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举自尘土》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举自尘土》的影评10篇

2022-05-26 02:08: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举自尘土》的影评10篇

  《举自尘土》是一部由甘小二执导,张献民 / 胡淑丽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举自尘土》影评(一):救我们脱离凶恶

  2008年的时候,在一次访谈中陈丹青曾说过一句话,一直于我心有戚戚。他说:“此刻的中国是一个充满剧情的时代。”就在陈丹青说出这话的同一年,中国倾举国之力举办了有史力来最奢华的奥运会;两年之后,她的GDP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奇迹”、“中国模式”等词语开始被人们广泛谈论。表面上看,她似乎繁荣昌盛、光鲜动人,可只有生活在其中的人才知道,在这荣耀的背后隐藏了多少看不见的画面,湮没了多少听不见的声音。大二时起,我开始对抽象的宏大叙事感到无比厌烦,并热切的渴望用自己的双眼、双耳、双脚去感知这片被称为祖国的陌生土地。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知道了甘小二和他的《举自尘土》。

  卡尔•马克思曾说过这样一句人人皆知的名言:“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句话后来成为了大多数中国人对宗教的看法并被写进了中学的《思想政治》教科书。我们在十五六岁的懵懂年纪便被教导宗教除了能让人在苦难中自我麻醉之外不能带来任何其他改变,最后只能让人们在苦难中沉沦。小丽的故事似乎成为了对这句话的最佳诠释,就算你的信仰再敬虔,苦难仍是苦难,荒凉依旧荒凉。主耶稣不能让帮你的女儿缴清学费,主耶稣也不能让你的丈夫起死回生。那么,信仰的意义何在?

  救赎还是沉沦,这依然是个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信仰给小丽的生活没有带来丝毫改善:丈夫依然过世、女儿依然辍学、家庭依然赤贫、生活依然看不到一丝希望,这几乎满足了沉沦的一切构成要件,如果你做不了什么能让生活有实质的改变,便只有在此永远沉沦。可耶稣这时突然闯进了小丽的生活,祂并没有要求这个没有能力对生活做出任何改变的弱小女子去改变生活,去拯救世界,祂只是默默的陪着她,将生命的道路指示给她:“我们人类本是一把尘土,上帝把我们变成了一个人,然后将祂的灵气吹到我们身上。源于尘土又归于尘土,短暂的生命历程全赖上帝的恩赐。举自尘土是我们卑微,同时也是我们的幸运……”

  电影的结尾,小丽用弟兄姊妹的奉献缴清了拖欠的学费,女儿终于可以重返校园。晚饭的时候,小丽和女儿坐在饭桌前,唱起了那首谢饭歌:“Thank you Jesus, Thank you Jesus, for the food, for the food. Thank you for your blessing, Thank you for your blessing. Amen, Amen!”歌声中听不到恐惧和担忧,让人感到的只是母女俩的感恩和上帝所赐的“出人意外的平安”。

  用导演甘小二的话说,这便是“肉体的战栗和灵魂的平安”。英文中词典对“救赎”(Redemption)的是这么定义的:“the state of being made free from the power of evil.”我恍然大悟,原来救赎的含义,便是主祷文中那句“救我们脱离凶恶”,而“灵魂的平安”便是救赎的果效:即使身在无尽黑夜之中,眼里却看见光明;即便身处死荫幽谷,心中却充满盼望。

  原文发布于:

  《举自尘土》影评(二):《举自尘土》: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

  《举自尘土》系列评论之作品篇:

  《举自尘土》: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

  作者:川江耗子

  

  导演:甘小二

  故事梗概:

  获奖:第四届CIFF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特别奖(2007-5-21)

  评语:影片所体现的对于现实的开放态度和人道主义关怀,提示着中国独立影像的起点及迄今存在的理由。

  一、疑问

  这是一部值得我们不断反刍和回味的电影。

  在2006年的中国电影史上,它的地位一点都不会逊于《三峡好人》。

  前提是,我们必须严肃地面对别人的苦难,剖析自己的精神世界,尊重并理解别人的信仰。

  在影片《举自尘土》中,一个女人,在短短一周时间里,面临孩子辍学和丈夫临死的家庭崩塌,每天奔忙于为教会唱诗班排练婚礼进行曲、给圈地的人拉砖与去医院照顾丈夫之间。因为贫困,她放弃对丈夫的治疗,从而失去丈夫,最后,她在晚餐桌上给自己心中的神唱起谢饭的感恩歌。

