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孩子不顶嘴,是对还是错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孩子不顶嘴,是对还是错

2019-09-04 16:27:52 作者:公众号 来源:公众号 阅读:载入中…

孩子不顶嘴,是对还是错

  孩子不顶嘴,是对还是错

  你还敢顶嘴,

  反了你了!

  讲一个邻居表妹故事。有一次,家里伞丢了,她妈妈责问她:“你怎么这么粗心,伞都丢了。”她解释说:“不是我弄丢的,我没用过伞。”

  她妈妈说:“我也没用过伞,难不成是伞自己跑了?”表妹:“我不知道,反正不是我弄丢的。”

  她妈妈:“不是你弄丢的,是谁弄丢的。伞又不会自己跑,丢了还不承认!”表妹大声说的:“就不是我弄丢的,我没用过伞!”

  她妈妈勃然大怒:“呦呵!你还敢顶嘴了你!就是你弄丢了的!还顶嘴,看我不打你。”啪啪两个耳光

  凯叔讲故事里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一个小朋友周末原本打算出去玩,妈妈临时报了一个兴趣班,强制性要带他过去。

  小朋友死活不愿意去:“你问了我吗?你就帮我报兴趣班,我不去!”妈妈一开始苦口婆心劝,小朋友执拗不愿意去,振振有词

  “你有什么权力,在不经过我的同意下,擅自帮我报班?”

  听到这句话,妈妈也怒了:“什么叫擅自?我是你妈,我就是有这个权力,我是为你好!”

  小朋友:“你就是看隔壁周周也报了这个班,你就想让我报这个班,你这哪是什么为我好,你这就是攀比,是虚荣!”

  妈妈被彻底激怒:“我告诉你,今天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小小年纪就敢顶嘴,反了你了!你懂什么呀!不去的话,我就给你关屋里,哪儿也不许去。”

  小朋友“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是不是很熟悉场景?是不是也经常和孩子有类似的争吵?是不是也脱口而出“呦呵,居然还敢顶嘴了”这样的话?

  全中国父母,没有一个不曾遭受这种折磨:那就是孩子顶嘴。

  搜狐母婴做过一项调查,“孩子慢慢长大以后,你最讨厌孩子的什么行为?”超过75%的父母选择了“顶嘴”。

  你叫他往东,他偏往西;你苦口婆心语重心长,他一大堆理由等着你;你用长远眼光替他规划人生,但在他那里,这是在侵犯他的人生。

  和一位妈妈聊天,她向我吐槽:“孩子越大,越是感觉养了一头白眼狼。”为什么呢?

  因为一边是你牺牲宝贵休息时间,陪孩子去上培训班关注他大大小小的事情,另一边,是来自孩子的抗议甚至嫌弃。热脸贴冷屁股,谁都不爽。

  但是不爽之后,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会顶嘴?

  孩子会顶嘴

  是父母不合

  育儿作家欧妈说:“孩子顶嘴,首先就是父母不合格。”有一则针对孩子的调查,问题是“你为什么想和父母顶嘴”。孩子们回答是这样的:

  •因为我觉得爸爸做法一点都不公平

  一个小朋友,和爸爸约定好,如果作业完成了,就带他去迪士尼玩。等他完成作业爸爸却改口说,等你考上班级前十名,考不上就别想了。

  孩子当即就火了,噼里啪啦和爸爸争论结果被爸爸大骂一顿。小朋友说:“我从那个时候发誓,再也不信他们大人的话了。”

  •妈妈误会我时,我就会顶嘴

  另外一个孩子,有一次帮妈妈洗碗,想分担一些家务活,不想妈妈那么辛苦。不小心摔坏了碗,妈妈朝她大吼:“谁让你洗碗了,有这个闲工夫还不去看书。”

  小女孩感觉特别委屈,就向妈妈顶嘴了。

  •父母要求孩子的事情,自己都没做到。

  让我早睡,可他们在外面打麻将,打到凌晨才回家,留我一个人在家;让我别玩电脑,我妈却在电脑上看韩剧,一看就是一整天。

  明明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凭什么要求我来做,我就是不服。

  •父母太霸道

  “我是你妈,你就得听我的!你小孩子懂什么。”其实孩子最烦这种话,孩子怎么就不懂了?就你懂?就你能?

