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倒计时66天,从二本到985硕士,我做对了什么。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倒计时66天,从二本到985硕士,我做对了什么。

2019-10-16 10:00:29 作者:壹课编辑部 来源:壹课 阅读:载入中…

倒计时66天,从二本到985硕士,我做对了什么。

  大家好,这里是壹课编辑部。考研界有句俗话叫“金九银十”,好像九月一过就大局已定了似的,特别是国庆七天假一放,眼睁睁地看着保研的同学出去旅游、放飞自我,考研党的内心更不是滋味了。十月是个尴尬节点。熬过了漫长的备战期,往前看,已经走过了这么多路,自然不肯轻易放弃,往后看,却还有两个多月的苦日子在向自己挥手。于是,站在不前不后的十月,松懈焦虑迷茫……累积已久的负面情绪一发不可收拾,整个人身心俱疲。剩下的80天里,你能做什么?该怎样做?看了这篇经验知道了!400+分上岸学姐会把过来人的经验与教训统统毫无保留地告诉你,找准方向、选对策略希望我走过的弯路,你都无需再走!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下面将分享政治、英语、专业课三大板块,主要针对10月后-考试前这个时间段复习要点,快来一起看看吧!在十月首先要确保过完一遍所有基础知识也就是说,那几本厚厚的精讲精练,你该看完了。这个过程理解>背诵,因为后期有大量的背诵任务,不会再给你时间思考咀嚼,所以现在要静下心来,尽量把知识点背后的逻辑清楚,这将为你省去大量的重复学习时间。挑出自己的薄弱章节进行强化。我当时最头疼的是政治经济学部分,光看精讲精练理解起来比较吃力,于是找了徐涛的视频来看,他的讲解幽默生动,几节课下来我已经可以无压力对付这方面的题了,你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视频课,有针对性地听讲解,强化自己的薄弱部分。十一月中旬以前做好大量配套练习,主要是历年真题和1000题。这两样没什么好说的,必做系列,真题只做除时政外的选择题。做题时,我的建议是单独拿一个本子答案,不要将答案写在题目旁边,做错的题目在题号上画个圈,这样一来,你就不用大费周章整理错题了,还避免了二刷时受到一刷答案的干扰。如果时间比较充裕,那么你还可以做一本徐涛的优题库(习题版),这本题目更为灵活十一月以后会有三本书摆在你面前:风中劲草、腿姐金牌背诵手册、徐涛冲刺背诵笔记。这三本书类型大致相同,都是重点知识点的浓缩,前一本结构清晰,适合查漏补缺,后两本总结性强,可以省去许多自己动手提炼的时间,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重要的不是选了哪一本,而是一旦选好了一本书,就埋头苦干,就不要惶惶度日,整天担心“是不是另一本更好”。到了冲刺阶段不厌其烦地背诵史纲时间线、毛爷爷著作、中共所有会议、各时期土地政策等,要做到时间、事件内容全部牢记于心。十二月会有各路小道消息铺天盖地向你袭来,押题卷子满天飞,不要慌,不要看那些来历不明的卷子,请认准肖四:大爷永远是你肖大爷!此外,我还重磅推荐一本徐涛的小黄书,两者相结合,每天熟背3-5个题,效果绝佳,保准你到了考场看清题干就是一顿操作,都不带停的! 第一条大声呐喊:不要做任何模拟题!理由是考研英语命题明显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任何模拟卷的出题人都难以准确把握他们的命题思路,最接近真题的永远是真题,摸透真题的套路规律,比做模拟题管用一百倍!十月后问问自己:阅读做完了吗?二刷、精读开始了吗?如果还没有,是时候了。精读方法奉上:口译全文概括段落大意,理清文章结构;划出题干关键词分析题型和选项,回原文出处;分析错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张冠李戴?等等),总结技巧完型不用花太多时间,手感很重要,什么“红花绿叶法”之类的取巧方法很多,可以看看。新题型重在多总结,注意上下句的逻辑关系,例如this、they这些代词等等,边做题边体会就可以了。十一月中旬后着重整作文。小作文按类型复习,每类背一个模板,多背几句套话备用。大作文要多学习范文、总结句型,理清楚写作结构以及每一段该写什么样的内容,然后找几篇练手,毕竟作文这玩意儿,光背不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至于模板,网上流传太多了,质量参差不齐,看得人眼花缭乱,千万别花冤枉钱去买那些高价的“定制模板”!相信我,你自己完全可以为自己定制!常见的有正面/反面/双刃剑/人生哲理种类型,每类自己总结一个模板,然后背它!背熟了之后就去翻真题,用自己的模板去套看套不套得上,多修改几次,形成最终模板带上考场。 专业课各有不同,由于学姐是文科生,在这里分享的方法可能不适合理科同学,所以就大概提一下思路:首先,到了十月,你应该已经完成(或者即将完成)专业课的一轮复习了。一轮复习是指,掌握目标院校足够多的情报,对考试重难点有所了解,所有专业书都看得差不多了,如果还没有看完第一遍,请尽量在月底完成这件事。一轮复习结束后,要做的就是反复巩固、加深印象,二轮复习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这里提供两个复习方向:搭建体系。用宏观的、整体眼光看待知识,把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特别是要找到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此才能做到旁征博引举一反三。推荐自己搭建思维导图,此类软件有:Xmind、幕布抽丝剥茧。如果说第一点是把小知识点串成大框架,那么这一点就反向进行,从大框架一层层深入,剥离出核心考点,反复背诵,结合论文资料进行补充。 好啦,经验就讲这么多,其实,考研是一场知识战、能力战,更是一场心理战,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好的心态规划自己的复习任务,保持自己的学习节奏,切忌时时打探别人的复习进度,稳住,我们能赢!总体来说,虽然距离考研只有80天了,但还是要吃好睡好,正常作息,养好身体,尽量不要生病,秋天到了,深受鼻炎之苦的学姐提示:晨起一杯温水喉,出门一副口罩防风,千万别感冒了哦!- END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