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边走边唱》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边走边唱》经典影评10篇

2018-10-13 02:01:03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边走边唱》经典影评10篇

  《边走边唱》是一部由陈凯歌执导,刘仲元 / 许晴 / 黄磊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边走边唱》影评(一):兰秀很美,片子嘛...

  今天没事把陈凯歌两片口碑较差的《边走边唱》与《风月》看了。

  以前单看内容介绍觉得应该蛮好看的,毕竟人能拍出《霸王别姬》和《黄土地》,遭影评人诟病的《和你在一起》个人也非常喜欢。看了这两片才明白,原来陈大导真有矫揉造作习惯

  给三颗星是因为许晴那有如阳光耀眼纯朴自然,美得清新逼人。从头到尾都在不知疲倦地奔跑,跑活了片子,但救不了片子。真的很做作,特别是神神救人一段,唱着什么‘人啊,一样的人’,简直做作得不忍正眼看。

  《边走边唱》影评(二):千万不要让陈凯歌胡来

  看得混混沌沌的。我的观感是,千万不要让陈凯歌胡来。

  徐枫曾经说,陈凯歌是一个内心非骄傲、非常自我的人,他拍出的东西永远常人高出一等,要想让陈凯歌取得成功,一定不能让他拍他想拍的东西,反而是他不想拍的题材,你如果能说服他,他反而会拍得更好些。接《霸王别姬》的时候陈凯歌就犹豫,觉得李碧华的这部小说通俗爱情故事结果很成功;他倒是喜欢《风月》,执意拍了,结果很糟糕。陈凯歌对流行的东西天排斥,他的电影感觉实在很一般。

  这部《边走边唱》沉闷得让人崩溃,幸亏里面有许晴,能让我坚持看完。这个22岁的姑娘漂亮得我都快哭了。毫无疑问,许晴是几十年来无人可比的中国第一美女

  《边走边唱》影评(三):两点求教

  关于世上为什么有盲人的另一种解释,一下让我想起“上帝在我眼前遮住了帘忘了掀开”这句话。

  影片摄影依然很大气延续《黄土地》的风格全片只有两个蓝色画面,第一个在开片,有点鬼神片的味道,但是表演、布景都类似舞台剧,依然很震撼。第二个蓝色调在中后段,但是没明白这个画面为什么用蓝色调,难道只是为了表现早上吗?还有影片中出现的那条蛇是什么用意

  第五代导演为什么那么钟爱“仪式”?看到这部影片中石头和兰秀做爱的那个草垛我一下想起那片高粱地。片中众人冲突段落和万簇灯火簇拥神神的段落都让我想到《黄土地》中得秧歌舞场面

  《边走边唱》影评(四):那是骨子里的情啊

  老琴师说:“咱的命就在这琴弦子上面。”石头说:“师傅,你哄自己呢,琴不是女人呢!”老琴师的心里是不是很寂寞老师傅的琴也很寂寞。

  水个灵灵的眼睛

  香个喷喷的手

  我和那个三妹妹

  口对那个口

  白个生生大腿

  尖个溜溜的奶

  我一头就撞进了

  那妹妹里个怀

  ......

  音乐!这部电影不能不说的就是音乐!磅礴悲怆!像黄河里奔腾浑浊的水。那是骨子里的情啊,在铮铮的弦上断了又断。黄沙里的人们,托起了他们的“神神”,一起用流水似的沙子烈日凉风淘洗着心灵......

