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和艺术
张元隆
一個美术老师问我,张老师,你看我每天画画,画得也不错,你说我现在画到什么水平了?我说,充其量你只能当个画匠。画匠很简单,你看村里面画棺材的、庙里面给神像抹脸的,都是匠人,因为从他们爷爷的爷爷起,长辈就告诉他们判官画什么脸、阎王画什么脸,匠气十足,而画家就不一样了,他得有思想,他的艺术是有主题、有创新的。
当时,我拿出齐白石的一幅画,叫《他日相呼》。这幅画上,两只毛茸茸的小鸡叼着一条虫子的两头,把虫子拽得直直的。我就问这位美术老师:“你看这幅画在说什么呢?”他说:“那是在拔河吧。”我说,这就是他为什么只是个画匠的原因。我们看上面有四个字,“他日相呼”,“他日”非“今日”也,在平常的时候小鸡出来跟着老母鸡呼朋引类地一块儿走,但是今天有吃的就“相争”了,为什么齐白石不写“今日相争”呢?那就太不含蓄了。
如果你从事的是艺术的话,艺术的关键在于创新、创造;而作为技术来讲,则是以模仿和熟练为主,刻板地执行。
完整的闭环
罗振宇
北京有一位校長叫李希贵,他有一个主张:“作为一个校长,在学校里看到孩子违规违纪了,得绕着走。”
奇怪,一般的校长要是看见这种情况,肯定得叫住学生批评教育一下,这才叫负责啊。那为什么李希贵校长这么说呢?
他的道理是这样的:教育是一个闭环过程,孩子犯了错,要经历“批评—表扬—激励—改进—巩固—养成”这个完整的过程,教育活动才算完成。
如果校长看见问题,就当面指出,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孩子没机会完成这个过程。
那应该怎么做呢?正确的做法是,让离这个孩子最近的老师,比如班主任,去处理这个事,这样孩子才有机会完成整个教育的闭环。
你看,在观念世界里,一个观点说出来了,那这件事就完了。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闭环,那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