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烽烟岁月》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烽烟岁月》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22-05-24 02:09: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烽烟岁月》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烽烟岁月》是一部由阿托姆·伊戈扬执导,David Alpay / Arsinée Khanjian /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烽烟岁月》影评(一):ARARAT

  战争从不会带来赢家,加害者和受害者的角色不停转换。

  “what we lost,not just the land and the life,and the way we remember.There was nothing here prove it ever happened.”

  “who we are and how and why we got here.”

  历史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情感却不行。

  个人和群体都需要找回迷失的认同感。或者仅仅是给所谓的“something”加上意义。

  whattt看到最后才明白导演在拿整部电影做一个巨大的隐喻???

  Dose it matter?

  历史不能被遗忘。历史终将被遗忘。历史永不遗忘。

导演厉害厉害厉害

  《烽烟岁月》影评(二):《阿拉若山》随想

  1.历史层层积淀,太多过往被掩埋被遮蔽被淡忘或被悬置,而那些有幸被讲述的则拥有各种面貌。说得越多,我们越可能接近真实。民族国家以及个人的历史无法被真正遮蔽,哪怕新生在另外的国家内新拓展的土地上,仍具有一副老灵魂。具有相同国籍同城生活的亚美尼亚人和土耳其人通过拍摄电影复归历史时,要面临的是电影之外的重重疑惑。

  2.民族可以被灭,历史痕迹可辩,艺术作品仍在。安妮解读一幅画十年,仍要继续研究。画面之后是如蛛网般错综的艺术家心路与如地层般厚重的历史叹息,艺术历史、民族历史、个人历史言说不尽。使灵魂从废墟里走出需要一条艺术之路,绘画或书或影片。“艺术史”这个词的份量竟是那么沉重。

  3.伤痛和仇恨既有开始就应有终结——如果我们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和坦然理解的信心,同时有耐心与一切疑问与假设对话。历史与现实、死亡与生命,爱情与憎恨,父辈与子辈的交流,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年代,不同身份,不同性取向人们之间的沟通,尽管曲折漫长,却值得努力。多元性和多样化是认识和理解的前提。(不妨多看看现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新闻)

  《烽烟岁月》影评(三):关于阿拉若山的点滴想法

  逃过种族清洗中的幸运儿,有的是中立的旁观者,有的是真正的难得幸存者。旁观者会向神父求问:“我怎样才能挖出我的双眼?”幸存者或许会将其诉诸艺术作品,那是个撕心裂肺的与过去记忆搏斗的历程,作品跃跃欲出却又总被创作者压制,最终导向个人的另一场悲剧,去追逐了那个被灭亡的群体,而那里本该也有这个“幸运的”幸存者。

  种族清洗幸存者的下一辈人,试图去还原他们没有目睹过的历史,通过代代耳闻,他们试图重新发掘这些被抹灭的历史。这些罪行,在资讯尚不发达的上个世纪初是那么容易被抹去。表达者的身份是历史学家或电影导演,或通过黑板或透过镜头,他们要表现一种还原不了的真相,在时间上甚至在地理上都被消灭了的民族曾经存在过的痕迹。并以此告诉自己的下一代。

  胶片盒装着毒品或真是胶片,一旦打开,都是毁灭。要将一段不存在了的历史还原真是相当不容易。曝光与真相的距离是那么遥远,甚至势必陌路。被淘汰的历史、被遗忘的时光对胜利者都是乏味的。

  看了期待良久的《阿拉若山》,很想写点什么,但一方面完全没时间,一方面有担心作为亚美尼亚人的导演阿托姆.伊格扬会刻意放大和夸张族群被屠杀历史,而土耳其与亚美尼亚人在20世纪初这段历史看来是难以调查的。所以先存些许影感,看忙完这段时间会不会有可能再好好深入下。

  《烽烟岁月》影评(四):解不開的結

  對於這套電影,最常看到的評論是:「我從前很愛看Atom Egoyan的電影,但這套令人大失所望。」通常是針對這套電影的政治取向來說的。不過我看後,看不出他們所說的問題,我只能說,他們被自己的政治取向蒙蔽了,看不到導演想帶出的意思。

  這套電影想處理一個歷史大問題:1915年間發生的土耳其人對亞美尼亞人(Armenian)的種族清洗,在事過境遷後,兩族人如何共存,如何面對歷史。

  相信每一個中國人看這片子,都會感到在戲中雙方的矛盾似曾相識,我們與亞美尼亞人感同身受。沒錯,我們都會想起日本侵華和南京大屠殺。人類的問題都有共通性,片中土耳其人對屠殺的態度,正是日本人常有的態度。