  《边走边唱》影评(五):边走边唱,枯燥无味

  《边走边唱》,按说,对它的期待,应该是刚上大学那会儿,

  刚直到陈凯歌,正好也正对黄磊着迷,于是,就听闻了有《边走边唱》这个电影。

  结果,月听越有味的黄磊的同名歌曲及其相对应的文学音乐大碟是听了这么多年了,

  电影,确实最近才又想起。于是,看了。

  看的很是莫名其妙。都半个小时了,一直就是一老一少两个瞎眼汉,在西北黄土高原游走,

  老汉不间断地弹琴,几次“993、994、995”地数数。这时,是在打算放弃继续看了,

  就才又到豆瓣上看了简介,以及影友评论,直到了个大概,才又边看新闻,边打字,

  边看片子。就这样,了无趣味的看着。还是不觉得有味道。

  画面是黄土地,就罢了,可使这个凯歌,居然把其他场景,也全部处理暗淡的土黄,

  整个1小时46分钟的电影,没有一分钟脱离了这种色彩的。看的真是单调

  另外,作为主题的“边唱”长调唱腔,是在不堪入耳,我向来是喜欢陕北调子的,

  可惜这里没有,没有一点美味

  还有,故事也真是不出彩的。也就不说了。

  不说也罢。

  《边走边唱》影评(六):边走边唱

  两个瞎子, 边走边唱, 片子中老瞎子这样开导小瞎子,

  “有一天,玉皇大帝的两个儿子天河里洗澡,一不留神丛云缝里掉下去了,他就派天兵天将下凡去封了他儿子的眼。他说:下界那么脏的地方,可不敢让他们看见。那天兵天将也不知道谁是天上的娃娃,就把世上人的眼睛全封了。”

  边走边唱, 唱的是啥? 是老陕的民歌, 老神神这么唱着,

  “

  水个灵灵的眼睛

  香个喷喷的手

  我和那个三妹妹

  口对那个口

  白个生生的大腿

  尖个溜溜的奶

  我一头就撞进了

  那妹妹里个怀

  ...... “

  ”

  但是老神神和小琴师说,

  ”石头,咱有钱呢,琴不比女人好,琴弦子断了就是断了,它不哄你呀,你师父说了,咱的命就在这琴弦子上面。”

  片中充满矛盾, 却无从化解。

  老师傅的毕生追求,只为师傅一句话, 弹断1000根琴弦,你就能看见了。 当老琴师梦想破灭, 给徒儿带回了风筝, 却砸了师傅的墓碑; 而小琴师在师傅死后,被奉为新的神神, 但是这正是之前被村民群殴的”瞎子“。

  好奇怪的人类

  阿太

  2015.07.09

  《边走边唱》影评(七):问道于盲

  电影真是太晦涩了,这样的电影犹如毒药,因为会让你想到无边的远。

  电影的特色依旧是,深度反思高度艺术诗意哲理。这种高度自我的电影已经不是自决于群众了,简直是自决于国际评委,恐怕他们也很难完全欣赏明白,欣赏成本太大。自然这是一部很好的作品,画面极美,不同普通电影画面的平面感,带有空间性,极多留白,和诸多无字的信息。许晴演的特别好,有一种野生的美和生动,又有自身的优美底色,不致偏于粗糙。电影其实和原作已经没太有关系了,除了保留了故事的形状。其内核简单说一点吧,导演习惯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个人看到的一种反思是,问道于盲。我们自古以来习惯把瞎子奉为神明,找瞎子算卦,拜庙里泥质木质的神佛。影片中的老瞎子即被乡民们称之为“神神”。他像活菩萨一样可以使人们趋于安宁和谐,消弭群架。并非他的琴声真的具有神性,而是人们在用他构建一种具有神性的仪式,所以当他死后人们就迫不及待的把之前都快被他们打死的小瞎子强迫性的架上太师椅抬起来奉为了新的“神神”。但瞎子又并非庙里的泥木神佛可随意供人假借使用,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着最简单的愿望,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睁眼看一下世界,哪怕只有一天。为此老瞎子放弃所有穷其一生弹断一千根弦只为复明。但那个药方是个谎言,只是一张白纸。但他对一千根弦的药方的执着信仰,又何尝不是他为自己树立的一尊神佛。如此,信仰形成了一种思辨。片中的小瞎子会问各种各样光明世界的问题,也对师傅的药方充满怀疑直到最后丢弃,但他最后还是宿命般的走上了他师傅的道路,他比师傅幸运的是师傅只幻想过女人而他遇到过女人,不幸的是他没有师傅的药方可以作为信仰。(电影其它的解读不想说了。都是一己之见而已。)