  这一切,让我们难以进行设身处地的假设。没有焦头烂额的无助倾诉,没有呼天抢地的痛苦哀嚎,甚至于,我们看不出她在女儿读书和丈夫生命之间选择的犹豫。写在她脸上的是笑容和平静,但是,我们却丝毫感受不到一点残忍和无情。

  问题随之而来,如果说小丽的平静是因为信仰给她带来的喜乐和盼望,那么她为什么要违背神的旨意去“杀”死自己的丈夫,不仅不动声色而且事后安然于有序的日常生活?为什么她明知陈顺军在铁路可能经过的地方围墙圈地企图向国家索赔,却要去给他拉砖?难道是生活的压力迫使信仰的退让?如果说导演对小丽的决定采取默认的态度,他的立场又在哪里?

  二、他们

  我们先从分析小丽家庭生活的生态环境入手。

  在影片中,让非教徒观众感到“可笑”的,除了教徒那些为国家为民众祷告的言词和赞美诗之外,还有打小军鼓的李大爷篡改革命歌曲、吕弟兄向杜老师妻子说要有事给耶稣打电话的场景。小二说,这当中很多台词都不是他写的,都是当地教徒的“创作”,他们为宣扬福音找到了很多教徒容易接受的方式和渠道。有人认为,这是导演的讽刺,那显然不对路。且不说,小二多次重申自己在作品中“不想去讽刺,不想去做标枪或者匕首什么的”——他对丑恶社会现实都不愿意讽刺,怎么会对自己的信仰和教友进行讽刺?很显然,这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影片。导演希望做的是“记录性的工作”。

  三、我们

  这个系统的大部分人和我一样是无神论者。其中有农民陈顺军,以杜习瑞老师为代表的学校老师群体,摆小摊的张永亮,以张医生为代表的医生护士,还有杜会计等。用导演的说法,他们为整部影片提供一个清楚的农民生态参照系。这个生态系统中,对小丽而言,丈夫昔日好友陈顺军、永亮、杜老师以及张医生们影响着她的生活。

  张医生是这个系统中最善良的一个。除了他让儿子给小丽打了一张买萝卜的白条外,基本上没有可指责之处。他不仅细心给小林治病,安慰小丽以减轻心理负担,让自己的儿子永亮多关照小丽一家;还多次在院长面前为小丽拖欠医疗费用说情。住在医院楼道里,张医生是小丽心中最温暖的一阵清风。将丈夫拉出医院时,小丽默默地向张院长深深地鞠了一躬。

  杜老师在盛悦退学的事件上一直扮演着不太光彩的角色。他可能的确为盛悦拖欠学费说了情,但按永亮的说法,杜老师理应帮小丽母子一把。在盛悦被劝退学的那个晚上,他来到小丽家,反复申明自己已经尽力和自己的难处,又说其实盛悦的学费钱不多交齐就行。对于他这个经常把工资“奉献”给赌友的国家干部来说,3学期才210元学费的确不多,但对于家徒四壁、丈夫病危的小丽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他们两姐弟两面催债(杜会计不断催医疗费),逼得小丽走投无路!此外,当小丽母子准备去补交学费时,遭遇到了收款员的怠慢——他要下完一盘棋。那些沉溺下棋的老师,和杜老师一样,同样是小二要反映的“社会共犯”们。

  永亮对小丽家也说不上什么关心,他上小丽家“送温暖”不仅是奉父之命,主要目的是劝说盛悦辍学,他口口声声说自己会帮忙,空洞的言辞就像她给小丽开的那张白条一样。

  最值得言说的是顺军。从某种意义上说,小林昔日好友中,只有顺军给小丽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先不评价其是否违法犯罪),三元钱拉一车砖对小丽来说可能有些廉价,但至少可以拼凑学费和医疗费——这是小丽最需要的东西。

  故事的一条主线是围绕陈顺军展开的。这个满嘴脏话的青年农民,成天盯着勘查铁路路线的勘探员,待其确定后,便让工人在铁路沿线“建猪场”,企图向国家(政府)索赔。

  对于“政府”的行为,影片是通过两个勘探员来承担的。影片的开头有一个长镜头,两个勘探员在田间勘查,背后是一望无垠的梯田,活像一幅超现实油画。景深处,陈顺军推着摩托慢慢地进入画面,迎面而来的是准备给张医生送萝卜的小丽。影片进入到三十分钟左右,两个勘探员终于敲定了铁路线路经过标志桩(在此之前,杜小二坐着汽车回来——杜小二对小丽生活的介入与铁路/现代化对农村的介入异曲同工)。其间,他们用手势互相交流,他们的一切生活不为我们所知。有朋友说,两个勘探员的行动相对于全片的现实主义气息而言具有不一样的戏剧性,具有超现实的感觉。

