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醉鲨》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醉鲨》读后感精选10篇

2019-11-17 23:4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醉鲨》读后感精选10篇

  《醉鲨》是一本由[挪]莫腾·斯特罗克奈斯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5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醉鲨》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贫瘠语言偶尔会闪动一些绿意

  日记式的絮絮叨叨,并不太注重逻辑架构完全随心所欲,想到那就写到哪。

  主线就是捕捉格陵兰鲨,完全就是按照时间顺序事无巨细的长篇记录结构松散,经常写着写着就开始游离不定,东一锤西一棒。

  语言也乏善可陈。幸好时不时冒出来的新奇见闻和挪威幽深宁谧、清新稀薄景象拯救了这本书,才让人在冗长繁杂描述里不至于瞌睡。

  或许叫《挪威沿海见闻录》更为恰当。可以在清闲的午后、安静车厢等一些碎片时间阅读

  感谢豆瓣赠书,这本是我收到的书里质量较高的一本了。

  《醉鲨》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科普之旅

  本以为这本获得挪威文学奖的书会像《白鲸》那样让读者在体会风险重重的海上航行的同时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及其宿命,但读下来我发现自己错了。虽然全书文字非常优美,不过作者讲述重点是非虚构的科普部分,“旅行”只是引子,关于宇宙、关于海洋、关于地理、关于建筑……等各个领域的科普才是作者真正想让读者看到的,我边读边对作者的博闻强识心生佩服。只是有一点不好:为了尽快进入科普部分,虚构的部分总是结束的过于仓促,而且科普的部分显得很乱,几乎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读到后面会有些跟不上,只好翻到前面再重读一遍。

  《醉鲨》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非纯纪实冒险自然文学

  啊,回头再看真的是有被书的简介骗了的感觉…我以为全书都是在写怎么捕捉醉鲨的纯纪实/冒险/自然文学呢…看到简介觉得可以打五星的错觉

  花了三个晚上顶着深深睡意读完了,穿插的海洋科普比重太大了,还有一些海洋文学轶闻野史的读后感,科普的部分生动性又不足,确实没有看一部海洋纪录片收获东西多,同样是海洋科普,以前读过的《海洋中的性与爱》就有意思的多。

  喜欢的部分就是作者写他在海上与海洋生物们的相遇,无论是庞大的抹香鲸逆戟鲸或是小一些的鳕鱼鲱鱼,都很让我羡慕

  现代人写自然文学感觉观点多于所见,好看一些的自然文学大多是前人所写了。如果只是把对自然的所有感情投入其中,纯粹的只是说海上奇遇记,再短小的文章也会是精华

  《醉鲨》读后感(四):【豆瓣鉴书团】非常有意思的科普书!!

  其实很早以前就听别人说99%的海底都还在等待发掘,因缘巧合地在豆瓣中了第二次豆瓣鉴书活动居然就中了海洋科普类的读物,超级开心

  海底世界存在各种各样生物,他们就活在我们鼻子底下,然而我们却看不见它们,对它们一无所知。关于海洋里的一切,作者不再只是猜想,他尝试探索

  整个故事围绕着作者和雨果想要去捕捉嘴鲨开始,按照地点的顺序介绍着每片区域经常会出没那种海洋生物,对这种海洋生物进行了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易懂的介绍,其实这本书真的是披着小说外壳的科普书!

  最喜欢作者介绍鲸鱼的部分,包括遇到的抹香鲸和鲸尸的部分,感觉读这本书的时候真得就坐在那条船上和作者一起在海域上探索。

  这本书和《星,雪,火》一样,明明是跌宕起伏情节,读来却让你觉得好平静

  《醉鲨》读后感(五):【豆瓣荐书团】想看冒险故事的不要来了,这是本科普读物

  我认为,为了填饱肚子杀戮不算作恶,可是纯粹为了满足内心冲动的杀戮,真的很难过不喜欢雨果为了捕杀而捕杀的行为。看见那些大批量地捕杀,总感觉人类有一天会遭报应的。

  作者和雨果相处起来有种谜一样的感觉,可能女生心思比较细腻,反正我觉得我是不太喜欢雨果,更不可能和他成为朋友

  这本书作者的思维比较跳脱,感觉他想到什么写什么,从大海聊到天空聊到宇宙聊到原子天马行空地碎碎念着。如果真的只是像简介那样只是海洋的冒险,那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字都在说别的,毕竟等待鲨鱼过程漫长,但是看起来也不乏趣味

  看这样描述大自然的书,总让我感觉有点对于死亡的恐惧感——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存在?

