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柳堡的故事》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柳堡的故事》观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1 12:28: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柳堡的故事》观后感精选10篇

  《柳堡的故事》是一部由王苹 / 黄宗江执导,廖有梁 / 徐林格 / 陶玉玲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柳堡的故事》观后感(一):柳堡的故事,影像的美丽和现实的残酷,转载

  在国家图书馆做细验的时候,凑巧抽到这个电影看,本来没有什么期望,心想五十年代的电影无非是又红又专,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良,攻击国民党或者日本小鬼子的惨无人道,除了同志友谊,再难看到其他的情感表达。没有想到一看竟然是描写爱情的,虽然这爱情也是在革命的大旗下的掩护下以看似正大光明的方式演绎着。

  黑白电影泛着怀旧的气息,男主人公副班长(廖有梁饰演)青春帅气,剑眉黑浓,身板笔直,笑的时候稚气中透出青春的阳光,女主人公二妹子(陶玉玲饰演)嘴角一对迷人的梨窝,长长的辫子斜斜的搭在身前,和人说话的时候总带着几分羞赧的表情,笑的时候好像梨窝里加了糖。故事不复杂,但是叙事结构在当时算得上不同一般了,倒叙中有插叙,比起现在的电影经常采用时空切换当然算不了什么,但是在50年代末期能够这样切换镜头的还是不多的。《冰山的来客》镜头切换比起《柳堡的故事》当然要更为复杂一些,那个是反特剧,为了增强悬疑效果。说真的,以前我太小看50年代的电影了,认为导演、演员全部都服务于意识形态,是国家机器严密控制的不具有独创意识和艺术追求的一批人。现在看了几部老电影才明白以前那种想当然是完全错误的。虽然他们受制于当时的意识形态,但是他们仍然在粗狭的空间中寻找发挥才思的可能性,让自己的影片尽量在合乎政治要求的前提下兼具艺术性。

  但是即便他们小心翼翼若此,却还是躲不过命运的悲剧。看完了柳堡的故事,我好奇于廖有梁他们是如何度过文化大革命时期,回来查了一下资料,让我不胜唏嘘。

  影像中那么美丽的爱情、那么帅气的副班长、那么甜美的二妹子,现实中却是命途多舛,不胜凄凉。

  先说电影的取材原型吧,副班长爱上了房东的女儿,最后副班长在解放战争中牺牲,房东的女儿也下落不明。电影中副班长和二妹子的大团圆结局更多地是在抚慰刚刚结束战争之痛的人们。如果说电影原型人物的命运令人嗟叹,那么电影中扮演者的现实生活更让人心痛。

  晚年的时候分到了一套房子,结果不谙世事的他却被装修商骗走了十万元钱,至此,一病不起,虽然在人艺同志的帮助下,房子终于装修好了,可惜他已经住入了医院。临死的时候,他说“活着,总归是好的”。可是,他活着,盼到什么好的呢?唉,即便如此,他到最后也还是庆幸自己的人生的,只是儿子是他心里永远的痛,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他叹了口气说“孩子,你为什么不来看看爸爸呢?”

  电影屏幕上帅气阳光的革命好青年,却是被安上宣扬资产阶级思想的大帽子,平反之后,青春已不再,羸弱的身体遭受着肝病的折磨,他床上放了一根扁担,说晚上睡觉的时候肝疼起来用扁担抵着会好很多。

  其他演员在文革中也倍受折磨,陶玉玲被关牛棚,和演连长的那位演员关在一起。连长性子刚烈,一生铁骨铮铮,最后从楼上跳下寻死,造反派们知晓以后连夜宣布他的多项罪名,并继续展开批斗。可怜的他跳下之后并未当场咽气,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非但没有一个人来帮助,还要在他肉体如此痛苦的时候,再次忍受精神的折磨。

  还记得昨天看电影的时候,对着镜头上稚气未脱的副班长忍不住会笑起来,看着二妹子甜美的笑容心里止不住的羡慕,电影中不时响起的九九那个艳阳天的歌声欢快动人,还有美丽的江南风光虽然是黑白色胶卷仍然掩不住它的明媚缱绻。那时候哪能想到现实中每个人的命运竟然是如此悲惨呢?

  为那些老艺术家们叹口气,他们经历了一个荒唐的年代,经历了一个不尊重艺术直至践踏艺术的年代,无法逆转的历史车轮将他们本来应该享有的荣誉、尊重统统碾碎,只剩下孱弱的残壳卑微并且坚强的挺着。

  但愿中国不会再犯类似错误。

  《柳堡的故事》观后感(二):田野小河边--观后感

  杨柳依依,小桥流水,豆花飘香,麦苗青青。

  好一副北国江南的如诗画卷,又恰似一首清丽柔婉的散文。

  这部拍摄于50年代的电影,是我所看到的最美丽的中国爱情电影。

  他们的眼睛是那么迷人,姑娘眼波流转含情脉脉,却完全没有一丝挑逗的意味,真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美好而纯真的相思,小伙子俊眼修眉,好象是从古典作品中走出的少年公子,虽有江南男子的清秀却绝无秀媚娇弱之感。两个人宛如来自田野的清风,吹拂着那个理想主义的刚劲时代。