  四、她

  下面该说小丽了。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可怜的小丽是一个罪人。他不仅参与了陈顺军与政府为敌的罪行,还“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这一切都与她的信仰相违背。十诫明令:不可杀人。但是,她却如此平静地选择结束丈夫的生命。小二在导演阐述中说:“她几乎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做出一个行动而不是决定。”“对于这个罪,她应该不是没有准备和思考。相反,她十分清楚!”

  在常人看来,平静地面对苦难,是一种美德;但面对自己的罪行,也是如此的平静,则会看着是一种无情。影片中设置了几处别人打听小林病情的情节,每次小丽都笑着回答“没事儿”;最后一次就在婚礼之前,唱诗班的姐妹再次关心小林的病情,小丽依然微笑着回答:“中,没事儿。”可以推测,在当时,她已经决定了放弃对丈夫的治疗!还有一次是母女俩在晚餐桌上,盛悦问母亲:“妈,俺爸中不中?”小丽迟疑又似乎有些不耐烦:“中。吃吧。”在这一个长镜头中,母女俩抱着极大的虔诚在感谢上帝的恩赐(粮食),当然也相信上帝会关注丈夫/父亲的病情。因为在虔诚的教徒看来,就像《21克》里牧师所说的“上帝甚至知道你头上每根头发的动静”。

  是啊,上帝如此大能,为什么要让小丽家庭遭遇如此大的灾难?可以说,小丽的罪行因苦难(贫困)而起,那神的救力表现在哪里?

  张楚有首歌叫《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有人认为是张楚以反讽的语言在质问那些生理功能丧失到只剩下吃饭的人。的确,对于很多人来说,“天堂实在太高太远”,安于“眼泪眼屎意守丹田”,很惬意的事儿。但现实是,上帝真的让那些人活得很滋润,他们不需要考虑一日三餐,不会遭遇失学、下岗的危机,甚至不用考虑住房、行路、生病带来的窘境。上帝似乎特别眷顾他们。而对于很多农民兄弟而言,他们依然要为“下一顿饱饭”而焦愁,为孩子的丁点学费而出卖血汗,一旦家人遭遇病痛,就意味着家庭的溃败与陷落。小丽就是这样的典型。

  小林离开人世时,上帝又在哪里?

  难道他还沉醉于杜小二的婚礼当中,还在为自己成全一对恋人而沾沾自喜?他连分身让小林苟延残喘的精力都没有?——他打一个盹,小林一家人便堕入了深渊!

  对于这个追问,导演似乎也爱莫能助。

  在小林的下葬追思礼拜中,吕弟兄教导大家说:我们人类本是一把尘土,上帝把我们变成了一个人,然后将他的灵气吹到我们身上。源于尘土又归于尘土,短暂的生命历程全赖上帝的恩赐。因而,“举自尘土”是我们卑微,同时也是我们的幸运。导演的无助背后依然是对蒙福于上帝的感恩之情。

  五、一棵葱与审判

  对小丽的罪行,又该如何审判?

  现实生活是,没有人审判陈顺军,更不会有人审判小丽。

  导演无意去审判小丽。按照小二的说法,他在作品里表现的其实是一个人受审判的过程,因为整个人生全都是在受审判;创作首先就是在审判自己——因为我们都有罪。

  这让我想起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一棵葱”的故事:一个恶毒的农妇身前几乎从未行过一件善事,死后被鬼抛进地狱的火海。守护她的天使爱她,想起她曾经施舍过一个女乞丐一棵葱,便以此为由替她向上帝求情。上帝让天使拿着那棵葱去拉她到天堂来。天使让那农妇抓住那棵葱,小心翼翼地往上拉,眼看就要成功了,火海里别的罪人看见天使救那个农妇,就抓住她想跟着一块儿上天堂来。农妇恶行不改,她用脚踢他们,说:“人家在那里拉我,不是拉你们,那是我的葱,不是你们的。”突然,葱断了,她和拉她的罪人都重新落进了火海。天使只好哭着走了。

