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刀说异数》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刀说异数》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9-08-26 23: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刀说异数》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刀说异数》是一部由黄强华执导,素还真 / 一页书 / 叶小钗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爱情 / 冒险 / 武侠 / 古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刀说异数》观后感(一):Quote

  “朋友,我不想杀人。只要你将龙骨圣刀给我,不但你可以活命,连崎路人也能够平安无事。”

  “你太过于自信了。崎路人的命运,只有我枯叶决定!”

  “我要他活,任何人也杀不了他!”

  “空谈无益,何不一试呢?”

  “人的生命,本来就不应该寄托在他人身上。生活生活,人生就要自己活。用什么见死不救,来责备他人没有维护自己生命,这很可笑。”

  “天命有数,插手不得。”

  “救人救世,还要看黄道吉日。当时你若救半驼废,照半驼废与叶小钗的交情,叶小钗一样同为正道。什么窥天机、识天命,说起来,都是用来抬高身价而已。救或不救,在心,不在天命。”

  殊梦难理 命中注定

  《刀说异数》观后感(二):一部拍给脑残粉的剧

  目前的6集已经可以看出这次重置的水准了。(重置剧6集足够看出来了) 霹雳的所有问题在这里得到了放大

  剪辑稀碎,而且霹雳的剪辑总是喜欢在打到一半时转场,堪比广告插入。并且该毛病出现次数之多几乎集集都有。

  开局一片混乱,霹雳老毛病,已成痼疾。(连重置都这样不好打磨一下剧本,真的是没救了。)

至于剧情方面这是霹雳最大的问题。人物行为突兀,刚死了老婆的箭无形居然淡定的和嫌疑人去坑另一个嫌疑人。满心怒火的冷剑白狐面对凶手居然还通知她改天再杀。诸如此类毛病比比皆是所谓智斗更是想当然,某人定了计划,于是在计划进行时所有人的智商都全部下线。最后计划成功了。剧中人物对于情报从来就没有辨别过真假,在这样的设定下只要是个骗子都可以成为智者了。 被脑残粉们吹上天的十车书30年前写得这种水准的剧本,经过了30年的时间毫无长进事实上霹雳的编剧早已放弃思考,反正这世上有一种叫霹雳痴的生物,他们常年跪舔霹雳,对于霹雳的种种bug他们总能坦然接受曾经动机风云格式化已经让编剧看到了这群舔狗们的面目。“这算什么,你看看动机”脑残粉们总喜欢通过类似的比烂手段,来为编剧洗地。凡事吃不了霹雳这坨

  《刀说异数》观后感(三):布袋戏新观众表示,适合入坑的作品

  因为原来同学里有台湾同学,对于布袋戏早有耳闻,但实际很难入坑,原因众多,一方面是对于传统的配音当时还不太能够接受,另一方面因为其庞大系列而不知道从哪里补起。

  直到这次复刻的刀说异数。也是意外在朋友圈又看到朋友推荐,并发现还有了专门的国语配音。在新技术配合下的布袋戏,以及新的这批人偶造型,一下子吸引了我。然后试着再去听一下闽南语配音,也就是口白版本突然就回不去国语版,觉得如果不是口白反而失去了不少魅力。在其他文章里看到这次口白没有那么正宗,我想也许是这次“不正宗”反而给了新观众一个更舒适的缓冲区,能够一点点进入布袋戏世界

  从剧情上。毕竟是经典复刻,虽然人物的前史不太了解,但很容易理清关系,再适度地查阅资料也别有一番乐趣。霹雳布袋戏的情节听同学说玄幻,当年的网文爱好者表示还是挺入戏。不同的人物性格颇多,把新人物造型和经典造型对比还能发现这么多年对人物外形审美变迁(捂嘴笑)。

