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粒子狂热》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粒子狂热》的影评10篇

2018-07-10 02:1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粒子狂热》的影评10篇

  《粒子狂热》是一部由马克·列文森执导,Martin Aleksa / Nima Arkani-Hamed / Savas Dimopoul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粒子狂热》影评(一):人类需要科学艺术

  观看此片前,先阅读了《上帝粒子》一书,有了些初步了解。不过受限于自己智商有限理解起来还是感觉有些费劲的。

  对于一个科学纪录片本身来说,片子制作精良个人认为比《cosmos》要做的好。片子结尾的一段很感人,为什么我们需要科学?为什么我们需要艺术?这些看起来与我们毫无关系的事,却恰恰定义了我们作为人类的意义。忘记在哪里看到的新闻,NASA想从税收里多使用0.5%用于航空航天事业,但是马上就会有许多人跳出来反对,那么多钱够买多少粮食了,够养活多少吃不饱的人了。现在早已不是美苏航天竞赛时代了,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过好自己的生活,比是否多了解些宇宙重要的多。只是他们不明白,人类现在使用的所有能源工具、物料等都是来源于在这条路上一直探索科学家

  “这条路时宽时窄:有时它经过很长的一段空白(就像穿越内布拉斯加州的80号公路),有时又会穿过有很多美景的弯道。在这条道路两旁有许多标着“电力工程”、“化学”、“无线通信”或者“凝聚态物质”的诱人支路。选择支路的那些人已经改变了这个星球上人类的生活方式。而那些还在这条路上行进的人会发现一路上遇到的都是相同的标牌,上面清晰的写着:“宇宙是如何运行的?”就是在这条路上,我们可以找到20世纪90年代的加速器。”——摘自《上帝粒子》

  无论这些科学家是否真的找到“希格斯粒子”,都已经不重要,他们可以为了人类科学的进步用尽自己毕生的精力,难道还不够让人肃然起敬吗?很多人去感谢上帝、感谢佛祖,我说不如去感谢下这些科学家,所以请不要再问,找到了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实际利益

  科学与艺术一定要一起进步与发展的,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部纪录片除了拍摄影像以外,还使用了Flash、3dmax、并且出色运用了Motion graphic这一制作手法,就是这些设计师软件帮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这么抽象、微观的物理概念生动表现了各个粒子与经典模型

  也许这部片子的目的不是在向大家解释什么是“希格斯粒子”,什么是“对撞机”,他只要完成一个目的就好了,就是让大家知道无论处于怎样的时代,人类是永远不能放弃科学与艺术的。

  《粒子狂热》影评(二):A Human Story

  The documentary is about the ups and downs of CERN LHC (Large Hadron Collider) during its first days of proton collision experiments. But ultimately this is not a story about physics, rather about the human spirit.

  Many moving moments: when the scientists talked about why they chose physics as their career, it is all very philosophical. In their different ways, they all want to grasp something concret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universe, the eternity.

  The two grey haired theoretical physicists discuss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 outcome of LHC experiment could prove the theory they had worked on all their career wrong. As an audience, you can clearly see, to them, how devastating this could be. At the end of the discussion, however, they agreed, the truth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eter Higgs' presence at the meeting when CERN announced the discovery of Higgs particle. He was not seated at a reserved seat but among the audiences.

  avas Dimopoulos, ".. the .thing that differentiates scientists is purely an artistic ability to discern what is a good idea, what is a beautiful idea, what is worth spending time on, and most importantly, what is a problem that is sufficiently interesting yet sufficiently difficult that hasn't yet been solved, but the time for solving it has come now?"

  quot;The things that are the least important for our survival are the very things that make us human"

  《粒子狂热》影评(三):对撞115元素

  教授:你首先要有基础知识量,无论那意味着什么,但是唯一可以区别不同科学家的是他们的艺术才能,能够识别什么事正确观点,什么是特别美的观点,什么是值得你花时间在上面的,最后,最重要的是,发现那些足够有趣的,但又能给你足够多的挑战同时还没有被解决过的问题,而现在就是解决着这些问题的时候了。

  科学家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整个控制室里面就像是充满了一群六岁大的小孩,而他们下个星期就要过生日了,有蛋糕礼物,他们的好朋友都会来参加。

