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样的一点小事,你可能不关心,但会害了孩子!
写在前面
这事说起来确实不大,但还是很引人思考的。
她楼上有户邻居,一家五口住一块,夫妻俩个平时挺忙的,小孩就给爷爷奶奶带,是个挺活泼的小胖子,圆圆的很讨喜,今年六岁了,大家都喜欢叫他“小胖”。
既然是邻居,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总会打招呼,有时候璐璐给自己孩子买零食,碰到小胖也会给点儿。这本来也是邻里间的一点小交往,她也没放在心上。
直到这天,她下班去超市买菜顺便买了盒蛋卷,在电梯里碰到了带着小胖遛完弯的奶奶,就打招呼:“小胖啊,玩好了和奶奶回家去啦!”
小胖没理她,就直勾勾盯着她手里拎着的蛋卷,说:“阿姨你给我盒蛋卷吧,我想吃。”
璐璐呆了一下,这会她手上又是包又是菜的拎了不少东西,也没预料到要给小胖塞零食,而且这蛋卷没拆封,自己小孩还没吃呢这就把一盒送出去?
璐璐只好笑:“小胖想吃下次到阿姨家来做客,好吗?”
小胖:“可我现在想吃啊,阿姨你送我吧。”
这就很尴尬了,还好电梯速度快,这会儿功夫就到了,璐璐下了电梯:“要不你现在来阿姨家吧,阿姨请你吃。”
这时旁边一直没说话的奶奶伸手拉住了想跟出去的小胖,说:“阿姨小气得很,以后再别找她要了。”
话说完正好电梯关门上去了,璐璐站在那半天才回过神:这奶奶不会是故意说给她听的吧!
越想璐璐就越气了,我也没义务买零食投喂你家孩子吧?
回想几年前大家刚做邻居的时候,小胖接了零食还会说“谢谢”,后来熟起来,谢没谢的都没往心里去,好像是真的很久没听到小胖说谢谢了,现在更好,都直接当“伸手党”了,不给还成小气鬼,这叫什么事?!
璐璐说:“一准是被家里老人给宠坏了,好好一小孩子,搞得一点家教都没有,以后我看还是离他们家远点儿吧!”
01
一个孩子的受教育水平怎么样,可能你根本不需要等到他上学考试拿成绩单,单是教养这一项,就能看得格外分明了。
我们说的教养,其实也在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惜的是,很多家长对这一块都相当轻视。
相当大比例的网友都在指责这个小姑娘,说她不明事理、不知感恩,大家都认为自己在主持正义。
这小女孩该不该被责备?该的,毕竟她辱骂了自己的母亲。可是,责任难道就完全在一个只有12岁的小女孩身上吗?
那是谁让她这么虚荣,一定要呢?
02
请给“爱”加上条件
就好像小胖的奶奶,因为她将别人给孙子零食视为理所当然,让以前还懂得礼貌的小胖逐渐连“谢谢”两个字都忘掉了,觉得伸手讨要零食没毛病,甚至还告诉他“不给你零食的就是小气”,奶奶的行为已经对小胖产生了深刻影响。
不管是父母还是长辈,当然都应该爱孩子,可是这个“爱”,不应该是无下限的,而应该附加上条件。
No.1
该说“不”时不要嘴软
那些喜欢在孩子犯错后和稀泥的家长,从来就舍不得对自己的孩子说一个“不”字,总爱用“小孩子没关系、小孩子不懂事”来推脱。
他们不光是帮孩子在推脱责任,实际上也是在推脱自己的教育责任,只是在助长孩子的蛮横霸道与盲目自大。
该对孩子说“不”时,请坚决说“不”,这是你们应该负上的责任!
No.2
狠心吃苦
有些家长,该教孩子的也教得明白,可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眼珠子一样护着,这样的教法,其实也没用。
优秀的父母都带着点狠心。
明知道孩子会摔跤,还是放他去跑,因为只有摔了才会让孩子下次跑得更稳;
明知道孩子的想法是错的,还是要放他去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错在何处。
狠心让孩子吃苦,是为了长大后生活得更甜。
No.3
贵在坚持
这一点,父母与孩子都需要明白。
教育与成长的道路上,有各种各样数不清的问题和矛盾,回避与妥协永远都是最坏的选择,直面问题,才有迎刃而解的机会。
请让孩子从你身上学到坚持的力量:你们自身的行为是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