  让新人震惊的还是人偶操纵水平,打斗动作流畅,日常细节丰富,再配合电脑特效,比许多3d动画精彩,有质感许多。

  刀说异数,打开了霹雳布袋戏之门,最近发现b站又引进了金光布袋戏。真是想看的太多,时间太少。

  《刀说异数》观后感(四):酒是陈香佳酿,瓶是绚丽多姿

  目前看了五集了,发现了很多惊喜

  首先,将之前的老剧重制这一行动是非常值得赞赏的。霹雳剧的很多道友对霹雳老剧是非常肯定的,对其中的一些剧情和人物至今都是赞不绝口可惜囿于当时的技术,特效和人偶造型比起现在的可谓不堪入目,这使得一些新道友虽然心神往但还是说服不了自己的审美。现在霹雳利用最新的技术,在不大改老剧剧情的前提下,重制这些剧目,虽然是新瓶装旧酒,但这不仅可以吸引新观众,让他们更深一步了解霹雳布袋戏的发展,还可以留住老道友,在重温过去的感动之余,还可以发现剧情人物的趋于完善,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态度。 其次,就目前为止,我发现霹雳在该剧上做了很多的改进或者尝试。霹雳目前最为让人诟病的一点就是武戏绝大部分都是拼特效,各种光束光球,没有贴身打斗,有点过于花哨的嫌疑。在该剧中,霹雳就多了很多人偶的贴身打斗,如第一集开始素还真突围战中和几名士兵短兵相接,那干净利落手法是不是很有几分谍战特工即视感。又如南宫取半废驼之战,两人几乎全程贴身战,再配合恰到好处的特效,使得整个打斗酣畅淋漓目不暇接,大呼过瘾

  再次,该剧在场景设置上更为真实。不知道是片源的原因还是什么,我在看最新的霹雳剧集时,每次看那些场景布置,总有一种塑料廉价感,质感很差,但在《异数》里,无论树木山石还是楼阁,都质感很强,很精致,比如巨石岩背后的山峦,冷峻奇绝的魔域,威武壮阔的圣十三殿,还有在微风摇曳多姿绿叶

  以前霹雳剧里的小兵走卒都一色的蒙面人,不同势力只是在衣服颜色或者头盔上稍微有点区别,经常让人傻傻分不清,而《异数》里小兵的制服就有了很大的区分,也不都是蒙面人了。这种改变虽然小,但可以看出霹雳在用心,在进步,从这点看还是很高兴的,希望霹雳能制作出更多更好的剧集,剧本也要更用心一点。

  《刀说异数》观后感(五):刀说异数第一集,我们能看到什么?

  看完第一集,感觉我们的通瑶池阿姨危险啊!虽然在本集中她占领了宿敌关足天的十三圣殿,也在以后的处理展现不俗的驭下手段,但在出场的人物中,她是树敌最多的那一个。紫天后、关足天、八面狼姬、金少爷,而考虑到金少爷是叶小钗的儿子,她要追杀金少爷势必会惹来叶小钗这个强敌,而叶小钗与素还真、崎路人是生死之交,就算素还真尚未重生,崎路人也不会坐视不理!素还真、叶小钗、一页书是霹雳的三大台柱,通瑶池一上来就惹了俩。

  虽然通瑶池阿姨那彩绣辉煌雍容华贵的新偶,看的林白心旌摇荡,但鉴于剧情表现,林白大胆忖度,她将会是整场角逐中,最先出局的那一个!

  总的来说,这一集的剧情十分丰满,也有令人期待的人物。说回我们开篇提到的节奏方面,尽管本集线头较多,但“关足天的霸业”贯穿始终:逼杀素还真的是他、通瑶池占领了关足天的十三圣殿、被关足天杀死的素还真因为重生而冲动星宿,引起魔域注意,南宫取更是因此而走上台面、还有崎路人和枯叶更是因为关足天对中原武林侵略而引出,这就是我之前所说的形散神聚,可以看出主创们是相当在意新戏迷的感受的。

  当然作为一部以长篇连续剧形式更新木偶剧,剧作自然少不了插科打诨活跃气氛桥段,本集中的秦假仙和荫尸人更是动不动就开车的老司机,但他们的插科打诨都与主线息息相关,比如秦假仙体内灵佛气导致他敏感部位发生变化时,两人借此打趣,实际上是点出了秦假仙的变化程度,并非是单纯的活跃气氛。

  综上,《刀说异数》的第一集,剧情含量丰富,节奏张弛有度结构形散神聚,加上漂亮的新偶、清晰画面考究台词,林白认为大家可以放心追看!

