,而导演最明目张胆地恶搞性打击的,还是电影资金来历不明的问题,中国电影在融资层面种种操作的不规范,是一直流传于坊间的传闻,而导演对此更以夸张的方式表现出来,欧弟饰演的广告策划出身的小导演,遭遇郑浩南饰演的富商,电影从资金筹集到导演选择,种种不规范得荒唐可笑。

  欧弟因为近年在芒果台的综艺主持,人气居高不下,而本片中他的表演也堪称惊喜,综艺主持人的搞笑风格依然在,但对于这个角色的草根和苦逼,欧弟表现得也堪称生动活现。曾经在黑帮警匪片中挥刀斩人的郑浩南,此时则成了老奸巨猾老谋深算的富商,多年狠角色培养出的凌厉劲儿与这个角色还算结合得不错。新人陈雅丽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影片大幅采用了河南方言,其实河南、山东方言出现在电影中渊源已久,早年很多山东话出现在香港电影中,喜剧效果十分出彩,而近年从陈大明的从《鸡犬不宁》到《不是闹着玩儿的》系列,还有前两年的贺岁片《我叫刘跃进》,全部河南方言拍摄,本土化的喜感表现得比较到位,此次涉及九朝古都安阳的商代古剑,将河南人的自嘲精神充分发挥了出来。

  当然,一部以恶搞吐槽为主题的电影,由于讽刺批判目的性在,经常会损害自身的故事性,《潘多拉的宝剑》多少也存在这种问题,但导演李克龙采用了用笑点补叙事漏洞的方法,所以观影过程中基本不会有断裂感。

  《潘多拉的宝剑》观后感(五):《潘多拉宝剑》:夺宝喜剧嗨起来

  《潘多拉宝剑》是中国首部“电影百科全书”式的电影,以一把“商朝古剑”为主线,凭华哥为首的一帮文物贩子的阴谋为悬念,主人公高扬等人一帮外行拍电影为笑点,小蝶与华哥、高扬之间的爱情火花为看点,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

  《潘多拉宝剑》是一部黑色喜剧,用一把宝剑引出各路群雄,欧弟尤为引人注目,一个自以为是的导演,为拍戏倒是不辞劳苦,但作品真的是非主流路线。郑浩南在影片中的出现也是一大亮点,这位过去港产片中常见的猛男依然风采不减当年,把这两位气质完全不同的明星放到一起,没想到释放的化学能量也非同小可。各路群戏抢夺“商朝古剑”期间各种意想不到的阴差阳错,倒霉的总是坏蛋,虽然结局可以预料,但整个过程是很嗨的,导演对于节奏的把握比较到位。

  《潘多拉宝剑》在今夏大片并起的环境中,还敢选择逆流而上,勇气可嘉。这部以夺宝为主线的喜剧,有港产片的遗风,但因为主创班底都是内地电影,所以也是两岸三地的通力合作。这种模式其实也是以后华语片共融的前兆,在港台和内地合作越来越紧密之后,华语片的概念就更适用于今天的中国电影,目前港产片产量骤减,大量香港电影人来到内地拍戏,也让内地电影多了几分港产风,这种交汇和融合都是必然的趋势。

  欧弟从这次的演出可以看到他未来的成长,这位台湾主持人一向以幽默和灵活著称,在舞台中央似乎没有卡壳的时候,一直都是公众关注的中心。在电影中他虽然显得有些稚嫩,可演起导演来也似模似样,那种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令人欢笑。如果欧弟坚持喜剧表演,将来或许也能成为一名具有号召力的喜剧明星,毕竟目前华语喜剧明星极其稀缺,简直到了后继无人的地步了。

  因为是“戏中戏”的结果,片中欧弟率领的剧组也在拍一部楚汉争霸的电影,难免让人想起了近期被延期《王的盛宴》,历史总是这样惊人的巧合。还有片中对于影视圈各类规则的揶揄,也让人佩服影片敢于嘲讽的勇气。目前我们华语片制作和好莱坞比起来真是不值一提,很多方面都远达不到专业的程度,唯有看清自己的弱项,才能想到取长补短,否则只是一味看到光明之处,电影就很难取得长足发展。《潘多拉宝剑》的聪明和睿智也就显现在这里,敢于嘲讽,也敢于正视问题。