  格鲁申卡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面对上帝虔诚的孩子阿辽沙说:我一生也只施舍了一棵葱,我也是邪恶的。

  “我也是邪恶的。”无神论者很少人愿意承认这一点,因为我们不相信灵魂,我们希望赢得生前身后名永垂青史;我们不愿意像格鲁申卡说“我的善行只有这一点点”,我们热衷于歌功颂德,为别人,更是为自己。

  和我们喜欢洗手表明自己无辜和纯洁不同,导演以为,即便是能给受难的农民兄弟做点什么(比如向世人呈现他们的生活以期引起关注),自己也只不过是施舍给他们一棵葱而已。他在自己的镜头中看到了自己的罪,而不是论断他人的罪——因为,审判是上帝的事。

  作为无神论者,我无法完全理解导演和教徒们的虔诚。看到虔诚的小丽受到上帝如此的漠视,我在想一个大逆不道的问题:世界之恶难道就没有上帝的责任?谁来审判上帝?如果每个人都有了一棵葱的安慰,这个世界不会继续混乱下去吗?

  六、人生苦短

  小二说,小丽所有的内心思想层面的斗争都不为我们所知。但我们还是可以去试图理解和揣摩小丽内心的情绪。

  ——小丽和另一个拉砖的老人奉陈顺军之令去学校拆除的废墟中捡砖,杜老师看见后先是一本正经地说这是学校的公物啊,听说是顺军让来的,马上说学生在上课敲小声点,随后便向小丽催问盛悦学费的事。待杜老师走后,老人敲砖的声音明显小了,而小丽依然如故。

  ——盛悦终于被学校劝退。小丽来到医院,发现盛悦在小林病床旁烤炉火。她一下子僵在门口,虽在意料之中,但仍很吃惊。

  ——小丽准备把丈夫拉出医院时,她坐在张医生对面,眼睛望着窗外。张医生让她按手印,接着,几个医生护士帮着把小林抬上三轮车,小丽满脸哀伤和痛苦。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她刚才沉默地坐在窗户边已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在其中,导演选用了难得的两个特写镜头,让整部平静的影片稍稍显得有点起伏。

  影片的最后,母女俩在晚餐桌上。不再需要给丈夫盛饭了,饭后不再需要去医院守护丈夫了,小林得到解救的同时,小丽似乎也得到了暂时的解放。小林到了天国,依然是上帝的子民。母女俩盛好饭,相视一笑。然后一如既往唱起了谢饭的感恩歌:Thank you Jesus,Thank you Jesus,For the food,For the food……

  尽管生活的压力仍在,贫困的威胁仍在,但生活还得继续(人生苦短),惟有以笑面对生活。与她放弃小林治疗一样,她依然“对神的救恩有十足的信心”!

  晚唐才子罗隐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明天并不可知,但今天,上帝依然保佑吃饱了饭的人们。

  七、附说

  电影的语感。我在小二的电影中学到了这一崭新的东西。

  中国当代作家写小说一直解决不好语感问题,拍电影的更是没有几个人会在意电影的语感。因为很少人真正将电影看着一种语言。

  而小二却对此如此的迷恋。他说,我希望影片的字里行间有某种特别属于我的语感。于是,在DV拍摄时大量使用固定机位的情况下,他特别钟爱景别的变化,从而以落差来形成一种有力的语感。

  在《山清水秀》中,阿水和妻子秋月在庄稼地里吃饭,阿水说自己照顾不好弟弟无颜面对已逝父母在天之灵,秋月摸着肚子说“那件事(卖孩子之事)我已经决定了”,说完,导演从近景跳切为一个顺机位大全景,像一个人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后的激烈反应,导演以残酷的镜头来传达。我感觉自己的心跟着导演在抽搐。

  阿水看见久别的阿芳,向她质问阿妹的去向,阿芳向阿水展开了连珠炮似的谩骂。在开骂的同时,导演也使用了一个近景向大全的跳切。一下子让人感觉到无数人的耳朵被阿芳吸引过来,阿水只好在妻子的搀扶下狼狈地踱出画面的中心。

  像这样的跳切《山清水秀》中还有几次,在景别变换中,导演的场面调度能力还是其次,重要的是导演是对画面中人物的感情积聚,或者是不忍正视人物的悲伤,或者是试图缓解沉重和压抑。这一切都源于导演的艺术感觉和感情。他对影片中的人物都充满了爱和关怀,冰冷的镜头因此变得无限的温暖。小二反复告诫自己的同行:生命比艺术更重要。