  泛幻想也会继续关注新剧的动向,并适时推出本剧相关的推送文章。

  喜欢我们的文章,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泛幻想”。我们将不定期推送优秀东西方幻想作品的世界观、人物设定、影评书评内容。记住我们的公众名称是“泛幻想”,微信搜索这三个字,就可以关注我们噢!

  《刀说异数》观后感(六):浅谈一下个人理解

  对于霹雳能完全了解掌握的人太少。它的角色不是一般电视剧单一的扁型人物形象,每个角色都是饱满的圆型人物,有过去的爱恨情仇自私伟大只在一念之间。 拍摄剪辑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同事同时发生的技巧,彼此之间互有牵连,同时起到调和缓冲的作用现实常人所具备的性格,剧中人物也会有,而且刻画的更加鲜明。现实的生活的世界本不是黑白分明的,剧中更是如此,善恶正邪是对立相克也是相辅相成。世界观太单一的人不太适合霹雳这种人情世故复杂的剧情,世上所有的事都可以说冲就冲说杀就杀,也就不会有那么的无奈痛苦了。 这部戏的设定都是这活了几百岁的老先天,能有这样的修为不光是修习功法还要修习心境,动不动就喊杀喊打的都是历练少的年轻人炮灰,先天人首先要做到的不就是喜怒不形于色,泰山崩于眼前却依旧冷静自持。那种哭戏就高声喊一嗓子,死了亲人冲动就黑化的打杀,这种剧情套路充斥在现在所有的电视电影里,霹雳也有但不是高潮,霹雳的剧情总是很细腻音乐带动悲伤哀怨轻快语调使观众放松心情镜头转换场景的切换带动剧情的节奏,每个人物如同正常人一样拥有正反两面,人物的心境随着时间环境影响而逐渐改变,善良的人会因为各种原因做坏事坏人也有真心实意的感情比较与新剧中太多的特效,虽然华丽却少了江湖武林的豪情热血,《刀说异数》中拳拳到肉的武打戏份,让人看着才更加精彩激烈。剧情多少有改动,但现在看来大方向应该是不变的,一姐的身世也许会成为她的一线生机。素还真和风采铃七天的畅谈也比老剧中详细了许多,增加了一些剧情和伏笔。后期的素还真太过隐忍,让人心疼,还是前期的素还真更加恣意洒脱,现在的素还真还没有太重心理压力,没有承受那么多,近似无情的他活的却是很潇洒,也因如此隔绝了外面对他心理上的伤害,直到有人撕开了这道保护膜。 以上纯属个人感觉,不喜勿喷哦! 刀说异数 (2019)9.22019 / 台湾 / 剧情 动作 爱情 / 黄强华 / 素还真 一页书

  《刀说异数》观后感(七):精致的实验之作,将可能性困境显露无疑。

  作为一个入坑时间不久但靠着一入坑就能靠着没什么卵用的意志力好奇心,把电视布袋戏的历史以及对岸可寻到片源的电视布袋戏都囫囵吞枣过了一遍的快乐肥宅,和所有道友一样非常特别以及极其的期待这部作品的开播。 开播至今,优秀出彩之处已经完全显露,而部分短板以及(我主观认为的)不足之处也同样露出了端倪。 关于细节以及人物武力值方面不予置评(个人觉得这两个方面也无可评说,不存在一个完全客观且实际的答案)。单从这制作以及整体风格来说一说这部作品。

