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灭绝》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灭绝》观后感10篇

2018-07-31 02:0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灭绝》观后感10篇

  《灭绝》是一部由本·扬执导,迈克尔·佩纳 / 丽兹·卡潘 / 伊瑟尔·布罗萨德主演的一部科幻 / 惊悚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灭绝》观后感(一):逻辑混乱实在令人失望严重剧透)

  2018.7.28 Netflix。盼了一周,一看男主女主样子,就“咯噔”一下,果然成了B片。

  本来表演+特效也可以给3分,但是逻辑有严重问题,太令我失望,所以给1分。

  片中地球人住火星(50年前放弃了地球),合成人住地球。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你是一个合成人领袖,住在地球人都死光了的地球(被合成人杀光了),你为何要隐瞒你是合成人,让一半合成人消去另一半合成人的记忆,又植入地球人的记忆,让他们假装自己是地球人生活在地球上是什么卵意思

  不论是地球人、合成人还是机器人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发展则是建立在对自己的清楚认知之上,消除自己的记忆,假装成另一种人,对自己种族的发展有什么好处

  而当初合成人杀光地球人也是为了求生存,知道地球人将袭击合成人后,却封口+消除记忆,不让自己的“同胞”合成人知道,这又是什么防御道理

  片尾黑合成人让地球俘虏救女主,这个时候他到不怕此二人相处,消除记忆的秘密泄露了?前后逻辑完全不匹。如果不是合成人自己倾力消除自己同胞的记忆,又怎会没有研发危急心脏搭桥救同胞的科技

  片中小女孩的熊孩子表演也是用力过度,正常时忽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挺聪明,逃命时大喊大哭不听话不仅不能让人产生共鸣,还对她产生深深厌恶感,实在是导演失败

  最后搭火车逃命,一家四口不知道赶快抓紧时间上车,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以一火车人的生命等待代价站台上上演亲情秀,也是令人觉得不懂事,作死!

  《灭绝》观后感(二):机器零件程序塑造出来的仿生人真的能拥有灵魂吗?

  剧情的反转让我有点意外,以为自己是受害者主角发现自己是其实是由人类一手创造的仿生人。而所有对灾难的预示原来都是以前曾经遭遇的旧回忆

  说实话我至今并不相信由零件和程序组成的智能人真的可以拥有爱恨憎怨各种情绪欲望,他们也许能在智力功能远远超越人类,但似乎不太可能真正拥有感情和灵魂。

  剧中仿生人会因内疚恐惧而改写记忆,但是他们永远不会变老,小孩也不会长大,却一直以为自己就是真实的人类,感觉这个设定有很多解释不通漏洞

  再说我也不太相信人类会创造一批自己无法掌控甚至无法尝试关机的机器,最后需要武力去大规模歼灭。而仿生人突然就从压迫下低等工人角色拥有了武装反抗能力,一举把人类赶到了火星,胜利之后居然不是庆祝一下独立,而是去改写记忆,难以理解

  至于外星人入侵的剧情,那是已经非常老套了。当中小女孩的角色让我想起了世界之战中的瑞秋。但灭绝中的两个小女孩过程除了哭喊就是在找猴子,除了颜值以外也没什么看点了。

  《灭绝》观后感(三):外星人是人类一点也不意外

  很不错,虽然并没有太过烧钱的特效,但是也撑得起整个故事,并没有让人出戏的感觉。不过就像一些朋友说的,整个电影虽然不错,但是总感觉还可以更好,很多地方都没有充分体现。估计还是资金问题,人类和人造人的战斗叙述的太匆忙,其实可以更细致表现下人类和人造人关系的逐渐恶化和战争爆发点,还有那场战争的惨烈,以及战争胜利后那些记忆给人造人带来怎样的痛苦才会迫使他们决定消除记忆来消除罪恶感。还有就是演员人数太少,总感觉似乎整个地球就这么点人。不过总体还是比较满意,剧情和影片细节都挺好的。

  至于外星人是人类这一点我一点都没觉得意外,从人类降临地球开始攻击的时候,我就觉得外星人应该是人类。因为他们的武器明显可以看出他们的武器是物理性的武器,这明显就不对。我当时就意外,外星人的科技不应该这么差。因为在人类可观测的范围内,地球周围的星球都没有发现外星生命存在,那就表明如果有外星人很可能会来自对人类来说很远的星球,那么既然能到达地球,那它们的科技水平应该可以轻易碾压人类,不应该是这么落后物理攻击武器,而且还是刚好适合在地球作战的物理武器,这明显说明所谓的外星人其实是地球生物

  不过后面的剧情挺让我意外的,和我猜想的完全不一样。我猜想的是入侵地球的是人类,但不是这个时代的人类,而是上一代地球文明时代的人类,当时因为地球自然周期环境变动而被迫离开了地球。现在又因为在外生存的环境改变而又准备从新回到地球。至于人造人这个剧情走向也挺不错的。不过就是整个剧情发展太匆忙,不够细腻。或许就不应该有前面一段男主的铺垫,直接上来就是人类入侵然后再把剧情更细致的铺垫开应该会更好。

  《灭绝》观后感(四):人神之战

  实话实说个人是非常看好本片的。但是看了一下评论后,感觉很纳闷为何评分如此之低呢?

