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河之歌》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大河之歌》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9-29 02:3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河之歌》经典观后感10篇

  《大河之歌》是一部由萨蒂亚吉特·雷伊执导,Kanu Bannerjee / Karuna Bannerjee / Pinaki Sengupt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河之歌》观后感(一):`

  母亲 你要去?

  阿普 为什么不去?

  学费怎么办?

  大学会减免一半学费 我也要去找兼职

  邻居 你又发烧了?你给阿普写信了吗?

  阿普妈 写了 阿普今天和明天都放假

  他回来吗?

  不

  用我给他写信吗?

  不 如果他回来 我希望是他自己想回来 而且他考试在即 还是留在那里比较

  同学森 你不回家吗?

  阿普 不 在那里我学习不了 老是会睡着

  你妈不会生气吗?

  不会 我跟她讲好了 而且我还给她寄了一张汇票

  阿普妈一个人在家中凄凉死去

  邻居 阿普 别哭了 父母不能一辈子都在你身边 这是命中注定的 你最好为你妈搞个追恩仪式 然后留下来 作为一个司祭 你会赚到足够的钱……你要去哪?

  阿普 回学校参加考试

  那***追恩仪式呢?

  我会在加尔各答做

  阿普带着悔恨走出了家乡 希望他从此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大河之歌》观后感(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妈

  雷伊的阿普三部曲第一部懵懂之中走出家乡,第二部主动且被迫走出家庭,第三部放逐自己后肩负起责任。这三部片子完全不像现在我们看到的印度电影,没有歌舞也没有那么华丽,让我真真正正了解到了印度普通人家的生活情况。印度的家庭生活其核心和我们以及世界上都是一样的。 我觉得最不好看的就是《大河之歌》,因为这部我看的时候睡着了,起来又重新退回去重看,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前一天没睡好。但也让我重新看了一遍里面及其打动我的片段,不是爸爸去世时的痛心,也不是妈妈去世的时候那些美丽萤火虫,而是妈妈最终勉强同意阿普去读大学,送阿普走的时候。简直是我们每个人的妈妈再现啊。

  《大河之歌》观后感(三):阿普三部曲之《大河之歌》1956

  《大河之歌》延续了第一部《大陆之歌》的叙事手法,依旧在平淡生活中讲述着暗藏波澜的生活。一家三口由乡下移居至喀什,终于继续平静的生活厄运再次袭来,疾病夺走了父亲生命。而对于这一情节导演使用了极富艺术性的手法,渐进黑暗的黄昏,树木的枝杈只见剪影。一群鸟儿昏暗环境中惊起,四散飞去,阿普父亲的生命也像黄昏中的鸟儿一样一去无影。

  由于父亲的离世,第二部侧重在了母子间的羁绊。母亲希望自己能在后半生与儿子平静度过,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衣钵,做一名牧师。这个职业收入足够两人舒服过日子。可儿子却希望能去读书。母亲毕竟还是心疼自己的孩子满足了他的愿望,包括去上大学。这样的羁绊你我在现实生活中也都在经历。当子女长成,背起行囊,回头与母亲相视一笑便渐行渐远。父母的牵肠挂肚和子女的心向远方形成鲜明对比。母亲这个角色在电影的过程中似乎总是忧心忡忡神经兮兮,这样负面的表情必定不讨好,但在她倚着大树望向远方前行火车露出一抹微笑后,负面的影响便烟消云散了。当你回味前两部的情节后,她的忧虑焦躁都变得那么合理,原来她只是向往平淡的生活。

  影片中的火车寓意深远。在第一部中火车带走了姐姐,而第二部,火车带走的是母亲。影片结尾阿普就像当初一家人离开泥殊泊一样离开了漫萨波塔。他的生活还是要继续,即使他现在是孤身一人,依然要心像希望继续前行。

  《大河之歌》观后感(四):母爱就像一条河,温柔地载着我们漂向远方

  《大河之歌》是印度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的《阿普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和第一部《大地之歌》一样,在看似简单故事下,影片蕴含着深沉情感力量

  阿普跟随父母离开家乡来到贝纳瑞斯过活。不久之后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生计堪忧的阿普和母亲不得不投靠了孟加拉的一个远房亲戚。母亲整日地辛劳工作,阿普则刻苦学习。凭借着优异的学习成绩,阿普被校长推荐到远离家乡的大城市加尔各答读大学。

  命运就像一道门,就这样将阿普和他的母亲匆匆隔开。

  为了改变贫穷的命运,阿普离开了母亲和家乡,毅然登上了前往加尔各答的火车,踏上了漫漫的求学之路。阿普的勇气固然值得称赞,但少年意气的阿普绝不会知道,就在那道门后面,有着多少母亲孤单无助身影,又有着多少妈妈对儿子归家的期盼