  美好的感情和真挚的爱情故事,从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褪色,因为它表现的是人类普遍的对真,善,美的热望,虽然由于时代的关系,个人的情感被弱化进集体之中,但是这也正是它具有一种悲剧性的美丽,含蓄的东方情感的表达方式与义务与爱情的古典戏剧冲突正好造就了一个很有古典戏剧风格的故事。

  革命与爱情的冲突,个人与集体的冲突,与善恶之间的冲突交织在一起,却丝毫不显得混乱,而是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总体上是抒情,细节上有故事性。它基本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结构,表现的是拯救的主题,虽然也有些许的政治说教,但是也可以将其视为一种中国传统的伦理约束。

  50/60年代的内地电影最大的功绩其实并不在于人们经常议论的所谓政治的宣传功能,而是一种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第一次将民间的,底层的,农民的感情作为艺术的主要表达对象,这些电影,是最富有民族色彩和民间特色的艺术作品,是知识阶层以蹲下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方式拍摄的电影。因此具有少见的平民情怀和平等意识,不象传统中国文化那样人为的将上层与下层文化截然对立。有人总是说,那些电影是某种意识形态的说教,其实我倒认为那些电影反而更具有西方中产阶层所宣扬的朴素与禁欲特点,非常的平民化,完全可以和美国/3040年代经典的商业电影比美。

  据说,影片中的兵哥哥的扮演者命运颇为坎坷,并已然去世,我想用一首小诗祭奠这位江南俊哥哥。

  瞻彼淇奥,

  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瑟兮限兮,

  赫兮宣兮,

  有匪君子,

  终不可谖兮。

  翻译--

  河弯头淇水流过,

  看绿竹多么婀娜,

  美君子文才风流,

  似象牙经过切磋,

  似美玉经过琢磨,

  你看他庄严威武,

  你看他光明磊落,

  美君子文才风流,

  常记住永不泯灭。

  ---诗经/卫风

  《柳堡的故事》观后感(三):远离了炮声,没有远离说教

  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一般都是轰轰烈烈,英雄虎胆或者运筹帷幄,矛盾很深重,冲突很剧烈,这部电影在当时应该是个创举。它的视野没那么铺张,情感没那么激昂亢奋,镜头紧紧聚焦只是革命战争浩瀚洪流之中的一个间隙、一个小小的支流和一个小小的地方,还有只是少少的几个人。这是第一新鲜的地方。然后是爱情的主题,在那时候也不多见,影片情致绵延,导演成功的传递出了自己的感动,这在儿女情长表现上比较失语的时代,很容易成为人民群众的集体宣泄载体。我想这是这部电影家喻户晓的主要原因。

  但是仔细想来,本片的时代烙印也很明显。政治说教的地方不少,电影为了宣传军队(集体)的优良作风和严明纪律,个体的爱情还是太过于合理化了。当然,难能可贵的是,后来副班长与政委的谈话中主动承认了自己思想的斗争,表现出了个体精神领域的微妙与复杂,但终究是用作检讨般的独白否定了对于更深远的意识形态禁锢突破的努力。这是时代的局限性。

  爱情两个字本身就意味着对于情感合理性的肯定,也因此必然包含着对于理性意识的反叛。亚当和夏娃不但是魔鬼引诱的目标,也是爱神悄悄降临的造访者;不光是因为他们吃下了苹果才招致灾难,更是因为某种奇妙的感情---爱---使他们突然惊醒,单纯封闭的伊甸园倒塌了,世界因为这样的一瞬变动跨入了新的时代。情感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这句话表明,思维也可能包容于情感之中。

  强调情感并不是要求这部电影全心全意的去追求当下超越阶级属性超越时代的浪漫,我只是觉得男女主角(尤其是男主角)个体化的东西应该再多一些,主动的动作再多一些,这样才见的是动情。战士不是伟人,个体还是要犯些错误的。求取完美的形象是虚假的,是容易招人怀疑的,那只是为了顺应官方的意志,有什么意思呢?可能不如李双双,虽然也在政策之中,但是在刻画人物的时候,给了自主意识,给了自由灵魂,给了主动动作,给了更多活趣。

  《柳堡的故事》观后感(四):迷人的酒窝 秀丽的画轴 动人的歌曲

  二妹子的酒窝是很迷人的。相信但凡是人,看到她可爱无邪的酒窝,都会为之着迷。二妹子的扮演者叫陶玲玉。也许是因为她和我喜欢的女演员阮玲玉名字很相似,我对这个很“萌”的二妹子充满好感。

  副班长对二妹子一见钟情了。其实说实话,副班长和二妹子的感情发展挖掘在本部影片中显得不是很深刻和细腻。这不能怪王苹导演。在电影为政治服务的年代,不是导演们不注重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是不敢。又是批《武训传》,又是反右、又是反右倾,又是“拨白旗”。王苹导演敢把爱情放在电影里,尤其是“革命战争”和“个人情感”间的矛盾,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大胆的描写了。

  说实话,我是没看出来二妹子和副班长是为何一见钟情的。多亏有那片美丽的江南稻田,有首脍炙人口的《九九艳阳天》在烘托气氛,还有个可爱的小弟弟在那“添油加醋”,两个小青年相互萌生了爱意。