  侵略的一方聲言他們長大時都沒有讀過這樣的歷史,有點懷疑對方宣稱的真確性,但又不會否認,認為過去了的就不要再提,未來更重要。被侵略的一方,被仇恨佔領,誓要世界知道歷史的公道。

  電影就是描述一個亞美尼亞裔的荷理活導演,要把這屠殺歷史拍成電影,向世界宣揚土耳其人的罪行。

  Atom Egoyan作為亞美尼亞人的後裔,觀眾可能覺得他處理這件歷史問題對土耳其人有欠公道。其實片中多次用比喻和暗示,說出真相是不得而知,在這個問題上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雙方都說服自己相信事件曾是如何發生。即使和解是如何合理和有需要,雙方因自己主觀的信念,已產生了不能渝越的鴻溝。

  電影最出色的地方,是戲中戲的處理,簡直是在拍兩套電影,又能化而為一。戲中戲是套荷里活電影,少不了千軍萬馬的場面,還有大美國的意識形態,可說是導演對荷里活的諷刺,可惜很多觀眾把這點錯誤解讀為導演的大美國主義。

  導演往往能從荷里活電影的張力中,巧妙地把觀眾帶回電影中的現實,把觀眾的情緒控制自如,實在功能深厚。

  《烽烟岁月》影评(五):电影,该怎样记忆屠杀?(此稿被毙,因为担心土耳其不高兴)

  此稿惨遭某省文联枪毙,因担心土耳其政府为一本小刊物上的小稿而生气,抵制奥运。但愿贴在此,不会被引起友邦人士莫名惊诧,不会被和谐。(其实几个月前,类似提及历史的稿我已经给大洋网英文版用了。)

  电影,该怎样记忆屠杀?

  10月10日,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通过“亚美尼亚大屠杀”议案,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杀戮亚美尼亚人事件定性为“大屠杀”。这引发了土耳其政府的强烈不满,召回驻美大使商讨对策。尽管土耳其历届政府和学界一直否认在由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的1915-1917年间,发生过亚美尼亚人坚称的、导致150万族人死亡的屠杀事件,甚至将承认“屠杀”写进新刑法第301条款予以定罪,但包括法国、俄罗斯、希腊、欧洲议会和联合国在内的多方,都在不同历史时期承认“种族灭绝”罪行的存在,法国方面甚至针锋相对地制定法案,规定任何否认大屠杀事实的人将被判处1年监禁和4.5万欧元的罚款。而这些针对土耳其的动作背后,也的确存在各国亚美尼亚裔人士强大的游说作用,各隐藏利益集团长期的角力也似乎在此时达到顶峰。而真相究竟如何呢?2002年,亚美尼亚裔加拿大名导阿托姆.伊格扬就用一部颇具震撼力的《阿拉若山》讲述了探求真相的困难。

  伊格扬将自己的困惑带入片中的导演角色,通过寻找民族伤痛历史的创作过程,将大屠杀留给本民族后世的烙印一层层传递给更多的人:作为电影顾问历史老师、老师那有毒瘾的儿子、老师所书写的作为屠杀幸存者的画家、盘查儿子胶片盒的加拿大海关、甚至那作为海关儿子的土耳其同性恋情人,恰巧土耳其人还在这部关于屠杀的电影里扮演穷凶极恶的军官。这些角色大多是屠杀幸存者的下一辈,他们试图去还原自己并没目睹过的罪行。这些罪行,在资讯尚不发达的上世纪初被轻易抹去,而今的历史学家或电影导演,则通过黑板和镜头,努力寻找还原不了的真相,寻找在时间上和地理上都被消灭了的民族曾经存在的痕迹。

  当然,在缺乏确凿证据情况下,冷静的观众不得不背负“冷酷”的恶名,去怀疑作为亚美尼亚人的导演会否刻意放大和夸张族群被屠杀的历史。这也是大屠杀题材电影面临的困境,这方的政治正确不一定是那方的历史正确。幸好,除了这场亚美尼亚大屠杀由于时代久远仍然面貌模糊之外,其余的屠杀史实均得到各种程度的认同,并相应地出现在相关的电影作品里。如层出不穷的关于二战犹太人集中营的电影、关于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的《卢旺达饭店》、提及1995年波黑斯雷布雷尼察屠杀行为的《奇可之战》、暗示1939年前苏联军队在卡延森林灭绝2万名波兰战俘的《甜蜜电影》。而近期柬埔寨政府逮捕前红色高.棉政权二号领导人的新闻,也让电影观众联想到那讲述灭绝全柬1/3人口的电影《杀戮战场》和《S-21》。