  (剧透极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可以放心阅读) 剧本 剧情改编自霹雳的古早剧霹雳异数,霹雳异数算是霹雳古早时期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一系列经典角色在这部戏集结,是素还真从冷眼观世杀伐果断的世外高人渐渐走入尘世变得有人情味开端,也是霹雳布袋戏的三位台柱的初次聚首。这部剧在播出之前官方就曾表示「希望吸引更多还在观望的人来看布袋戏」,所以刀说异数在原剧的基础上删减了许多支线内容,简化了台词以及人物关系,并且按照播出之前的各种访问中可以得知还会在古早剧的基础上新增一些剧情。 从目前播出的几集来看,剧本在删减了之后节奏变得紧凑不少,部分角色的台词虽有改动但还是保留了古早剧里带着黑色幽默气息对白,角色性格塑造可以说是非常成功,几乎一集里的几句台词几分钟情节就能把一个角色的形象立得生动鲜活。一集几乎每一分钟都是实打实的干货。 如今大部分时间变成失踪人口或者花瓶的丑角,在刀说异数中的文戏也着实令人惊喜,市侩而不失趣味,有时候又会说出醍醐灌顶大道理,古早剧秦假仙的黄段子脏话开口就来,在播出之前我一直在想那样的尺度究竟要怎样改才能保证趣味又不会被和谐,而刀说异数在保证飙车速度的同时收敛了耻度,在和谐边缘试探得刚刚好……这一点……也是非常地……令我惊喜。 剧本的情节和角色是令人满意的,仅有的不足之处,大概就是为了影视动漫化而大幅删减的旁白,让许多本来充满感染力片段失去了一些深刻情感,许多细腻的心理和环境描写都没有出现在该有的情节里。 这不是因为现在技术的影像表现力不足,霹雳曾经推出的布袋戏电影「圣石传说」以及和老虚合作的「东离剑游记」旁白都不是那么多,但依然表现优秀,没有让人觉得有不够到位的地方。刀说异数的问题在于,尽量想保留经典作品原有气质,所以在情节和结构上没有做巨大的改动,但原剧本的结构中旁白本来就担任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在没有将剧本的结构重新改造的前提下直接删减旁白,等于删去了原剧中重要的一部分,以至于让某些情节失去了几分韵味。【括号里是不太客观的个人观点:尽管这对刚刚看这部作品的新人来说并不构成问题,但我认为既然希望靠这部作品吸引新人入坑,就应该将电视布袋戏原本的结构也尽量保留下来,东离剑游记是布袋戏动漫化的尝试,圣石传说是布袋戏电影化的尝试,两者与一般的电视布袋戏都有所区别,而电视布袋戏细腻的旁白是重要的一部分,我不太希望这一部分被淘汰或者埋没。】 操偶与拍摄 因为霹雳上市之后一周两集的发行量还有同时拍摄数部剧的工作量,近几年来的正剧质量一直大起落,近几部正剧的操偶与拍摄更像是流畅运作的流水线产物,充满巧思与独具匠心的动作设计和拍摄方式虽没有完全消失但确实不如从前那般常见。其实也不难理解这样的安排,在有限的人力面前,拥有固定观众群的正剧,以及可以让布袋戏拥有更大传播范围的东离剑游记和刀说异数,会选择后者是情理之中。 而刀说异数的操偶的细腻程度和拍摄的用心皆是有目共睹,场景精致,动画与戏偶的平衡亦把握得很好,武戏不长却打得酣畅淋漓,操偶拍摄剪辑都非常干脆利落。但无论剧本还是拍摄风格都有些照着东离剑游记来的感觉,但东离剑游记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作品,而刀说异数的剧本只是在原版的基础上简化了大量旁白,本质结构并没有做大的改动,导致部分情节虽然拍摄非常细腻,却始终少了一层情绪的渲染。