  《潘多拉的宝剑》观后感(六):《潘多拉的宝剑》:一代喜剧之王的诞生

  请大家看到这个题目后不要觉得这种垃圾小片也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很多事情要亲身经历之后才知道真与假、美与丑,《潘多拉的宝剑》无论从制作水平和人员配置都对得起几十块钱的电影票。尤其对于这部电影的小成本投资以及低调的宣传来说这样精良的电影与其大规模的花钱炒作还不如做良好的口碑,让观众自己来决定电影的好坏。整部电影最大的亮点依然是湖南卫视的主持人欧弟,早在《天天向上》的舞台上欧弟凭借他过人的幽默感以及自己早年在台湾打拼的经历,早早就立足湖南卫视成为国内综艺界首屈一指的脱口秀主持人。当然,其中幽默成为欧弟的代言词吧。

  人生中第一次总是甜蜜,或许有时候还会带点苦涩。这次欧弟首次出演电影献给了《潘多拉的宝剑》,并且还直言票房突破1亿,其壮志豪言也凸显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初生牛犊不怕虎。不过,对于这部电影来说以其整体质量和人员配备突破1亿还是不在话下的,不仅从电影质量中看出目前国内低成本电影的发展新思路,同时也看到了这样一部电影早就了一个新一代喜剧之王的潜质。

  其实整部片子对于欧弟所饰演的人物塑造还是很成功的,并且对于首次触影的他来说简直是如鱼得水,似乎电影才是欧弟真正的发展方向。似乎这一切都与某个人的成功经历有着些许相似,当然那个人现在或许已经对电影毫无兴趣,但是是电影造就了他的辉煌,这就是周星驰。与周星驰相似之处就是,欧弟同样是从电视节目主持人逐渐成为一名电影演员,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真的可以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电影从业者。还有一些相似之处就是在于他们所涉及的电影中总有那些让人魂牵梦绕让无数屌丝梦寐以求的女人,就像《潘多拉的宝剑》中的香港模特陈雅丽,虽说是第一次在电影中担任女主角但是陈雅丽毫不逊色的承担起女主角的稳重与大方,不时展现出东方女人的独特魅力,我想很多人会在心中把她与同样是模特出身的angelababy作比较,但就我看来陈雅丽多了几分低调与成熟。

  就票房而言,不妨看下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收视率,虽说最近《天天向上》的收视率在下降,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是占据着同时间段的半壁江山。欧弟的粉丝自然就不少,而且欧弟的主持风格一向以搞笑为主,现在对于普通观众来讲只要能让我们笑,不管是高雅还是低俗一切都能接受。就跟《马达加斯加3》一样,不搞笑部电影的宗旨。

  在这个电影流水线式生产的年代,对于无数地产大亨、煤矿财主们进军电影圈的大形势下,还是有很多小成本电影坚守着自己的电影梦,他们是在用心拍电影。这部电影的中无论是欧弟的第一次触影还是陈雅丽的第一次担当女主角,这些巧合可能都能成为日后人们回忆的故事,或许这部电影在大片泛滥的现在很不起眼,但是值得我们去看。

  《潘多拉的宝剑》观后感(七):暑期档喜剧电影盘点:《潘多拉的宝剑》胜在轻松

  因为每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整个六月都笼罩着一层轻松快乐的气氛。主导市场的动画片并没有横行霸市,连恐怖片都趁机凑热闹,喜剧片当然是毫不示弱的找准位置成功插缝,好莱坞的,香港的,内地的齐齐亮相,实在欢乐。

  来自好莱坞的爆米花影片《特工争风》主打爱情,走的是三角恋的路线,不同于一般的三角恋情,故事中的两位男主人公都是来自美国中情局的两位顶尖探员,既是朋友又是情敌。特工追求伴侣的招数成为了最大的看点,而情敌之间的矛盾碰撞可是很重要的笑点,光看两个大帅哥频频出糗就蛮有意思的了,女主人公只是给电影添油加醋的点睛角色。所以三个女人一台戏到这里变成了两个男人演一台戏给一个女人看,基情四射。

  《悬赏》是周星驰御用编剧自编自导的处女作,也是阔别一年多以后再次在荧幕上看到久违的发了福的万梓良先生的表演。现代版的“赏金猎人”,颇有典型香港喜剧片中嬉皮贱贱的风格。八十年代的香港资深演员与香港中、新生代演员的演技比拼和思想碰撞是影片的一大特色,最少不了的还是杜汶泽的国宝级耍宝。这又是两个男人一台戏,一个女人搅黄戏的三人游戏。夸张的表演和神经质的无厘头正是香港喜剧片独有的标签,但这标签还能坚持用多久,观众还卖帐否?这个得从长计议。