  在《举自尘土》中,导演同样展示着自己的语感和气质。

  一是在景别的处理上,比《山清水秀》显得更加的老练和从容。小丽在教堂里祷告,唱诗班头和吕弟兄探问小丽关于小林弟兄的病情,镜头一下子就从正面的近景跳切为背部远景;同样,待唱诗班头和敲军鼓的李大爷说话完毕,唱诗班头询问小丽关于小林病情也是从近景切成远景的。小二见陈顺军那场戏,小二问拉砖圈地是干啥呢,当顺军回答时,侧面中景变成了180度的对冲机位,工地成为前景,顺军说“捞点外块”的声音从远处迎面传来。此外,小丽几次路过工地都是以砌砖工人为前景的,去医院拉小林,来回都是如此。后撤的镜头其实正是导演内心的波澜壮阔。正如小二所说,我喜欢越是激烈的,就越远离,后撤;相反,在某些安静的时刻,不引人注意的时刻,反倒可以来个特写什么的。这的确可称之为电影语言中的“暗涌”。“像中国的怒江,江面如镜,内里石沙翻滚。”平静的小丽内心波涛汹涌,平静的镜头背后同样是人事沧桑。

  值得一提的是,小丽拉小林回来有一个闪回场景:健壮的小林载着满面春风的小丽在回家的路上,绿色田野成为他们沿途的风景,导演以虚焦的移动地面、伯格曼似的转动车轮,来传达他们曾经美好的时光(爱情)。我们以为导演要煽情了,但是,接下来,我们发现以工地为前景的景深处,小丽拉着小林的尸体缓慢行进的身影。甜蜜是如此短暂,苦难随之铺天盖地而来。

  二是对场面调度的把握。小林住在医院的楼道里,影片的前半部分,镜头都是通过房间的窗户透视小林及其病床的,导演故意不交待清楚这个空间,要让观众感受压抑,直到后来我们才慢慢地体会到小林的处境。杜老师夫妻带着孩子在张医生处看病,杜老师向小丽催缴盛悦学费,但直到杜老师走后我们才看到小丽慢慢挨进画面。小丽带着盛悦补交学费,收费的老师在下棋,杜老师上前催他,直到那盘棋下完,镜头才摇过来,我们看到一高一低两个身影站在玻璃窗外,窗外雪花飞舞,待她们走到打开的那扇窗户旁,我们才知晓是小丽母女。这些场面的调度和处理,让小丽一家的命运和遭际表现得异常充分:贫困、卑微,世人的冷漠和熟视无睹。

  在此,我还想重复一下导演的身份,甘小二首先是一个诗人。他的诗性创作不在于对苦难的美化和诗化上,而在于他独特的语感,在于他众多固定机位和长镜头中的精炼和节俭,在于他对电影语言的独特理解。诗性的电影语言也让他的电影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殊气质。

  (感谢陈晨友对本文的贡献,感谢甘小二先生提供素材)

  《举自尘土》影评(三):远离与后撤

  “我喜欢越是激烈的,就越远离,后撤。”

  —— 甘小二

  当苦难显现的时候,谁能够给予施救?并且立于其旁给出理由?当罪与恶发生的时候,谁能够有勇气给出自己的判断?

  甘小二一直都说自己不愿意充当上帝,对世人投以审判的眼神。一切都借由影像带人物上了审判台,只是导演不给出定论。这是虔诚面对自我卑微的表现。当然你也可以看到,在甘小二自己身上正是他苦苦要表现的人的软弱。与其说一路走来,甘小二都在表现现实中别人的软弱。不如说他是在表现自己的软弱。一个人拥有了自省或许才能投注目光给罪恶,并且保持沉默,开始真正思索。展现罪恶,却在最后一刻退步远远观看。这是一个电影导演的成熟所在。自我的选择将人物推向前台,这其中道德的判断已经生成。而往后退的一步,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明白自己的卑微,不能取代上帝的审判,从而不愿意给出判断。(这判断显然已经做出了)第二,人类软弱的表现,不能够面对罪恶。