  【依旧是非常个人的观点:古早剧里那种强烈的近乎歇斯底里的情绪在刀说异数里基本已经看不到了,最明显的一场戏就是哑子的哭声,古早剧的拍摄方式是在叶小钗在听到崎路人说人死不能复生之后疯狂地武动自己的刀剑表示不愿再听,短暂地平静时画面一边切换叶小钗哭出血泪的脸庞一边切换死后变得惨白的半驼废的脸,那种强烈的冲击力真的是三十年前的渣画质也抵挡不了……刀说异数虽然在还原这场戏上做得十足用心,但那种让人震撼甚至有些疯狂的强烈情绪已经被弱化美化了许多。】 口白(我甚至更愿意叫闽南语配音,因为严格意义来说刀说异数里的闽南语算不上布袋戏口白) 在提笔写之前,我正好看到了闽南语配音演员的采访,配素还真的先生,坦言没看多少布袋戏,找不到那个布袋戏的腔调只好自己找自己的感觉来,声线偏年长但要配素还真只好把发声方式改掉好让声音听上去年轻一些……。 这位先生的国语发声是非常好听的,并没有闽南语配音时那种气息不足的感觉(其实如果用一般说台词的标准来听,他的气息是稳的,但以布袋戏口白的标准来听……就是气若游丝……。),本职是国语配音演员,并且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先生,并不是官方培养的新人,所以我对闽南语配音的这个印象……真的……实在……好不起来……了。【没看多少布袋戏,拿不稳布袋戏的腔调,习惯的声线和角色不是一个类型,那为什么还要用????】 当初闽南语口白我是听了预告片就大呼不妙,几乎听不出布袋戏的戏腔的台词,以及有些发音咬字都很微妙的闽南语,布袋戏的画面配上八点档台剧的声音,违和感已经漫出了屏幕,而看了正片之后我直接扶额——「这样重要的一部作品怎么可以这么折腾?」 根据播出前的采访,刀说异数的闽南语配音是找得专业配音演员,而在语速语调上也没有按照一般的电视布袋戏来,是要更快一些更贴近一般影视剧的节奏。至于正片里的效果……就算粉丝滤镜开满了我也无法理解这个决策的意义在哪里。 一部戏剧电影可以用其他语言去当译制片配音,听这些配音的观众也不会觉得别扭,可试问,把原版戏文不用戏腔全用影视腔念出来的感觉会是怎样?一直听戏的观众会喜欢这种创新吗? 尤其刀说异数在口白问题上始终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黄少爷的旁白是正正经经的戏腔,两个丑角的台词大都是在模仿黄文择的感觉,其他大部分角色的台词都是普普通通的影视腔,而且明明多人配音但对角色的塑造能力甚至不如黄文择一个人出彩,角色说台词说得中规中矩,台词情绪都有,但语调特色几乎可以说是没有。 这不是电视剧,这不是动画片,这是布袋戏,配日语可以,配国语可以,但这些始终都只是配音,不是口白,布袋戏最核心的技艺,口白和操偶,这两个东西可以创新,但任何一样都不应该在创新的同时将技艺的根本摈弃。并且我也希望觉得「布袋戏的闽南语可以配得像八点档一样生活化」的观众能有一个认知——这个东西不是一味跟随时代的快餐产物,而是被创新加工过的传统艺术,本质上它依旧是戏曲的一种,偶型可以变,但操偶技艺不可以摈弃,配音可以加,但传统口白也不可以摈弃。 最后说个题外话,在湾湾的朋友去711买刀说异数的时候有问卖得怎样,回答是前两集很多人买后面就没什么人买了,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个例,并且在墙外墙内为官方说话的观众也不是没有,但个人所见的湾湾观众对口白的执着真的挺深的,希望各位佛系为官方讲好话之前想一想这个错误决策带来的后果吧,刀说异数的投入之大有目共睹,而闽南语配音变成了这部作品最明显的瑕疵,因为瑕疵而放弃购买的观众对官方来说就是一种损失,这个损失会影响之后还能不能看到这样精致的作品。 总结一下 刀说异数是一部将布袋戏影视化的实验之作,在展现了布袋戏的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当下业界的困境和短处——核心技艺如何传承,人才如何引进并且长留,今后创新的方向,以及创新与传统的平衡点在哪里。 这些问题,没有前车之鉴,也是走在业界最前方的霹雳布袋戏要面临的挑战。 最后的最后,我要来暴露一下我的本质——虽然这部戏有瑕疵,但真的挺好看的,各位吃下这个安利,看了刀说异数我们就是永远的朋友。

