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登月第一人》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登月第一人》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10-06 01:0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登月第一人》经典观后感10篇

  《登月第一人》是一部由达米恩·查泽雷执导,瑞恩·高斯林 / 克莱尔·芙伊 / 巴勃罗·施瑞博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登月第一人》观后感(一):高司令在太空放的歌

  直接从电影节期间写的稿子里摘了这段:

  “达米恩·沙泽勒毫不掩饰自己对于爵士乐的不竭热爱,将Dr. Samuel J Hoffman在1947年发行的爵士名曲《Lunar Rhapsody》作为阿姆斯特朗夫妇的定情舞曲,还让阿姆斯特朗在外太空功放起这支曲子。这显然是达米恩·沙泽勒精心选择的一支曲,它最早被收录在名为“Music Out Of The Moon”的专辑中,可以说是全方面扣题了。而且其中使用了上世纪20年代发明电子乐器特雷门琴,在六十年代听来依然充满了未来感。”

  《登月第一人》观后感(二):只有地表意志坚定人才能登上月球

  美东时间10月1日在波士顿看了NASA 60年60城的超前点映,期待满满。实话实说看完第一感觉觉得有点失望,但是这几天再回味一下觉得还是很不错的。产生落差的主要原因是: 这个片子实际上是一个类似纪实传记类的电影,时间的跨度很长(从61年一直到68年登月)查导能做的就是尽量把重心放到人身上,而他在有限的时间里(2小时10分钟出头样子)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地表意志最坚定的男人,和这个男人的老婆人类目前最伟大征途之下最真实一面。 整个月球的旅程可能就只有20分钟左右,不过真是足够震撼,令人屏住呼吸。高司令在这个片子中演技爆发。最多的时候完全眼睛在演戏,甚至在月球上,隔着宇航服看不到他的脸,他可以用呼吸演戏。 要吐槽的是影片摄影,有非常多的刻意抖动以及开场大概10分钟左右的巨大肉眼可见的噪点实在让人不明白目的在何处。当然了摄影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有很多第一人称镜头创造逼仄感和摇晃感以及着陆后从登录舱穿梭出来至月球地表的那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除此之外没有啥亮点。 另外,特效和服化真的是毋庸置疑的好了。可以想见NASA提供的了很多的帮助,在还原史料上真的是做到了无与伦比。 影片章节感很强,一步一步交代了美国在挫折中如何将人类送上月球。不过,在真正看到这片荒芜之地之后,回首那一段充满牺牲生离死别日子,不禁感叹我们追寻意义。或许如同肯尼迪所说的:“We are going to the moon. Not because it is easy, but because it is hard.” 整体可以给到4星,3.5影片本身,0.5致敬伟大。不是查导玩砸了,换谁这片可能拍的没有他好。

  《登月第一人》观后感(三):原著作者分享的小幕后

  很荣幸, 这部电影改编自我们学校的历史系教授James Hansen的著作<第一人>, 因此在我们学校有个小首映礼,教授还回答了一些电影中的细节和真实的故事. 趁着我还记得住,忍不住想分享一下.

  首先这部电影但凡涉及到无线电台对白时,百分百都是有记录下来原话,真实性可想而知.

  阿姆斯特朗最后登上月球,独自对着月球坑发呆是真实发生的,教授说,这一段还有医学记录,说当时一度测量到阿姆斯特朗的心跳达180每分钟. 然而没人知道是为什么.

  在面对月球坑时,阿姆斯特朗把他逝去的女儿手链留在了那里, 这是一个表达人物情感的细节, 而事实上,他扔没扔,甚至扔了什么, 都是一个谜. 我们教授说, 他找到过NASA的人询问登月宇航员的物品单,对了,每个宇航员带了什么东西上月球都要像过关一样申报.另外两个宇航员都有一个明确的单, 唯独阿姆斯特朗的找不到了.于是教授亲自去采访了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否认自己带了东西.但是我们教授的态度是,阿姆斯特朗是个很实诚的人,但那一次他撒谎了, 因此教授推断,他应该带上了一个他自己特别珍贵,却不想让任何人知道的东西. 由于阿姆斯特朗对 他的小女儿感情特殊,如同电影里一样,他老婆,他同事都从未听他提起过. 甚至很多他同事根本不知道他曾经有一个女儿. 因而编剧创作了这一个桥段.