  喜剧始终是香港导演驾轻就熟的题材,《2012喜上加喜》是《72家租客》及《我爱香港开心万岁》的续篇,原本是香港2012年的贺岁片,披上竹叶打上蝴蝶结之后变成了内地的端午节贺喜片。电影依然延续了多明星拼场的形式,以家庭戏为主,当“妖娆哥”遇上“麻辣岳父”,一场混沌的两代男人PK闹戏忙得不可开交。最喷饭的是影片植入了老年版的“那些年”,无厘头伤你没商量。影片虽是炒冷饭,好歹加了点心思进去,与时俱进了。

  《四戒》是中国首部警世癫狂喜剧,用小人物的写实生活警醒世人反思现实。影片将各种金钱、财权与小市民在夹缝中生存的的现状都表现得淋漓尽致。风格上癫狂有点形了,想走黑色幽默的模子,但火候还欠佳,尚停留在模仿的层次。作为中国新锐导演,马侃的职业生涯对他在电影作品上的思考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是值得观众认可的,其他的我们还可以再期待一下。

  《非常绑匪》是内地本土影视学院的老师自编自导的,以姜武、张北光为代表的老戏骨带着张默、邬祯琳青年演员一起折腾的乌龙绑架案。有别于香港纯正的的警匪片,《非常绑架》是有着内地特色的都市另类喜剧,关注的是九零后的新生群体,悬疑后面隐藏着不少的冷幽默。人气暴涨的姜武变身卡通匪徒,时不时爆出几句让人内伤的重口味笑话,倒是影片一大亮点。

  《潘多拉的宝剑》集合了两岸三地的偶像明星,以爱情轻喜剧为主。这是国内首部“电影百科全书”式的电影,记录了电影工业的整个过程,也不留余地的调侃了电影拍摄过程背后的种种隐形规则。这可是欧弟第一部主演的电影作品,新颖的题材让欧弟过了一把戏中戏的瘾。主持界中搞怪的欧弟在电影里也是一样按捺不住,情不自已的各种凌乱表现让人大喷,但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主持以外的清爽型欧弟,这个角色绝对让可以让人惊艳一把。

  喜剧片通常来说都是小成本制作,靠导演扎实的流水线操作,加上演员的表演和剧本的特色出彩。这个暑期档喜剧片扎堆,难免看得人眼花缭乱,有靠演员阵容吸引眼球的,有靠影片内容夺取人心的。《潘多拉的宝剑》低调的来,高调的走出,贴近生活的写实把拍电影这件事形象化、具体化了,让观众了解拍电影的不易。轻松独特的新式喜剧片,有那么点现代版《雨果》的意思,骨子里彻底文艺着,逗起人来也毫不含糊。文/番茄女王

  《潘多拉的宝剑》观后感(八):小成本、新演员、大惊喜——《潘多拉的宝剑》观后

  其实,看片前原本没有对这部电影抱太大期望,但点映开始不久,观众就可以依稀感到,这部戏将远超人们的预期。

  也许是新导演本身奋斗经历所致,《潘多拉的宝剑》讲述了一个电影圈边缘的故事。怀揣电影梦的婚庆公司策划、从香港来内地寻梦的漂亮小女生、走私文物却对“目标潜规则对象”柔情万种的大哥……当三个目的不同的人因缘际会凑到一起时,一部低成本的戏中戏便由此诞生了。接着,围绕这部戏中戏,人物开始经历不同的成长和发展……

  实际上,故事的开端很常规。但随着情节的推进,电影本身显示出了和其他众多低成本国片的不同之处。该片节奏分明、毫无尿点,这在近年小成本国片中非常罕见。每个转场的地方,都很符合逻辑。在导演精巧的叙事推动下,叙事画卷被慢慢铺成开来。每一个人物的出场和发展,基本都遵循了必要的铺垫过程,却并不见赘述。至少从叙事上说,《潘多拉的宝剑》属于国内小成本中的上乘之作。

  作为一本轻喜剧片,《潘多拉的宝剑》笑点层出不穷。而最值得称赞的是,几乎所有搞笑桥段都没有“过度阐释”,导演没有采用近年国产喜剧中常见的恶俗演绎,而是采取了相对克制的方法。其实,能做到这样对新人导演尤为不易,因为这不但需要讲述者对观众充满信任,也需要其对电影的整体有很强的控制力,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导演选择了去“接地气”。

  通常,对于些许无厘头的轻喜剧而言,“接地气”既是导演能力的体现,也是该片责任感的表征。由于剧情的设置,《潘多拉的宝剑》中的各种元素展现,本可以天马行空;然而,导演却做了很多落地的处理。重金聘请的韩国团队最终被发现是赝品;男女主角在拍摄中经历了诸多考验,最终收获的却并非成名或是电影梦,而是一段平凡的爱情;剧组中每个人的能力都被安排在恰如其分的范围内,自始至终没有脱离实际;而华哥的“事业”和爱情最红双双折戟。稍感欠缺的是,关于华哥最终结局的补充说明,似乎在伦理上有些说不通。其实从“走私文物”的设定开始,故事本身就戴上了一个不易摘除的枷锁。或许,对于华哥的结局,换一种模糊的方式也许会更好,然而,导演可能是考虑到自始至终华哥都以好好先生示人,所以做了人性化的处理,这是创作者在未来创作中需要思考的。