  每一次回家,母亲总是围绕在阿普的周围不停地问这问那;每一次回家,母亲都会用扇子为熟睡的阿普扇风;每一次回家,母亲都会细心地把阿普头上的杂草拿掉,即使是在母亲病重的情况下,她依然阻止邻居向他的儿子写信,因为那样会影响阿普的学习……《大河之歌》用细腻笔触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生活真相——总有那么一次,当你回到家里,你将再也找不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到那个温柔的声音

  命运就像一条汹涌洪流,它不由分说地将我们裹挟而下,冲向远方。而家就像一个港湾,当我们回航时,它总能让我们停留,抚慰我们疲惫身心,给予我们再次前行的力量。《大河之歌》揭示的真相让我们倍感残酷和心酸:父母不能陪我们一辈子,终有一天他们会离我们而去。到那时,家对我们而言,就是一个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在得知母亲病重的消息后,阿普坐火车从加尔各答急匆匆地赶回家里,他一边急切呼喊着母亲的名字,一边四处找寻着母亲熟悉的身影。只是这一次,他再也听不到妈妈那温柔地回应声了。萨蒂亚吉特•雷伊用一个长镜头记录下了这令人心碎的一幕:阿普踉跄着跑出屋外,跌坐在一颗大树下失声痛哭。

  收拾行李,阿普再次离开家,再次踏上那条漫长人生之路。他不知道这条路是不是会更艰难更坎坷,他只知道他必须走在路上。

  在《大河之歌》中,深沉的母爱就像一条大河,温柔地载着阿普漂向远方。

  《大河之歌》观后感(五):【185】《大河之歌》——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逝者如斯

  《大河之歌》 The nvanquished 年代:1956年 / 国家:印度 / 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 / 主演:卡努·班纳吉、萨布尔·班纳吉

  去年的《我的个神啊》获得上亿票房,而载歌载舞浪漫爱情温暖励志也成为了印度宝莱坞电影的标签。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却是印度电影大师萨蒂亚吉特·雷伊的现实主义风格,他的电影中没有欢歌笑语,只有破败的村落质朴农民,以及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大河之歌》是“阿普三部曲”的第二部,它很好地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此时的阿普正从童年青年时代过渡,家里也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变革。第一次是父亲的去世,这个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母亲则要负担全部的家事。她本可以跟随她服侍的一家人到城市里生活,但她放弃了,转而回到了乡下住在破屋子里,是因为她心中有比富裕重要东西,即自由。等到阿普长大了,便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而这时母亲和儿子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当求学在外的儿子来信越来越少,母亲的孤独和凄凉则成倍增加,可是阿普却编造理由说不放假或要考试,他完全没有想到对母亲来说,见一面就等于少一面了。最终,母亲没有等到阿普回家就闭上眼了。阿普从这一刻起彻底放下了对过去的牵挂,他在极度悲伤坚强地站起来。

  为影片增加现实性的还有音乐,雷伊并没有跟风使用交响乐,而是请到印度音乐大师拉维·香卡作曲配乐,极大强化了三部曲的统一性,许多相似的情节都用了相似的音乐,或者是采用变奏再现。而印度唢呐、西塔尔琴和各种打击乐器的使用,也让民族色彩愈加浓厚

  骇点

  第33分钟,父亲去世的这场戏,最为出彩的是音乐,母亲为父亲喂水,突然父亲无神地睁大了眼睛,此时音乐声骤起,切入了两个空中飞鸟乍散的镜头,加强了情感的强度,让父亲离世的瞬间显得格外震撼人心

  《大河之歌》观后感(六):《大河之歌(Aparajito)》:有了学校忘了娘【年2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12/aparajito.html

  本片获得1957年2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电影讲述一个男孩成长的故事。恒河边有一户人家三口人,父亲是神职人员。但因为伤寒父亲很快死去,留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之后,父亲兄弟将母子二人接走,带到自己的住所生活,并让儿子跟随自己做神职人员。但是儿子想去上学,母亲听后虽然知道家里贫穷,但还是让儿子入学学习了。几年后,儿子学习成绩优秀,学校推荐他去外地上学。这一次母亲还是支持他,虽然有些不情愿。入学后,儿子辛苦工作和学习,但一次因为太疲劳在上课时打瞌睡被老师发现撵了出来,这让他伤心的哭了。之后,儿子回到家却不愿在家久留,也不愿往家寄信,这都让母亲伤心。最后,母亲生病病死,儿子却没有看到最后一眼。

