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汉字,大智慧(二)
摘自《青年时代》2019年第9期:
小汉字,大智慧(二)
文/黄小平
“隘”是“耳”字旁,本意是狭窄的意思,耳朵与狭窄有什么关联呢?但联系“隘”字的左右结构来看,意思就明白了:“耳”朵只听得进对自己有“益”的好话,其心必然狭窄。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好话坏话都听得的人,其心也就明亮、豁达;而只听得好话听不得别人批评意见的人,其心也就灰暗、狭窄。
“便”,其字义解释为做事顺利,没有困难或障碍,而从字形来看,则可理解为:于“人”方便,“更”是于己方便。
有的人感叹人情冷漠,感叹别人处处设置障碍、处处为难自己,是不是该反思反思自己?反思自己是不是冷漠别人在先、是不是处处给别人设置障碍处处为难了别人?
把别人的路堵死了,自己也就无路可走。于人方便,更是于己方便,这就是“便”所阐释的深刻的做人道理。
【伪】警惕造假,正是人之所为
“伪”,为“人”之所“为”。造假的事,正是人干出来的啊!
既然造假是人之所为,所以我们当提防别人造假,害了自己,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自己作假,害了别人,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
【企】人的企望要适可而止
“企”,为盼望的意思,如企望,但“人”的企望要适可而“止”。
当一个人的企望无限膨胀,企求没有止境时,就多看看“企”字的写法吧。
【贪】贪来的钱财,只属于今天
“贪”字,上面是一个今天的“今”字,下面是一个“贝”字,为钱财的意思,也就是说,贪来的钱财,只属于今天,只在今天拥有。
贪来的钱财,不是你的,今天贪得再多,明天也会失去。
什么是“蠢”呢?从字形来看,即“春”天的“虫”子为“蠢”。为什么春天的虫子是蠢的呢?
春天,春风送暖,阳光明媚,春天给了万物复苏的机会、萌芽的机会、成长的机会。在这大好的春光里,不做萌芽的种子,而做偷吃的虫子,不是愚蠢至极吗?
别在春天里做一条蠢虫,因为一颗种子可以成长为参天大树,而一条虫子永远是一条卑微的小虫。在一棵参天的大树前,一条虫子,是多么地渺小,多么地可怜、可悲!
【加】用口说,更要用力做
“加”是用“力”做和用“口”说合在一起。人生的成功,要用口说,但更要用力做,用力做才是首要的,摆在第一位的。
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是在为你的人生做加法;言行不一,光说不做,是在为你的人生做减法。
“赢”由“亡”、“口”、“月”、“贝”、“凡”五部分组成,也就是说,要“赢”,就必须落脚在“凡”上,落脚在平凡平常的心态上。
为什么太在乎赢的人常常会输呢?就是因为在贪赢中失去了一颗平静的心,失去了一种平凡平常的心态。“赢”的落脚点失去了,又如何能“赢”呢?
【狼】再狠一点,那是狼的生存哲学
“狼”比“狠”多一点,于是,再狠一点,便成了狼的生存哲学。
人不是狼,有着知性和理性,有着道德和良知,人的生存哲学,不该是杀伐斗狠,而是善行天下。
“僻”,指偏僻,而偏“僻”的地方,更需要“人”去开“辟”。
那些拓荒人,那些为偏僻的地方奉献青春热血的人,更值得我们去尊敬、去讴歌、去赞美。
“仿”,为效法的意思,意为品性“方”正的“人”,值得效法学习。
要学,就学品性方正的人,经常去效法他们,耳濡目染,润物无声,你也就会成为一个品性方正的人,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说】话说出去了,就要兑现
“言”词一出,就要“兑”现,此谓“说”。
这就要求我们,说话要说真话、实话,要说一不二、一言九鼎,不能说空话、大话,更不能说假话,欺骗别人。
作“秀”,可以是行为,也可以是“言”词,目的是“诱”你进入圈套。
用言词作秀,就是用华美的言词做包装,用花言巧语做诱饵,引你上钩,让你成为刀俎上的鱼。
话说得越是好听,说得越是动心,越要警惕是不是作秀的言词?
【伴】他人,是你的另一半
汉字“伴”对此作了很好的诠释,所谓“伴”,就是他“人”是你的另一“半”。
把他人看作是你的另一半,自然你也就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了众多的伙伴。
【侣】两口人,谁也离不开谁
我每天散步,都会遇到一对老夫妇,他们也在散步。老夫妇手牵手,他们牵着的手,一直牵着,不见分开。老夫妇说,他们结婚已经60年了。
我问老夫妇,婚姻百年好合有什么秘诀吗?老夫妇拿起一根木棒,相互握着,在地上写下了一个“侣”字。老夫妇说,“侣”字是由一个“人”字和两个“口”字组成,意为“两口人”,当“两口人”在一起,不离不弃,谁也离不开谁,便就成了终生的伴“侣”。
【欲】欲望,离险谷就差一步
人要有欲望,欲望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也是每个人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力量源泉。
但欲望要有控制,不能任其膨胀,否则就会欲壑难填,人心不足蛇吞象,而被欲望蒙蔽了眼睛,迷失了心智,做出许多错事和蠢事来,给自身带来不幸和痛苦。
知足者常乐。人要懂得知足,因为永不知足的“欲”望,离险“谷”就“欠”一步。
【惕】一颗心越容易得到,越值得警惕
惟有真心,才不会轻易付出。轻易就给你付出真心的人,真心的背后可能就是虚情假意。
警惕的“惕”字提醒我们:一颗“心”越容“易”得到,也就越值得警惕,越值得提防。
关于时光,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意思是告诉人们世界是变动的,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中,你上一秒所踏入的河流,在下一秒它就变了。我国的孔子曾站在江边,看着滔滔流动的江水,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叹,感叹时光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
正因为时光变化之快,失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所以我国古人在造字时,把“日“和”寸“连成一体组成时光的“时”,意为“日”光,当以“寸”计算,告诉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
【尖】向上钻营,是小人所为
“尖”字为上下结构,即下面“大”上面“小”的东西为“尖”。但“尖”字又可以把它看作上、中、下结构,即中间为“一”,上面为“小”,下面为“人”,连起来读,就成了“一”“小”“人”。
一小人为“尖”,倒是挺形象的。“尖”上小下大,有利于向上钻营,而向上钻营不就是小人的最大喜好吗?记住“一小人为尖”,警惕和远离那些向上钻营的小人吧。
【忙】一忙,就把心给丢了
“忙”字,“心”“亡”为“忙”,指人一忙,“心”就丢了。一个行色匆匆忙着的人,往往是一个无“心”之人。
忙中出错、忙中出乱,就是因为忙着、忙着就把“心”给丢了。一个不带着“心”、无心做事的人,如何不会犯错出乱?