  然而,有两个尴尬存在于探讨屠杀的文艺努力前。其一,当代众多对大屠杀进行探讨的文学和思想辩论,往往冷漠地导向人类学行为和民族气质等难以触摸的高度,而忽视了屠杀中最大的不幸者——个体本身。其二,电影导演悲愤地回眸本民族的悲情史,往往会被质疑会否被愤怒冲昏头脑,而影响影片随后的推广范围。这在事关我们民族伤疤的南京大屠杀前尤为明显。近来,美国纪录片《南京》依然在国内影院热播,据悉将直至南京大屠杀事件70周年祭,该片将悲痛的承受者还原给那存世不多的一个个破碎的个人,让我们在感受痛苦之余,能欣慰有这么一种第三方的“中立讲述”,在欣慰过后,能去等待着削发明志的陆川大作《南京!南京!》,并思考,电影,该怎样记忆屠杀?

  《阿拉若山》的结尾,历史学家的儿子从土耳其带回纪录屠杀原址的胶片盒,加拿大海关却怀疑里面藏有毒品,要求打开检查。无论毒品还是胶片,一旦打开,都是毁灭。曝光与真相的距离是那么遥远,甚至势必陌路。被淘汰的历史、被遗忘的时光对胜利者都是乏味的。

  《烽烟岁月》影评(六):《阿拉若山》否定历史或许只是为了躲避自己的罪孽

  题记:

  人类在阐释和被阐释,理解和被理解,正义与非正义之间乱成一团,人类史上中国人对于恩怨有着独到见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索命和正名的都可以从中找到干戈再起的原因,要战争不再发生我们首先要学会宽恕,首先相信对方不是野兽.

  ――――卡夫卡·陆KavkaLu

  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母语,这是亚美尼亚裔加拿大的导演通过剧中人说得话,历史可以被各种势力粉刷然而它不会永远蒙尘,我们的悲剧是我们大陆至今没有一部电影真真切切反映台湾的历史,马关的风雨在侯孝贤的镜框里默然无语。

  亚美尼亚被土耳其屠戮的历史,我过去并不知晓,可是我明白仇恨不会因为后人的遗忘而消散,它是一枚定时炸弹。

  人类总是习惯把罪责推给虚无,就像对于大屠杀等人类全体灾难的否定。对于片中的母亲安妮而言,讲述历史和让人信服并不容易,而片中亚美尼亚导演爱德华在拍摄画家阿舍尔·高基的传记时和安妮的对话让我们对于心理历史和真实历史之间有了认识,那座并不可以眼见的圣上成为心理象征出现,而这样的位移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虚幻。安妮作为顾问可能给他多少确凿的立说。

  在这段被影像的历史里我们看到戏中戏里的导演拼命还原历史的努力,而这种努力是建立在一本亚美尼亚人的口述史上的,这样的诉求是公正的吗?联想到我们自己对于60年前抗哈战争的阶段性描述,我们何时可以对子孙说出真话。

  安妮的儿子拉菲对于加拿大海关官员大卫的叙述有着标注的意义,海关将一个种群和另一个种群分成界限,当隔阂存在沟通就算近在咫尺也宛若天涯,安妮的继女茜莉亚认定父亲的死亡和安妮有关,那么陈述就不会有任何作用。

  据成文史记载1915年6月17日土耳其屠杀大批亚美尼亚人,那么影片里出现的被血洗的亚美尼亚族城市瓦城就是其中的一个,高基因为是充当美国使团的信使而逃过一劫。

  这部关于寻找真相的电影里关于非常繁复,美国医生在土耳其军人的诡计下陷入两难的境地,保护意味着土耳其人合法入侵,拒绝意味着自愿放弃土耳其的庇护,有着多少人类史有着类似的境地,民族史和选择权同样是战胜者的,在伊格杨的影像里存在和事实之间总有着一层纸,这或许和他是一个移民有关,移民总是有着和当地文化的隔漠。而作为后代再看历史祖先的一切确实难以理解,饰演土耳其军官的1/2土耳其血统的演员阿里和亚美尼亚血统导演之间的交谈时候证明了血脉的存在,这是看不见的标志线让我们成为历史分野里不自然的坐标。