  这是一部很普通的电影,普通到从电影开始我就可以猜到最后。影片就是讲述类似于“慈母手中线”、有了学校忘了老娘之类的事实,没有任何新意。当然,没有新意不代表电影难看,可是将故事讲得如此温吞,却是电影的缺点了。总之,虽然电影拍摄于五十年代,但这种“忘了娘”的影片还是很难看,从主题到情节都是如此。

  不过,电影最大缺点不是主题老套,而是叙事不明确。影片时间不短,表现内容不少,可是真正贴近主题的却不多。相反的是,剧情中有很多与主题无关的画面,比如男主角父亲非常好客、想要骚扰母亲的邻居、猴子吃东西,等等。这些让人很难分清电影主次,究竟是讲述孩子的故事?还是讲述父母的故事?是要表现孩子忽视亲情?还是要表现印度人待人友善亲切?总而言之,这部电影连主次都分不清还能获奖,评委们是不是不知道什么叫做“好电影”?!

  电影拍摄上同样平庸,除了电影结尾处母亲死后儿子悲痛时的画面外,都中规中矩。虽然电真实表现了印度的普通生活,但没有特色的情节与叙事,真的让我难以相信它是金狮奖获奖影片。或许我品味太高,或者那个年代好电影太少,或者评委们没见过印度影片觉得很新鲜

  最后说一句,印度的地面卫生不错——天天光脚走路,不怕渣脚?

  本片演员不多说了,表现非常普通,每一个角色都是如此。只是母亲生病时的妆容很很吓人,看起来真像是得了一场重病,当时印度的化妆技术惊人啊!

  总结一下。本片很普通,没有任何独特与出彩之处,看这部电影完全是浪费时间。即使本片是某某导演的什么系列电影,也同样是近似于烂片的准烂片。

  序列:0981

  大河之歌.Aparajito.1956.D9.MiniSD-TLF

  2012-12-24

  《大河之歌》观后感(七):电脑又无法保存了我到这里来写阿普三部曲写完删

  浅谈萨蒂亚吉特·雷伊“阿普三部曲”中的现实元素

  在印度的文化产业中,电影产业属于较为发达行业。如今,在宝莱坞的支持下,印度电影的年产量高达上千部,甚至是美国好莱坞的数倍。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扶持电影业,票价降低,使得看电影成了大众娱乐的主要方式,因此印度的电影观众总数也处于全球第一位。提起印度电影,最让人熟悉的当属宝莱坞的娱乐片,即 “马萨拉”(原义“混合香料”)电影,这种电影结合了爱情、歌舞、喜剧动作等元素,并以完美结局为广大印度观众所喜爱同时,这种民族化电影所包含的意识形态表演形式审美观念等也成了印度重要的文化输出手段

  纵观印度电影史,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也具有很高的地位。20世纪三十年代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活跃,现实主义倾向也开始出现在了电影创作中。二战后,电影创作局限于“马萨拉”,其弊端日益显露。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在1955年创作的《大地之歌》以其清新质朴的现实主义风格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他也因此成为“印度电影新浪潮”的先锋代表人物。此后,1956年的《不屈者》和1959年的《阿普的世界》在延续之前影片风格的基础完整地讲述了这个时间上跨度二十余年,空间上跨越城乡的故事。影片包括了印度社会在这期间的经济情况、文化意识政治格局及城乡变迁等社会状况

  1、 影片创作的自传性与体验所带来的认同——以《大地之歌》为例

  “阿普三部曲”根据人物阿普的成长经历展开,分别讲述了他的一贫如洗乡村童年生活、家庭变故的少年经历和坎坷的婚姻生活。影片中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有它的原型,及自传小说道路之歌》和《不屈者》的作者毗菩提菩山·班纳吉。导演雷伊在创作中也将自身的经历与人物阿普联系起来,认同生养自己的小村庄、固守观念的上一辈和似乎穷苦无边生活。因此,影片的现实主义色彩在于作者文本的自传性和导演自身的生活体验。

  在二十世纪末,印度乡村人口比例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4%,追溯到之前的几十年,乡村人口更是印度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地理变迁,很多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或者说有能力消费电影的观众都有着与乡村有关的童年记忆。“阿普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大地之歌》中的乡村生活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回忆与共鸣。