  电影结尾,高斯林给了女主一个吻, 在玻璃上.非常隐晦,既不想点破他们后来离婚的事,也不想加入太多感情.现实却很搞笑,他妻子见到从月球回来的阿姆斯特朗的第一句话原话是:

  OK, NOW WHAT?

  导演达米恩在不仅照剧本拍了很多素材,还让演员自由发挥在家里的很多桥段,因为毕竟家里的事,除了采访阿姆斯特朗的儿子之外,大部分对白都是编出来的.在阿姆斯特朗收拾行李时,妻子在书房里发脾气让他给两个儿子道别的那一段纯属演员自由发挥. 也出于想拿奥斯卡奖的缘故, 这一段放进了电影里.

  当问及到我们教授对这个故事的剧本贡献有多少时候, 教授说远没有他希望的多. 刚开始接触剧组的时候, 编剧乔西辛格,也就是凭<聚焦>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的编剧给我们教授发了双行距的16页纸的剧本,让他提意见. 我们教授实诚的回了他一份单行距的70页纸的修改意见...于是乎编剧超过三个月没再理我们教授.我们教授一脸委屈的说,后来再也不敢随便瞎说修改意见了,单纯做一个顾问,告诉他们哪些细节对哪些细节错.

  个人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毕竟,爱乐之城忠实粉丝.加上母校光环. 作为传记电影来说, 把很多桥段设计成第一人称视角方法非常讨好,让我们有一种过山车似的体验,体验到宇航员的伟大探险精神. 而且这真的是一部细节堆积的电影,导演把每一场景都精心设计一番, 让我们时而感受到太空的浪漫,时而感受到太空的幽静与窒息的恐惧,时而还能感受到人类伟大的使命感. 总之达米恩绝对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导演, 我甚至看到了一点诺兰和雷德利斯科特的影子(关于宇宙的部分,经常想到星际穿越的对接场景,有一段有异形的诡秘感)

  《登月第一人》观后感(四):《登月第一人》是部佳作,但却远没有让人惊喜

  作者 | LORENZO

  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于昨天拉开帷幕。作为最老的电影节,威尼斯在多年走下坡路阴影中逐渐走出,摇身一变成了奥斯卡风向标。去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得主《水形物语》不仅最终摘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影片导演吉列尔莫·德尔托罗更担任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审主席。因汇聚了不少著名导演的新作,该届威尼斯电影节被誉为名副其实的“大年”,而开幕电影《登月第一人》,是凭借《爱乐之城》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的达米恩·查泽雷的最新力作。

  《登月第一人》是达米恩·查泽雷的第三部作品,2015年他凭借处女座《爆裂鼓手》横空出世,摘得当年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2016年的《爱乐之城》更是叫好叫座,成为奥斯卡最大夺冠热门,虽最终遭遇“乌龙”惜败《月光男孩》,未能摘得最佳影片,却依然拿下了6座小金人成为奥斯卡最大赢家

  今年威尼斯电影节能请到这位当红导演的新作《登月第一人》来开幕,可谓噱头满满。影片不仅沿用了《爱乐之城》里的男主演员瑞恩·高斯林担纲本片男主角,还有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聚焦》的乔希·辛格作为本片编剧,以及斯皮尔伯格作为本片制片,可谓巨星云集了。

  《登月第一人》将聚焦美国传奇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的生平重点讲述他在1961-1969年间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月者的过程同时展现出人类在这次史上最危险的宇宙探索征途中所付出的难以想象国家个体牺牲。

  关于太空的电影其实不在少数,远一点的有1968年库布里克的神作《2001太空漫游》,1983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太空先锋》,1995年汤姆·汉克斯主演的《阿波罗十三号》,近一点的还有2013年的《地心引力》和去年的《隐藏人物》。《登月第一人》在这个时候横空出世,想要把登月这个众所周知的故事讲出新意难度不可谓不大。

  然而电影首映后收到了英美媒体的广泛好评,电影烂番茄新鲜度92%,Metacritic上得分81, Indiewire打出B+,英国电讯报和卫报也纷纷打出四星。莫非这部电影真是继《2001太空漫游》之后最好的太空片?