  后来仔细想想,原来我们站在一个神的角度,去批判一群凡人演技,当然显得一无是处了。

  那么下面我来说说一些关于评论电影低劣的观众提出的一些问题。

  1.演员演技低劣

  各位老大,你们想一群刚刚获得人类情感的“人造物”拥有多丰富表情呢?个人恰恰认为就是这样“不专业”的表演,才更能表现“人造物”在人性上的某些缺陷

  如果演员演的是一个人,那么他表演不到位当然可以说他演技差。你能说一个机器人演技差吗?当然不能!因为机器人应该有什么表情,我们都不知道。

  2.小女孩太作

  说实话刚开始我也这样认为的,但看完才发现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首先影片里的一家人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他们就好像是在过家家。而且男女主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只能算是小孩子

  而且两个女孩本身设定就是应该是没心没肺的。

  大家应该知道两个小女孩的第一任父母战乱中死掉了。个人认为小女孩的第一任父母肯定是人类,而把她们造出来的目的就是拿来宠爱的。试想这样的女孩能不作吗?

  3.战士圣母情节

  战士停战的原因居然把小女孩当成人,不愿意杀小孩,这看似荒诞的逻辑其实也很好理解。

  小女孩为什么被制造出来,不就是为了让人寄托情感的么?小女孩既然可以让人类父母产生情感,怎么就不能让战士产生情感呢?

  4.机器人为何那么“渣”

  其实不是机器人渣,是人类把它们造的那么渣!

  主要原因好控制呗!如果都按照战斗机械去制造机器人,如果机器人出现故障,想销毁都难。

  5.渣机器人如何能够战赢人类?

  机器人真的渣吗?那人类为何还把他们制造出来呢?

  在我看来本片的机器人,至少有两个方面强于人类。第一体力好,第二无痛觉。

  我们先说第一点体力好,战斗力自然就好。久战不觉累,不像人类越战越疲惫

  再说第二点无痛觉,当然就更好理解了。只要不伤到重要部位,都可以随时战斗。女主受了那么重的伤都没有呻吟一声,只是丧失大部分能源走不动路而已。

  综上所述,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不能分清楚影片的好坏,可能只是我们入戏太深了吧!一个能够让观众这么有代入感的电影,难道不算是好电影吗?

  《灭绝》观后感(五):纯天然的碳基神经综合效率偏低,被AI取代大势所趋,各位老顽固请不要阻挡

  50年前,那时的爷爷才20岁,他能想到今天的世界? 100年前,爷爷的2次方爷爷才20岁,他能想到今天的世界? 500年前,爷爷的10次方爷爷才20岁,他能想到今天的世界? 当我们老去,后辈怎么看待我们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

  我想说:推阻社会前进的正是那些曾经掌握正确知识观念、价值,曾经推动社会前行的人。 包括在座智商超过120的各位同学,20年后,我们很可能在推阻下一个社会文明形态

  也许我们应该加快知识观念的迭代速度。我们肉体是否支持随时刷新?人类使用说明书在哪?这是一个奇妙想法。所有人都在操纵一件没有说明书的产品,这很不科学

  最后结论1:相对于未来,我们现有的认知可能毫无价值

  最后结论2:纯天然的碳基神经元综合效率偏低, 第三方接口太少,被AI取代大势所趋,各位老顽固请不要阻挡。

  《灭绝》观后感(六):作死难道是营造紧张氛围的唯一出路?!

  本篇含剧透,还没看的请绕道。

  ——————————————————————————————————————————

  这篇其实不算影评单纯吐槽一下我觉得让我很不适桥段

  外星入侵或超自然现象是我很喜欢题材,比如近年的《降临》和《湮灭》,所以剧情方面我是可以稍微降低评价标准的。

  但是我不希望被当个傻子一样去糊弄,那些三流恐怖片惯用的伎俩显得很低级恶心,《林中小屋》已经吐槽过了,对,我要说的是“为了刻意营造紧张气氛而让影片人物去故意作死”。