  在阿普还未出生时,姐姐便开始偷邻居的水果分给寄居在他们家的姑婆。即便不是因为穷困所迫,很多生活在乡村的孩童也会顽皮地“弄”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并以此为乐,被发现后家长会给一顿臭骂甚至责罚。乡村的孩子也总有关系比较好的老人作为朋友,并且彼此分享一些忘年间的秘密。影片中的姐姐为了关照姑婆干些小偷小摸的情节让观众看来十分“亲切”。姐姐被母亲责罚打扫院子时,幼小的身躯以一种极其怪异的姿势,上半身深深地弯曲着,几乎是贴在了地面上,一旁的屋檐阴影下,两只小猫在打闹,母亲在门口边用手梳头边看着。这样的场景并没有体现出姐姐被罚的苦闷,也没有家人之间剧烈的矛盾冲突,姐姐与母亲内心都彼此理解和体谅,他们的生活状态祥和而朴实。

  阿普出生时,姐姐将生气出走的姑婆迎接了回来,周围的邻居也都为阿普的出生而高兴。乡村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十分淳朴的,彼此之间信息传的很迅速,邻里关系也很融洽。现代都市的人们看来会怀念小时候亲切的邻里关系,同时也会对影片中这样的相处模式产生向往和认同。

  印度的婚姻制度和生育制度导致每个家庭都会生育多个小孩,阿普和姐姐的童年生活也是大部分印度观众的生活写照。姐姐让阿普替她保守秘密,喂食物给阿普吃,两个人一同去野外玩耍和去果园偷窃,这种姐弟间友好默契的关系让家中有兄妹的观众有同感。

  同样,在“阿普三部曲”中的其他方面,观众能够在阿普身上或多或少找到自己的影子,因而在观影时有现实的带入感。

  2、天人合一与东方意识——以《不屈者》为例

  在之前的《大地之歌》中便是以阿普孩童的视角来观看人与自然的相融:空镜里跑过院子的猫,阿普姐弟牵着牛走过开着点点野花的草场,比人还高的芦苇和潺潺流水声,无不体现着人与动物,与自然相处的和谐。在第二部《不屈者》中,失去女儿的父亲哈里带着全家搬离了伤心地,来到城镇,自然的元素仍贯穿影片始终。贝拿勒斯坐落在恒河边上,人们聚集在河边的宗教聚集处吟诗、听故事,河上有人在划木筏,码头有人在抡摆锤锻炼……多次出现由河对岸向城镇拍摄的空镜头表面,恒河对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影响很大,有着重大宗教、经济、文化和环境意义。

  贝拿勒斯城里有很多猴子,他们对人是不畏惧的,甚至直接到阿普家院子的水龙头那喝水。母亲因担心父亲哈里的病情心里不愉快,看到此景立即谩骂和驱赶这位特殊的客人,猴子被不友好地对待后便嘶叫反击。父亲去世后,阿普独自跑到城镇的中心地段,看到了很多猴子分布在古老建筑的各个地方。猴子见到阿普并不害怕,或好奇地望着他,或自顾地挠痒痒,或安心地挂在猴母亲脖子上吃奶。阿普对于父亲离去一事接受的很快,并没有过于悲伤,他以孩子特有的善良神情给猴子们喂食,猴子们吃高兴了便跳到高出摇铃,彼此相处十分愉快。

  城里还有大量的黑鸟,父亲永远倒下的一瞬间,群鸟四散而飞,隐喻着阿普的生活即将有所变迁,不久,母亲便带着他重新回到了乡村里。回到乡村后,虽然在母亲的意愿下学做祭司,阿普仍说服了母亲让他上学。用功的阿普成了班里的尖子生,不再是儿时那个到处乱跑的野孩子了。阿普心里仍喜爱着大自然的一切,读大学后的一次返家,阿里不顾母亲的担忧,第一件事情就是跳进湖里和久违的自然来了个亲近。在母亲快不行了和阿普得知母亲去世而痛哭的时候,他们都选择了呆在树下,温厚的自然事物是他们当时仅有的倚靠。

  3、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映射——以《阿普的世界》为例

  “阿普三部曲”终篇《阿普的世界》讲述的是走进社会的阿普独自面对生活的一切。影片的开头用光有极强的戏剧化,阿普与校长在交谈完准备离开办公室的时候,伴着有力的革命口号声,开门的瞬间放进来极强的光线,预示着阿普的新生活。

  当阿普开始找工作时,遇到的情形就反应了当时印度社会较为普遍的用工问题。阿普应征的第一个工作要求初中毕业,就算大学肄业的阿普想要这份工作,他们也只肯付初中毕业生程度的10卢布每月的薪酬。第二份工作是机械地贴药瓶标签,阿普看了一眼工作间工人们碌碌的状态,决绝地离开。当时印度社会用工需求分化十分明,大学肄业的阿普没有高等教育学历,得不到较为专业的工作,低廉