  诚然,《2001太空漫游》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太空的认知,而《地心引力》里那些惊心动魄的太空危机还让我们心有余悸技术视觉效果让人叹为观止,电影《登月第一人》却未在技术上逊色于这两部电影。

  电影一开场的阿姆斯特朗的在大气层和宇宙空间的一次弹跳测试,达米恩拍出了一种波澜壮阔的感觉。伴随着巨大轰鸣、高速旋转,让人深感不适的失灵提示中,我们只短暂窥得脱离大气层后太空的那一丝宁静,随即又被卷入无尽的恐慌。这样让人手心出汗的紧张戏码,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太空舱中,完全媲美《地心引力》的桥段。

  而理所当然的,电影后半段的登月戏码,曾经在电视上或者在纪录片里能够看到的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一小步,如今在达米恩的执导下,不仅过程更加丰富:从火箭喷发的那一秒开始,观众便能跟随着火焰高温陡然升入空中,直至最后惊险降落月球;而且细节让人震撼:大到月球上的环形山,小到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后的鞋印,登月的壮举尽收眼底

  电影终于让这曾经黑白电视上转播的一小步,变成了大银幕震撼人心的一大步,技术的胜利不容置喙。相信《登月第一人》会像《太空先锋》和《地心引力》一样,在奥斯卡上斩获技术奖项

  《登月第一人》与以往的美国太空片最大的不同,或者说是对月登月这件壮举的表述的不同,在于并未给阿姆斯特朗设定一个高大伟岸英雄形象,而是通过更加私人的、更加细微的阿姆斯特朗的家庭亲情友情描述,给了阿姆斯特朗一个全新的血肉之躯

  首先是阿姆斯特朗的女儿凯伦在因为脑瘫早夭的打击,这一场葬礼让阿姆斯特朗从此心灵紧闭,冷静得似乎是因女儿的死导致。而在登月前与两位儿子的告别戏码中,他那有点幽默的类似新闻发布问答般的答案,又让阿姆斯特朗的英雄形象变得立体,且复杂。而在后续的用生命堆砌出来的NASA试飞中,又有两次事故和一场葬礼,这都或多或少将壮举背后的牺牲与辛酸铭刻在阿姆斯特朗的心上。

  最终在登月后他撒向环形山的女儿的手环,似乎将人类登月的伟大志向,细化成了人类最细腻最绵长的情感驱动。或许,阿姆斯特朗只不过尽了已逝同事之未竟之事,上九天揽月,以女儿的名义

  然而,《登月第一人》虽然找到了巧妙的切入点来讲述这个人尽皆知的故事,却依然四平八稳,缺少惊喜。尤其是本该在登月时造成的追思女儿的情感高潮,由于电影前半段的铺垫太少,还被突兀的几幕闪回打散,导致并未喷涌而出造成巨大的杀伤力,着实可惜。加之电影为了顾及冷战环境、NASA登月项目反对潮流(Whitey on the Moon)、以及美国的爱国主义等等,不得不加入种种细节,导致电影面面俱到主线却不明朗了,就此而言,《登月第一人》虽是佳作,却比达米恩的前两部作品《爆裂鼓手》和《爱乐之城》缺少灵气,无法说是杰作

  达米恩用了他御用的摄影、配乐来保证《登月第一人》的质量,所以即便电影并非杰作,却依然质量过硬。想必在明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我们一定会看到《登月第一人》的名字

  肯尼迪说“我们选择在这个时代登月,还要做其他事,并不因为它们简单,而是因为它们很难。”无法忘记电影里的这些时刻:阿波罗11号火箭升空,直入云霄的那一刻;登月舱门打开,世界瞬间宁静的那一刻;阿姆斯特朗迈出一小步,踏上月球的那一刻;感谢《登月第一人》能带我们穿越时空,感受这些人类历史上的这些时时刻刻。

  · THE END· 这是“不散”的 第708期 文章

  《登月第一人》观后感(五):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能续写神话

  选择《登月第一人》作为2018年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可以说国际上最为权威的电影节给了这位最炙手可热的新星导演——达米恩·查泽雷足够的肯定

