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惊天动地》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惊天动地》的影评10篇

2018-07-03 03:4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惊天动地》的影评10篇

  《惊天动地》是一部由王珈 / 沈东执导,侯勇 / 李幼斌 / 童蕾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惊天动地》影评(一):我今年最期待的国产影片就要上映了

  我今年最期待的国产影片就要上映了

  期待了许久的建国大业就这样看过去了,下一个期待地是实际上是我个人今年国产片里最期待的。

  那让我们GO坛激动一年多的事件想想我们筹款的努力,想想我们百姓无助地进不去那地方时候,想想我多天不敢看电视面对那惨厉的影像,我们只能都把无助期盼目光投向了子弟兵,那时候也只有部队能不惧危险硬闯进去了。

  回想下,那几天我们一点也不知道里面的情况,想想不论国家还是百姓都是很想第一时间赶进去,不是赶过去, 是赶进去,那时候也只有部队有这个能力信心来做这件艰苦奔S的事情

  片名是《惊天动地》,我喜欢叫《感天动地子弟兵》。

  《惊天动地》影评(二):大灾面前有大爱,不要以一部电影的角度评判这部片子

  2016年我又在电影频道看到了这部片子,距离汶川地震经过去8年,此时南方湖北等地又发生洪灾,比1998年更严重,还有福建等地的台风,我们已经经历了太多的灾难,依旧有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扭曲事实,这部电影本来就是以汶川为原型拍的,它的内容是不能诠释当时地震的万分之一,不能以专业眼光去评判这部电影,有些人说解放军桥段煽情,对此我只能呵呵,没有经历过你有什么话语权,难道你能否认解放军做出的贡献?地震抗洪的时候你们在哪里?在干嘛?你有什么立场诋毁和攻击别人,当你遭遇灾难的时候,你们依然能挺着腰和他们一样坚持坚守,我敬你们是条汉子!我们不一定能像他们一样,永远冲在第一线,但也请一些人不要信口雌黄,心安理得享受别人保护同时又抹黑别人,不要求你们知恩图报,也不要恩将仇报,电影只是电影,不要借着电影对真实历史指手画脚

  《惊天动地》影评(三):细节情感动人

  惊天动地。

  既指汶川大地震来得惊天动地,也指汶川大地震的救援活动惊天动地。

  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的泪水几乎就没断过。网上有人批评这部影片的特效做得好,这点我不予评论,因为我对于特效这些东西向来不是很了解。我要说的是影片中那些让人动容让人流泪的细节。

  关于县长任玥的母亲(宋春丽饰演)

  一个老人,一个为女儿买好了樱桃等着女儿回来的老人,在面对地震时,义无反顾地用最后的时间婴儿车推了出去,而自己被压在了钢筋水泥下。

  尽管把死亡留给了自己,但为了见到女儿,她依然忍受着莫大的痛苦,在钢筋水泥下用力呼吸告诉自己不要放弃

  可当她的不要放弃遇到了那些坚持要救她以至不肯在水坝泄洪前疏散的人时,她毅然地选择了放弃,拨段了最后一根支撑的钢筋,彻底任自己被永远地掩埋在地底下。

  三个细节,一个比一个更令人动容,也一个比一个更赚人热泪

  关于旅长唐新生(侯勇饰演)

  作为摩步旅的旅长,在联系不到上级的情况下,他果断地带领官兵赶赴灾区,这种敢于承担责任勇气就不需多说了。我这里想说的是他作为一名丈夫面对妻子的那份共生死的不变深情。在他们从峭壁上攀梯子下去时,他毅然地把自己和妻子绑在了一起。比起精致的同心结,把他们系在一起的的那根绿色腰带显得更为鲜艳。在影片中,他不仅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军官,更是一个有情有义、顶天立地男人

  关于广大官兵

  最让我动容的并非广大官兵在展开救援时的行动魄力,而是在救援前侯勇要独生子举手时军队里静悄悄的一片,而要非独生子举手时齐刷刷举起的一片手。没有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军魂在这一刻得到了彻头彻尾的体现

  《惊天动地》影评(四):煽情也得有個度

  老实说,看完《惊天动地》,我感到由衷的蛋疼。标语真多啊,还有那中国特有的歌颂式煽情。搞的我老觉得这是一部五毛作品爱国无罪,但你煽情也得有个度。

  片中第一个把我雷倒的情节是映川人民在震后伤心欲绝,这时,解放军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终于到来了。人们當即群情涌动,这可以理解,毕竟军人真给人以安全感觉。但是竟然有群众笑了!一个刚失去至亲的人看到解放军就笑了。你能理解吗?反正我就不能理解。这还不算完,未了,映川的任玥书记把嘴作八字状,用缓慢有力语调说:“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原谅我,看到这里我笑了。