  《大河之歌》观后感(八):从一名穷苦印度少年成长轨迹看亲情与死亡命题: “阿普三部曲”之《大河之歌》

  【摘要】《大河之歌》是印度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的“阿普三部曲”之一。影片中导演以自传性的叙事结构,立足于当时印度的社会现实,讲述了一名穷苦印度从少年成长为青年的人生历程。导演通过声音及影像等丰富的镜语形态展现了一名普通印度人眼中人生的亲情与死亡命题,启发观众产生对亲情与死亡的哲学性思考。

  【关键词】萨蒂亚吉特•雷伊 《大河之歌》 亲情与死亡 自传性 镜语形态

  提到印度电影人们不得不提萨蒂亚吉特•雷伊,他是印度诸多知名电影导演中迄今最有成就,国际声望最高的一位。他被称为诗人导演,从这位远离政治意识形态的温和人文主义者所导演的影视作品中,观众一方面可以深刻体会到印度本土民族文化的底蕴,另一方面又可以感受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他的电影是印度电影民族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最好的范例。在他诸多导演的电影中,“阿普三部曲”被誉为是印度电影和他个人电影创作的里程碑。

  雷伊十分擅长用现实主义的风格描写印度底层社会人们的心态、情绪、语言和意识形态,“阿普三部曲”如史诗般循序渐进地叙述了一名来自社会底层贫苦少年成长的人生轨迹,三部作品依次连缀成一个印度人大半辈子的生活。影片中缓慢悠扬的节奏,优美纯朴的画面让观众不自觉地融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真实的印度社会底层。

  1954年雷伊拍摄的“阿普三部曲“之一《道路之歌》轰动了整个印度电影界乃至国际影坛,这部纯粹的完全没有丝毫油腔滑调、没有任何的华而不实、没有任何一点放任妄为,一切都清晰而切入主题电影的诞生立即引起国际影视界的关注。○11956年雷伊延续此风格,拍摄了“阿普三部曲”之《大河之歌》,进一步表现了电影的诗意与美感,在浓厚的现实主义气息中流淌着淡淡的人生悲剧,也进一步引发观众对人生哲理性的思考。

  承续《道路之歌》的故事发展情节,阿普一家由于姐姐的病死和家境的日益窘迫被迫背井离乡迁移到恒河边的一座小城,开始新的生活。《大河之歌》讲述的就是阿普从少年逐渐长大成人的整个历程。影片以阿普父母亲的相继去世为核心,在阿普从少年成长为青年这个关键的人生阶段,设置了整个人生关于亲情与死亡的命题。以下从两方面解读关于阿普世界中的亲情与死亡命题。

  一、 关于自传性的叙事结构与主题的设置

  “阿普三部曲”之《道路之歌》和《大河之歌》源于生活中真实的故事,改编自孟加拉现代作家毗菩提菩山•班纳吉的同名自传性小说。其中第三部《阿普的世界》,雷伊制造了一个原著没有的“真实故事”, 使影视文本全面地凸显人生的完整性。三个层层相套的自传性“真实故事”,构成了影片“阿普三部曲”特殊“自传性”的叙事结构。

  导演发现小说作者塑造的阿普成长过程与自己人生经历的相似性,便在电影中投射了很多关于自我的生活片段。雷伊曾经说过:“我在青春期的阿普和他守寡母亲的关系中找到认同,因为我也经历过那样的情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或潜意识中我把自己的亲身经历与阿普联系起来。”○2

  自传性的叙述结构首先必然取决于选材内容的真实性。为了表现人生当中亲情与死亡的命题,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来自于西孟加拉农村贫穷的乡村孩子。导演通过这个不断成长的孩子的视角,真实展现了当时印度农村、城市生活图景,细致刻画了普通印度人的心理面貌。流淌的恒河、宏伟静穆的建筑、盘旋空中的群鸟、轰鸣向前的火车、狭小悠长的街道,摇曳的棕榈等这些具有印度特色的景物,导演以缓慢抒情的方式一一展现在银幕上,向观众真实再现当时印度农村和城市的图景。观众在观赏这一幅幅优美生动画卷的同时,也深深被印度纯朴的人情风貌感染了。影像中的生活场景如此熟悉:在恒河边沐浴祈祷的人们、避讳陌生男性的印度妇女、头顶庞大物件的行人……这些平静和谐的生活图景让我们了解到许多关于印度这个国度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民族精神特性。在这部影视作品中我们看不到任何特技和噱头,尽管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但是导演用内涵与朴实讲述一个普通印度人真实的生活,他与我们的生活如此贴近。正是在这样一个平和的背景下,导演将少年阿普眼中关于亲情与死亡的命题慢慢铺展开来。