  《边走边唱》影评(八):不知道在说什么,感觉很厉害样子

  故事从玉皇大帝的两个掉云缝里的儿子说起。不知道是有耐心了还是被电影的内在吸引,或是出于早年黄磊的演技好奇。这部一百分钟的片子还是看完了。

  看了一大半,突然有这样的感觉——虽然不知道影片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但感觉很厉害的样子。我看的电影不多,甚至很少,我并不知道一个好片的定义。一个电影的好坏是否在其导演精湛的表现手法演员的演技,恢宏的画面,深刻背景故事,叙事完美衔接,还是后期制作,特效呢?我觉得好电影没有确切的定义,得过奥斯卡并不一定是好电影,受众追捧也不一定是,好电影在每个人的心里。就像一百个哈姆雷特,一个电影有的人会认为荒诞无聊,有的人觉得感人深刻。当然这些电影指的是那些褪去了浮夸和喧闹,并不只在于迎合观众喜好的电影。它们有独特意义内涵

  至少看完这部电影,我没有觉得浪费了100分钟时间。因为在看这部电影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这部电影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可能每个人得出的结论感悟不同,但是随着思考,是这部电影并不显得单调乏味

  在这里,我看到了乡村人民淳朴,为了一件小事村里打起群架,为了师父的安危不理会相好的乞求,为了爱情甘愿牺牲,为了谎言执着的弹了一辈子琴。一辈子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只有平凡才是最终的归宿。死,就是在另一个地方活着。

  从另一个角度上看,瞎子等残疾人尽管先天条件如此恶劣,他们依然坚持依然执着依然有着梦想,瞎老头是多么渴望光明,为了看得见,把一辈子赌在了一千根琴弦上,瞎徒弟强烈的渴望光明,以至于在听到相好跳崖时迸发出的声声呐喊——我看不见!我看不见!

  而我们,这些观众,虽好手好脚却不能踏踏实实的做事学习,思考。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应该去思考如何面对未来,怎么活过这一辈子,而不是抱怨世界,批判社会不公。自己一无是处,却期待一个伯乐一个美差一段艳遇,我想我们都应该照照镜子,好好审视自己。

  少批评,多反思,做自己。

  《边走边唱》影评(九):盲人琴师悲剧的一生

  整部电影看下来,其实,描述的就是作为老琴师和自己徒弟的命运先祖在临死的时候,交给徒弟一个药方,说当你弹断1000根琴弦的时候,你就打开药方,去药方领药,然后你就能看见了。徒弟们,因为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但是相信师傅说的话,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坚定这个信念活了下来,值到死亡。

  其实,他们师傅在给他们徒弟纸条的时候,也不知道对他们来说是好是坏,至少给他们希望,让她们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生活,没有了希望,那这个人就失去了勇气。虽然活着,但是没有精神气,相当于活死人。有了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徒弟们勇敢的活着,而且是对光明的向往,等自己眼睛好了,看看这个世界,哪怕是一眼,可以看见自己吃东西的颜色,可以看见喜欢姑娘的脸,可以看见星星白云

  秀和石头的爱情注定是悲剧,对于许晴演的秀儿,演的特别的好,两条马尾辫,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意味着石头心里的太阳,跟她在一起,感觉很开心幸福,对爱情的无限憧憬。老师傅也憧憬爱情,黄河边的老板娘一直是他梦中情人,当最后老师傅知道先祖欺骗自己,伤心绝望,激发了老板娘的母爱,这时候瞎子跟一个孩子一样,被自己信任的人欺骗了,在也不相信人,在“妈妈”的怀抱倾诉自己的委屈,获得内心平静

