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帘听政》观后感精选10篇
《垂帘听政》是一部由李翰祥执导,刘晓庆 / 梁家辉 / 陈烨主演的一部历史 / 古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垂帘听政》观后感(一):最近又看了一次
不记得第一次看是什么时候了,
...
那个气氛啊...
刘晓庆和梁家辉主演,李翰祥执导,只看这组合就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前几天刘晓庆还在博客中回忆那个时候的事情,当时她所有的演出收入要交给单位,任何外方人员赠送的礼品都要上交组织。李连杰也说过当时拍少林寺,制片方给的片酬有几百万,都必须交公,自己只能领到每天一块钱的工资,太震撼,太刺激人了!
《垂帘听政》观后感(三):80年代佳片
片子除了有点老,其他都秒杀新影,还有梁家辉刘晓庆张铁林等一众演技派在里面呢,拍摄手法很赞,画面角度注重了切换,比如从房梁上向下斜移拍摄整个大殿(现在的电影毫不注意这点,永远都是对着前面和人脸拍)。道具服装复古得体有还原度,人物刻画分明,剧情生动起伏叙述了部分史实,配乐满满80年代风格,群演丰满不凑数场面宏大体现了皇家风范,承德避暑山庄等选景一绝,要知道真实的历史就是在这里发生的。必须四星!
在我小的时候曾多次在电视上看过此片。很多年之后我才能体会到古董道具和认真大导演营造出来的真正属于旧时代的大影像 灰蒙蒙的 但是雍容大气复古奢华的 演员是在演清朝的人 而不是演偶像剧 懦弱多情又无能的皇帝。 心比天高能干又狠心的贵妃。 美丽软弱的爱妃。 周洁真美呀。
在片头选秀的服装和发饰才是真正的选秀装。 过这么多年在所谓的经典甄嬛传里选秀的服装已经敢穿的比有品极的贵妃还奢华了 呵呵
《垂帘听政》观后感(五):给刘晓庆的歌
谁了解你褪色脸上的缅怀
慢慢渗出了苍白
何悲何爱何必去愁与苦
何必笑骂恨与爱
人间不过是你寄身之处
人间不过是你无形的梦
偶然留下的梦尘世梦
以身外身做梦银亮色的梦
以身外身做梦中梦
《垂帘听政》观后感(六):历史功过谁能评说
本片用最后一幕和旁白痛斥了慈禧的恶毒和其把持国家大权的近半个世纪为中国带来的苦难,却又在一幕幕场景中告诉观众,这个女人走的每一步开始的理由都不过是为了自保罢了。 而咸丰皇帝,他不过是个无法创造奇迹的普通人,他努力做着一个皇帝该做的工作,他努力想着一个君王该想的点滴,我以为他并非只是优柔寡断不够狠心而放过了慈禧,更是希望借助慈禧的能力保护同治皇帝和慈安太后,牵制八大臣,以保皇权不旁落的同时国家大事有能臣处理,可惜八大臣跋扈又轻敌,浪费了他的一片苦心。 不过话说回来,谁又知道若真是八大臣掌了权,后来的历史是否会好转,说不定没有鬼子六和洋人的成功交涉,大清朝更早断送在洋人的炮火中呢。 虽然本片在大部分镜头语言的表达上处处描摹着慈禧的无何奈何和其对咸丰皇帝的真挚情感,却又在小部分镜头和旁白中不断挖掘和强调着慈禧的阴狠毒辣和其独揽大权对国家的祸患。这样看似矛盾的价值取向与电影拍摄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却也恰恰将历史的难以评说展示在观众面前,也算是一种额外的收获吧。
《垂帘听政》观后感(七):场景之间见历史
几个月以前刚好去了一趟北京,所以对于片子里展现的种种颐和园的场景都觉得分外亲切。咸丰看戏时三层的大戏楼、丽妃拜佛后被掳的四洲部落、佛香阁、十七孔桥,每一个都唤起当时游玩的记忆。
也正是有了这些实景拍摄的大场面,影片一层一层撩开历史的面纱,从导演的角度给我们重现了当时的历史。可是,真实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模样?看完之后,让人心生无限感慨,更想亲回当年,去看看在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对于慈禧,这个一直被誉为阴险毒辣女人,也充满了好奇,是什么在主宰着她?她如何能够执掌中国政权中国长达48年之久?
