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乞丐,上过春晚,他的声音惊艳,经历却心酸
2012年,当知道自己能在春晚上表演的时候,李玉刚愣了一下。
最后一次彩排结束,他躺在地板上看着天花板,细数这十几年的努力。
如果把日子倒回几十年,他还只是一个在歌厅里,被人用酒瓶砸下台的表演者。
他曾经对生活绝望,跳进河里企图结束生命,却没曾想被乞丐所救,那时迷茫的他,怎么都不会料到,有一天,李玉刚这个名字,会被冠上中国艺术家的美誉。
不少人可能和我一样,第一眼看到唱腔惊艳、气质卓然的李玉刚,都觉得,这样一个人必定师出名门,家境优渥。
老李家又生了个小男孩,一家五口,都热热闹闹庆祝着这个小孩的出生。
但热闹的家人们从未想过,他们怀抱里的这个小男孩,有一天会成为一个海外知名艺术家。
中间为幼时李玉刚
家中多了一份热闹,也意味着多了一张吃饭的嘴。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近况变得更为拮据。
李玉刚的每一双鞋,都会穿很久,直到破得不能穿了,才会换新鞋。
在一次访谈节目上,李玉刚曾说,“作为一个像他这样的演员,应该是有一双很漂亮的手。但成长的经历,不能让他有一双很光滑的手。我小时候的手,全部是冻疮。”
教室里面有炉子,经常会轮桌。冬天,李玉刚离炉子远时,就会很冻。
后来,老师说,“全班都轮着做,但李玉刚就坐在炉火旁。”
老师额外的眷顾,在小男孩心中留下了一丝暖意,可后来的生活,贫穷还是压得李玉刚喘不过气。
偏僻的小农村里,读书的人就不太多,能考上大学的,更是少之又少。
一向勤勉的李玉刚,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心仪的学校——吉林省艺术学院戏剧系。
就这样,本应该在窗明几净教室,听着老师谆谆教导的李玉刚,走上了另外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1996年,18岁的李玉刚,带着对音乐的满腔热情,背着行囊一个人离开了东北小城,希望能打工养活自己。
几份工作的无疾而终后,李玉刚还是决定发挥所长,重拾音乐之路,希望通过唱歌来赚取生活费。
李玉刚一行人前往辽阳(辽宁省地级市),开始向各个歌厅,舞厅推销自己,终于有舞厅接纳他们的演出。
中间为少年时李玉刚
演到第十天的时候,突然有穿着制服的人来查他们的演出证。
十几岁就出来闯荡,还未经世事的少年们,因为没有演出证,早已被当时的声势所吓倒。
最后衣服全被没收,演出费更是没了着落。
李玉刚作为四个人中的领队,恳求放其他老家来的人先走后,自己在麻将房被教训一通,才灰头土脸拿着自己的小包,从房间出来。
出房间后,李玉刚和兄弟说,“我带不了你们,我们解散吧。”
李玉刚揣着一个破包,把兜里仅有两百元,分给了其他三个兄弟,让他们买票回家。
自己一个人,失魂落魄地走到辽河边。
辽河的水很冷,却没有他的心凉。
看不到前途的李玉刚,只身踏入冰冷的辽河水……
还好,老天怜悯,李玉刚轻生未果,最终被一群乞丐救上来,却又迎来了人生中更严峻的考验。
被救上来的李玉刚,终于还是怕了,打消了轻生的念头,却更加迷茫。
他和乞丐们一起沿街乞讨,风餐露宿,捡垃圾,吃别人丢掉的剩菜。
为了能活着,尊严变得一文不值。
一个多月浑浑噩噩的日子,没有让他靠近他所想要从事的文艺事业,反倒是愈行愈远。
饱经沧桑的他,终于决定回家了。
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李玉刚踏上了回家的列车。
机会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候,悄然而至。
99年,应朋友的邀请,李玉刚前往西安,在西安的歌舞厅唱歌赚钱,养活自己。
他白天在音像店打工,晚上就在歌厅唱歌。
一次,舞台意外状况,和李玉刚合唱歌曲《为了你》的女生,因突发状况,没能按时到场。
旋律响起,李玉刚硬着头皮,一人分作男女两角,登台而上。
舞台上,歌声悠扬,男声浑厚,女声悠扬,台下观众目瞪口呆,博得满堂彩,李玉刚也因此小有名气。
可好景不长,当时多数人是因猎奇心理,去看李玉刚的表演。
当新鲜劲过后,李玉刚的表演也不再吃香。于是,便有朋友建议李玉刚,不妨尝试女扮男装,也许会更迎合观众口味。