  副班长没有受个人情感困扰,他战胜了自己,投身革命,屡立战功。革命胜利后,他再次回到了柳堡,二妹子经过革命洗礼也已经成为党的好干部。副班长说他没有辜负人民和党,显然有英雄主义的范。副班长在找二妹子的时候口中一句一个同志一句一个同志,他不知为何不再叫“二妹子”了。说实话我看到这里很不舒服的,为政治服务让这样的电影不仅失去了内心戏的挖掘,还显得牵强脱节,让影片真的大打折扣了。辛亏二妹子口中那声甜美的“二班长”让观众的心思又回到了那个美丽、唯美而清新的波光粼粼的江边之油菜稻田。王萍是一个女导演,她的细腻之处便在于利用环境烘托故事叙述。柳堡村这片秀丽的江南画卷为美丽的爱情的隐性烘托起到很大的作用。

  而作用最大的当属《九九艳阳天》这首歌了。歌曲对推动情节、刻画人物、抒发感情起到重要作用,在之前的《渔光曲》《马路天使》《桃李劫》《风云儿女》等电影中都有成功的应用。因此《柳堡的故事》算是把歌曲与叙事成功结合的又一典范。歌曲作为独立的表意部分四次歌曲的响起,都是情节的推动和情绪的变动。我认为这里四次歌曲的及时响起,还有演员的表现都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不足的是,这部片子用的背景音乐太多了,几乎占到了全片的百分之九十。音乐的过度使用,本是为歌颂和煽情,但是大大影响了视觉表现力和银幕形象表现潜力的挖掘。

  如果没有秀丽的画轴,动人的歌曲和迷人的酒窝,恐怕这部影片不会成为经典之作。在艺术形式上,我们实在无法在50年代电影中得到意外的惊喜,这就要求我们不得不根据当时的政治条件,选择性地评判当时的电影。因此,不能苛求,只能倍加珍视。

  《柳堡的故事》观后感(五):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看完《小城之春》,还有一场联放,是《柳堡的故事》。

  57年的电影。我完全没看过,觉得很新鲜。

  心情又放松,所以当作搞笑片来看。

  里头二妹子一露面,

  我说:“羊入虎口啊!”

  兵哥哥们都在笑,

  嫂子说:“狼多肉少啊!”

  那个年头的老电影,不知为何,我特别喜爱。

  我喜欢费里尼,德西卡,安东尼奥尼早年的黑白片,喜欢得要命。

  那种纯朴的光影,充盈着饱满的情感,特别感人。

  一边笑,一边给它看完,

  出来的时候一直哼“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电梯里的老太太好奇的看着我,

  一定想,这个年纪的闺女,怎么唱我们那个年纪的歌?

  《柳堡的故事》观后感(六):诗意的现实和残忍的梦——《士兵之歌》和《柳堡的故事》比较

  如果简单的看电影本身,那么毫无疑问,《士兵之歌》的背后隐藏着对战争残酷的思考,而《柳堡的故事》更像是用电影的诗意安慰人心。然而,当我看到了电影中人物原型的故事时才明白,也许是时候重新思考“诗意”与“残酷”这两个词。

  《柳堡的故事》的故事原型只有两句话:副班长和房东的女儿相爱,后来副班长在解放战争中牺牲,房东的女儿亦下落不明。这话说的简单明了,却让人心中一凉。如果说电影是造梦,那么梦的意义究竟如何?

  在梦里,我们能看到革命时代的爱情,含蓄又张扬,张扬在眼睛里,浪漫在骨子里。在九九艳阳天,姑娘,小伙子,石桥,小船,乡间的小道,柳堡就有了故事。在梦里,英年牺牲的战士复活,有一份年轻的爱情拥入怀中,失踪多年的姑娘重现,有一个坚实的臂膀可靠,普天之下多少个李进和二妹子,从此愿意珍藏起一份幻想和希望。

  现实里的那个死去,银幕上的那个安然归来,当年,多少个中国青年做过相同的选择。在那个九九艳阳天,在姑娘温柔的注视下,说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然后转身,心下留有目光的牵累。那些个被搁置的爱情,有多少重新开花?有多少飘零沦落?

  我们有权做梦,我只是不知道,虚构的幸福是不是真的可以成为慰藉。

  看到《士兵之歌》的开头,我就已经被彻彻底底的震惊了。1959年,苏联,相似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把柳堡的真实改成了革命胜利,爱情胜利的大团圆,它却在一开头就告诉我们,阿廖沙是一个战士,英雄,解放者,而对于母亲来说,只是一个儿子。我几乎不由自主的想起日瓦戈医生临死时,叙述者说“没有哪个民族比俄罗斯人更热爱诗歌了。”艺术家在那个年代的苏联还能够这样定义阿廖沙,我只有折服。

  《士兵之歌》并没有某个清清楚楚的“人物原型”存在。但是我们看到了在战争中煎熬的受伤军人,背叛丈夫的妻子,淳朴无暇的姑娘,执拗勇敢的小伙子和那些个在村口守望的身影。所有这些,都能够包含无限复杂的人类的感情,每一条线都能延伸出一篇故事,导演和编剧随着阿廖沙的目光游走,我们只看到片段,但我们同时相信,舒拉的故事,受伤军人的故事,雨中开车的老太的故事,一定在另一个我们目光止步的维度继续上演着。我们知道,虽然这不过是一个故事,阿廖沙不过是个演员,但是在人类历史上,一定有过这样的阿廖沙存在,一定有过这样的母亲存在。我们找不到具体的原型,然而,这样的原型必定存在于战火硝烟之后无数俄罗斯人的心中。