达米恩·查泽雷导演,携妻子亮相威尼斯开幕红毯

  从导演脱离学生习作的稚气真正进入电影工业体系开始算起,第一部执导的电影《爆裂鼓手》甫一现世,就真的爆裂了整个电影圈,各方面都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第二部电影《爱乐之城》更是成为当年威尼斯电影节上的爆款,后来又一举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也是距今为止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获得者

  1. 备受瞩目的查泽雷

  到第三部电影《登月第一人》(First Man)就直接做了今年威尼斯的开幕影片,现年33岁的查泽雷,可以说在欧洲和美国两个不同的电影体系都获得了不同于旁人的期许。

  和同年龄段的新生代导演比起来,查泽雷在工业体系中似乎显得更为游刃有余,在大众市场和艺术水平之间也始终都拿捏得当。

  第三部电影《登月第一人》除了继承前两部佳作累积下来的高口碑之外,还是查泽雷第一次跳出了音乐电影的舒适区,抛弃以往张扬奔放的情感表达,转为一种更为内敛安静的内向式的灵魂挖掘。

  新片继续沿用《爱乐之城》男主演瑞恩·高斯林(Ryan Gosling)担任男一号,也就是影片中的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的指挥长——尼尔·阿姆斯特朗。

电影《登月第一人》男主角瑞恩·高斯林

  关于49年前的“人类史上第一次登月”,电影作品并没少涉及。大部分都是从科幻片想象或是纪录片探秘的形式去描写,但是真正从探月者个人内心情感出发的影片,《登月第一人》可谓是开了先河。

  尽管在其他艺术领域,大卫·鲍伊的《Space Oddity》就曾在飞船发射前,就通过美国探月者的心态描写,描绘过这一神奇的魔幻时刻。

  在看到《登月第一人》的那一刻,笔者内心就涌动出初次听到《Space Oddity》时的悸动。在Major Tom(虚构人物)和Control Ground(地面控制中心)的对话中,鲍爷用极致的想象创造出迷失宇宙的迷幻感。让人深信,精通爵士及流行音乐的达米恩·查泽雷正是受到《Space Oddity》的启发,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登月旅程。

  相较于大卫·鲍伊《Space Oddity》中人类迷失在宇宙浩瀚虚无的迷幻感,查泽雷的《登月第一人》虽然同样以个人角度去看待这次人类首次登月的历史时刻,却是把大量的着力点放在了向人物内部的精神和情感的探索。

  自从人类学会了飞行,在大众的想象中,太空旅行就被描绘成一种,神秘的摆脱地心引力束缚的高耸翱翔的雄伟境界,极少会有作品将升空过程中的压抑和恐惧,如此直白而又赤裸地展示出来。

  但在查泽雷《登月第一人》中,尼尔·阿姆斯特朗与这项刻入人类历史里程碑的NASA太空项目,人与外界的关系,人与家庭的关系,甚至是人与自身的关系,都让这个看似按部就班的登月计划充满动荡不安、引人入胜的戏剧性。

  在影片中,乘坐一艘被仪器和刻度盘环绕而充满压抑狭窄感的火箭飞船,并没有什么宁静或令人安心的地方,呈现的空间更接近于困在恐惧中的牢笼。

  在这个已知结局的历史事件中,查泽雷面临着和诺兰一样的挑战,如何将观众带入影片所创造的情绪,让人信服宏观历史背后的故事。在这一点上,新作《登月第一人》证明了即便没有《爆裂鼓手》奔放的感染力,没有《爱乐之城》糖果色调的奇思妙想,凭着内敛而冷静的内省式的探索,查泽雷也有足够的说服力。

  2. “第一人”也是“最后一人”

  在詹姆斯·R·汉森(JamesR.Hansen)的著作中,影片《登月第一人》记录了阿姆斯特朗(瑞恩·高斯林饰),从被NASA招募到阿波罗11号升空之间的经历。

  剧本着墨之处,不是高唱美国航空实力划时代的胜利的颂歌,而是记录一个丧女的父亲在家庭与生活之间挣扎的困境。阿姆斯特朗始终渴望重新建立新的生活,在摆脱丧女伤痛和坚定生存意志之间摇摆不定。