历史的答案只能到历史里去寻找,可是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亲临其中了,千秋功过,孰是孰非,谁与评说?
话说回来,里面梁家辉演的咸丰帝,英俊温和有情有义,真教人喜欢尤其是临终前与重忆与兰儿初相识那段更令人动容。还有慈禧召见他生前宠妃的那一幕,也真叫人发寒。如果是真实,那慈禧也真够毒的了。
《垂帘听政》观后感(八):一个揖,几条命——《垂帘听政》观后
小时候就看过的一系列满清名片之一。通常幼年回忆、长大再来品味,又有新滋味。
感叹我们国家的化妆水平其实在很早就很先进和深得三昧了。电视弘篇杰作《红楼梦》,以至这部《垂帘听政》,一众演员都是油光水滑的,化妆术以我看要比现在很多的高明。很好奇都用的是什么化妆品。
——“死要漂亮”
看完印象最深的是皇帝对储君说:“你过去,给他们做个揖吧。”理当如此,于是小皇帝拱了拱手。
时光飞逝,不到一个时辰的戏内,一个在街口被砍了头,一个白绫素绢吊死,一个加官进爵——“用浸水的纸,一层层叠上蒙住脸,直至不能呼吸”。
戏要的是戏剧效应,要的是观众凝目夺神,至于史实是否真是如此,时间横亘如墙,谁知究竟。所以看起来很惨,死相令人感怀不忍。人世间诸苦,其中一件就是生离,还有死别——这两者名目不同,其实是一种苦。
华丽的逆转,倒退回若干分钟前,一众大男人躯体如层叠的山,阴影笼罩住两个寡妇和一个屁事不懂还只知玩乐的小孩。小孩吓得尿裤子,女人瑟瑟发抖流泪,还要勉做坚强。——另有一种苦是逼上梁山,逼人不得不为。
很震惊
本片拍的非常的超前
还是摄影是觉得采取
慈禧对权利游戏的把控(那些细分该加重,哪些细分改省略,这都把握的非常精准)
另外是本片的摄影也非常用心
既能反应出宫廷的建筑以及多角度的尝试也极大的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最吸引我的是导演的立场
我想导演不应该仅仅像他的独白那样
仅是带着历史成见的贬低慈禧太后
也就是说,
错误的是政治博弈的能力
非常惊艳的片子
这么早就出现在80年代初期
《垂帘听政》观后感(十):只有男人来写历史?
看完影片觉得心里窝火~
完全的男性视角,而不是从客观的历史角度来评价历史上有名的垂帘听政——抑或历史的大部分都是由男性视角写就的吧~
刘晓庆对于慈禧的刻画可圈可点,紧咬的嘴唇、上挑的眉角、洞悉决然的眼神、精致得体的妆容、有度但犀利的言语都让人看到一个女人在栖身残酷的政治沙场表现出的坚强果敢与应运而生的残忍。对慈禧虽有微词,仅仅因为其手段的毒辣——尤其是对皇后慈安,实在是丧失人性。但这样的凶狠仅仅因为她是女人吗?八位道貌岸然的辅佐大臣都在说她霍乱朝政,其实还不是为了想要自己把持大权,形成男权的垄断——当然,中国历朝历代都已经默认的大格局,真龙天子偕同一众顶戴方显盛世长治久安,而淹了一世太平的无不是“祸水”正式这种沿袭了的习惯性的冷漠,才使得女人在历史政坛如此受到排挤,鲜有作为。说白了大男人们还是不想、不愿也不敢听一个女人的“妇人之见”——而反过头想想,自己的心眼儿又比慈禧的大到几分了呢?打着辅佐幼帝的旗号,涕零受命的先帝遗诏余音未消,就已经开始在大肆扩张实权。自表多么高尚多么忠诚多么大义,还不都为了一己私利。
最受不了的其实还是那个可恶的旁边音,特别是最后她说慈禧在位期间作恶无数百姓深受其苦云云(不好意思,在央六看的,手头没有现片儿无法还原原话)完全失掉了作为一个导演应有的客观和宏观,变得非常狭隘且盲目。让我对开始的大制作和华丽场面感到无限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