  甘小二在《山清水秀》中还带有太多的社会批判,那愤怒之火吞并了自由。而在《举自尘土》里,社会批判的怒火正在衰减,提出问题,并且直面道德问题的困惑。才真正开启了一位艺术家的朝圣之路,或者说是寻找之路。如今甘小二给人一种困惑的感觉,一种不能清晰看清事物面貌的状态。一个清晰的给出关系,却模糊的深入其中。艺术家当然不用有上帝的目光,那能够听到你每一根头发动静的力量。但是艺术家的责任不仅仅是给出关系,而是向前的探望。不能明白每个人的心意,但是却通过某种直觉试图明白与理解。这样才能和他的人物真正勾连。试图理解而不是远远观望,展现问题不如给出一个诗人自己的判断。这判断并不会淹没真理,但是却能启发性灵。

  不能达到平衡,但是能找到爱。《山清水秀》是静止的,它在作者的内心中生成,并且在冷酷中崩溃。婴儿交给了那个牧师,上帝将带小船远离。那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愤怒带来的是对现世的背离。

  《举自尘土》是动态的,它独立于作者,所以作者不能给出答案。他在材质上真实,并且注意细节。但是我对这部影片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没有达成的真实之后的真实,没有试图理解他人。施予宽容的权利都退还给上帝。人与人之间的障碍并没有被穿越。留给我们的归根结底还是冷静。悲剧的力量不仅仅来自于结局的惨淡,而更依托于故事里触碰感的出现,以及快速的消失。这是专心于呈现本身的电影,而还不属于参与的电影。

  第四届CIFF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特别奖的评语是:影片所体现的对于现实的开放态度和人道主义关怀,提示着中国独立影像的起点及迄今存在的理由。

  不过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 —— 现实主义是一个道德问题,还是一个美学问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举自尘土》影评(四):河南的尘土

  终于看了甘小二的《举自尘土》,很好的一部独立制作,拍得很平实,正如导演的自述,“这是一部平静的叙事长片。”当中有中国农村的贫困和苦难,却没有渗入催泪的戏剧元素,看惯荷里活片(如《变型金刚》)的观众可能会觉得很沉闷,我自己却觉得很沉实,令人低回,感觉比早前看李扬的《盲山》踏实得多。《盲山》也不能说不好,拍成这样也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勇气,但那种戏剧性之强真的令我有点不自在。当然,我知道市场明显会对《盲山》较为受落。

  凄凉的环境,小丽和她的女儿就是靠着宗教的支持,默默承受,顽强的活着。小丽的女儿盛悦特孝顺懂事,就是要停学也没有怨言,“可不可下一年才再读?”有时我想,提供怎样的环境才能教育出好孩子。丰裕溺爱环境下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大多自私又软弱,在艰困又破碎的家庭中却可以建立起坚强善美的人格,这是千真万确的人间矛盾。

  当然,经济环境不是关键,令人信服的是孩子有个善良的母亲做榜样。导演在小节上很用心,有个镜头是小丽踏着三轮载货车,路上有在嬉戏的街童,小丽没有驱赶他们,而是花气力驶上了斜斜的路肩绕过。孩子都是学习着成人的。小丽的女儿看着母亲用煤灰做煤球,初次做得不好,只有半个,到电影的后部已做得很巧手。母亲都没教过,女儿就是看着做。“妈妈,我明天多做几个给你。”淡淡的,不抱怨,不气馁地努力生活。宗教没有在电影中显示奇迹,没有大团圆结局,一切厄运也没有改变。用导演的话来说,尽管肉体是战栗的,灵魂却是平安的。电影见证了宗教对人的抚慰,比起很多一心要传导的福音电影,反而令人更感受到宗教至善的本质。

  小丽在电影中是教会圣乐队的成员,不知何解,他们到正式演出时(为导演亲自饰演的角色小二的婚礼上巡行奏乐),会穿上绿色的军服。我总觉得那军服跟教堂跟婚礼的和谐美满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碍眼。不过这也应该是很真实的状况吧。这种穿上绿色军服的银乐队(应该不是教会的),我在大陆的工地动工仪式见过好多次。都很吵闹,绝大部份都相当难听,我每次都被弄得头痛,不过看来内地办喜事就是喜欢这个。

  值得一提的是,此片的男主角兼编剧之一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张献民,查了一下GOOGLE,知道他应该是个演员出身的有名人物,不过我对他有特深刻的印象,是读过他写吕乐《赵先生》的影评〈中等人的中等梦想〉。对于那些在限制重重下坚持以自己的步调去拍自己相信的电影的电影工作者们,我是由衷的肃然起敬。

  附连结原文刊于:

  后记:我在网志写了本文后,有网友去了看此片,导演甘小二也有出席那场放映。网友说,甘小二指出他的电影只有在已发展国家受过教育的观众垂青,他所拍摄的农民,却对他的电影毫不感兴趣。这倒令我想到,香港人骂得一文不值的《长江7号》,在豆瓣却有颇佳的风评。当中实在有令人迷思的落差。

  《举自尘土》影评(五):宗教是必要的么?

