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可能准备抉择方向
——《总体战》,埃里希·鲁登道夫
A股证券市场进入九月中旬以后,呈现窄幅收敛,A股证券市场的实现波动率降至2018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整体而言,超买压力较小。
就当下的A股证券市场而言,我们可以将几个维度串一串,可能就会展开一幅相对比较清晰的画面:
一是USDCNY最近开始走弱,从最高7.18回落至7.03,意味着人民币开始展开短周期升值趋势。
二是九月中旬以来,北上资金持续流入,这一方面印证了人民币短周期升值,另一方面意味着在全球低利率时代的背景脉络之中,中国资产,尤其是中国的优秀生息资产,仍然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三是A股证券市场至九月中旬高点以来呈现出三角形型态,在这个调整位置持续缩量,必然选择方向,而存量博弈的场景之中,共识即返,当人们普遍对于第四季度的A股证券市场表现持着相对保守态度,这可能就是一个错误。
四是货币信号,2019年10月,中证全债录得2019年4月(-0.75%)以来最大单月跌幅(-0.25%),这是一个关于货币的信号,它意味着利率下行是有限的,货币宽松是有限的,在梧桐的视野里,短周期利率下行有限,但是,中长周期里,仍然是下行趋势。
五是交易方向,自七月以来,梧桐一直强调交易衰退,以及专注于优秀生息资产,这是一个不断强化的方向,尽管优秀生息资产整体估值不低,但是,它仍然是此周期和场景之中的最优解。
六是策略性留白,这是一个相对的平衡市,我们需要对此具有清晰明见,不过分乐观,不过分悲观,而是持守平常心,除了将心力投注于优秀生息资产之外,我们应当策略性地在整体仓位上、在投资组合上留白。
于此,我们对于当下的宏观现实以及A股证券市场特征就有了一幅相对比较清晰的画面,当我们对于此画面有了清晰明见之后,应对策略的展开是自然发生的。
在过去四年多的这个周期里,我们经历了一个出清的过程,它是对于过去繁荣所形成的冗余的一种出清,也是对于未来做好充分准备的一种出清。
在梧桐的视野里,此种出清尽管尚未结束,但是趋于结束,就任何一个生态系统而言,都不存在绝对的出清,绝对的出清那意味着幻灭,当出清进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自然就会趋于平衡。
这片土地具有相当的反脆弱性,梧桐曾经阐述过,Huawei的反脆弱性,这片土地的反脆弱性,以及A股证券市场的反脆弱性,它以分形的型态展开和呈现。
若以纵深的视角去看,当一个生态系统从成长周期过渡到成熟周期,它自然就会经历一次历史的转身,在这个历史的转身过程之中,种种的不确定性、种种的不适应性,将引发人们的焦灼,以及焦灼背景之下的悲观预期。
若以广阔的视角去看,大国历史往往如是,相较于其他大国历史而言,这片土地具有相当的反脆弱性和生发的力量,这和这片土地的古老文化以及智慧生民有关。
梧桐对于未来宏观现实持守平常心的态度,它是一个自然的从成长走向成熟、从高速增长走向低速增长(甚至回落)、从增量扩张走向存量博弈的过程,对于这一点必须具有清晰明见,然后,我们才可以在这样的清晰明见中,展开我们合宜的应对策略,而不是对于未来充满美好期待和幻想。
问题的重点在于,证券市场周期与经济周期并不总是匹配,甚至往往错配。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鸟起者,伏也,起时,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A股可能准备抉择方向,梧桐的基本判断是向上。
梧桐对于A股证券市场的未来持守相对乐观的态度,此种相对乐观更多的是针对于其中的优秀生息资产,对于A股证券市场那些劣质上市公司、那些没有特质性的上市公司,梧桐持守相当悲观的态度。
在投资世界,短期正确的事情,与长期正确的事情,是两回事。人们的争论不休有时是因为不同的立足点,不同的视野周期,以及不同的语境。我们的立足点是与优秀上市公司的成、住的生命周期共生,我们的视野是长期正确,我们的语境是平常心。
宏观现实的波动往往比较平缓;上市公司的盈利波动更加剧烈一些,因为运营杠杆和财务杠杆;证券市场的波动极为剧烈,因为人心。
宏观,微观,人心,这是关于投资的全部。
梧桐,20191105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