  这种矛盾的存在状态既造就其“登月”的动力,也是影片主人公“登月”前情绪挣扎的源泉。

  影片的开场是阿姆斯特朗驾驶一架X-15战斗机,喷气式飞机在空中旋转,天空从漆黑的午夜变成了明亮的蓝色,太阳的光线从大地的边际喷射,倒映在阿姆斯特朗的面罩上。飞机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在颠簸中返回陆地。

  飞行中产生的巨大噪声,犹如存在血管中的恐惧感贯穿始终。阿姆斯特朗穿越大气层回到地表,影片突然消音,突如其来的寂静之美,以“无声胜有声”创造出着实摄人心魂的视觉效果。

  与其将《登月第一人》看作是一部太空类电影,不如说这是一部单纯的传记人物心理成长影片。

  影片中没有过多地展示所谓的太空场景和技术,实际上镜头停留在日常生活的纠结可能比太空漫游还要多。幼女患病离世,与妻子之间的争执,家庭在巨大压力下濒临崩溃,同袍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在越战和“美苏竞赛”的大背景下,“登月”的历史性胜利被无限放大,影片却把观众的眼球重新拉回到个人价值的重塑上。

  在整个电影叙事文本中,有两点文本结构性元素显得特别突出。第一个是阿姆斯特朗和妻子珍妮特之间的家庭关系,面对着生活中不断发生的变故和其他航空任务失败带来的死亡压力,外界热闹喧嚣和内部沉默暗涌的对比回旋出个人与环境的张力。

  另一方面,影片确实将这次航空任务与更广泛的世界大环境联系起来,同一时期的美国各地爆发了反越战抗议,太空竞赛看起来像是一场昂贵的男人间游戏。影片选择了盖尔·斯科特(Gil Scott)于1970年发行的《Whitey on the moon》,从侧面补充了影片这点欲盖弥彰的政治意图。

  当然,片中情绪的圆满表达,得益于瑞安·高斯林的出色演绎。高斯林在片中尽力淡化了人物的自然魅力,轻描淡写地描绘了一个人致力于一项工作的过程,将展现自我的常规好莱坞演绎减到最弱。

  阿姆斯特朗丝毫不愿意自吹自擂曾经的历史功绩,片中沉默寡言的行为甚至让媒体感到无所适从。这使得人物的演绎方式,与好莱坞同类型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物塑造标准概念背道而驰。

  正如导演查泽雷所言,“阿姆斯特朗并不是一个爱夸夸其谈的人,大部分宇航员可能都和大众的印象一致,看起来非常坚定干练。”

  他还说,“但阿姆斯特朗非常不同,他特别安静内向,不大说话,但任务完成得很出色。我从高斯林身上看到阿姆斯特朗的影子,觉得他应该可以很好地呈现到这一点。”

  其他如凯尔·钱德勒和西亚兰·辛兹这样的老牌演员,也将他们一贯的庄重演出融入到影片中美国宇航局的权威角色上,科里斯·托尔则扮演了直言不讳但滑稽憨厚的奥尔·德林,一庄一谐的配合调和了整部影片的严肃色调。

  从整体上来看,影片的主要叙事重点放在以男性为主的整体及主要人物阿姆斯特朗身上,鲜有个别的角色的叙事分配,这也是本片在整体丰满度上稍显欠缺之处。作为一部以个人叙事及情绪带动的影片,阐述重点单一地放在主角身上,不免太过单薄,很难在整体圆满度上形成能够自洽的人物自身与外界的关系。

  技术上而言,内森·克劳利的视觉设计还原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让人物置身于一个普通的环境中,抽离了阿姆斯特朗登月前的所有英雄式歌颂,借助高斯林低调的人物呈现,展示出平静克制的情绪暗涌。

  查泽雷向来擅长捕捉角色眼神的镜头语言,梳理出阿姆斯特朗在挣扎与克制之间的内心摇摆,所产生的不俗的效果,让人感受到入肉的心理痛楚。

  瑞典摄影师莱纳斯·桑德格伦继《爱乐之城》后,再度掌镜达米恩·查泽雷的作品。镜头语言追随卢贝茨基式的美学风格,大量跟拍长镜头带出查泽雷作品一如既往的律动节奏,阿姆斯特朗一边和孩子们玩耍,一边和女儿窃窃私语的镜头,人物空间距离和光线位置等都非常精致到位。