听从建议后,李玉刚第一次男扮女装上台。
因为完全没有经过训练,李玉刚肢体僵硬,扮相夸张,最终被观众用啤酒瓶丢下台。
经过各种尝试,李玉刚辗转全国多地,迎来的却是更多的嘲笑、非议。终于,他不堪重负,第一次选择放弃了舞台。
在后来的几年里,他在深圳开过家政公司,在东北开过服装店,可最后都因经营不下去,以关门落幕。
在2000年到2004年期间,他也尝试重回舞台,甚至从零开始学习舞蹈,不过当时只是为了演出能多赚几十块钱,来填经营亏损。
几经波折,他还是不舍自己的舞台梦。总结了之前的教训,李玉刚苦求化妆大师毛戈平,苦练戏曲基本功。他的女性扮相,终于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在后来的两年里,李玉刚跑遍了全国各地进行演出,声名渐起。他离梦想,终于近了。
1996年,李玉刚曾一个人为谋生计,背着行囊,走出小城。
2006年,李玉刚又一个人孤独来到北京,却登上了《星光大道》的舞台,并且获得季军,一举成名。
尽管当时得到了一些认可,但对于李玉刚这种男扮女装、杂糅戏曲唱腔的革新形式,并不被看好,甚至饱受质疑。
当时的李玉刚需要一家唱片公司,走遍了北京城很多的唱片公司,最后得到的答复是,“我们没有办法为你出专辑”。
后来李玉刚打听到,原因是,“唱歌的以为我是唱戏的,唱戏的以为我是唱歌的,我正好被夹在了中间”。
此时,选择摆在了面前,是继续以前跑夜总会的日子,还是选择孤独地留在北京。
李玉刚还是选择留了下来,他期待在这样的一个大城市里,找到自己的归宿。
从2006年以后,李玉刚每年都在冲刺春晚,但往往在第一关就被刷下来。给出的原因是“在那个时候,很多人认为,李玉刚的艺术,是非主流,难登大雅之堂”。
多次奋斗未果,李玉刚在访谈节目中说过,“在那段迷茫的时期,他想到了屠洪刚唱的一首《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是从一首京剧改编为流行歌曲,那我可以把《贵妃醉酒》改编为流行歌曲。”
2010年,一首由李玉刚演唱的《新贵妃醉酒》,涌入了大众的视野。歌曲瞬间火遍大街小巷,李玉刚的名字也家喻户晓,从此李玉刚的音乐之路终于顺畅了起来。
2012年,李玉刚的名字,终于出现在春晚节目单上。
在春晚最后一次彩排结束时,李玉刚是最后一个排练者。
央视一号厅里已经没有观众,也没有演员,没有掌声。
可这些已经不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走了一生,终于走到了春晚的舞台。
那晚李玉刚躺在空旷的舞台上,看着天花板,开始哗哗流眼泪。
他第一次感觉眼泪如此清晰而下、自由自主,他似乎感受到,以前所经受的处挫折和委屈,在那一刻都化为虚有。
连续两年,李玉刚都在春晚的舞台上惊艳献唱,年轻时的梦想,他终于实现了。
在别人眼中,李玉刚似乎已是功成名就,但李先生却坦言,依旧无法享受这种名利双收的感觉,他仍是备受煎熬。
李玉刚认为,“我个人的成功并不能代表,这种艺术形式的成功”,他也曾问过自己,“我要做一个流行歌手吗?做一个流星?其实,我不甘心,我想做一颗恒星,我要做一个艺术家。”
为了打磨一部作品,他不惜卖掉自己北京的房子来筹集资金,在观众视野中一消失就是几年。
在这期间,他带领团队“采风”,重走昭君路、访遍民间传统手工作坊、寻找非遗传承人。
甚至在作品快要上映时,因为不满意作品,李玉刚不顾众人反对,付出惨重代价,顶着压力把创作班子全部换了,只为精益求精。
2019年4月,李玉刚担演的,诗意歌舞剧《昭君出塞》在北京惊艳亮相,开启了国内外的巡演,一时间好评如潮。
在李玉刚的自传《反串人生》中,他曾用一句概括,“我曾经历过无数磨难,这些磨难都是我成长的丰碑。”
李玉刚的艺术形式,至今仍有争议,但任何艺术形式都可以接受评判和讨论。
从青葱少年到誉满天下,悠悠长长、有起有伏的十余年。
听过他不少歌,最火的那首《新贵妃醉酒》火了好几年,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磨难,他的经历。
知道了他的故事,再听这些歌,大概又会有不同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