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为什么怀念秦始皇?
表面上是看兵马俑,
其实是去看秦始皇。
看不到尽头的长队蜿蜒十八曲,
没有一丝混乱,
大家默默等待着进去的那一刻,
瞻仰心中的圣贤。
到底是什么魔力在吸引着他们呢?
有位大爷说:
“没有秦始皇,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可是,以前的人不是这么说的呀!
每个人都以唾骂秦始皇为荣。
怎么几十年过去,画风彻底反转了呢?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暴君、独裁者?
是真的。
人们到底是不是真的怀念秦始皇?
也是真的。
只是秦始皇早已不是一个人,
时代变了。
2
早已支离破碎。
别以为只有老百姓过的很艰难,
今天官府来征粮,
明天派人来抓壮丁,
这么下来谁受的了,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秦始皇用了26年的时间,
让所有人都有饭吃,
百战的秦军精锐也被派往各地,
开始战后大剿匪,
原本拉几个人就占山为王的土匪,
基本被消灭殆尽。
秦始皇也很高兴,
成为自己新的称号。
3
北方有一个盘踞千年的民族,
之前叫鬼方、昆夷、戎狄,现在叫匈奴。
当得知秦始皇统一中原后,
他决定:
三个月内一定要消灭新生的秦国。
到底是迎战还是退让,
大臣们都拿不定主意,
最后还是秦始皇拍板——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于是,刚猛的蒙恬率兵北上,
用强弓劲弩向北驱逐700里,
最终把边境定在400毫米等降水线,
在那里修建了长城,后来还派了皇长子扶苏去监军。
南方的百越,也想趁机占便宜。
可他们实在太穷太弱了,
就把他们打来个底朝天,
新生的大秦国好像如日方升,
如果没有后来那些事。
4
如果把大秦国放到其他时代,
可现在秦始皇和大秦国要面对的,
是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
首先是思想的变革。
周朝的礼制施行了近千年,
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
一辈子爬升劳碌,
凭什么?就凭你是皇帝?
一辈子辛劳就想吃饱饭,
国家强盛与否也不是我能决定的。
秦始皇想要大公无私,
其他人想要大私无公。
以后关东暴乱、大秦覆灭的源头也在这里。
其次,是制度的变革。
只要你有钱,
就可以做点生意致富,
然后娶妻纳妾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
对贵族而言,分封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在那一亩三分地上,
最重要的是,
这显然不符合秦始皇的预期:
资源都被你们占了,老百姓和朝廷怎么办?
最后是文化的变革。
他们保存了自古以来的文化,
为文化的传承做出重要的贡献,
但现在是什么时代?
只有法家才是唯一的真理,
儒、道、阴阳、纵横等等,
对社会进步没有任何作用嘛,还处处唱反调。
秦始皇知道诸子百家的文化优秀,
但他要面对的是国家千秋万代,
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
在26年战争年代积累起来的威望,
5
他们是山东六国的后裔,
准确的说,是豪门贵族的后裔。
他们提起秦始皇、秦国这样的字眼,
就恨的咬牙切齿。
如果没有秦国和秦始皇,
家中还有封地和奴隶,
哪用像现在这样东躲西藏?
恨呐,恨呐。
这时的秦始皇,被所有人很透了。
恨他禁锢了自由和剥夺粮食。
当初位极人臣的同事和六国贵族,
当初歌功颂德的大师,
恨他败坏了自己的前程。
其实也不怪他们,毕竟大部分人的眼中只有自己。
而在秦始皇的心中,
他在乎的是国家的千秋万代。
他在与所有人对抗,
甚至在跟时代对抗,
但是他说:“不怕,无非是粉碎而已。”
公元前209年,秦始皇去世9个月后,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农民们群起响应,
大师们执笔宣传,
新旧统治阶级也都倒戈相向,
发誓要把秦始皇从神坛上拉下来。
秦始皇付出毕生努力的东西,
被他们贬的一文不值,并昭告天下:
“秦始皇是恶魔,谁要是想回到那个时代,就是余孽。”
他们成功了。
6
好像并没有。
憎恨没有自由的农民,在乱世中连命都保不住。
是项羽、田荣这些世袭的贵族,
还有到处谋求做官的大师文人。
秦始皇时代也没有那么坏嘛。
朝廷的权威大幅度下降。
大家很开心啊,
终于可以舒舒服服的过日子了。
汉朝初期的日子,还算一片阳光明媚。
可没有多久,大家就发现不对劲。
在朝廷可以左右政策的制定,
在地方可以跑马圈地,抢占民田。
得益于“休养生息”而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
也在抢夺老百姓口中的粮食和田地,
甚至能巴结到朝中的官员,
早已被剿灭干净的土匪,
游侠,也就是黑社会。
又有谁会在乎呢?
那个破碎的家庭以后怎么生活,
直到这时候,
受尽欺辱的老百姓才会想起来,
秦始皇是保护他们的,还是秦始皇好啊。
7
当初恨秦始皇的,是贵族、中产、大师、老百姓;
现在爱秦始皇的,只有老百姓。
在反对秦始皇的大潮中,
其他人都得到了想要的利益,
只有老百姓成了牺牲品。
现在想起秦始皇的好处来,晚了。
他们能做的,
只是在骊山焚香祷告,乞求他再次回来为他们做主。
这时的秦始皇,
早已不是当初严刑峻法的秦始皇,
而是人们心中的一块金字招牌,
借他的嘴说自己的心思。
在他们的心里,
秦始皇与玉皇大帝、观音菩萨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是受到不公平待遇后的心灵寄托。
几十年前骂秦始皇的是他们,
几十年后爱秦始皇的也是他们。
同样的人群在不同的时代表现出不同的爱憎,
历史就是这么诡谲。
过去的恨,是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
现在的爱,也是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
过了几十年他们还是没有读懂秦始皇,
依然活在自己划定的小圈圈里,
就像那句让他痛哭流涕的词句: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这个道理,汉武帝也懂。
他将继承秦始皇的遗志,将变革进行到底。
唯有如此,他们才是秦皇汉武;
唯有如此,他们才是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