  实验解释:这个大型强子对撞机其实是一个很基本的实验——每个恩在小时候都会设计的实验,你有两样东西,然后把他们连两个撞在一起,这样你就得到了很多新的东西,然后你试图去理解这些新东西,我们要做的是让小小的质子相撞,这些质子存在于所有原子中心,为了让他们在对撞时的速度可能地大,我们建造了一条27公里长的环状管道,然后使那些质子沿着圆环多次旋转,使其加速至接近光速,然后我们使两束以相反方向运动的质子束在4个点相撞,在这4个点分别做4个不同的实验,超环面仪器实验(ATLAS0)底夸克探测器实验(lhcb)紧凑渺子线圈(cms)以及大型离子对撞器实验(alice)。女神经:我目前负责超环面仪器实验,超环面仪器就像是一个七层楼高的相机,它可以拍摄到每一次单独碰撞的快照,这些碰撞总共有数十亿次之多,希望能够看到传说中的希格斯粒子,每次我们在更高的能量下,开启新的加速器,我们总会发现惊喜。总而言之我们最期待的事能够发现希格斯粒子。

  《粒子狂热》影评(四):λ

  记几个感触的点

  ①长发教授在教学楼雕塑讨论秩序混乱,顺便引出了超对称理论和多重宇宙论。满屏的宇宙常数极其慎人

  这让我想起了大刘曾经类比过多重宇宙的不确定性-----“有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个洞。设想这个靶子的平面上生活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定律:'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会有一个洞。'它们把这个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意行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铁律。”

  ②土耳其教授的人生信仰真实

  小时候所有人都会坚信黑白分明,坏的事物坏透了,好的事物永远是好的。可是长大了才知道极端是最不可能的行径,大多数事物的好坏都是取决于主观感受。可是物理不同。物理没有好差,只有真相与谬论。似乎是有更高维的存在掌控着物理世界的黑白(我们称它为客观 可是谁知道它不是另一个纬度上的主观呢 我瞎想想hhh)

“我决定致力于 真相不能被人们说法左右 的领域

  后部分揭示higgs粒子质量前夕,眼看着自己卖命30年的理论很可能就要被推翻,教授满眼心酸安慰同伴说“但至少我们知道真相了 那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我跪

  ③特别优秀 这部片子还插入了政治 媒体与科学形成对比。也不知道是反讽还是啥 一派“科学界是我们nerd的天下你们都别管”的清高感hhhh科学家们真的不会办party,中间一段关于强子对撞机的rap孝死我了 瞎搞

  ④长发教授在演讲回答了一位经济学家的问题“解释一下强子对撞机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利益”

(英文更哲一点 明天把英文整理出来)

  《粒子狂热》影评(五):纪录

  本片主要纪录了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自2008年首次运行到2010年发现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的历程

  LHC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最昂贵单一机器。LHC位于瑞士日内瓦附近的法国-瑞士边界的地下175 米深处,周长27公里 (17 mi),由欧洲核子研究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 CERN)自1998年历时10年建成,来自一百多个国家的一万多名科学家及工程师参与建造。想起美国那烧了20亿美元仍不幸夭折的SSC,CERN也是够狂热了。

  导演Mark Levinson是UC-Berkeley的物理学博士,后来改行进入影视行业。制片人之一David Kaplan是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物理学教授。

  全片高潮自然是公布Higgs boson被确证,台下的Peter Higgs喜极而泣。有太多的理论物理学家终其一生都无法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被证实,也难怪Peter这老家人在后面采访感慨:“For me, it’s really an incredible thing that it has happened in my lifetime.” 然后,某人回到:“Not only in your lifetime, Peter.” 全场掌声伴随笑声,没有比这更幸福时刻了。

  该片获得压倒性的正面评价,在烂番茄上也获得95%的新鲜度,7.9的评分。

  发现Higgs玻色子的意义有待后人评说,不过Peter Higgs 和 François Englert因为相关工作而获得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另一个主要贡献者Robert Brout却在2011离世而未能领奖。

  《粒子狂热》影评(六):人类与个体

  影片通俗易懂,其间穿插的科学巨擎言谈亲切一如常人,贴近科研进程也可以让普通人感受到科研的伟大,或者人类的伟大。人类在这个无边无际的宇宙里自己给自己定下了的价值

  我要侧重于从个体方面说。

  当我们花了几十年的精力在一个东西上面的时候,或是经商,或是艺术,或是打仗。我们都希望看到一个结果,知道一个客观的结果来证明自己的努力有价值的。

  朱元璋和朱棣花了无穷的岁月打天下,付出了一切,此时需要回报来打到心理的调和。于是有皇位。而他的将军们也受到册封,自己努力得到了回报,很满足

  物理学家亦然,希格斯早年预言了希格斯粒子的存在,在看到预言成真的时候觉得努力艰辛,此一刻尝到了果实甘甜

  但并不是所有人的努力都能得到社会认可,一些人一辈子的付出注定付之东流,毫无成果,在希格斯粒子确定为125左右的时候,已然证实140的理论错误,那么研究140理论那么久的人,就会有失落。