  电影里的大吃大笑,各种声音配合,黄河水,西北的苍凉,老师傅站在黄河高处,向远处瞭望,心里在纠结,在思考。当得知1000根琴弦断了,高兴的像个孩子,石头和他其实是相互依赖,像亲人一样的,谁也离不开谁。石头代表年轻一代,有些叛逆,不相信师傅说的,他知道师傅的1000根琴弦是被太阳晒断的,他不相信师傅的眼睛会被看见,最后把师傅给的纸条换成秀儿给自己的信,带着它度过自己的一辈子,那段美好的回忆永远藏在心里的最深处,或者是作为灵感,把对秀儿的思念换成旋律,每天谈给天上的秀儿听,感觉她从来没有离开过。

  给村民们解惑,是他价值体现,让自己有事情做,不会去思考一些虚无的东西,融入到现实中去。在弹琴的时候,又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让自己的思绪到处飞翔

  《边走边唱》影评(十):边走边唱

  陈凯歌的故事讲的很好

  《边走边唱》看的时候很揪心,不知道该怎么办。本以为师傅和石头会有隔阂,两人到最后会决裂。但没想到没有。对于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华夏民族来说,师傅的形象在深刻不过。中国的长辈有着自己的固执疑惑,对于孩子的坚持。他们爱自己的孩子,但他们不懂得如何去让自己的孩子明白这点,所以他们只能寄情于其他的东西上,希望用这些东西去告诉孩子自己的爱。

  如同师傅对石头,他说过石头就是自己的儿子,他对于石头有着自己的期许与爱,因此他强迫石头按自己的规划成长,他知道这世上什么是他该要的,什么是他碰不得的,可是他没办法解释清楚,有的只是约束,但是约束久了就会出事的。蓝秀的出现更多的是一个催化剂类的东西,他让师徒的关系产生裂纹,但也正是她让石头成长慢慢变成师傅。传统的中国父母往往都是在还没认清自己的前提下成为了父母,对于自己的认识都还是一个相对不确定状态下,他们怎么有能力正确的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对此他们只能是予以最大的约束,但当这种约束日渐无力,譬如影片拍摄的那个年代下,孩子对于新社会所带来的各种诱惑的承受能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打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这类的问题无法给出答案,这更多的像是个预言,当然就现在而言,答案或许有了。

  再回影片,以师傅为代表的的传统文化,他们希望用传统的约束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一切都能正常的传承下去。石头作为新生的代表,他只能凭主观意识去自由的选择自己想要的,去明白。所以当诱惑成功击败约束后,师傅愤怒的狠狠的打了石头一巴掌,正因为父母对于自己的无法把握,当看见孩子稍有不对便只能施以暴力,这是对自己的一巴掌,他们自己都无法约束好自己,又怎能管好孩子?这一巴掌是由于自身的疑惑,绝不是阶跃。因此时候冷静下来便又无限的后悔,就是这种反反复复的纠结导致了许多的冷战。好在当诱惑幻化成激励后,石头还是勇敢的拿起了师傅的弦,用相同却又在演变的方式将中国人的传统又继续演绎下去。

  影片其实还探讨了很多中国人的性格,比如对信仰的不坚定。闲来看袁腾飞教学视频,有个说中国人的信仰,他说中国人古时祈雨,若灵验则继续供奉,若不灵验端走祭品就骂天,而西方人绝不会。电影中也亦如是,对于师傅,他们称之为神神,而对于撼动了自己内心利益尊严的石头,他们却称为死瞎子。国人之迷信,应是建立于自身利益之下,若一旦稍有撼动利益的事,所有的都是鬼话,因此国人之迷信或许只有一样就是利益。

  对于中国人究竟是怎样的,陈凯歌貌似也自问自答。你从哪来?不记得了。你在这呆了多久了?数不清了。我在这走了多久了?向着河流一样。都是含糊其辞,并没有什么实质的答案,但这种问题本来就没有答案吧。

  还有最美的一幕,那拨和师傅在那戏沙那段也很美啊。不过最后放飞那风筝的隐喻是什么呢?其实蓝风筝里的风筝是什么意思也不懂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