  最后引用作者的一句话:“大海没有我们可以过得很好,而我们没有大海就无法生存。”

  《醉鲨》读后感(六):【豆瓣鉴书团】《醉鲨》——适合睡前翻翻的一部书

  实话实说。这书我读来很无趣。从科普的角度来讲,作者的叙述说明漫无目的;从文学的角度讲,又索然无味

  内容涵盖了科学神话历史传说新闻诗歌等等,介绍了许多有趣人物,也讲述了不少有趣的故事。然而显得杂乱无章。看得出来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是有一个总的统筹,大的结构的安排的(比如以“夏秋冬春”为每一部分命名),但是完成得不好。

  对我来说,最好的阅读方式还是轻松一些,每天睡前翻几页。如果不把它当做教科书,不去强行记住里面科普的各种知识。而只当做一种体验,一次旅行,还是很难得的历险

  当然《醉鲨》也有很打动我的东西。就是一种极其真诚热爱——对海洋的向往,对自然的迷恋。仿佛天地万物自己情人一样。看作者那么认真地向读者讲述自然,介绍未知事物。我是很能接受认可这种真诚的。

  《醉鲨》读后感(七):【豆瓣鉴书团】天气好了,那,一起出海去吧

  不知道为什么要把注释全部放到最后,而不是分布在每一页,也许编辑觉得不看注释对文章也没什么影响。 海,总觉得是一个很孤独形象:蓝幽幽的海面上,除了风吹过带起的涟漪,什么也没有;人类的船飘在上面,小小的,像涟漪上的一片叶子。 但总有人选择大海,去探险,去感受,去试图得到那些属于大海的生物。全书以 “我”和朋友雨果捕捉格陵兰睡鲨为主线,“我们”一直在等待一个好天气,去海上寻找睡鲨,寻睡鲨的途中遇到很多其他的海洋生物,庞大的抹香鲸逆戟鲸,又或是小小的鳕鱼鲱鱼。 这本书中间还穿插了关于欧洲和挪威以及海洋学相关的各方面的知识。作者很博学,但就本书来说,科普比重略大,读起来略费事,而收获又远不如观看纪录片来的多。相比于追捕格林兰鲨,这些关于海洋深处的科普、人类与海洋生物的关系显然才是本书的重点。 另外,相较于尺寸,这本书显得略厚了一点,总有一段时间不是很方便举着书阅读。

  《醉鲨》读后感(八):【豆瓣鉴书团】一本非常可爱的书

  赶着交作业

  首先吐槽一下排版,全书所有的注解都坨在书的末尾,翻来翻去真的有点麻烦

  但是,作者真的好可爱啊,是一个实锤的雨果(他的朋友)吹啊! “试问,我们有谁真正了解格林兰睡鲨?当然,雨果除外” 作为一名雨果吹也要在干完活之后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hh

  可读性真的很高,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科普作用

  “大西洋鲭鲨肉质鲜美,具有成为珍馔佳肴潜质——当然这是在它没有登上濒危物种名单情况下”hhhh忍不住笑出了声

  “一旦小男孩学会了捕捉狼鱼的本事,立马就觉得自己是宇宙之王”hhh果然中二病是全世界广为流传?广泛传播

  还有调收音机音响的故事也非常可爱。

  至于最后他们到底有没有抓到醉鲨或是别的什么鲨鱼呢?就等你自己来看吧(其实我自己也暂时没看完hhhhh)

  《醉鲨》读后感(九):【豆瓣鉴书团】很神奇的一段阅读体验

  看醉鲨是一次很神奇的阅读体验。这不是小说,但也不是完全的纪实文学。作者和友人以捕捉醉鲨为目标,进行了跨越春夏秋冬的漫长计划与等待。但全书记录的不仅是在海上与自然搏斗的过程,更多笔墨还是像是作者的观察感悟范围不拘,内容跨越了人文地理,传说,诗歌,文学等等多方面

  这大概也是这本书评分有点两极化的原因批评的人说他很散,像流水账故事性不强。但喜欢的人,赞赏作者对挪威风光刻画,赞赏作者笔触间对自然的崇敬,和作者展现丰富知识。

  我是站喜欢一派的,在抛弃了对故事性的追求以后,看这本书就像看一个睿智博主更新博文,每一篇之间的关联度不像小说连载那么强,但是都统一地展现出作者的世界观审美。我在其中看到了《老人与海》的奋斗不屈,也像是看到了小时候看的moomin童话里北欧海岛特有的自然风格,看到了对星空的探索,也看到了渔夫对远古神话的敬畏总体上,慢慢品,这本书不会让太多人失望的。

  《醉鲨》读后感(十):【豆瓣鉴定团】几乎与醉鲨无关的海上读书笔记

  三星似乎苛刻了,但是最多只能给三星半。我承认书很有趣,这大概是我读书生涯中唯一一本有趣而又无法给好评的书了。我上次看这么有趣的书是《地球上最伟大表演》,我几乎给了五星。

  刚拿到书时,书不大很轻,装帧精美,非常符合我的审美。

  打开书看了几页,感觉大约会是本钓鲨鱼的惊险小说,再看几页又觉得是讲钓鲨的纪实文学,再看似乎科普的可能性大增,再后来就不知应该怎么说这是本什么书了。读完合上书,好像这本书就是作者夏秋冬春一年的经历、见闻、读书笔记和感悟的大杂烩。反正都是在岛上或是船上无所事事看看书、看看景,借此发挥并掉掉书袋,所写的内容包罗万有,什么历史地理、物理化学音乐艺术天文地质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平心而论,作者所写的这些事,单拿出来至少60-70%是有趣的,然而这些有趣的素材大多与本书的主题毫无关联。所以即使有趣,无关的材料堆砌更有天马行空、不知所云之感。

  一次并不算好的读书体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