  关于阿廖沙,我们只记得一个稚气未脱的青年,看到他对母亲的爱,对舒拉的爱。一个英雄注定孤独但一个真实的人注定要爱和被爱。 所有互相凝视的眼眸和期盼已久的拥抱,都是珍藏和祭奠。 阻挡他的爱的,是命运和战争,是属于人类的无法掌控的困境。阿廖沙从未因为自己的爱而负疚。然而我们的副班长,阻挡他的不是命运的无常,而是铁的纪律。编剧甚至顺手让命运作 了一回大媒,似乎一旦遵守了纪律人类的命运便不再悲惨。可是那个荧幕后的李进,分明告诉我们,这个答案太过敷衍了事。

  想起来看过这样一个争论:一个姑娘被强奸了,然而她硬是要她的医生谈他自己的生活。于是,不同的人给医生不同的建议,有人说,你该告诉她你活的很糟糕,这样她就会知道自己不是最倒霉的人,自己并不孤独;有人说,你该告诉她你活的很幸福,只有这样她才会相信生活依旧有希望可言。同样的,对于两个电影,我没有办法说清哪一个能够安慰人心。但我要说的是,《柳堡的故事》带来的安慰,就算成行,也是残酷的。

  就算是正义的战争也充满罪恶,这本是一个常识。《士兵之歌》里,战争剥夺了爱情,信任,剥夺了一个儿子给老母修补屋顶的机会。《柳堡的故事》里,幸福却和正义性相伴相随。我们从不为战争所困苦,只要做了正确的选择,这条路终将带来幸福。就像刚刚杀死自己女儿的阿伽门农一样无知。这同样是一个简单化的答案,《柳堡的故事》用梦想的美好一笔抹去战争所带来的一切。用这样的慰藉去教导人们为正义而奋斗,上战场何必回头,总有一天你们会凯旋,会团圆。送恋人何必翘首,让革命的热血抹去你的忧愁。会不会有些观众便相信了呢?然而断送了悲剧与忧愁的艺术,骨子里是残忍和霸道。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可是既然团圆已经达成,那些个生命和爱情就别再去想了。

  副班长的原型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丢失了20岁的生命,想起沈从文先生曾说:“而对于造成这种种苦难,最重要的是使人民流血而发展集团的内战,加以“耻辱”和“病态”的标志……来结束这个残忍的时代。” 不错,我不愿意说《柳堡的故事》是个糟糕的电影,因为那个年代能够认认真真的写一场爱情已然需要勇气和信仰,它的残酷源于整个时代的残酷。 可为什么,那个同样苦难深重的国家却还有艺术家,有良心,有勇气代整个民族诉说战争的罪恶,人的苦难,命运的无情,在这一切之上的我们的坚持,和这坚持的代价,那些无人祭奠的青春爱情,那些无法安抚的村口的身影。

  最后,在看《柳堡的故事》的结尾时,我突然想起那个圆脸的士兵小马,欢天喜地的说着打仗的话他就能看看铁路是什么样子,这一去枪如林弹如雨,之后,我们再也没见过这个小伙子。也许那个没有在最后出现在团圆里的身影是我们的艺术家最后一丝默默的抗辩。

  《柳堡的故事》观后感(七):党•集体•作者——“柳堡的故事”创作的体会 石言

  文章名称: 《党•集体•作者——“柳堡的故事”创作的体会》

  文章来源:《中国电影》

  作 者: 石言

  发表时间:1958年第10期

  ---------------------------------------------

  一、 种子和小说

  1945年4月的一天,在江南天目山区,我到连里了解工作回来,年轻的副班长徐金成送我。走到山腰的凉亭旁,我们坐下来,面对着红透竹林的晚霞,他谈了一会战士们的思想,忽然换了声调说:“我也有个‘军事秘密’呢!”

  于是,他告诉我,去年在苏北宝应休整时,在帮助群众劳动中,他认识了一个姑娘。用他自己的话,是“我们手也不曾拉过一拉,可是很要好。”部队要南下过江了,他知道可能从此永别,他很难过,甚至想到脱离部队,去地方上工作。

  事过境迁,他说得很平淡。姑娘爱他,他有些得意;有过落后思想,他害羞;倒底站稳了立场,他自豪。

  他圆脸映着夕阳,眼睛光闪闪地,望着竹林深处。他说:“呵,抗战真的快要胜利啦!”他没有说下去,我也没有问,因为晚点名的哨音响了。

  后来,在日寇投降时的大反攻中,他在江南牺牲了。

  他的话,却和其他战友们的心腹之谈一起,长久地萦绕在我的耳际。

  1949年全国解放,我重病住院,老战友们来看我,谈起宝应地区的解放翻身,触动了我。到底,幸福的日子来到了,宝应的姑娘一定分得了土地,结了婚,也许都抱了娃娃了。徐金成如果还健在,也会感到欣慰。继而我想到,人们往往只知道革命都牺牲生命,却不很知道,许多革命都还曾牺牲过爱情。而后者,有时比前者还更困难。