  •一以贯之地打击

  “你看看人家的某某多厉害一等奖!”“你看看隔壁的某某多懂事三好学生!”“你再看看你!什么鬼样子。”

  我什么鬼样子?那你要别人家的某某做你孩子好了!有些父母,一以贯之地打击孩子,被孩子顶嘴是应该的。

  •父母永远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你现在去睡觉,立刻!”“你现在去写作业,马上!”“你现在给我站到墙角去,快!”

  永远一副命令式的语气,永远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永远觉得自己正确,无所不对

  公司领导如此语气对你,你会不爽;你就不想想,你这幅语气对孩子,孩子就不会不爽吗?

  如果你的孩子经常顶嘴,先别忙着说:“呦呵,还敢顶嘴,反了你了!”为人父母,先反思自己,以上这几种行为,自己是不是经常做:

  很多事情,自己都做不到,但就是要求孩子做;永远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永远命令式的口吻对孩子说话;

  常常以“我这是我为你好”为说辞强迫孩子做事情,典型爱心绑架

  王朔的小说《我是你爸爸》中,初中生马锐对他爸爸马林生说过一句话:“你们大人都说我们小孩不懂事,其实你们大人更不懂事。”

  看到这句话时,我觉得很精辟。孩子经常和你顶嘴,可能不懂事的不是孩子,而是你。

  孩子会顶嘴

  是成长诉求

  育儿作家欧妈见过一对母女,经常吵架,闹哄哄的;妈妈说什么,女儿必然反对什么。最严重的一次,女儿直接离家出走

  事情是这样的:有人给她女儿寄了一封信,这位妈妈收到信之后,看到笔迹,一点不像女孩子的笔迹,她怀疑男生写给女儿的情书,把信拆开看了。

  是一张明信片,从云南寄来的,语言比较暧昧。当天晚上,妈妈严声质问女儿:“说,信谁寄给你的?是不是男生?你是不是早恋了?”

  女儿大惊失色:“你怎么可以拆我的信封?”

  妈妈:“你先回答我,谁寄的?”

  女儿:“你太过分了,不经过我同意就拆我信封!”

  妈妈:“你说,是不是男生?你是不是早恋了!”

  女儿:“是男生又怎么样,不是又怎么样。你随便拆我的信,就是侵犯我权利?”

  妈妈:“我是你妈,我就有权拆,随便拆!”

  仿佛一个火药桶,愈演愈烈,终于爆炸。女儿“砰”地一声关门走了,失踪了好几天。母女关系急剧恶化。

  不谈论早恋的问题,类似的场景很多,例如偷看了孩子的日记,孩子勃然大怒;打听孩子在班上和哪个女生关系好,孩子回家就和你吵。

  甚至,那些你曾经觉得无足轻重小事,现在做起来,也会触到孩子的雷点。这就涉及到亲子边界感的问题。

  婚姻有边界感,和异性吃饭可以,私下看电影最好不要;和异性礼貌拥抱可以,牵手不行

  亲子关系也有边界感,孩子小的时候,在你面前没有隐私,也没有什么个人权利;长大了,个体意识增强了,要求的权利自然也就会增加

  就像你不愿意别人查你微信聊天记录,哪怕老公老婆也不行一样,孩子肯定也不希望你看他们的日记。

  而你还认为,孩子还小,哪有什么个人权利,坚持要这么做。

  边界感被刺破,孩子自然就会生气,生气就会和你顶嘴。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顶嘴是源自无助困惑,当爸妈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的权利被剥夺了却又无力反抗恼怒之中不自觉地用回嘴来找寻一种心理平衡

  换句话说,孩子顶嘴,真心不是刻意惹父母生气。他们就是想通过顶嘴,重塑亲子关系的边界,伸张自己的个人权利。

  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诉求。

  你应该更喜欢能顶嘴的孩子

  父母都不喜欢顶嘴的孩子,权威受到挑战,心烦、不爽。但其实父母都应该更喜欢能顶嘴的孩子,因为孩子能顶嘴,正说明教育成功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过一份研究,将两岁至五岁的孩子分成两组,一组平时喜欢顶嘴,反抗性较强,另一组平时乖顺,反抗性较弱。

  结果发现,反抗性较强的孩子中,80%的长大以后独立判断能力强;反抗性较弱的孩子中,只有24%长大以后能够自我行事,但是独立判断事情的能力仍然比较弱,常常依赖他人。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儿童,在以后会比较自信、有创造力合群

  汉堡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说:“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