  《刀说异数》观后感(八):《刀说异数》上半部小结:万般总是命,半点不由人

  《刀说异数》2019年1月23日开播,不知不觉20集的上半部已完结。

  说起这部重置剧,首先仍是老剧以及重置后角色的三观问题。自然看过老剧的人都懂,没看过的人有些不能接受这也很正常,这也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刀说中正道心狠手辣的角色分布不均匀,且有些角色前几集还是老剧三观,后来为了契合观众以及符合现代三观,铺垫过渡太少,突然转化三观,反而更加令人难以适应。

  老剧中即使是正道也是心狠手辣不假,刀说中感觉心狠手辣都给了崎路人和秦假仙,特别是崎路人。这20集一路追更下来,感觉很多观众对于崎路人的反馈评价越来越差。这也没办法,刀说中崎路人作为一名行动派行动雷厉风行,解释说明实在太少。我作为一名看过老剧的人,其实是有些不能接受刀说中崎路人的某些场合,而观众对于后半部分崎路人的反馈评价,我也是有点不能接受的。和照世缘闹翻,杀风采铃,控制三响,他的做法本质是为了同志,有疑心步步为营是正常的,但剧本表达不清晰很容易令人感觉崎路人后半部分行动宛若反派,真正“歧路人”。

  关于太黄君,不少人反映前期的智斗很精彩,但自从风采铃上线后,太黄君一路降智,不忍直视。前期灵心异佛说过太黄君是有弱点的,他孤傲多疑,没有失败是因为还没有遇上素还真。风采铃选择帮助素还真,同志虽在却不同心,势单力薄的太黄君顿时孤家寡人,其孤傲的性格加重他精神受挫,不能接受技不如人的太黄君自然显得有些降智过度,加之为了引出半尺剑。太黄君的剑断的那么干脆,我也挺惊讶的。

  接下来讲一下不想看请跳过这一段的素风,个人感觉素风有些用力过猛了,毕竟爱情线并不是主线,风采铃是素还真的一个劫。体感风采铃加风巫世家的设定,没必要,真的没必要。江南才女的设定就挺好,作为一名普通人,在一群先天中挣扎,最终还是败于宿命,我个人还是倾向于万般总是命的设定。“朱雀云丹”算是变成了她的号,也真的没必要,风采铃本身就是一名反派,一名角色只要写的足够合情合理即使是反派也是成功的,况且刀说中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正派和反派,没必要刻意洗白。后期朱雀云丹登场要叫什么呢?然后是一直吵的难解难分的“剧中捧风踩素”的这样一个说法,我觉得不可能,黄董和素问会是踩素的人?个人认为编剧应该是想和现在的角色性格和现在三观合,但是依旧是开始那个问题,刚开始还是老剧三观,到第16集素还真为风采铃取琴钟鼓晕倒,醒来后对命七天说我愿自我牺牲救灵心异佛这段剧情,突然现在三观,由心狠手辣黑莲花变成白莲花说不通啊,这段令我着实郁闷。第18集在琉璃仙境素还真和崎路人就对于风采铃看法的那一番对话,很无力,素还真可以把他觉得风采铃是好人的道理讲出花儿来,但事实上那段对话很苍白,素还真和崎路人好像小孩子吵架一般,由此令人有一种“谈恋爱降智”的感觉。最后第20集送去琉璃仙境的辞别信,我真的无话可说,这内容,完全可以用来升华他俩的感情,不光没有,反而不讨喜。ED2风采铃的打歌《远走他乡》挺好听的,加之方文山作词嘛。但,我是真的不懂,崎路人让风采铃退隐,她怎么像逃难一样浪迹天涯去了?我还是喜欢江南名门的设定,改成风巫世家后,感觉她离开不夜天就真的无处可归。重置的毕竟就这一档,和前后都连接不上。