  我想,把这一点写出来,该有些教育意义吧。

  党把我放在战斗部队中,放在革命战争中锻炼,因而,我对新四军的、南方的青年战士是熟悉的,热爱的,对苏北的人民是熟悉的,热爱的。因而一旦有了主题,我感情汹涌,生活印象纷至沓来,情节也就水到渠成。我在枕上写作,时而欣喜,时而含泪,完全回到故事发生的当年。

  写到李进别了柳堡地区,随部队南征,我却写不下去了。原来,爱原始材料的影响,我曾经考虑过是否能把结尾写成这样:1949年大军南回,指导员去柳堡见到二妹子,李进却牺牲了。这固然接近曾有的事实。可是我感情上不能忍受,觉得反而不真实。是的,许多忠勇的战士牺牲了,他们牺牲得光荣,有价值;而更多的战士,却和人民一起得到胜利,得到光荣,也得到幸福。我们的时代是人民胜利的时代,大团圆的时代,阴冷的色调是不典型不真实的。这一点,后来在批判“洼地上的战役”的时候,我更深刻地感到是个原则性的问题。

  小说发表的时候,李进和二妹子胜利重逢了。

  二、从批评中得到教益

  作者是幸福的,如果他的作品基本上为人民所肯定,而又能得到许多正反不同的批评。

  作者最初往往不清楚认识自己作品的坏处和好处,许多论点各异的评论和口头的褒贬像许多镜子摆在各个不同的角度照见了一切。批评提高了我的认识。

  我认识了我的“李进”,他在这样的意义上概括了农民出身的革命战士的命运:个人利益、地方性的利益服从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在坚决斗争中革命利益和个人利益得到了统一。同时,李进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爱情问题上,而他对爱情的态度,又是和他的刚强、热情、聪明、高尚的性格分不开的。作品就应该通过他自己的性格和特殊的冲突来体现它的思想意义。

  我认识了我的“指导员”,他身上有另一种矛盾:维护革命利益和关心战士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我们的党为人民的最高利益而奋斗,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但只要革命利益许可,党主动地、无微不至地关心解决同志们的个人问题。而鼓舞和督促每个同志为革命利益牺牲奋斗,又是爱护同志的最根本的原则。指导员必须体现上述的原则,右了是危险的,“左”了也不应该。

  同时,批评使我明白,我过份强调了爱情的力量和重要,我的人物为女孩子的命运和自己的爱情过份激动,李进为了救二妹子竟成为不顾纪律不顾一切的人。我还通过指导员同情和肯定了这种个人狂热的思想感情。指导员的性格就是我的性格,在小说的初版中,我世界观中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因素有所暴露。

  我衷心感谢那些否定“柳堡的故事”的批评,它们使我看到自己的弱点。

  后来,在反胡风斗争中,我惊异地听说,有两个胡风集团骨干分子曾从他们的立场观点出发“捧”过我的这篇小说。这使我更清醒了,啊,原来他们在我的人物身上嗅到了个人主义的气息!嗅到了无组织无纪律的气息!

  在改编电影的过程中,1954年初,周扬同志曾在信上对我们提示道:“最关键的一点是部队的纪律,特别是军民关系方面的纪律问题,如果这恋爱是发生在部队和驻地居民之间的话;同时又是在紧张的残酷的战斗环境中,像恋爱这类属于个人情感个人幸福的事,就不能不退到生活的极不重要的地位中去。因此,在表现这个题材的时候,不只要表现一种纯洁的、真正高尚的爱情,而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安置在生活中适当位置上,如果这个位置没有摆好,那就要成为不正确的,不真实的了。……在这种时候,恋爱在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越小,它的价值就愈高,”

  这种种批评鉴戒和指示,结合着党所领导的历次政治思想运动,对“柳堡的故事”电影剧本的编写起着海图和指南针的作用。

  三、 电影剧本的弯路

  ..

  黄宗江同志在1950年就开始改编这个电影剧本。从那时算起,到1956年底剧本下厂,断断续续有五年半之久。

  因为,虽有上述的指示和批评,但思想艺术水平低下、经验缺乏的我们,还是常常迷路。第一次大弯路,是轮到我执笔的一遍。我写的“李进”完全成为“言论小生”;二妹子被抢时则被绑在桅杆上(因为敌人知道李进要一枪打断桅绳)。当时军委总政文艺处的负责同志曾给了恳切的批评,并说:“同一个作者,同一个题材,竟会有如此不同的作品!”这一次的讨论和批评总算把我们从歧途上叫了回来。

  第二次大弯路,是我们忽然觉得应该“反映时代”,应该写大斗争。宗江同志和我商定了一个方案,把故事放在1946年,把敌人变成蒋军。于是大规模运动战,在撤退,还乡团,二妹子在敌后斗争中成长,大反攻……打得不亦乐乎,自以为能激动人心。但剧本拿到总政文化部,座谈会上多数同志不满意。有一些同志说:“不是柳堡子!”原来,有一个简单的道理,却为我们这种文艺学徒所不知:主题本身不能承受外加的大量素材。这样,我们重新回到原小说身上来,实事求是地、单纯地表现原有的戏剧性冲突,也可以说是经过了一次“否定之否定”。

  这两次弯路的时间是两年。

  此外,纪律问题、部队婚姻政策问题、正面人物的缺点问题、抒情的分寸,以及影片会不会有刺激部队恋爱的副作用等等,都一再使我们伤透脑筋,拿不定主意。

  感谢许多首长和同志的鼓励帮助坚定了我们写成它的信心,并使我们基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们看提纲、看剧本、写信、座谈,不不厌其烦。有几位同志,差不多我们写一遍,就要看一遍,实在够腻的,面他们始终尽心竭力,座谈会上许多发言,当时简直感到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而今却觉得是反复辩证。不是这样,我们不知还要糊涂到什么样儿呢!