  片中阿普的父亲是个虔诚的婆罗门祭司,母亲是传统的印度妇女。尽管阿普家境贫寒,但这一家三口相亲相爱地生活在恒河边。父亲作为全家的经济支撑,每天到恒河边为那些善男信女讲经换取赏钱,偶尔还利用自己的医术为别人看病赚取额外收入。他为这个家庭鞠躬尽瘁,不辞辛劳。即使后来染上了伤寒仍坚持出外谋求生计,或许讲经对他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一种坚定的宗教信仰,但是不可否认没有他为别人讲经换取生活的开销,这个家庭将陷入何等窘迫的境地。阿普的母亲是一名纯朴的家庭妇女,她倾注所有的心血去爱丈夫和孩子。她拥有一手好的厨艺,心灵手巧,勤俭持家,把家里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虽然是一名旧式母亲,但是她不同于典型传统印度妇女,她有自己的主见并具是开明意识。影片中她认为阿普继承丈夫祭司的位置理所当然,但是同时她也认识到读书对阿普未来的重要性。所以一直以来她都支持阿普上学读书,最终她还放手让阿普到加尔各答上大学。阿普是幸福的,从小他就在父母的保护伞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尽管生活上拮据,但这并没有阻止阿普无忧无虑地生活。少年时期的阿普是徘徊在恒河边快乐的精灵,青年时期的阿普则是倘徉在知识海洋里自由的飞鸟。浓浓的亲情培养了阿普天真、求知好问的个性。

  我们知道任何情感发展到最高层次后都会转变为亲情,人一生中在亲情中才得以健康幸福地生存。亲人的离世不可避免造成在世者的悲痛,该影片以阿普父亲与母亲的相继逝世为核心,启示我们对亲情与死亡命题的思考。父母亲的死亡是贯穿整部影片的情感主线,构成阿普必不可少的人生成长和精神体验。从亲情与死亡的主题出发,我们可以探求导演关于影片中“自我”性质的定位。导演别有用心地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投射在阿普身上。在阿普面对亲人一一离去的悲剧时,导演并不着重表现阿普的伤心欲绝和悲悯情怀,而是通过他父母亲的“死”换取阿普的“生”,让阿普从亲人的死亡中汲取成长的力量。死亡是成长必然的代价也为成长提供进步的契机。每次经历亲人的离世后,导演都让阿普离开原地。新的环境意味着新生活新人生的开始,导演没有让阿普过多沉湎于丧失亲人的悲痛中,而是在父母亲相继离世的过程中,使他完成了从懵懂怯懦角色向拥有独立人格,敢于承担责任的角色蜕变。他不是死亡的悼念者,而是叛离传统的超越者!

  凭借阿普“越者”的形象,导演明确地将自己艺术成长过程中的阻碍和他克服障碍的态度呈现出来。○3阿普对新事物的接受,对迷信传统观念的摈弃,对自己信念的坚持中,折射出导演对亲情与死亡命题的思考,对现实社会做出的挑战。浓郁的自传性质色彩使整部影片仿佛是一个人动人的抒情歌,其中饱含了丰富人生寓意。

  此外,导演为了最大限度地表现“自传性”的真实性,在影片中使用了大量非职业演员,并杜绝给演员化妆,让他们素颜上镜,本色演出。○4这种强调“自我”的叙事结构,让观众从平常人的角度出发冷静地审视我们的亲情和死亡命题。

  二、 从镜语形态看亲情与死亡命题

  (一)关于影视声音效果的运用

  为了表现阿普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对亲情与死亡产生新的理解,整部电影几乎都是采用缓慢的节奏向观众娓娓道来,牢牢抓住了观众对阿普成长经历的注意力。影片中富有表现力的音响与音乐效果恰如其好地控制了故事情节发展的节奏。

  阿普的故事在一阵轻快的印度民间音乐中拉开序幕。伴随着隆隆的火车声,阿普一家从农村搬到了恒河河畔,喻示着阿普新生活的开始。印度民间传统音乐具有独特的宗教色彩,暗喻了对亲情与死亡的思考。复杂多变的传统音乐能淋漓尽致展现片中人物的情感与个性。从影片第10分20秒开始,导演用了将近3分钟的时间,表现少年阿普眼中恒河畔边的世界。在表现阿普在恒河边玩耍的那组景别中,伴随着阿普的奔跑,先后出现了三种声音:父亲的诵经声,河岸边人的讲故事声和老人的吟诵声。导演通过声画分立的手段,将声音与人物形象自由地组合在一起,逼真再现了恒河边虔诚人们的生活面貌。画面影像与人物声音的相互独立,构成了更高层次的声画统一。阿普眼中看到的景物与声音来源的背离,进一步扩展了艺术时空,丰富艺术内涵。一方面观众可以从声画中获得关于恒河边丰富人情世态的感受,另一方面从少年阿普无忧无虑打望这个世界中我们也可以见得他必然生长在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里。

