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式请客,暴露了你的人品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中国式请客,暴露了你的人品

2019-07-31 08:00:45 作者:明月舟 国学一刻 国学 来源:国学一刻 阅读:载入中…

中国式请客,暴露了你的人品

  中国式请客,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吃顿饭而已,其背后折射出很多人性陋习

  文:明月舟  主播:佳萌

  鸿门宴、杯酒释兵权、煮酒论英雄……古往今来,围绕着一张小小的饭桌发生了多少足以定天下故事

  坐在历史的旁观席上,我们为项羽的犹豫不决而叹息,为赵匡胤的心机深沉击掌,为曹操的英雄豪气慨叹……却不知,自己在请客时的表现,何尝不是被有心人看在眼里。

  请客,从来不仅仅是宾主相欢,它还将我们的人品如何,都暴露在食客的面前。

  关于这一点,袁枚在中国饮食名著《随园食单》中,用“三餐三心”早已经说得足够清楚

  中国式请客,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吃顿饭而已,其背后折射出很多人性的陋习。

  请客,见人品。希望看了今天的文章,所有人都能收敛一下自己的虚荣心,踏踏实实请他人吃一顿饭。

  耳餐:好名心

  什么是耳餐?用耳朵也能用餐?

  《随园食单》中是这样介绍它的:耳餐者,务名之谓也。贪贵物之名,夸敬客之意,是以耳餐,非口餐也。

  也就是说,耳餐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听的,不管味道如何,只要食材贵重样式华丽,就够了。

  在重味之人眼里,食材从来不在其贵重,只要手艺够好,将食材本身的味道释放出来,使之彼此滋味互补,就是一道好菜了。但重“耳餐”的人,心中所想却截然相反。

  请客却摆了一桌“耳餐”的人,所为的,不是和宾客分享美食,只是邀名罢了。所以说,请“耳餐”的人,必定有着好名心,生怕被人看不起。

  宾客留着肚子满心喜悦前来赴宴,一心以为能够吃上平时吃不到的美味结果满席山珍海味不错,但为了好看,缸大的碗盛四两水煮燕窝,滋味是没有的,过个耳朵瘾,也算是今天没白来了。

  重“耳餐”者听着蠢,生活中比比皆是

  前段时间曝出的贫困县斥资4000万拍电影一事,便是重“耳餐”的典型。在当地官员的眼里,管他电影的质量如何,只要听起来够排场,这4000万就没白花

  4000万,买的不是电影,是政绩,是面子,是名声

  可笑的是,4000万最终也没有全部花在电影之上,层层转包之下,4000万变成了400万、220万、135万、10万。

  这不就是重“耳餐”者的现实典型吗?花了4000万,也就过了个耳朵瘾。

  重虚名胜过实际,却看不到背后的危害,这样的人,路是走不长久的。

  目食:炫耀

  还有一类主人家比较讲究菜品数量。遇上这类主人家请客,桌上必然盆碗相叠,不留空隙,一道菜吃完,立马有新菜补位。也只有这般,才能满足人家的炫耀心思

  宾客步入此间,放眼望去,只觉满目馐馔,目不暇接,心中自然兴奋不已,只等着大饱口福。

  开席之后细细看来,却发现装饰性的菜品繁多,真正值得一品的菜肴,不过寥寥二三罢了。眼看是满桌菜肴满,回家却腹中空呜鸣。

  这样的一席菜,就是目食了。顾名思义,目食菜品繁多,是用来看的,不是供品味的。

  “今人好用多品,适口之外,皆为悦目之资。”孔琳之身在南朝,说出的这番话却可以沿用至今。月是古时月,目食陋习,古今同样是一以贯之。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是这样批判目食的:不知名手写字,多则必有败笔名人作诗,烦则必有累句。极名厨之心力,一日之中,所作好菜不过四五味耳,尚难拿准,况拉杂横陈乎?

  再好的厨子,一天做几道菜就极费心力了,做这么多道菜,和逼着诗人一天写一百首诗,有什么区别呢?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菜品的数目不变,牺牲的自然是口味了。

  主人家觉得今日这席菜数目繁多,炫耀了自己的财力慷慨。宾客却并不憨傻,就算面上不好意思表现出来,心中却自有一杆称。

  搞目食的人,和重耳餐者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只看虚名,不管实际的人罢了。

  能够做出以“目食”宴请他人之事的人,通常做不了什么实事“面子工程”为何频频出现,就少不了这类人在背后搅风搅雨。

  强让:充面心

  “耳餐”“目食”,顶多是赴宴之人吃得不满意,当做是长见识,也算是这场宴席好处了。碰上好“强让”的主人家,那就真的是让人心生厌烦了。

  吃饭这种事儿,本就是各有各的口味。就拿香菜来说吧,不喜欢它的人闻到香菜的味道就想吐,喜欢香菜的人路过菜市场都要多吸几口香菜的气息两极分化极为鲜明

  人吃饭的口味不一样饭量也会有所不同。有半碗饭就饱的“小鸟胃”,也有三碗饭不过垫个底儿的“大胃王”,赴宴之前吃过东西的话,食量又会有所变化

  所以说,席上各吃各的,吃多吃少,吃什么不吃什么,由自己决定是最好的。

  偏偏有一类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热情好客有面子,非得劝人吃喝才行,嘴上劝几句还好,客人应和几声,不理就是。碰上得寸进尺的,直接就挟菜到碗盘上,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搞得人好生为难

  《随园食单》戒单中就专门说这种人:以箸取菜,硬入人口,有类强奸,殊为可恶

  劝菜,顶多是客人吃点自己不喜欢的菜品。劝酒,一不小心,就劝出人的命了。

  “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主人家再三劝酒,不过是为了充面子罢了。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因一时面子的得失,酿成人命关天大祸

  因为席上劝酒,归家后酒精中毒,最终一命呜呼的事情,可不算是少数。也难怪如今的法律中,专门加了劝酒者承担民事责任的一条。

  “强让”之人,哪怕宾客暂时给了你面子,没有表现出来,但不知不觉间你会发现,愿意赴你的宴请之人,只会越来越少。

   

  只顾食材奢侈,不管菜肴口味,可见你的“好名心”;追求菜品数量,不究饱腹与否,“炫耀心”可见一斑;一昧强让于人,不顾他人喜好,“充面心”从中可见。

   

  一个人的人品如何,总是藏于细微之处。你以为只是请客吃饭,却不知你的人品心思,全部都看在了客人们的眼中。

  下回请客的时候,还是收收你的小心思,别搞得自己炫耀邀名不成,反倒惹来一番笑。

  *作者简介明月舟,写点走心的文字,用笔尖追逐梦想

  *主播简介:佳萌,电台主播,爱小说爱美食,幻想一夜暴瘦。能够听到我的声音就是缘分,愿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生活。喜马拉雅FM:佳萌的声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