  再有就是视察灾区时,省长对粱志东说:“唐山大地震时,我们只有镐和撬,眼看著人埋在下面就是救不出來。現在好了!我們有很多先進的設備!”梁就感嘆:“是啊!我們國力是強盛了好多!”我真的真的很無語!這誰寫的劇本啊?太操蛋了!感覺味全變了,好像這地震就是爲了給中國提供一個彰顯國力的機會才到來的。

  劇中此類橋段比比皆是,實在不勝枚舉。我想不僅僅是劇中,整個神州大地都是如此。

  說到這,就想起了俺們實驗中學的范校長,我至今記憶猶新,某次周一例行的昇旗儀式上,范先生深情的演说:“看著五星紅旗苒苒昇起,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我當時就樂了,我説我還45°角仰望紅旗,淚流滿面撕心裂肺呢!

  說了那麼多,還是那句話,煽情也得有個度,別太惡心了。我是愛我的國家,但我還真不屑搞這種狗屁煽情。真希望天朝的官員領導們能少說一點排比句,少煽一點情。多想些有意義的事來乾,這樣才對的起乾部兩個字。

  《惊天动地》影评(五):谁说《惊天动地》海报抄袭了《父辈旗帜》?

  看到《惊天动地》的海报时,彻底无语了,完全抄袭了《父辈的旗帜》,无论是整体构图,还是鲜明个性十足的旗帜造型风起云涌背景,还是海报的冷色调,都如出一辙特别是背景的天空,能明明显看出来是出自同一张图片,只不过一个反向一个正向而已。明明像复印,谁说是抄袭?

  其实,海报抄袭,早已不是新闻,更有靠抄袭海报进行话题炒作的影片,也屡见不鲜,跟风是可以理解,但大多在比较严肃的影片类型中出现,像喜剧动作片、爱情等等,只是这次,被抄袭的一方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战争人性控诉的力作,抄袭的一方是反映支援5.12国难地震的主旋律影片,如此明显的抄袭,在国内尚为少见

  战台烽认为,造成这样“抄袭”的原因,应该有三个:

  第一,海报设计方偷懒抄袭,而恰逢《惊天动地》的所有主创、宣传人员都没有看过或者看到过《父辈的旗帜》,大家都是高尚的人,不在国内影院公映的影片,从来不鸟。所以根本无从知道。

  第二,我们伟大的出品方如有神助,灵感迸发的设计源泉打造的神品,竟然与已经存在的某好莱坞影片惊人相似,可以解释殊途同归的偶然性统一

  第三,还是不要说了,如此严肃的题材,怎能会让抄袭变成有意而为之山寨行为呢?还是相信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吧。期待国产片海报能诞生越来越多的“神作”!

  因为,我们从来不“抄袭”!!

  《惊天动地》影评(六):为什么主旋律总是没有故事呢?

  长期以来,中国的“主旋律”老是走不出一个误区,认为在某些表现所谓宏大历史和重大题材的影片中,场面重要,情节,尤其是细节,不那么重要。这种思路经常导致很多电影只见场景不见故事。观众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只记得某些段落画面人物形象模糊不清。《惊天动地》倒是给那几个主人公一一安排了故事,但是几乎每一个人物的塑造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既缺乏扎实可信的情感细节,在某些段落的叙事上也没有做到连贯的、必要铺垫

  看过《南京大屠杀》的人都知道,如果没有在屠杀开始之前为受害人一一铺垫细节,让观众熟悉他们,同情他们,后面的屠杀场面即使再震撼,观众的反应也会麻木不仁,因为这些人观众不熟悉,没有一直去关怀他们的命运。《惊天动地》一样的。英雄教师千秋事迹,在现实中引起过强烈反响,到了影片里却基本无感。什么原因?就是缺乏之前的细节铺垫。也许有人说,那是配角用不着铺垫。说这话的人可以去参考一下《辛德勒名单》,看看大师和我们的差距。其实,影片对几个主人公也是铺垫了的,比如田野,事先把他拎出来给了好几场戏。这样的创作动机本来是很好的,可惜没有贯彻到底。细节太单薄,情节的铺陈太生硬导演本意可能是想通过田野独生子的身份衬托其高风亮节,但因缺乏水到渠成自然,显得有点故弄玄虚。直到他牺牲了,人们还在想,到底这人什么身份,大大分散注意力。岳红扮演的县委书记任玥这个人物的设计,是本片最大败笔。本来母女亲情处理好的话应该是亮点的。结果为了刻意展示女儿大爱胜于小家的“崇高”弄得极其矫情,甚至不符合人之常情。几次三番派人去劝领导回家看看,这样的情节让人感觉某种迂腐的煽情模式卷土重来,何况,一个看到别人受灾总是泪流满面的人,得知自己的老母失踪了居然无动于衷,这样的情节实在不能令人信服。没有小爱,何来大爱?用不着太多设计煽情场面,假如能够稍微安排一些任玥背对人群心理表现,比如片中面向家乡跪拜的士兵,寥寥细节,人物形象就会真实感人得多。