  《举自尘土》影评(六):与上帝的关系 ——评《举自尘土》

  1、

  “我们的口号是,以最快的速度让你睡着”是我最近的签名。

  你没有误会,我所说这部催眠效果很好的就是接下来要说的剧情片《举自尘土》。

  当然,看不同的片要以不同的标准,沉闷并非导演的最终目的。只是情感和思想的深沉令影片呈现出独特的光芒,观后细细品味,才感到自己在命运之前的渺小与无奈,生存之悖论,人性的软弱,生活彷佛都被厚重的现实所压着,与童话相差十万八千里。

  一种看完后很想抽烟的感觉。

  作为甘小二的第二部剧情唱片,故事承接前作《山清水秀》农民的苦难遭遇,只是没有了主人公对上帝从怀疑到逐渐接受的过程,本片中的信徒对上帝都表现出毫无保留的忠诚,相信神能解决一切。

  2、

  有人说甘小二的电影有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与导演的宗教信仰分不开,同时也归根于他创作的原动力——要以七部电影来阐述自己对《圣经》启示录中“第七封印”的理解,关怀、反映时下农民的生存现状。与前作强烈的人物矛盾和情感起伏相比,本片把戏剧中的心理冲突都埋藏到女主角小丽身上,让她独自一人负着沉痛。

  十戒有云:不许杀人。但小丽因无法承担的费用而中断丈夫的治疗,相当于间接杀人,然后把教友送给她的钱来为欠费停学的女儿延续学业;她知道帮顺军拉砖是为了讹诈政府的钱,但为了生计,她还是一声不响地为他卖力。

  3、

  她有罪,一个虔诚无比的信徒在“无处不在”的上帝面前犯罪了。但对一个孤苦无依的女子而言,我们还怎么忍心指责她的罪过呢?只是在想,她这么信奉上帝,为何上帝却对她的苦难视若不见?川江耗子在看完影片后想起张楚的那首《上帝保佑那些吃饱饭的人》,上帝在这场苦难面前扮演了什么角色?莫非幸福的人只会继续幸福,穷苦的人只会一辈子穷困吗?莫非面对芸芸众生,上帝只会锦上添花,却从未雪中送炭?

  当然在小丽眼中绝非如此,她认为慈爱的上帝已不知不觉中为他的信徒承担了更多的苦难,他们桌上的食物,他们呼吸的空气,都是上帝的恩赐。没有了丈夫,她至少还未穷途末路,她还有女儿以及日后的生活。在万般无奈和心如刀割下,她把丈夫送到天堂,希望他在天上能得到神更好的庇佑。而她则甘愿背上杀人的罪名,在末世的审判时以乞求天父的宽恕。

  这是一部讲述“讲述农民精神世界,讲述人与神之间的关系”的电影(导演语)。

  影片带有很强的纪实性,片中杜小二的婚礼是导演本人婚礼的再现,村民圈地向政府索赔也真有其事,小林因长期在矿下工作而身患矽病在中国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种现实的厚度,与小丽脸上始终平和的表情,以及教会教友牢不可摧的精神信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实杜小二这个角色的设计表达了一种无能,以及自身性格上的软弱。对那些活于苦难当中的人来说,无论导演再怎么完美地讲述故事,表达情感,也无法介入和改变他们的生活。他力所能及的,除了引发思考或廉价的同情之外,对他电影中所描绘和表达的人物也许根本没有丝毫影响。这与在外面混得不错,却无力改变乡亲生活的杜小二其实是一致的道理。而这种无能,也是导演自身软弱情结的体现。

  4、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镜头语言。

  影片中几乎全是固定机位的静止镜头,没有推拉摇移,没有吊臂推轨,除了婚礼和小丽回忆等寥寥可数的几个运动镜头外,全片便全是静止画面的对切了。偏好长镜头、大景别。同期录音的方式更把生活中那种细微的悉悉漱漱声全都收录进去。这让看惯了快节奏、大特写、以及后期配音电影的我们感到别扭。