  短线角色中,命七天和秋别的戏确实挺惊艳,好久没看到这么清新的感情戏了。秋别的造型和服饰在越来越累赘的霹雳一干女角中尤其清新脱俗。这一对虽然戏份很少,塑造也没有深度,但他们在一起时互相包容对方,处处为对方着想,他们分开时有其角色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这令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爱情的模样。布袋戏这么多家这么多年,优秀的女角少,优秀的爱情戏更少,这除了编剧把女角当做充实男性角色的工具或直接妖道角之外,更深层的原因来自于观众对角色具有异性相吸力。男性观众少吗?并不少,但不可否认的是,购买力以及带动热度上女性观众更有优势。而编剧并非不会写好女角,而是优秀的女角大多数叫好不叫卖。我一名亲友这样形容过观众看bg和bl对手戏的感官差别:bl只要一点小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引发观众无限遐想,这是因为大家对现实中不常见的情况更易脑补,而bg更易代入现实,用力过猛会造成玛丽苏,用力不够观众则感受不到。现在编剧个人都塑造不丰满,更何况先给两名完整的角色搭线再发挥他们丰满的魅力并且相互散发出更多的荷尔蒙呢?最后就变成了拿性别挡枪,完全无视剧情和角色塑造,强行附属品(不论bg还是bl),按头磕cp(不论bg还是bl),编剧不用心写,加上不吃bg就是腐癌的宛若过年时催婚七大姑八大姨的cp配平党,只会令拒绝度更高,角色更加凄惨。在我眼里,这种妇联党不是蠢就是真的不在乎被附属的那名角色,拿性别混淆视听无用,反而会令编剧觉得只要有cp就行,即使角色无设定无剧情,这样只会令编剧写女角和bg更少,更何况认真塑造优秀的女角呢?我不会惯着这些,因为惯坏了最后倒霉的依旧是女性角色——女孩子写成什么德行都无所谓,反正只要组cp就有人显微镜扣糖买单,女孩子一定要为谈恋爱而设定,因为独立自强不谈恋爱的女角写起来更花费心思而且cp配平党更喜欢挂件,那还认真思考塑造角色干什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恶性循环只会越来越严重,优秀的感情线即使双方都是妖道角也令人印象深刻,糟糕的感情线只会令人敬谢不敏。可爱的女孩子谁不喜欢呢,帅气的大姐姐谁不想拥有呢,但是编剧用心写角色累嘛,不如挂件来的方便,反正有人买单,不行就按头。

  个人认为角色改编最好的是花信风,对比老剧,加了不少戏份,台词也很有韵味,如他和鸿爪对战时的对白,多次教导冷剑白狐的口白。从而整个角色的风格更优雅,性格也更加迷人,初登场更是名场面。从蹈天桥的布景到配乐都加分不少。 还有灵心异佛,退场那场戏挺好,叶小钗紧张的小动作很形象。“见佛刹那,刀光一闪。圆同太虚,无欠无余。道有递嬗,无先无后。道圆一刻,花开见佛。”,“莲焰焚苦,涅槃妙心。从此尘尘刹刹,佛佛生生,皆悉圆融。”这场戏点到为止,意境正好,角色塑造好,退场就无需刻意煽情以及拖时常。当然,剧情这么赶也没有多余的煽情时间吧。