  下面来谈谈片中钟声运用对主题的揭示。钟声作为一种具有宗教性音乐的信号,与时间有特殊的关系,或者说钟声蕴含着关于死亡命题的特殊内涵。影片一开始就出现了洪亮庄严的钟声,感发人内心的深处。这时的导演是通过清脆的钟声向观众拉开少年阿普故事的序幕,暗示阿普生命的蓬勃生长。而在阿普父亲病危的那个片段中,也相继出现了几次钟声。这时候的钟声相比于开头的钟声,已经变得依稀隐约,传达出一种缥缈严静的宗教意味。父亲去世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这种钟声,不但暗示着这条生命的即将逝去,也表达了作为祭司的父亲对生死置之度外的慷慨悲凉。这种钟声的意味,在母亲去世的情景中得到了再现。

  父亲的去世让阿普母亲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阿普一个人身上。阿普读书的地方离家很远,只能在周末回家。随着阿普的成长和知识的增长,母子之间的情感出现的变化。母亲日夜思念儿子,希望儿子能成为祭司时刻呆在自己身边,但是儿子却由于课业的繁忙逐渐与母亲疏离。导演为了表现独自一人呆在家中的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之情,运用了两次火车轰鸣驶过铁轨的声音,以现代文明之声反映出传统妇女的心声。对于这位纯朴坚强的母亲而言,听到火车的轰隆声,意味着阿普的归来。第一次火车轰隆的声音让她等回了归家的儿子,但是随着阿普的成长,当第二次当火车声再次响起时,她却没能等到儿子的回家,并抱着遗憾离开了人世。火车的声响寄托了母亲对儿子无限的思念,同时作为现代文明的产物,火车的声响对于阿普来说是社会的不断进步。雷伊对于音乐的运用令人称绝,表现母亲这个主题的音乐,萦绕于整部片中,既增强了情节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又切合诗意舒缓的叙事方式。导演以高超的声音效果成功地启发了观众对亲情与死亡命题的思考。

  (二)关于影像画面的营造

  导演十分擅长运用洗练、简约的影像美表现深远的意境。纵观整部影片,这种简约典雅的审美范式,剔除了繁复的社会性雕饰,显现一种冲淡自然的人情美。这种来源于东方传统的艺术美,使印度人们的生活在荧屏上得到最淳朴的呈现。关于亲情与死亡的命题,导演以简练的画面建构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

  片中导演通过光、色彩、构图等多种造型要素完成影片的主题阐述。少年时期的阿普大多时候都处于柔光所营造的轻松、欢快、明朗和自然的氛围当中。此时他在父母亲的关护下幸福地成长。明亮、柔和、均匀的打光表现出影片抒情写意的色彩。特别是阿普在恒河边玩耍时那一组景别中,导演采用高调的逆光效果表现出此时人物天真的个性和欢快的心情。

  随后,在阿普父亲与母亲去世的两个镜头中,导演让他们笼罩在阴沉暗淡的氛围中。母亲临终前导演通过采用侧光使人物轮廓突出,层次分明,冷峻地表现出当时人物内心的痛苦。为了表现母亲过于思念儿子乃至于出现幻听时内心的悲凉,此时画面的光是暗淡阴沉的,最终母亲在败叶萧瑟中孤独失望地死去。这样的情景极具情感的感染力,让人为阿普发出“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感慨。

  该影片色彩纯度对比强烈,明亮与昏暗的色彩,揭示了人物心理的变化。以少年时期与青年时期阿普所处的色调对比,青年的阿普更多的时候是处于沉稳的冷色调中。此时期的他,由于接受知识的熏陶,眼界不断开阔,对与母亲的关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导演让他处于这样一个色调中更加凸显他渴望挣脱母亲束缚,自由地翱翔于知识的海洋中的心态。