  这种催眠效果显著的拍法除了因为经费和技术所限的原因外,更主要的原因来自于导演讲述故事时那种谦和、隐忍的态度,专往煽情的反方向走。以“暗涌”这一特殊的形式来传达对这个世界苦难的感受。

  影片以一个大全景的长镜头开场,摄影机一动不动地架在那几乎一柱香的时间,两个铁道测路员在中景处忙碌,景深的遥远处,像蚂蚁般大小的男女主角跟着测路员慢慢移动。制片人等字幕缓缓出现。朴素的诗化语言,也是导演一路走来的风格。

  《举自尘土》影评(七):《举自尘土》,以信仰的名义

  “这不是关于福音的电影,而是关于福音在传播状况的电影。”

  一个朋友说她要找寄托,想去信教,但参加完教会的圣诞活动,看了讲福音的话剧表演后被吓到了,“不信上帝,即使行了再多善,还是不能上天堂啊~”

  《举自尘土》讲的不是这样的cliche。也不是关于贫困的那些陈词滥调。有时候就是那种左右为难的处境,让人觉得熟悉;辨别不清的善恶才是正在经历的。电影以信仰的名义重新思考一个人的困境,贫困、病患、弱小都不再是通往幸福的屏障。那些农村里的兄弟姐妹们自在的状态甚至让人羡慕。电影里人的困境是自己。拔掉丈夫的氧气管,让自己活下去,让女儿上学?还是一家人在一次危机中集体覆没?小丽在一次次实践对十戒的阐释。这还不够讽刺。以至于有些烂人,可以什么都占有,而善良的人说的话做的事变得可笑。电影里那个女儿盛悦每次说“感谢主”,在我看来,都是那么无望;最后盛悦在大烂人陈顺军面前说“感谢主”的时候,整个影院的观众一起笑起来。原来人的善良纯真被放大以后也有这样的喜剧效果。难过起来。

  .导演说的关于电影的话,居然都记不起来了。总之信仰绝不是欣赏《举自尘土》的屏障,电影讲的是人的故事。

  《举自尘土》影评(八):《举自尘土》导演阐述(转载自“后窗看电影”)

  关于《举自尘土》

  D-BETA,102 分钟,中英文字幕,2007

  第七封印电影作业坊出品

  一、故事梗概

  母女俩在晚餐桌上唱起谢饭感恩的歌:

  Thank you Jesus,

  Thank you Jesus,

  For the food,

  For the food

  ……

  二、导演阐述

  1、影片和我

  电影“一如你所见”。我想把自己经历的记录下来。

  我想拍人的软弱。

  这是一部平静的叙事长片。

  像中国的怒江,江面如镜,内里石沙翻滚。

  与此相反,影片拍摄的,是肉体的战栗,和灵魂的平安。

  每次面对这个主题,我都知道,感觉是次要的。

  我只信任自己的感情。

  2、叙事与纪录

  用简单的故事去说复杂的东西,而不是相反。

  这是我们创作《举自尘土》这部剧情片时,对于叙事的主要考虑。

  我们有两条故事线索:

  2、 青年农民陈顺军在铁路可能经过的地方围墙圈地,打算索赔。

  两条线索的联系,主要是陈顺军雇佣小丽的三轮车拉砖。

  线索2可以为整部影片提供一个清楚的农民生态参照系。

  而故事是在其中自己浮现的。

  3.关于角色

  解放和解救,还有根本的不同。

  摩西十诫明令不可杀人。小丽放弃给林哥治病,其实就是杀死了丈夫。

  小丽日常的生活似乎一点没有被打乱,她几乎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做出一个行动而不是决定。她所有的内心思想层面的斗争都不为我们所知。

  对于这个罪,她应该不是没有准备和思考。相反,她十分清楚!

  她做出这个行动,不仅仅因生活所迫,更因为她对神的救恩有十足的信心!

  新教,是关于救恩的宗教。没有过犯和罪是不可以被赦免的。这是耶稣上十架的意义所在。

  无论我们对小丽抱以什么样的评价,这都不重要,对于她来说。

  对于小丽,我只能说,我相信自己对她的情感判断。

  审判是上帝的事情。

  《举自尘土》影评(十):舉自塵土:泥裡的福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