  将军自然也有极其多的好好打仗,皇帝不认可的状况,譬如岳飞。这只是典型的例子,殊不知“一将功成,则万骨枯焉”,亦不知多少个人价值不得伸张。

  当代社会比之以往,路径宽广了些,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人生价值。

  古往今来,命运时常有时不给努力的埋没的人机会,我想,这也是佛教,或老庄自然得以兴盛并且放养光大沿至至今的根源。

  以上看来,人这个物种,非常有意思。他们根本不是想怎么活就怎么活的“自由”,而是被价值观的规律所约束,他们必须要找到自己的价值。才能够得到了幸福。那么作为一个个体,到底依据兴趣,把自己的价值放在社会上的哪一个方面,就变成了很有意思的问题。

  首先,它最好是一个可以延续很久很久的产业,不是几十年兴盛,下一个几十年吹灰湮灭。这个长度最好比你活着的时间长得多得多。因为那样的话,你就不必陷入当你所坚持的产业行当在社会上覆灭之后,你的价值无处安身,无所伸张的痛苦之中。

  文学,音乐,数学,物理,等等,长久不灭,亘久流传。

  直播行业,各种小职业,给人端盘子等等,一时兴盛,随时变化,毫无立足之地。

  我们大概在心中有所选择了吧?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家。在这里,我照用先前一个人思考的,把国分为你的单纯的聚居地,政府的,民族的,这三个级别。

  这就比较清晰了。多少把信仰和全部的价值依托在大明,大清或者别的国家的罗马帝国等的人,所谓忠君忠国者,不随国生,便随国死。可见为了亡国而自杀而不是他杀的人极其的多。

  这一点怎么来看呢?难道我们偏要做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为了活下去,也不把价值依附在国家上?亦或政权上,民族上?

  依托在民族上的要比依托在政权上的好,依托在政权上的要比仅仅依托在单纯的聚居地(故乡)的好。因为以上的前者都要比后者所处的范围要大。其所保持永恒的时间要长。你的价值的载体就越少破灭,你就越容易保持并且发扬你的价值。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除了这三级,以外,还有更高更广的范围,至高的一个级别,那就是全人类。连拘泥于自身民族的偏狭都能没有了。

  而这一级别最好的实践就是国际共产主义,尽管因为存在的分歧而只存在了少有的时间。或者另一个例子,各国的科学家一起为了人类的对立面(宇宙)而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一个角度。

  历史上因为民族,政权,或者聚居地这三级造成的极其愚蠢的人类行为我应该不需要ao述。

  但他们的存在也是有现实原因的。

  自古以来人们往往因为共同的敌人而团结在一起,形成共同的文化。也就是说,群体都是因为一个对立面,才产生的。

  希腊以前都是各个邦国各自为政,那是地形原因造成的文化差异。此时他们的对立面,是地形。

  中国古代也有这种情况,怠至秦皇汉武方一统天下。

  自古都是因为各种对立面而团结起来群体互相嘲讽来嘲讽去,你打来我干去。而往往不是文化的柔和教化让大家在一起,而是武力。

  以及武力之后次之的教化行为。毕竟有武力保证了才能教化。譬如日本占领中国之后的要求学生学日语。这个教化,文化侵略的过程也并不总是单一的,蒙元入关,没有蒙古文化的强势侵入,反而实现了民族文化融合。

  迄及今日,凡因互联网交通工具的便捷,地球成为“地球村”。就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的世界人类文化。此时因为地形的阻隔已经微乎极微。但是一些国家历史的关系往往会对其他国家有仇恨的,警惕的行为。以及当今国际态势上的经济政治争锋造成的不安定因素。