焦虑、浮躁、不安、匆忙,最容易丢失一个人的“心”。静下来,让心回来,人才会安宁,事才会从容。
【吻】不要只停留在口上,更要触及内心
有意思的是,“吻”除了“口”字旁外,另一偏旁是“勿”字,两个偏旁合在一起,便成了“勿”用“口”,即“不用口”的意思。“吻”两个偏旁表达的意思,不是相互矛盾吗?再说,“吻”,不用口吻,还能用哪里吻呢?
“吻”是表达情感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而“口”是肉体,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如果仅用“口”吻,那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肉体,而难以触及内心的灵魂,只有当“吻”深及内心,用“心”去吻,才能传递真情,表达真爱。
“省”读xng音时,解释为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比如自省。思想的东西,是用眼睛看不到的,必须用心去审视。所以“省”字告诉我们,对于检查、审视思想行为,“少”用“目”去看,多用心去反观自己,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反躬自省的效果。
“悦”字解释为高兴、愉快的意思。人什么时候才会“悦”,才会高兴、愉快和快乐呢?那就是“心”愿得到了“兑”现、得到了满足的时候。
不断给自己许下小小的心愿吧,并不断地去兑现它,我们就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快乐。
从一定程度来说,一个人心中的理想,也是心愿,只不过是一个更大的心愿罢了,所以,一个追求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人,是快乐的。
边,有边缘、尽头的意思,意为一个人只要尽“力”行“走”,就能到达路的边缘和尽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努力追求的人,最终会实现人生远大的目标。
【够】听够了,有时仅仅是多说了一句
说话,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有时仅仅是你“多”说了一“句”,别人就听够了,不想再听了。
说话要说到点子上,要有的放矢,一语中的,不能夸夸其谈,空洞无物,大放厥词,否则不仅浪费了别人和自己的时间,而且还让人生厌。
“怕”字,由“心”和“白”构成。什么人才会“怕”和恐惧?就是那些内“心”一片空“白”的人,即内心空虚之人。
那么怎样才不会害怕、不会恐惧?当他懂得不断地用学习、工作、事业、信仰和爱来填充自己的内心,去驱赶内心的空虚,让自己充实起来,自然也就不会怕、不会恐惧了。
【悔】后悔的事,每个人心中都有
悔,可以组成词语后悔。什么人会后悔呢?或者说,什么人的心中会产生后悔呢?“悔”字的结构就很形象地解释了这一问题,即“悔”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心中都后悔过。
既然每个人的心中都后悔过,所以遇事我们更要三思而后行。
【夸】说大话,最终要吃大亏
“夸”字,上下结构,上面为“大”,下面为“亏”,连起来读便是“大亏”。什么人会吃大亏呢?即浮夸的人、说大话的人。
人还是诚实为好,想从说大话中捞取好处的人,到头来,必然加倍偿还。
看看“海”字的写法:“海”,来自“每”一滴“水”。是一滴又一滴的水,汇聚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成就人生的大海,也要从“一滴水”又“一滴水”般的小事开始,做好了那些小事才能成就人生的伟大。
反过来说,大海之所以博大,是因为可以包容含藏“每”一滴“水”。如果是一个小水洼,能容的水就有限。这就是“有容乃大”,谦虚包容才能大成。
【途】给别人留有余地,自己才有路走
“途”字由“走”和“余”构成,可以这样理解和解释——给别人留有“余”地,自己才有路“走”。有些人爱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因此把人际关系弄得很糟,做起事来就只能碰壁。
【患】心多,不是好事
“患”字,上面是一个“串”,下面是一个“心”,连起来就是一“串”的“心”,也就是心多的意思。
一个不能“一心”对待得失的人,这也想要、那也想要,这也怕失去、那也怕失去,怎么不会心生忧虑呢?一个不能“一心”对待做事的人,这也想做,那也想做,三心二意,怎么可能做成事呢?一个不能“一心”对待别人的人,对别人总是多疑、猜忌,不做坦荡荡的君子,而做长戚戚的小人,怎么会是一个健康的人呢?(摘自《青年时代》2019年第9期)
【作者简介】黄小平,男,1965年10月出生,新余市原作协副主席,现在新余市委部门工作。作者长期致力于小品文创作,被天天美文网等网络和报刊称为“中国小品文大王”,目前正在其新浪博客推出《黄小平小品文一万篇》。出版文集7部,发表、转载文章7000多篇次,作品被100多种文选文集选录,不少作品选录中小学语文课外读本和中学语文试卷阅读分析及作文素材。多篇作品选录全国高级技工学校语文教材和中学语文教材。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签约作家。黄小平微信号:huangxp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