  《惊天动地》也不是没有优点的,在大灾难背景下对于平民化的关怀有真诚一面。比如在地震后的痛苦无助中,唐新生率领部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区,人们悲欣交集的反应表现得很有层次感,虽然是导演刻意安排的高呼“解放军来了!”,但它确实打动人心。影片中两个中学生之间朦胧情感的设计也是可圈可点的情节亮点。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影片的类型化特征。影片多处借鉴了西方类型电影,特别是灾难片的表现手法。如地震爆发混乱瞬间,大规模的伤亡场面,化工厂上演“最后一分钟营救”等,都让我们联想起好莱坞灾难片的某些经典特征。但中国毕竟不同于美国。在好莱坞形形色色的灾难片中,大规模的恐惧、死亡之后,总会出现一个或几个本领超强,能够力挽狂澜的个人英雄。这些英雄凭一已之力,便可拯救亲人,拯救世界。他们往往与周围懦弱自私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甚至与代表国家利益官僚阶层对抗,如美国电影《卡桑德拉大桥》,医生代表的人道主义英雄就在与代表国家利益的军官阵营的斗争中取胜,挽救了一辆列车上大多数旅客生命。中国的电影里不会有这样的个人英雄,或者说,这里的每个人其实都是英雄。无论是地震瞬间舍身救护学生的教师,震后不顾生死即刻赶到现场的士兵,抑或为了不影响部队安全撤离自断生路的被埋老人,他们都很普通,没有超人能量,但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闪耀着英雄主义光辉。这似乎是中国的主旋律类型片与好莱坞类型电影最明显的区别:好莱坞复苏了人们潜意识里的个人英雄情结,中国影片则通过强调集体方式来唤醒观众内心深处归属感爱国主义情怀。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惊天动地》的拍摄意义超越电影层面的。它让观众再一次回忆起这场毁灭性的大灾难中那些最温暖明亮部分,中国政府在救援中表现出的有力、有效、有情,中华民族危急关头相互守护关爱万众一心争分夺秒地抢救生命。人们愿意相信,这样的事,只有在中国这样的国家才会发生。

  《惊天动地》影评(七):懒汉甩笔0914《感(惊)天动地》子弟兵 两位地震“亲历”人热泪同看本片

  懒汉甩笔0914《感(惊)天动地》子弟兵 两位地震“亲历”人热泪同看本片

  懒汉阿亮(dlymt.cn knliang)

  那是让我们激动一年多的事件,想想我们筹款的努力,想想我们百姓都无助地进不去那地方时候,想想我们多天不敢看电视面对那惨厉的影像,我们只能都把无助期盼地目光投向了子弟兵,那时候也只有部队能不惧危险硬闯进去了。

  回想下,那几天我们一点也不知道里面的情况,想想不论国家还是百姓都是很想第一时间赶进去,不是赶过去, 是赶进去,那时候也只有部队有这个能力和信心来做这件艰苦奔S的事情。 自从知道要拍这片我就一直在期待。

  今天一大早就赶到影院,竟然有人比我还早买了这第一场的票,还是买的 残疾人座位票,这片在大连宣传不多,关注的人也不多,难道是512或者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进场时候特意留意下,确实行走很是不便,影院服务员想搀扶下,被他感谢礼貌拒绝,是个汉子。一直到开场,全场就只有我他两人,一前一后,一位是“疑似幸存者”,一位是“边缘经历人”,两位貌似都接触过地震的中年男人一起观看这片。

  许久没看到八一的LOGO听到熟悉的配乐,片头一段介绍字幕让觉得是在看军事教育片,呵呵 感觉太八一专业了,等到开篇字幕段落,就是感觉像是商业大片的煽情基调了,

  导演没过多交代前因、人物关系,干脆利落简洁的五分钟交代完所有前期事情,本片主因就马上开始了,地开始咬了, 天开始变了,《惊天动地》片名这个时候才出场,配合画面是相当滴刺激。