  四、 没有解决的

  终于,剧本通过了。导演王苹同志参加了最后定稿。我们非常感谢她,因为她坚定地支持了剧本的抒情风格,她热爱这个剧本。像李进在指导员问他有没有和二妹子讲定的时候说:“没有,讲了也作不来数的,万一我吃颗‘花生米’报销了呢!害她?”我们原已删去了,王苹同志说:“这种话,会使许多女同志感动,这正说明李进的爱情是高尚无私的嘛!”这才恢复了。在她的建议下,我们又创作了一些小说中所没有的情节,如二妹子扯断围腰的带子,小牛拉李进看二姐绣的信物等等,使剧本比以前丰美了一点。主题歌,也是在这里挤出来的。

  可是,还是有一些问题并没有搞好。

  首先,由于我们,特别是我,性格上的弱点,我们在李进的坚强和多情的矛盾中摇摆不稳(其实这是可以统一的),结果还是稍多地强调了牺牲爱情的痛苦.这一点,竹可羽同志在”大众电影”上写的评论中指导出得很对,今天重新读一遍周扬同志的信,就更明白“位置问题”的重要了。

  其次,小说编成电影,李进在出征前夕的内心斗争无法充分表达。这种内心斗争只能放在内心,脸上还是应该像前面所提到的徐金成那样带着自豪的微笑。即使像现在电影中李进向指导员诉说那样,已觉严重了一些,人物软弱了一些;当然李进更不能有任何行动。在当时的军队生活中,军民关系中,任何行动都可能是违反纪律的。而电影却要求动作性,如果能使李进在出征前还和二妹子会面,那冲突可能更尖锐,动作性也更鲜明。这一点,我们尝试着写过许多种方案,始终没有能够完满解决。于是只有现在这样的大段自白。我坐在观众中听着,看着,也真替演员捏一把汗。而正因为应该有高潮的地方不能出现富有动作性的尖锐冲突,也就影响到影片的节奏到后来反而弛缓了。

  其他,像二妹子的精神世界没有能更好的展开,像柳堡人民的斗争未能用简练的描写更本质地表现,尤其像指导员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是通过第一人称自叙,较充分地刻划了的,电影中他的形象减弱了。这些,都是我们能力所不及的。

  反映革命斗争的作品,首先就是由英雄们烈士们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所创造的功绩。再者,在我们集体主义的社会中,绝大多数作品,又都是在集体的帮助下产生的。党所领导的革命集体帮助“柳堡的故事”提练题材,克服缺点,并使我们作者在思想品质上也有所提高,在合作关系上也严肃融洽。我们深信,这部电影中所存在的思想上艺术上的缺点,将会在对电影的批评讨论中得到解决,为我们今后的写作准备良好的条件。

  完

  《柳堡的故事》观后感(八):事件与人物关系

  内战胜利后,指导员带部队 来到了柳堡,他回想起1944年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1944年,抗战就要胜利,新四军来到柳堡,住在老乡家里。副班长李进与房东家儿子牛牛打得火热,还跟战友一起为房东盖房子,他爱上了房东女儿二妹子。

  副班长负伤在家休息,二妹子来找他,表示想参军,“跟着部队走到天涯海角都愿意 ”。

  指导员知道了这个情况,就与副班长谈心,说部队不能跟地方上谈恋爱,副班长表决心,不跟二妹子来往了。

  但是二妹子有一天半夜来找李进,所有人都误会了,第二天开会让他交代问题,大家这才知道,二妹子要被伪军小头头霸占。可是指导员还是让部队开走了。指导员与连长商量,上级可能让他们部队负责蒋桥解放。

  新四军一走,二妹子就被伪军小头头手下的地主绑走了,牛牛和村民报告给新四军,指导员和副班长带人解救了二妹子。很快,部队把柳堡上面的县城蒋桥解放了。

  人民政府开胜利大会,牛牛把副班长带家一看,二妹子给李进缝了很多鞋垫,李进这才完全确认二妹子对自己的爱。

  可是,部队就要打大城市了,“这一去三年两载不回环”,副班长李进非常伤心,指导员又与他谈心,副班长李进又表决心,“离开二妹子心里难受还能忍受,离开了党就会死!”