  随便举几个例子

  1、“外星人”已经准备破门而入了,妈妈还在为了安慰两个女儿,这个抱抱,那个抱抱,一堆废话,留老公在外面苦苦支撑……

  2、故意把猴子公仔遗忘桌子底下,为了引出小女儿跑去捡而遭遇“外星人”,问题是大女儿本来抱着她,直接就撒手了。

  3、“外星人”已经入侵本栋大楼,升降梯是唯一逃出去的选择老婆们和孩子们还要在这关键时候争论坐这个冒险不冒险,yes or no。

  4、轮到小女儿准备跑去下水道入口的时候,跑到一半突然停住了,在悬停的外星飞船前呆若木鸡,留着老爸老妈和观众干着急,最后当然是为了引出老爸差点被打到的紧张气氛。

  看到这里,这部我本满怀期待片子瞬间减分50%,其实类似桥段嫁接到小女儿身上一两次就可以了,毕竟年纪小,容易害怕,可以理解编剧和导演的剧情安排。但是反复这么搞真的很影响观影体验,紧张气氛、无助感、亲情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营造,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故意安排人物去拖时间和作死,就显得很不合常理愚蠢

  影片总体质量节奏还是可圈可点的,最喜欢的就是开篇氛围的营造,中期翻转意料之外也情理之中,但是当悬念揭开加之平淡的情节铺陈,结尾就显得略微索然无味了,毕竟同质化作品太多。

  6.5分,扣分项除了上面吐槽的内容,还有特效、好几处剧情硬伤等。

  最后恭喜常年出演谐星的佩纳出演男主角,表现还不错。

  《灭绝》观后感(七):侵略者与被侵略者的故事

  剧本在2013年被选为Black List年度最佳未制作电影剧本之一,有意思的是虽然入选票数不高,但是在同一排名下我还看到了Bradley Cooper买下的美国狙击手。也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了。

  本来今年春季预计上映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被universal取消了。本来看到是个小成本制作,导演编剧也是名不见经传,虽然可惜了一下下Michael Pena和Lizzy Caplan,但是也没什么其他想法。另外,不需要给Netflix多少credit,虽然这几年大家都在说Netflix出钱自己拍戏多好多牛X,这部电影是Universal拍好了不想要的,Netflix只是买下来加个Netflix Original的噱头给自己加个戏罢了。

  看完电影后总体感受是Michael还是一如既往配角大师啊,男一号让他活生生演成了存在感低到尘埃里的路人甲。虽说剧情所致,男主角就应该是一个木木噔噔的工程师,而且真相大白的时候也让人觉得木讷人设合情合理,但是电影前半段被邻居抢戏抢到我一度以为他要酱油了,也是让我有点哭笑不得

  只能说因为剧本的原因,使得角色没有什么可以发挥的地方,所有人的演技都是中规中矩吧。有的时候看到他们傻愣愣地站在房间里或是坐在毫无掩护的桌子下面,连躲都躲的那么业余,在游戏世界里身经百战的我控制不住地一直在出戏……而且电影里的人物关系太过薄弱,仅仅靠人设身份串联到一起的关系在一些危机时刻还需要用语言对话制造冲突,很多无关紧要镜头因为推动剧情的原因而不得不添加进去,导致危机初始部分的节奏非常拖沓。导演的水平在这里可以看到有很明显的不足,掌控力不够所以需要更多的镜头去讲述这个故事,但是同时因为这个原因其他场景会在对比下显得更加薄弱,给人一种讲故事讲不到重点的感觉。同样是(在初期)没有展现过多人物情感的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由斯皮尔伯格拍出来就能感受到明显的不同。其他一些有相似背景设置的电影比如 我,机器人 I, Robot ,机器管家 Bicentennial Man 则是由非常有魅力,表演非常有张力的演员演出,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剧本上的不足给电影表现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噩梦和闪回的片段非常的碎片化,不过好在出现的频率够高,主要场景在记忆浮现后都一一对扣了,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场景为什么在飞船降落后并没有发生。这一点主要和电影预告片结合的很好,预告片给了一个暗示,给人一种电影是个外星人入侵主角因为“预知”的能力开始反杀拯救家庭和全人类的大片既视感。而随着电影进程的发展,观众也会意识到自己被预告片骗了,但是主角和敌人身份的180度转换也足够让人保持足够的注意力到影片结束。

  剧本描述的故事背景很棒,而且利用一个家庭的视角展示生化人和人类的矛盾,也隐喻了当今世界的种族、国家之间的各种冲突,以小看大,同时还带了那么一丢丢反战的意思(虽然最后看样子并不是)。后半段了解了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之后我就一直在想这不是暗搓搓吐槽各种侵略战争吗,两个种族即使在当时有过多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在50年之后对曾经侵略者发动的反侵略还是一样违背人性的。不管是遭受灭顶之灾的生化人家庭,还是前线的士兵,一边发现他们从受害者摇身一变成为了被正义讨伐的对象,另一边发现他们所谓的复仇、夺回土地一样是要建立在另一方的鲜血之上,尤其是隔了这么久,父辈的仇恨由后辈去承担,都是蛮具有讽刺意味的。

  可惜的就是看到结尾,“This is not over”, "prepare and fight back" 使电影淡化了本身就很稀薄的反战意识,不管生化人和人类如何决定,最后留下的仍旧是侵略与掠夺,最终的胜利者仍旧是端起枪的刽子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灭绝》观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