  一大段悲痛沉闷痛苦的地震画面出现在眼前,我和前面的中年男子都不禁落泪,仿佛回到去年那个时期,一听地震消息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尤其是看到汶川中学学生逃跑段落,从三楼到二楼 从二楼到一楼,楼体的裂缝追着他们走的时候是揪心的。

  开篇这大段特技画面平心而论算是大陆高水平的制作,比超级台风那模型车强多几百倍,最起码你看起来 实景、模型、特效都是那么有机地综合在一起,不是非常扎眼地独立独立的。

  影片不是常规地主旋律,片里的子弟兵和政府也不是高大神化的形象,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跟汶川的百姓一样在大灾面前都是拿得起、放得下的英雄。

  影片没有按常规灾难电影或者主旋律电影那样,专门描述大灾大难的发生,用近似一半的篇幅描述了次生灾难的危害与奋力去解救,地震产生的湖,化学工厂的化学泄露等等。

  《惊天动地》影评(八):《一只诡异的土鳖》——评《惊天动地》

  好莱坞有种卖座很好的类型叫“灾难片”,“9.11”过后的几部主题电影都自觉放弃利用这个与商业绝配的题材,比如纪实风格的《航班 93》、尼古拉斯凯奇加盟的《世贸大厦》,没有着重刻画视觉特效,再造恐怖发生的情景,担心观众们害怕回忆。中国灾难片《惊天动地》正相反,开场一大段精彩的、以假乱真的汶川地震实况,导演的立意方向可能正确,想表现学校老师、普通市民,部队士兵的临危不惧和处变不惊,但过程太漫长,CG打造的镜头太多,看得人稍微兴奋起来就心底渐渐不舒服,毕竟举国悲哀的事件,毕竟刚过去一年。

  然后是空洞的剧情和脸谱化的角色,那些军委专业户演员(李幼斌、侯勇等)统统上阵,朗朗地为正义、注定结果,大道理歌功颂德。精神领袖巫刚继续板着脸演省长,每句台词都是铿锵有力的男中音,从听觉上就区别于老百姓。他先前的代表作《超强台风》(灾难片)能秒杀所有面对芙蓉姐姐仍不呕吐的强者,突然,我意识到一个可怕的猜测……定睛导演的名字,谢天谢地,不是土鳖片之王——冯小宁。

  这是一部内容诡异的影片,想弘扬高尚深刻的主旋律,却往表面化的感官刺激里努力。

  用牺牲亲属来衬托领导的无私是和谐影片的杀招,所以县长她妈刚出现第一次我就猜到人家最终会为该片精神层的升华而陪葬,“5.12”时确有领导为救别人失去自己至爱的例子,但换回的是再不愿提起的悲痛被艺术需要加工成亿万人参观的视频教育课再现于银幕上丰碑永存。“付出”是很高贵的品德,天灾降临威胁生命的瞬间,任何平日正确看待的价值观都会动摇,被考验,在《惊》里,每位主次要角色都像铁血英雄,面对极大的危险时,没有丝毫犹豫,冲,跳,钻,爆炸前还气定神闲地用女人的力气拉拽男人的身体施救,不人性,更缺乏真实。也许你会说,当年报道过老师因为挡住课桌下的学生而死亡的新闻,但现在这是取材生活,半记录风格的电影,顾及全面才能客观,马未都聊过,“小说中全是好人没坏人为什么不好看?顺拐了”。

  总指挥梁司令的儿子沉溺网游,被地震教育得幡然悔悟去当志愿者;年轻的魏医生支援灾区巧遇年老的男友旅长,演绎了一场特殊背景下的军人之柔情;齐老师请批新婚假却放弃小家的建立和武警丈夫抢救大家(国)做更有意义的事(我倒觉得让齐老师死更能突出那啥);男同学念念不忘女同学,连交还寄予重生希望的她手中的生日礼物都是福娃京京。该抵制的都抵制了,该赞扬的都赞扬了,读到这里的人尽情联想。

  最后提两个可乐的地方:

  1.音乐作曲者深得汉斯基默亲传,怎么听怎么是《珍珠港》的散装光盘。

  2.结尾的高潮——炸化工厂那场戏明显是为商业要素考虑生硬地添加的,“爆炸”像冲锋枪扫射一样,能让观众心里得到满足。

  (原创,转载请署名,谢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