  最后,回到现在,全国解放了,副班长已经当了连长,他找到了已经入了党、当了干部的二妹子。

  他们在柳堡标志性的小河里相遇,相聚 在船上。一句“副班长!”一句“田学英同志!”结束了本片。

  场景特别重要,诗意来自环境——柳树、河道、水田和风车,也来自重复。比如河水,二妹子第一次出场怎么出场的?她坐着船来,在“九九艳阳天”的歌声中来,从河边来。

  然后,俩人在河边有谈话。同时,河水又是恶霸交通工具行进的地方,而副班长又是在河上救出了二妹子。然后,大部队要开走前夕,战友小马唱起“九九艳阳天”的时候,副班长陷入忧伤的时候,也是在船上。最后,他们相遇在船上,多好!实在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啊!

  观众不会在意,但这些真的好重要,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既是精心设计,又要浑然天成。很不容易。

  作为一个青春偶像剧,它比当下的爱情剧好太多了,因为它在讲述爱情主线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副线、很好的“拐杖”——这得益于它条件好,因为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史诗时代”“宏大叙事的时代”——什么时代呢?当然是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时代。而且这种时代背景与人物命运的结合实在是非常有机,它不是把一堆人物关系扔进去就行了——全民抗战需要牺牲个人,而这是全部戏剧矛盾的来源,最终十八岁哥哥的选择是一个共产党的选择。

  这个片子简单,很可以看出“主线小我”如何与“时代大我”一起发展的。

  比如二妹子与副班长的第一个回合的对话,是人物关系进展的第一步,这一步怎么来的?是因为外部的大的事件发生了——战斗打响了——然后,人物关系进展套在大事件里——战友缺了根鞋带,二妹子赶紧把自己的围裙(还是其他什么东西 ?)带子拆下来给了副班长,然后战斗结束,副班长负伤在家休息,才有了第二轮的对话。战斗结束后,第一轮对话的重要台词出现了,副班长把带子还给正在晒衣服的二妹子,说:“还给你,舍不得用。”——看得人笑死啊啊啊。

  然后进入第二轮发展。二妹子想参军,副班长也想让二妹子参军,其实俩人另一方面是想在一起,但是表面上只能谈参军。对话发生在私密的空间里,跟之前都不同,可谓重头戏。如何把那种健康调情的感觉写出来呢?我摘抄如下。

  老乡家里 日 外/内

  集结号吹响了。战士们收拾出门集合。

  班长:副班长,你怎么又出来了?在家里歇歇吧。要不伤口化脓可就麻烦了。

  副班长(李进):班长,没问题阿。

  班长:休息休息吧。

  班长把李进往里推了推,走了。

  牛牛:班长!我也要去!

  牛牛跑出去了,李进出画,二妹子入画,看着牛牛远去,低头进屋。

  李进在屋里靠在墙上在纸上写东西,用嘴舔钢笔。二妹子低头拎着一壶水走到门口,俩人对望一眼。李进看着她走进来。

  二妹子倒了碗水,捧到李进跟前,李进看着二妹子,手里把本子捏成了一个卷,一只手去去接碗。

  水洒了!!!(水洒了啊!太牛逼了!水在这个时候洒了!俩人放松一点了)

  二妹子:哎呀!

  俩人相视而笑。

  二妹子:喝吧。

  二妹子转过身。

  李进:二妹子,为什么不高兴?有什么事么?

  二妹子又笑了。

  二妹子:没有什么。……喝吧,副班长。

  李进喝水。

  二妹子:副班长,你们部队有医官吗?受了伤,为什么不找医官看看?

  李进:看过了,没什么,明天就好了。

  二妹子:打仗怕不怕人?

  李进:见到了敌人,就什么也不怕了。

  二妹子沉默一下。

  二妹子:你们部队里,女兵也要打仗吧?

  李进:女同志不打仗,女同志在后方医院工作,在被服厂工作,看护伤员,做衣服、鞋子——

  二妹子:衣服、鞋子!我也会做的!(往下开始政宣味就重了,不好玩了。)

  李进:我们新四军讲男女平等。

  二妹子:平等?我也能平等?……我什么都会做,栽秧、车水、做衣服、蒿草(?)——叫我打仗我也愿意!

  二妹子坐到了李进的旁边。(她站着,然后又坐到了李进的旁边啊!)

  二妹子:……副班长,我能参加你们吗?

  李进:参军?可是我们是部队啊。要是有一天,开得老远老远——

  二妹子:我跟你们走。就是到天边,我也去。

  俩人忽然望向门口。

  战友小马出现在门口。

  小马:我是来拿手榴弹的。(靠,好不合格的战士,手榴弹都不拿。)……班长叫我来拿的。

  小马去墙角拿手榴弹,二妹子起身去拎水壶,李进又拿起了笔舔起来。三人的动作同时发生。(导演说,观众们呐,我良苦用心呐,我生怕你们看不出来这两人“心中有鬼”啊。)

  二妹子出去了。李进低头翻看自己的本子。

  小马重李进做了个鬼脸。

  李进:做什么鬼脸!根本没什么!

  小马再也憋不住,噗嗤一声笑了,跑出去。

  李进追到门口。

  李进:小马!你别乱广播!

  这他妈是现实主义啊!精致,生怕观众看不懂!老一代的深厚功夫,编导通力合作,精准调度把剧本里的全拍出来了。好牛逼!

