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说三件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说三件事!

2019-12-24 09:30:17 作者:曾少贤 来源:曾少贤 阅读:载入中…

说三件事!

  读者时候会在评论区,问我一些问题

  我能回答的,一般都会当场回复,如果觉得暂时回答不了,或者想了解问题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就一般会这样回复:有多少人遇到这个问题,点点赞

  等到自己有时间精力之后,我再回过头看看那些问题,这不,前阵子集中回复了几个问题今天给大家看3张截图反响不错,读者都觉得曾哥真良心,自己没有花什么钱,就能得到回复。

  其实啊,曾哥是有私心的,那就是希望大家看完文章记得顺手帮曾哥点点在看,或者分享朋友圈阅读量越高,有更多的反馈,曾哥文章写起来,才更有动力呀,你们说是不是?

  好啦,今天从之前的评论区中,选出点赞量比较高的问题,来集中回答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启发

  1,十里清嘉

  中国大学教育,我觉得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你处于散养的状态中,发现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找到自己的一生所爱。

  大学生活自由的,在那里,没有任何人可以管到你,可以这么说,你完全可以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你在可以干任何事情的时候,你能不能跳出来,以一个旁观者身份认真严肃审视自己?

  很多大学生并没有这样的一种能力

  他们浑浑噩噩,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就跟着去做什么,他们与其说是独立自主的人,还不如说他们是一株含羞草呢,因为只有在接收外界刺激之下,他们才会做出相对应的行动,否则,就把当下的状态,一直维持下去。

  而那些优秀的大学生,有些是因为家庭条件好,他们只要按照父母成长轨迹一步一个脚印,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你缺乏这样的先天条件,那请你在睡觉的时候,对自己白天做的事情,进行复盘总结

  做成了哪些事情,可以给自己增加自信心厌倦哪些人和事,以后要做些什么,才能摆脱它们;明天要完成什么任务

  我之所以建议大家多去做这三件事情,是因为我发现,很多人自信心非低下,他们之所以会如此缺乏自信心,是因为他们把所有的注意力资源,都投注在「没有完成」的事情之上。

  他们从来不会对自己已经完成的事情,感到骄傲(这大概和中国传统教育有关),所以,我每次临近睡觉的时候,都会盘点一下,今天已经完成的事情,每次盘点完之后,心情都会好很多。

  记录自己厌倦什么人和事,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对这些人和事免疫,要知道,人是适应性很强的动物,当你不去提醒自己,慢慢的,你自己就会适应下来,这是绝对的。

  我以前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因为经常需要应酬,而我又很讨厌喝酒,讨厌虚假聚会,于是每次睡觉的时候,我都会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转行,一定要成为自由职业者说实话,正是知道自己厌倦什么,我才会拼了命想要远离它们。

  你一定也有自己厌倦的东西尝试记录下来,然后寻找方法逃离它们,而不是适应它们,委屈了自己。

  最后,制定第二天要完成的任务,当你知道明天要做什么事情之后,你就不会迷茫了,尤其是看制定的计划,自己都能完成,那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又能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了!

  这三件事情,表面看起来非常简单,但要坚持做下去,是很不容易的,没有背景家庭条件不好的大学生,做好它们,我觉得就已经非常优秀了!

  2,巾帼勤

  很多人之所以害怕努力,是因为不敢接受,自己真的就是普通人

  大家对于天才有种难以割舍的情结,他们都希望,自己只要付出一丢丢的努力,就能获得累累的果实,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能出现任何倒退,更不能有平台期,也就是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否则,就证明自己是失败透顶的。

  正是有这样的一种执念,所以,很多人大脑中,确实想要做不少事情,但他们也仅仅停留在想的层面而已。

  我也有过这样的执念,在做这个公众号的早期,每次遇到阅读量不好,遇到别人做得比我好,我都会陷入到,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

  后来,我逐渐悟出以下的几个道理

  第一,既然天赋高低不能比,那就比勤奋程度吧!别人一个月更新一次,我就逼迫自己,每天都要写2000个字的文章,每天都要更新;别人一个月看3本书,我就一个星期看3本。

  天赋这种东西,我掌控不了,但我能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我掌控自己能够掌控的,其他的,我一概不去沉思它们。

  第二,只要势头是向上的,允许自己出现倒退。只要我的粉丝是不停增长的,即使有一两次阅读量不好,也没有关系,并不能代表什么问题,不用对自己过于苛责,而是要「允许自己成为一个人」。

  所以,真的没有必要因为一次考试不好,因为一次业绩不行,就对自己各种贬低,进而影响到接下来的学习工作

  只有接受自己是普通人,不是天才,才能以更加平和心态去努力

  最后,尽量少用「负面框架界定自己,因为真的会自我实现。

  我发现当阅读量不好的时候,我用「垃圾」、「不过如此」、「哎,我真的太烂了」这些词语形容自己,我往往会更加消沉,而一旦消沉之后,自己就想要逃避,想要去玩游戏,想要去刷抖音,想要去吃喝玩乐

  消沉和逃避之后,这些负面框架,就真的会一一得到印证了。

  唯有少用负面的框架来界定自己,承认和接受失败,回想自己之前的成功案例,我发现自己的心态会很平和,也会很快,投入到新的输入写作当中。

  这3个方法,我觉得特别棒,分享给大家!

  3,Joker

  其实吧,如果你有仔细观察的话,你就会发现,那些能走出舒适区,能认真学习、读书、跑步、工作的人,无非只有两种:

  一种是清楚的知道,做这些事情,将来能获得什么,将来能走上什么道路;

  另外一种是他之前身处于地狱之中,他清楚的知道,如果不努力的话,是不可能逃离地狱,甚至还会越陷越深。

  但如果你既不属于前者,又不属于后者,只因为看到别人正在逃离舒适区,正在自律,然后就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那只能很遗憾的告诉你,你一定会以失败告终的。

  这就是很多人,即使在网络上看了很多自律的文章,依旧无法自律;办了健身卡,去了两次,就再也没有去过;下载了很多书籍电子版公开课程,然后当作已经学会了的原因

  那以什么时间,做为节点,一个人才会真正开始去行动呢?

  第一个时间节点,是有人告诉他,只要做了这件事情,再做这件事情,最后做这件事情,就能获得相对应的成果

  当人有了掌控感之后,一般会更加愿意去行动。

  所以,想要走出舒适区,不妨去向那些正在走出舒适区,或者已经功成名就人学习讨教,复制他们的成长路径,我觉得还是非常非常不错的。

  第二个时间节点,那就是遭受到重大挫折

  但现实中,绝大部分人一般都过着安安稳稳的生活,极少能体验到,人生大起大落感觉,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觉得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是方法是多读书,通过多读书,体验到不同的人生;

  另外一个办法,是多走出自己的同温层,可以多去参加志愿者活动,看看别的阶层的人,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或者多上知乎,搜索「30岁的你,对年轻人有什么建议?」这样的问题。

  很多时候,自己不一定要亲身去经历苦难,观察别人的苦难,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共情能力,重要的是,它会让我们明白珍惜当下的生活,因为生活的本质,真的就是不进则退

  这是曾少最近写的干货

  人是怎么废掉的?

  今天给大家看3张截图

  聊聊最新一集的《奇葩说》

  这3集《圆桌派》超级棒,大家一定要去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说三件事!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