  剧中,饰演草根导演高扬的欧弟,是第一次触电,表演很本色,“轻无厘头”的气质和该片非常吻合。饰演华哥的郑浩南,在开始阶段和这部电影有些不搭,但随着故事的深入,他的表现也越来越好,最后,他也许是最值得称赞的演员。值得一提的是,饰演女演员艾丽的陈雅丽,第一次触电的她完全没有新人的青涩,其对人物的拿捏要好过近期的很多香港女演员,颇具灵气。剧中演员的台词非常具有港台特色,然而却并不像《血战到底》中的吴镇宇那样让人无法容忍。创作者的精巧构思,让这些蹩脚的普通话不但没有成为累赘,反而被直接用作笑点,这种手法相当聪明。

  当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整体来说,做工略显粗糙,如果说该片某些地方可以和《33天》媲美,甚至有某些超越的地方,那做工应该就是其软肋。该片剪辑水准中规中矩,某些地方带有电影专业中学生高手的印记,虽然从逻辑和节奏上来说没有太大问题,但依然值得更进一步。在《潘多拉的宝剑》中,大部分段落的美工相当一般,虽然重场戏做得非常考究……也许,对一部400万投资的作品,你无法苛责太多。

  剧中很多地方,引用了各种电影专业术语和概念,对于电影出身的人来说,或许非常文艺,很有情怀;但观众会不会买账、会不会嫌烦,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最后,电影的名字显得缺乏感染力,有些许山寨的感觉,要知道,现在早已过了《疯狂的石头》的年代。

  如果你可以宽容《马达加斯加3》中段的苍白和末端的无力,那《潘多拉的宝剑》应该值得想要放松的您走进电影院。

  《潘多拉的宝剑》观后感(九):被演砸了得一部好电影

  故事是个好故事,一群小人物一起做一件事,类似”钢的琴“”海角七号“,个人比较喜欢看这种风格的电影。

  演员,这个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演员,不懂导演为什么要找香港演员,这种片子语言分量是很重的,很多靠俏皮话加分的地方,可郑浩南,连晋,这两个在香港霸气十足的老大人物,到了这里面演技全丢了,话也说不囫囵了,简单来说就是全演砸了;陈雅丽,不可否认真是美女啊,可我一听到她那刺耳的普通话真的是倒胃口啊;欧弟,话说囫囵了,可台湾人也不适合这种语言取胜的片子。反倒是配角都比主角演得好。

  《潘多拉的宝剑》观后感(十):一帮新手攒出来的过硬电影

  这部片子很讨喜,很讨喜

  其实,平常来说,对欧弟是没有什么了解的。除了他是综艺主持人之外,似乎也没见过什么大荧幕作品了。陈雅丽,标准的新人,这之前有谁知道呢?只是觉得她长的好像邵美琪。郑浩南,印象中还停留在东兴浩南的身上,还有卫斯理里边的大坏蛋。

  最熟悉的莫过于连晋的顶你个肺,但是他在这里顶多就是个客串角色。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新冒出来的导演带着这么一众要么新人要么老戏骨的人来拍出了这么一部有价值的作品。这个价值,在我看来就是看过之后你觉得对得起票价。

  笑点不俗,这是喜剧片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事情。你可以说把现代的段子融入进去,但是没想到导演会把演艺圈的事情开涮,而且涮的这么精彩,这么隐晦。

  说最惊喜的话要数发现了两个大陆的男演员,邓紫飞和张炜迅

  邓紫飞让我看到了他身上有那种可以饰演《热血高校》的气质,虽然翻看他的微博他最喜欢的是黑暗剧和科幻片。但是他在剧中变脸速度之快也是让我笑得前仰后合。尤其是那段跟欧弟对的外语的最后一句,为什么就让我想到了铃兰?!!!

  而在张炜迅身上,我看到了那种土生土长北京人的气质,说话贼哏儿,表情到位,也就是那种胡同串子的气质。虽然在北京话里边,胡同串子不是什么好词,但是除了这个,我实在想不出怎么形容他的演技了。

  至于闰土的主题曲……闰土,我不喜欢……

  看的四嫂很高兴才是正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