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1871》观后感精选10篇
《唐人街1871》是一部由梁普智执导,高以翔 / 马志 / 杰米·哈里斯主演的一部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唐人街1871》观后感(一):这部电影对得起这个片名吗?
感觉还不错的题材,配上了这个女主全程板脸骨折般的演技,明明是良家妇女,这表情和妆容就象刚从良不久的,全程尴尬,整部电影中文英文夹杂着说,莫名其妙,感觉就像是一部穿着古装的现代舞台剧,演技浮夸,不知道中国人看了会有怎样的反应! 相比大轰炸,真是糟的各有特色啊!强行撑眼半小时,我实在忍不下去了!
《唐人街1871》观后感(二):外国人拍华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
演员很多都不上线,也许是因为多是海外华裔演出关于华人的题材,天然有一层疏离感。这个片子总有一种外国人拍中国电影的感觉,隔着层纱,雾里看花。
导演还试图拍成功夫片,失败,你就写实片记录那段华人在美国的血泪史不好吗?而且不能接受的是现在拍成了是华人在海外受华人黑老大的压迫(虽然华人黑帮欺压华人也是事实),基本忽略了外国人对华人的霸凌。早年在美华人血泪史,更多的是受到外国人的残酷对待啊!正解的编剧故事应该是西人血腥残害华人,而华人中出了一个汉奸,助纣为虐,华人奋起对抗。
女主克拉拉很像刘心悠。
外国人拍华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梁普智虽然是华裔,但是英国成长,基本算是黄皮白心的老外了,
《唐人街1871》观后感(三):很不错的电影,第一代海外华人的血泪史
个人觉得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难得选材到了第一代海外华人的故事
希望以后能多一点这种电影,让美国人知道他们现在的强盛大国也是建在许多华人的血与泪之上的
我看很多人在批判演技和剧情什么的,然后就只打了一分,但是我认为这些只是用了美化的手法去升华,表达出一些东西罢了,并不能作为批判的点
还看到很多人说女主长得不漂亮直接打了1分。。。只能说感到悲哀
很佩服导演能把这部电影拍出来,因为本身受众面就不是很广,拍出来肯定不会大卖特卖,甚至都有亏本的风险(毕竟美国人自己是不会去看自己的黑历史的,也不愿去面对,相信,对于华人现在社会关心这些的太少)
《唐人街1871》观后感(四):你的金山梦,还好吗?
●不管是1871还是2019,我相信,一直以来有不少人心里都有着一座“金山”和他的”金山梦“。
影片伴着一段美好的爱情,讲述着1871年10月21日发生于美国洛杉矶那场惨案,19位中国人被“白人”无辜杀害,却没有一个人因此而入狱。这就是“三民主义”,这就是标榜“人人生而平等”的耶和华共和国。那是一块“杂交”的土地,本不属于黑人,白人,黄人;却多次上演了黑人或黄人遭受杀戮和歧视的故事。直到今天,我们也不敢肯定,到底还有没有人内心一直保持那种歧视对待非本色人种,是不是那块“主”主宰的土地上真达到了“主”所谓的文明,彼此尊重,生而平等? 如果不是,我倒觉得把这一大块”杂交地“分成多个”纯种地“是个不错的想法!
当然,这种事情,我们乐观的称之为”少数“、”局部“而已;毕竟人与人要生存,国与国要交往嘛。任何形式的”反人类“”反合谐“都不是我们提倡的,我们现在谈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同根同种的人,不管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还是那片土地上,团结是必需要有的。不团结,自己人搞自己人,就会给别人机会搞掉彼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道理适用于家里家外。
●在美国,就要说英语吗?是的,如果你不会,那么你很有可能会葬送在一张“卖身契”上。影片中,女主莹莹就因为会英语,同闺蜜的发展就大不一样;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绝对是一把“利器”。我也想对他们说,"在中国,说汉语!"
●影片中男主因被美国佬威胁为其做饭,主角胡乱用残汤剩菜搞了一个菜,却大受他们喜爱,并成为一道名菜,名曰:“杂碎”。此后男主因此菜开餐馆赖以为生。导演安排的这一段子,挺有意思。
●影片还有很多值得回味深思的关键词,比方说:裹脚、逃婚、金山梦、中国功夫、以及那位庞太太等等。。。
1871年10月24日,洛杉矶。超过500多名男性白人暴徒蜂拥冲进洛杉矶唐人街袭击、抢劫、杀害当地华人居民。18名华人移民被暴徒有组织地杀害。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私刑事件。事件之后,最初的定罪被非法推翻,所以没有人因谋杀华人而被追究责任。在对华人的歧视氛围下,1882年,美国通过了只针对华人的歧视性《排华法案》。
本片正是根据这场大屠杀事件改编,真实地再现了第一代华人海外移民的悲惨遭遇。当年很多人为了黄金和自由,在中介和洋商代表的诱惑下,远赴重洋来到美国。但现实是,美国的本地人根本不把这些移民放在眼里,甚至把他们当作财富的竞争者。于是便极尽压迫和凌辱——尽管他们的祖先也是移民。
这是好莱坞第一次直面那段悲惨和敏感的历史。不得不提,导演梁普智的功力非常深厚。整个故事人物创新性采用了“女主外,男主内”的风格。能打的不是男主汤姆,而是女主梁莹莹,这有着对女权主义的赞扬。
“在美国就要说英文”也解释了为什么电影要华语,英语频繁交换。女主扮演者韩裔影星克拉拉更是为此苦练中文。影片中的中文、英文对白没有丝毫口音,放眼全好莱坞都是极少见的。虽然我很不情愿这么说,使这让我想起了那些中文台词还懒得说、只想对口型的中国“小鲜肉”们。
当然本片也有漏洞,大量西式话剧式的台词让中国观众有一些不适应。演员夸张且喜怒无赏的舞台式表演更是很难让人有一种代入感。当然这些也可以理解,必竟本片长期以来一直以舞台剧的形式会面。有人说,中国黑帮欺负中国人让人不爽,应该拍成主要为外国人欺凌中国人。然后中国人奋起反抗。这是典型的中式“阶级对立心态”。首先,中国黑帮欺负中国人的事的确存在,电影也是反映这个事实。再次,如果真的拍成外国人对中国人这种一个种族对另一个种族期辱的影片,那无疑就是在煽动种族对立。正像梁导所说“每个民族都有恶人,我们要平衡好这种度”。
最后我想说 一句,如今在网络和现实社会中,很多国内民众总是对外来移民充满敌意,认为他们是来与自己抢夺资源,破坏传统文化的。那么我在想,当初美国参议员提出《排华法案》时是否也是这么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