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微课预告 | 父母的自我情绪调控指南
根据北京预防医学会与北京医学会1月30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疫情的发展,43.5%的人有焦虑情绪,其中37.5%的为中重度焦虑;51.1%的人有抑郁情绪,其中45.3%的为中重度抑郁;还有27.8%的人出现应激反应。
这还只是1月份的数据,2月份疫情集中爆发,全国大范围相继封城时,数据可能更为严峻。
近期国家教育部发表声明,各大院校、中小学以及幼儿园原则上再次推迟开学。这就意味着,孩子还将会有大半月时间继续呆在家里。
对于每个家长来说,疫情的压力和孩子的问题,都是一个巨大挑战。
孩子长期在家的学习问题,活动范围受限,复工的恐慌和不适,对家庭成员患病的担忧、家庭经济收入受影响、长期呆家产生的家庭矛盾……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情绪和心理产生问题的因素。
一位医生说,在非重点疫区,我们被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也许只有百万分之一,但是我们被恐慌和焦虑袭击的可能性却趋向于百分之百。
这还不包括这种恐慌和担忧遭受的影响,会不可避免的波及到父母,伴侣和孩子。
情绪是对抗疫情的最强大的免疫力。只有情绪好了,我们的身体机能才能更好,随之而来的,家庭氛围和对孩子的教育也才会更好。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调控情绪,积极、顺利地度过这段时间,我们本次特邀请了香港大学家庭医学荣誉临床助理教授龚敬乐医生,专门就父母的心理和情绪调控做一个主题分享。
1、疫情后,可能引发的心理及情绪问题。
2、家长(父母和老人)的焦虑如何减轻?
3、孩子可能出现哪些情绪?家长如何应对?
4、面对宅家不能出门,如何把坏事变成好事,充分提高孩子陪伴的质量?
龚敬乐 医生
香港大学家庭医学荣誉临床助理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家庭医学荣誉临床助理教授;
英国伦敦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
英国皇家全科医学院院士;
澳洲蒙纳殊大学家庭医学硕士;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家庭医学);
直播时间
3月19日(下周四)20:00
*注:本次课程采用视频+PPT形式,嘉宾讲解约为45-50分钟左右,讲解完毕后有10-15分钟线上答疑时间哦!
本期微课,旨在为广大家庭提供防御疫情的指导和帮助,所以不收取任何课程费用,邀请大家免费听!
微信号:ParentsAcademy
身为家长,大有所学
点这里!了解课程详情!