  在影片的构图方面,导演运用均衡构图与封闭式构图展现阿普的成长过程。这种自然、平和、写实的感觉散发出朴素的生活气息,让人在平静与安宁中体悟人生死亡的命题。

  此外,影片采用独特的镜头拍摄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录从少年成长到青年的阿普对于人生的理解。为了展现生命的不息,导演将恒河意象与父亲形象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影片一开始就是全景镜头展现一群飞鸟在钟声中迎着朝阳飞去,象征的生命的新生和顽强不息。随后,镜头对准在恒河边沐浴接受赐福和祷告的人们,通过摇移的镜头运动方式展现恒河边人们生活的图景。这时阿普的父亲是在恒河边上出场,以后他的在场都伴随着恒河的在场。最后他以喝了一口恒河水后去世而谢幕,从此恒河的意象再没有出现在影片当中。在表现父亲去世的那一组镜头中,恒河象征着父亲的精神人格,恒河精神在父亲死后转化为阿普身上不屈不挠的求知精神。○5恒河是印度人精神的寄托,更是生命的象征。父亲的去世,让阿普摆脱对父亲的依赖性,父爱从此的缺席无疑对阿普产生难以磨灭的情感痛苦,但是却帮助了阿普独立人格的成长。

  丈夫的辞世让母亲肩负起养育阿普的全部重任,她与阿普相依为命,希望阿普能继承丈夫祭司的职位而守候在自己身边,但是愿望并没有如愿以偿。尽管阿普走上一条背离神职的求学道路,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儿子上学。不管是少年阿普提出想上学的要求后她慧心的一笑,还是她拿出在喀什工作赚的钱支持青年阿普到加尔各答上大学,观众从人物的特写镜头中都可以感受到她对阿普沉甸甸的爱。

  母亲将儿子辛苦拉扯养大,再也绑不住阿普向往自由飞翔的翅膀,为了表现母亲欲对儿子的挽留,导演用了一组催人泪下的镜头。影片中讲述有一次在外求学的阿普好不容易周末回了一趟家,临睡前叮嘱母亲要按时叫他起床赶火车,但是第二天母亲为了让儿子呆在自己身边多一会儿,用手轻轻抚摸了一下阿普而没有发出声来。导演通过近景和特写镜头对准此时母亲的面部表情,细致展现了母亲此时矛盾的心理。好在后来阿普自己醒了,及时赶到站台等待还未到达的火车,这时导演将阿普与母亲相互思念时的特写镜头轮流切换,表现出两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最终母亲还是在日夜思念儿子中倒下,导演令母亲在没见到儿子最后一面的遗憾中死去,让阿普背上了愧对亲情的沉重负担,但母亲的死也给阿普带来了成长的释放。所以故事的结尾是阿普光明的出走,阿普渐渐从镜头中远去,摆脱了悲惨的结局,扭转了影片的基调。

  为了缓和影片当中关于死亡的沉重气息,导演通过丰富的摄影机运动机位穿插许多空镜头,展现印度的人情风俗。其中景物的远景镜头,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影视的节奏,使意境更加悠远,风格更趋于抒情写意色彩。

  以上从主题设置以及影片的镜语形态,以这名穷苦印度少年的成长轨迹来讲述亲情与死亡命题。导演通过独具匠心的自传性质的叙事丰富的镜语形态启发了观众对亲情与死亡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王思思.印度电影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研究述评[J].贵州大学学报,2010,(24):63-68.

  ○2○3○4王思思. 以影像作传论印度经典影片“阿普三部曲”的创作动机[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3):89-93.

  ○5李保平.雷伊:精神的王者——雷伊的电影三部曲[J].诗歌.89-91

  片名:大河之歌/不屈者/质朴的人

  外文名称:The Unvanquished

  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

  编剧: 萨蒂亚吉特•雷伊

  出品年代∕片长:1956∕110

  国家:国家/地区:印度

  类别:剧情

  获奖:1957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1959年英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外语片女演员 (提名)

  1958年旧金山国际电影节 最佳导演奖

  剧情概述:

  10岁的阿普告别了童年,与父母移居到宗教之城Benares。但家庭遭遇了新的不幸,家父死亡,只剩下母子俩相依为命。上进的阿普不愿在贫穷中放弃追求,一再恳求母亲让他上学。母亲本希望他成为神职人员,但阿普不顾母亲的善意反对去接受了正规教育。开明的母亲为了儿子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竭尽全力送儿子去上学。阿普勤奋攻读,成绩总是名列前茅。邻里乡亲们也引以为荣,看到争气的儿子,母亲感到无比的欣慰。由于成绩优秀,阿普获得了到加尔各答读大学的机会。但经济上的持续压力使母亲无法承受,母子俩因此发生争执。母亲称说自己身体虚弱,需要儿子帮助劳动。而儿子执着地坚持上学的理想,甚至愿意半工半读来养活老母。最后,母亲在儿子的苦苦哀求下屈服让步。此时的母亲已不再年轻美丽,为了让儿子求学辛苦劳动,已经过早地衰老。当阿普向母亲告别时,看到母亲布满了又粗又深皱纹的脸和手,心里陷入了沉痛不安。终于,年轻的儿子离开了自己的母亲和村庄,又一次走上了求学之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