  叶小钗和半驼废的感情戏,也有惊涛剧情提前加持,使观众更能感同身受,从而在刀说异数中一登场观众们就能对这两名角色抱有极高的好感度。下半部崎路人加速感化金少爷,很期待叶小钗和金少爷的对手戏。有一点发自内心吐槽:难道以后金少爷就顶着这半缕的头发了吗? 通瑶池的母亲火云姑虽是一名微不足道的配角,但起着联系通瑶池、关足天和枯叶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枯叶。火云姑算是刀说中最易被观众带入的普通人,她念于维护女儿和众人(朋友)的关系,帮助八面狼姬救金少爷,即使得知关足天杀了通瑶池也用看开世间的态度希望他回头是岸不要下场太惨,最终依旧念于帮女儿报仇而放弃关足天,内心十分清楚女儿做过什么错事,希望枯叶可以一生无忧。火云姑这名角色的心理变化和所思所想挺能感同身受的。 还有吃软不吃硬的万俟焉,他的闽南语配音和秦假仙、荫尸人的配音是全场我最喜欢的。这名角色实在是可爱,第20集封闭火龙舌,封条写的居然是“父子时光请勿打扰”。而万俟焉的bgm也是第一次听到瞬间抓耳的。说起bgm,霹雳的配乐一直很优秀,甚至在配乐的加持下,有些场合成为经典。但,不知是不是因为剧情太紧凑,人物有大段的对话加之语速过快,刀说的配乐并没有显著突出。 看刀说过程中最焦心也最激动的应该是取罗姐姐们吧。等活天罗是阴间大法师的怨气附生在等活老树所化出的杀体,刚开始出来时候还以为真是整容后的阴间大法师,差点有些不能接受。除了拔兽骨那点真的震撼我小区,其余全程笑出牙龈。“想中恨了数百千回,梦中杀了数百千回,等到再世相会这一面,数百千回的恨与杀,平虎坡上成真了。”,这实在是太刺激人了。

  刀说的细节自然是没得说的,如第二集南宫取吃药丸的肢体动作,等活地鄂周遭的活虫子,蹈天桥的醒竹和手水鉢,不夜天湖面的倒影和水波。孤雁亭和不夜天真烧令我心情复杂,挪到正剧接着用啊。第二三集金少爷和八面狼姬的名场面很赞,小动作和细节几乎无懈可击。这也是许多人觉得一开始比后面剧情好看的原因之一吧。第15、16集的魔域庙会!那一段特别好看!特别棒!反复看了好几遍!最后几集,南宫取破掉脸皮后的血肉模糊半张脸,金少爷抹人脖子后带着肉沫的脖子,都挺写实的。 而关于闽南语配音,可圈可点。几位女角的配音都挺好。如果说最令人失望的,大概很多人会点名一页书吧,不过至少念诗号时候尾音真的拔高了。异数一开播我就在想,既然旁白那么少,为何不让黄汇峰接一个角色,让他接素还真也行啊,毕竟我个人还是希望是黄家人配素还真。到一页书登场后,我转变想法了,为什么不让黄汇峰配一页书,曾经他配过海殇君后援会的自制微电影《殇君书·鱼龙之章》,通过那个视频感觉还是可以的。越不练越怵,越不上戏观众对其越不放心,人都是逼出来的。 需要吐槽的依旧还有霹雳的神转场和神切bgm,老问题了。 如果要说遗憾的话……还是希望看到萧竹盈的新偶,欧阳上智十几秒都有新偶,更何况崎路人感化金少爷的戏份也挺重要,萧竹盈连个回忆杀背影都没啊。 个人感觉也没大家吐槽的那么差,主要还是期待值过高,加之鸽了几次,所以体感有些高开低走。况且异数本身并不是一部适合入坑的档。作为一部新剧来看挺好,作为一部重置剧,在内容上确实平常。龙骨圣刀的问题算是已经解决,第19集中一页书和半尺剑的论道可以说很重要,接下来世界线改变,且看下半部如何发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