  我再一次说,我认为把价值放在这个第四个级别,全世界人类,上面,是最好的。当临此高度,以下一,二,三,级别的偏狭和愚蠢一览无遗。

  《粒子狂热》影评(七):看起来很美好以及未来似乎并不那么美好

  一个人若是在2013年看这部《粒子狂热》,一定会看得鸡皮疙瘩乱跳,一定为人类的基础科学研究鼓掌呐喊。然而这部纪录片在2017年看起来,却有了另外的一种味道。

  那个时候Higgs被发现,并且毫无悬念的拿了诺贝尔奖。高能物理又攻下一城。曾经美国因为钱不够而放弃了SSC,把高能物理所能带来的贡献拱手让给了欧洲。在证明了Higgs后LHC进行了一段时间升级后,LHC并没有找到轻子夸克,没有找到超对称粒子,什么都没有再找到。实验物理学家在沮丧,理论物理学家也有点彷徨。依靠粒子加速器,我们还能得到新的东西吗?

  16年杨振宁和丘成桐对高能所提出的CEPC撕了一场,大牛来撕逼,势必不少人站队呐喊。关于钱也好,关于吸引人才也好,关于基础科学的话语权也好,一堆一堆的考量。像我这样不搞物理的小虾米自然是看得云里雾里。只是现在看着现在高能物理的愁云惨雾,粒子加速器真的还能给我带去更新的世界吗?

  《粒子狂热》影评(八):我们的渺小与伟大

  两个地点,普林斯顿与日内瓦。

  六位全球顶尖的量子物理学家,Martin,Nima,Savas,Monica,Fabiola和David。

  七年拍摄时间,五百多小时的拍摄素材。

  近万名物理学家合力,近百亿美金的投入,二十年的运转与建造,只为一个实验。

  量子物理学家们相信,这实验,能够让人类迈出认识宇宙真谛的或许最重要的一步,或者全然改变当代物理学方向的基石。

  这就是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

  完全不懂量子物理学,没字幕,仅凭一丢丢还算听说过的几个名字,连蒙带猜也大概应付得来。

  其实不要紧。

  甚至可以说这部片跟量子物理学无关,我所看到的,是一群执着单纯可爱的人们,是一个艰难遥远又多舛却似乎可以触摸得到的梦境,是一座比所有建筑都恢弘都漂亮的机器,是一片用来探索宇宙却几乎和宇宙一样精彩得令人窒息的画面。

  那粒子以接近光速对撞时的画面,比我见过的任何一幅绘画都美。

  电影着重拍摄的每个物理学家都性格十足。活泼可爱、比起理论更愿相信事实的实验派博士后姑娘Monica,出身物理学世家、从伊朗逃难出来爱穿匡威、直言快语的怀疑论者Nima,来自土耳其的沉稳乐观无比爱喝意式浓缩的Savas,一副好爸爸形象的光头男Martin,优雅纤细爱哲学爱艺术却投身量子物理学成了研究组织头头的意大利美女Fabiola……

  每每镜头略过,几乎所有科学家们,年轻的都是摇滚乐手feel,年老的都是帅大叔范儿,而相同的是每个人的眼睛都那么单纯那么狂热,那么迷人。

  对了,导演自己也是个物理学博士,UC伯克利的。

  快到结尾之处,演到当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举行发布会,根据巨量数据分析之后,终于敢于宣布,测量出新发现的粒子的质量为125GeV,而一年前发现的那个140的数值并非为常态时,几位坐在台下的白发老人默默摘下眼镜俯首擦去眼泪。

  电影院里的我也没能忍住,一边听着一堆听不懂的术语,一边哭了。

  125,这个数字意味着其中一位老人在差不多半个世纪前所做出的假设,不计其数的量子物理学家们花尽半生寻找了半个世纪的传说中的或许存在或许不存在的那个将一切物质凝合在一起的粒子,终于得到了证实。

  那位老人叫Peter Higgs,而那个神秘的能够解读宇宙最初奥秘和未来的粒子,这么多年来都被称为Higgs粒子。

  这个结果公布之后,Higgs和另一位物理学家获得了当年诺贝尔奖。

  在影片开始不久,David主持关于这个大型对撞实验的讲演,一位经济学家提问说,让我们先假设实验成功,找到了Higgs粒子,那么这对人类、对于经济方面有何贡献?

  他回答说:这我们完全没头绪。科学的意义在于发现,而人类每次在发现了什么新事物时,我们往往当时并不知道那有什么实际用处。

  在影片结尾,Savas说,艺术和科学,从来都是对人之基本生存来说“最没用”的,但正是它们,才让我们成为人。

  这部电影,希望每个人都可以看一遍。至少一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