  《柳堡的故事》观后感(九):电影《柳堡的故事》原型(胡石言)

  以下皆是胡老的

  --------------------------------------------

  一、 种子和小说

  1945年4月的一天,在江南天目山区,我到连里了解工作回来,年轻的副班长徐金成送我。走到山腰的凉亭旁,我们坐下来,面对着红透竹林的晚霞,他谈了一会战士们的思想,忽然换了声调说:“我也有个‘军事秘密’呢!”

  于是,他告诉我,去年在苏北宝应休整时,在帮助群众劳动中,他认识了一个姑娘。用他自己的话,是“我们手也不曾拉过一拉,可是很要好。”部队要南下过江了,他知道可能从此永别,他很难过,甚至想到脱离部队,去地方上工作。

  事过境迁,他说得很平淡。姑娘爱他,他有些得意;有过落后思想,他害羞;倒底站稳了立场,他自豪。

  他圆脸映着夕阳,眼睛光闪闪地,望着竹林深处。他说:“呵,抗战真的快要胜利啦!”他没有说下去,我也没有问,因为晚点名的哨音响了。

  后来,在日寇投降时的大反攻中,他在江南牺牲了。

  他的话,却和其他战友们的心腹之谈一起,长久地萦绕在我的耳际。

  1949年全国解放,我重病住院,老战友们来看我,谈起宝应地区的解放翻身,触动了我。到底,幸福的日子来到了,宝应的姑娘一定分得了土地,结了婚,也许都抱了娃娃了。徐金成如果还健在,也会感到欣慰。继而我想到,人们往往只知道革命都牺牲生命,却不很知道,许多革命都还曾牺牲过爱情。而后者,有时比前者还更困难。

  我想,把这一点写出来,该有些教育意义吧。

  党把我放在战斗部队中,放在革命战争中锻炼,因而,我对新四军的、南方的青年战士是熟悉的,热爱的,对苏北的人民是熟悉的,热爱的。因而一旦有了主题,我感情汹涌,生活印象纷至沓来,情节也就水到渠成。我在枕上写作,时而欣喜,时而含泪,完全回到故事发生的当年。

  写到李进别了柳堡地区,随部队南征,我却写不下去了。原来,爱原始材料的影响,我曾经考虑过是否能把结尾写成这样:1949年大军南回,指导员去柳堡见到二妹子,李进却牺牲了。这固然接近曾有的事实。可是我感情上不能忍受,觉得反而不真实。是的,许多忠勇的战士牺牲了,他们牺牲得光荣,有价值;而更多的战士,却和人民一起得到胜利,得到光荣,也得到幸福。我们的时代是人民胜利的时代,大团圆的时代,阴冷的色调是不典型不真实的。这一点,后来在批判“洼地上的战役”的时候,我更深刻地感到是个原则性的问题。

  小说发表的时候,李进和二妹子胜利重逢了。

  这支部队的原型就是现在的16军(原23军)69师205团故事发生在该团一营二连

  《柳堡的故事》观后感(十):革命时期的爱情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革命题材电影扎堆上映,如何选取合适、创新的角度使电影脱颖而出,是导演们都在探索的问题。作为新中国建立后的首位女导演,王苹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积极探索新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柳堡的故事》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一、英雄主义的细腻雕刻

  传统的英雄主义人物往往人格崇高完美,只有家国大义,没有儿女情长。冲锋号一响,立马热泪盈眶,立马热血牺牲,永远凛然无畏,永远高不可攀。

  柯灵在《浮世的悲哀》里说:“艺术的色相是繁复的,正如人生的色相。波澜的壮阔,飞扬的血泪,冲冠的愤怒,生死的搏斗,固足以使人激动奋发;而从平凡中捕捉隽永,猥琐中摄取深长,正是一切艺术制作的本色。”《柳堡的故事》里,有在情爱里挣扎和受伤了需要休息的副班长李进,有喜欢在背后说闲话的队员,有为了尽量照顾年轻人而殚精竭虑的指导员,他们在情感的挣扎里奔赴战场,在丝缕的牵挂中冲锋陷阵,他们的身上,充满了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然而却有着更能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些鲜活饱满的人物所散发出来的,难道就不是英雄主义吗?

  二、革命爱情的积极颂扬

  在国家大解放面前谈论小情小爱是不合时宜的,情爱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一种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在国家危难的大背景下,爱情是应该服从、让位于革命的。而《柳堡的故事》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传达了一种革命爱情主义精神,于是就有了副班长功成胜利之后回柳堡迎娶二妹子的想法,有了二妹子边参军边盼望副班长回来的念头,爱情不再是阻碍革命的靡靡思想,变成了战争胜利后的欢喜憧憬。在特殊年代下,这种革命式的爱情主义,是主流对非主流的归训与收编:家国和情爱通过对话和协商,达到了一个平衡点,让当时观众被社会压抑着的情感在这部电影中得到合理的宣泄。

  然而令人悲哀的是,在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拜金主义和务实主义盛行的今天,社会上五光十色的物质诱惑无声息的腐蚀着每一个人,让影片中理想主义式的情感好像显得幼稚又违和,然而社会对人的异化越深,影片里这种原始单纯的美好人性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朗朗上口的《九九艳阳天》循环反复着贯穿全片,使得影片散发出昂扬乐观的精神面貌,柳堡的河水静静地流淌,淳朴的爱情故事在今天依旧温暖着人们的心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