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总是恶意揣测他人,早晚被打脸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总是恶意揣测他人,早晚被打脸

2019-08-08 09:45:37 作者:欢迎阅读 推么推文化传 来源:推么推文化传媒 阅读:载入中…

总是恶意揣测他人,早晚被打脸

  一个原创作者云集的平台关注推么推签约写手:薛笨笨

  

  曾读过一个故事

  有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邻居小孩偷的,于是仔细观察那个小孩。结果,越看越像,不管是孩子语气行为,他差点都认定他就是那个小偷

  刚好几天后,他在刨土时,意外找到了那把斧子,原来是他自己落在土坑了,当他再看那小孩时,又觉得他一点也不像贼了。

  孩子还是那个孩子,斧子还是那把斧子,一切如初,可只有他知道自己做过了什么。

  只是没想到,几天前我也变成了那个“丟斧子的人”。

  那天去店里买电动车,一切搞定离店前,我特意叮嘱老板,一定按要求开发票。

  后来我如约到店取发票,才发现开错了。恰好老板不在,无奈店员又做不了主,我说明情况后,便悻悻离开

  回家路上,我不停地想:“老板是想耍赖故意不在店吗?老板是不想再重开给我了吗?再重开,我要承担税点吗?”

  就这么想着想着,我越来越生气,最后,干脆气呼呼地告诉自己:如果老板不讲理,那我就投诉,一次不行,两次,三次,一直投诉到解决为止……

  没曾想几天后,老板亲自打电话,告知发票已按要求重新开好,让我去取。

  挂了电话,我一巴掌拍自己脑门上:真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我不是那个老板,怎知他不会重开发票?倒是自己内心戏十足,把别人往坏了想,做了一件极不善良的事。

  原来,很多时候“我以为“只是“我以为”,并不等同事实,自以为是地恶想他人,早晚会真相打脸。

  

  有期《开讲啦》节目中,一位自以为是的学生来势汹汹,结果惨遭易中天教授打脸。

  先来听听那位学生的原话

  “你本职教师,到了快退休年纪,又上了电视,讲起了不是本专业历史,我妈肯定会说你不务正业。”

  “包括您,我知道您有两个兄弟,是不是在家里能得到的基本关心也被除了以三,以致使你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存在感?”

  “是不是您当年在放牛的时候,那些离你而去的母牛,造成了您的空虚,也造成您没有存在感?”

  “包括您现在写书,书名叫《易中天中华史》,而不是在《中华史》下面加上“易中天著”四个字,所以,大师也很缺存在感吗?”

  一句话概括就是:你刷存在感,你不务正业!

  面对后生咄咄逼人,易教授逐一反驳

  上《百家讲坛》没耽误学校一节课,上《开讲啦》是利用退休老头儿钓鱼的时间

  去讲不是本专业的课,叫不务专业;谁规定了一个人大学学什么,将来就得干什么, 不务专业不等于不务正业;

  一个人的存在就是存在,他需要刷吗?

  看到没,质疑有多嚣张,脸就被打得有多响。

  正如易教授“直中要害”那般:你的逻辑都是对的,但你的起点错了,你的指责都是自以为是。

  当一个人没摸清事实、就先入为主对他人乱加指责,哪怕逻辑再靠谱论证严密,终究只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还记得重庆公交车坠河案中的女司机吗?

  真相未明前,仅仅因为监控里看上去“像逆行”,于是,她成了众矢之的一时间,对她的指责和诅咒铺天盖地

  直到警方发布通告,女司机才被证实无辜的。接着,一部分键盘侠立马调转风向表示自己乱扣帽子,害其污名,郑重道歉!

  难以想像,若不是警方及时通告,那位女司机及其家人,还会遭受怎样的误解伤害

  当然,还有比这更严重的。

  2016年9月16日,选秀出道的乔任梁,自杀离世消息一经发布,谣言四起。

  一时间,乔任梁的死因传言五花八门:因情被虐杀、死于生前电影作品巧合、死于财产争夺,更离奇的还有,死于与某导演SM过度。

  直到次日,乔任梁经纪公司正式发文,对外表示,乔任梁是因为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因不堪病痛折磨才自杀而亡。

  可哪怕如此,仍有网友继续毒舌:“这是在为自己洗白!”

  逝者已逝,却无安宁猜测有多离奇,恶意就有多浓厚,可无论哪种,都是对当事人的极不尊重亵渎

  网络世界,恶意揣测远比现实生活中要多得多,随便一则新闻,总有人能用匪夷所思臆想,将恶意发挥极致

  很难想象,这些噼里啪啦敲出一堆肮脏话语人们,哪来的勇气轻易地去给一个人、一件事下定论

  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不明真相、悖离事实的瞎编乱造、以讹传讹,给当事人带去了多么难以消除的影响

  而当一切水落石出,自己被啪啪打脸时,耳光有多响,刚好也就印证了他们的嘴巴有多恶毒、心里有多阴暗

  

  揣测他人,是人之常情

  因为生活是多维的,我们没办法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实相,再加上需要保护自己,所以,我们要让自己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空间

  比如,接到陌生电话,就会想:对方骗子吗?我要挂断吗?我该如何应对

  比如,在街上遇到陌生人搭讪,就会想:你是谁?你要干嘛?我要不要拒绝

  这一系列的假想就是揣测,它会帮我们守住自己边界不被侵犯,会提醒我们和他人保持安全距离简言之,我们可以不攻,但一定要守。

  但,当有些人不停地去攻击别人,甚至还带着强烈的我对你错、我优你劣、我正你邪的“扭曲心理”,去肆意践踏他人空间时,那么,这就便变成了恶意揣测。

  人和人之间的边界,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真实存在的,无论是谁,边界一旦被侵犯,都会抓狂不已。

  所以,相比守好自己的地盘不被侵犯,入侵、攻击他人则显得更为容易、更加爽快

  再加上了解一个人、一件事成本很高,但以己度人、恶意揣测的成本却很低,所以,一念之间,心魔当道,就有了那么多让人厌恶憎恨和不耻的行为。

  《论语》中有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如果自己都不愿意承受的,那就不要强加给他人。

  尼采在《善恶彼岸》中也说过,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凝视着你。

  所以,当我们用最坏的恶意去揣测他人时,想当然地也会觉得,别人也在恶意揣测自己,如此循环,恶意只会产生出更多的恶意,没有尽头。

   

  而唯有,我们在保护自己的同时,更尊重他人的边界。

  跳出自我的窄思维,用更客观、更包容、更积极的心态看世界才能避免把内心的恐惧化为恶意揣测他人的武器,才能收获更多的善意和美好。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公众号立场

  作者:薛笨笨

  选稿:石头姐姐

  关注推么推文化传媒

  每天与你真心相遇

  推么推:100+位原创写手喜欢的平台

  推么推:13W+用户喜欢的公众

  投稿

  商务合作:m

  点个在看吧,与朋友们分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