  历史,就像片厂的布景,有着切实的正面和黯然的背面,伊格杨的电影若即若离,表述和事件之间需要观众自己的智慧。

  在历史的框架里,我们都可能是别人眼里的演员,寻访真相的路上,我们只有记忆的碎片。

  表述是主观世界的选择,当它成为胶片就像高基从母亲的照片里获得绘画灵感一样,那放在前胸执花的小手却失去了本原的真相(掩盖一颗掉落的扣子),记忆是经过我们筛选的。

  我们的血脉注定了我们的方法论,我们根据需要必定无法完全拼全历史的真相,公正和自省不是容易的事情,西德总理勃兰特1970年在波兰向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跪的举动在人类政治史上并不多见。

  理由,诸多借口掩盖了真正的目的,至今多少非正义的战争以正义的名义进行,而死亡之血是人民必然的承担,他们本来的简单人生变得复杂了,这是人民的需要吗?

  虽然本片是描绘土耳其和亚美尼亚的恩怨,然而,自1900以来这样的事件不是孤立的,太多相似的事件被血流成河。

  安妮之子拉菲和阿里的交流在影片里非常重要,它告诉了我们附在意义之后的其实是毫无意义,拉菲的父亲曾经刺杀土耳其大使的举动其实是在一个属于历史遗迹的前提下加载的自我责任,这种责任的无限放大就变成使命,民族的苦难对于大多数个体而言都消失在物质世界的谋求里,而执着的信仰、赴死的悲壮的真正动因只有自己知道,所有发生的事件都是一个谜团。

  这部戏中戏的影片换两个国家依旧成立,屠城从来是战胜者炫耀武力的方法,而且至今未绝。

  人类在阐释和被阐释,理解和被理解,正义与非正义之间乱成一团,人类史上中国人对于恩怨有着独到见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索命和正名的都可以从中找到干戈再起的原因,要战争不再发生我们首先要学会宽恕,首先相信对方不是野兽。在战争状态下清楚对方的最真实心理动机我认为是对于对方可能复仇的恐惧,这是一种类似太监对于正常人的强烈反弹。

  导演让阿里和拉菲站在了斑驳的墙边讨论被备注为沉重的历史话题,死亡的包袱对于两个不同感受的种群而言都是沉重的,年轻人更应有的姿态是必须明白当下的世界属于全体人类,只是任何种族和信仰都应该有的共识。

  打开前辈(老导演)给的香槟,年轻人应该豁达面对历史的难题。

  坦诚的讲几年前在看伊格杨《日历》的时候并没有看进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人性和世界的逐步理解,《阿拉若山》给了我们某种方法论,当我们在质问和清算里继续恩怨里,我们为什么不选择重新开始,相信对方的良知有一天会对上帝忏悔,这应该是生命最大的意义。

  恩怨的链环不阻断,人类永无宁日。

  若我们不学会宽恕,仇恨的焰火总有一天让理性变成仇杀的烈焰,这有意义吗?拉菲被海关当成恐怖分子儿子的新标记(这和哈马斯和犹太大卫星有什么本质差异)时,不正是歧视的开始吗?这就是恩怨的代价,它延祸儿孙。

  在苦难史里的是情绪,还是记忆?在个体的立场上有着个体的宇宙,而宇宙是无语的。

  我相信导演的心情十分复杂,最后控诉性段落就像一场南京大屠杀,这个题材至今为中国忽略(此处删去1213字)。

  我十分喜欢导演设计的结尾,当那幅被冠以光环的高基母亲肖像被前去土耳其采风的安妮之子证明来源于古代浮雕时,所有被叙述的历史进入了尴尬。

  为土耳其拒绝的历史,为伊格杨展现的历史和观众心理的历史,怎样的组接才是接近本质,即将退休的海关官员大卫面对拉菲叙述很感兴趣,这种兴趣也改变了拉菲最后的命运。

  同名电影上映了,这是图像的阐释,面对阐释,只有杀戮有着刻骨铭心的痛,余下的就是我们如何面对往昔和未来了,这部影片可以称为导演的成熟之作,他让每个观众都有了自己的一道思辩之门。

  【附录:影片资料】

  《阿拉若山Ararat》2002加拿大/法国

  编导:阿托姆·伊格杨Atom Egoyan

  主演:爱妮丝·汉吉安Arsinée Khanjian、克里斯托夫·普拉玛Christopher Plummer、查尔斯·阿纳维Charles Aznavour

  片长:112分钟

  定级:R

  个人评价:艺术性8.5,欣赏性7.5(优秀的电影)

  2006年2月14日 星期二 上午7时07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