  从构图设计上很容易让人想起《生命之树》,将温柔的生命之美与幽闭恐怖的升空镜头并列在一起。干净的镜头感与反高潮的剧本编排形成高度一致的风格,形成影片中具有金属色般的细密压抑感。

  在家庭场景中,镜头从一个黑暗的房间通往一个明亮出口的推轨,形成一种幽暗中的牵引力,似乎模拟着徘徊在黑色的空间之中。

  而在月球的场景中,远焦镜头让头盔模糊了摄像机镜头的视线,让观众带入到影片人物的心理状态,当月亮出现在地平线上时,从阿姆斯特朗的视角往外看,月亮的表面反射在头盔玻璃上,镜头捕捉到情绪和奇迹之间的共振,正是那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使影片情绪超越了镜头。

  3. 我们都猜到了结局,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将我们带到结局

  影片《第一人》中没有刻意的人性沸点,没有经过渲染的爱国热情,更没有悲恸式的剧作撕裂,用几近静默的痛苦克制且冷静去完成人物弧光。将一种更容易被高歌的登月狂热,返璞归真回更为漫长的反高潮的生活本质。

  这位探险家从未知的世界回来了,神秘地退出了公共生活,目睹着世界对太空的探索由狂热到熄火。就像协和式飞机一样,它是一种未来主义,成为了过去的东西。在这次从另一个星球凝视地球的旅程中,镜头用公平的眼光看待这一存在主义的冒险。

  影片其中一幕以阿姆斯特朗的视角俯视,当第一个人类的脚印踏在月球的尘土上,高斯林冷静的脸上隐隐抽动,是恍惚间的难以置信和不现实,也是“个人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的激动,静默的镜头语言带出复杂情绪,完成了影片中最大的人物高光。

  影片《登月第一人》最大的戏剧张力,便在于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反复拉扯。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已知结局的历史事件,镜头语言本身就扮演着中立而面无表情的角色。观众借助片中阿姆斯特朗的视角,从太空舱的窗口看到散发幽光的瓦砾土地上,陶醉在月球砂砾的质地中。

  阿姆斯特朗迈出第一步时,目光随镜头凝视着靴子脚下幽灵般的遥远时,隐含着超现实主义的暗示,但宇宙飞船终究将其拉回地球的现实生活中。正是这种超现实的漂浮感与现实生活中的生活挣扎交错拉扯,让人类实实在在体会到了《Space Oddity》所吟唱的迷幻。

  这部电影对于死亡的捕捉一直是剧本驱动的主要元素,阿姆斯特朗爱女的病逝,双子座太空计划之前其余失败计划导致的殉职,任务危险因素所带来的死亡恐惧,任务中最为可怕的推动力,都是在深渊边缘催眠时做着的一个梦。

  影片《登月第一人》重新定义了什么是太空旅行,生活在我们的想象之外,第一次捕捉到了命中靶心的真实关系。

  事实上,太空旅行比我们想象的更危险、也更多磨难,这是《第一人》原始戏剧力量最重要的一环。然而,最终让你感到困扰的是,登上火箭飞船的危险,体现了太空计划的一些不可磨灭的东西:不仅是一个“新的前沿”,而且是某种文化反抗死亡的方式,使它变得既让人难以忘怀,也显得更加扣人心弦。

  当阿姆斯特朗的身体卡在双子座太空舱的幽闭空间内起飞时,镜头随着飞船剧烈晃动所带来的不安,不仅是因为这样的飞行比以往所见的更粗野可怕,更毛骨悚然;还因为紧张情绪的燃料来源于外化物质世界。

  人类史无前例的工业技术可以神奇地将人类本身架在一台机器上,在天际间撕开一道裂口。这一剥离的过程,既是现实中与在地踏实感的剥离,也是人类精神上已知世界的分崩离析。

  和1969年阿波罗11号的登月之旅一样,查泽雷带着他的新作同样完成了一次艰难的冒险。

  作者|小飞侠;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